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估算

合集下载

矿体圈定资源储量估算及生产勘探

矿体圈定资源储量估算及生产勘探

矿体圈定、资源储量估算及生产勘探一、资源储量类型1、资源储量分类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

2、资源储量类型划分(我国现行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T17766-1999,我国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根据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程度,以及地质可靠程度,划分为16种类型;详见表1。

表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3、资源储量分类编码各位数的意义表1中资源储量编码(111-334)各位数的意义如下: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

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4、我国历史上储量级别与现行标准资源储量类型之间的关系我国在1999年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出台之前,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统称为“储量”。

过去对储量划分为“级别”;不同时期储量级别的划分及代号略有不同。

见表2 。

表2 我国历史上储量类型和储量级别划分表表2中B级储量从工程控制密度来看,相当于表1中探明的各类型资源储量,即B≈(111)、(111b)、(121)、(121b)、(2M11)、(2M21)、(2S11)、(2S21)、(331);C级储量同于C1级储量,相当于表1中控制的各类型资源储量,即C(C1)≈(122)、(122b)、(2M22)、(2S22)、(332);D级储量同于C2级储量,相当于表1中推断的资源量,即D(C2)≈(333);E级储量相当于表1中预测的资源量,即E≈(334)?二、矿体圈定及资源储量估算1、矿体圈定及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1)工业指标制定程序地勘单位建议→设计单位推荐→矿山企业(业主)认可。

或参照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中所拟定的参考指标,由地勘单位直接套用(一般应报业主认可);在地质勘查工作阶段较低时(如预查、普查),采用此法确定。

资源储量估算

资源储量估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7 经济的基础储量:是由矿床工业指标圈定
的类型,121b、111b基于对应的331部分,122b基 于对应的332部分; • 对于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 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 122b。 • (与本次勘查关系不大)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5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 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达到《《固体矿 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规 定的稀疏工程控制即可。在普查阶段,分布面积 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 (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333,以便区别334。
4
块段划分
• 4.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 (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 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 (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 再平均计算; • (3)表内矿工程(工业品位)和表外矿工程(边 界品位)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每个表内矿块段(1 品级)只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但前提是矿块平 均品位应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 工业品位,则应降为表外矿块(2品级)或者处理该 表外矿工程(适当去掉低品位样段或去掉整个工程)。
主要内容
• • • • •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3.矿体的圈定 4.块段划分 5.储量计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1 勘查阶段:是针对勘查区或矿床而言。在某一 勘查阶段内,不同地段存在不同的勘查程度,具有不 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如勘探阶段一般有探明的(331)、 控制的(332) 、推断的(333)资源储量类型。(田家 村详查有332、333)。 • 1.2 地质可靠程度:是针对勘查块段而言。每一块段 对应一种资源储量类型,应根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 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和研究程度,参考勘查工 程间距综合确定。 • 1.3 经济意义: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 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 分析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蕙义,即同一项目不应同 时出现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者次边际经济的经济结 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末开展可行性研究 或技术经济分析。

资源储量估算

资源储量估算

资源储量估算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已银洞坡⾦矿为例)第⼀节储量计算的⼯业指标及运⽤⼀、⼯业指标根据《岩⾦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圈定矿体和资源储量估算的⼯业指标确定如下:1.边界品位:1.00(310-6);2.块段最低⼯业品位:3.00(310-6)3.矿区最低⼯业品位:5.00(310-6);4.最低可采厚度:0.80⽶;5.夹⽯剔除厚度≥2.00⽶;6.⽆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5⽶,上下坑道不对应时≥25;7.在三个以上(含三个)⼯程计算的块段内,只允许代⼊⼀个⼤于边界品位,低于块段最低⼯业品位的⼯程参与计算,其余⼯程品位均应⼤于、等于块段最低⼯业品位。

⼆、⼯业指标的运⽤运⽤上述⼯业指标,对矿区西段主要⼯业⾦矿体,按照控矿条件和地、物、化依据进⾏了反复对⽐圈定和储量试算、现就有关原则阐述如下:(1)由于西段⾦矿体较多,运⽤单⾦⼯业指标,只圈定有⼯业价值的⾦矿体,并尽量使其形态完整。

