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习题(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材料热力学习题1、阐述焓H 、内能U 、自由能F 以及吉布斯自由能G 之间的关系,并推导麦克斯韦方程之一:T P PST V )()(∂∂-=∂∂。

答: H=U+PV F=U-TS G=H-TS U=Q+W dU=δQ+δWdS=δQ/T, δW=-PdV dU=TdS-PdVdH=dU+PdV+VdP=TdS+VdP dG=VdP-SdTdG 是全微分,因此有:TP P TP ST V ,PT G T P G ,T V P G T P T G P ST G P T P G )()()()()()(2222∂∂-=∂∂∂∂∂=∂∂∂∂∂=∂∂∂∂=∂∂∂∂∂-=∂∂∂∂=∂∂∂因此有又而2、论述: 试绘出由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建立匀晶相图的过程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假设两固相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由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建立匀晶相图如上所示,在高温T 1时,对于所有成分,液相的自由能都是最低;在温度T 2时,α和L 两相的自由能曲线有公切线,切点成分为x1和x2,由温度T 2线和两个切点成分在相图上可以确定一个液相线点和一个固相线点。

根据不同温度下自由能成分曲线,可以确定多个液相线点和固相线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成为了液相线和固相线。

在低温T 3,固相α的自由能总是比液相L 的低,因此意味着此时相图上进入了固相区间。

HPV UGTSTS FPV3、论述: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阐述脱溶分解中由母相析出第二相的过程。

第二相析出:从过饱和固溶体α中(x0)析出另一种结构的β相(xβ),母相的浓度变为xα. 即:α→β+ α1α→β+ α1 的相变驱动力ΔGm的计算为ΔGm=Gm(D)-Gm(C),即图b中的CD段。

图b中EF是指在母相中出现较大为xβ的成分起伏时,由母相α析出第二相的驱动力。

4、根据Boltzman方程S=kLnW,计算高熵合金FeCoNiCuCrAl和FeCoNiCuCrAlTi0.1(即FeCoNiCuCrAl各为1mol,Ti为0.1mol)的摩尔组态熵。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习题(答案)

一、9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1、1.1mol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Ta<Tb,则这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1和Q2的关系是[ A ](A) Q1>Q2>0; (B) Q2>Q1>0;(C) Q2<Q1<0; (D) Q1<Q2<0;(E) Q1=Q2>0.2、图(a),(b),(c)各表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循环过程,其中(c)图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构成的两个循环过程, 图(a)和(b)则为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那么:[ C ](A)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零;(B)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正;(C)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零;(D) 图(a)总净功为正,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负.3、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的abcda增大为ab’c’da,那么循环abcda与ab’c’da所做的净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况是:(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 D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图中初态a经①过程ab和由初态a’经②过程初态a’cb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1,Q2的关系为[ B ](A) Q1<0,Q1>Q2 ; (B) Q1>0, Q1>Q2 ;(C) Q1<0,Q1<Q2 ; (D) Q1>0, Q1<Q2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 D ](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6、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能的增量和对外做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 D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7、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B ](1) 热平衡过程就是无摩擦的、平衡力作用的过程.(2) 热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 热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4) 热平衡过程在p-V 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A) (1),(2); (B) (3),(4); (C) (2),(3),(4); (D) (1),(2),(3),(4).8、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A/Q 等于: [ D ] (A) 1/3; (B) 1/4; (C) 2/5; (D) 2/7.9、在温度分别为 327℃和27℃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 [ B ] (A) 25% (B) 50% (C) 75% (D) 91.74%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 B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二、填空题pV1、有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A,则其温度变化ΔT=___ A/R ___;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p=__7A/2 ___.2、一个作可逆卡诺循环的热机,其效率为η,它的逆过程的致冷机致冷系数w = T2/(T1-T2),则η与w的关系为_____11Wη=-_____.3.一热机由温度为727℃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527℃的低温热源放热.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J,则此热机每一循环做功__400________J.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叙述是_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开尔文叙述是_不可能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在循环过程中全部转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任何其他物体为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几种微分形式,指出它们各表示什么过程.(1)pdV=(m/M)RdT表示___等压_________过程;(2)Vdp=(m/M)RdT表示_____等体_________过程;(3)pdV+Vdp=0表示_______等温_______过程.6、如图,温度为T0,2T0,3T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三个卡诺循环:(1)abcda;(2)dcefd;(3)abefa,则其效率分别为:η1=___33.3%___;η2=___50% ___;η3=____ 66.7%___.7. 理想气体在如图所示a-b-c 过程中,系统的能增量E =___0__8.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p -T 图上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过程1-2中,气体___吸热__(填吸热或放热)。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 GA ,则由 A 至 B 的等温等压过程是自发的 , 但不
论在实际过程中体系是否对外作非体积功 ,体系自 由能都是降低的。
2. 263K 的过冷水结成 263K 的冰,ΔS<0,与熵
增加原理相矛盾吗?为什么?
答:并不矛盾,熵增加原理适用条件是孤立体 系或绝热体系,而上述过程并不具备这个特定 条件,体系与环境间有热交换,不是孤立体系
( D)
(A)水在25℃、可逆蒸发为水蒸气:△ S = △ H/T ;
(D)在等温等压下,可逆电池反应: △ S = △ H/T 12 .在 -10 ℃、 101.325kPa 下, 1mol 水凝结成冰的过程 中,下列哪个公式可以适用: (A) ∆U = T∆S; (B) ∆S =(∆H - ∆G)/T (C) ; ∆H = T∆S + V∆p; (D) ∆GT,p = 0。 (B)
6. 工作在100℃和25 ℃两个热源之间的卡诺热机的热机效 T1 T2 75 率是 a 20% 373 a. 20% ; b. 25%; T1 c. 75%; d.100% 7. 在-20 ℃和下101kPa下,过冷水结成冰,则系统、环境 及总熵变为 d 过冷水结冰是自发 a.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 过程则:ΔS(总)>0; b.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有序性增加则: c.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 ΔS(系统)<0; 则:ΔS(环境)>0; d.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 8.在等温等压下发生不可逆电池反应,其计算公式为: (G H) / T; S H / T ; 1) 2) S S Q实 / T 4)以上三种都不是 3) ( 2)

(完整word版)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题(13,10)

(完整word版)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题(13,10)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与环境间由于温差而交换的能量。

是物质分子无序运动的结果。

是过程量。

:除热以外的、在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所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是物质分子有序运动的、恒压条件下,△H =Q p 。

系统状态变化时,计算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能量) 恒压反应热与恒容反应热的关系:Q p =Q V +∑νB (g)RT,21;()()p r p m r m r m m C H T H T dT ∆∆=∆+1. 当理想气体冲入一真空绝热容器后,其温度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难以确定(答案) c (△U=Q+W, ∵p外=0 , ∴W=0 ,又∵绝热,∴Q=0,所以△U=0)因为是真空故不做功,又因为是绝热故无热交换,故△U=0。

