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1
经济学概论
一、单选题(共50题,50.0分)1、货币供应在什么情况下会增加?( )。
政府采购增加时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时私人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时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股,将所得股款开设分厂时标准答案:B2、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标准答案:C3、在中央计划体制下:( )政府涉及的基本问题仅仅是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市场体制在不那么复杂的市场发挥作用稀缺性被消灭了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政府来回答标准答案:D4、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取决于:( ) 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政府的经济顾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标准答案:D5、价格支持是( )均衡价格的法定价格,导致( )。
低于,短缺高于,短缺低于,过剩高于,过剩标准答案:D6、一项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主要看:( )效益政府的意志公众的意志成本和效益的对比标准答案:D7、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 )来衡量劳动力参加率死亡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失业率标准答案:C8、在美国,“一种东西如何被生产出来”这个基本经济学问题主要由谁来回答?( )购买者销售者政府生产者标准答案:D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和公平。
标准答案:C10、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水平相加垂直相加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标准答案:B11、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 上升下降不变不能确定标准答案:A12、小李通过使( )相等来决定供应多少劳动:边际收益与总收益总收益与总成本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与总成本标准答案:C13、仅有市场供应公共物品的困难在于:( )搭便车的问题政府的联联邦式体系私人厂商经营活动波动的水平收入再分配是不平等的标准答案:A14、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是:( )它是私下生产的收益自然流向生产者付费者能被排除使用未付费者不能被排除使用标准答案:D15、货币存量持续增加,但增长速度不变,将导致( )。
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概论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十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近现代社会存在三类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混合经济: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3.资源配置的原则(1)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
帕累托最优--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
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公共产品失灵;外部效应;垄断性失灵;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
5.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市场机制的缺陷难以自我调节和修复,弥补市场失灵可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这个外部力量就是公共部门(政府)的作用。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显。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三)政府部门能够抑制垄断、鼓励竞争。
微观经济学概论
微观经济学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经济学概论第1-4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性人答: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们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气势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是稀缺性的。
一方面,一定时间内物品本事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物资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许诺另一些东西的最大值。
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许诺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
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章知识点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22.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物反过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使其膜拜物
商品价值量
23.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2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
31.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技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形式,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
32.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创造的使用价值越多。
33.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18.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由私人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而成为社会劳动,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方面,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其他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并且是等量劳动时,私人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直接在生产者那里得到表现和承认。各个商品生产者是在社会分工的特定部门独立经营,各自在独立经营条件下提供劳动产品。
25.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上去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就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市场需求量直接决定。
26.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决定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的实现程度。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总量超过了市场需求量,其所包含的由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不可能完全得到实现。
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供求定理?答:(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如何判断一种商品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需求缺乏弹性?答:要看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若其Ed>1,则是富有弹性,若其1>Ed>0,则是需求缺乏弹性。
3.在微软公司一案中,有人认为它是垄断者。
所以应该解体,有人认为它是垄断者,但不应该解体。
这两种观点的区别何在?你认为应该怎样?答: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对经济是不利的原因在于:第一: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这就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
第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高,而产量低,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
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首先,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最后,尽管在一国内是垄断的,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的提高。
4: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答:国际收支不平衡,即收大于支的顺差,或者支大于收的逆差,如果数额大,时间长,就会引起国民经济失衡。
一国国际收支的顺差过多,表现为商品出口和外汇增加,它在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使该国承受通货膨胀的压力。
因为该国的商品外流,货币供给却大大的增加了。
