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导学案(含解答)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选修四第一章导学案

高中化学  选修四第一章导学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反应热焓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反应热的含义及△H的“+”与“—”与反应能量的转化关系。

学习难点:△H的“+”与“—”与反应能量的转化关系。

【复习】高一时曾做过铝片与盐酸、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

在这两个实验当中,能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请完成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必定伴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当时放出能量,当时吸收能量。

2、从能量的角度看,断裂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

3、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阅读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2、符号:用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

【思考】例如:H2(g)+Cl2(g)2HCl(g)实验测的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184.6KJ的热量,从微观的角度如何解释?【阅读2】教材第2页图【分析】(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吸收总能量为:(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3)反应热的计算:【小结】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的差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

【思考】1、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2、如何理解△H的“+”与“—”?【阅读3】阅读教材第3页及图1—2思考【分析】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放出能量,这就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导学案

第一章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反应与能量的变(案)第一课时【习目标】1、使生了解反应中能量转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形式;2、认识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1、反应中的能量变,2、对△H的“+”与“-”的解。

【习过程】:一、反应热焓变(一):反应能量变与反应热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1反应与能量变的关系任何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

即在一个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反应中能量变形式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

3、类型(1)放热反应:即_____________ 的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 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即_________ 的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碳反应,O3分解等大多分解反应,B(OH)2·8H2O与NH4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OH)2·8H2O和NH4固体反应,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形成原因(图示)从微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从宏观上分析预测生成(二):反应热焓变两个概念:环境体系1、定义:叫反应热,又叫焓变。

2、表示符号:3、单位: (或 )。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及答案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导学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的概念。

2. 了解焓变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3.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含义。

4. 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自主探究一、反应热焓变1. 化学反应中所_____________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符号,单位或。

2.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能量,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为反应,反之为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1. 能表示和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又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2. 当∆H为“-”或∆H<0时反应为反应,当∆H为“+” 或∆H>0时反应为反应。

思考与交流1. 同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只能写一个热化学方程式?2.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有哪些特点?疑难点拨一、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要点精析】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H<0 △H>0 图示常见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与NH4Cl反应;C与H2O、C与CO2反应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③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④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A. ①②③④B. 只有①②C. ②③④D. 只有③④思路解析: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进行,①和②不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只有③④正确。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导学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导学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

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一 燃烧热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常用符号ΔH 表示。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其反应热为负值。

已知4g 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s)+O 2(g)===SO 2(g) ΔH =-296 kJ·mol -1。

2.1.00L1.00mol·L -1H 2SO 4溶液与2.00L1.00mol·L -1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 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1,表示其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是12H 2SO 4(aq)+NaOH(aq)===12Na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

3.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kJ·mol -1,该反应中ΔH 表示的意义是燃烧2molH 2生成液态H 2O ,放出571.6kJ 的热量。

若燃烧1mol 氢气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 1, 生成气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 2,则ΔH 1和ΔH 2的大小关系是ΔH 1<ΔH 2;ΔH 1=-285.8kJ·mol-1,表示的意义是1molH 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液态水,放出285.8kJ 的热量。

4.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1)燃烧热的概念是25℃、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 -1。

(2)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 -1,或ΔH =-890.31kJ·mol -1,它表示25℃、101kPa 时,1mol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时放出890.31kJ 的热量。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2课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2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编写人:贾延岭审核人:审批人:【学习过程】【温习旧知】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学习新知】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或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为,符号用表示,其单位常采用。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直接测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 ___时,需要 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能量;当,即新化学键时,又要能量。

如果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这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_ ”。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为“”。

当ΔH为“___ __”或ΔH 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_ _”或ΔH_ __0时,为吸热反应。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4、小结:反应热的计算(1)从焓变角度看:ΔH = 2从反应热角度看:ΔH = (3)从键能角度看:ΔH = 二、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2、H 2g21O 2g===H 2Ol ; ΔH=-285.8 J·mol -1,表示在 ℃,_ ol H 2与 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 态水时 的热量是285.8 J 。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不表示 ,因此,它可以是 _数,也可以是 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ΔH 。

