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14眩晕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 常伴有口眼喎斜,半 多留有偏瘫,口眼
中风 经昏仆,仅喎斜不遂
身不遂,失语等
喎斜,失语等。
厥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伴四肢厥冷。
短时内可逐渐苏醒 ,不留后遗症
10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久(病程长)、弱(遇劳则发)、
症虚(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新(病程短)、 壮(形体壮实)、症实(呕恶痰涎、头痛面赤)
3.辅助检查: 测血压、心电图、检查眼底等 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必要时作CT及MRI以进一步 明确诊断 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 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查
9
【鉴别诊断】
病名
主症
兼症
后遗症
眩晕
头晕眼花,轻则闭目即止, 重可突然仆倒,但无昏迷
可伴耳鸣耳聋,恶心 呕吐,汗出,面色苍 白,神疲乏力等
常反复发作,无后 遗症。
4.明.张景岳提出: “无虚不作眩”, 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2024/9/29
4
病后体虚 年高肾亏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跌仆外伤
一、病因病机
脾胃虚弱 气血耗伤
气血亏虚
清 窍
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
肾精不足
失 养
肝郁化火 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

脾胃受伤

痰浊中阻 聚湿生痰


瘀血内停 瘀血阻窍
眩 晕
5
基本病机: 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实,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位: 在脑(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病理性质: 病理性质总属于本虚标实
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标实为风、火、痰、瘀
2024/9/29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病例三
年轻女性,以阵发性眩晕为主 要症状。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的原理
1
祛风定痛
针灸能调节气血循环,平衡阴阳,缓解眩晕症状。
2
理气开窍
通过刺激经络,针灸可以改善眩晕引起的疏通不畅问题。
3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
中药治疗眩晕的方剂和功效
四神汤
祛除风寒湿邪,舒筋活血,改善眩晕症状。
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平肝定痛,缓解眩晕引起的头痛 症状。
保持平静心态。
预防和治疗。
晕。
眩晕的疾病防治常识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
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适 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改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 良好的睡眠习惯。
避免久坐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 发眩晕,起身活动有助于缓 解症状。
经典中医文献对眩晕的阐述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对其有深入的认识。本课件将介绍眩晕的 定义、症状,以及中医对眩晕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眩晕的病因和病机
1 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眩晕的发生常与内部病理变化和外部刺激有关。
2 气血失调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郁滞可导致眩晕症状的出现。
3 脏腑功能失调
五脏、六腑的不协调运作可能导致眩晕的发生。
眩晕常见病症之一,需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进 行分析。
将眩晕与其他热病、寒病进行比较,探讨其病 因和病机。
提出补益治法,强调调理脏腑功能对眩晕的重 要性。
眩晕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病例一
中年女性,以头晕耳鸣、眼花 为主要症状。经过针灸治疗, 症状明显好转。

中医内科学——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

张氏从阴阳互相依存原理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 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 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啕目惊心、焦思不释、 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 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 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 疗痰饮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于 《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 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 第一次提出六淫、七情所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 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症状表现,而非主要证候。
眩晕
中医药大学 卢老师
目录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临证加减调护0源自 概 述定义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 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 见,故统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 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04 类证鉴别
中风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 或不经昏仆,仅以喁斜不遂为特征。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 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 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喁斜等后遗症。 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实用资料】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PPT