一国国际收支逆差过多,可能是前期引进外资过多,使用不当,本期发生了债务危机,也有可能是进口过多,出口有限,总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国民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5: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答:货币需求量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的形式保持财富的数量。
影响人们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因素主要有:(1)人们的实际收入。
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有五个,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这五种总量的关系是:GDP-折旧=NDPNDP-间接税=N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同样的最终产品量按不同的价格会计算出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第一,支出法。
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第二,收入法。
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
浙江大学公共经济学概论1公共部门084
如把输油管直径扩大1倍时,所需材 料增加1倍,但截面比原来扩大4倍。输 油量就会大于1倍。
3、参与资源配置的方式
(1)直接提供国防、外交、治安 等纯公共产品,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准 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部门也提供一部分公共产 品,如教育、防疫、公园、电影院等。
3、公共企业部门
公共企业部门:产权归政府所有或 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总和,如政府所 属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等。
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垄断行业。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政府 部门本身当作公共部门的典型代表。
二、公共部门的职能
2、促进经济稳定的理由
依靠市场机制自身的调节,必然会使 宏观经济的运行呈周期性波动状态。
对于波动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如 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原理。
3、促进经济稳定的手段
(1)财政政策:变动公共支出和 税收;
(2)货币政策:变动利率、存款 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3)其他政策:如鼓励消费,影 响边际消费倾向(b=⊿C/⊿Y)。
(3)分散决策为及时把握和处理信 息提供了可能;
(4)竞争使创新活动源源不断,劳 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有假设前提:
(1)信息完备和对称;
(2)完全竞争市场;
(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
(4)没有外部效应;
(5)交易成本可忽略不计;
(6)任何人完全理性。
现实生活中这些条件很难具备。
该市110指挥中心最后还是派警察 帮这位工人代买了一份早点。
【观点碰撞】
甲:如果看到百姓有困难都不肯出 手相助,那还要110干吗?那还叫人民 警察吗?
经济学概论在线作业1-6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单选题1.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B单选题2.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正确答案:B单选题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正确答案:D单选题4.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辩护,是因为()• A 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 C 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C单选题5.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偏好不变,因此,对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样的效用。
()• A 正确;• B 错误;• 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正确答案:A单选题6.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正确答案:B单选题7.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 供给增加;• B 供给量增加;• C 供给减少;• D 供给量减少。
正确答案:B单选题8.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为谁生产;• D 在哪里生产。
正确答案:C单选题9.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A 1/2;• B 2;• C 1;• D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论第一章导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实现现代化,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实现现代化,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因。 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根本动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本 质的一个要求。 质的一个要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才能从 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为了改变我国落后局面,赶上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我国落后局面,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这 一进程,必须逐步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 一进程,必须逐步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
(三)生产经济的现代形式 18世纪到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完全由市场 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 世纪到 世纪上半期, 自发调节引发了经济危机。 自发调节引发了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经济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经济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 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引导, 点: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引导, 形成一种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形成一种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战后,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队国际经济关系的共同调节不断加 国与国联合而成的经济一体化国际联盟日益强大, 强,国与国联合而成的经济一体化国际联盟日益强大,形 成了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统一法规和惯例等。 成了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统一法规和惯例等。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础概论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就业与失业问题。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3.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命题(1)商业周期:产出、就业、金融环境和价格的短期波动;(2)经济增长: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问题(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2)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3)通货膨胀问题;(4)稳定就业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和倒退问题;(5)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国民经济活动;(6)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行为;(7)全球化如何影响一国的就业与产出。
5.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点:国民收入的几个概念国民收入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描述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三种表现形态:价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时期指标)而不是存量(时点指标)。
2.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地域概念。
无论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是属于本国还是属于其他国家,只要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学概论
经济学概论
1 经济学概论
经济学是研究决定价值资源分配的社会性原理、过程及结果,和决
定消费、生产、交换、保存等经济活动结果的经济特征与规律的学问。
又称社会生产经营行为科学。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的基础学科。
它指导
经济规律的阐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的探索。
2 概念
经济学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包括价值、货币、市场、投资、效率、利润、产出、消费、成本等概念和诸如物价的涨落等问题。
