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合集下载

花的结构初中生物教案模板

花的结构初中生物教案模板

花的结构初中生物教案模板学科:生物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花的基本结构;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花的结构;3. 掌握花的生殖结构及其功能;4. 能够解释花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组成部分:花萼、花瓣、雄蕊、雌蕊;2. 不同类型的花的结构:单性花、两性花;3. 花的生殖结构及功能:花粉、花药、花柱、子房、花粉管等;4. 花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1. 花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花的生殖结构及其功能;3. 花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花朵,教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2. 讲授法:通过讲解花的生殖结构及功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花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促进思维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花朵,引导学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二、学习花的基本组成部分(15分钟)1. 讲解花的基本组成部分:花萼、花瓣、雄蕊、雌蕊;2. 示范如何识别不同部分,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

三、学习花的生殖结构及功能(20分钟)1. 讲解花的生殖结构:花粉、花药、花柱、子房、花粉管等;2.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探究花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5分钟)1. 分组讨论花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2. 汇总各组的讨论结果,展示结论。

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花的结构的理解,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花的基本结构、生殖结构及其功能,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花朵,加深对花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花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花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花的花瓣、花蕊和花托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花的不同部分;
3. 实验材料,如鲜花、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花朵,激发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花的构造是什么样的吗?花的不同部分有什么作用?
二、讲解花的构造(15分钟)
1. 通过PPT展示,介绍花的构造:花瓣、花蕊、花托等;
2. 逐一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
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花的理解。

三、实验(20分钟)
1. 分发鲜花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花的各个部分,用显微镜观察花瓣、花蕊等;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花的构造和功能;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

四、小结(5分钟)
1. 总结花的构造和功能;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为什么花瓣有不同颜色?花蕊的作用是什么?
五、课堂练习和反馈(10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3. 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花,并比较它们的区别;
2. 带学生参观植物园或花展,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花。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初中花的结构 教案

初中花的结构 教案

初中花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2. 让学生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从而理解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雌蕊和雄蕊的结构及功能。

2. 传粉和受精的机制。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花的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花朵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花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花的结构。

2. 新课导入: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3. 讲解:详细讲解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如花萼的保护作用、花冠的吸引作用、雄蕊和雌蕊的繁殖作用等。

4. 演示:使用花的模型或视频,展示花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实践: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识别花的各部分结构,并简要描述其功能。

6. 讨论:分组讨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传粉和受精的重要性。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的结构对植物繁殖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绘制花的结构图、撰写课后感想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模型和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花的结构,掌握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教案模板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教案模板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花的主要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3. 能够描述花的传粉过程
教学重点:花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花的传粉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谈论学生对花的了解,引发学生对花的兴趣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介绍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讲解花的结构(15分钟)
1. 讲解花的组成部分: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2. 介绍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三、示范观察花的结构(10分钟)
1.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让学生观察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特征
2.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种类花的结构差异
四、讨论花的传粉过程(15分钟)
1. 介绍花的传粉方式,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2. 讨论传粉的重要性及机制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
1. 分组讨论花的结构对传粉的影响
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花的传粉方式
六、总结与反馈(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 提问学生对花的结构及传粉过程的理解和感想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观察花朵,加深对花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加强对花的结构和传粉过程的认识。

初中生物花教案

初中生物花教案

初中生物花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并能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2. 知道不同类型的花在传粉和繁殖中的作用;
3. 能够理解植物的花朵是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

教学内容:
1. 花的结构:花冠、花萼、雄蕊、雌蕊;
2. 花的功能:吸引昆虫传粉、进行受精繁殖;
3. 不同花的适应环境:风媒、昆虫媒、动物媒。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花朵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花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讲解花的结构:介绍花冠、花萼、雄蕊、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理解花的组成部分;
3. 探究花的功能:通过讨论花对昆虫的吸引和传粉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花的重要性;
4. 拓展知识:介绍不同类型的花在传粉和繁殖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不同花的特点;
5. 总结概念:让学生总结花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花的理解;
6. 展示实例:通过展示一些适应不同环境的花朵,让学生体会到植物如何适应生存环境。

教学资源:
1. 图片:不同类型的花朵图片;
2. 实物:展示一些真实的花朵,让学生亲自观察。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花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花在传粉和繁殖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思考植物的花朵是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的。

初中生物教案:细胞与组织——观察鲜花的组织结构

初中生物教案:细胞与组织——观察鲜花的组织结构

初中生物教案:细胞与组织——观察鲜花的组织结构一、细胞与组织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许多相似或功能相近的细胞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