小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 ,放热用 ,单位是 或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3、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固态 液态 气态 溶液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 的数值也 ;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 ,但 不变 【当堂检测】1、1molC 与1molH 2Og 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 2g ,需吸收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J/mol 。

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

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编号:04【学习目标】1、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燃烧热的计算3、能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下课收齐。

下节课修改10 分钟后结合错题统计讨论10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20分钟,巩固落实5分钟。

加*的内容为本章重难点。

【基础自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相结合的,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

2、决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因素(1)E(吸收) E(释放)——放热反应E(吸收) E(释放)——吸热反应(2)∑E(反应物)∑E(生成物)————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吸热反应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⑴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物质发生变化时,不变。

⑵能量守恒定律: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能量,如转化为等。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3、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思维拓展】1、“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不对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2、凡是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3、是否存在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为什么?4、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化学键强弱有何关系?三、焓变、反应热1、在吸热反应中,由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吸热反应的反应热 0,即△H为、(填+、—)。

在放热反应中,由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放热反应的反应热 0,即△H为。

2、计算△H的方法:△H= 的总能量- 的总能量=*四、热化学方程式观察例1——例3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例1.在2000C、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的反应,有关文献上表示为:例2.在250C、101KPa时,有2mol由H2和O2化合生成1molH2O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例3. 合成氨的反应热可以表示为:【自主总结】: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和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

高二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组评价:教师评价: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编制人:百禄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学习重点】焓变、反应热的概念。

【学习难点】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

自主学习1.焓变①概念:焓(H)是与能有关的。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即焓变(ΔH)决定。

②常用单位:。

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因此,我们常用表示反应热。

2.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243 kJ的能量,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862 kJ的能量,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ΔH0(填“<”或“>”),即ΔH为(填“+”或“-”)。

(2)吸热反应:ΔH0(填“<”或“>”),即ΔH为(填“+”或“-”)。

4.△H计算的表达式:合作探究一、探究:1、对于放热反应: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2、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3、△H<0时反应热△H > 0时反应热4、如何理解课本P3中△H =-184.6kJ/mol中的“/mol5、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二、反思总结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2、△H<0时反应热△H > 0时反应热3、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小结】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含解答)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含解答)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共一课时)【投影】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定义实质总能量关系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总键能关系断键时吸收的能量成键时放出的能量断键时吸收的能量成键时放出的能量图示实例【小结】化学反应的焓变焓是表示内能的物理量,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成为焓变△H。

在恒压的条件下,如果物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为“—”或△H<0吸热反应:△H为“+”或△H>0【拓展】图像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中的应用【典例】已知:①1 mol晶体硅中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

②Si(s)+O2(g)===SiO2(s) ΔH,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右上图所示。

③化学键Si—O O==O Si—Si断开1 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 460 500 1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二氧化硅稳定性小于硅的稳定性C.ΔH=-988 kJ·mol-1 D.ΔH=a-c【答案】 C【解析】 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 错误;根据化学键的键能判断,1 mol 二氧化硅中的化学键断裂需要的能量为4×460 kJ =1 840 kJ,1 mol 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断裂需要的能量为2×176 kJ =352 kJ ,故二氧化硅稳定性大于硅的稳定性,B 错误;ΔH =(176×2+500-460×4) kJ ·mol -1=-988 kJ ·mol -1,C 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ΔH =-c ,D 错误。

【变式】当今社会,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乙烷、二甲醚的燃烧热较大,可用作燃料。

下图表示乙烷、二甲醚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复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中和冷的测量实验。

二、复习内容对比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分析不同,填写表格。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意义是否要注明物质的状态△h的正负号与单位是否要注明温度与压强意义练习: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明确提出困惑(通过独立自主自学,你除了哪些困惑?恳请填空题。

