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精选范文

合集下载

(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一、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2、嫁接:也称接木。

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称嫁接繁殖。

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3、种子的寿命: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4、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种量。

通常用kg/667㎡表示。

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6、连作:由若干部分组成,内容有连续性的作品。

常指连环画。

也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

7、栽培制度:各种栽培植物在农田上的部署和相互结合方式的总称;8、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9、引种驯化含义:指将药用植物从外地引到本地种植,药用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并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的过程。

10、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11、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

12、生长: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13、发育: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质变过程。

14、叶面积指数: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15、经济产量:单位面积上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

16、套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植下茬作物的方式。

17、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18、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9、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的初步处理与干燥,称之为“产地加工”或“初加工”。

20、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药用植物栽培习题【】

药用植物栽培习题【】

药用植物栽培习题【】.doc药用植物栽培题一、名词解释1.道地药材:指特定种质、产区、栽培技术和加工方法生产的中药材,其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2.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简称,是由原XXX(现XXX)组织制定并负责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3.中药材SOP:各生产基地根据生产种类、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达到GAP 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4.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综合。

5.栽培植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植物结构和配置的总称,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础。

6.复种: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耕地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用来表示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

公式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X100%。

8.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植物的方式。

9.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植物的栽培方式。

10.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1.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

12.相对生长率(RGR):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值。

13.净同化率(NAR):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14.比叶面积(SLA):也称叶面积干重比,为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在某种意义上是叶子相对厚度的一种度量。

15.叶干重比(LWR):是叶的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

16.药用植物生长率(CGR):又称群体生长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药用植物产量增长主要取决于叶面积指数(LAI)。

17.茬口:是植物在轮作中给予后植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植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18.茬口特性:是栽培某一植物后土壤的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栽培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措施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一、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得现象。

2、嫁接:也称接木。

将一种植物得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得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得新个体,称嫁接繁殖。

供嫁接用得枝或芽叫接穗,承受接穗得植株叫砧木。

3、种子得寿命: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得时间。

4、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得数量称为播种量.通常用kg/667㎡表示。

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得作物或复种组合得一种种植方式.6、连作:由若干部分组成,内容有连续性得作品.常指连环画。

也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得种植方式。

7、栽培制度:各种栽培植物在农田上得部署与相互结合方式得总称;8、根冠比:就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得鲜重或干重得比值。

9、引种驯化含义:指将药用植物从外地引到本地种植,药用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并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得过程.10、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11、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得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她植物或微生物得有利或不利得作用。

12、生长:植物体积与重量得量变过程。

13、发育: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与机能得质变过程。

14、叶面积指数:指群体得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得土地面积得比值.即,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15、经济产量:单位面积上栽培目得所需要得有经济价值得主产品得收获量。

16、套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植下茬作物得方式。

17、道地药材:就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与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得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18、复种:就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得种植方式.19、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得初步处理与干燥,称之为“产地加工”或“初加工”。

20、泛油:指含油药材得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二、填空或判断1、灌溉得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滴灌;排水得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药用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1.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2.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

简言之:保证“植物-环境-措施”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各项农艺措施。

3.有关药用植物及其栽培的记载可追溯到2600多年以前的《诗经》。

4.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和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的鲜世,则标志着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的确立。

5.苏敬等编著的唐《新修本草》(657-659)全书载药850种,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它比世界上有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

6.明代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

7.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过程的简称。

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缩写。

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8.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SOP制定是企业行为。

第二章药用植物栽培生理学基础生长1.生长是一量变的过程。

发育是植物通过一系列的质变的过程。

2.根按其形态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根据入土深浅,将其分为浅根系、深根系。

3.根的变态药用植物,具备了许多独特的功能。

(1) 贮藏根(2) 气生根(3) 支持根(4) 寄生根(5) 攀缘根(6) 水生根4.植物的茎有地上和地下之分。

双子叶植物茎的增粗,是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单子叶植物茎的增粗,是靠居间分生组织活动而形成。

5. 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三者俱全者称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不完全叶。

植物的叶分单叶和复叶。

药用植物栽培习题

药用植物栽培习题

药用植物栽培习题第一篇一、名词解释1、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2、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的简称。

是由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3、中药材SOP:各生产基地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4、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5、栽培植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植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6、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耕地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用来表示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

公式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8、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植物的方式9、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植物的栽培方式。

10、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1、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

12、相对生长率(RGR):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值。

13、净同化率(NAR):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14、比叶面积(SLA):也称叶面积干重比,为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在某种意义上是叶子相对厚度的一种度量。