【实用资料】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PPT

病性


血 阴


清窍,与肝脾肾有关
脑海空虚,清窍失养
清阳受扰,瘀血阻络
(风火痰虚瘀)
虚证多
痰浊 瘀血
风阳
变证
中风
晕厥 肝风夹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
气血不足,阴阳两虚,突发气机逆乱, 清窍暂闭或失养
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则仆 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 面色苍白等。
《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元代,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代,张景岳------下虚作眩----肾阴虚 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也 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病因病机
年老体虚
陈皮、法夏----燥湿健脾、降逆化痰
肝肾阴虚
阴精亏虚
脑海失养
视物旋转, 舌体胖大
钩藤----清热熄风降火
石决明----镇肝潜阳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
本校某教授,男,58岁,主诉:头晕目眩一天。
田七15 郁金12
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则仆倒。
陈皮、法夏----燥湿健脾、降逆化痰
病性 虚证多
治法:祛瘀生新
石决明----镇肝潜阳
分 证 论 治
肝肾阴虚
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 如蝉,久发不已 健忘,目干,视 力减退,胁肋隐 痛,腰酸膝软, 咽干口燥,少寐 多梦。
舌脉: 治法:滋补肝肾
舌红
养阴填精
苔少或无
脉细数 方药:左归丸
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肝肾精 枸 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精补髓 牛膝----强肾益精,引药入肾 龟板----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中医辨证施治的眩晕认识
针灸疗法
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 眩晕症状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使用中药调理身 体,改善眩晕病情
Hale Waihona Puke 太极气功通过练习太极拳和气功调理身体 气血,缓解眩晕
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1 养阴清肝
2 祛湿化痰
使用滋养阴液的中草药来平衡肝阳上亢
采用温阳化湿的中药来排出体内湿气
3 益气活血
中耳疾病 血液循环障碍 焦虑和抑郁
中医病理学的眩晕认识
1 肝阳上亢
肝阴不足,阳气上升,导致眩晕
2 痰湿内蕴
体内湿气过重,阻碍气血流通,引发眩晕
3 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
中医证候分类的眩晕认识
气虚证
气虚、脾胃虚弱导致眩晕
阴阳失衡证
阴阳不调引起的眩晕症状
湿热郁闭证
体内湿热堆积引发的眩晕病情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通过本课件学习,您将深入了解眩晕的症状、分类、病因和病理机制,并掌 握中医眩晕的认识、辨证施治、药物治疗和保健措施。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 常见但令人困惑的健康问题。
眩晕症状和分类
旋转性眩晕
感觉自己或周围的物体在旋转
非旋转性眩晕
觉得头晕或不稳,但没有旋转感
眩晕病因和病理机制
内耳疾病 脑干和小脑功能异常 药物副作用
运用益气补血的中草药来改善气血不足引发的眩晕
预防和调护眩晕的中医保健措施
1
调节饮食
避免辛辣食物和煎炸食品,多吃健脾养
保持足够睡眠
2
胃食物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调
护眩晕有益
3
草药保养
饮用中药汤剂或泡制草药浴对于预防眩 晕症状有效

《中医内科学》眩晕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眩晕  ppt课件

PPT课件
30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 ——健脾化痰 天麻 ——平肝熄风
PPT课件
31
5、瘀血阻窍
〔症状〕 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 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PPT课件
32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祛瘀通络 麝香、老葱——开窍通阳 黄酒——辛窜,以助血行 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以防耗伤 气血
PPT课件 39
病案分析(1)

王某,男,50岁,2003年9月6日初诊。 有肺结核、轻度肺气肿、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胃下垂及慢性结肠炎等病史。仅一 月来,因用脑过度,头目昏眩,耳鸣, 恶心欲吐,只能闭目安睡,不能转侧起 坐,形体消瘦,进食甚少,肠鸣腹痛, 舌苔干黄,脉濡细,西医诊断为“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

