西方服装史第八章

合集下载

西洋服装史

西洋服装史

罗印·克罗斯:古埃及男子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从平民到国王都穿的一种基本服饰品种,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

丘尼克:这种丘尼克是一种衣身和袖子呈“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衣服,领口部分有点弧状。

希顿这个名称来自希伯来,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

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

从着装方式和着装状态上可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

汉宁:一种圆锥形的高帽子,可以说是哥特式尖塔的直接反应。

首先用浆糊把布黏成圆锥状高筒,然后在高筒上裱上一层华美的面料。

如花缎、织锦、平绒等。

帽口装饰有天鹅绒,披下来到肩部,帽尖装饰很长的贝尔—里里佩普。

最长可垂地面。

拉夫领:出现在西班牙时期,16世纪流行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早在德国风时期就已见端倪,不过那时还在内衣的高领边缘上,西班牙风时期完全脱离内衣。

罗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

古埃及时代的长袍也成为罗布,作为宗教服用于神像和国王仪式中。

棒耐特:19世纪帝政时期出现的帽子,用布和麦杆做成。

上边装饰着人造花和缎带,戴时用缎带系在下巴底下。

一直流行到19世纪中叶。

托加:罗马服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

它作为罗马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夸耀的东西之一。

与其说托加只是一种衣服的造型和穿着方式的名称,还不如说是表示罗马人的伟大和作为世界统治者的代名词。

是罗马男性公民的身份证。

是把对折的两个角抹圆的一种斗篷。

帕鲁达门托姆:拜占庭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帕鲁达门托姆。

早在罗马时代就曾被使用于军队高级指挥官和皇帝的甲胄外边,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

穿法是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面料为毛织物,通常染成紫色、红色和白色。

到拜占庭时代,作为皇帝和高级官员的外衣,衣长变长,面料改用丝织物,方形变为梯形。

为了表示权贵,在胸前缝一块四边形的装饰布,类似清朝的“补子”的拜占庭帝国特有的装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边刺绣有金色纹样。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围巾的构成。

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

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

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

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大约10cm长的别针固定起来。

西方服装史

西方服装史

西方服装史------巴洛克风格1600年歌剧诞生,1750年巴赫去世,这150年,我们叫它巴洛克。

巴洛克这个词一般是认为是西班牙语BAROQUE,形式不规则的珍珠,是用来称呼那个时候美术和建筑风格巴洛克时期的。

巴洛克艺术不拘泥于古典传统,更为肯定现实的自由的生活。

其特点表现为:装饰性强的色彩,优美而流畅的线条、注重光的效果、自由奔放的情感,形成整个时代的统一风格。

反映到服装上,其特点也是极其明显,如:膨大的腰围、敝胸的上衣和马裤;以及运用在服装上的大量精致花边。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追求豪华、奢侈的时代。

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崇尚高度华丽的年代,不规则缠绕的华丽钻石项链,极具浪漫情怀的心型,闪耀着晶莹透亮的光芒,独特之处在于每一颗心型都呈现出完美的切割形状,处处流露奢华与迷人的气质。

在巴洛克时期之初优势的是荷兰的世俗化的实用风格,随后取而代之的就是豪华、优雅的法国风格了。

男装所表现的雕琢装饰达到了奢华和人工造做的顶峰,异想天开地超越了传统男性的范畴。

那些厚实的面料,像花缎、锦缎很受青睐,饰有缎带、刺绣的服装业是如此。

蕾丝成为了主要元素。

从这时起,朝臣必须穿法国式的衣服。

最新的时尚、穿衣的方法和最新的奢侈物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继出现,并且从那时起由最早的时尚杂志和穿着最新男女服装玩偶向外发布。

# w2 ?- c3 o( g9 \& m巴洛克服装特色: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

因为那是荷兰盛行的(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也可以看到,那种花边一般都称为荷兰花边,因为荷兰的针织花边是最有名的)大的披在肩上带花边的方形领子。

这种领子叫做拉巴领(rabat),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同时裤子延长到(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来说)膝盖,裤腿紧绷着大腿。

下面是长袜。

女人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用裙撑,只有西班牙还延续老的传统(大米下面两张委拉斯圭兹的小公主像就是西班牙延续使用的裙撑,别的国家已经几乎不用了。