温度不变。

2. 当热力学第一定律写成d U = δQ–p d V时,它适用于(a). 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b). 封闭体系的任一过程(c). 封闭体系只做体积功过程(d). 封闭体系的定压过程(答案) c (W=W体+W非,当W非=0时,W体= -pdV)3.对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程进行的速度无限慢 (b) 没有功的损失(c) 系统和环境可同时复原 (d) 不需环境做功(答案) c可逆过程:体系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之后,如果能够使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则该过程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否则为不可逆过程特征:①状态变化时推动力与阻力相差无限小,体系与环境始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到达;③体系变化一个循环后,体系和环境均恢复原态,变化过程中无任何耗散效应;④等温可逆过程中,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⑤在可逆过程中,由于状态变化时推动力与阻力相差无限小,所以完成过程所需的时间为无限长。

4.对于封闭体系来说,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哪一个无确定值(a) Q (b) Q + W(c) W (当Q = 0时) (d) Q (当W = 0时)(答案) a (△U=Q+W)5.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W = 0 (b) Q = 0(c) ΔU= 0 (d) ΔH = 0(答案) d (孤立体系?△U=Q+W)6.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答案) c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U ,即内能不变; 绝热可逆过程△S=0)7.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ΔU 和ΔH 的值一定是 (a) ΔU > 0 , ΔH > 0 (b) ΔU = 0 , ΔH = 0(c) ΔU < 0 , ΔH < 0 (d) ΔU = 0 , ΔH 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确定(答案) d8. 封闭体系从A 态变为B 态,可以沿两条等温途径:甲)可逆途径;乙)不可逆途径,则下列关系式⑴ ΔU 可逆> ΔU 不可逆 ⑵ ⎢W 可逆⎢ > ⎢W 不可逆 ⎢⑶ ⎢Q 可逆⎢< ⎢Q 不可逆⎢ ⑷ ( Q 可逆 - W 可逆) > ( Q 不可逆 - W 不可逆) 正确的是(a) (1),(2) (b) (2),(3) (c) (3),(4) (d) (1),(4)(答案) b (④等温可逆过程中,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热⼒学基础练习题1、热⼒学第⼀定律ΔU=Q+W 只适⽤于( D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学第⼀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3、第⼀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4、下列叙述中不具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D )A.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初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5、下列叙述中,不具可逆过程特征的是( C )A.过程的每⼀步都接近平衡态,故进⾏得⽆限缓慢B.沿原途径反向进⾏时,每⼀⼩步系统与环境均能复原C.过程的初态与终态必定相同D.过程中,若做功则做最⼤功,若耗功则耗最⼩功6、在下列关于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因为ΔH=Q,所以焓是恒压热PB.⽓体的焓只是温度的函数C.⽓体在节流膨胀中,它的焓不改变D.因为ΔH=ΔU+Δ(PV),所以任何过程都有ΔH>0的结论7、下⾯关于标准摩尔⽣成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C.⽣成反应的温度必须是298.15KD.⽣成反应中各物质所达到的压⼒必须是100KPa8、选出下列性质参数中属于容量性质的量 ( C )A.温度TB.浓度cC.体积VD.压⼒p9、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 (B)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 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不断变化10、如图,在绝热盛⽔容器中,浸⼊电阻丝,通电⼀段时间,通电后⽔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B )(A) W =0,Q <0,U <0 (B). W>0,Q <0,U >0(C) W <0,Q <0,U >0 (D). W <0,Q =0,U >011、若将⼈作为⼀个体系,则该体系为 ( C )A.孤⽴体系B.封闭体系C.敞开体系D.⽆法确定12、刚性绝热箱内发⽣⼀化学反应,则反应体系为 ( A )A.孤⽴体系B.敞开体系C.封闭体系D.绝热体系13、下列性质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 D )A.内能和焓B.压⼒与恒压热容C.温度与体积差A.状态⼀定,值⼀定B.在数学上有全微分性质C.其循环积分等于零D.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法确定15、关于等压摩尔热容和等容摩尔热容,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Cp,m 与Cv,m不相等,因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系统多作体积功B.Cp,m –Cv,m=R既适⽤于理想⽓体体系,也适⽤于实际⽓体体系C.Cv,m=3/2R适⽤于单原⼦理想⽓体混合物D.在可逆相变中Cp,m 和Cv,m都为⽆限⼤16、对于理想⽓体,⽤等压热容Cp计算ΔH的适⽤范围为 ( C )A.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压变温过程B.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容变温过程C.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任意过程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7、H=Q p此式适⽤于哪⼀个过程:( B )(A)理想⽓体从101325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Pa (B)在0℃、101325Pa下,冰融化成⽔(C)电解CuSO4的⽔溶液(D)⽓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2=2NH3的反应进度ξ=1mol时,它表⽰系统中 ( A )A.有1molN2和3molH2变成了2molNH3B.反应已进⾏完全,系统中只有⽣成物存在C.有1molN2和3molH2参加了反应D.有2molNH3参加了反应19、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完成的程度⽆关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有关C.对于指定反应,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有关D.反应进度之值与平衡转化率有关20、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随着反应进⾏⽽变化,其值越⼤,反应完成的程度越⼤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关C.对于指定的反应,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关D.化学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21、欲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Q p ,⼀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实测得热效为Q V。

热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热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热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守恒,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能量可以在封闭系统中增加或减少D. 能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答案:B2. 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度的物理量,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熵是一个过程函数C. 熵只与系统的温度有关D. 熵只与系统的压力有关答案:A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所有气体B. 在恒定温度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C. 在恒定压力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D. 在恒定体积下,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答案:A4.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B. 热量可以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在外界做功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D. 热量可以在没有外界做功的情况下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答案:C5. 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热机循环,其效率只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有关。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工作介质无关B.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差有关C. 卡诺循环的效率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成正比D. 卡诺循环的效率在所有循环中是最高的答案:C6.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绝对零度是可以达到的B.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C.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零D.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负值答案:B7. 热力学中的吉布斯自由能(G)是用来描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系统自发进行变化的能力。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是负值时,反应自发进行B.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是正值时,反应非自发进行C.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是零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D. 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与系统的温度和压力无关答案:D8. 相变是指物质在不同相态之间的转变,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B.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C.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熵值不变D.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体积可能会发生变化答案:C9. 热力学中的临界点是指物质的气液两相在该点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完整word版)第 二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解答

(完整word版)第 二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解答

第 二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思考题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

答:是对的。

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答:是错的。

因为只要有一个状态函数变了,状态也就变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得变。

(3)因为ΔU=Q V ,ΔH=Q p ,所以Q V ,Q 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这种说法对吗?答:是错的。

DU,DH 本身不是状态函数,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与Q V ,Q p 的数值相等,所以Q V ,Q p 不是状态函数。

(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会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如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是错的。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它不仅说明热力学能(ΔU)、热(Q )和功(W )之间可以转化,有表述了它们转化是的定量关系,即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功的转化形式不仅有热,也可转化为热力学能系。

(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是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ΔH=Q p =0 答:是错的。

这虽然是一个等压过程,而此过程存在机械功,即W f ≠0,所以ΔH≠Q p 。

(6)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Q 1,焓变为ΔH 1。

如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形同,这时热效应为Q 2,焓变为ΔH 2,则ΔH 1=ΔH 2。

答:是对的。

Q 是非状态函数,由于经过的途径不同,则Q 值不同,焓(H )是状态函数,只要始终态相同,不考虑所经过的过程,则两焓变值DH 1和DH 2相等.2 . 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原因(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货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 答?不能。