PPT课件
42
第三步:可做哪些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眩晕发作时伴耳鸣、恶心欲吐 之症,可做下述检查: 1、建议其赴五官科会诊检查已排除内耳 眩晕症。 2、可做颈椎摄片排除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3、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或颅脑CT、MRI 以排除颅内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9
方中:肉苁蓉、鹿茸末温肾助阳; 黄芪、白术、党参、茯苓健脾益气以实 后天; 熟地、枸杞、当归、石斛、牛奶等甘平 滋补,以“阴中求阳”,又可制前药之 燥。 全方补阳配阴,使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在温肾补火的原则下,佐以填精益髓等 血肉有情之品,资其生化之源,即所谓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2.辨虚实
中医内科学
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情志诱发者多实,遇劳而发者多虚;体 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体倦乏力、 两目干涩、耳鸣如蝉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眩晕以虚 证居多,常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血两虚、肾精不足为主, 标实有风阳、痰火、痰浊、痰湿、痰饮。眩晕病久常虚中夹实,虚 实夹杂,应注意辨别。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中医内科学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眼球震颤、 耳鸣耳聋等表现。
2.病史
中医内科学
多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史,或年高体虚。
3.相关检查
中医内科学
应检查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超 声等,必要时行头颅CT及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注意排除颅 内肿瘤、血液病等。
3.辨舌、脉
中医内科学
气血亏虚者,多见舌质淡嫩,脉细弱;肾阴虚者,舌嫩红少苔,脉 弦细数;肾阳虚者,舌胖嫩淡暗,脉沉细弱;痰湿者,舌苔厚腻或 白滑,脉濡滑;肝阳上亢者,舌质红,舌苔黄而脉弦数有力;瘀血 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二)论治要点
中医内科学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养肝肾、健脾 和胃、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者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 瘀。
2.年高肾亏
中医内科学
年高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无以充盈于脑;或体虚多病,损伤肾精 肾气,或房劳过度,阴精亏虚,均可导致髓海空虚,发为眩晕。
3.病后体虚
中医内科学
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或失血之后,耗伤气血,或饮食不节,忧思 劳倦,均可导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清窍失养,故 而发为眩晕。

中医内科学眩晕课件

中医内科学眩晕课件

2/8/2021
中医内科学眩晕
9
(一)病因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 ,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过度,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阳 亢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 养;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湿 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明代张介宾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 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虞抟《医学正传·眩晕》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本病与中 风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
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用半夏
白术2/8汤/2、02补1 中益气汤等治中医疗内,科值学得眩临晕床借鉴。
2/8/2021
中医内科学眩晕
6
眩晕源流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提出“ 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 鸣”,均认为眩晕以虚为主。
10
(二)病机
眩晕的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肝为风木之脏 ,其性主动主升。
若情志过激,可致阳升风动;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阳亢于上;或气 火暴升,上扰头目,发为眩晕。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 不足,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上扰清空,眩晕乃作。肾主骨生髓 充脑,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 苓汤治疗。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中医内科学——眩晕经典.ppt

