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节 热力环流课件(共17张PPT)

高中地理第一节 热力环流课件(共17张PPT)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1015
地面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空气运动
上升 溢出 气压降低 下降 流入 气压升高
地面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军港之夜
我来找茬
《军港之夜》这首歌中有一处歌词这样说: 军港的夜,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军港的夜晚,是不是吹海风呢?
2.1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气压
思考:在西藏做饭为什么要使用高压锅? 一般情况下, 对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或者说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THANK YOU
海洋
海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揭示真相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陆地
低压 降温慢
海洋
陆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生 活 中 的 地热 理力 故环 事流
相传在古时候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 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 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的老翁烧炭 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烧炭老翁到县衙 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 饭。县令听后感觉很茫然,你知道为什么吗?
烧炭翁家
臭豆腐老汉家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烧炭翁家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1.大气的运动分 垂直运动 和 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
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上升 和 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风。
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面
【知识铺垫】
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同一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P2
800hpa
高空
1000hpa
2)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在形成 上有何共同点?
【规律】水平面上温度不同的两地,
只要存在较大的气温差异,就有可
能形成热力环流。
课堂练习
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比较D、F气压值高低 (2)比较C、F气压值高低
高空 等压面
地面
拓展:
4.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图,回答: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山谷风
山风
谷风
巩固练习
1.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D )
2.想在图中布局化工厂,最合适的位置应选在
(A )
CD
B
A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思考】 1)与海陆风、山谷风比较,城市风 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城市风风向固定,近地面的风始 终由郊区吹往城市,不随昼夜的变化 而改变.这是因为城市昼夜的气温始 终高于郊区。
P1 A
地面
海拔
4
【知识铺垫】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热力环流和风演示文稿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热力环流和风演示文稿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不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读“风向形成示意图”,思考回答
b
c
a
风向
(1)a、b、c各表示什么力? (2)该图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图2-2-1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

图2-2-1
1015
1、M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00、1010 B.1015、1020 C.1010、1015 D.1020、 1000 怎么比较 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偏南风 风速? 3、①、②、③、④地,风速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结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 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 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 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三、大气运动
三、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运动
一.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形式
气流上升或 下沉运动 水平气 压差异 大气的水 平运动
二、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低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三、大气的水平
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梯 垂直于等压线, 决定风向 决定风速 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 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南左北右 不影响风速

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热力环流

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1课件: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热力环流
②注明高空和低空的气压高低状况)
低压
高压
低压
地面 高压
低压
高压



成果展示
假 高设压地等面 压受 面热 向不 高均空匀弯,曲,同低高度压气等压面相向同低吗空?弯等曲压面 是什么形状?
800
低78压0
hpa
高82压0
低78压0
1000
h地pa 面
高 10压20

低98压0

高10压20

小试牛刀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82021/11/182021/11/1811/18/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 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82021/11/18November 18, 2021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古老的灭火术
温故知新
判断图中P1 、P2两处气压值的高低
P2 P1
温故知新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同高度的气 压相同吗?等压面是什么形状?
1000(百帕) 1005
1010
地面
探索发现
热水
冰块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热力环流》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热力环流》课件

学以致用
高压
A′
低压
C′ (百帕)
高空
500 700 900
近地面
1100
高压
B冷却
低压
A受热
高压
C冷却
3
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产生了怎样的差异?气压呢?
原理探究
低压
B′
观察现象
探究过程
梳理思路
学以致用
高压
A′
低压
C′ (百帕)
高空
500 700 900
近地面
1100Biblioteka 高压B冷却低压
A受热
高压
C冷却
等压面如何弯曲?
8:00
15.8
10:00
19.5
12:00
20.4
14:00
20.8
16:00
19.4
18:00
18.4

中 心
郊区某农场
14.5
18.7
19.6
20.4
18.0
14.8
1、根据测量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对比上表气温数据,沈阳市中心相 高? 对于郊区某农场气温较_____ (2)在图中标出沈阳市区、郊区气温差 异(用“冷、热”表示)和气压差异 (用“高压、低压”表示),并绘制 热力环流示意图。 (3)拟在图中A、B两地建一座水 泥厂(释放大量烟雾和粉尘),从城 市环保角度考虑,应建在哪一处? 郊区 沈阳市 郊区 为什么? B处。B处位于城郊热力环流之外,以减少水泥厂对市区的污染。
1、气压:单位面积上 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 空气柱的重量。 单位:百帕(hpa)如图, 气压值p1__p2 > 。 结论:一般情况下海拔 越高,气压越低 __。