热机效率hQ W-=η是指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最大的转换成对环境所做的功。

但可逆热机循环一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需时间是无限长.又由v F tWP ⨯==可推出v 无限小.因此用可逆热机牵引火车的做法是不实际的,不能增加火车的速度,只会降低。

高中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热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2.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能增加B. 系统内能减少C. 系统内能不变D. 无法确定系统内能变化答案:D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所有自然过程都是可逆的D. 所有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答案:B4. 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熵总是增加的B. 熵总是减少的C. 熵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D. 熵在孤立系统中总是增加的答案:D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nTC. PV = mRTD. PV = RT答案:A6.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A. 温度的极限B. 熵的极限C. 能量的极限D. 压力的极限答案:B7. 卡诺循环效率的数学表达式是:A. 1 - Tc/ThB. 1 - Tc/TaC. 1 - Tc/TbD. 1 - Ta/Th答案:A8. 以下哪种过程是不可逆的:A. 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B. 理想气体的绝热膨胀C. 理想气体的等压膨胀D. 理想气体的等熵膨胀答案:B9.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A. 摄氏度B. 开尔文C. 华氏度D. 兰氏度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理想气体:A. 氦气B. 氢气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______,即能量守恒。

答案:守恒2.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不可能3. 熵变ΔS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Q除以绝对温度T,即ΔS = ______。

化学热力学(习题答案)

化学热力学(习题答案)

第5章 化学热力学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θ∆m f H 不等于零的是 ( D )(A )Fe(s) (B )C (石墨) (C )Ne(g) (D )Cl 2(l)2.已知C(石墨)+O 2(g)═CO 2(g) θ∆m r H =-393.7kJ·mol -1C(金刚石) +O 2(g)═CO 2(g) θ∆m r H =-395.6kJ·mol -1,则θ∆m f H (C ,金刚石)为 ( B )(A )-789.5kJ·mol -1 (B )1.9kJ·mol -1(C )-1.9kJ·mol -1 (D )789.5kJ·mol -1 -393.7 -(-395.6)=1.93.已知在298K 时反应2N 2(g)+O 2(g)═2N 2O(g)的θ∆mr U 为166.5 kJ·mol -1,则该反应的θ∆m r H 为 ( A ) (A )164 kJ·mol -1 (B )328 kJ·mol -1(C )146 kJ·mol -1 (D )82 kJ·mol -1r m H r m U 3166.518.31429810164nRT4.将固体NH 4NO 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G ,△H ,△S 的符号依次是( D )(A )+,-,- (B )+,+,-(C )-,+,- (D )-,+,+5.已知MnO 2(s)═MnO(s)+21O 2(g) θ∆m r H =134.8 kJ·mol -1 MnO 2(s)+Mn(s)═2MnO(s) θ∆m r H =-250.1 kJ·mol -1则MnO 2的标准生成热θ∆mr H / kJ·mol -1为 ( C ) (A )519.7 (B )-317.5 (C )-519.7 (D )317.5 212250.1134.42519.76.冰的熔化热为330.5 J ·g -1,0℃时将1.0g 水凝结为冰时的△S 为 ( B )(A )-330.5J·K -1(B )-1.21 J·K -1(C )0 (D )1.21 J·K -1 0330.5 1.21273HT S G H S T 7.下列反应中,θ∆m r H 与产物的θ∆m f H 相同的是 (D )(A )2H 2(g)+O 2(g) → 2H 2O(l)(B )NO(g)+21O 2(g) → NO 2(g)(C )C(金刚石) → C (石墨)(D )H 2(g)+21O 2(g) → H 2O (g) 8.反应2NO(g)+O 2(g)═2NO 2(g),θ∆m r H =-114 kJ ·mol -1,θ∆m r S =-146 J·mol -1·K -1。

热力学课外习题(含答案)

热力学课外习题(含答案)

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做了非体积功发生的过程不是自发过程)×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如自由膨胀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设计一条可逆非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熵变)×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环境可能提供负熵流)×7.平衡态熵最大。

(在隔离体系中是对的)×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在热全部转化为功的同时,引起了气体的状态的变化)×10.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熵变是可以过程的热温熵)√11.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混乱度增大)×12.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条件:等温等压,非体积功等于0)×13.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当有非体积功如电功时可以发生)×14.系统由V 1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等温条件下如对的)×15.因Q p =ΔH ,Q v =ΔU ,所以Q p 和Q v 都是状态函数。

(热是过程量,不是状态函数)×16.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17.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Δr G m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就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doc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doc

A r H/fX298J5/C) = 2x(-393.5U^7w/-1) + 2x(-285.8V-m^/-,)-(-484.5U-m<?/-1)= S14AU-mol-i7.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B.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C.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D.功可以全部转化力热,但热一定不能全部转化力功这是有条件的,即在不引起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不留下痕迹)二、填空题(在以下各小题中岡有“_________ 处填上答案)1.物理量Q (热量)、T (热力学温度)、V (系统体积)、W (功),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_T、V ;与过程有关的量是_Q、W ;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量的是_ V •.属于强度景的是_ T 。

2.0', = AU、,的应用条件是_ 恒容;W =0 ; 封闭系统。

100嫩W v 、Q 、AU #AHo解:G )由^2C Cp ,”t _pjn _Q 7=C ZAWI -/? = 28.8-8.314i 43p }V } _ 3.04x10s P6zxl.43xl0-3m 3RT' 8.314J • jnol~l • /C 1x 298.15尺Q=0W v =AU = U(T 2 - 7;) = n(C p .m - /?)(r 2 - 7;) =0.175 x (28.8 - 8.314) x (225 -298.15) -2627\H = nC 戸(72-7;) = 0.175X 28.8X (225-298.15) = -368.6J3. lOOg 液体苯在正常沸点80.2°C 及101.325kPa 下蒸发为苯蒸气,己知苯的摩尔蒸发潜 热2\哪//,。