15、叶干重比(LWR):是叶的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

16、药用植物生长率(CGR):又叫做群体生长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药用植物产量增长主要取决于叶面积指数(LAI)。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word精品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word精品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中药材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2. “斯巴达”式锻炼:指在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按"顺应自然、改造本性"的原则,给以适当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顺应相结合,既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得到锻炼。

3. 中药材产地加工:药用植物采收后,除少数鲜用,绝大多数均需在产地及时进行产地初步处理与干燥。

4. 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5. 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材产品。

6. 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7. (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称这个过程"发汗"。

8.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 nese Crude Drugs )此过程的简称。

9. 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10. 生物碱(alkaloids ):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1. 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炮制"。

《药用栽培学》试卷 (2)

《药用栽培学》试卷 (2)

《药用植物栽培学》考试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分值18 24 10 10 18[分值] [分值] [分值] 100分得分阅卷人统分人复核人考试对象: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8分)1、药用植物栽培学2、共生3、农业防治4、间作5、田间管理6、生物防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植物生长的周期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用植物的生活因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压条的方法很多,依其埋条的状态、位置及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4、真菌为__________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__________作用,常以共生、腐生或寄生等异养方式获得营养。

5、打破种子休眠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本药用物植修剪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扭梢、拿枝、环剥等。

7、合理施肥的原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对打“√”、错打“×”)1、不论那种类型的植物,给予光饱和点或高于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植物光合积累多,生长发育健壮。

2、光照、温度、水分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程度相同,是药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称为药用植物的生活因子。

()3、药用植物有性繁殖的繁殖系数较低,有的容易引起品种退化。

()4、全草类植物的采收多在植物生长最旺盛而将开花前,或花蕾初放而未盛开前。

药用植物栽培学-题库

药用植物栽培学-题库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个一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药材适宜生长在水生环境的是 DA.黄连B.当归C.麻黄D.香蒲2.下列药材不是寄生性植物的是 BA.麦角B.附子C.槲寄生D.桑寄生3.下列药材不是寄生性植物的是 BA.麦角B.附子C.槲寄生D.桑寄生4.下列药材是附生性植物的是 AA.石斛B.附子C.绞股蓝D.茯苓5.天麻栽培需要有 A 的存在。

A.蜜环菌B.光照C.肥料D.细菌6. A 的地道产区在广西。

A.肉桂B.人参C.细辛D.五味子7. A 的地道产区在甘肃。

A.枸杞B.薄荷C.白菊D.橘红8. B 的地道产区在湖北。

A.地黄B.茯苓C.山药D.广藿香9.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为 B 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A.五加科B.葫芦科C.唇形科D.伞形科10. 栽培环境的光照强度对绞股蓝的生长以及干物质的积累有明显的影响,当相对照度 C 时,绞股蓝茎蔓粗壮,叶片大而肥厚,干物质积累最高,总皂甙含量高,结果多,种子发芽率高。

A.低于40%B.40~80%C.65%~75%D.大于80%11.绞股蓝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C 。

A.5 ℃以下B.5~10 ℃C.15~25 ℃D.25~35 ℃12.绞股蓝未成熟种子为 D 。

A.表面深褐色B.表面灰褐色C.表面乳突状凸起明显D.表面白色13.绞股蓝扦插时间一般在 C 进行,特别是在绞股蓝开花结果前进行比较适宜。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14.绞股蓝病害的防治方法,一是采用农业防治,不连作,多与 A 实行轮作,每2~3年轮作一次。

A.玉米B.棉花C.大豆D.西瓜15.黄姜学名为盾叶薯蓣,又名火藤根、穿地龙,哑边姜,以 B 入药。

A.块根B.根状茎C.叶片D.种子16.黄姜的根状茎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及一些水溶性甙类、生物碱类、黄酮甙类、强心甙类、生物碱、单宁、色素等化学成分,是提取 D 类物质最理想的药源植物。

(word完整版)药用植物学题库1(答案版)

(word完整版)药用植物学题库1(答案版)

药用植物学题库 —、填空题 1、主根、侧根和纤维根均称为 不定根,由胚根直接发育形成的根是主根,间接发育形成的根是侧根、完全根。

2、具有叶柄、叶片和托叶的叶称为完全叶. 3、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常为羽状网脉和 掌状网脉。

4、子房一室的胎座类型有边缘胎座、 侧膜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 基生胎座、顶生胎座。

