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方法

合集下载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理
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效的课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探究针对中学数学概念课的
导入方法,旨在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概念,例如提问类似:“在实际生活中,为什
么需要计算面积?”,“在数轴上如何求两数的距离?”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
了解和学习。

二、图形导入法
图形导入法是将模型或几何图形作为课堂开头,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概念。

例如,在任意四边形中取一条对角线,可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
该方法,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实验导入法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

例如,在教学面积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测量一个矩形的长、宽,再让学生进行计算,从而
更好地理解面积知识。

四、历史导入法
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了解一些数学家背后的故事和概念发明
的背景,从而引出数学的概念。

例如,在讲解圆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可以介绍古希
腊时期数学家阿基米德的计算圆周率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率的定义和计算方
法。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中学数学概念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石,是指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定义的讲解,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

对于学生来说,初步认识概念是建立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步骤。

因此,中学数学概念课的导入非常关键。

一、提出问题中学数学概念课通常需要从具体的数学实例中提出问题,来引出数学概念的提出和定义。

例如,我们常用正方形来教学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可以这样问学生:“如何描述这幅图像?”,“你能找到它具有哪些特殊性质?”等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提高学生们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二、使用具体的例子通过使用具体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比例的概念时,可以拿出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姑娘的身高和体重,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

同时,也可以透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出定义和公式,使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

三、使用图表和图像中学数学概念课中,运用图表和图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在教学解析几何时,可以使用坐标系、直线和曲线等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掌握图形变换和图形旋转等数学概念。

四、由浅入深中学数学概念课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可以从两个三角形的边比值开始,逐步引出包含对应角度相等的定义,再进一步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总之,中学数学概念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合适的导入方式,学生才能主动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理解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并尽可能充分地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导入是一节课开始时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下面将以中学数学概念课为例,探究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通过具体事物或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来感知、把握概念。

1. 模型呈现法: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从而引入概念。

引入三角形的概念,可以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观察特征,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

2. 归纳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或实例的共同点和区别,引导学生归纳概念的特征。

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3. 观察实践法:通过观察实际场景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概念。

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等腰三角形在建筑物、自然界中的实际应用,把概念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

二、启发导入法启发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设立情境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主动探索概念的内涵。

1. 导入问题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可以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曲线模型来拟合实验数据?”让学生思考曲线与实验数据的联系。

2. 情境引入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背景中思考问题,引发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函数的概念,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情境中的数学关系,推测函数的含义和特点。

三、案例导入法案例导入法通过引述真实案例或故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和理解概念。

1. 实例引入法:通过引述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可以通过展示具体的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分段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故事引入法: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和感受概念。

引入数列的概念,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数列应用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数列的规律和特点。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入法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入法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入法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就会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对概念不能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

下面就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谈几点看法。

1 数学概念的有意义化教学我们知道学习概念一是要知道它的外延意义,二是要理解它的内涵意义。

而内涵意义是概念名称在学习者内部唤起的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

学习者的这类反应,取决于他们对这类物体的特定经验。

像“无理数”这类数学名称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具有很少的内涵意义,如果直接讲授,抽象难懂,则学生不易接受,心理容易疲劳。

例如:上“无理数”这课时,我准备了十个乒乓球,在每个乒乓球上分别贴上0~9这十个数字,放在不透明的袋子里,上课时先出示乒乓球,然后请同学们上来在袋中摸出一个球,看谁摸到的球上的数字最大,并请一个同学在小数点后面写上同学所摸到乒乓球上的数字,随着一个个同学上来摸球,数字一次次地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418532469……在学生玩得起劲的时候,暂停他们的工作,然后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不停地上来摸球,数字不断地记下去,那么我们在黑板上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学生回答:“能得到一个有无限多位的小数。