=30.810以’/^厂1,试求上述蒸发过程的W v 、Q 、Z\U 和Z\H 。

苯的摩尔质量 A/QH6 =78。

(完整word版)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完整word版)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全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1--⋅⋅K mol J 1,ln 3=1.0986)(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333ln d d V V V V RT V VRTV p W 2分 =8.31×298×1.0986 J = 2.72×103 J 2分(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RT V p 1311131001--=--=--γγγγ 2分=2.20×103 J 2分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11A B A B V V p p W -+==200 J .ΔE 1=??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Q =W 1+ΔE 1=950 J . 3分B →C : W 2 =0ΔE 2 =??C V (T C -T B )=3( p C V C -p B V B ) /2 =-600 J .Q 2 =W 2+ΔE 2=-600 J . 2分C →A : W 3 = p A (V A -V C )=-100 J .150)(23)(3-=-=-=∆C C A A C A V V p V p T T C E ν J . Q 3 =W 3+ΔE 3=-250 J 3分(2) W = W 1 +W 2 +W 3=100 J .Q = Q 1 +Q 2 +Q 3 =100 J 2分3. 0.02 kg 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由17℃升为27℃.若在升温过程中,(1) 体积保持不变;(2) 压强保持不变;(3) 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普适气体常量R =8.31 11K mol J --⋅)解:氦气为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3=i (1) 等体过程,V =常量,W =0据 Q =?E +W 可知)(12T T C M ME Q V mol-=∆==623 J 3分 (2) 定压过程,p = 常量, )(12T T C M MQ p mol-==1.04×103 J ?E 与(1) 相同. W = Q ???E =417 J 4分(3) Q =0,?E 与(1) 同W = ??E=?623 J (负号表示外界作功) 3分4. 一定量的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装在封闭的汽缸里.此汽缸有可活动的活塞(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且无漏气).已知气体的初压强p 1=1atm ,体积V 1=1L ,现将该气体在等压下加热直到体积为原来的两倍,然后在等体积下加热直到压强为原来的2倍,最后作绝热膨胀,直到温度下降到初温为止, (1) 在p -V 图上将整个过程表示出来. (2)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3)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所吸收的热量.(1 atm =1.013×105 Pa)(4)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 解:(1) p -V 图如右图. 2分 (2) T 4=T 1?E =0 2分?11211V p ==5.6×102 J 4分 (4) W =Q =5.6×102 J 2分5.1 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化到状态B (p 2,V 2),试求:(1) 气体的内能增量. (2) 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 (3) 气体吸收的热量.(4) 此过程的摩尔热容.(摩尔热容C =T Q ∆∆/,其中Q ∆表示1 mol 物质在过程中升高温度T ∆时所吸收的热量.) 解:(1))(25)(112212V p V p T T C E V -=-=∆ 2分 (2) ))((211221V V p p W -+=, W 为梯形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有p 1V 2= p 2V 1,则)(211122V p V p W -=. 3分 (3) Q =ΔE +W =3( p 2V 2-p 1V 1 ). 2分(4) 以上计算对于A →B 过程中任一微小状态变化均成立,故过程中 ΔQ =3Δ(pV ).由状态方程得 Δ(pV ) =R ΔT ,故 ΔQ =3R ΔT ,摩尔热容 C =ΔQ /ΔT =3R . 3分6. 有1 mol 刚性多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原来的压强为1.0 atm ,温度为27℃,若经过一绝热过程,使其压强增加到16 atm .试求:(1) 气体内能的增量; (2) 在该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 (3) 终态时,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1 atm= 1.013×105 Pa , 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 J ·K -1,普适气体常量R =8.31 J ·mol -1·K -1 )解:(1) ∵ 刚性多原子分子 i = 6,3/42=+=ii γ 1分 ∴ 600)/(11212==-γγp p T T K 2分3121048.7)(21)/(⨯=-=∆T T iR M M E mol J 2分(2) ∵绝热W =-ΔE =-7.48×103 J (外界对气体作功) 2分(3) ∵ p 2 = n kT 2∴n = p 2/(kT 2)=1.96×1026个/m 3 3分7. 如果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依照p a V /=的规律变化,其中a 为已知常量.试求:(1) 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所作的功;(2) 气体体积为V 1时的温度T 1与体积为V 2时的温度T 2之比. 解:(1) d W = p d V = (a 2 /V 2 )d V)11()/(2122221V V a dV V a dW W V V -===⎰⎰2分 (2) ∵ p 1V 1 /T 1 = p 2V 2 /T 2 ∴ T 1/ T 2 = p 1V 1 / (p 2V 2 ) 由11/p a V =,22/p a V =得 p 1 / p 2= (V 2 /V 1 )2∴ T 1/ T 2 = (V 2 /V 1 )2 (V 1 /V 2) = V 2 /V 1 3分8. 汽缸内有一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若经过准静态绝热膨胀后气体的压强减少了一半,则变化前后气体的内能之比 E 1∶E 2=?解:据iRT MM E mol21)/(=, RT M M pV m ol )/(= 2分 得 ipV E 21=变化前 11121V ip E =, 变化后22221V ip E = 2分绝热过程 γγ2211V p V p =即1221/)/(p p V V =γ3分题设 1221p p =, 则 21)/(21=γV V 即 γ/121)21(/=V V∴)21/(21/221121V ip V ip E E =γ/1)21(2⨯=22.1211==-γ 3分9. 2 mol 氢气(视为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标准状态,后经等温过程从外界吸取了 400 J 的热量,达到末态.求末态的压强.(普适气体常量R =8.31J·mol -2·K -1)解:在等温过程中, ΔT = 0 Q = (M /M mol ) RT ln(V 2/V 1) 得0882.0)/(ln 12==RTM M QVVmol即 V 2 /V 1=1.09 3分 末态压强 p 2 = (V 1 /V 2) p 1=0.92 atm 2分10. 为了使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2 J ,必须传给气体多少热量?解:等压过程 W = p ΔV =(M /M mol )R ΔT 1分 内能增量 iW T iR M M E mal 2121)/(==∆∆ 1分双原子分子 5=i 1分∴ 721=+=+=∆W iW W E Q J 2分11.两端封闭的水平气缸,被一可动活塞平分为左右两室,每室体积均为V 0,其中盛有温度相同、压强均为p 0的同种理想气体.现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用外力缓慢移动活塞(忽略磨擦),使左室气体的体积膨胀为右室的2倍,问外力必须作多少功?为了使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2 J ,必须传给气体多少热量?解:设左、右两室中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对外作功分别用W 1、W 2表示,外力作功用W ′表示.由题知气缸总体积为2V 0,左右两室气体初态体积均为V 0,末态体积各为4V 0/3和2V 0/3 .1分据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做功: W =(M /M mol )RT ln(V 2 /V 1) 得 34ln 34ln0000001V p V V V p W == 得 32ln 32ln 0000002V p V V V p W == 2分现活塞缓慢移动,作用于活塞两边的力应相等,则W’+W 1=-W 221W W W --=')32ln 34(ln00+-=V p 89ln 00V p = 2分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p -V 图中所示的过程到达B 态,试求在这过程中,该气体吸收的热量. .解:由图可得A 态: =A A V p 8×105 JB 态: =B B V p 8×105 J∵ B B A A V p V 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B A T T =,?E = 0 3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D B B A C A V V p V V p W Q -+-==6105.1⨯= J 2分13. 如图,体积为30L 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活塞(活塞的质量和厚度可忽略),容器内盛有1摩尔、温度为127℃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容器外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气温为27℃,求当容器内气体与周围达到平衡时需向外放热多少?(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 ·mol -1·K -1)解:开始时气体体积与温度分别为 V 1 =30×10-3 m 3,T 1=127+273=400 K ∴气体的压强为 p 1=RT 1/V 1 =1.108×105 Pa 大气压p 0=1.013×105 Pa , p 1>p 0可见,气体的降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等体降温,直至气体压强p 2 = p 0,此时温度为T 2,放热Q 1;第二个阶段等压降温,直至温度T 3= T 0=27+273 =300 K ,放热Q 2 (1) )(23)(21211T T R T T C Q V -=-=365.7 K∴ Q 1= 428 J 5分(2) )(25)(32322T T R T T C Q p -=-==1365 J 活塞(完整word 版)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总计放热 Q = Q 1 + Q 2 = 1.79×103 J 5分1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b 到达c .(如图,abc 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1) 气体对外作的功; (2) 气体内能的增量;(3) 气体吸收的热量.(1 atm =1.013×105 Pa)解:(1) 气体对外作的功等于线段c a 下所围的面积W =(1/2)×(1+3)×1.013×105×2×10?3 J =405.2 J 3分 (2) 由图看出 P a V a =P c V c∴T a =T c2分内能增量 0=∆E . 2分(3)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E ∆ +W =405.2 J . 3分1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为 1.0×10?2 m 3,求下列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1) 等温膨胀到体积为 2.0×10?2 m 3; (2) 先等体冷却,再等压膨胀到 (1) 中所到达的终态. 已知1 atm= 1.013×105 Pa ,并设气体的C V = 5R / 2. 解:(1) 如图,在A →B 的等温过程中,0=∆T E , 1分∴ ⎰⎰===2121d d 11V V V V T T V VV p V p W Q )/ln(1211V V V p = 3分 将p 1=1.013×105 Pa ,V 1=1.0×10?2 m 3和V 2=2.0×10?2 m 3 代入上式,得 Q T ≈7.02×102 J 1分(2) A →C 等体和C →B 等压过程中 ∵A 、B 两态温度相同,∴ ΔE ABC = 0∴ Q ACB =W ACB =W CB =P 2(V 2-V 1) 3分又 p 2=(V 1/V 2)p 1=0.5 atm 1分∴ Q ACB =0.5×1.013×105×(2.0-1.0)×10?2 J ≈5.07×102 J 1分16. 将1 mol 理想气体等压加热,使其温度升高72 K ,传给它的热量等于1.60×103 J ,求:(1) 气体所作的功W ; (2) 气体内能的增量E ∆; (3) 比热容比?.(普适气体常量11K mol J 31.8--⋅⋅=R )解:(1) 598===∆∆T R V p W J 2分 (2)31000.1⨯=-=∆W Q EJ 1分(3) 11K mol J 2.22--⋅⋅==∆TQC p 6.1==VpC C γ 2分1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 0=1.2×106 Pa ,V 0=8.31×10-3m 3,T 0 =300 K 的初态,后经过一等体过程,温度升高到T 1 =450 K ,再经过一等温过程,压强降到p = p 0的末态.已知该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与等体摩尔热容之比C p / C V =5/3.求: (1) 该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C p 和等体摩尔热容C V .(2) 气体从始态变到末态的全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普适气体常量R = 8.31 J·mol -1·K -1)解:(1) 由35=V pC C 和 R C C V p =-可解得 R C p 25= 和 R C V 23= 2分(2) 该理想气体的摩尔数 ==000RT Vp ν 4 mol在全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量为 △E =??C V (T 1-T 2)=7.48×103 J 2分全过程中气体对外作的功为 011lnp p RT W ν= 式中 p 1 ∕p 0=T 1 ∕T 0则 30111006.6ln⨯==T T RT W ν J . 2分 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的热量为 Q = △E +W =1.35×104 J . 2分18.如图所示,AB 、DC 是绝热过程,CEA 是等温过程,BED 是任意过程,组成一个循环。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热力学基础练习1一、选择题1. 在下列各种说法:(1) 准静态过程就是无摩擦力作用的过程;(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 准静态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4) 准静态过程在p-V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中,正确的是( )A. (1)、(2);B. (3)、(4);C. (2)、(3)、(4);D. (1)、(2)、(3)、(4)。