它既从宏
观层面,以政府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调节、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比较
研究等问题展开,也从微观层面,从消费者决策、效用决策、企业决策、产品兼容个别行为研究展弋。
3 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分析基本方法涵盖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经
济模型、经济发展基本过程分析、实验室分析、案例分析等。
其中比
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是最为流行和重要的研究方法。
4 目标
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国家和企业的
经济目标。
经济学专注于提供关于如何利用限量资源来满足更大的需
求的答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的实现。
它致力于寻求如何最好地
使用和调整资源,以满足最终的目标,例如实现有效的组织治理。
综上所述,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利用理论和实证的手段,研究和阐释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提供帮助和指导以达到有效的经
济管理。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
经济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以后,总产量的增加额将越来越小的现象。
3、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5、GDP均衡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与均衡的国民收入总需求相等的国民生产总值.6、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7、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二、简答1、简述四种市场结构类型的特征:市场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各类市场结构的特征如下表:2、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之所以产生,基本原因是市场上存在很强的进入障碍,也就是说,通过进入障碍破使其他生产者无法进入该市场与垄断者进行竞争。
垄断者依靠自己已经掌握的市场力量,如较低的成本、良好的服务、创新的产品等优势形成一个针对其他生产者的进入壁垒,限制其他生产者进入。
进入壁垒的形成源于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这构成垄断形成的具体原因。
(1)生产发展的集中趋势。
(2)规模经济的要求。
(3)保护专利的需要。
(4)存在行业进入壁垒。
(5)行业进入存在法律限制。
3、简述GDP、NDP、NI、PI和PDI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包括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各项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间接税净值—企业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老年大学教案经济学概论1
老年大学教案经济学概论1老年大学教案:经济学概论1导言:经济学作为一门广泛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学科,对于老年大学学员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本教案旨在为老年大学教师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帮助学员全面了解经济学概论。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老年大学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
经济学概论1作为老年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员对经济运行的理解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1)使学员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培养学员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决策的能力;(3)引导学员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4)激发学员对经济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经济学的定义与范畴(2)供求理论与市场机制(3)成本与效益分析(4)价格与效用理论(5)货币与金融(6)经济增长与发展(7)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2.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引导学员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员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其运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员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实际情境,加深理解。
三、教学计划3.1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设14周,每周上课2小时。
3.2 课程安排第1周: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的定义与范畴- 社会经济问题的性质与解决方法......第14周: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组织四、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学员积极发言、提问和讨论的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学员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3)期末考试:考察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2 评估标准评估将综合考虑学员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权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 规范分析
理论数理模型 一些说法: 为了缩小贫富差别,政府应当对高薪者征收高税。 为了培养良好对社会风气,我们应当向雷锋学习。 举例:某地一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周围的农 田,导致农产品减产。排除污水,水含有化学物质将 会导致农田受到污染,结果导致减产。(但是可能由 于土地的特殊性质,并没有导致减产)试用规范分析 方法予以分析。
1.5 一些概念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 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 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 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 高收益。 在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时,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用机会成 本来解释,例如老师工资为1000元 稀缺性 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即资源的 供给相对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 正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才决定了人们在使用经济物品中 不断做出选择。
1.3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6-18世纪 18世纪 19-20世纪 20世纪初 20世纪中后期
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整合、新凯恩斯主义
1.4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 (个体和总量研究法) (均衡分析法)
1.6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经济学有必要吗? 1. 对人类经济行为的一种研究,对于认识自己、认 识世界具有一定的帮助。避免用简单的尝试来思考 许多经济问题。例如,知道东西为什么会贵?为什 么会买美国国债?稳定点问题?等等。 2.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既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怎样才能学好经济学?
课堂互动
经济学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怎样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你的学习生 活(经营管理)中,你是否意识到理论 的重要性?列举一些实例说明。 例如,柠檬市场现象、零和非零和博弈 现象、外部性现象、和均衡现象。 一位哲学家说,“人不会踏进同一条河 流”,怎样理解其含义?机会成本
1.7 本章重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
教材编著:尹伯成 讲授:顾振华
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
课程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期中30%、期末60% 总学时:54 周学时:3 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 考勤方式:抽查点名 联系方式:guzh@
授课计划
1.概 论
学习经济学简介 1.1 什么是经济和经济学? 1.2 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现代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4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1.5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1.6 本章重点总结
1.1 什么是经济和经济学?