)课内探究学案一、自学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学习重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学习过程(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什么就是热化学方程式,有何意义?书写步骤?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对照以下热化学方程式200℃h2(g)+i2(g)======2hi(g)△h=-14.9kj/mol①101kpah2(g)+1/2o2(g)==h2o(g)△h=-241.8kj/mol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导学案及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报读4教案(Auron学案及答案)2h2(g)+o2(g)==2h2o(g)△h=-483.6kj/mol③思考:(1)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则表示了什么意义??h与它的值与什么存有关系?三、思考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须要标明。

因反应的温度和应力不同时,其△h相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化⎩⎪⎪⎪⎨⎪⎪⎪⎧反应热⎩⎪⎨⎪⎧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符号:ΔH ,单位:kJ/mol计算⎩⎪⎨⎪⎧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热②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吸热反应:ΔH >0,E 反应物<E 生成物, E 断键吸收>E 成键放出放热反应:ΔH <0,E 反应物>E 生成物, E 断键吸收<E成键放出1.只需比较数值大小即可。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则反应热的数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 的热量,2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则放出571.6 kJ 的热量。

3.对于可逆反应,如3H 2(g)+N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是指生成2 mol NH 3时放出92.4 kJ 的热量,而不是3 mol H 2和1 mol N 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4 kJ 的热量,实际3 mol H 2和1 mol N 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4.同一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同。

例如,S(g)+O 2(g)===SO 2(g) ΔH 1=-Q 1;S(s)+O 2(g)===SO 2(g) ΔH 2=-Q 2,可以理解成固态硫变成气态硫后再发生变化,而由固态到气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所以Q 1>Q 2、ΔH 1<ΔH 2。

故当同一反应中只由于聚集状态不同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反应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少,生成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多。

5.中和热为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 mol H 2O 时的反应热。

但当酸为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溶解放热,此时生成1 mol H 2O 放出热量大于57.3 kJ 。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 2>Q 1的是( )A .2H 2(g)+O 2(g)===2H 2O(g) ΔH =-Q 1 kJ/mol 2H 2(g)+O 2(g)===2H 2O(l) ΔH =-Q 2 kJ/molB .S(g)+O 2(g)===SO 2(g) ΔH =-Q 1 kJ/mol S(s)+O 2(g)===SO 2(g) ΔH =-Q 2 kJ/molC .C(s)+12O 2(g)===CO(g) ΔH =-Q 1 kJ/molC(s)+O 2(g)===CO 2(g) ΔH =-Q 2 kJ/mol D .H 2(g)+Cl 2(g)===2HCl(g) ΔH =-Q 1 kJ/mol 12H 2(g)+12Cl 2(g)===HCl(g) ΔH =-Q 2 kJ/mol【解析】 反应热数值的大小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有关,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还与反应时的外界条件有关。

人教-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

人教-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教学目标:复习回顾反应热及其相关知识。

专题一:反应热注意点:反应热有中和热、燃烧热等的定义适用条件,例1、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1):燃烧热定义:学生分析对燃烧热的理解:例题2、已知: H 2O(g)==H 2O(l) △H 2=-44kJ/molH 2(g)+1/2O 2(g)==H 2O(g) △H 1=-241.8kJ/mol那么,H 2的燃烧热△H 究竟是多少?如何计算?例题3:某次发射火箭,用N 2H 4(肼)在NO 2中燃烧,生成N 2、液态H 2O 。

已知: N 2(g)+2O 2(g)==2NO 2(g) △H 1=+67.2kJ/molN 2H 4(g)+O 2(g)==N 2(g)+2H 2O(l) △H 2=-534kJ/mol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中和热定义:学生分析对中和热的理解:例题4: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在101kPa 时,1mol C 完全燃烧放出393.5kJ 的热量(2)0.5molCH 4(g)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 (l)时,放出445kJ 热量(3)0.50 mol/L50mL 盐酸与0.50 mol/L50mL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4325kJ 的热量专题二:热化学方程式讨论: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例题5:1、1mol C 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 CO 和1mol H 2,需要吸收 131.5 kJ 的热量。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例题6、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 g )+4O2( g )=2CO2( g )+4H2O ( l ) ΔH = +890 kJ/molB、CH4+2O2=CO2+H2O ΔH = -890 kJ/mol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ΔH = -890 kJ/molD、 1/2CH4 ( g )+O2 ( g ) = 1/2CO2 ( g ) + H2O ( l ) ΔH = -890 kJ/mol 例题7、已知(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3) H2 ( g )+1/2 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4) 2H2 (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第一章《反应与能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一章《反应与能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