2. 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可以保持体积不变或保持压强不变,这两种过程( )A. 一定都是准静态过程;B. 不一定是准静态过程;C. 前者是准静态过程,后者不是准静态过程;D. 后者是准静态过程,前者不是准静态过程。

3. 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4.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中直线从状态a( 压强p1=4atm,体积V1=2L)变到状态b( 压强p2=2atm,体积V2=4L).则在此过程中( )A. 气体对外作正功,向外界放出热量;B. 气体对外作正功,从外界吸热;C. 气体对外作负功,向外界放出热量;D. 气体对外作正功,内能减少。

二、填空题1. 不规则地搅拌盛于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液体温度在升高,若将液体看作系统,则:(1) 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零;(2) 外界对系统作的功________零;(3) 系统的内能的增量_________零(填大于、等于、小于)。

2. 某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到给定体积时外界对气体作功|W1|,又经绝热膨胀返回原来体积时气体对外作功|W2|,则整个过程中气体(1) 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________________;(2) 内能增加了∆E=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1、 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B ](1) 准静态过程就是无摩擦力作用的过程.(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 准静态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4) 准静态过程在p -V 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A 、(1)、(2).B 、(3)、(4).C 、(2)、(3)、(4).D 、(1)、(2)、(3)、(4). [ D ]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功可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 、热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3、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 A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二、填空题4、 在p V 图上(1) 系统的某一平衡态用____一点_________来表示; (2) 系统的某一准静态过程用______一曲线__________来表示;(3) 系统的某一平衡循环过程用_____封闭曲线_____________来表示;5、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 、BM 、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温度升高的是BM,CM____过程,气体吸热的是____CM_____过程。

温度降低的是____AM _____过程,气体放热的是___AM,BM______过程。

6、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过程,达到平衡后,它的温度不变 ;它的熵 增加 。

(填“增加” 、“不变”或“减少”)。

7、一定量的某种气体在等压变化过程中对外作功200J ,若此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过程中需吸热___500J__,若此气体分子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700J 。

热力学课程习题解答-109页精选文档

热力学课程习题解答-109页精选文档

目录第一章 (1)第二章 (18)第三章 (258)第一章 温 度1-1 在什么温度下,下列一对温标给出相同的读数:(1)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2)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3)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解:(1)Q 9325F t t =+∴当F t t =时,即可由9325t t =+,解得325404t ⨯=-=- 故在40c -o 时 F t t =(2)又Q 273.15T t =+ ∴当F T t =时 则即9273.15325t t +=+ 解得:241.155301.444t ⨯== ∴273.15301.44574.59T K =+= 故在574.59T K =时,F T t =(3)Q 273.15T t =+ ∴若T t = 则有273.15t t += 显而易见此方程无解,因此不存在T t =的情况。

1-2 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其中气体的压强为50mmHg 。

(1)用温度计测量300K 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气体的压强为68mmHg 时,待测温度是多少? 解:对于定容气体温度计可知:()273.15trPT P K P = (1) 115030055273.16273.16tr P T P mmHg ⨯===(2) 2268273.16273.1637250tr P T KK K P === 1-3 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得冰点的理想气体温度为273.15K ,试求温度计内的气体在冰点时的压强与水的三相点时压强之比的极限值。

题1-4图解:根据00lim ()273.16limtr tr P P trP T T P K P →→==已知 冰点273.15T K =你∴0273.15lim0.99996273.16273.16tr P trP T KP K K →==。

1-4 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量某种物质的沸点。

原来测温泡在水的三相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500tr P mmHg =;当测温泡浸入待测物质中时,测得的压强值为734P mmHg =,当从测温泡中抽出一些气体,使tr P 减为200mmHg 时,重新测得293.4P mmHg =,当再抽出一些气体使tr P 减为100mmHg 时,测得146.68P mmHg =.试确定待测沸点的理想气体温度.解:根据273.16trPT K P =333146.68273.16273.16400.67100tr P T KK K P === 从理想气体温标的定义:0273.16limtr P trPT K P →=依以上两次所测数据,作T-P 图看趋势得出0tr P →时,T 约为400.5K 亦即沸点为400.5K. 1-5 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35欧姆。