(economic and economics)
1.1.1 什么是经济?
经济(economy)的含义 家产管理(色诺芬,公元前)→经国济民 → 取得经济品的一切活动
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条件: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能够满足这些欲望的经 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亦即如何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在各种解决 方案中如何进行最优化选择的问题。
选择
1.1.2 经济学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为核心,整个国民经济为研 究对象,研究国民收入及其总量的形成和变动,解决 资源利用的问题。
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国家收 支等
思考: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互为补充,互为发展,共同构成了经济学整体 区别: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基本假设, 中心理论
市场 预算 偏好 效用 不确定性 跨期选择 资产市场 风险资产 均衡 拍卖 利润最大化 技术 成本最小化 成本曲线 厂商供给 行业供给 垄断行为 要素市场 垄断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不对称信息 寡头垄断 博弈论 博弈的应用 信息技术 生产 福利 消费者剩余 选择 需求 市场需求 显示偏好 斯勒茨基方程 购买和销售 交换
考试类型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计算 简答
课堂要求与推荐资料
课堂要求: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可以随时 提问;中性表达。 推荐视频:网易世界名校公开课,《博弈 论》(耶鲁大学),《经济学》(斯坦福 大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可汗 学院,中级);超星学术视频,《微观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书目:丹•艾瑞里《怪诞经济学》,史 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 学》,曼昆《经济学原理》,高鸿业《西 方经济学》。
1.4.1
实证分析
数据回归分析、案例研究、经济实验 若干说法 1、如果牛奶上涨一毛钱,那么牛奶的消费量就要较少5吨。 2、如果减税,就会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 3、如果我的薪水提高一倍,我就会更加安心地工作。(至于 有没有人给我加薪,为什么给我加薪,这不是实证经济学所 关心的) 举例:某地一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周围的农田,导致 农产品减产。排除多少污水,污染了多少农田,减少了多少 产品,实证分析方法予以分析。
边际
由每一单位新增商品带来的影响(收益、效用、成本等 等)。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从每一单位新增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新 增的效用(满意度或者收益)。一般假设边际效用随着消 费量增加而减少,所以某人某天里的第10个炸面包圈得到 的满足要少于第1第2个。 沉默成本举例
理性人和理性行为
追求最大收益或者效用。 能够综合各种信息,并且完全控制自身向着最大化目标前 进。柠檬市场举例
各种经济学的定义 英国经济学家 A.M.马歇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 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美国经济学家P.A.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 如何作出最终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 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 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分 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经济学的综合定义: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 人们无限需求的一门社会科学。(L.罗宾斯, 1935) 学科的性质——社会科学。
本章重点包括: (1)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的含义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 用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4)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 课后任务:阅读教材第一章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用既有的理论对经济现象做出判断和解释。 它有两个特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 就事论事。 (2)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提出行动的规范,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规范。 两个特点: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结论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就事论理 (3)两者关系 规范经济学指导实证经济学的研究,实证后面都有规范 问题,都有道德标准的问题,实证研究离不开规范 。实证 研究又给规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证分析的结 果使规范研究具有说服力。因此经常一起使用。
1.2 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核心,以单个经济单位 (例如,居民和厂商)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 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 题等经济行为。又称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 居民(family)-以满足最大化的购买行为 厂商(firm)- 以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行为 研究对象和内容:微观主体的资源有效配置。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价格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论 第五章 市场理论—竞争论 第六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分配论 第七章 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与调节理论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整体内容体系如下图,归纳起来是四个问题: 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资源或者生产力有限:面包?奢侈品?枪炮? 2. 如何生产? 生产资料如何配置?用什么技术,以什么组织形式 开展生产? 3. 为谁生产?如何分配? 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如何分配? 如何定价?按劳? 按资?按要素? 4. 如何交换?价格机制如何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