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中医执医考试之中医基础理论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五神脏”配属正确的是A、肝藏志B、心藏魄C、脾藏魂D、肺藏魄E、肾藏神2、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A、脑髓充养B、营血充养C、肾精充养D、肝血充养E、脾精充养3、与女子胞关系最紧密的是A、冲脉B、肝经C、脾经D、肾经E、阴跷脉4、“髓海”指的是A、骨B、胆C、髓D、脑E、女子胞5、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A、肝血B、肾精C、脾气D、肺阴E、心血6、“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指的时间是A、女子二七B、女子七七C、女子四七D、女子五七E、女子六七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素问·宣明五气》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人的感官位于头部,与脑相通,依赖脑髓的充养才能发挥感觉运动功能。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
冲脉与肾经并行且与阳明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与女子月经排泄关系密切,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足三阴经相会,能调节全身阴经,为“阴脉之海”。
任脉又与胎儿孕育密切相关,故有“任主胞胎”之称。
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称“脑为髓海”。
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二)下列被称为“元神之府”的是A.脑B.髓C.骨D.脉E.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脑为元神之府。
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的奇恒之腑是A.脑B.髓C.骨D.脉E.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A.通调水道B.排泄月经和孕育胎儿C.通行元气D.主管生命活动E.主管感觉运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女子胞的功能活动与下述哪项关系密切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肝、肾、冲脉、带脉C.心、肝、肾、冲脉、督脉D.冲脉、带脉、任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
五脏之中,女子胞又与心、肝、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A.血管B.经络C.三焦D.腠理E.胸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津液运行以三焦为通道。
主受纳的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故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
主化物的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
“中精之腑”指的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一)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正气B.正气不足C.邪气D.邪气亢盛E.邪气损正『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正气B.气候因素C.正气不足D.地域因素E.邪气『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下列关于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生活环境D.工作场所E.外界精神刺激『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环境与发病包括:1.气候因素。
2.地域因素。
3.工作、生活环境。
4.社会环境。
外界精神刺激属于精神状态与发病。
某些疫疠之气致病力强,侵袭机体致病,称为A.感邪即发B.徐发C.合病D.伏而后发E.并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感邪后立即发病,称为感邪即发,发病迅速。
小儿虫积或慢性泄泻,可致疳积,属于A.继发B.徐发C.合病D.伏而后发E.并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继发就是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如肝阳上亢—中风;小儿食积—疳积。
疾病过程中,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祛除病邪,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机状态是A.虚中夹实B.实中夹虚C.邪盛正衰D.邪正相持E.正虚邪恋『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正虚邪恋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祛除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
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且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正虚邪盛,多形成较为复杂的虚实夹杂证。
阴盛格阳证属于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疠气致病多为
A、伏而后发
B、徐发
C、继发
D、感邪即发
E、复发
2、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阴阳失调
B、正气不足
C、邪气
D、邪正交争
E、邪气损正
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阴阳失调
B、正气不足
C、邪正交争
D、邪气亢盛
E、邪气损正
4、小儿食积而致疳积,其发病类型是
A、伏而后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复发
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发病类型是
A、合病
B、伏而后发
C、感邪即发
D、徐发
E、继发
6、感邪后缓慢发病是
A、徐发
B、合病
C、复发
D、感邪即发
E、伏而后发
7、决定发病倾向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
B、体质
C、精神状态
D、阴阳
E、脏腑
8、决定某种病邪的易感性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
B、体质
C、精神状态
D、阴阳
E、脏腑
9、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
B、体质
C、精神状态
D、阴阳
E、脏腑
10、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湿邪
E、燥邪
一、A1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
即感邪后立即发。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一)七情刺激,易导致心气涣散的是
A.喜
B.怒
C.悲
D.恐
E.惊
『正确答案』A
关于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则气结
B.恐则气乱
C.怒则气上
D.喜则气缓
E.悲则气消
『正确答案』B
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久视伤血
B.久坐伤肉
C.久立伤骨
D.久思伤心
E.久行伤筋
『正确答案』D
瘀血的病症特点
(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痛势尤甚。
(2)肿块
(3)出血
(4)色紫黯
(5)舌象变化
(6)脉象变化
不属于瘀血常见症状的是
A.肿块
B.胀痛
C.出血
D.唇甲青紫
E.肌肤甲错
『正确答案』B
瘀血致病所出现的疼痛特点是
A.游走性疼痛
B.胀痛
C.绞痛
D.酸痛
E.刺痛
『正确答案』E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
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C.正气充足,与邪相争,祛邪外出
