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曲江新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是由各物质要素在城市地域范围内有序分布和组合而成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及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从外部形态看是城市的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投影。

城市新区是指位于大城市边缘地区,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强的区域,是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地区[1]。是以母城为依托实行成片通体开发建设、并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特定区域,同时又是具备自身特定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的区域[2]。城市新区的建设往往是在城市层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拓展城市空间,吸引城市中心人口,解决城市现有城区问题的需要,也是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对扩大空间规模的需要。城市新区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的重要因素。

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结构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探讨西安市曲江新区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

1 曲江新区产生的背景

1.1曲江新区概况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花园遗址为核心,曾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园林胜地。1992年,西安市政府决定开发利用曲江旅游资源,兴建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1993年10月,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准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为省

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为15.88km2。2003年7月26日,西安市政府批准成立“曲江新区”,旨在将曲江建设为西安城市休闲功能区和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使曲江成为以旅游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城区[3]。

1.2 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历来发展是典型的圈层式结构,以环路和放射路为骨架,城市空间呈“摊大饼式”的发展,在旧城区基础上呈团块状单一中心发展[4]。虽然第三轮西安总体规划确定了发展外围组团的策略,但是外围组团设施不够完善,没有足够的聚集效应,导致城市骨架没有拉开,外围组团没有步入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轨道。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的市场化,城北及城南地区大片的农田绿地变为城市用地,大部分外围组团与建成区之间的区间绿地消失,纪杨、六村堡、韦曲、郭杜等外围组团基本上都和中心城区连为一体。

另外由于城市行政、商业、居住等职能过分在旧城集聚,使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使旧城区内出现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交通密集度高的“三高”现象,需要新的城市中心来疏解旧城的压力。

1.3 城市用地结构及布局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土地内部配置布局不合理,内部比例失调。主城区内的居住区,尤其是二环以内,因有历史街区和城中村,存在着一些为

数众多相对落后的三类、四类居住用地,影响居住环境、品位。城市外围已有的居住片区,配套设施水平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居住区的需要。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居住区已不能满足市民需要,急需在外围增加新的居住组团[5]。

另外绿化用地偏小,城市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而为市民服务的道路、生活居住的非生产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较小,同时分布不均衡,呈现中心建成区密集,而周边区域疏散的形态,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这与西安城市以科技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制约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城市主导功能的发挥。

1.4 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西安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滞后于经济增长高涨的要求。从西安市近4年第三产业构成情况(表2)可以充分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尽管近年来西安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有微弱增长的趋势,且为产业发展,为资金技术、人才区际流动的服务业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小,且发展缓慢,并呈下降趋势。

2 曲江新区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1 曲江新区与城市空间形态

2.1.1 城市用地的扩展

按照当时第三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中心集团、外围组团的原则,

曲江新区选择在城市东南部靠近城市旧城,具有盛唐园林遗址基础的城市边缘地带建设,这一区域原有用地多为农田耕地,因此新区的建设必将带来城市用地的扩展。曲江新区经过二期扩区,新区面积达到40.97km2。其建设将周边30个村、11 485户、4万多农业人口纳入到城市中,大大增加了城市用地。其中通过建设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大慈恩寺历史风貌区及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增加了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通过建设“两带”:既贯穿整个新区,宽100m的唐城遗址保护绿带,分布在绕城高速两侧共100m宽的绿化景观带,恢复曲江南北湖,增加了城市绿地,改善了西安城市中绿地面积过小、生态环境水平不高的状况。在曲江新区建设过程中,完成了新区60%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市道路总长度约

30km,铺设市政管网约20km,建成新区内的曲江水厂和南郊水厂,110kv的曲江北变电站和容载1200门的电话分站,另外天然气管网已在雁塔南路等干道铺设,开始为入区企业供气,这大大完善了城市市政设施[6]。由于新区有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能源、通讯网络、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使得新区成为新的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的集聚地,形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加速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改变。

2.1.2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新区建设带动下的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不仅扩大了城市建成区的范围,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过程,而且也对城市空间形态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安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以明城墙范围内为中心,形成同心圆圈层式扩展形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轴向布点、带状发展的规划原则,开始建设四个外向型功能新区,即市区西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区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在城郊的曲江旅游度假区和南郊的中央商务区,使城市开始沿陇海线向东西呈带状发展。

到了西安第四轮总体规划,城市进一步沿钟楼南北大街的明朝主轴发展,使之成为城市行政文化中轴线。在这条轴线附近南部两侧布置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曲江新区,北部布置西安新的行政中心,并且远期城市跨渭河发展,东北部建设浐灞生态区。由于政策规划的导向和开发区、城市新区的建设作用,使得西安由最初的中心圈层发展转为沿轴线展开,形成明城墙以内为中心,北部新的行政中心领导下,以市区为主体,“四区、一基地”相互配合,外围六大居住组团环绕的较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2.1.3 城市中心结构的变化

钟楼及其周边地区是西安传统的中心区,集中分布着各种商业商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功能十分齐全,成为西安市的中心。然而,近些年来西安城市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旧的单一的城市中心在区域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的服务组织中不堪重负,因此需要在城市不同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以疏解传统中心的压力,减轻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