”我追问“是无限循环小数吗?”学生异口同声“不是”。

“为什么?”我追问。

有学生答:“点数是摸乒乓球摸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规律。

”我及时归纳:“不错,这样得到的小数,一般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不同,是一类新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对这种摸奖式的摸球,学生对它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以摸乒乓球得到的数来产生一个具体的位数可以不断延伸的小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感触”的非常直观的无理数模型,使本来遥不可及的数学概念具体地走到学生的面前,赋予无理数一个真实可信的意义,使概念更容易接受、更有意义。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中学数学概念课的导入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导入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数学概念的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下面我将探讨几种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的实施和效果。

一、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它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讲解平面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太阳在每天12:00时高度为60度,如果我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度数是30度,能否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其它角度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会产生好奇心,想要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激发了对相似三角形的学习兴趣。

二、实例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引入数学概念。

在讲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和图像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抛物线的图像,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这个图像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像得出结论,进而引出顶点和图像的定义。

通过这种实例导入的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很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三、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数学概念,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

在讲解统计学中的频数和频率时,可以设计一个投骰子的游戏,要求学生记录每次投掷的结果,并统计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和频率。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频数和频率的概念,还能在游戏中培养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四、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因式分解时,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阿基米德和圆形物体的故事,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情境的描述更好地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和方法。

中学数学概念课的导入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通过问题导入法、实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和故事导入法等多种导入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使导入环节更加生动有趣,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数学概念引入的几种方法

数学概念引入的几种方法

数学概念引入的几种方法引入数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直观引入法:这种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具体的例子,用直观的方式引入数学概念。

比如,要引入平方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然后引导他们思考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导出平方的概念。

2.玩具引入法:这种方法使用玩具或教具来引入数学概念,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培养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兴趣和理解。

比如,要引入分数的概念,可以使用分数磁贴或水果等可分割成多个等份的物品,让学生亲自体验将整体分割为若干部分,并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3.故事引入法:通过编写故事或阅读有关数学的故事书籍,引入数学概念。

故事情节中可以运用数学概念,并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应用和意义。

比如,要引入几何形状的概念,可以编写一个有关迷路的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路线描述,推测迷路者所经过的几何形状。

4.反向引入法:这种方法先引入一个问题或挑战,然后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入数学概念。

比如,要引入方程的概念,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如“两个数的和是7,差是3,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推理出需要使用方程的概念来解决。

5.图形引入法:通过展示图形或图表,引入数学概念。

比如,要引入统计概念,可以给学生展示柱状图或折线图,并让他们观察图中的数据分布、趋势等信息,从而引导他们理解统计学中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等概念。

不同的引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学概念和学习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入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

093Email :jiaoyuluntan@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有时是不容易的。

所以要讲好数学概念,引入是关键。

好的引入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还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怎样才能较好的引入数学概念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一、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

因此可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从而获得新概念。

如学习负数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抽象的也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数,首先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中的材料:1.哈尔滨二月的平均气温,用温度计表示,学生看温度计知道低于0下22.5度;2.吐鲁番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155米;学生通过这几组数据,找出它的共同特点,然后老师说明像这样的数在数学时都可以用另一种数来表示,即负数,负数概念的教学水到渠成。

通过感性的材料导入新概念时,基本上采用这样几个步骤:展示感性材料—比较感性材料—抽象事物本质—语言概括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那些能够充分显示特征性质的材料,学生才易于从中分析出共同的特征和性质,从而形成新概念。

二、通过动手操作引入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让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素材,在教学中应用这些素材,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的数学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因强烈的直观性,更能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学习“角的平分线”这个概念,可以让学生任意地画一个角,利用“折一折”的方法来认识它。

又如学习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前进中心学校 吴盛泽 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圆柱、圆锥,再引导学生将其剪开,细心观察,交流总结得出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探究数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知识点丰富的学科,学习数学需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学习数学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掌握好概念,才能够更轻松、顺畅地学习各种数学知识。

因此,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产生兴趣、积极探究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初中生较为局限的认知发展状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帮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解答。

