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
空间格局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囊括了合肥、芜湖、马鞍 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 九市全境的以及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 2008年,该规划区人口305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818亿元,分别占安 徽省的45%和66%。 而根据规划从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现状、资源 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 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
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等)
皖江城市带经济建设成果
据安徽省发改委的数据 显示,2015年,皖江示 范区生产总值达到 14639.3亿元,增长 9.6%;引进亿元以上省 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 5891.5亿元,增长 14.3%;实际利用外商 直接投资95.3亿美元, 增长12.3%,大大超过 2010年皖江城市带获批
自主创新
皖江示范区的建设,将自身在部分优势的产业方面将 重点打造。加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在 汽车、机械设备、家电、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和电 子信息、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纳一 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实施一批标志性创 新工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引 领产业集群式承接。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完善 创新融资平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托 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共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推进自主研发合作。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 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增长极
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 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2021高考热点之皖江城市带
2021高考热点之皖江城市带2021高考热点之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东部加速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福建:《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广东:《横琴总体发展规划》陕西:《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吉林:《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内容提要:时事聚焦:时代背景发展历程空间布局战略定位发展意义理论分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温故知新:经典回顾2021宁夏卷39 2021广东卷41 2021天津卷39 命题猜想高考体验试题一:以皖江城市带的发展目的、发展措施、发展目标命题,考查区域发展方式和政府管理。
试题二:以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条件(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命题,考查区域发展方式和市场经济。
综合探究以所给的材料为依据,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某一范畴或全书的知识,从一切可能的角度命制一道试题。
要求:1、必须是以课本知识而不是时政知识作为答案的理论依据。
2、试题可以是内涵式的,即答案必须在材料中有体现;也可以是外延式的,即设问源于材料,答案是开放式的。
3、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用以回答的知识点不少于两个。
时代背景近两三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发布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主要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发展历程 1990年,为呼应浦东开发,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
199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初步形成了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的开发开放格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解读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解读一、概述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
安徽省近年来在开发皖江、加快融入泛长三角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备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的客观条件。
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
二、皖江城市带化工产业状况皖江城市带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安庆、铜陵、巢湖、滁州、合肥等地。
园区有:马鞍山慈湖化工园、巢湖安徽华谊煤化工基地、铜陵循环经济试验园、合肥循环经济园、池州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随着“中部崛起”这个口号的提出,国家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经济,并提出建设中部四大城市带的规划设想,皖江城市带正是其中之一。
皖江城市带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对象,在各方努力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改善,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带一体化建设缓慢等原因,导致皖江城市带发展并未达到其原来发展的初衷,较其他3个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在不少方面已经排名靠后。
1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长江通过安徽,这段在安徽境内400km 的水域称为皖江。