5、种子可分为有胚乳,和 无胚乳两种类型。

6、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分别由花的子房和胚乳形成。

7、种子的胚和胚乳分别由 受精卵和 形成. 8、地衣植物门是由 藻类和真菌高度结合的共生植物体,举出一药用植物松萝、雪茶。

9、茯苓、灵芝、猪苓、冬虫夏草的药用部分分别是 菌核、 子实体、 菌核、 菌核。

10、通常见到的植物体为配子体,无真正的根,无维管组织的植物类群是 苔藓。

11、具有维管组织的高等植物包括 裸子, 蕨类和 被子植物最原始的有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是 松叶蕨亚门。

12、银杏的叶脉为 分叉叶脉,白果是植物银杏的 种子。

13、麻黄科裸子植物输水组织为导管,花具 单性,多数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为 管胞,花的特征为无花被. 14、松科植物花粉粒具气囊,种子具翅;雄花无花被、二药室;雌花珠鳞和苞鳞分离,具2胚珠。

15、常见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包括 恩格勒系统和 克朗奎斯特系统 。

16、有关被子植物花的起源学说有 真花学说,和 假花学说,恩格勒系统是基于假花学说建立的。

17、被子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 纲;具直根系、网状脉、4—5基数花、维管束散生的是 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具须根系、3基数花、平行脉特征。

18、既有辐射对称又有两侧对称的科有 马兜铃科、毛茛科、罂粟壳、虎耳草科、豆科、蒺藜科、使君子科、菊科等。

19、托叶形成托叶鞘的科是蓼科。

20、具有特立中央胎座是的科是石竹科、报春花科。

21、具离生心皮雌蕊的科有 毛茛科、木兰科、芍药科、 防己科、景天科、萝藦科等。

22、花被多数排成多轮,每轮3枚的科是 木兰科。

(2021年整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

(2021年整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

(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25分)1、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中,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等20余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清代吴其濬《》对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做了详细论述.2、植物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称为,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又叫种子繁殖;另一类是,又叫营养繁殖.3、营养繁殖的主要方法有、、、等。

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和,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温度一般分为、、三基点。

5、播种期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高低、优劣和轻重。

6、药用植物的播种方式有、、三种。

7、植物组织培养中个体的发生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形成长出植株;另一类是由分化直接发生根、芽等器官而形成完整的植株.8、常见的中药材干燥方法有、、三种二、名词解释(15分)1、扦插繁殖2、种子寿命3、良种选育4、无公害中药材5、组织培养三、简答题(30分)1、种子休眠的因素有哪些?2、种子处理的意义是什么?3、产地加工的意义有哪些?4、无公害中药材的水质标准是什么?5、中药材储藏当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四、论述题(30分)1、说出人参搭棚及做畦的方法及意义?2、什么是GAP,GAP的意义是什么?3、“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这句说说明了什么问题?。

(完整)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药用植物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药用植物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 D )A.100倍B.500倍C.1000倍D.1200倍2.输导组织中,横壁上有穿孔的属于( B )A.管胞B.导管C.筛管D.伴胞3.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的细胞是( A )A.厚角细胞B.厚壁细胞C.薄壁细胞D.导管细胞4.叶的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B )A.上表皮B.栅栏组织C.海绵组织D.下表皮5.维管束进入胚囊的通道称( B )A.珠心B.珠孔C.合点D.主脉6.无胚乳种子通常具有发达的( D )A.胚根B.胚茎C.胚芽D.子叶7.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属于( B )A.自然分类系统B.人为分类系统C.药用部位分类系统D.主要功效分类系统8.藻体的内部分化成表皮、皮层和髓三部分的藻类是( C ) A.水绵B.海带C.紫菜D.石莼9.啤酒酵母菌、麦角菌、冬虫夏草菌为_______植物。