为减轻图⽽负担,突出重点,对⽆⼯业意义的⼩⾦矿体不单独圈出,仅在剖⾯中标注各见矿点⾦品位、厚度、采取率等要素。

(2)在运⽤上述⼯业指标第7条时,为保持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个别块段因见矿⼯程较多⽽⼜⽆法剔除时,代⼊了两个不相邻的⼤于边界品位⽽低于块段最低⼯业品位的⼯程参与计算。

(3)根据上述指标第七条,本次核查依据银洞坡⾦矿要求,没有对Pb、Ag进⾏资源储量估算。

第⼆节储量计算⽅法的选择及主要参数的确定⼀、储量计算⽅法的选择矿区西矿段勘探⼯程按⼀定⽹度布置,选择坑、钻为主要探矿⼿段,探矿⼯程布置在相互平⾏的勘探线上,部分加密⼯程位于勘探线之间;矿体形态总体鞍状,并随背斜倾伏沿⾛向向北西倾斜,矿体在背斜两翼呈似层状、脉状展布,产状陡,厚度薄。

根据上述因素,同时也考虑未来矿⼭开采利⽤⽅便,因⽽选择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鉴于矿体平均倾⾓>45度,故在矿体垂直纵透影图上进⾏储量计算。

地质块段法的体积计算公式: V=S 2M式中:V —矿体块段体积(⽴⽅⽶);‘ S —矿体块段真⾯积(平⽅⽶); M —矿体块段真厚度(⽶)。

金属、非金属、煤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金属、非金属、煤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简称米百分率或米克/吨值,它是工业部门对 某些矿产,特别是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矿产所提 出的一项综合指标。它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最低 可采厚度的乘积,只用于圈定厚度小于可采厚度 而品位高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富而薄的矿层或薄脉 状矿体。
3、夹石剔除厚度
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它是工业部门根据 采矿技术和矿床地质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 指标。
边界品位的第二个用途是在普查阶段划分工 业矿体与低品位矿石界线,如果按边界品位圈定 的矿体,经处理后,其平均品位仍达不到最低工 业品位的要求,则对高于边界品位而又低于最低 工业品位的矿石,划为低品位矿石;反之,若平 均品位高于最低工业品位,则称之为工业矿体。
边界品位主要用于衡量单个样品。
2、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可采工业品位
二、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一定要依据矿产资源主管 部门核准的法定矿权范围,包括探矿权(勘查许 可证)范围,采矿权(采矿许可证)范围或划定 矿区范围所核准的矿界范围。应依法估算资源储 量,同时,对估算范围的确定还应注意矿权范围 的有效性,即在有效期内。
三、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 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也是 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资源储量 所依据的基本参数。
地质块段法 开采块段法
几何图形法 多角形法(或最近地区法)
断面法(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 等值线法
地质统计学法 SD法
1、地质块段法
原理:
是将一个矿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 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资源储量类别等地 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 块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 (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资源 储量。各部分资源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资 源储量。

储量计算公式

储量计算公式

储量计算公式储量计算公式是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储量。

储量是指地下岩石中所蕴藏的可采储量。

准确地计算储量对于能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要计算一个油藏的储量,需要准确地了解该油藏的几何结构、岩石物性、脆弱岩石和非脆弱岩石的比例、裂缝的存在等。

然后,通过实地勘探、地震、测井等方法获得有关数据,并应用储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的储量计算公式有体积法、含量法、比率法和历史数据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体积法:体积法是根据岩石的几何结构和物性,通过计算油藏的体积来估算储量。

其公式为:储量 = 体积× 饱和度× 孔隙度× 储层厚度× 孔隙储层效应系数× 有效井密度。

其中,体积是储层的几何体积;饱和度是指油气的占有比例;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空间比例;储层厚度是指岩石的有效储层厚度;孔隙储层效应系数是指孔隙度和饱和度的组合效应;有效井密度是指油井的裂缝密度。

2. 含量法:含量法是根据岩石中油气的含量来估算储量。

其公式为:储量 = 含油气面积× 面积× 厚度× 有效井密度× 饱和度。

其中,含油气面积是指地震资料中的含油气面积;面积是指地质剖面中含油气的岩性面积;厚度是指岩石的储层厚度。

3. 比率法:比率法是通过将某一指标与已知油气田的数据进行比较来估算储量。

常用的比率有原油富集系数、含油气比、采出率等。

4.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通过对已开采油气田的生产动态、损耗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来估算储量。