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应用:1.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构建概念:通过先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例子,然后发现概念的共性,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例如,“集合”的概念可以通过介绍班级里有哪些集合来引导学生认识。

2. 注重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学中,设计具有情景特点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景来体会概念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拼装乐高积木,帮助学生理解立方体的概念。

3. 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概念中的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思考。

例如,让学生通过分析几何图形里边长、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二、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正确的答案。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初中生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学习,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熟悉操作方法和概念,避免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

1. 以具体问题引入概念:例如,在教学解方程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方法,同时要注重给学生呈现正确的解法和思路。

2. 利用引理和例子的组合来实现演示:引理和例子的组合可以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如果要教学反比例函数,可以通过引用其他函数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

三、探究型教学法探究型教学法是将学生放置在情境中,然后由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掌握知识。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中学数学概念课的导入方法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后续的知识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将探究几种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的方法。

一、兴趣导入法兴趣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在教学代数方程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引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加上1,已知小红23岁,小明多大?”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启发导入法启发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启发性问题或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法。

在教学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图表并提问:“这是一个关于汽车行驶时间和距离的图表,请你观察图表并回答几个问题:1、当时间是0时,汽车行驶了多远?2、当时间是1小时时,汽车行驶了多远?”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慢慢理解函数的概念。

三、联想导入法联想导入法是一种通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来引入新概念的方法。

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刚学习的线段是什么?直线是什么?是否可以找出两条相邻的直线,使得它们不相交?”学生通过与线段、直线的关系进行联想,可以逐渐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四、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数据统计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别是多少?我们该如何统计?”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逐渐理解数据统计的概念。

五、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方法。

在教学面积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操作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并观察不同图形的面积之间的规律。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理解面积的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入初探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入初探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入初探张争(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陕西·咸阳711300)摘要数学概念教学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下面,仅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概念教学的引入。

关键词数学规律例子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1观察分析引入初中阶段有一部分数学概念,是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探寻其规律、特点得到。

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个点,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感知规律,从而引出概念。

比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列方程,然后观察这些具体方程的共同点,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在学习代数式时,可以让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观察式子,找寻共性,观察总结感知。

在平面几何平行线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单线练习本中的一组平行线,分析这组线的位置特点,再利用相交线作对比,然后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

在圆的教学中,可让同学们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年轮、太阳、五环旗、圆状跑道等实物的形状,再让同学用圆规在纸上画圆,进而引出概念。

2创设情境引入I.S.斯塔尔指出:“能够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任何正当的手段和方法,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啬糖。

”这“糖衣”就是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初中数学概念多数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教学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形成的背景,获得感性认识,把生活数学化,引导学生自己感受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可以通过开展小组竞赛,创设活动情景,借助加分与扣分引入正负数概念,也可以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观察温度计,通过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引入。

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可以创设路程问题情境,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让学生列出表达式,深度感知,再引入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情境引入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情境引入方法探究

在探究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情境引入方法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情境引入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情境引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并体验到待学习的数学概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探究和认识这些数学概念。

情境引入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情境引入方法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故事情境来引入数学概念,或者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规律和概念。

这样的情境引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引入方法尤为重要。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和深奥,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运用情境引入方法,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情境引入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去发现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或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些情境引入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情境引入方法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创设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数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中也应该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而最明显的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一、直观类导入方法直观类导入方法,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展示、观察、探讨和实验等方式来引入概念,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建立概念,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比如在教学平面几何中,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类、比较、联系等方式引入相关概念,如点、线、角、图形等。

直观类导入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认知特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概念。

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和积极参与,促进了互动式教学的实现。

不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及认知水平,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的示例,以保证教学效果。

比较类导入方法,是通过将概念与另一个已知概念进行比较的方式引入新概念,使学生从中梳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比如在教学代数中,将正数与负数进行对比,引入初中生最初接触的数轴和数值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练和实践,引入温度计、海拔高度等概念,将概念逐渐拓展。

比较类导入方法灵活、易于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概念,并归纳总结,理清概念框架,对于增强学生思维逻辑性也有很大帮助。

