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工程施工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铁路工程施工调查报告
目 录
施工调查报告 2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2
2、 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 2
二、主要工程数量 10
三、工程的特点 13
1、点多线长 13
2、桥梁数量多,工期紧 13
3、环保要求高 13
四、工程中标情况及承诺工期 13
1、中标情况 14
2、投标文件承诺开竣工日期 14
3、分项工程进度安排 14
五、机筑公司项目组成机构、施工队伍分布及施工方案建议 14
1、项目组织机构 14
2、组织机构分布 14
3、临时设施布置 15
4、施工方案建议 16
六、主要物资来源及运输方式 16
1、甲供料及甲控料 16
2、地材供给 16
3、其它零星材料 16
某铁路线
某段至某段工程SJS-Ⅲ标段
施工调查报告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中标的是新建某铁路SJS-Ⅲ标段。新建某铁路线在某铁路以北,某铁路以东,某铁路以南,某铁路以西。
本标段(SJS-III)位于某省北部某县境内,呈东西走向。起于DK361+150,终于DK405+800,正线长度40.474km(含4175.7m短链)。
我公司负责施工的段落暂定为DK383+260~
DK405+800(22.54Km)。
1、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本标段为双线;限制坡度:6‰;设计速度目标值:旅客列车速度160公里/小时,预留200公里/小时条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到发线有效长度:本标段为850米,预留1050米条件;牵引种类:电力;闭塞类型:本区段为半自动闭塞
2、 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
⑴ 地形地貌
本标段沿线地貌大致以某村为界,以西属某沙漠的南缘,以东属某高原黄土梁峁丘陵区。沙漠地形较为平缓,地势自西向东缓倾,海拔一般1450~1100m;黄土梁峁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1600~1000m。
按组成地貌的岩性、构造和形态特征,本段沿线的地貌可进一步划分为四类:河谷阶地、冲积平原、黄土梁峁丘陵区、沙丘及平沙地。
河谷阶地:铁路沿线有较大河流,河谷阶地较发育,一般高出河床
3~10m,地形较平坦、开阔。局部河流侧蚀冲刷严重,阶地缺失。
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某县境内某河附近,地形较平坦、开阔,地表多辟为耕地。
黄土梁峁丘陵区:主要分布于某县境内。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海拔高程1000~1600m。地形起伏,梁峁间冲沟十分发育(大部分为V形,局部为U形),切割深度50~100m不等,多数切入基岩,冲沟两侧坡度一般25~60°。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不良地质如滑坡、堆塌(错落)、黄土陷穴等较发育。
沙丘及平沙地:主要分布于某县某桥畔(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带,海拔1100~1450m,地形波状起伏,表层覆盖松散的风积砂,多分布有沙丘,以固定、半固定为主,局部为流动沙丘,沙丘高度一般3~7m,迎风坡一般面向西北;平沙地表覆粉细沙(风积或冲积),下为第四系黄土,现多为耕地或林地。
⑵ 工程地质
①地层岩性
铁路沿线出露的主要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Q)、上第三系(N),中生界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
②地质构造
本标段位于某地台的中西部,三个二级构造单元。
工程沿线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部位属某台凹。某台拗是某地台西部的一个巨型中生代显著拗陷区,陆相地层厚度巨大,可达5000~7000米。某山运动形成平缓褶皱,南北边缘形成新生代地堑式断陷盆地。陕北黄土高原拱起地块新构造运动整体表现为间歇性缓慢上升,中、新生代地壳垂直形变不明显,地震活动水平低,区内断裂也较为稀少。
总体上说,本段区内岩层产状平缓,倾向西、西北,倾角5~10°,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及断层稀少,属稳定区域。
③水文地质
地表水:本标段较大的河流是某河等。除某河为常年流水外,其余
小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各河流平时水量不大,雨季河水暴涨。该地区地形高差较大,加之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河流均具有典型的雨洪特征,流量、水位与降水量成正比,动态极不稳定。地表河水对普通混凝土一般不具侵蚀性。
地下水:本段线路经过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黄土梁峁区由于降水较少,河谷深切,地形破碎,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蓄存,地下水多被深切密布的沟谷疏干,因而地下水水量极贫乏,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埋深一般大于30m,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多沿下伏粘土岩或风化泥岩接触面处以泉的形式向沟谷排泄。河谷阶地内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浅,一般小于10m,主要赋存于砂砾层中,由于受降雨及河水补给,水量较丰富。孔隙潜水对普通混凝土一般不具侵蚀性。
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中存在基岩裂隙水,分布较为广泛。含水层以砂岩为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富水程度受控于基岩的层厚及裂隙发育程度。在较大冲沟及河谷区裂隙发育地段以及白垩系厚层砂岩为主的层段,富水性较强;在以风化裂隙为主的地段,裂隙发育深度一般10~40m,富水性较弱。基岩裂隙水以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补给为主,地下水一般迳流途径短,常以下降泉或悬挂泉形式从岩层节理裂隙中溢出。基岩裂隙水对普通混凝土一般不具侵蚀性,个别地段因岩盐含量较大,从而具硫酸盐、镁盐侵蚀。
沿线大部分地区属地下水贫乏地区,地下水埋深受地形地貌、水系切割深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控制,一般河流漫滩、低阶地地下水埋深为1~10m。高阶地及梁峁丘陵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大于
30m,局部地段埋深大于50m。
线路挖方地段很少有泉水露头,但雨季或冰雪融化时,在土、石界面及新老黄土分界面以上,常存在暂时性上层滞水,软化了界面附近土层,直接影响堑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