皖江城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着皖江分布着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巢湖、滁州、池州、安庆8座城市及其他县市形成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中部四大城市带之一,地理条件优越,是安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之一,是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1]。
2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2.1自然条件皖江地区其主体为大别山区的南麓,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
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皖江地区背靠物产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依山襟水,其中长江是沟通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通道,内河水运发达,通航条件良好,拥有400km 以上的内河航道。
沿岸土壤肥沃,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大,沿岸各城市基本上都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社会经济条件皖江城市带具有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
其面临着长江,紧邻南京、武汉这两座特大城市,是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
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区域内有很多国家大型企业,强力支撑着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发展。
城市带内航运发达,多优良内陆港口,发达的公路网与铁路网,使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之间有着很好的联系条件。
3皖江城市带区域特征一是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相临2个城市间的车程在60min 左右,城市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在与安徽省其他城市的比较中,多处于优势地位。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2 1 年 第 1期 01
农村 经 济学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张 寅 刘 庆 广
( 西 南林 业 大 学 资 源 学 院 , 南 昆 明 6 0 2 合 肥 学 院旅 游 系 ) 云 5 2 4;
摘要 皖 江城 市 带是 由安徽 省 8座 城 市及 其辖 区沿 长江安 徽段 附近 分 布组 成 的 , 联 系 东西 的纽 带 , 是 也是 安 徽 省 最重要 的 经 济发 展 “ 高地 ” 通过 对 皖江城 市带的 区域界 定 进行介 绍 , 。 分析 其 自然 以及 经 济条件 和 区域特 征 , 并提 出发 展对 策 , 以供 参考 。 关键词 皖 江城 市带 ; 区域 界 定 ; 发展 条 件 ; 区域特 征 ; 对策 :
皖 江地 区 其 主体 为大 别 山 区 的 南麓 , 山地 岗丘 逶 迤 曲 折 , 波起 伏 , 丘 岗冲相 间 。 江 两岸 和 巢湖 周 围地 势低 平 , 长 属 于 著名 的长 江 中下 游 平原 。 处 暖 温 带 向 亚热 带 过 渡 的 气 地
候带 , 风 明 显 , 季 分 明 , 候 温 和 , 量适 中 。 江理 , 市带 一体 化建 设缓慢 等原 因 , 城 导 致皖 江 城 市带 发 展 并 未 达 到其 原 来发 展 的初 衷 , 其 他 较 3个城 市带 , 江城 市带 在 不少方 面 已经 排名 靠后 。 皖
1 皖 江 城 市 带 区 域 界 定
沿 江 高速 铁路 、 江 高速公 路 贯 穿其 中 ; 江水道 安 徽段 通 沿 长
失衡 , 市功 能 比较 单 一 , 城 全地 带 缺 乏一个 强 有力 的能 起 支 撑作 用 的 中心城 市 。 4 皖江 城 市带 发展 对策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摘要皖江城市带是由安徽省8座城市及其辖区沿长江安徽段附近分布组成的,是联系东西的纽带,也是安徽省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高地”。
通过对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界定进行介绍,分析其自然以及经济条件和区域特征,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发展条件;区域特征;对策随着“中部崛起”这个口号的提出,国家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经济,并提出建设中部四大城市带的规划设想,皖江城市带正是其中之一。
皖江城市带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对象,在各方努力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改善,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带一体化建设缓慢等原因,导致皖江城市带发展并未达到其原来发展的初衷,较其他3个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在不少方面已经排名靠后。
1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长江通过安徽,这段在安徽境内400 km的水域称为皖江。
皖江城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着皖江分布着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巢湖、滁州、池州、安庆8座城市及其他县市形成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中部四大城市带之一,地理条件优越,是安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之一,是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1]。
2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2.1自然条件皖江地区其主体为大别山区的南麓,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
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皖江地区背靠物产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依山襟水,其中长江是沟通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通道,内河水运发达,通航条件良好,拥有400 km以上的内河航道。
沿岸土壤肥沃,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大,沿岸各城市基本上都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社会经济条件皖江城市带具有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
其面临着长江,紧邻南京、武汉这两座特大城市,是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
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皖江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