在生物学中,观察鲜花的组织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鲜花的组织结构以及观察鲜花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鲜花的组织结构1. 花器官鲜花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萼片是位于鲜花最外层的绿色片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未开放和已开放的花朵。

花瓣通常为彩色,用以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雄蕊是男性生殖器官,主要由花丝和药隔组成;而雌蕊则是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子房、柄和柱头。

2. 组织类型在观察鲜花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组织存在于不同部分。

根据功能和形态特征,常见的组织类型主要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和栅栏组织。

(1)表皮组织表皮组织是鲜花最外层的一层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内部组织免受环境中的伤害。

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表皮细胞层构成,并具有厚壁和防水性质。

此外,表皮还包含气孔,用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维管组织维管组织主要分为两类: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由木质纤维和导管元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输送水分和养分。

韧皮部则由筛管成员和伴随组织构成,其功能是运输合成物质。

(3)栅栏组织栅栏组织位于叶片中间位置,起支撑作用。

它由列状排布的长条形栅栏元素构成,形成网状结构。

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使得叶片能够支持自身重量,并在光合作用中提供足够的面积。

三、观察鲜花的要点1. 选择合适的鲜花在观察鲜花时,我们应该选取新鲜且状态良好的花朵。

这样可以确保花组织没有受到损伤或腐烂,并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

2. 处理好观察材料首先,将花朵切割成可观察的大小。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污染,使用干净的显微镜玻璃片和注射器等工具。

最后,在切割鲜花后不久进行观察,以防止组织变质和失去活性。

3. 准备透明制片将准备好的鲜花样本放入含有透明试剂(如甘油)的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得细胞和组织更加透明。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花的构造
2. 掌握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 能够描述花的结构和功能
4.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花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 花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与作用
四、教学准备
1. 讲义、幻灯片
2. 花的实物、图片
3. 板书、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花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并提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 学习花的构造: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如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实物花并描述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然后向全班汇报。

4. 拓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种类的花的特点,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5. 小结:通过回顾,总结花的构造,并强调花对植物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
2. 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不同种类的花,并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七、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花的构造还不够深入了解,需要通过更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加引导,让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设计更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初中生物花的基本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花的基本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花的基本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花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说明花的生殖器官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花的结构组成。

2. 花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
1. 花的雌雄生殖器官的区分和作用。

2. 花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教具、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引出学生对花的一些认知。

Step 2:学习花的结构
1. 教师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子房等部分。

2. 学生根据教师介绍的内容,学习花的结构并进行讨论。

Step 3:学习花的生殖器官
1. 教师介绍花的生殖器官,包括雄蕊、雌蕊等部分。

2. 学生了解雄蕊和雌蕊的位置和功能,讨论生殖器官的作用。

Step 4:学生练习
1. 教师划分小组,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练习描述花的结构和生殖器官。

2. 学生展示练习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5:总结
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自我总结,解答疑惑。

Step 6:作业布置
布置相应作业,巩固学生对花的结构和生殖器官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花的基本结构和生殖器官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够描述和解释花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精选3篇)

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精选3篇)

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精选3篇)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花的模式结构;会解剖观察和描述花的各个部分,说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的理由;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

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能力目标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及“花的种类”等知识,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材分析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或酒精溶液里备用。

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

解剖花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

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2、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

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

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

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

学生很容易把单生花和单性花弄混,所以在讲解时要注意强调。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

要让学生明白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

教法建议本节是本章的重点章节,要充分利用实物,才容易把花的结构讲清楚。

《花的种类》一节,课本里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见的,如果当地没有哪一种植物,完全可以选用当地最普遍的植物来替换。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花的结构和类型教学目标: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2、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3、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4、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

教学难点: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教学准备: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1)体型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2)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手段: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讨论,看书自学,动手实验,及时练习落实知识,教师参与,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欣赏花的视频后,展示一株结果的番茄植株。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1、番茄花开花落,开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花为什么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欣赏二、学习新课(一)花的结构1、引导探究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教师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可以知道,一朵完整的花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展示一朵完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填图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填图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了解花的结构师:现在大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你们能说出花的哪部分结构与果实有关呢?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展示(完整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观察花的结构学生进行解剖一朵花提醒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以下问题:①观察时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为什么?②你观察到了花的哪些结构?③请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点?④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⑤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⑥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1)学生解剖的情况要做具体了解,解剖不规范的情况要更正;(2)对于有解剖单性花的学生也要作出解答;(3)学生的解剖方向若有不同(横剖和纵剖),都要作出相应的解释。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解剖百合花,能够识别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百合花的观察解剖,锻炼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雌蕊的结构和雄蕊的结构。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解剖百合花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百合花、解剖刀、镊子。