( B ) A.担子菌亚门B.半知菌亚门C.子囊菌亚门D.藻状菌亚门10.苔藓植物的孢子体_______在配子体上。

( B )A.腐生B.寄生C.共生D.借生来源:考试大-自考11.隐头花序是_______的特征之一。

( A )A.桑科B.胡桃科C.三白草科D.蓼科12.葫芦科植物的雌蕊由_______个心皮构成。

( D )A.1B.2C.3D.413.唇形科的雄蕊类型为( C )A.单体雄蕊B.聚药雄蕊C.二强雄蕊D.四强雄蕊14.金毛狗脊属于( C )A.石松亚门B.水韭亚门C.真蕨亚门D.木贼亚门15.茎、叶折断后具有白色胶质丝的科是( D )A.桔梗科B.茄科C.杜仲科D.蔷薇科16.大戟属植物的花序为( D )A.总状花序B.单歧聚伞花序C.二歧聚伞花序D.杯状聚伞花序17.五加科的花序常为( A )A.伞形花序B.伞房花序C.轮伞花序D.复伞形花序18.植物体常具膜质托叶鞘的是(D )A.蔷薇科B.木兰科C.毛茛科D.蓼科19.叶、花、果上常有透明油腺点的科是( C )A.菊科B.桔梗科C.芸香科D.豆科20.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2枚苞片称为( B )A.稃片B.颖片C.浆片D.鳞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最新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2、嫁接:也称接木。

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称嫁接繁殖。

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3、种子的寿命: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4、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种量。

通常用kg/667怦表示。

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6、连作:由若干部分组成,内容有连续性的作品。

常指连环画。

也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

]7、栽培制度:各种栽培植物在农田上的部署和相互结合方式的总称;8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9、引种驯化含义:指将药用植物从外地引到本地种植,药用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并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的过程。

10、G 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11、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

12、生长: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13、发育: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质变过程。

14、叶面积指数: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15、经济产量:单位面积上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

16、套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植下茬作物的方式。

17、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18、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9、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的初步处理与干燥,称之为“产地加工”或“初加工”20、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二、填空或判断1、灌溉的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滴灌;排水的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

药用植物栽培学(药材种植与GAP规范)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药用植物栽培学(药材种植与GAP规范)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材分为浙药、关药、 北药 、 云、贵药、怀药、南药、 川药、 广药 及西药、藏药等 10 大道地药材。 21、与中药栽培的有关管理规范是《 中 药 材 生 产 质 量 管 理 规 范 》, 简称 GAP。 22、病虫害防治原则:应采取 综合防治 策略。施用农药时应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 选用 高效 、 低毒 和 低残留 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 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3、栽培植物布局必须遵循满足 需求原则 、 生态适应原则 、 高效可行原则 和 生态平衡原则 。 34. 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有 杭菊 、 亳菊 、 滁 菊、贡菊和祁菊等之分。 35、药材的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的 产量 、 品质 和收获效率。
9. 根据药用植物对温度要求可以药用植物分为:⑴ 耐寒的药用植 物;⑵ 半耐寒的药用植物;⑶ 喜温的药用植物 ;⑷ 耐热的药 用植物 四种类型。 10. 药用植物发病的原因,包括 生物因素 和 非生物因素 。 11.病害分为 侵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和 非侵染性 病害(生理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两种类型。 12. 病毒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花叶、黄化、卷叶、畸形、簇生、矮化、 坏死、斑点等。 13. 植物的生长是指 植物体积或重量不可逆的、永久的增加 ,包 括原生质和新的细胞、组织、器官在 数量 上的增多和 体积 或 重量 的增长。 14.植物生长 由营养(根茎叶) 生长向 生殖(花果种子)生长转 变,称为发育。 15.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的发芽年限,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 发芽能力的最长年限。 16.耕作内容包括: 耕翻 、 耙地 耢地 、 镇压 、 起 垄 、 做畦 、 中耕 。 17. 播种方法有 撒播 、 条播 、 穴(点)播 。 18. 当归是 伞形 科当归属植物,以干燥的 根 入药。 19. 金银花是 忍冬 科植物,以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入药,又称 作双花。 20. 将药材与 地理 、 生境 和种植技术等特异性联系起来,把药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叶面积指数:2.光周期现象:3.库源:4.药用植物引种:5.复种:6.春化现象:7.土壤肥力:8.冷害:9.霜冻:10.药用植物栽培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药用植物的个体发育从形态和生理上可分为:、、2、药用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主要有:、、、、五种。

3、药用植物种子清选方法:、、等。

4、生态因子可划分为:、、、5、影响药材品质的因素:、、6、影响药用植物生产及质量的两种技术:、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人参是属于______植物。

A、阳生;B、阴生;C、中间型;D、中日性()2、撒播适用于药用植物的播种上?A、生长期短、营养面积小;B、生长期长、营养面积小;C、生长期长、营养面积大;D、生长期短、营养面积大()4、一种所需日照长度长于其临界光周期才能开花的植物是______植物。