编辑本段区域结构“一轴”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巢湖,安庆、池州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编辑本段背景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其一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具体地说,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
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这是国家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其二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来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胡总书记站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大课题。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进行谋划,7月上旬,邀请国家发改委来我省调研,调研组在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安徽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
皖江城市带的由来
皖 坛。 带⑧ 由来 辛
《 江城 市带承接 产 业 转移 示 范 区规 划》 皖 是安徽 第 一个 进 入 国家战 略层 面的规 划 , 划 范 规
围 为安 徽 省 长 江 流 域 , 括 合 肥 、 湖 、 包 芜 马鞍 山 、 陵 、 庆 、 州 、 湖 、 州 、 铜 安 池 巢 滁 宣城 九 市全 境 和 六安 市金安 区、 城 县 , 5 舒 共 9个 县 ( 、 ) 辐射 安徽 全 省 。 市 区 ,
江开发开放全 面启 动。
●20 0 6年 8 月 , 沿江城 市群 “ 一五 ” 《 十 经济 社 会发 展 规划 纲 要》 立 了皖江城 市 带作 为 确 “ 省对 外开发 的门户” 全 的战 略定 位 , 要求“ 主动迎 接长 三 角辐 射 , 进 基础 设施 、 业体 系、 推 产 市 场体 系、 管理体 制的全 面对接 , 成为 率先接轨长 三角 、 接轨 国 际的开 发型经济 区域 。” ●2 0 08年初 、 锦涛 总 书记视 察安徽 时指 示, 徽“ 充分 发挥 区位 优 势 、 胡 安 要 自然资 源优 势 、 劳动力 资源优 势 、 极参 与泛 长 三角 区域发 展分 工 , 动承接 沿 海地 区产 业 转移 , 断加 强 同 积 主 不 兄 弟省份 的横 向经济联 合 与协作 。” ●2 0 0 8年全 国“ 两会” 间 , 期 安徽省 委 、 省政府 积极 贯彻 落实 总书记指 示精 神 , 高度 重视 , 深 度谋 划 , 7月上 旬 , 邀请 国家发 改委来 安徽调 研 , 研组在 认 真调研 和 充分论 证 的基础 上 , 出 调 提 在 安徽设立承接 产 业转移 示范 区的构 想。 ●2 0 0 8年 1 月 , 0 安徽 省政府 向国务 院上报 了《 关于设 立皖江城 市 带承接 转移 示范 区, 积极 推进 泛长 三角 区域合作 的请 示》 。 ●20 年 1月 ,国务 院领导 同意 了国家发 改委关 于设立 皖江城 市 带承接产 业转 移示 范 区 09
皖江城市带空间格局构想
新 疆农 垦科 技
城
市 规 划
皖 江 城 市 带 空 间 格 局 构 想
张 寅 ’ 刘庆 广 。
(. 南林 业 大 学资 源学 院 , 南 昆 明 602 ;. 肥 学院旅 游 系) 1西 云 5242合
1 引 言
3 皖江 城 市带 空间格 局构 想
是 中西部 除省会 城 市外排 名 最高 的 。芜湖正 在 实施
4项 “ 国家 级 ” 的开 放政 策 , 即全 国甲类 开放 城 市 、 对
都 高于 全省 均值 。沿 江高 速铁 路 、 宁高速铁 路 、 合 合
武 高速 铁路 和沿 江高 速公 路及 合 宁 、 蓉 、 巢芜 公 沪 合 路 贯穿 其 中 ; 长江 水道 安徽 段通 航条 件优 越 , 道宽 水 深 , 线 资 源丰 富 , 口众 多 , 安 徽省 的运 输 大动 岸 港 是 脉 ; 空及管道运输基础较好 ; 江通道发展迅速 。 航 过 23 中心城 市缺 失 , 市功 能定位 差 异 大 . 城
法发挥 主力作 用 。 中小 城市 偏多 , 市结构 失衡 , 城 规 模 等 级 不完 善 , 芜 湖市 功 能 较完 善 、 模 较 大 外 , 除 规 其 余规 模 普遍较 小 。 城市 功 能 比较 单一 , 江城 市带 皖 所 包含 的 8座省 辖 市城市 ,主要 职能存 在较 大 的差 异 性 , 多城市 以重 工业 作为 城市 功能 的首 选 。 大
州、 安庆 八座 城市 及其 县 市 。 皖江城 市 带是 我 国中部 四大城市 带 之一 , 地理 条件 优越 , 安徽 省最 重要 的 是
经济 发展 区之一 , 沟通东 西 的重要 通 道 。 八 座城 是 这
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简介(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 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成员市:9 个。
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 市组成。
数据:面积5.6 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 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 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 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 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
“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
“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
“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
2006 年8 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 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个城市。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针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型创新区,将建成为长三角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旅游休闲基地,以及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马鞍山作为其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实现了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全面提速。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将给马鞍山带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后发地区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契机。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必将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环境、产业等有利条件,加快推进与发达地区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发展环境对接和相关产业对接,着力营造综合比较优势,创新思路,积极主动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本文将从城市概况、综合经济实力和规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比较、ZF因素和机会比较、对外开放程度、环境友好程度等方面对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城市概况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现辖3县4区。