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E.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正确答案』D
发病的重要条件是
A.正气不足
B.邪盛而正未衰
C.邪气
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E.正衰邪盛
『正确答案』C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发病形式属于
A.徐发
B.继发
C.合病
D.复发
E.伏而后发
『正确答案』E
配伍选择题
A.合病。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二)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A.心主血脉B.心主神志C.心在五行属火D.心开窍于舌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心主神志。
下列哪项是属于肺的功能A.统摄血液B.助心行血C.运化水谷D.调畅气机E.主司水液『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
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
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属肝藏血的是:A.涵养肝气B.储藏血液C.调节血量D.化生和濡养魂E.促进男子排精『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肝主藏血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①涵养肝气②调节血量③濡养肝及筋目④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⑤为经血之源⑥防止出血。
下列各项,不属肝主疏泄功能的是A.调畅气机B.调畅情志C.促进骨骼发育D.促进脾胃的运化E.促进血液运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气之本”的脏是(2017)A.心B.肺C.肝D.脾E.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肺为气之本。
下列各项,不属肺生理特性的是A.肺为华盖B.肺为娇脏C.肺气宣发D.肺气肃降E.肺朝百脉『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肺朝百脉是肺的功能。
下列各项,其相互关系表现为“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特点的是A.肝和脾。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十一)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十一)一、A11、《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阳明脉衰,面始焦”的年龄是A、三七B、四七C、五七D、六七E、七七2、下列不属于养生原则的是A、顺应自然B、形神兼养C、调养脾肾D、因人而异E、因地制宜3、下列不属于养生方法的是A、适应自然,避其邪气B、调摄精神,内养真气C、饮食有节,谨和五味D、动静结合,有益养生E、和于术数,适当调补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该题针对“生命的寿夭”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养生的原则包括:①顺应自然;②形神兼养;③调养脾肾;④因人而异。
【该题针对“养生”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养生的方法主要包括:①适应自然,避其邪气;②调摄精神,内养真气;③饮食有节,谨和五味;④劳逸结合,不可过劳;⑤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该题针对“养生”知识点进行考核】一、A11、属于既病防变的是A、调摄精神B、锻炼身体C、起居有节D、药物预防E、早期诊治2、塞因塞用属于A、治本B、逆治C、反治D、治标E、正治3、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A、塞因塞用B、攻补兼施C、实者泻之D、虚者补之E、通因通用4、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的方法称为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以上均非5、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扶正祛邪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未病先防6、下列疾病中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是A、二便不通B、脾虚泄泻C、阳虚外寒D、阴虚内热E、气血两亏7、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A、治标B、治本C、标本兼治D、先治本后治标E、反治8、塞因塞用适用于A、食滞腹泻B、肠热便结C、瘀血闭经D、脾虚腹胀E、热结旁流9、属于正治的是A、热因热用B、以通治通C、热者寒之D、用热远热E、以补开塞10、属于反治的是A、寒者热之B、以寒治寒C、以寒治热D、以热治寒E、热者寒之11、属于从治的是A、治热以寒B、寒者热之C、阳病治阴D、用热远热E、以通治通12、热者寒之属于A、正治、逆治B、反治、从治C、正治、从治D、反治、逆治E、标本同治二、B1、A.塞因塞用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通因通用<1> 、适用于脾虚腹胀的治则治法是A B C D E<2> 、适用于真热假寒证的治则治法是A B C D E2、A.治未病B.扶助正气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因地制宜<1>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 B C D E<2> 、治病时考虑年龄属于A B C D E3、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E.热者寒之<1> 、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属于A B C D E<2> 、用补益药治疗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属于A B C D E4、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E.虚则补之<1> 、对热结旁流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 B C D E<2> 、对真寒假热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三)1、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称为A、质势B、从化C、病势D、趋向性E、可测性2、“从化”是指A、病情随体质而变化B、体质随病情而变化C、体质随环境而变化D、环境随体质而变化E、体质随社会而变化3、关于体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先天遗传性B、差异多样性C、不稳定性D、群类趋同性E、后天可调性4、体质的构成正确的是A、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B、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机体状态C、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个人因素D、形态结构、心理机能、后天因素E、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个人因素5、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A、邪气亢盛B、正气受损C、正气虚D、邪气损正E、正气抗邪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体质的特点包括: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和后天可调性。
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
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一、A11、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A、出血量多B、出血不畅C、出血夹有血块D、出血伴有疼痛E、出血量少2、偏食辛温燥热,则可导致A、肝经湿热B、心肝火旺C、肠胃积热D、肺胃热盛E、肺胃津伤。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六)试题解析下列不属于体质的特点的是A.先天遗传性B.差异多样性C.动态可变性D.群类趋异性E.相对稳定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体质的特点是群类趋同性。