一直到后来再兴起裙撑的时候也不是这种扁型的)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着穿,显得臃肿。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士服装造型为上后下轻。
西方服装发展史
• 女士服装恰好相反,重心下移,上身则收细腰,下身被夸大使身 体像铜钟。这种风格上加上东方丝绸、折扇,以及精巧的服饰配 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主旋律。
西方服装发展史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全然进入了阴柔美的世界。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硬衬布,采用该硬衬布可以调 整裙子的外形,因此取名为硬衬布式。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后裙撑式
此时的服装臀部后部的重点设计 部分已经消失,后面搭拉着拖裙, 上半身采用紧绷绷的紧身胸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
穿晚礼服的男士,戴白色领结,而白天则载轻质、 挺括的长领带。
西方服装发展史
• 最具有拜占庭特色的是其发达的珐琅技术。色彩绚丽、华美。
西方服装发展史
哥特式服饰
•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
筑特点为代表命名的。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子上衣下裤,头戴罩帽披肩,身后则垂吊帽尖。垂袖、下裤是 紧身的连裤长筒袜。
西方服装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西方服装发展史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西方服装发展史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时 期。
• 高级服装统一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化、大众化、 多样化时代的来临。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 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 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优质材料
4
中世纪 — 拜占庭时代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 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 僵硬。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而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优质材料
14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 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优质材料
17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优质材料
8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西方服装史复习资料

西方服装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服装讲稿古代服饰是卷衣时期,中世纪是从宽衣到窄衣发展过程,近世纪窄衣发展阶段。

一、古埃及主要衣用材料:亚麻布。

初期以棕榈纤维为主。

白色亚麻布.2、古埃及衣服是非常贵重的物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3、古埃及男装最古老、最基本的衣服形态叫“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4罗印•克罗斯普及埃及所有阶层。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服装的几种形式3、丘尼克:丘尼克是一种筒形紧身衣,出奴隶外,妇女一般穿丘尼克,是埃及妇女的正式服装,古埃及男女服装区别不大,衣服对于埃及人并非仅仅为了蔽体,强调衣服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才是着装的主要目的,古埃及冠帽、鞋履:鞋对于古埃及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最贵重的服饰品,是身份高贵的人的专用品,但他们还是让侍从为自己拿鞋,习惯于赤脚,旅行时也常提鞋赤脚行走,到目的后在穿鞋。

桑达尔(Sandal凉鞋)用草芦苇棕榈和皮革等做成。

帽:为了防晒,古埃及人常带厚棉帽、亚麻帽、羊毛帽,并有很多装饰物,莲花、宝石等。

二、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146年)最具代表的是希顿和西玛纯.希顿“麻布的贴身衣”,男女都穿的一种内衣,是与外衣西玛纯相对而论,内衣与现在意义不同,实际是古希腊人的常服.从穿着方式可分多利安式和爱奥尼亚式。

多与爱区别:1、多利用毛织物,爱奥麻织物,2、多利有折下来的阿波太革玛,爱奥没有3、多利用别针在双肩固定两点,爱奥固定多处4、多利侧缝不缝合,爱奥侧缝必须缝合5、多利没有袖子,爱奥有袖子。

(3)、希玛纯(Himation):是古希腊男女子都穿的一种披风,一般把希顿作为内衣,把希玛纯作为外衣来理解,希玛纯是披在希顿的外面.三、古罗马托加:古罗马男子服装的代表是托加(Toga),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也是古罗马人的身份证,持有罗马市民权的人可以穿,是区别服用者所属及社会地位的象征物。