3. 了解反应热、焓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够正确书写。

[学习重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 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连接]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同时反应伴随能量转化, 但总能量不变, 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因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能量是不相等, 由于能量不等导致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请同学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能量变化的。

建议同学们从下面两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宏观: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相对大小。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能量(右图)。

[知识回顾]在化学反应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为何化学反应中的有能量的变化?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哪些?举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各有哪些?能量变化原因:能量转化形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学习过程]一、反应热焓变:1、[概念]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又称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

反应热(焓变)表示符号:。

单位:。

[探究]微观角度分析反应H2(g)+Cl2(g) = 2HCl(g)中能量变化。

2、[计算]该反应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总能量为: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总能量为:。

3、[思考]该反应中断健吸收总能量(大于或小于)成健释放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该反应体系的总能量(降低或升高),此时的反应热应该为(正或负)。

写出H2(g)+Cl2(g) = 2HCl(g)的反应热△H= 。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及答卷、详细评分标准(精品)2014-9-17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及答卷、详细评分标准(精品)2014-9-17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原子量:H-1 O-16 C=12 Al-27 N-14 Ca- 40 V-51 Ni- 59 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aq)+6O 2 6CO 2+6H 2OB. CH 3COOH+KOH CH 3COOK+H 2O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A .①B .②③④C .④D .①②③4. 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 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C .+92.3kJ·mol -1D .―369.2kJ·mol -15. 已知:(1)Zn (s )+12O 2(g )=== ZnO(s) ΔH= -348.3 kJ·mol -1,(2)2Ag(s)+ 12O 2(g )=== Ag 2O(s) ΔH= -31.0 kJ·mol -1,酶则Zn (s )+ Ag 2O(s) === ZnO(s)+ 2Ag(s)的ΔH 等于( )A . -317.3 kJ·mol -1B . -379.3 kJ·mol -1C .-332.8 kJ·mol -1D .317.3 kJ·mol -16.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

选修四第一章导学案.doc

选修四第一章导学案.doc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班级姓名第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了解反应热概念。

【基础知识】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1.从化学键角度理解化合物里的原子或离子之间通过________相结合。

化学反应可以理解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原子间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被打断时,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相应的,新键形成时,要向外界放出能量。

若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 。

若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 。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包括多种形式,主要以______形式体现。

2.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任何物质都含有一定的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少,根据能量守恒,少的那部分能量只能从外界吸收,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加上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应该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同理。

【思考题】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①2H2(g) + O2(g) = 2H2O(g) + Q1 2H2(g) + O2(g) = 2H2O(l) + Q2②S(g) + O2(g) = SO2(g) + Q1S(s) + O2(g) = SO 2(g) + Q2③C(s) + 1/2O2(g) = CO(g) +Q1 C(s) + O2(g) = CO2(g) + Q2④H2(g) + Cl2(g) = 2HCl(g) + Q11/2H2(g) + 1/2Cl2(g) = HCl(g) + Q23.常见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常见放热反应:①大多数化合反应②所有的燃烧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反应⑤易爆物的爆炸反应如:S +2KNO3 +3C K2S +N2↑+3CO2↑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类的水解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以H2、C、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 + CO22CO C +H2O(g )CO +H2H2+CuO Cu +H2O注意:①不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都指的是反应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开始无关。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学案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4.明确盖斯定律的含义,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思考】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两大守恒、能量转化形式是什么?(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变化和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守恒和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2.焓变【思考】焓变的定义、符号、单位是什么?(1)定义:在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2)符号: 。

(3)单位: 或。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跟踪练习1】某反应的Δ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kJ·mol-1【跟踪练习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练后反思】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逆反应活化能,ΔH=E1-E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思考】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和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