除外下列哪项外,均是影响体质的因素A.年龄B.先天禀赋C.生活起居D.情志活动E.饮食劳逸『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影响体质的因素1.先天禀赋2.年龄因素3.性别差异4.饮食因素5.劳逸所伤6.情志因素7.地理因素8.疾病针药及其他影响。
试题解析体质学说在应用方面以下哪项不正确A.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B.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C.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D.决定病变的从化E.阐释病理变化『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阐释病理变化不属于体质学说的应用。
同名手足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胸部B.头面部C.上肢末端D.下肢末端E.四肢末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试题解析循行于人体腹面正中线,具有调节阴经气血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冲脉C.督脉D.带脉E.阳维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任脉循行于人体腹面正中线,具有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
下列各项,具有司眼睑开合作用的是A.督脉B.冲脉C.任脉D.跷脉E.带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跷脉主要生理功能:①主司眼睑开合。
②主司下肢运动。
【A1型题】十二经脉循行中,手太阴肺经上接的经脉是()A.大肠经B.小肠经C.膀胱经D.心包经E.肝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手太阴肺经上接的经脉是肝经。
【B型题】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足少阴肾经。
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
同名手足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胸部B.头面部C.上肢末端D.下肢末端E.四肢末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下列疾病中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是
A、二便不通
B、脾虚泄泻
C、阳虚外寒
D、阴虚内热
E、气血两亏
2、属于既病防变的是
A、调摄精神
B、锻炼身体
C、起居有节
D、药物预防
E、早期诊治
3、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
A、塞因塞用
B、攻补兼施
C、实者泻之
D、虚者补之
E、通因通用
4、塞因塞用属于
A、治本
B、逆治
C、反治
D、治标
E、正治
5、热者寒之属于
A、正治、逆治
B、反治、从治
C、正治、从治
D、反治、逆治
E、标本同治
6、属于从治的是
A、治热以寒
B、寒者热之
C、阳病治阴
D、用热远热
E、以通治通
7、属于反治的是
A、寒者热之
B、以寒治寒
C、以寒治热
D、以热治寒
E、热者寒之
8、属于正治的是
A、热因热用
B、以通治通
C、热者寒之
D、用热远热
E、以补开塞
9、塞因塞用适用于
A、食滞腹泻
B、肠热便结
C、瘀血闭经
D、脾虚腹胀
E、热结旁流
10、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
A、治标
B、治本
C、标本兼治
D、先治本后治标
E、反治
11、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学基础》大纲
二、十二经脉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6.十二经脉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点
第十单元
经络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循行和功能特点
三、奇经八脉
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
点和基本功能
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中医基础理论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中医学概念与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展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
2.辨证论治
1.精的概念
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2.气的概念
3.精气的概念
第二单元
2.五行制化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0.脾与肾的关系
单元
细目
要点
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2.五脏的外华
第六单元
五脏
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
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四)1、六经由表入里传变的次序是A、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B、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C、太阴→太阳→少阴→阳明→厥阴→少阳D、太阳→太阴→阳明→少阴→少阳→厥阴E、太阴→阳明→厥阴→太阳→少阴→少阳2、内伤病传变的形式包括A、脏与脏传变B、脏与腑传变C、腑与腑传变D、形脏内外传变E、以上皆是3、“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了A、水停气阻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4、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称为A、津枯血燥B、水停气阻C、气随津脱D、血瘀水停E、津亏血瘀5、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称为A、津枯血燥B、水停气阻C、气随津脱D、血瘀水停E、津亏血瘀6、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是A、气脱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虚7、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脱8、气逆最常见的脏腑是A、肺、胃、肾B、心、胃、肝C、肝、胃、肾D、肺、胃、肝E、肝、肺、肾9、气不摄血多与哪一脏的功能失调有关A、肝B、心C、脾D、肺E、肾10、“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痰湿内阻,从阴化寒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E、恣食生冷,寒伤中阳11、下列哪项不是阴虚风动的临床表现A、筋脉拘挛B、手足蠕动C、低热起伏。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五)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五)1、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A、邪气亢盛B、正气受损C、正气虚D、邪气损正E、正气抗邪2、体质的构成正确的是A、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B、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机体状态C、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个人因素D、形态结构、心理机能、后天因素E、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个人因素3、关于体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先天遗传性B、差异多样性C、不稳定性D、群类趋同性E、后天可调性4、“从化”是指A、病情随体质而变化B、体质随病情而变化C、体质随环境而变化D、环境随体质而变化E、体质随社会而变化5、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称为A、质势B、从化C、病势D、趋向性E、可测性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