合肥现已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
马鞍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具有临江近海、紧靠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第一站,现辖三区一县。
近年来,马鞍山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自主创新和东向发展战略,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汽车、化工、机械、电子等多门类的工业发展体系,是泛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现辖3县4区。
近年来,芜湖形成了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金属压延、船舶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
“皖江城市带”的8个地级市
“皖江城市带”的8个地级市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1、合肥合肥,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合肥市版图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总人口779万(2015年末)。
2015年合肥GDP5660.3亿元,排名安徽省第1位,人均GDP73548.60元,排名安徽省第2位。
2、芜湖芜湖,安徽省地级市、双核城市。
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芜湖市面积60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5.4万人(2015年)。
2015年芜湖GDP2457.3亿元,排名安徽省第2位,人均GDP67937.52元,排名安徽省第3位。
3、马鞍山马鞍山,安徽省地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
马鞍山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9万人(2015年)。
2015年马鞍山GDP1365.3亿元,排名安徽省第4位,人均GDP61251.68元,排名安徽省第4位。
4、安庆安庆市,安徽省地级市,是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
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核心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
安庆市面积1359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2万。
2015年安庆市GDP770.6亿元,排名安徽省第3位,人均GDP30007.44元,排名安徽省第12位。
5、滁州滁州,安徽省省辖市,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重要成员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
解析皖江城市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经济区与行政区矛盾
轴 ” 展 战 略 的重 点 内容 之 一 . 发 安
沿 江 城 市 群 “ 一 五 ” 济 社 会 发 十 经 江 城 市 带 综 合 发展 规 划 》 作 为 安 。 徽 对 接 长 三 角 重 要 发 展 轴 的 皖 江
行 政 区是 指 一 个 国 家 内部 行 的 经济 区 划 方 法 而 划 分 出 的各 种
相似. 也被 称 为“ 顿模 型 ” 牛 。
( ) 济 区 、 政 区 与 行 政 二 经 行
区 经 济
的根 本 意 义 是 打 破 行 政 界 限 的束 缚 . 经济 与 环境 功 能 的 需求 及 发 按 展 趋势 . 筑 相对 完 善 的 城镇 群 体 构 空 间 单元 都 市 圈 具 有 圈层 结 构 . 以 南京都 市 圈为例 . 区域 内有 明显 的 二 元 结 构 . 范 围大 致 包 括 : 其 南 京 、 江 、 州 、 鞍山、 镇 扬 马 滁州 、 芜湖 的全 部 . 安 的 南 部 ( 眙 、 湖 ) 淮 盱 金 和 巢湖 的部 分地 区 二 、 于牛 顿模 型 的皖 江城 市 基 带 与合肥 、 南京 的经济 区分 析 马鞍 山 、 湖 、 湖 、 城 以及 芜 巢 宣
成 正 比 . 两地 问 的距 离 平 方成 反 与
鞍山 、 湖 、 芜 巢湖 、 城 和 滁 州 的空 宣
山而言 . 南京 对其 吸 引 力 已远 超 过
般认为 . 所谓 “ 市 圈 ” 指 问 引 力 较 大 , 别 是 对 滁 州 、 鞍 都 是 特 马 省会合 肥 但 是该模 型 有很 多不 足
是 中国特有 的一 种 现象பைடு நூலகம். 国外 学 被
徽省 20 0 6年 6月 出 台 了《 徽 省 政 区域 的划 分 . 济 区是 按 照 一定 安 经
皖江城市带、珠三角城市、长三角城市、环渤海经济圈
三个特大城市群即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胶东半岛)、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八个大城市群则包括哈长地区(黑龙江省的哈大齐和吉林省的长吉地区)、闽东南地区(福建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安徽皖江地区)、中原地区(河南中部)、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的长株潭、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的昌九地区)、关中平原地区、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
一、长三角城市1.小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泰州、台州等16个城市。
其中,浙江台州最晚加入,由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该市的加入,使“长三角”突破了自然地理界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概念。
始创于1996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自2003年吸纳台州市以后,就一直保持为“15+1”的模式,尽管期间扩容呼声不断,年年有城市列席,但7年间再未改变过“长三角俱乐部”16城市的格局。
而今年的市长内部会议却一下子打破了沉默多年的局面,通过了将协调会员城市一下子增加到22个的提案。
新增加的城市包括合肥市、盐城市、马鞍山市、金华市、淮安市、衢州市。
与1992年建立的协作办主任联系会议制度相比,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多覆盖了7个城市。
2.大长三角即通常意义上的长三角,以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为依据,正式明确了长三角区域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3.泛长三角作为一种理论提法,众多专家曾多次讨论其范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1+3”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二是“3+2”模式,即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也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