中医内科学——眩晕经典.ppt

最新.课件
17
二、病证鉴别 1. 眩晕与中凤
病证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眩晕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 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
者相似, 眩晕之甚者 舌歪斜诸症。
可以仆到。也有部分
中风病人, 以眩晕、
中风
头痛为其先兆表现, 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口舌歪
故临证当注意中风与 斜, 半身不遂, 失语, 或不经昏
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仆, 仅以外僻不遂为特征。
肝胆病证 眩晕
☆概述
目录:
☆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最新.课件
2
【概述】
一概念: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 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 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 则昏倒等症状。
脾胃虚弱, 眩晕, 兼有纳呆、乏力、面色晄白等症 气血不足 状。
脾失健运, 眩晕, 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 痰湿中阻
肾精不足 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最新.课件
21
2. 辨标本虚实
虚证 实证
阴精亏虚
髓海空虚
脾胃虚弱
气虚清阳不升 气血乏源
血虚清窍失养
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 痰阻中焦
清阳不升
瘀血停留 阻滞经脉 气血不能上荣
清 窍 扰 被
眩晕
清 窍 失 养
最新.课件
14
2、病机小结
➢ 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 跌仆损伤
➢ 基本病理, 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 或气血亏虚, 清窍失养; 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 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 作眩。”
2021/2/7
中医内科学
4
3、 痰饮有关
汉代张仲景认为, 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 因素之一,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 治 》说 :“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冒眩, 泽泻 汤主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 ……甚则耳 鸣眩转”。
5、外邪致病
《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 因逢其身之 虚,…… 人于脑则脑转, 脑转则引目系急, 目系急则目 眩以转矣”。
6、现代认识:血瘀致眩,如跌仆损伤。
2021/2/7
6
(三)治疗原则
《医学正传·眩运》言:“ 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
中医内科学——脑系病证
眩晕
2021/2/7
1
眩晕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断鉴别诊断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结语 • 临证要点
2021/2/7
2
【概 述】
一、定义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视物模糊;晕 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 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 汗出, 甚则昏倒等症状。
2021/2/7
17
2、眩晕与晕厥
病证
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眩晕 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
表现, 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 事的表现。
晕厥 厥证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四肢
厥冷为特征, 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 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2021/2/7
18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脏腑病位
肝阳上亢 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 、口苦脉弦等症状。
阴阳两虚
精不化气
肾阳不足
久病入络
瘀血
中风晕厥
2021/2/7
15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 重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 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4.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
图,电测听,脑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 颈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或CT、 MRI检查。
脾胃虚弱, 眩晕, 兼有纳呆、乏力、面色晄白等症 气血不足 状。
脾失健运, 眩晕, 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 痰湿中阻 。
肾精不足 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2021/2/7
19
2. 辨症候虚实
虚证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遇劳即 精血不足
发, 伴两目干涩, 腰膝酸软,
或面色晄白, 神疲乏力,脉细 或弱者,。
2021/2/7
16
二、 鉴别诊断
1. 眩晕与中风
病证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眩晕 中风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 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 者相似, 眩晕之甚者 舌歪斜诸症。 可以仆到。也有部分 中风病人, 以眩晕、 头痛为其先兆表现, 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口舌歪 故临证当注意中风与 斜, 半身不遂, 失语, 或不经昏 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仆, 仅以外僻不遂为特征。
7
三、讨论范围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梅尼埃综合征、 高血压病、 低血压、 脑动脉硬化、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贫血、 神经衰弱等,
2021/2/7
临床表现以眩晕 为主症者, 均可 参考本节有关内 容辨证论治。
8
2021/2/7
9
2021/2/7
10
一、病因
1.情志内伤:忧郁恼怒太过 2.年高体弱:年高、多病、体虚、房
➢病位:头窍,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
2021/2/7
13
➢ 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肝乃风木之脏, 其性主动主升, 若肝肾阴亏, 水不 涵术, 阴不维阳, 阳亢于上, 或气火暴升, 上扰头目, 则 发为眩晕。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胃虚弱, 气血 亏虚, 清窍失养, 或脾失健运, 痰浊中阻, 或风阳夹痰, 上扰清空, 均可发为眩晕。
肾主骨生髓, 脑为髓海, 肾精亏虚, 髓海失充, 亦
可发为眩晕。
2021/2/7
14
➢ 病性:以虚者居多, 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
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瘀血阻络、
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属实证。
➢转化:
脾胃虚弱 气血亏虚
阴亏于下
痰湿中阻
痰火上蒙
火盛伤阴
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
风阳
肾精不足
阴损及阳
血虚清窍失养
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
痰阻中焦 清阳不升
瘀血停留 阻滞经脉 气血不能上荣
眩晕
清 窍 失 养
2021/2/7
12
病因病机小结 ➢病因:情志内伤、年高体虚、病后体虚、饮食 不节、跌仆损伤
➢基本病理:虚实两端。
虚者为髓海不足, 或气血亏虚, 清窍失养;
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而《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 不作眩”, 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
2021/2/7
5
4、从风火立论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 所谓风气甚, 而头目眩运者, 由风木旺, 必是金衰不能制木, 而木复 生火, 风火皆属阳, 多为兼化, 阳主乎动, 两动相搏, 则 为之旋转。” 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治宜清痰降火为先, 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
, 治宜滋阴降火为要, 而带抑肝之剂。” 指出眩晕
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 治疗眩晕亦当分别
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 辨证治之。
(四)为中风之先兆
《医学正传·眩晕》还记载了“ 眩晕 , 中风之渐
也”, 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021/2/7
劳过度 3.病后体虚:久病体虚、忧思劳倦、
失血 4.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 5.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跌仆坠损、头
脑外伤
2021/2/7
11
二.病机
肝阴耗伤

情志内伤: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风阳易动


年高体弱:
阴精亏虚
髓海空虚

病后体虚: 饮食不节:
跌仆坠损 头脑外伤
脾胃虚弱
气虚清阳不升 气血乏源
2021/2/7
3
二、源流
• (一)病名
•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称之为“眩冒”。
• (二)病因病机
• 1、属肝所主
•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 2、因虚致病: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
• 《灵枢·海论》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灵 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气血亏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