根据历史数据,结合生产阶段的地质信息和经验值,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推算,如Arps公式、Hubbert公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储量计算常常会结合多种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准确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性等因素。

矿产储量资源估算

矿产储量资源估算
-可行性(技术经济)研究程度
可行性研究 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旳详细评价。 可行性研究首先需要仔细对国内外该矿种资源
、储量、生产和消费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对国内外市场旳需求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 、价格、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 工作中对资源条件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
储量(资源)分类三大原因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92年)旳储量分级 根据储量分级三原则旳控制程度旳不同:精确、详细
、基本、初步、大致,将储量分为A、B、C、D、E五 级。其中: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旳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根据旳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 求旳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旳作用,一般 分布在矿山先期开采地段。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根据旳储量。 D级其用途有: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 设远景规划旳储量,对于复杂矿床可作为设计根据。 E级为远景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分类分级源自前苏联,1959年开 始制定自己旳原则。 1999年前矿产储量(资 源)分类分级有关旳原则或要求:
1983年地矿部地矿司和全国地质资料局共同制 定旳《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试行基本要求》
1988年国标局颁布旳《石油储量规范》 1988年国标局颁布旳《天然气储量规范》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旳《固体矿产地质
预可行性研究(详查阶段) ——分类编 码为2
可行性研究(勘探阶段) ——分类编码 为1
储量(资源)分类三大原因
-可行性(技术经济)研究程度略研究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旳概略性评价 。一般是在搜集分析该矿产资源国内、外总旳 趋势和市场供需情况旳基础上,分析已取得旳 普查或详查、勘探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 推测矿床规模、矿产质量和开采利用旳技术条 件,结合矿区旳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 以我国类似企业经验旳技术经济指标或按扩大 指标对矿床作出技术经济评价。从而为矿床开 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旳决 策提供根据。

地质统计学法储量估算

地质统计学法储量估算

地质统计学法储量估算在矿产资源评估和开采领域,准确估算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地质统计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储量估算方法,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地质统计学法是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综合考虑了地质、工程、样品等多种信息的一种数学地质方法。

它能够更合理地处理空间数据的变异性和相关性,从而提供更精确的储量估算结果。

这种方法的应用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步骤。

首先是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需要收集包括钻孔、槽探、坑探等各种工程所获取的样品数据,以及相关的地质信息,如地层、构造、岩性等。

这些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储量估算结果。

在收集到数据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筛选和统计分析,以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并确定数据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

接下来是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拟合。

变异函数反映了区域化变量在空间上的变异特征,是地质统计学法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计算不同方向和距离上的样本差值的方差,可以得到变异函数的实验值。

然后,使用合适的理论模型对实验变异函数进行拟合,以获取其关键参数,如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等。

这些参数能够定量地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和相关性。

在完成变异函数的拟合后,就可以进行克里金估值了。

克里金法是地质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种估值方法,它基于变异函数和已知样本数据,对未知点进行线性无偏最优估计。

通过构建克里金方程组,求解权重系数,最终得到未知点的估计值和估计方差。

克里金估值不仅能够给出估计值,还能够提供估计的不确定性,这对于评估储量估算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除了克里金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地质统计学方法也常用于储量估算,如协同克里金法、泛克里金法等。

协同克里金法可以同时考虑多个区域化变量的协同作用,提高估值的准确性;泛克里金法则适用于存在漂移现象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地质统计学法具有许多优点。

它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考虑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变异性,从而提供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储量估算结果。

储量评估方法

储量评估方法

储量评估方法储量评估是指根据地质勘探和钻探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地质、物理、化学等综合分析,对某一地质体内部的储量进行估算的过程。

储量评估的准确性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几何估算法、体积估算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经验估算法是根据已探明的矿床储量和复数伴生矿物的特点,利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储量较大且类型单一的矿石。