A、长日性;B、短日性;C、中日性;D、绝对长日()5、人参生长年限在6年以内,活性成分的含量随生长年限延的增长速度______。

A、较快;B、较慢;C、不变;D、无关( ) 6、皮类药材采用什么方法采收A、摘取法B、刈割法C、掘取法D、剥取法四、简答题(共15分)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

(7分)2、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如何防治病虫害?(8分)五、问答题(共25分)1、药用植物栽培不同之处表现在哪?药用植物栽培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15分)2、提高药材产量的途径有哪些?提高药材品质的途径有哪些?(10分)《药用植物栽培学》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叶面积指数:是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2.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的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分枝习性、某些地下器官(块茎、块根、球茎和鳞茎等)的形成受光周期(即每天日照长短)的影响的现象。

3.库源:库是通过呼吸作用或生长消耗利用同化物,源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储藏物质再利用产生的同化物。

药用植物栽培考试资料

药用植物栽培考试资料

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其中GAP是GoodAgriculturalPractice 的缩写。

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处理、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人为传播进、出境并进一步扩散蔓延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干旱、洪涝、严寒等不利的环境因素或营养失衡等所致的病害,没有传染性。

斯巴达式锻炼:指在植物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需按“顺其自然、改造本性”的原则,给以适合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适应结合,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收到锻炼。

中药材地道性:又称地道性,地域性。

道地药材指:传统意义上的地道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品质稳定,疗效可靠。

而道地药材的这特定的环境及技术、方法即道地性。

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试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或光谱图,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

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材产品。

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的“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达宝盒遇堆外低温,水汽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故称“发汗”。

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这些处理常呗笼统地称为加工炮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中药材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2. “斯巴达”式锻炼:指在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按"顺应自然、改造本性"的原则,给以适当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顺应相结合,既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得到锻炼。

3.中药材产地加工:药用植物采收后,除少数鲜用,绝大多数均需在产地及时进行产地初步处理与干燥。

4.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5. 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材产品。

6. 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7. (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称这个过程"发汗"。

8.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9. 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10. 生物碱(alkaloids):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1.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炮制"。

12.分离繁殖:是将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或匍匐枝切割而培育成独立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法,此法简便,成活率高。

13:药用植物病虫害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就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跟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虫害和寄生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

14:堆土压条:堆土压条又称直立压条或壅土压条,用于母株具有丛生多干性能的植株在其平茬截干后覆土堆盖,待覆土部分萌发枝条,并于生根后分离。

每一枝条均可成为一新植株,这一方法所得苗比其它方法多15. 春三七:三七收获的年龄以3年生三七最为适宜,收获分两次进行,在10月,由于没有留种,块根养分丰富,产量高,主根折干率一般为1∶3~1∶4,加工后的三七饱满,表皮光滑。

此次采挖的三七称"春三七"。

16. 冬三七:在12月至次年1月,由于要留种,养分主要供给花和种子,养分消耗大,产量低,主根折干率一般为1∶4~1∶5,加工后的三七皱纹多,质轻,内部空泡多。

一般将留种后采挖的三七称“冬三七”。

17.药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病虫害的为害规律,结合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进行综合治理,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药物防治等方面提高植物的防虫抗病的能力,以便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

二、填空题1.实施中药材GAP,是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2. 中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矿物药物三大类。

3. 根据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可划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四类。

4. 评价药用植物的品质,一般采用两种指标:一是化学成分,主要指药用成分以及有害物质;二是物理指标,主要指产品的外观性状。

5. 影响嫁接成活的内在因素为亲和力,砧木与接穗的生活特性、植物的内含物。

6. 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种皮限制、胚未成熟、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次生休眠。

7. 种子成熟包括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

在药用植物生产中,种子成熟程度的确定,是根据种子形态成熟时的特征判断的。

8. 药用植物无公害栽培对环境的要求,土壤应符合土壤二级标准,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9.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种子萌发必须依靠真菌侵染为其提供营养,天麻营养生长和无性繁殖必须与真菌环蜜菌共生,才能得到营养而生长。

10. 天麻常见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日灼病、蝼蛄病。

11.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入药,当归适合生长在海拔2000—3000m 的高寒地区,喜清爽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大的自然环境。

当归栽培中要防止“早期抽薹”现象。

12. 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茎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主要药用成分为多种原小蘖碱型季铵生物碱。

13. 广金钱草为豆科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以干燥的地上部入药,具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含生物碱、黄酮苷、酚类、鞣质等成分。

14. 阳春砂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药名为砂仁。

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功效。

主要药用成分为其所含的挥发油。

15. 忍冬为忍冬科半常绿缠绕灌木,以花蕾和藤入药,药材名分别为金银花、忍冬藤。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功能。