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该题针对“体质”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该题针对“体质”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体质的特点包括: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和后天可调性。
【该题针对“体质”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该题针对“体质”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该题针对“体质”知识点进行考核】1、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A、胸背部分出B、头面部分出C、四肢肘膝以下分出D、四肢肘膝以上分出E、四肢末端分出2、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内联系作。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三)1.(中等)就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言之,其标本划分,下列中何项为错:(B)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症状为本,病因为标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标E.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2. (中等)素体气虚,反复感冒,治之以益气解表,以标本先后缓急治则思想言之,属于:(E)A.标急则先治其标B.本急则先治其本C.标缓则先治其本D.本缓则先治其标E.标本兼治3(中等).“阳病治阴”之“治阴”,系指:(C)A.温散阴寒B.发表散寒C.滋阴制阳D.扶阳消阴E.阴阳并补4. (中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主要适用于下列何项病机变化的病证:(E)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阴盛5. (中等)气虚证治以补气,一般认为当以何脏腑为其重点:(C)A.肺与大肠B.心与小肠C.脾与胃D.肝与胆E.肾与膀胱6(中等).根据脏性喜恶的理论,对于脾虚湿阻之证,适宜的治法是:(D)A.甘寒生津B.降逆和胃C.清热利湿D.甘温燥湿E.滋阴养血7. (中等)下列除何项外,均可属于腑病疗脏的范畴:(E)A.膀胱虚寒治以温肾扶阳B.三焦虚寒治以温肾扶阳C.小肠虚寒治以温补脾阳D.胃病虚寒治以温补脾阳E.心火上炎治以通利小肠8. (中等)在寒冷的季节里应慎用寒性药物,此用药戒律称为:(D)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寒者热之D.用寒远寒E.用热远热11.“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D)A虚寒证用寒药D.假寒让用寒药B.实寒证用热药E虚热证用寒药c假热证用寒药12.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A)A调整阴阳B.标本缓急D.治病求本E.三因制宜c扶止怯邪。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六)1、“髓海”指的是A、骨B、胆C、髓D、脑E、女子胞2、“五神脏”配属正确的是A、肝藏志B、心藏魄C、脾藏魂D、肺藏魄E、肾藏神3、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A、脑髓充养B、营血充养C、肾精充养D、肝血充养E、脾精充养4、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A、肝血B、肾精C、脾气D、肺阴E、心血5、与女子胞关系最紧密的是A、冲脉B、肝经C、脾经D、肾经E、阴跷脉6、“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指的时间是A、女子二七B、女子七七C、女子四七D、女子五七E、女子六七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称“脑为髓海”。
【该题针对“脑”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素问·宣明五气》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该题针对“脑”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人的感官位于头部,与脑相通,依赖脑髓的充养才能发挥感觉运动功能。
【该题针对“脑”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该题针对“女子胞”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其中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
冲脉与肾经并行且与阳明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与女子月经排泄关系密切,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足三阴经相会,能调节全身阴经,为“阴脉之海”。
任脉又与胎儿孕育密切相关,故有“任主胞。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六)
1、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
A、心主血脉
B、心总统意志
C、心总统魂魄
D、心主情志
E、心主神志
3、主管生长发育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孤脏指的是
A、心
B、肝
D、肺
E、肾
5、主“身之骨髓”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6、“在窍为目”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7、“在窍为二阴”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肺之“门户”是
B、口
C、喉
D、皮毛
E、玄府
9、“其华在爪”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心的“外华”是
A、发
B、爪
C、毛
D、唇
E、面
11、“血之余”是指
A、发
B、爪
C、毛
D、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即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主观异常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体征。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祈、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同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气。
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人体内很强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
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
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的消长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3.阴阳的转化阴阳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重阴必阳指阴阳转化的机制。
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
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重阳必阴指阴阳转化的机制。
重。
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
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阳病治阴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
阴病治阳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