范围虽未最后确定,但安徽应占有一席基本达成共识。
二、珠三角城市“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定位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定位在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新背景下,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重要经济腹地,应积极主动抢抓这一战略机遇,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四大战略定位,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努力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1.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更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加快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对接,进一步做强汽车、冶金、化工、家电等优势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增强长三角腹地的支撑作用,促进长三角加快发展,也能带动沿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在新一轮经济调整中,皖江城市带要依托相对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力,完善城镇体系,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实力,建成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
2.要成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以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为目标,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
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六大产业集群。
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
皖江城市带正逐步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和服务业基地。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的基本概况: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有“皖江”之称。
舞活八百里“皖江龙”,是安徽人执着的追求。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安徽闻风而动,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并付诸实施,逐步形成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开发开放新格局。
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
如今,安徽8个皖江城市利用省外资金已占全省的7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60%。
沿江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自主创新特色愈加鲜明,为设立国家级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占全国的比重都接近1/2,皖江城市带无疑将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皖江城市带所具有的优势: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近区域。
目前,皖江城市带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
“一轴”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巢湖,安庆、池州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规划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规划还对2020年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到那时,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机遇促发展:产业承接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
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指出了区域产业承接的重点和方向,指导性较强;明确了各产业基地(集群)的建设内容,重点突出。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城市带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创新路径之一。
皖江城市带是以合肥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带,包括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地。
皖江城市带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条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同时,城市带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平衡发展等问题。
因此,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带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带经济的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性意见,以促进城市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明确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
2. 探讨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其对城市带经济的影响和限制。
3. 研究城市带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 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1.1 历史回顾和现状描述1.2 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2. 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2.1 自然地理条件2.2 资源优势和限制3. 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3.1 环境可持续性3.2 资源可持续性3.3 社会可持续性4. 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1 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4.2 优化资源配置和节约能源4.3 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资源4.4 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民生福祉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分析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实地调查则是通过走访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皖江