产生于B。

C。

6世纪前后,是罗马人引以为荣的,广为人知的特殊衣服.持有托加的人有三个条件:1、很富有2、有空闲时间3、使用着众多奴隶。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参考书籍:《西洋服装史》李当岐《外国服装史》张乃仁杨霭琪《中西服装史》叶立诚文化概述:地理环境(海洋)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内容概述:克里特岛体形式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西方服装概略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洛可可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巴斯尔时代 (1870~1890)S形时代 (1890~1914)第一节古埃及一、男子服装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丘尼克(Tunic)连衣裙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二、女子服装绳衣其他同男子假发、假胡子多配饰(彩陶、宝石….)化妆品鹰、蛇王权睡莲富饶第二节古代西亚一、苏美尔人 B.C. 3500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特点:面料二、巴比伦人 B.C.2000卷衣三、亚述人 B.C. 1400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女子卷衣四、波斯人 B.C. 600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初:丘尼克*长裤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克里特岛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B.C.2600 青铜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B.C.1400 开始衰退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迈锡尼B.C.1600~1200一、克里特人的服装二、古希腊( B.C.800~B.C.146)B.C.3000~B.C.1200爱琴文明B.C.2000~B.C.1200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B.C.500中~400中鼎盛代表性城邦: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多利安人):浑厚的艺术风格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雅典(爱奥尼亚人):柔美的艺术风格纤细、优雅的女性特征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三节古希腊二、古希腊人的服装温和晴朗爱好运动,炫耀身体,不以服装表现地位等级服装单纯、朴素,强调比例优美、节奏和和谐(代表品种希顿和希玛纯)希顿区别:1、希顿(Chito,Khiton)内衣多利安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2、希玛纯(Himation)外衣3、克拉米斯(Clamys)斗篷4、发型希顿共同点:褶第四节古罗马B.C.1000~A.D.395B.C.3世纪统一半岛B.C.1世纪征服希腊A.D.395年东西分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1453年)西罗马罗马476年灭亡一、男子的服装托加(Toga)外衣丘尼卡(Tunica)内衣拉塞鲁那(Lacerna)斗篷佩奴拉(Paenula) (从平民服装礼服的变化)二、女子服装斯托拉(stola)内衣(模仿爱奥尼亚式希顿)帕拉(palla)外衣(模仿希玛纯)贝尔(veil)面纱、披头“古代比基尼”斯托罗菲吾姆(胸罩)steophium帕纽(三角裤) pague三、服饰配件好宝石,夸耀富有和身份,出现许多装饰第二章中世纪(5~15世纪)39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治(东欧、西欧)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亚的连接点,地中海、黑海的连接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罗马式 10~12哥特式 13~15罗马式:半圆拱顶、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外国服装史

外国服装史

身着有填充物服装、 身着有填充物服装、 手持武器的男子
骑士装因为跟随十字军中 的骑士东征西讨,因而对 所到之处的男装都产生了 明显的影响,那就是紧身 衣和长筒袜组合起来所构 成的男性气息非常浓郁的 服饰风格。
有褶裥并带有填 充物的时髦男装
东西方服装的必然融合
十字军东征一方面剌激了意大利等地的纺 织业和首饰业,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服装 和亚洲服装的互通。
穿着以金属扣固定 于右肩披风的国王
中世纪初期,男女服装 主要是由内紧身衣和外 紧身衣构成,尽管衣身 的长短随着装者身份和 场合而定。在紧身衣外 面,再罩上一种长方形 或圆形的斗篷,然后将 其固定在一肩或系牢在 胸前。
劳瑟累皇帝画像上的紧身衣、 劳瑟累皇帝画像上的紧身衣、 斗篷、 斗篷、腿部装束和佩挂的武器
宗教艺术的哥特式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体 现在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 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 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 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 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 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极 易为祈祷者营造一种向上升华、 天国无限神秘的幻觉。 教堂的哥特式艺术在给人以宗 教感染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对 其他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
西方互进期的服装
拜占庭、哥特式 拜占庭、
一旦发生服装交会,继之便是世界范围的更大 规模的文化(包括服装)交流与融合。交会是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服装方面的接触,交流 则是相互之间的渗透和互为影响。
服装史上的互进期,正值拜占庭文明中期和欧 洲中世纪,相当于公元7~14世纪。
第一节
拜占庭与西欧的战服时尚
紧身衣,曾被作为罗马帝国时期充分体现英武之 气的服式出现。
拜占庭服装中,除了典型的紧身衣在这一时期向 高水平发展之外,其他如斗篷、披肩等也有程度 不同的提高。在罗马帝国对外国强制推行罗马文 明进程中,紧身衣与斗篷几乎遍布了西欧。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西服装发展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正确的处理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时代的关系,继承中西方服装文化的优秀遗产,开拓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开拓学生的形象设计思维。

培养学生整体设计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加深对服装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同时通过历代千姿百态的服饰来洞察其中的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服装的历史演变脉络,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服装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