五、教学过程本章我们学习的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我们已经学了种子的结构和根的结构,那么花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花的结构”。

(板书:花的结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百合花,同桌两人共用一朵。

下面我们参照幻灯片上百合花结构图一起观察解剖百合花。

(看幻灯片)枝条最顶端,连接花和茎的部位是花柄,也叫花梗。

大家看手中的百合花,也就是这部分(举着百合花比划出花柄)。

(看幻灯片)花柄上面是花托。

同学们看手中的百合花花柄上端,稍稍膨大的,也就是这部分,是花托。

(举着百合花比划出花托)。

(看幻灯片)花托上面最外层是萼片。

(举起百合花比划萼片)它的萼片是浅绿色的,比较硬,同学们可以摸一摸。

(看幻灯片)萼片里面是花瓣。

(举起百合花比划花瓣)萼片和花瓣统称为花被。

接下来我们一起用镊子从外到内摘掉它的花瓣。

摘掉花瓣之后,可以看到里面的花蕊。

花蕊又分为雄蕊和雌蕊。

(看幻灯片)数量较多,个头较矮的是雄蕊。

我们一起用镊子摘掉它的雄蕊,剩下的就是雌蕊,雌蕊在一朵花中只有一个。

下面我们来看雄蕊的结构(举起一个雄蕊比划),最上面膨大的部分是花药,花药下面细长的部分是花丝。

用解剖刀剖开雄蕊的花药,用刀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同学们可以发现里面有粉状物质,再用手去摸一摸是不是有粉啊?花药里的粉状物质是花粉。

(看幻灯片)再看雌蕊,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

(举起雌蕊)最上端的是柱头,柱头下端细长部分是花柱,花柱下面膨大部分是子房。

同学们把桌子上花的各部分结构和解剖器材收一收。

我们已经知道了花的基本结构,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花基本结构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和花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掌握花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使学生理解花序的概念,能分辨不同类型的花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2. 花的功能:传粉、受精、结果。

3. 花序的类型: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状花序、簇生花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的结构及其功能,花序的类型。

2. 教学难点:花序的分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物展示、图片观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结构与花序。

2. 新课导入:介绍花的基本结构,讲解各部分的功能。

3. 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实物花朵,讨论花的结构特点。

4. 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拆解花朵,深入了解花的结构。

5. 知识拓展:介绍花序的类型及特点,引导学生分辨不同花序。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花的结构和花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花序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花序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花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特殊的花序,如头状花序、的总状花序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序概念的理解和分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花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资源1. 实物花朵:用于观察和动手操作环节。

2. 花序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环节。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花序的类型和特点。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

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

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

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人教版教案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人教版教案

初中生物花的结构人教版教案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内容: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的形态和功能。

2.掌握不同种类植物的花的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物的研究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不同种类植物花的结构特点的区分。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实物植物花朵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几种不同植物花朵的图片,并请学生描述这些花的外观特点,引发学生对花的探究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花的结构及功能: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定义、形态和功能。

2.不同植物的花的结构差异:以玫瑰、向日葵、水仙等植物为例,展示不同植物花的结构特点并进行比较。

三、实践(20分钟)1.让学生观察实物植物花朵模型,识别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并描述其外观特点。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或观察项目,用来验证花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10分钟)1.请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内容,回答几个问题:花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不同种类植物的花有何区别?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或观察结果,并共同讨论结论。

五、作业和反馈(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家中的植物花朵,描述其结构特点并记录下来。

反馈:在下节课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植物花朵,深入研究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2.引导学生探讨植物花的进化过程,了解花的起源和演化。

教学资源:1.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2.植物花朵模型3.图片、视频资料等期望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花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发现不同植物花的结构特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培养其对植物的兴趣,激发其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教案花的结构教案引言:花朵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它们以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结构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花的结构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还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本篇文章将介绍花的结构,并提供一个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朵。

一、花的基本结构花的结构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1. 花萼:花萼是花的最外层,通常由一片或多片绿色的叶片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花蕾。

2. 花瓣:花瓣是花的色彩部分,通常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和鸟类。

3. 雄蕊: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花丝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花药则是花丝的顶端,内含花粉。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花粉并释放到外界。