安庆生态优良,是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 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个就像是一座大园林。城北的大龙山—石塘湖风景区,山景、水景、石景、 树景、洞景融为一体,别具特色;城西的陈独秀陵园,林郁山静,幽雅肃穆,令人叹止;城南沿江岸建设的外滩 公园、桥头公园绵延近十公里,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 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菱湖公园与近年建设的莲湖公园、皖江公园、菱湖风 景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近五平方公里,堪与杭州西湖媲美;建设在景区内的文化广场、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 如碑馆、黄梅阁、血衣亭、日本樱花园、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和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建筑物,以及程 长庚、邓石如、严凤英、邓稼先、陈延年等塑像,增添了一层文化的氛围。目前安庆森林覆盖率为36.5%,林木 绿化率为39%,城区建成区(包括下辖区)绿化覆盖率为39%,绿地率为37.15%,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为9.52平 方米。
著名景点
芜湖鸠兹景区(含鸠兹广场、芜湖镜湖公园、芜湖中山路步行街等),4A,“鸠顶泽瑞”为芜湖的地标性建 筑,步街街为全国三大步行街之一。
马鞍山市
概况
著名景点
马鞍山采石矶马鞍山市,南与芜湖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相连,是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进东向发展和长 三角城市向内地延伸的重要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江城市带简介(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 成员市:9个。
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市组成。
数据: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
“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
“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
“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
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实际上,把合肥放到领头雁的位置,可以发挥“一城带六方”的巨大作用,用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的总结,就是“1+N”区域经济布局。
具体来说,向东,合肥滁州家电产业基地;向东南,合巢芜经济带;向南,合铜黄发展轴;向西,合六经济带;向北,合淮同城化;向西南,合安经济带。
再加上合巢六省会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一个巨大的“连城诀”布局已基本形成。
放眼整个皖江示范区,合肥可谓一路绝尘,“榜眼城市”芜湖的经济总量只有合肥的一半。
而在这背后,合肥的底气来自于产业的支撑。
只要稍稍留意合肥市经济版图,你就会感觉到产业集群的积聚效应。
从城市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格力工业园、三洋电器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北边的庐阳工业园、双凤工业园,再到东边的美菱工业园,到南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工业园、长虹工业园、华凌工业园、荣事达工业园、美的工业园。
整个合肥市区几乎被包围在各种家电工业园中。
在这个过程中,完美演绎着产业与城市共同改变与被改变的辩证法。
扩大到整个皖江示范区,像合肥与家电产业这样,具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实力与底气的,远不止合肥一城。
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
奇瑞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园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
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公司落户芜湖,与奇瑞共同组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落户巢湖市无为县。
“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皖江城市带历史上就与长三角有着紧密的联系。
现在,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 5%在长三角打工。
今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依靠长三角的辐射带动。
”吴劲松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一方面强化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
”立足工业化产业错位互补发展在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中,芜马铜尤其受到重视,这与芜马铜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系。
沿皖江南岸依次分布,相距1个小时的车程,也让芜马铜率先在皖江城市带中实现经济一体化有了更现实的可能。
安徽省发改委在《关于加快芜马铜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芜马铜沿江产业带的概念,“就是要在长江芜马铜段与沿江高速公路之间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长江岸线和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依托,经过三五年努力,形成加工制造业密集的经济带,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芜湖的汽车、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有色金属……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特色产业形成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单一产业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2007年,铜陵市工业企业700亿销售收入中,铜产业占500亿,铜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30%以上。
“铜陵已经着手改变对原材料产业过于依赖的局面。
”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方永杰介绍,铜陵一方面发展铜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正如奇瑞与马钢的合作所昭示的,在芜马铜沿江产业带中,产业的错位互补发展正初现端倪,而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正是一个城市群成熟的重要标志。