但同时,需要考虑概念之间的区分度,防止学生混淆,从而混淆概念。

问题类导入方法,是通过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方式引入概念。

问题始终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主动思考、探究新概念。

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问题“如何用绳和三根木棍测量一个三角形的斜边长”,通过学生的探讨和讨论,引入勾股定理的概念,深刻展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问题类导入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还有助于促进课堂交流、分享、互动等学习方式的落实和运用。

但是,需要考虑问题之间的区分度,以保证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

故事类导入方法,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概念,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概念,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故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如图片、录像等,呈现故事情节,以增加视觉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研究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初中数学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学习数学成为重要的学习任务。

对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有难度的学科,必须要有好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有效学习效果。

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研究”为标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

一、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简介1.理解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概念课之前,学生应该先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比如掌握数学术语、公式、定义、定理等等,这是掌握初中数学概念课的前提。

2. 从实例开始:通过讲解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关系之间的联系,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便于记忆。

3.衡理论与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完全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即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二、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实施1.建立模型: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建立一个模型,把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逻辑性联系,把知识点组织起来,让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

2.联系实际:要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明白数学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3.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要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例如:讨论、提问、讨论,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评价1.数学能力增强:通过采用有效的导入方法,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初中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2.兴趣培养:正确的导入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3.提升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概念不仅能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结论从分析中可以得出,采用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乐趣。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

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探究中学数学概念课的导入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方法展开探究,从教师引入、示例呈现、问题思考、实例分析四个方面探讨中学数学概念课导入的方法。

一、教师引入教师引入是概念课导入的第一步,也是概念课导入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设计一个有趣的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

在讲解数列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引入。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小明每天早上都会在家门口等同学一起上学,第一天等了5分钟,第二天等了10分钟,第三天等了15分钟,如果按照这个规律,第七天小明等了多长时间?”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到数列中的规律,并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示例呈现在引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示例来给学生演示概念的应用和运用。

通过一道具体的、贴切的示例,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以解方程概念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实际问题来进行示例呈现。

如:“小明去超市买了一本书和两个笔记本共计45元,如果一本书的价格是x元,一个笔记本的价格是y元,那么求解方程x+2y=45。

”通过这个实际问题的示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三、问题思考在示例呈现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