使学生掌握完备的服装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服装发展的历史及最新趋势,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两个部分,中国服装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分别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期、中期、后期和近现代社会的服装予以介绍和评说,各个历史时期侧重不同的方面。

西方发展史同样分为六个时期,突出表述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习中西服装史应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中西方服饰演变的脉络。

抓住脉络提纲挈领,而不应不加理解、缺少纵向与横向联系孤立地掌握知识,造成学习枯燥,记忆困难。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学习掌握所列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启发创作思维,引发创作灵感,在服装设计中加以具体应用。

由于课时原因,有些章节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上课根据其阅读情况,适当提问。

外国服装史讲解

外国服装史讲解

参考书籍:《西洋服装史》李当岐《外国服装史》张乃仁杨霭琪《中西服装史》叶立诚文化概述:地理环境(海洋)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内容概述:克里特岛体形式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西方服装概略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 (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洛可可 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巴斯尔时代 (1870~1890)S形时代 (1890~1914)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一节古埃及一、男子服装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丘尼克(Tunic)连衣裙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二、女子服装绳衣其他同男子假发、假胡子多配饰(彩陶、宝石….)化妆品鹰、蛇王权睡莲富饶第二节古代西亚一、苏美尔人 B.C. 3500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特点:面料二、巴比伦人 B.C.2000卷衣三、亚述人 B.C. 1400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女子卷衣四、波斯人 B.C. 600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初:丘尼克*长裤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第三节古希腊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克里特岛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B.C.2600 青铜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B.C.1400 开始衰退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迈锡尼B.C.1600~1200一、克里特人的服装二、古希腊( B.C.800~B.C.146)B.C.3000~B.C.1200爱琴文明B.C.2000~B.C.1200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B.C.500中~400中鼎盛代表性城邦: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多利安人):浑厚的艺术风格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雅典(爱奥尼亚人):柔美的艺术风格纤细、优雅的女性特征第一章古代服装第三节古希腊二、古希腊人的服装温和晴朗爱好运动,炫耀身体,不以服装表现地位等级服装单纯、朴素,强调比例优美、节奏和和谐(代表品种希顿和希玛纯)希顿区别:1、希顿(Chito,Khiton)内衣多利安式希顿爱奥尼亚式希顿2、希玛纯(Himation)外衣3、克拉米斯(Clamys)斗篷4、发型希顿共同点:褶第四节古罗马B.C.1000~A.D.395B.C.3世纪统一半岛B.C.1世纪征服希腊A.D.395年东西分治东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1453年)西罗马罗马476年灭亡一、男子的服装托加(Toga)外衣丘尼卡(Tunica)内衣拉塞鲁那(Lacerna)斗篷佩奴拉(Paenula) (从平民服装礼服的变化)二、女子服装斯托拉(stola)内衣(模仿爱奥尼亚式希顿)帕拉(palla)外衣(模仿希玛纯)贝尔(veil)面纱、披头“古代比基尼”斯托罗菲吾姆(胸罩)steophium帕纽(三角裤) pague三、服饰配件好宝石,夸耀富有和身份,出现许多装饰第二章中世纪(5~15世纪)395年,罗马帝国东西分治(东欧、西欧)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亚的连接点,地中海、黑海的连接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罗马式 10~12哥特式 13~15罗马式:半圆拱顶、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第八章西方服装历史上的审美风格

