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讲义物质创新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植物化学是研究植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通过分析植物的化学成分,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植物化学还可以应用于药物开发、食品科学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一、植物化学成分植物化学成分是指植物体内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
植物的化学成分非常多样化,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主要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二是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鞣质和挥发性油等;三是微量元素,如铁、锌和锰等。
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组成和含量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决定了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用途。
二、植物化学反应植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和转化反应等。
植物通过这些化学反应实现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并对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响应。
合成反应是指植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合成新的化学物质,如植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分解反应是指植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经过酶催化反应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如植物分解脂类的过程。
转化反应是指植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如植物中的某些成分在提取或处理过程中发生转化。
三、植物化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植物化学在药物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药物的活性成分来自于植物中的化学物质。
通过从植物中分离和提取活性成分,并进行结构分析和药理学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候选物。
例如,从中草药中提取的化合物中发现了抗癌药物紫杉醇。
因此,植物化学的研究对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四、植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植物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成分的研究中。
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用作天然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口感、保鲜性和色泽等。
同时,植物化学的研究还可以揭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制,为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价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五、植物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药和肥料的研发方面。
植物化学物的研究进展-南京讲稿ppt(共31张PPT)
2003年Fowke等人报道,亚洲人食用大量白菜,其乳 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人。
食用生大蒜后肿瘤患者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下降,表明长 期食用大蒜有防癌作用。
有关植物化学研究的展望
★ 作用机制的研究
★ 早期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 植物化学物的强化 ★ 基因多态性及个性化营养 ★ 植物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 风险/效益评价 ★ 交流与协作
与初级胆酸结合
不能通过肠壁
皂甙
微团
胆酸排出
内源性胆固醇池(肝脏) 增加初级胆酸合成
血中胆固醇浓度
植物固醇
使微团中的胆固醇游离出来
硫化物
胆固醇吸收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活性
胆固醇合成
硫化物——蒜素 芥子油甙——异硫氰酸盐
硫氰酸盐 例:水芹、金莲花和辣根治疗尿路感染 多酚——酸莓汁300ml清除尿道上皮细菌
O
O OH
H OH
H O CH 2
O Ho O
OH OH
H OH
O
C H2 OH O H
H
HOCH2
O
O
OH OH
H OH
大 豆 皂 甙 A2
O
H OH
OH
OH
HO OC
OO
OH
H
OH O
R
O
OH
H
OH O
HOபைடு நூலகம்
o
OH
H
OH OH
大豆皂甙 I 大 豆 皂 甙 II
R=C H2O H R =H
CH 2O H
体内抗氧化系统
❖ 抗氧化酶:SOD、GSH-Px等; 内源性抗氧化物:尿酸、谷胱甘肽、α-硫辛酸、辅酶 Q10等;
Structures of representative PMFs
植物资源学——植物化学知识.ppt
生源研究的意义
1.了解各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某种 成分最初由何种物质(这种物质称为前体 Precursors)形成和各种中间产物后,就可 以人为地在植物中注入前体或中间产物来 增加所需成分的积累和产量。达到人工控 制、定向培育的目的。
例如在枸椽酸的新陈代谢途径中加入乌头 酶(Aconilase)就可以增加枸椽酸在植物 体内的积累,因枸椽酸的生成过程中必须 有此种酶的存在。
生源研究主要是研究各类成分在体内生物 合成的途径,各种酶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中间产物的化学 并测定它们的结构。
生源的研究有多种设想与途径,形成了多 种学说,如异戊二烯法则、醋酸学说等已 普遍应用于研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 合成及其途径。
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发展, 生源研究的进展也更为迅速。
氨基酸途径合成生物碱等成分。
(一)糖类及甙类
糖类(suger,saccharides)又称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 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糖类不仅是 植物体内的贮藏养料,而且是生物合成其 他有机化合物的前体。
按照组成糖类成分的糖基个数,可将糖类 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三类。
第二章 植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植物的化学成分 二、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一、植物的化学成分
包括植物体及其代谢的所有化学成分。