16. 杜仲为杜仲科多年生木本植物,以干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

17. 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植物,以菌核入药。

茯苓具有镇静、利水、降血糖、预防胃溃疡、抗肿瘤、抑菌等作用。

18.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土壤、微生物。

19. 中药材包装的方法主要有袋装、框装或篓装、箱装、桶装、打包包装。

20. 种子类药用植物产量构成因素为株数、单株果实数、每果种子数、种子鲜重、干鲜比。

21. 红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光利于蛋白质合成,紫外线照射对果实成熟起良好作用,并能增加果实的含糖量。

22. 根据种子寿命不同,种子可划分为短命种子、中命种子、长命种子三种类型。

23. 药性相似的药用植物,所含微量元素的量有共性。

每一种道地药材都有几种特征性微量元素图谱,不同产地同一药材之间的差异与其生境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关。

24. 药用植物病害症状主要有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

25. 根据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可划分为耐寒药用植物、半耐寒药用植物、喜温药用植物、耐热药用植物四类。

26. 促进插条生根成活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处理、黄化处理、温水处理、加温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

27. 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主要药效成分是薯蓣皂苷和偏诺皂苷。

28. 滇重楼喜温湿、隐蔽的环境,栽培中一般选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沙土或壤土的土壤,透光率控制在40-50%之间。

总量不小29. 中华药典中规定加工好的三七人参皂苷Rg、人参皂苷Rb、三七皂苷R1于%。

30.对三七功用的认识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延伸到整个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等领域。

31.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新鲜或干燥茎入药。

铁皮石斛剪切部分须根后,边烘边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干燥后的药材习称铁皮枫斗或西风斗。

石斛除传统中医认为的滋阴清热、生精益胃、润肺止咳等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32.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及茎根入药;三七具有散瘀止血、郁肿定痛等功效;三七的药效成分主要有单体皂苷、黄酮、三七素、活性多糖。

33.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

34. 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5. 野生或半野生药用动植物的采集应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应有计划进行野生抚育、轮采与封育,以利生物的繁衍与资源更新。

36.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中,重金属Pb、Cd、Hg、Cu、As的限量分别为<5、、、20、2 mg/kg。

三、单项选择1. 茯苓以松树椴木栽培为主。

2. 杜仲速生长期在10-20年。

3. 金银花储藏关键是充分干燥、密封保存。

4. 阳春砂是半阴生植物。

5. 广金钱草种子繁殖时,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处理方法主要是种子和细沙研磨。

6. 当归夏育苗方法主要是为了延长营养生长时间、防止早期抽薹。

7. 天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萌发菌的作用是分解杂树木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8. 三七人工栽培过程中,荫棚透光率应控制在10-15%。

9. 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一般是次生代谢产物。

10.叶和全草类药材加工一般采用阴干。

11.滇重楼的入药部位是根茎。

12. 多糖的主要功效是增加机体免疫力、抗癌、抗衰老。

13. 胚乳是三倍体细胞。

14. 阳春砂的入药部位是果实。

15. 土壤的宜耕期是指土壤适宜耕作的含水量范围。

16. 干皮类药材采收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

17. 三七是阴生C3 植物。

18. 昆虫的生活习性主要有食性、趋性、假死、休眠。

19. 天麻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

20.滇重楼繁殖时,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方法主要是层积变温处理。

21. 石斛含石斛碱、石斛多糖、双苄酚类及菲酚类等多种药用成分。

22. 三七品种培育应以绿茎紫块根为佳。

23. 目前滇重楼繁殖中人工栽培的瓶颈问题是种苗繁殖。

24.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GAP。

四、简答题1. 中药材有效成分主要有哪些种类?各种有效成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目前已明确的药用化学成分种类有:糖类、苷类、木质素类、萜类、挥发油、鞣质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脂类、有机酸类、树脂类、植物色素类及无机成分等。

(1)糖类和苷类。

可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和骨架,具有滋补、强壮作用。

许多糖类及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生成的苷类也具有此重要的生理活性。

(2)强心苷类。

地高辛、西地兰、毛地黄毒苷等化合物的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充血型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病。

(3)生物碱类。

麻黄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哮喘。

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菌痢等。

长春新碱具有抗肿瘤作用。

(4)醌类。

胡桃醌具有抗菌、抗癌、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萘醌类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

(5)萜类和挥发油。

(6)皂苷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