4. 雌蕊: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子房是雌蕊的底部,内含胚珠,花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柱头则是花柱的顶端,接收花粉以进行受精。

雌蕊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花粉并进行受精。

二、花的各部分的功能1. 花萼:花萼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花蕾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如干燥、寒冷和害虫的侵袭。

2. 花瓣:花瓣的主要功能是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和鸟类。

它们通过鲜艳的颜色和特殊的形状来吸引这些媒介,使它们被吸引到花朵附近。

3. 雄蕊:雄蕊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花粉并释放到外界。

花粉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重要媒介,它们可以通过风或传粉媒介传播到其他花朵上。

4. 雌蕊:雌蕊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花粉并进行受精。

当花粉落在柱头上时,它们会通过花柱进入子房,与胚珠结合,形成种子。

三、花的结构与植物的繁殖花的结构与植物的繁殖密切相关。

通过花的结构,植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从而产生新的后代。

1. 传粉媒介:花瓣的吸引力吸引了各种传粉媒介,如昆虫、鸟类和蝙蝠。

它们会在花朵上觅食或吸取花蜜,并在过程中接触到花粉。

当它们飞到另一朵花时,花粉会粘在它们的身上,从而实现花粉的传播。

2. 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有些植物可以通过自花授粉进行繁殖,即花粉从雄蕊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上。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花的结构花的结构七年级生物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

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

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

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

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

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

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

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

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

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

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

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花的结构初中生物教案

花的结构初中生物教案

花的结构初中生物教案
目标:
1. 了解花的基本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 知道花的繁殖方式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
一、花的结构:
1. 花的基本组成部分: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2. 各部分的功能:花萼保护花苞、花瓣吸引传粉者、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产生卵子。

二、花的繁殖方式:
1. 传粉:动物传粉和风传粉。

2. 受精:花粉落在雌蕊上产生卵子。

3. 授粉:卵子与花粉结合形成种子和果实。

教学过程:
一、介绍花的结构:
1. 展示一朵鲜花,指出其中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2. 说明每个部分的功能及重要性。

二、讨论花的繁殖方式:
1. 介绍传粉的两种方式:动物传粉和风传粉。

2. 解释受精和授粉的过程。

三、实地观察花朵结构:
1.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朵鲜花的结构。

2.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花的每个部分的功能。

教学反馈:
1. 回顾花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2. 提问学生,让他们解释花的结构和重要性。

作业:
观察自家花园或周围环境中的花朵,记录观察到的花的结构和特点,并写一份简短的观察报告。

扩展阅读:
1. 编织花的传粉链条(如蜜蜂采花粉、鸟类传播花粉等)。

2. 探究不同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的差异。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植物的花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花的繁殖方式和重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

《花的结构》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花的结构》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花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解剖、观察、探究花的主要结构,掌握花适于传种接代的形态、结构和特点。

2、发现欣赏花的形态、结构、功能的美,养成爱花、护花的习惯。

3、完成花的解剖观察报告。

4、利用的花的形态、颜色、结构、功能等特点设计服务于生活的新作品。

二、教学准备百合花、玫瑰花、卡纸等实验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验用具(镊子、剪刀、托盘、刀片和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欣赏:学生欣赏并辨认。

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花的了解(如结构、用途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花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二)指导学生解剖、观察百合花的各构成部分师:我们首先来解剖观察花,了解花的每一部分结构、特点。

(教师简单介绍解剖的要求,课件出示):1、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摘下各部分(对照图3-21)。

2、用镊子夹开花药,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胚珠(对照图3-22)。

3、将每部分按顺序贴在白纸上,标出名称。

(三)组织学生汇报解剖的情况1、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各部分及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花的美。

3、引导学生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4、引导学生介绍花在生活、实践中的用途,师生共同总结。

(四)设计作品师:我们现在利用“花”的形态、花的色彩、花的结构特点以及花的有关知识等进行设计创作,设计创作出为我们生活服务的新产品或艺术品。

(教师介绍创作要求,课件展示:)1、集体讨论创造设计和作品要所表达的意义。

2、利用刚才解剖下来的百合花的各结构、特点、用途、其它花、枝条、叶并结合彩铅、彩泥、透明胶等在硬纸上设计出一个艺术品。

3、写上作品名和小组成员名字。

4、优秀作品展示及介绍。

(组织学生汇报介绍他们的设计作品,汇报要求,课件展示):展示作品时要说出作品名称,介绍作品意义,语言表达简洁、清晰。

小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五)结束新课师:花儿虽美,可花王子(精子)追求花公主(卵细胞)并结出香甜的果实可不容易,到底要经历哪些过程呢?下次课再探究。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花的构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的主要构造部分。