第八章西方服装历史上的审美风格

古希腊风格与拜占庭风格的对比:
裁剪技法 古希腊 不需要裁剪、缝制
造型风格 宽松、呆板掩盖肉体
拜占庭
十字形裁剪
简洁、自由符合人体体型
通过服装的宽博、呆板的造型,将身体掩盖起来,通过否定身体及其欲望,来否定 人的独立性的存在,将灵魂对身体的压制、上帝对人的规定,在服装中体现出来。
拜占庭服装的神性奢华之美中所包含的审美心理:
玛丽莲梦露
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流行文化,依然影响着当今的服饰流行,尤其是大批量的规格 化成衣制作。 例如:一些印有调侃的文字、漫画、国旗等图案的T恤以及丝绸、皮革、牛仔等 多种风格面料混和的服装。
波普风格的服装
欧普艺术风格 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 欧普艺术是运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学效应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错视觉,是一种 抽象的艺术,也成为“视觉效应艺术” 在设计理念上,欧普艺术风格的服装设计利用视觉变幻来造成一种幻景
现代设计中哥特式风格的特点 1、色彩。黑色、暗色或者深红色 2、发色。黑色、漂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 3、妆容。黑白化妆,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细眉 4、面料,网状面料、皮革、橡胶、乳胶、束腰 5、款领带或带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 6、配饰。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五角星。这是异教徒 关于火、土地、空气、水、灵魂的符号。铁链、铁钉等
男装革新没有女装彻底,但是也有所改变,去掉了夸张的蕾丝边、切口装饰以及 强调身上肌肉感的各种填充物,在男装设计上不再追求款式上的大变化,而是在 领型、肩型以及纽扣、口袋等细节处进行风格变化。
2、简约与典雅的竞相发展 崇尚简单、追求自然,又强调内在的品质和优雅的品味,主张将艺术还原为最简单 的状态。 20世纪90年代,简约作为国际服装流行中的一种重要风格,在设计上对轮廓、结构 面料及工艺的把握均有极高的要求。 常用设计手法:在满足服装基本穿着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师通过“减法”去除不必要的 装饰,使服装更加简洁、优雅。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118页)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118页)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西方服饰史

西方服饰史

简答:1、简述亚述男子的三种外出服装样式:第一种:丘尼克+卡夫坦型外衣。

这种类型在西欧中世纪被广泛使用。

第二种:丘尼克+乓乔型贯头衣。

南美人穿的,在一块布中间开个洞,让头伸出的贯头衣。

第三种:丘尼克+披肩。

丘尼克和披肩式卷衣并用是亚述男女着装的共同特征。

2、简述罗印·克罗斯的服饰形制:古埃及男子的衣服,主要是用一块白色亚麻布缠裹在腰上的罗印·克罗斯。

有缠裹后系腰带的,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兜裆的称作帕纽,多为法老等上层阶级的人们穿用。

3、简述服装普多尔(Poodle)的形制特点:1827年,时髦的纨绔子弟中出现了一种叫做普多尔的幻想性装束,他们穿着腰部有大量碎褶的白色宽裤子,夫拉克领子很高,腰细,里面穿着条纹衬衫,乱蓬蓬的长发上歪戴着一顶大礼帽,样子十分古怪。

4、简述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点:(1)一方面,形式上继承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宽衣、斗篷等,宗教服和礼仪服原封不动继承拜占庭样式;另一方面,保留了日耳曼系腰带的丘尼克和长裤等紧身窄样式。

(2)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

品种有: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5、简述服装斯拉修(Slash)的特点:德意志风的主要特色是斯拉修装饰。

斯拉修是裂口、剪口的意思,是指流行于15到17世纪的衣服上的裂口装饰。

斯拉修有横方向的、竖方向的,还有斜方向的,不仅用在上衣的胸部和袖子上,极盛期连裤子、鞋等到处都有这种装饰,满身的裂口还错落有致地形成纹样。

甚至出现了专门从事制作这种装饰的职业。

斯拉修也不只是从裂口处显露里面的异色内衣,在裂口两端还缀饰有各色宝石、珍珠。

6、简述哥特式建筑样式在服装上的表现:哥特式建筑样式广泛采用线条轻快的尖形拱券,造型挺秀的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等,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