生长条件不同有较大差别。
主要有以下八大类:糖类及甙类、脂类、 氨基酸蛋白质类、维生素、生物碱、挥 发油和萜类、色素、鞣质等。
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学说
Bigin
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菊糖(Inulin)、淀 粉、树胶及粘液质等。
树胶:杂多糖,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 甘露糖、木糖等聚合成。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植物中的化学反应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研究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化学反 应原理。
实验技能提升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提取、纯化和应 用等实验技能。
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实验失败的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拓展延伸:进一步了解相关领域知识
深入了解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应激反 应具有重要作用,其合成和调控涉及 多种化学反应。
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植物体内可合成多种次生代谢产物, 如酚类、萜类、生物碱等,这些物质 对植物自身防御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 意义。
化学反应对植物生长影响
能量供应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为植物生长提供动力,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 等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物质基础。
分布部位
植物胶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细胞壁、细胞间质和液泡等部位, 起着维持细胞结构、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损伤的作用。
03
胶质材料基础知识
胶质材料定义及分类
胶质材料定义
胶质材料是一类具有黏附性、弹性和可塑性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物质。
胶质材料分类
根据来源和化学性质,胶质材料可分为天然胶质和合成胶质两大类。天然胶质 如植物胶、动物胶等,合成胶质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植物 中的化学反应植物胶和胶质
材料的研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植物胶基础知识 • 胶质材料基础知识 • 植物中化学反应原理及过程 • 植物胶和胶质材料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目录
• 实验探究:观察不同种类植物胶 和胶质材料特性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植物化学01
二
生物合成
以中药决明子为例,其所含成分有红镰
3.蒽酮类
刀 菌 素 ( Rubrofusarin ) 、 决 明 内 酯 ( Toralactone ) 、 大 黄 素 甲 醚 ( Physcion ) 及 Torachrysone等。粗略看上去,似乎同一植物中出现 了几种结构类型不同的化合物。但就生物合成而 言,其实它们均由同一途径即AA-MA途径生成,都 可归入聚酮类化合物中(图 1-5)。
C H3 H
NHC H 3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一、概 述
OH OH HO O r utinos e OH O
Rutin 芦丁 (槐花米 S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一、概 述
二
生物合成
(三)桂皮酸途径(Cinnamic acid pathway)及莽草 酸途径(Shikimic acid pathway)天然化合物中具有 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香豆素 类(Coumarins)、木质素类(Lignins)、木脂体类 (Lignans)以及具有C6-C3-C6骨架的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极为多见。其中的C6-C3骨架均由苯 丙氨酸(Phenylalanine)经苯丙氨酸脱氨酶 (Pheny1alanine ammonia1yase,PAL)脱去氨后生 成的桂皮酸而来。具体如图 1-7所示: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将波谱解析方法 (NMR、MS、IR、UV)用于推导化合物的结构,甚 至用X-晶体衍射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发展,以及分 离手段的进步,植物化学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发现 的新化合物数目大为增加,微量成分、水溶性成分的 分离、提纯;稳定性差的活性物资的分离等也不再是 难题了。植物化学本身也已不再是原先的分离提取、 结构鉴定,而是逐步发展成生测指导下的分离提取、 结构鉴定,及半合成修饰和全合成紧密结合的一门学 科。
植物化学物 ppt课件
素成分.现统称为 植物化学物.
谢和结构重建。 (phytochemicals)
植物化学物概述
植物含有多种低分子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维持其与周围环境
(包括紫外线)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分子。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明,在蔬菜水
果中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具有保 护人体和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引起了营 养学家对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兴趣。
分类
(二)植物固醇(phytosterols)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籽及其油料中, 与胆固醇的结构区别是增加了一个侧链, 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胆固醇的作 用。
分类
(三)皂甙(saponins)
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可与蛋白质和 脂类(如胆固醇)形成复合物,豆科植物中皂 甙特别丰富。由于皂甙具有溶血的特性, 一直被认为对健康有害,人群实验却未能 证实其危害。目前一些国家已批准将某些 皂甙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饮料,如美国和 加拿大将其作为泡沫稳定剂用在啤酒中, 英国用在无酒精饮料中。
植物化学物
掌握内容 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硫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熟悉内容 大豆皂甙、、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的生物学 作用
第一节 植物化学物概述
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除个别是维生素前
蛋白质和脂肪.