“汽车产业的带动能力强,能充分带动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
2007年奇瑞年产40万辆,带动500多家配套企业,如果奇瑞的生产规模达到50万辆,带动效益会更加明显。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说,“皖江城市带还在成长之中,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沿江各城市内部以及各城市之间都将逐步形成完善健康的产业布局。
”推进城市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已经成为皖江城市带的共识,8个城市政府部门之间最重要的合作就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皖江城市带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8个城市高速公路网络、铁路网络完善,其中有6个城市拥有沿江港口,江面上已有芜湖、安庆、铜陵三座长江大桥,安庆望江大桥、芜湖二桥、马鞍山大桥等正在规划建设中。
芜湖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谈祚龙认为,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基础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建设。
规划中的沿江城际铁路将可以突破皖江城市带当前铁路网的局限。
这条跨省建设的快速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起点为南京,终点到安庆,全程1个小时以内,从芜湖到马鞍山,只需要10多分钟。
好消息正不断传来:从南京到安庆的沿江高速公路,铜陵到池州段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即将在2008年5月全线通车;芜马铜三市之间的轻轨规划已经提上日程;马鞍山长江大桥今年将开工……当然,不仅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沿江港口群布局、综合物流网布局、能源供给建设、水利建设布局、信息化建设都已经列入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做皖江文章从“沿江”到“跨江”在铜陵长江大桥附近,海螺集团巨大的水泥运输管道从厂区直通港口,成为当地一道风景。
以水泥和型材生产著称的海螺集团,在芜湖、铜陵、安庆三地均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
特色鲜明的生产布局,决定于这三个城市临近港口便利的物流条件。
依托皖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不少沿江城市的重要目标。
2007年芜湖港港口吞吐量为16万标箱,这远远不能满足沿江城市的要求。
芜湖市正规划建设一个吞吐量10万标箱、远期目标吞吐量30万标箱的码头,此外,奇瑞还规划企业自用的一个滚装箱码头,海螺则规划新的水泥专用码头。
2007年10月,奇瑞全资收购重组了原芜湖造船厂,成立了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
船舶制造业将成为芜湖未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安徽省对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业以及临港工业的发展早有谋划。
长江岸线是皖江城市带宝贵的财富,必须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为下一步发展留出空间,为加强岸线管理,安徽省正计划出台“长江岸线资源管理办法”。
一条江,串起8座城市。
皖江城市带不仅要沿江发展,更要考虑跨江发展。
长江北岸的安庆、巢湖、滁州期待来自“江对岸”经济较为发达的芜湖、马鞍山、铜陵的带动力。
吴劲松认为,“沿江经济带最终的形成,必须着眼于长远跨江发展。
芜马铜地区要依托现有的过江通道优势和岸线资源,着手考虑跨江发展。
巢湖等市也要将产业布局尽可能向沿江靠拢,与江南的开发相互促进,与江苏沿江联动开发相呼应。
”皖江城市带的崛起长江安徽段,俗称皖江。
安徽省长江经济带(下称皖江地区)范围包括沿江的合肥市、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市和池州、巢湖地区,江北的滁州市(南5县市区),江南的宣城地区等。
规划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40.3%;1994年年末人口1995.5万人,占全省33.5%。
皖江地区是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地带,也是安徽省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
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开放,不仅是国家加快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带动全省开发、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皖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一: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皖江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紧邻我国经济紧发达地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通江达海。
这不仅为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而且有利于与海内外建立广泛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的形成;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皖江地区铁、铜、硫、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赋存集中,便于开采。
区内以九华山、天柱山为代表的山水、人文景观与著名的黄山风景区连成一片,具有通过联手开发,建成世界级旅游区的良好条件。
经济发展优势二:结构优势明显,主体实力较强。
在本省各大经济区域中,皖江地区各地市的产业结构特色最为明显,如芜湖的轻纺、机电;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有色、化工;安庆的石化;滁州的机械、家用电器;巢湖、宣城的建材、机械等,都有一定基础,且拥有一批大中型企业。
各地市间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通过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可以形成较强的整体优势。
本区农业也较发达,粮、棉、菜、渔等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发展优势三:交通基础较好,城镇较为密集。
长江“黄金水道”得天独厚,港口设施初具规模;铁路有淮南、宁铜、皖赣、宣杭、合九等线路在本区通过;公路四通八达;芜湖、安庆市均有军民两用机场。
区内拥有城市(含县级市)9个,占全省城市的47%,建制镇316个,占全省的38.1%,其中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滁州为省辖市;城镇人口素质较高,通信、供电、供水、供气、道路、车站等设施较为齐备。
经济发展优势四: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优越。
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较为发达的工农业生产,为皖江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