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讲解平行线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平行的?并说明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思考并尝试寻找判断平行线的方法,从而深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四、实例分析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之后,可以通过实例分析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可以选择一道经典的例题,通过详细解析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以解决几何问题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个难度适中的题目,通过画图、分析、解答等一步步详细解析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概念的有效方法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概念的有效方法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如果没有学好数学概念,那么对数学公式、定理和方法不可能理解.因此,概念教学对于数学学科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概念的有效方法.【关键词】数学教学;概念引入;有效方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体现数学概念的问题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义.初中数学概念多数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教学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形成的背景,获得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自己感受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课程标准中提出“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数学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以下方法:一、联系实际事物或实物,模型介绍,对概念作唯物的解释恩格斯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客观世界,应用于客观世界.离开了客观存在,离开了从现实世界得来的感觉经验,数学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准确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觉材料.因此,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观察有关的事物、图示、模型的同时,获得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逐步认识本质,建立概念.就拿我在教学中举例来说,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用电影票上的排号引入;“负数”可用零上几摄氏度与零下几摄氏度、前进几米与后退几米、收入多少元与支出多少元等这些相反意义的量来引入,这些都是身边的实例,同时也可以结合图示的直观进行分析,让学生看到也感到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恰当地联系数学概念的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目的意义,弄清每一概念是从什么问题提出的,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用故事引入概念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引入相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无理数时,教师可以介绍希勃索斯为坚持真理而被囚禁,受到百般折磨,最后竟遭到沉舟身亡的惩处,并且爆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或者通过介绍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建议———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与外星人联系,并说明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于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的,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和自豪感,引入课题;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是如何想到用坐标系来把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起来的.学生会在惊奇、自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接受这些概念.三、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初中数学概念有很多与以前学习的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在比较它们异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概念.类比不仅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引入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引入,我就是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中分数通分、约分的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的.这样的引入不仅回忆旧知识,同时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又如,学习二次函数时,可以类比一次函数的概念得到定义,并类比对一次函数性质的探究方式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类比旧概念来学习新概念,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两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两个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四、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概念的定义当中,有一种定义方式叫属加种差定义.种概念的内涵在属概念的定义当中已被揭露出来.所以只要抓住种概念的本质特征(即种差)进行讲授便可以建立起新概念,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四边形后,只要把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特殊后便可引入菱形、矩形、正方形.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同一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在同一数学体系中,一般只能采用一个定义.事物方面的本质属性,可以由所给的定义推出,作为性质定理处理.这样分析后,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的掌握很有条理性.五、从数学的本身内在需要引入概念在学生的历程中,以及人类史上数学的发展,概念都是在不断的需求中引进的.比如人类起初没有数的概念,便用结绳的办法计数,当有了自然数的概念后,计数问题解决了,可是在减法中自然数不能满足,便引入负数.当做除法时,整数不够用了,便引入了分数,使数扩展为有理数.但进一步学习,计算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时就不是有理数了,又引入了无理数.通过这样的讲述,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了,数学确实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的一步步需求一步步满足,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依照上面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学生容易接受.总之,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学生接受抽象的概念,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引入新概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知识的需要,从实际入手,精心设计,灵活运用,针对不同概念采取不同方法,力争使这些方法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又符合每个数学概念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为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概念的有效方法◎马丽娜(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21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方法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

数学公式、定理和方法都是反映数学对象和概念间的关系。

如果没有学好数学概念,那么对数学公式、定理和方法不可能理解。

因此,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数学概念教学十分重要。

各种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各种不同的途径。

有的是现实模型的直接反映,有的是在相对具体的概念基础上经过多级抽象得到的,有的是经过思维加工,把思维对象理想化、纯粹化得到的,有的是从数学内部的需要直接规定得到的,有的是理论上有存在的可能性作出来的,有的是从数学对象的结构中产生出来的。

因此,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途径也是多式多样的。

下面探究引入新概念的方法:
一、直接引入
对那些内涵简单、外延清楚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给出。

二、实例(现实生活实例或数学中的)引入
如正负数、数轴、直角坐标系、函数、角、平行线等,都是由于科学与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怎样用数表示前进5米、后退5米,收入500元与支出500元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由此引出正负数的概念。

用温度计、杆秤这些实物,引出数轴这个概念。

讲清它们的来源并与实物作比较,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抽象,又容易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创设故事情境引入
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感兴趣。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无理数时,教师可以介绍第一次数学危机,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从有理数拓展到实数的过程。

四、由演示实验或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入
演示或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从实验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能够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如:讲授圆的定义前,可以让学生准备纸版、图钉和绳子等工具,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工具画不同的圆,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圆的概念。

五、由旧概念引入新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有很多与以前学习的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在比较它们异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概念。

例如:用指数概念引入对数概念:由32=9
可得9与2、3的关系为9=32,3与2、9的关系为3=2,那么2与3、9的关系呢?2=?引入对数可得2=㏒39。

六、设置疑问或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设置疑问、创设情景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讲等比数列的概念时,随手拿过一张纸,向学生提问:给足够大的一张纸,你们知道对折多少次就能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吗?
七、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新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引出一个新概念,研究一个新对象时,应善于把它与旧对象进行类比,较为自然地从已有的知识类比引入新概念。

例如:在等式的基础上引入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用类比分数引入分式等。

八、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入新概念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例如:绝对值、复数、三角函数等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引入。

由此可见,引入新概念的方法多种多样,要从实际着手,认真准备,精心设计,针对不同概念采取不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使这些方法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又符合每个数学概念发生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