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江城市带简介

(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成员市:9个。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市组成。

数据: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

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实际上,把合肥放到领头雁的位置,可以发挥“一城带六方”的巨大作用,用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的总结,就是“1+N”区域经济布局。

具体来说,向东,合肥滁州家电产业基地;向东南,合巢芜经济带;向南,合铜黄发展轴;向西,合六经济带;向北,合淮同城化;向西南,合安经济带。再加上合巢六省会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一个巨大的“连城诀”布局已基本形成。

放眼整个皖江示范区,合肥可谓一路绝尘,“榜眼城市”芜湖的经济总量只有合肥的一半。而在这背后,合肥的底气来自于产业的支撑。

只要稍稍留意合肥市经济版图,你就会感觉到产业集群的积聚效应。

从城市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格力工业园、三洋电器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北边的庐阳工业园、双凤工业园,再到东边的美菱

工业园,到南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工业园、长虹工业园、华凌工业园、荣事达工业园、美的工业园。整个合肥市区几乎被包围在各种家电工业园中。

在这个过程中,完美演绎着产业与城市共同改变与被改变的辩证法。

扩大到整个皖江示范区,像合肥与家电产业这样,具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实力与底气的,远不止合肥一城。

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奇瑞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园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公司落户芜湖,与奇瑞共同组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落户巢湖市无为县。

“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皖江城市带历史上就与长三角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 5%在长三角打工。今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依靠长三角的辐射带动。”吴劲松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一方面强化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

立足工业化产业错位互补发展

在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中,芜马铜尤其受到重视,这与芜马铜三

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系。沿皖江南岸依次分布,相距1个小时的车程,也让芜马铜率先在皖江城市带中实现经济一体化有了更现实的可能。

安徽省发改委在《关于加快芜马铜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芜马铜沿江产业带的概念,“就是要在长江芜马铜段与沿江高速公路之间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长江岸线和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依托,经过三五年努力,形成加工制造业密集的经济带,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芜湖的汽车、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有色金属……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特色产业形成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单一产业依存度过高的问题。2007年,铜陵市工业企业700亿销售收入中,铜产业占500亿,铜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30%以上。

“铜陵已经着手改变对原材料产业过于依赖的局面。”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方永杰介绍,铜陵一方面发展铜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正如奇瑞与马钢的合作所昭示的,在芜马铜沿江产业带中,产业的错位互补发展正初现端倪,而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正是一个城市群成熟的重要标志。“汽车产业的带动能力强,能充分带动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2007年奇瑞年产40万辆,带动500多家配套企业,

如果奇瑞的生产规模达到50万辆,带动效益会更加明显。”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说,“皖江城市带还在成长之中,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沿江各城市内部以及各城市之间都将逐步形成完善健康的产业布局。”

推进城市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已经成为皖江城市带的共识,8个城市政府部门之间最重要的合作就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皖江城市带交通优势十分明显。8个城市高速公路网络、铁路网络完善,其中有6个城市拥有沿江港口,江面上已有芜湖、安庆、铜陵三座长江大桥,安庆望江大桥、芜湖二桥、马鞍山大桥等正在规划建设中。芜湖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谈祚龙认为,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基础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建设。

规划中的沿江城际铁路将可以突破皖江城市带当前铁路网的局限。这条跨省建设的快速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起点为南京,终点到安庆,全程1个小时以内,从芜湖到马鞍山,只需要10多分钟。

好消息正不断传来:从南京到安庆的沿江高速公路,铜陵到池州段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即将在2008年5月全线通车;芜马铜三市之间的轻轨规划已经提上日程;马鞍山长江大桥今年将开工……当然,不仅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沿江港口群布局、综合物流网布局、能源供给建设、水利建设布局、信息化建设都已经列入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做皖江文章从“沿江”到“跨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