2.1 课时3 热力环流+课件 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 课时3 热力环流+课件 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鲁教版 必修1
第二单元
第1节 课时3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热力环流
新课导入
【材 料】 热气球是指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相传热气球的原型由三
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 兵出城求救;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能在空中漂浮的纸灯笼,附上求救 信息,后来终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代载人热气 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球囊下端开口,下悬一只载人 吊篮,用火焰加热空气灌入球囊,使球囊膨胀并平稳升空。
新课导入
【思考题】
1. 想一想,载人热气球能平稳升空的原因 是什么? 2. 有人提供了“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 的生活小窍门。动手做一做,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从气压高低、气流运动等角度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综合思维) 2. 能设计实验,记录空气的垂直、水平运动方向,能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 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地理实践力)
1.[区域认知]描述该城市热岛强度在一年内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综合思维]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热岛效应给城市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3.[地理实践力]请你为缓解该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1.[区域认知]描述该城市热岛强度在一年内的变化,并分析其 原因。
答案:
夏季热岛强度较低,冬季较高。 冬季为华北供暖期,城区人为 热量排放较多;燃煤取暖排放 污染物较多,增强大气逆辐射。
低压
E
B
冷却
高压
D
C
受热
2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PPT课件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21页/共32页
1020(hpa) 1040 1060 1080 1100
A
1000
B
1005
1010
A、B 两点哪个风速较大? A点风速较B点大
等压线2页
近地面风向: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 最终三力平衡,风向与等 压线斜交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第23页/共32页
1020(hpa) 1040 1060 1080 1100
(北半球)
3、近地面的风 ✓ 摩擦力:地面与空气,或不同运动状态的空 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 ✓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高空摩擦力为0)
第24页/共32页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 > C > D > A。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山谷风
第15页/共32页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16页/共32页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17页/共32页
(1)等压线:同一时刻气 压值相等的点连线
第18页/共32页
(2)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 气压差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C
B

D
A

第3页/共32页
C、等压面: 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1060hpa
2
1100hpa
1

热力环流 课件2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版)必修一

热力环流 课件2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版)必修一
热力环流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课时3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 运用示意图,从气压高低、气流运动等角度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综合思维)
2 能设计实验,记录空气的垂直、水平运动方向,能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 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地理实践力)
➢ 目标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 ➢ 目标二 常见热力环流及热力环流原理应用
B.气温按照由高到低的排列为③④①②
C.密度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列为②①④③ D.箱内气体流动方向为④→③→②→①
顶部气流是向右运动的(由②向③运动),可得气压②大于③,底部气 流是向左运动的(由④向①运动),可得气压④大于①,底部气压大于 顶部气压即可得气压值按照由大到小排列为④①②③。
力常
环见

2.图示热力环流,最终导致甲、乙两地 A.甲地昼夜温差较大 B.甲地以晴朗天气为主 C.乙地风力最强
√D.乙地的昼夜温差较大
甲地是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昼夜温差较小,A、B错误。 乙地是下沉气流,风力较弱,C错误。 乙地是下沉气流,以晴天为主,昼夜温差较大,D正确。
(2022·广东汕尾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封闭的透明 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一个电炉和大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 一张下垂纸片A,在柜底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在电炉通电 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 理。据此完成3~4题。 3.在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玻璃柜内纸片A、B的偏动方向正确的是 A.纸片A向左偏,纸片B向右偏 B.纸片A向左偏,纸片B向左偏
4.环流形成
冷却
受热
冷却
地面冷热 不均
空气的上 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教学课件共27张PPT含三个视频及歌曲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教学课件共27张PPT含三个视频及歌曲
减小
高空,空气密度相对同一高度的周围大气层 形 成 低气压。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4:39:4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82021/8/282021/8/28Aug-2128-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8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合作探究】: 探究一:海陆风
如果把沙子和水放在太阳底下,照射同样 时间,哪个温度更高? 答: 沙子 。到了晚上, 哪个温度更高?答: 水 。 请在下面两幅图中画出热力环流的简图,并指出 白天和晚上吹得什么风?
探究二 :城郊风 你知道热岛效应吗?热岛效应说明了城市的
温度高于郊区还是低于郊区?答:高于 。 请你在下图中画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生活中的趣味地理
热力环流与工厂的布局 日本北海道的旭川市,人口仅20万,市郊是山地丘陵,市区为平地,在市郊周 围山地地区建工厂,本意是想让市区避开空气污染源。结果事与愿违,城市 风使市郊的烟尘涌入市区,反而使没有污染源的市区污染浓度比有污染源 的郊区高出了3倍左右,造成了市区的严重污染。 【思考】 (1)为什么工厂在郊区反而使得市区的污染更严重了? (2)工厂应该布局在什么位置才能减少市区污染?
【答案】 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 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
要点归纳 1.热力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 过程如下图所示: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结合上图中甲、乙、丙三地图示)
5.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
解析:5.B 第5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B正确。
6.下图中四个箭头,正确反映南半球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B 此题首先看清高压区与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从 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可排除选项C、D。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 排除A。
2.选择题(20分) 有关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B.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垂直 C.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 与等压线成直角 D.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 与等压线成直角
要点归纳 影响风的三种力