但是,由于其未考虑地质差异和局部非均质性,估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几何估算法是基于矿床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储量估算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勘探和钻探资料绘制矿石体与地质补偿体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计算来估算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分布、不规则形状的矿石,但对于非常规矿石以及具有复杂结构的矿石,估算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体积估算法是一种基于体积平衡原理进行储量估算的方法。

它通过地质、物理勘探资料,分析矿石的分布、密度、厚度等参数,利用体积计算公式来估算储量。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局部非均质性和地质差异,适用于矿床类型复杂、储量分布不规则的矿石。

但对于非规则形状的矿石以及具有复杂结构的矿石,估算结果可能不准确。

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矿床储量评估方法。

它通过数值模拟地质过程、物理过程等,重现矿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估算储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等非常规矿石的储量评估。

然而,数值模拟法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地质、物理以及数学等方面的数据和模型,计算复杂、耗时耗力。

综上所述,不同的储量评估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矿床类型、勘探资料的可靠性以及评估的准确性要求等因素,灵活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此外,与提高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的是勘探工作的质量和深化程度,只有在充分了解矿床地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准确可靠的储量评估。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高。
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考虑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资源开发与
环境保护的平衡。
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实现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智能化和数 字化。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矿产资源 储量估算领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06
案例分析
金矿储量估算案例
矿区概况
某金矿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面 积约10平方公里,地质条件复
杂,成矿潜力大。
地质勘查
通过钻探、坑探和样品测试等 手段,对矿体形态、产状、品 位等进行详细勘查。
储量估算方法
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结合矿 床模型和资源量估算标准,计 算出金矿的资源量。
估算结果
该金矿总资源量为100吨,平均 品位为3克/吨,具有较高的开 采价值。
石灰石
根据矿床分布、矿石质量、矿体规模等信息,对石灰石资源储量 进行估算。
石膏
依据石膏矿床的分布、矿石品位、埋藏深度等数据,通过地质勘查 和工程验证,评估石膏矿资源储量。
石英砂
根据矿床规模、矿石品位、矿物组成等信息,对石英砂资源储量进 行估算。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煤炭
根据煤田地质勘查资料、煤层厚 度、埋藏深度等数据,对煤炭资 源储量进行估算。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对国内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准确评估,有助于保 障国家资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 的需求。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流程
建立矿床模型
根据收集的地质资料,建立矿 床的三维模型,描述矿体的形 态、规模、品位等特征。
估算资源量
利用选定的方法估算各矿体的 资源量和总资源量,并给出相 应的误差估计。
选择

储量计算及报告编写

储量计算及报告编写
2、矿床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 矿床工业指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矿石质量方面的要求,一是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就金属矿产而言,矿石质量方面的要求主要有: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单工程最低工业品位、块段最低工业品位)、矿床平均品位、有害组分最大允许含量、有益组分最低含量(综合评价指标)。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主要有: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对于薄脉型矿体,还包括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对于露天开采矿床,还有剥采比、最终开采边坡角、最低露采境界(最小开采底盘宽度) 、安全爆破警戒线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针对某些矿产的特殊情况和要求,还可提出其他方面的工业指标要求;针对同体共生的贵金属或有色金属矿床,可以下达综合品位指标。 3、工业指标的管理 预查、普查时,可用一般工业指标进行矿体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详查、勘探所用的工业指标,要在完成一定程度选冶试验的基础上,由
式中:Q—储量(吨);V—体积(立方米);S1、S2—断面上矿体的面积(平方米);L—两断面之间的距离(米);D—矿石体重(吨/立方米)。 使用条件:(S1-S2)/S1 <40%时使用 ② 截锥公式:Q =V · D V =1/3(S1+S2+ ) · L 或V=L/2(S1+S2) · K 式中:Q、V、S1、S2、L、D同上。 K为a的函数,S1/S2=a或S2/S1=1/a,由a或1/a查“锥形公式法中的k值表”求k值。 使用条件:(S1-S2)/S1>40%使用。 ③ 楔形公式:Q =V · D V=1/2 · S1 · L 式中:Q—储量(吨);V—体积(立方米);S1—断面上矿体的面积(平方米);L—两断面之间的距离(米);D—矿石体重(吨/立方米)。 使用条件:当矿体呈楔形尖灭时使用。 ④ 锥体公式:Q =V · D V=1/3 · S1· L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