热工基础习题和答案(手动word版).doc

热工基础习题和答案(手动word版).doc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实现能和能相互转化的工作物质就叫做。

2.热能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工质从吸取热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并把余下的一部分传给的过程。

3.热力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有三种,即系统与外界间的交换、交换和交换。

4.按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热力系统可分为和两类。

5.状态参数的变化量等于两状态下,该物理量的差值,而与无关。

6.决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状态的独立状态参数的数目只需个。

7.1mmHg= Pa;1mmH2O= Pa。

8.气压计读数为750mmHg,绝对压力为2.5×105Pa的表压力为MPa。

9.用U形管差压计测量凝汽器的压力,采用水银作测量液体,测得水银柱高为720.6mm。

已知当时当地大气压力Pb=750mmHg,则凝汽器内蒸汽的绝对压力为MPa。

10.一个可逆过程必须是过程,而且在过程中没有。

11.只有状态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点表示,只有过程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连续实线表示。

12.热量和功都是系统与外界的度量,它们不是而是量。

13.工质作膨胀功时w 0,工质受到压缩时w 0,功的大小决定于。

二、名词解释1.标准状态——2.平衡状态——3.准平衡过程——4.可逆过程——5.热机——6.热源——7.热力系统——8.体积变化功——9.热力学温标——10.孤立系——三、判断题1.物质的温度越高,则所具有的热量愈多。

2.气体的压力越大,则所具有的功量愈大。

3.比体积和密度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4.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都可以作为状态参数。

6.孤立系内工质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7.可逆过程是不存在任何能量损耗的理想过程。

8.凝汽器的真空下降时,则其内蒸汽的绝对压力增大。

9.若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则压力表上的读数就一定不会改变。

四、选择题1.下列各量可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是:(1)表压力;(2)真空;(3)绝对压力。

2.水的三相点温度比冰点温度应:(1)相等;(2)略高些;(3)略低些。

(完整word版)热力学练习题2

(完整word版)热力学练习题2

热力学练习题2一 选择题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 C 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A 大于B 等于C 小于2.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 B 有关。

A 制冷剂的性质B 制冷剂的工作温度C 制冷剂的循环速率D 压缩机的功率3.汽液平衡关系li v i f f ˆˆ=的适用的条件 (A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4.汽液平衡关系i l i i v i x y ϕϕˆˆ=的适用的条件 (A )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5.汽液平衡关系i i si i x P Py γ=的适用的条件 (B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6.汽液平衡关系si i i Py P x =的适用的条件 (C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7. 关于化工热力学应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可以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B. 预测反应的速率C. 通过热力学模型,用易测得数据推算难测数据;用少量实验数据推算大量有用数据D. 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8. 超临界流体存在的条件是 AA. 高于T c 和高于p cB. 高于T c 和低于p cC. 低于T c 和高于p cD. 低于T c 和低于p c9. 对应态原理认为,在相同的对比态下,所有物质表现出相同的性质。

即 DA. 若V r ,p r 相同,则ω相同B. 若T r ,Z r 相同,则V r 相同C. 若p r ,ω相同,则V r 相同D. 若T r ,p r 相同,则V r 相同 10. 汽液平衡计算方程式S i i i i py x p γ=适用于 BA. 汽液相均为理想体系B. 汽相为理想体系且液相为非理想体系C. 汽液两相均为非理想体系D. 汽相非理想体系且液相为理想体系11. 以下4个偏导数中,表示偏摩尔性质的是 CA. ()j i i nS ,nV ,n nU n ≠⎡⎤∂⎢⎥∂⎣⎦B. ()j i i nS ,p,n nH n ≠⎡⎤∂⎢⎥∂⎣⎦ C. ()j i T ,p,n nG n ⎡⎤∂⎢⎥∂⎣⎦ D. ()j ii nV ,T ,n nA n ≠⎡⎤∂⎢⎥∂⎣⎦ 12. 绝热可逆膨胀过程线在T-S 图上是 BA. 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B. 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C. 沿等焓线变化的D. 沿等干度线变化的13. 关于理想溶液的各种表达中错误的是 DA. 分子结构相似,大小一样;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混合时没有热量和体积变化B. 在全浓度范围内,每个组分均遵守Lewis-Randall 定则C. ii id i x f f 0ˆ= D. V G H ∆∆∆,,均为零14. 对理想溶液具有负偏差的体系中,各组分活度系数i γ DA. >1B. = 0C. = 1D. < 115. 气体经过稳流绝热过程,对外作功,如忽略动能和位能变化,无摩擦损失,则此过程气体焓值 B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16. 不可逆过程中孤立体系的DA. 总熵是增加的,也是增加的B. 总熵是减少的,也是减少的C. 总熵是减少的,但是增加的D. 总熵是增加的,但是减少的17. 关于做功和加热本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A. 压力相同,过热蒸汽的做功本领比饱和蒸汽大B. 温度相同,高压蒸汽的作功本领比低压蒸汽强C. 温度相同,高压蒸汽的加热能力比低压蒸汽强D. 放出的热相同,高温高压蒸汽的作功本领比低温低压蒸汽的大18. 对同一朗肯循环装置,在绝热条件下如果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压力,而温度等其余条件不变,则其热效率 AA.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下降B. 不变,乏气干度增加C.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增加D. 热效率和干度都不变 19. 关于制冷原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任何气体,经等熵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B. 只有当0J μ>,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才会降低C. 在相同初态下,等熵膨胀温度下降比节流膨胀温度下降的多D. 任何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20. 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解吸器,换热器,吸收器和泵这一系统的作用相当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 CA. 节流阀B. 膨胀机C. 压缩机D. 蒸发器 21. 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D.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22. Pitzer 提出的由偏心因子ω计算第二维里系数的普遍化关系式是 CA. 01B B B ω=⋅B. 01B B B ω=+C.01c c Bp B B RT ω=+ D. 01ccBp B B RT ω=⋅ 23. 下列关于G E 关系式正确的是 CA. ()E i i G RT x ln x =∑B. ()E i i ˆG RT x lna =∑C. ()E i i G RT x ln γ=∑D. ()E i i G R x ln x =∑24. 下列偏摩尔自由焓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DA. i i G μ=B. i i i dG V dp S dT =-C. ()j i i i T ,p,n nG G n ≠⎡⎤∂=⎢⎥∂⎣⎦ D. ()j ii i T ,nV ,n nG G n ≠⎡⎤∂=⎢⎥∂⎣⎦ 25. 体系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经历二个不同过程,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此二过程环境熵变关系为 AA. (ΔS 环)可逆< (ΔS 环)不可逆B. (ΔS 环)可逆 >(ΔS 环)不可逆C. (ΔS 环)可逆 = (ΔS 环)不可逆D. (ΔS 环)可逆= 026. 混合气体的第二维里系数是 CA. T 和p 的函数B. 仅为T 的函数C. T 和组成的函数D. p 和组成的函数27.衡算的依据是 D A. 热力学第一定律 B. 热力学第二定律 C. 热力学第三定律 D.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28. 混合物的逸度与纯组分逸度之间的关系是 CA.i i ˆf x f =∑B. iˆf f =∑ C. i i iˆfln f x ln x =∑ D. 0i ln f x lnf =∑29. 在T-S 图上,绝热可逆过程工质的状态总是沿着下列哪条线进行的 BA. 等焓线B. 等熵线C. 等干度线D. 等压线30. 理想功实现的条件为 BA. 完全不可逆B. 完全可逆C. 部分可逆D. 部分不可逆31. 气体真空节流膨胀产生冷效应时的微分节流系数是 BA. 0J μ=B. 0J μ>C. 0J μ<D. 不确定32. 可逆绝热膨胀过程的特征是 BA. 等焓B. 等熵C. 等温D. 等压33. 熵产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而引起的 CA. 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B. 体系与外界功的交换C. 体系内部的不可逆性D. 体系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二、填空题1. 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