垂直线和锐角的强调是其特征。

反映了基督教盛行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风貌。

西方服装史—巴洛克

西方服装史—巴洛克

b、用两条带穗的细带系在脖子上
B、袖子:
a、袖口逐渐收细 b、袖口装饰着漏斗状的蕾丝袖克夫 c、袖克夫越来越宽,最宽可达6英尺
(C)肩线与腰线:
a 、肩线倾斜度变大。 b、 腰节线上升,成高腰身。 c、 腰节线下面连着一段波浪状下摆
(三)下装(裤克尤 罗特)
(A) 1630年出现细腿半截的裤克尤 罗特,裤长及膝, 在膝上用吊袜带或缎带扎口,饰蝴蝶结。 (B) 1640年,出现了长及腿肚的筒形长裤,一般在 膝下有6英尺的蕾丝边饰。
(十一)手套、扇子、包、暖手筒
(A)手套;多带羊羔皮的手 套,有长有短,长的可到 肘部。 (B)扇子:女子喜欢用绢质 的扇子和羽毛做的扇子以 及檀香木做的折扇。 (C)包:喜欢装饰有金属和 玉石的布质手提包。 (D)暖手筒:造型不一,色 彩各异,面料以皮、动物 毛为主。
(十二)发型
(A)“芳坦鸠”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发型 形 状多变,其中包括:栅形芳坦鸠、扇形 芳坦鸠、无头饰芳坦鸠、Duchesse、
(B)罗布的变化 :
外侧裙在腰围 处取很多褶, 长长地垂直地 面。
为了使臀部翘 起来,把最外 面的一层卷起 来,集中放在 臀部,然后从 这里垂下来形 成拖裙。
或者把前面的 裙子掀起,用 丝带过着纽扣 在两侧固定, 露出美丽的衬 裙。
(八)服装面料
17世纪初期
花边(金银花边、亚麻花边)锦缎、天鹅绒、羊绒、亚麻
Hurluberlu
• 栅形芳坦鸠
1 2 3都是栅形芳坦 究,为了达到造 型高的目的,使 用了假发,并在 头饰主体周围以 蕾丝作装饰。 3中是金属材质的。
• 扇形芳坦究
先将头发向头顶靠拢,将头顶垫高,用蕾丝作为装饰,其 中蕾丝相当于帽檐;在用宽度适中的亚麻布折叠成长条的 波浪形,固定在头顶或者后侧,并用剩余布条将蕾丝和亚 麻布固定形状,尾部打蝴蝶结。(深色格子条纹为亚麻布, 浅色的为蕾丝)

西洋服装史整理

西洋服装史整理

第一章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4 W7 J- O1 K! x. Y8e1 e3 r第一节兽皮衣服的穿用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

, o/ k9 l6 h/ I2 A#第二节织物的出现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 C* X# j4 ` d'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6 [# E9 D3 i- S W/ ?+ 第三节欧洲的史前文化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

4 z0 \- B+ U. S1 }0 A第四节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u2 F' d. H# P8 y% K+ q3 I7 t9 _$ |2 a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

x# N! E8 _( Z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说、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第二章古代服装"v3 X U8 D# d' a, @# h第一节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5 [) |+ ~9 S U一、古代的范畴0 F: x+ ?" t/ }1 ~7 c3 \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 z1l2二、古代文化的性格( E5 O4 \, Y# M" ?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

7 S4 c5 q" y; `' s# u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l4 ~" y' `1 C6 {7 G5 M3 s2 E7 E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西方服装史古埃及

西方服装史古埃及

巴 比 伦 人 的 卷 衣
巴比伦人卷衣的缠裹方法
巴比伦女子的卷衣
3、亚述人的服饰 亚述帝国时期,服装基本样式仍然不复杂, 但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 加注意服装外表的装饰和设计:流苏、穗带、刺 绣和宝石装饰
亚述士兵装束。王冠及男子的卷衣
皇后的首饰和冠饰
4、波斯人的服饰 波斯服饰吸收埃及、巴比伦、希腊各民族的 艺术成就,构成自己独特的雄伟壮丽风格。服装 的材料主要是羊毛,也有亚麻和从东方来的绢。 其服装上总是满满地刺绣着美丽多彩的图案。 亢迪斯(Candys),袖子呈喇叭状的长衣,在 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里 面穿有紧身衣套衫和宽松的裤子以及长袜。
尖头别针由安全别针取代,呈环形结构与现 代别针相仿。但固定的位置不再限于左右肩 两处,而是从两肩到袖口一段一段间隔,有 好几处固定接点。

爱奥尼亚式希顿的 穿着效果,起固定 作用的别针以及服 装结构示意图。
多利安式希顿和爱奥尼亚式希顿
裹袍/希玛纯/希马蒂恩(himation)