储量计算公式范文储量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公式,对其中一种资源的量进行估算和计算。

对于自然资源储量的计算通常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矿床特性、勘探程度等。

一般来说,储量计算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计算和定量计算两种。

定性计算是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的了解,进行判断和估算储量的方法;而定量计算则是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1.储量估算公式: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这是最基本的储量估算公式,适用于大部分资源的储量计算。

其中,面积是指矿区的有效面积,厚度是指矿床的厚度变化范围,含量是指矿石中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回收率是指从矿石中提取出目标元素或化合物的百分比。

2.矿石储量计算公式:矿石储量(Reserves)= Ore量(Ton)× 含量(Grade)× 回收率(Recovery)/ 平均密度(Density)这个公式适用于矿石储量的计算,其中矿石量是指矿床中矿石的总量,含量和回收率的含义与上述公式相同,平均密度是指矿石的平均密度。

3.煤炭储量计算公式:煤炭储量(Reserves)= 面积(Area)× 厚度(Thickness)× 含碳量(Carbon)× 回收率(Recovery)/ 煤炭特征常数(Coal constant)这个公式是适用于煤炭储量计算的公式,其中面积和厚度的含义与上述相同,含碳量是指煤炭中含有的可燃烧碳的百分比,回收率是指从煤炭中提取出可用的煤的百分比,煤炭特征常数是根据煤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出的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储量计算只是对资源量的估算和计算,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资源量。

由于地质勘探的难度和成本,矿床中一部分资源可能被遗漏或无法探明,因此实际开采的资源量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

煤矿开采储量估算

煤矿开采储量估算

01
地质条件
矿床的地质构造、矿体形态、矿 石品位等因素对储量估算的精度 有直接影响。
勘探程度
02
03
数据处理方法
勘探工程的数量和质量、勘探网 度和精度等决定了储量估算的精 度。
数据处理方法和模型选择不当, 可能导致储量估算结果出现误差 。
误差来源与控制
测量误差
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都会影响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煤矿开采储量估算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录
• 煤矿开采储量估算概述 • 储量估算方法 • 储量估算参数 • 储量估算的精度与误差分析 • 储量估算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
01
煤矿开采储量估算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煤矿开采储量估算是指对矿床中可采 煤层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估,以确定 其经济价值和潜在的开采能力。
优化数据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模型,提高数据 处理精度。
加强质量监控
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储量估算的全 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05
储量估算在煤矿开采中的 应用
开采规划与设计
确定开采区域
优化采掘布置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煤层分布情况, 确定开采区域和范围,为后续的开采 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储量分布和开采技术条件,优化 采掘布置,提高采掘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
详细描述
矿床模型法首先需要收集矿床的地质、构造、岩性、成矿条件等数据和资料。然 后,建立矿床地质模型,模拟矿床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最后,根据模拟结果 ,估算资源量。
统计法
总结词
统计法是通过统计分析已知矿床的数据,总结出资源量与地质、构造、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而估算新矿床资源 量的一种方法。

储量估算

储量估算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3.1.1平行断面法 3.1.1.1垂直断面法 它适应于垂直勘查系统(形式)中,也就是所有勘查工程
均布臵在一组与矿体走向基本垂直的铅垂勘探线剖(断) 面内,从而在地表构成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即勘探线,这 是矿产勘查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勘查工程总体布臵形式。这 种垂直勘查系统(形式)适应于有明显走向和倾角的层状、 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矿体。 3.1.1.2水平断面法 它适应于水平勘查系统(形式)中,也就是勘查工程主要 是水平坑道(有时亦配合钻孔)沿不同标高(深度)揭露 和圈定矿体,构成若干层不同标高(深度)的水平剖面 (断面)。这种水平勘查系统(形式)适用于陡倾斜的层 状、脉状、透镜状、筒状或柱状矿体。当平行的水平坑道 与钻孔配合时,在铅垂方向也构成勘查线剖面时,则成为 水平勘查系统(形式)和垂直勘查系统(形式)相结合的 勘查工作布臵形式。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3.1.1.4块段体积的计算 ⅰ当相邻两剖面上块段断面形态相似,位臵对应,且两面 积相对差小于40%时,采用梯形(梯台)体积公式计算体 L ( S1 S 2 ) 积(见公式1)
V
2