体物外均是非营养
其主要作用: 进行 植物细胞的能量代
分类
(四)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s)
存在于所有十字花科植物中,降解产物具 有典型的芥末、辣根和花椰菜的味道。借 助于植物中葡糖硫苷酶的作用,植物组织 的机械性损伤可将芥子油甙转变为有实际 活性的物质,即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和 吲哚。白菜加热,芥子油甙含量可减少30 %~60%。芥子油甙的代谢产物可在小肠完 全吸收。
植物学 全套讲义 精品课教案(两份全套讲义)
植物学讲义(两份)植物学讲义(一)如何认识《植物学》?1.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形态、结构的规律性、个体发育的规律性以及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它揭示的是自然的奥妙。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将会使你懂得许多植物学的知识,并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好植物学知识会让你科学地解答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1)俗话说树怕剥皮猪怕壮,为什么?(2)连理枝是如何形成的?(3)路灯下的树或枝条容易冻坏或冻死,为什么?(4)嫁接是如何成活的?(5)果树环割、环剥会提早结果,为什么?(6)病原菌如何侵入植物体内?(7)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被如何呼风唤雨?……2.植物学是艺术植物世界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无不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宏观方面,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处处展示着植物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无名的小草等等,让人赏心悦目。
微观方面,从植物细小的形态到显微构造;从微形态到超微构造;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精妙绝伦。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植物世界是美丽的,微观世界更奇妙。
植物所创造的艺术美,是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所无法创造的。
植物的美绪论植物学(Botany):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植物多样性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植物的多样性1.植物总数:50余万种。
2.分布范围:极其广大。
热带、温带、寒带至南北两极;平原、丘陵至高山;海洋、湖泊、沼泽至陆地。
3.细胞组成:单细胞、群体、多细胞。
4.演化趋势: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5.植物的功能:绿色植物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呈现绿色一大类植物。
光合作用。
非绿色植物:不具叶绿素的一大类植物。
矿化作用。
二、植物界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植物化学物生物学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化学物生物学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植物化学物是指存在于植物体中的具有特定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包括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合成的化学物质。
植物化学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对植物本身具有生理功能,还能对其他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是指它们在生物体内能够起到的具体生理活性和效应。
通过与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植物化学物可以改变生物体的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御致病菌,甚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因此,研究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对于探索新的生物资源和开发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植物化学物的来源和分类,包括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以及常见的化学结构类型。
其次,将介绍研究植物化学物生物学功能的方法,包括化学分离、活性筛选和分子机制解析等。
然后,将详细探讨植物化学物的四个主要生物学功能,分别是生物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
最后,对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植物化学物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发现更多具有药用潜力的天然化合物,并为新药的发现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借鉴。
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对植物化学物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中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然后,我们将在正文中详细讨论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
正文的第一个部分将介绍植物化学物的来源和分类,并探讨研究植物化学物生物学功能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在正文的第二部分讨论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一,包括生物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然后,在正文的第三部分,我们将继续讨论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功能二,涉及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
(整理)植物化学保护讲义
绪论一、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防治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防治方法:由原始简陋到现代化;•防治效果:低效高效超高效;•对人畜毒性:高毒(剧毒)低毒或无毒;•对环境影响:严重、轻微或无污染。
作物保护主要方法⒈农业技术防治:⑴杀灭害虫;⑵清除病源;⑶消灭杂草⒉物理防治⒊生物防治⒋化学防治⑴产生“3R”问题;⑵使用不当,会发生药害。
二、农药发展应用概况按农药使用时间和性质,农药发展应用阶段分为较明显的如下三个阶段:⒈天然产物应用阶段⒉人工合成高效化合物应用阶段⒊作用特异和与环境友好阶段三、国内外农药生产和使用概况•农药使用中尽管存在不足,但其对人类的贡献是功不抹,所以每年的产量、销售额和应用面积都呈上升态势。
⒈近40 年世界农药销售额(亿美元)⒉各类农药生产个数⒊我国农药生产情况我国农药生产存在差距⑴产品数量少;⑵品种老化,结构不合理;⑶高效和超高效品种不多;⑷高毒高残留品种多;⑸加工制剂种类单一;⑹施药器械与施药技术落后。
四,农药今后发展趋势⒈总目标“绿色”“环保”“与环境相容(友好)”符合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要求。
⒉目标要求⑴靶标新颖;⑵选择性高;⑶有适当持效期;⑷易降解;⑸不易产生抗药性;⑹使用简便。