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在补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损及阳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
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阳损及阴当阳气虑损到—定程度时。
就会累及阴精,使阴精化生不足.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的含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酸、苦、甘、辛、咸汗、涕、泪、涎、唾青、赤、黄、白、黑目、舌、口、鼻、耳筋、脉、肉、皮毛、骨怒、喜、思、忧、恐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
事物必须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
3.五行相乘与相侮相乘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4.五行的母子相及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类,皆属五行相生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变化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温热、向上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5.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滋水涵木即滋肾阴以养肝阴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益火补土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用于肾阳虚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培土生金补脾益气以补益肺气肺气虚弱或肺脾两虚之证金水相生补肺阴即可以滋肾阴抑木扶土疏肝健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培土制水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佐金平木是辅佐肺金以制肝木适用于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泻南补北泻心火滋肾水,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藏象即人体内在脏腑的形象及其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心主血脉指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生血和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在体合脉心脏与脉管相连,心脉之气相通,在心气的推动下,二者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在液为汗①因心主神志,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与心直接相关;②汗为律液所化,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心主血,放称汗为心之液。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均由肺所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肺主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远行和排泄具有疏通调节作用,又称“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使水液经肺气推动而下输于肾肺朝百脉即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脉主治节指肺通过治理调节气机而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性清肃指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通畅的特性,是保证肺气宣降运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肺在体合皮肺开窍于鼻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逸于脉外的功能。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必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心,以输布营养全身脾主肌肉脾主四肢仓廪之官脾开窍于口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肝藏血肝调节血量肝为“血海”肝主生血肝主疏泄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肝为刚脏肝主升发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即消除疲劳)肝开窍于目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肾藏精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三余即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肾主水液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使肺呼吸达到一定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为胃关关,关卡。
饮食之受纳在于胃,便溺之排泄关乎肾,如同胃之出口、关卡。
肾主骨因肾藏精,精生髓而养骨肾生髓肾开窍于耳和二阴5.命门的概念和功用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35.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6.肺与肝的关系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肝主筋,心主脉,脾主肉,肺主皮,肾主骨。
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怒为肝志喜为心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
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心-汗,肺-涕,肝-泪,脾-涎,肾-唾。
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之上口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会为阑门。
下极为魄门。
六腑以通为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胆主决断中精之府即胆。
(胆贮藏精汁)3.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水谷之海即胃。
主通降和喜润恶燥4.小肠的生理功能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小肠主化物小肠主液5.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主津6.膀胱的生理功能7.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孤腑即三焦。
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其最大,无以匹配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其对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如雾上焦心肺宣发水谷精气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营养全身。
中焦如沤中焦脾胃有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律液的作用,下焦如渎下焦大小肠、肾和膀胱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决渎之官即三焦。
因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八单元奇恒之腑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