2. 理解花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3. 掌握花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花的主要构造部分及其功能。

难点:了解花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材相关图片。

2. 实物花朵或花的模型。

3. 粉笔、黑板或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基本结构,并提问“你们知道花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花有什么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二、学习花的构造(15分钟)
1. 展示花的图片或实物,简要介绍花的外部和内部构造。

2. 讲解花的主要构造部分,如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等,并解释它们各自的功能。

三、重点理解花的生殖器官(15分钟)
1. 重点介绍花的雄蕊和雌蕊,解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雄蕊和雌蕊在花的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四、讨论花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0分钟)
教师与学生讨论花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构造部分的功能如何协同工作完成花的生殖过程。

五、检查与总结(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简要总结花的构造和功能,学生通过口头回答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
1.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各种不同类型的花朵,让学生观察与比较花的构造差异。

2.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的生殖过程。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花的构造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花的不同特征,深入理解花的多样性和生殖机制。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教案

《花的结构》教案教案:《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理解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能够描述花的结构;2.掌握花的主要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3.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植物花朵一次开放两性;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2.部分植物花朵一次开放两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掌握花的结构,能够准确描述。

2.理解为什么有些植物花朵一次开放两性。

教学准备:1.PPT演示或实物花朵样本。

2.教学课件和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花的印象,花有什么特点。

2.张贴一些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结构。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通过PPT或实物花朵样本介绍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

(1)花萼是花外面最外层的部分,由萼片组成,具有保护花芽的作用。

(2)花冠是花萼之上的部分,由花瓣组成,具有吸引传粉者的作用。

(3)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部分,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上产生花粉。

(4)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部分,由柱头和子房组成,子房内产生胚珠。

2.强调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结构和功能都与繁殖有关。

三、概念解析(10分钟)1.花序概念解析和分类介绍。

(1)花序是指花朵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2)主要花序类型有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等。

2.学生活动:观察实物花朵样本,根据花序分类方式给样本归类,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四、深化讨论(15分钟)1.提问:有些植物的花朵一次开放两性,这是为什么?2.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问题答案。

3.教师给予解释:一些植物为了保证自身的繁殖成功,需要自花授粉,即花的其中一时期先产生花粉,然后再获得同一花朵上雌蕊的柱头上的花粉。

五、实验演示(20分钟)1.教师示范实验:取两个花朵,一个刚开放,一个已经凋谢,观察花的部分。

2.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记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

4.学生活动:说明一下两个观察的花朵的结构特点,并解释为什么雄蕊在花发育早期比雌蕊早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

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

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

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

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

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

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

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

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
花托上。

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

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

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

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

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

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完成上述观察后,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

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接着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述,指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

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

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这些变化今后再研究)。

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二、花的其他结构
有些植物的花(如桃花)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例如蜜腺。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的基部,看到有小突起,这叫做蜜腺。

蜂蜜采集的花蜜就是由蜜腺产生的:
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它是花瓣里的一些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

这些物质容易挥发成气体,从而使花散发出香气。

人们利用它可制取香精,如玫瑰花、桂花。

花的颜色、香气、花蜜都能吸引昆虫前来帮助传粉。

由此看来,花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小结如下:
课堂练习:
1.花的主要部分是_____,它包括( ) 花开放以前,保护花内部结构的_____
它包括( )。

A.花萼 B.雄蕊 C.雌蕊 D.花冠
2.构成雄蕊的是_____和_____.
3.构成雌蕊的是_____、_____和_____.将来发育成果实的是_____,其内部有_____,将来可发育成_____.
4.各种植物花的结构是()
A完全不同的 B 完全相同的 C基本相同的 D 不确定
5.上面着生花的各部分的结构的是
支持花药的结构是花药中存在的物质是
A 花丝
B 花梗
C 花萼
D 花托
E 花粉
6. 胚珠位于()
A雄蕊的花药中 B雄蕊的花丝中 C雌蕊的子房中 D雌蕊的柱头中
7.花生是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来( )
A.子房
B. 胚珠
C. 柱头
D. 花柱
8. 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到了秋天有的能结出白果,有的不能,可见银杏属于( )
A.两性花植物
B. 单生花植物
C.雌雄同株植物
D.雌雄异株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