热力学计算题(50题)

热力学计算题(50题)

热力学计算题(50题)本文包含了50个热力学计算题的答案,分别为:1. 在1 atm下,如果1 L液态H2O沸腾,则液态H2O的温度是多少?答案:100℃2.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理想气体的体积是多少?答案:22.4 L3. 1升液态水的密度是多少?答案:1千克/升4. 一摩尔甲烷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热力学能是多少?答案: -74.8 kJ / mol5. 1升的理想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焓(molar enthalpy)是多少?答案: -295 kJ / mol6. 一升20℃的空气有多少质量?答案:1.2 g7. 一升空气,温度为25℃,压力为1 atm,含有多少氧气分子?答案:其中氧气分子数量为 1.2 × 10^228. 一升CO2气体的温度为298K时,压力是多少?答案: 37.96 atm9. 如果一个物体的热容为25 J/℃,它受热 8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答案:2000 J10. 摩尔热容是15 J/mol·K的氧气气体在1 atm下被加热10 K 会发生多少变化?答案:1.5 J11. 一个物体被加热10 J,它受热前的温度是20℃,它后来的温度是多少℃?答案:受热后的温度为 73.53℃12. 对于固体氧气(O2),如果将它从25℃加热到50℃,需要消耗多少热量?答案:340 J/mol13. 一升液态水被加热 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答案:4184 J14. 一克液态水被加热 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答案:4.18 J15. 对于CO2气体(1 mol),在1 atm和273 K下,它的物态方程是什么?答案:pV = (1 mol)(8.21 J/mol·K)(273 K)16. 用50 J的热量加热1升冷却水可能使它的温度升高多少℃?答案:温度可能升高 10℃17. 如果把长度为10 cm、质量为20 g的铝棒从25℃加热到175℃,需要多少热量?答案:252 J18. 对于一个摩尔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把压力从1 atm减小到0.75 atm,需要释放多少热量?答案:-495 J19. 对于1摩尔理想气体,如果把温度从200 K增加到1000 K,并保持其体积不变,则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答案:23.32 kJ20. 一个系统吸收 250 J 的热量,释放50 J的热量,系统的内能的变化是多少?答案:200 J21. 对于一个物体,如果它从25℃升高到50℃,则它的热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几倍?答案:1.5倍22. 一瓶500 g的汽水在室温下是10℃,如果将汽水加热到37℃,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答案:目标温度需要吸收 8725 J 的热量23. 在25℃下,一块金属的热容容值是25 J/K,其体积是1 cm^3,密度为6.5 g/cm^3,求其热导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9选择题(共21分,每题3分)1、1.1mol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Ta<Tb,则这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1和Q2的关系是 [ A ](A) Q1>Q2>0; (B) Q2>Q1>0;(C) Q2<Q1<0; (D) Q1<Q2<0;(E) Q1=Q2>0.2、图(a),(b),(c)各表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循环过程,其中(c)图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构成的两个循环过程, 图(a)和(b)则为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那么: [ C ](A)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零;(B)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正;(C) 图(a)总净功为负,图(b)总净功为负,图(c)总净功为零;(D) 图(a)总净功为正,图(b)总净功为正,图(c)总净功为负.3、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的abcda增大为ab’c’da,那么循环abcda与ab’c’da所做的净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况是:(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 D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图中初态a 经①过程ab 和由初态a ’ 经②过程初态a ’cb 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1,Q 2的关系为 [ B ] (A) Q 1<0,Q 1>Q 2 ; (B) Q 1>0, Q 1>Q 2 ;(C) Q 1<0,Q 1<Q 2 ; (D) Q 1>0, Q 1<Q 2 .5、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 D ](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6、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做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 D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7、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B ] (1) 热平衡过程就是无摩擦的、平衡力作用的过程. (2) 热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 热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4) 热平衡过程在p-V 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A) (1),(2); (B) (3),(4); (C) (2),(3),(4); (D) (1),(2),(3),(4).8、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A/Q 等于: [ D ] (A) 1/3; (B) 1/4; (C) 2/5; (D) 2/7.9、在温度分别为 327℃和27℃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 [ B ] (A) 25% (B) 50% (C) 75% (D) 91.74%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 B ]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OVa b(1)(2)二、填空题1、有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A,则其温度变化ΔT=___ A/R ___;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p =__7A/2 ___.2、一个作可逆卡诺循环的热机,其效率为η,它的逆过程的致冷机致冷系数w = T2/(T1-T2),则η与w 的关系为_____11W η=-_____.3.一热机由温度为727℃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527℃的低温热源放热.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J,则此热机每一循环做功__400________J.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叙述是_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开尔文叙述是_不可能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在循环过程中全部转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任何其他物体为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几种微分形式,指出它们各表示什么过程. (1)pdV=(m/M)RdT 表示___等压_________过程; (2)Vdp=(m/M)RdT 表示_____等体_________过程; (3)pdV+Vdp=0表示_______等温_______过程.6、如图,温度为T 0,2T 0,3T 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三个卡诺循环:(1)abcda;(2)dcefd;(3)abefa,则其效率分别为: η1=___33.3%___;η2=___50% ___;η3=____ 66.7%___.7. 理想气体在如图所示a-b-c 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增量E ∆=___0__8.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p -T 图上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过程1-2中,气体___吸热__(填吸热或放热)。

p TO123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 图上状态A 出发,分别经历等压、等温、绝热三种过程由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试画出这三种过程的p-V 图曲线.在上述三种过程中:(1) 气体对外做功最大的是____等压______过程; (2) 气体吸热最多的是___等压_______过程.V 1 V 2 V10. 1mol 双原子刚性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到状态b (p 2,V 2),则气体内能的增量E ∆=___()221152PV PV -____1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叙述和克劳修斯叙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功热转换_______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热传导____________过程是不可逆的.12、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可以通过_____做功_______或_________热传递______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____初末状态_____,而与______过程__无关.三、判断题1、不规则地搅拌盛于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液体温度在升高,若将液体看作系统,则外界对系统作功,系统的内能增加。

答案:对2、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初末态的温度而与过程无关。

答案:错3.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的温度值相同,反之,两个系统的温度值相等,它们彼此必定处于热平衡。

答:对(温度相等是热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4. 系统的某一平衡过程可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

答案:对5.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微观运动都不随时间改变。

答案:错6.在如图所示的pV 图中,曲线abcda 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 答案:“表示系统内能增量”是错误的,应改正为:“表示整个过程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净功.”pOa b cd7.质量为M 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由初态经历等压过程, 温度升高了T ∆.气体内能的改变为E ∆P = (M /M mol )C P T ∆。