2.1.2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1.2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B
冷却
D
C
受热
1.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
高空
800hpa
900hpa
1000hpa
地面
F
A
受热
E
B
冷却
D
C
受热
1.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
高高低低原则,高压凸向高处,低压凸向低处
高空
800hpa
F
E
900hpa
1000hpa
地面
A
受热
B
冷却
D
C
受热
1.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 单的形成
城市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郊区
低压 市区
低压
①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 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 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 ②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密 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 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 的废热较多
高压
郊区
2.热力环流的应用
城市风
应用:一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 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A
C
1.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基础知识
②高压、低压:在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大的为高压,气压值小为低压; ③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高空
高压 C
低压 B
1000m
地面
D
A
1.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基础知识
④等压面与等压线:压力值相等的面称为等压面,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
点连成的线为等压线。
考点一 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知识点2 常见热力环流(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1.形成原因:_地__面__冷__热__不__均__。 2.形成过程
冷 热
下沉
气压 水平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判断
PANDUAN
1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总是大于高空。 2 高压区是因为气温低空气收缩而形成。 3 低压区的等压面向下弯曲。
A.春季Biblioteka √B.夏季C.秋季
D.冬季
解析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相 反。春、秋季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故B正确。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03
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B.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C.市区降水少于郊区
课时3 热力环流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 现象。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绘制简单示意图,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释城市热岛 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2.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2.近地面市区和郊区间的气流是如何运动的? 答案 市区由于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由于气温低,气流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气流(即风)由郊区流向市区。 3.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镇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不合理。卫星城镇或工厂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受热力环流影响会从近地面流向 市区,加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解析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应减少市区硬化路面的面积,A错。 增加市区绿化面积,B错。 应降低空调使用率,C错。 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气体排放,D对。
12345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4.在图中画出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 答案
核心归纳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 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高低空间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
√D.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
12345
解析 城市热岛环流中,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A错。 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错。 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市区降水多于郊区,C错。 绿化带能够吸烟滞尘,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D对。
12345
2.下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市区硬化路面的面积 B.减少市区绿化面积 C.提高空调使用率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解析 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根据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可知气温是 a>b>c>d>e,由此可知乙地气温高、气压低,甲地气温低、气压高,结合热力环流原 理可知四地气压值大小为甲>乙>丁>丙。
12345
4.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跟踪训练
(2019·北京市西城区期末)右图所示为我国福建沿海地区 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海洋升 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正确。
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12345
(3)在图中用“→”画出地面与高空之间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 答案
12345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点 热力环流 探究导引
和谐社会深入人心,“创建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 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
1.试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答案 市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 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风散热。
√D.乙→甲→丙→丁→乙
解析 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乙地为高压,甲地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 原理可知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为乙→甲→丙→丁→乙。
12345
5.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地__面__冷__热__不__均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_最__简__单__的形式。 (2)A地气温比B、C两地_高__,气压比B、C两地_低__。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E__。
方法 技巧
(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 所示)。 (2)风与气压的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所示)。
(3)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 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