用一大块长方形的羊毛面料包裹这身体而形成的, 有时候也将头包在其中。女子穿希马蒂恩一般是 蒙着头部。 其中最传统的一种披法是:先将布搁在身前,一 端搭在左肩上松垂及地,然后将下端往上拉,再 通过后背从右臂下方向上提起,最后绕回左肩, 有时直接拉过右肩。 因无腰带,穿脱更为自由,且宽松随意、无一定 格式,此种服饰后演变为古罗马的基本服饰—— 托嘎
古埃及男子的假发和假须
男子假发较短。 假发也有染成各 种颜色的。而假 须约长2英寸,有 时还变成辫子状, 梢部卷起来们一 般用细绳挂在耳 朵上。这是权力 的象征。
眉眼的妆饰
女子的假发
非洲壁画的图案印染 在裸肩裙上,埃及艳 后般的大串项链环绕 在光滑的脖颈之间, 而橙色系的色彩更是 来源于非洲土族服装 的主要色彩

西方服装史

西方服装史


迪奥在他的时装中力求把女性魅力发挥到极 致。他是天生的设计师,对比例的感受极为敏 锐。50年代的“垂直造型”,及1953年的 “郁金香造型”无不充分体现着女性魅力, 1952年,他开始放松腰部曲线,提高裙子下摆, 1953年更是把裙底边提高到离地四十公分,使 欧洲社会一片哗然。1954年设计的收减肩部幅 宽,增大裙子下摆的“H”型,以及同年发布的 “Y型”、“纺缍型”系列,无不引起哄动, 也成为了后世众多设计师效仿的典范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New Look”造型,这项大 胆创新的设计虽然被当时的保守人士颇为诟病, 却在一改战后社会萧条、颓废的氛围,给人们 带来精神上愉悦的华丽风格

除了“New Look”以外,Christian Dior所创造的“H 形线条”“A形线条”“Y形线条”剪裁方法一直影响 至今。例如流行界知名的Pierre Cardin及Yves Saint Laurent都是Christian Dior的优秀弟子。Christian Dior 的设计天分就如同他对艺术的热爱,天生而不矫作。
卡布丽尔.夏奈尔

夏奈尔成功地运用传统男装元素来突出女性 特征,并且用珠宝把她们装扮得艳丽十足。 这使得众多传统女性们在星期天有了一个放 松的机会。
1913年,夏奈尔将帽 子店变成一间服装店, 她以“我解放了身体” 的哲学,进行首次革新 性的尝试,用普通的布 料制成简单的运动装。 她本人率先穿男性化服 装,得到美国人的积极 响应。二十年代中期, 她成为巴黎著名的设计 师。
时装之父:查尔斯· 弗雷德里· 沃斯

