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中的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中的月
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09级3班
王桃生2009040982 随着当时社会时代和文学本身的发展,唐代边塞诗诸多意象的意蕴也不断丰富。唐代边塞诗中除了山、关、陇、沙漠等地理意象,雪、风、云、秋等天气意象,旗、刀、剑、鼓、笛等特定的人文意象外,值得关注的是月亮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天体意象。月是盛唐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经过长期的审美积淀和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悟,伴随着浩渺苍茫的宇宙时空,蕴含了阔大深远的历史意味,营造出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
边塞诗的发展由来已久,但真正达到其顶峰无疑是在唐代。唐代边塞诗因其特定题材和特定时代而表现出一定的思想与艺术倾向,总的来说,内容上以英勇爱国、建功立业、边塞风光为主流,艺术上相应地以慷慨豪迈、苍凉壮阔为基调。
在唐代,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很普遍和成熟,诗人甚至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意象”,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虽然边塞诗以战争为主要内容,战争场面的直接描写以及当时人们对战争的强烈态度必然减少诗作的含蓄表达,但唐代边塞诗在艺术趋于成熟的大环境中,比如对意象娴熟的运用和把握,其意象的意蕴必然更为丰富深厚。唐代边塞诗中的月亮意象就以它的缺与圆、聚与离等形象特征或文化意蕴使其思想内容更为深刻、艺术风格更为丰富。唐代边塞诗中,只有月亮意象并非特定的边塞或战争环境中所存在,但月亮却可以与充满英雄气概、血雨腥风、悲欢离合的战争融为一体,主要原因在于它长期以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应用极为广泛,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唐代边塞诗中的月亮常常融入浓浓的怀古情绪,增强了边塞时空的沧桑感与悲剧感。
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一开头就在“明月”和“关”之前加上了“秦”、“汉”充满怀古意味的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使对人来说本就相对永恒的天体意象和地理意象在时空上一下子拓展到了无法追随的地步,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沧
桑感。紧接着“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长征”则是人的一种抗争,虽然十分悲壮,最终却“人未还”。人类如此种种的行为在“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面前,尤其是在那不断圆缺中历经漫长岁月的冷冷照耀着眼前一切的“明月”下,充分印证着无常的战争中脆弱的生命在相对永恒的时空下,是如此的渺小与无奈,增加了浓厚的悲剧色彩。结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怀念,虽然隐隐的凄凉中写出了一种不屈,与开头两句照应,却写出了人类不得不面对物是人非的悲剧命运,因此,在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中,“秦时明月”通过产生一种沧桑感,进而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剧感。又如李益的《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长期身在边关的诗人,非常熟悉笛声、角声等边声,通过对这些边声的捕捉以写征人愁思成为他边塞诗的特点之一。但这首边塞诗有所不同的是,从边声入手,而写景的重心一度落在了天上,从“汉月孤”到“无限塞鸿”,最后诗人迫不得已被秋风中传来的《小单于》惊醒。首先,勾人愁思的阵阵边声中有“月”的出现,就使诗的意境得以拓宽,同时“月”的意蕴也扩展,不会仅仅陷入一种凄惨的离愁别绪。因为“月”本身就有较为丰富的文化意蕴,除了离合聚散,还有很多对时空的探索,尤其前面用“汉”限定,“汉月”更突出的是一种时空感乃至沧桑感,还有隐约的辽远感,加上它的高高在上和明亮光彩,还有些许壮阔感。
二、月亮与特定的人文地理意象相结合,突出了思想内容的悲凉感与深沉感大多数唐代边塞诗除了歌颂守边将士英勇报国、开拓进取的盛唐精神,揭露和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如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一诗:“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诗中出现了“火山”、“赤亭道口”这种边地特有的地理意象,表现了李副使去碛西的旅途之艰苦,烘托出他不畏艰苦、毅然前行的英雄气概。诗虽然又以“功名抵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结尾,然而诗中“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一方面指李副使因为长期征战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另一方面用“岂能”故作反问,也隐含了他无法见到“轮台月”的些许悲凉,尽管岑参的边塞诗素来被认为是积极向上、昂扬豪迈的盛唐之音的典范,但充满思乡愁绪的“轮台月”使整首诗的思想内容在明快的情感基调中产生一种少有的深沉感。又如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诗一开始出现了“东门营”、“河阳桥”、“大旗”、
鸣叫的“马”、“平沙”等边塞特有的人文地理意象,形成一种大旗战马的壮阔气势,一幕行军场面凛然而庄严。接着诗人将这幕行军场面置于“中天”、“明月”之下,即“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夜晚军营的景象和气氛与白昼截然不同。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中,加上军令的严格使得整个军营一下子安静下来,万籁无声,正是因为月亮本身在夜晚不散发热量,光线清冷、淡漠等特点,以及望月之人又皆背井离乡,使充满荒漠的边地更加寂寥、孤独,整首诗的思想情感由一开始的壮阔、严肃变得悲凉、沉郁,正是杜老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
三、月亮与人物特定的心理相映衬,外化了边塞将士的矛盾心态。
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诗一开头写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行军,途中不断传来《行路难》的笛声;接着“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写的是全体将士听到这笛声后的共同感受。感受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诗人又如何写出呢?他正是利用了“月”作为传统的古诗意象所蕴涵的丰富的意义,并与此时此景中的人物——为建功立业而抛妻别子的边塞将士的复杂心理相映衬,虚实结合,让征边将士的真实感受在“回首月中看”这一有着生活本质真实的举动中具象化,再加上行军的艰难与笛曲的悲苦,使月亮意蕴更加深厚,把现实表现得更为丰满。透过“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月中看”的壮观画面,可以看出,面对艰苦的环境,边塞将士的真实感受既有建功立业的男儿热情,又有背井离乡的常人愁思,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在“一时回首月中看”的诗句中得以生动展现,而且是意味深长的表达。再如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同样也是将月亮意象与特定的人物心理相结合,更为直接地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矛盾心态。“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诗一开头就把凉州城置于普照大地的清冷的月光下,接着写听着胡人弹奏的琵琶声,“肠堪断”实际在写如此的景色中勾起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接下来笔锋一转,写到“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写出了一种曾经因为乡情有过犹豫、有过迷茫的心理活动过程,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真实的矛盾心态,使人物性格更为丰满。
四、月亮与战争疆界相联系,表现了边塞战争中的民族情感以及战争的复杂意义唐代边塞诗不仅常常在“月”前面加历史性的限定词,增强了诗的沧桑感与悲剧感。
如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珈鼓喧喧汉将营。”诗的开头就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