答案:错8. 摩尔数相同的氦气和氮气(视为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状态(即p 、V 、T 相同)开始作等压膨胀到同一末状态.则对外所作的功相同。

答案:对三、计算题1、64g 的氧气的温度由0℃升至50℃,(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了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各做了多少功? 解: (1) 3M i 6458.31(500) 2.08102322Q R T J μ=∆=⨯⨯⨯-=⨯(2分)JQE31008.2⨯==∆(1分)=A(1分)(2) 3M64528.31(500) 2.91102322iQ T Jμ+=∆=⨯⨯⨯-=⨯(+1)(2分)JE31008.2⨯=∆(1分)JEQA331083.010)08.291.2(⨯=⨯-=-=(2分)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和C→D是等压过程,B→C和D→A是绝热过程.已知Tc=300K,TB=400K,求此循环的效率.解由于121QQ-=η,(2分)12R(1)(),R(1)()22B AC DM I M IQ T T Q T Tμμ=+-=+-(2分))1()1()()(12BABCDCABDCTTTTTTTTTTQQ--=--=(1分)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γγγγγγγγ--------==CCBBDDAATpTpTpTp1111,(2分)又DCBApppp==,所以A D BCT TT T = 211125%C BQ TQ T η=-=-= (2分)3、一定量的氦气,经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求:(1)各分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内能增量及吸收的热量;(2)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总功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解 (1) A →B 过程: 11()()2002BA B A A p p V V J =+-= (1分) J V P V P iT T R i M E A A B B A B 750)(2)(21=-=-=∆μ (1分) J E A Q 950111=∆+= (1分)B →C 过程: 02=AJ V p V p T T R i M E B B C C B C 600)(23)(22-=-=-=∆μ (1分) J E A Q 600222-=∆+= (1分)C →A 过程: J V V P A C A A 100)(3-=-= (1分)J V p V p T T R i M E C C A A C A 150)(23)(23-=-=-=∆μ(1分)J E A Q 250332-∆+= (1分)(2) 总功 J A A A A 100321=++= (1分) 总热量 J Q Q Q Q 100321=++= (1分)4、如图所示,abcda 为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求: (1) 气体循环一次,在吸热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的热量; (2) 气体循环一次对外做的净功; (3) 证明TaTc=TbTd.(1) 过程ab 与bc 为吸热过程,J V p V p T T C Q a a b b a b v ab 300)(23)(=-=-= J V p V p T T C Q b b c c b c p bc 500)(25)(=-=-=吸热总和为J Q Q Q bc ab 8001=+=(2) 循环过程对外所作总功为图中矩形面积 W = p b (V c -V b )-p d (V d -V a ) =100 J5、1mol 单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可逆循环,连接ac 两点的曲线Ⅲ的方程为P=p 0V 2/V 02,a 点的温度为T 0.(1) 试以T 0,R 表示Ⅰ,Ⅱ,Ⅲ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2) 求此循环的效率.解:设a状态的状态参量为p 0,V 0,T 0,则00009 ,9 , ,9p p T T p p T V V p p c a abb b b ===== (2分) 由 2020V V p p c c =, 则 0003V V p p V cc == (1分) 又 c c c RT V p =, 则 027T T c = (1) 过程Ⅰ 000,12)9(23)(RT T T R T T C Q a b m V V =-=-= (1分) 过程Ⅱ 0,45)(RT T T C Q b c m p p =-= (1分)过程Ⅲ ⎰+-=acV V c a m V V dVV p T T C Q 2020,)()( (1分) 0303020033200007.47)27(339)(3)27(23RT V V V p RT V V V p T T R c a -=-+-=-+-=(1分)(2)%3.1645127.4711000=+-=+-=RT RT RT Q Q Q pV η (2分)6、 如题7-10图所示,一系统由状态a 沿acb 到达状态b 的过程中,有350 J 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作功126 J .(1)若沿adb 时,系统作功42 J ,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若系统由状态b 沿曲线ba 返回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84 J ,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题7-10图解:由abc 过程可求出b 态和a 态的内能之差 A E Q +∆=224126350=-=-=∆A Q E Jabd 过程,系统作功42=A J26642224=+=+∆=A E Q J 系统吸收热量ba 过程,外界对系统作功84-=A J30884224-=--=+∆=A E Q J 系统放热7、 1 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 K 加热到350 K ,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作了多少功? (1)体积保持不变; (2)压力保持不变. 解:(1)等体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E Q ∆=吸热)(2)(1212V T T R iT T C E Q -=-=∆=υυ25.623)300350(31.823=-⨯⨯=∆=E Q J 对外作功 0=A(2)等压过程)(22)(1212P T T R i T T C Q -+=-=υυ 吸热 75.1038)300350(31.825=-⨯⨯=Q J )(12V T T C E -=∆υ 内能增加 25.623)300350(31.823=-⨯⨯=∆E J 对外作功 5.4155.62375.1038=-=∆-=E Q A J8、 1 mol 的理想气体的T-V 图如题7-15图所示,ab 为直线,延长线通过原点O .求ab 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题7-15图解:设KV T =由图可求得直线的斜率K 为 02V T K =得过程方程 02T T V V =由状态方程 RT pV υ= 得 VRTp υ=ab 过程气体对外作功⎰=02d V v V p A⎰⎰⎰====000000200022002d 2d 2d V V V v V V RTV V RT VV V T V R V V RT A9、 某理想气体的过程方程为a a Vp ,2/1=为常数,气体从1V 膨胀到2V .求其所做的功.解:气体作功⎰=21d V v V p A⎰-=-==-2121)11()(d 2121222V V V V V V a V a V V a A 10、 设有一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循环,如题7-17图所示.试证其循环效率为1112121---=p p VV γη答:等体过程吸热 )(12V 1T T C Q -='υ)(1221V 11RV p R V p C Q Q -='= 绝热过程 03='Q 等压压缩过程放热 )(12p 2T T C Q -='υ )(12P 22T T C Q Q --='=υ )(2212P RV p R V p C -= 循环效率 121Q Q -=η )1/()1/(1)()(1121212221V 2212p 12---=---=-=p p V p V p C V p V p C Q Q ννγηη题7-17图11. 1 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化到状态B (p 2,V 2),试求:(1) 气体的内能增量.(2) 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 (3) 气体吸收的热量.(4) 此过程的摩尔热容.(摩尔热容C =T Q ∆∆/,其中Q ∆表示1 mol 物质在过程中升高温度T ∆时所吸收的热量.) 解答:(1) )(25)(112212V p V p T T C E V -=-=∆ 2分(2) ))((211221V V p p W -+=,W 为梯形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有p 1V 2= p 2V 1,则)(211122V p V p W -=. 3分 (3) Q =ΔE +W =3( p 2V 2-p 1V 1 ). 2分(4) 以上计算对于A →B 过程中任一微小状态变化均成立,故过程中ΔQ =3Δ(pV ). 由状态方程得 Δ(pV ) =R ΔT , 故 ΔQ =3R ΔT ,摩尔热容 C =ΔQ /ΔT =3R . 3分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