沃斯在时装界另一项首创是,首先使用时装模特儿,他也是时装表 演的始祖.沃斯认为:服装的静态展示是无法体现设计家全部想象 的.
时装之父:查尔斯· 弗雷德里· 沃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子夸张的帽子和更紧瘦的外衣
男子服装开始趋于 严肃、挺拔,优美 同时富有力度的男 服。
男服在18世纪中走 过了一个由女性化 回归到男性化的全 过程。
18世纪中叶英国的男女服装
女服风格及演变
妇女们将兴趣转向了东 方的景物纹样和吉祥文 字,想通过精致秀丽之 风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 的渴望。这种对服装的 趋新趋异思潮,自然又 使罗可可风格在服装上 的体现,呈现出一种多 元化的倾向。
法国女性独立式头饰
发式也疯狂——高髻的流行
罗可可风格的服装纹 样题材广泛,人物、 动物、亭台楼阁、几 何图案一应俱全,尤 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 的宝塔、龙风、八宝 和落花流水等纹样被 广泛采用。
装饰有中国纹样的服装
本章重点、难点问题
1、巴洛克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2、巴洛克风格服装的主要特点? 3、罗可可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4、罗可可风格服装的主要特点?
戴高帽子、穿方头鞋、饰 有蕾丝花边服装的男子
男子穿紧身衣,带耳 环、花边皱领、用金 刚钻装饰的鞋、扣形 装饰品和羽毛帽,呈 现男装女性化倾向。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豪华着装
领带、假发的运用更 使男装女性化变得明 显。
男子的假发
女服风格及演变
女裙的最大变化是,逐 步免除过多的硬质物的 支撑。
裙子的外形依然很大, 有很多裙形开始向两侧 延伸。
西方服装史第八章
第一节 服装上的巴洛克风格
广义巴洛克风格及其形成条件
巴洛克风格能够代表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这说明它有着鲜 明的特色。 巴洛克(Baroque)一词,据说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或西班 牙语Barrueco一词,意思是“不合常规”。原意是指畸形的 珍珠,即“不圆的珠”。中世纪拉丁文Baroco,则意为“荒 谬的思想”。
17世纪女服上的花边绣饰
第二节 服装上的罗可可风格
广义罗可可风格及其形成条件
罗可可(Rococo)一词源于法语“Rocaille”,意为石子堆或 岩状砌石,即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作为艺术风 格,起先指从中国传入的园林设计中常用贝壳和石头堆砌的 人工假山和岩洞等,后指具有贝壳曲线纹样的装饰风格。 。
英国洛可可时期麻制长裙
宽大的皱褶、纤细的腰身 和肥硕的裙裾使她如同美 神维纳斯。每一处都经过 制作者的精缀细缝,色彩 上舒适明快,图案上精巧 玲珑,卷曲的内衬和无尽 的繁复细节相得益彰,使 罗可可风格的服装艺术得 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法国蓬巴杜夫人的着装形象
袖口制作得精致而复杂, 并且带有饰边。带翼的 袖口发展至此己为细丝 褶边所取代。这种褶边 通常分为两层,上层镶 着穗、金属饰边和五彩 的透孔丝边。袖子下面 是两层,有时是三层皱 褶。褶纹由细而宽,褶 边的尽头还镶着更豪华 的边饰。
罗可可风格排除了古典主义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喧嚣的恣肆。 它不但富有流畅而优雅的曲线美和温和滋润的色光美,充满 着清新大胆的自然感;而且还富有生命力,体现着人对自然 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男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初期,随着路 易十四逐渐年迈,社 会变化的速度也日趋 缓慢。男服在相当一 段时间里,几乎处于 停滞状态。尽管这样, 服装风格还是悄悄地 从巴洛克那种富丽豪 华向罗可可风格的轻 便和纤巧过渡。
人们总结巴洛克艺术风格时,一般总会归结为绚丽多彩、线 条优美、交错复杂、富丽华美、自由奔放、富于情感;或是 装饰性强、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在结构上富于动势,因而 整体风格显得高贵豪华,富有生气等。
17世纪巴洛克裤子看上 去像长短不一的褶裙, 短的到膝盖以上,长的 到小腿肚,而且上面布 满了缎带装饰。
18世纪男子短式假发
法国男服已经用没有 过多装饰的宽大硬领 巾取代了领结,也减 去了衬衫前襟皱褶突 起的花圈儿。
18世纪50年代以后, 持续了几十年的服装 流行款式开始出现变 化,最突出的一点是 服装的造型趋于纤巧。
18世纪男子上衣纹样与样式
18世纪后期,男服中的 外衣越来越紧瘦,致使 赶时髦的年轻人,穿着 瘦袖紧腰身的服装,前 襟看起来不可能合拢, 那密密的纽扣不过是装 饰品罢了。
18世纪复兴的带裙撑的裙起一层层宛若波 浪翻涌般的蓬蓬裙,使 女性置身于花朵般层叠 绚目的包围中。
18世纪女子更富有装饰性的服装
在服装如此精美、奇 特而且款式多变的形 势下,妇女的头饰异 军突起。18世纪70年 代,喜爱时髦装束的 妇女开始对别出心裁、 标新立异的发型和头 饰穷追不舍。
露肩、造型丰满的女子服装
17世纪更加多样 化的女用拉夫领
1626年衣身、领口 愈加宽松的女子服装
这一时期妇女对佩饰品和 服装随件更加关注。
首先是头饰,其次是领口 显露出来的项链,凡没有 穿(实际是戴)轮状大皱 领的妇女,颈间没有不戴 项链的;再者手套也格外 讲究,而且无论男女都把 手套戴在手上或拿在手里。 不戴手套的时候,大多是 用一个舒适温暖的皮筒。
17世纪男女服装
除此以外,妇女们 的腰间还要挂着一 个镜盒、一个香盒 (漂亮的小盒中装 香球)和其他化妆 品。当然,珍珠耳 环、手镯等仍是最 令人喜爱的饰品。
17世纪女子与儿童的着装
17世纪的紧身衣
西班牙17世纪宫廷 少女装(玛格丽特)
巴洛克艺术风格盛行 时期,服装形象上的 大胆创新和竞相奢丽 都被认为是正常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