⒊研发方向和途径⑴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先导化合物⑵开发新型高效安全化合物⑶开发新靶标化合物⑷发展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⑸改造老品种,研制新剂型⑹基因工程应用第一章第一节农药的定义与分类一、农药的定义农药的定义•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目前我国所称的农药让要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根据原料来源分类⒈无机农药:⒉植物性农药:⒊微生物农药:⒋有机合成农药:•根据作用对象分类⒈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⒉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PPT课件
2
特点:种类多(6~10万)、数量少 功能:
1) 保护其不受杂草、昆虫、及微生物侵害, 2)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3) 形成植物色素 4) 维系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一 植物化学物的分类
按照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类:
㈠ 类胡箩卜素(carotenoids) ㈡ 植物固醇(phytosterols) ㈢ 皂甙(saponins) ㈣ 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s) ㈤ 多酚(polyphenols) ㈥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 ㈦ 单帖类(monoterpenes) ㈧ 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 ㈨ 硫化物(sulphides) ㈩ 植物凝血素(lectins):
❖ 初级代谢产物:所有的生物都利用相同的代谢途径,合成并利用某些必
要的化合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主要作用是进行 植物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结构重建。
❖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也称植物化学物,是指植物利用其他代谢途
径,产生一些通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即为植物化学物。在大多数情 况下,这些天然产物对产生它们的生物几乎不是必要的。
10
六.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
存在于所有植物,以豆类、谷类含量更高。摄 入量约为295mg/d。
人体所吸收的蛋白酶抑制剂能以生物活性 形式存在于各组织中。有以下作用:抗 癌作用、抗氧化作用。
11
七. 单帖类
❖ 它们是主要存在于调料类植物中的植物化学 物,如薄荷中的薄荷醇,柑桔油中的柠檬香 精等。每日摄入量大约为150mg/d 。
5
二、植物固醇
化学专业开设“植物化学”课的探索与实践
化学专业开设“植物化学”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陈业高,吕瑜平,赵勇,王利勤,毕韵梅,字敏,蒋金和,刘莹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8期陈业高,吕瑜平,赵勇,王利勤,毕韵梅,字敏,蒋金和,刘莹(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本文对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植物化学”课进行了探索。
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植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对将来的深入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化学;化学专业;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95-02植物化学是应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成分(主要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理化性质以及主要结构类型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转化等。
植物化学是植物学与有机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天然有机化学或天然产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植物奥秘的学科,也是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
植物成分不仅是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新药或药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日用化工、食品、染料和化妆品等行业。
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许多会从事与植物成分有关的深造学习、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
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进行植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对将来的深入学习和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这种情况,结合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地域特点,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入社会,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我们于1996年开始为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植物化学”课。
现根据十多年来的教学工作,谈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植物化学物质课件
•含硫化合物 异硫氰酸盐:降低某些癌症风险,抗氧化,抗突变作用;主要来源 十字花科类食物;
植物化学物质
硫酸锌:清除自由基、再生其他抗氧化剂、与金属离子螯合作用,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主要来源动物肝肾,植物含量少;
植物化学物质
• 大蒜素: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 降低血脂;主要来源大蒜,青蒜,洋葱等;
乌龙茶--半发酵 茶
红茶—全发酵
儿茶素类化合物种在较全,含量最高;
加工工序使儿茶素的酶类如过氧化物酶等失活;特别是揉切和发酵工序,使 儿茶素氧化,儿茶素总量减少约75%
植物化学物质
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可转化为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产生花青素; 分大小的花青素在小肠少量吸收,大分子的花青素在结肠降解;吸收后在肝脏被 甲基化, 以四甲基或原形排出体外; 具有抗氧化(增加红细胞膜中的抗氧化营养素;且淋巴细胞 中的氧化DNA的生成减少; 降低黑色素指数,预防黄褐斑的加重)、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轻度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依赖的炎症发反,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降低桔柑些癌症的患病风险(研究发现有预防癌症发生,但对已发生的作用不再显现;) 预防尿道感染的作用;(预防和防治尿路感染,特别是女性尿路感染)
植物化学物质
• 低聚果糖:改善肠道菌群,缓解便秘,调节血脂作用;存在于菊 科,石蒜科,百合科和禾本科植物的根、茎、果实中;
植物化学物质
谢谢聆听
植物化学物质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皮、花叶及果实中;
植物化学物质
花色苷: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水溶性色素,花色苷安全无毒,色彩 鲜艳,是葡萄酒、配制酒和果除自由基,同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炎症信号,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 改善视力(改善暗视力) 对慢病有预防作用(降低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