ⅱ当相邻两剖面上块段断面形态相似,空间位臵相对应,两面 积相对差大于40%时,采用截锥体(棱台)公式计算体积 (见公式2,见图65)。
V
L (S1 S 2 S1 S 2 ) 3
ⅲ组成块段的相邻两剖面,只有一剖面有断面面积控制, 另一剖面无面积控制,矿体呈线或点尖灭。这种情况 视矿体的尖灭特征,用下列公式计算矿体体积。
A 另一剖面矿体呈点尖灭,采用 锥体公式计算体积,见图66。 V=
L S1 3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3.1断面法(亦称剖面法) 它利用勘查线剖面把矿体分为不同的块段。除矿 体走向二端边缘部分外,每一块段二侧各有一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有害杂质允许含量 :是指对矿石采、选、冶加工过程 中起不良影响,甚至影响产品质量的组分所规定的允许平均 最大限量。
(6)矿石或矿物的物理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评价某些矿 床时,除对矿石或矿物的品位提出要求外,还要对其物理技 术性能进行测定,作为矿产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如耐 火粘土的耐火度、云母的片度、石棉纤维的长度等。
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对品位变化不均匀与极不均匀的矿产,如 贵金属矿床,工业品位可用于块段平均品 位衡量,在块段中允许有个别工程控制的 矿体平均品位低于工业品位,但不得有连 续两个相邻的低品位工程出现,否则应于 分别圈定单独估算。
(3)矿床(矿体)平均品位: 为全矿床( 矿体)工业矿石的总平均品位,用于衡量 全矿床矿石的贫富程度。它是衡量某些矿 床在当前是否值得开发建设和开发后能否 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一项标准。
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4)伴生有用组分和有益组分:伴生有用组分是指在矿石中 对主要有益组分进行采、选、冶加工过程中,可以顺便或单 独提取具有单独的产品和产值,以及在主要有用组分进行 加工时能提高产品质量的组分。它可用组合分析或精矿分 析结结果,按各矿种伴生有益组分评价指标来估算其资源/ 储量。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3.1.1平行断面法 3.1.1.1垂直断面法 它适应于垂直勘查系统(形式)中,也就是所有勘查工程
均布置在一组与矿体走向基本垂直的铅垂勘探线剖(断) 面内,从而在地表构成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即勘探线,这 是矿产勘查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形式。这 种垂直勘查系统(形式)适应于有明显走向和倾角的层状、 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矿体。 3.1.1.2水平断面法 它适应于水平勘查系统(形式)中,也就是勘查工程主要 是水平坑道(有时亦配合钻孔)沿不同标高(深度)揭露 和圈定矿体,构成若干层不同标高(深度)的水平剖面 (断面)。这种水平勘查系统(形式)适用于陡倾斜的层 状、脉状、透镜状、筒状或柱状矿体。当平行的水平坑道 与钻孔配合时,在铅垂方向也构成勘查线剖面时,则成为 水平勘查系统(形式)和垂直勘查系统(形式)相结合的 勘查工作布置形式。
(8)勘查深度:勘查深度是根据当前开采技术水平能够开采 到的或将来能达到的最大开采深度,以此为界勘查工程控 制矿体估算资源/储量的最大深度。
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在资源储量估算中,如何合理地选择资源储 量估算方法十分重要,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选择主要依据矿体的产状、形态、厚度及变 化、工程分布情况等因素。一般对矿体厚度 较大,产状变化及形态变化较稳定,勘查工 程沿勘探线分布的采用断面法;反之采用块 段法。对两种方法介绍如下:
(4)含矿系数(含矿率):它是指工业矿化地段中矿 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 (含工业 矿体在内)的比值.它是表示矿体的连续程度的一 项指标,矿化连续的矿体其含矿系数为1或近于1 , 含矿系数愈小,矿化愈不连续。
(5)可采宽度 :一般是指用机械采掘砂矿 (如用采金船开 采砂金)矿体的最小开采宽度。它是根据矿床的可采厚度、 矿石品位、采掘方法等因素确定的,小于这一宽度要求的, 则不宜于机械化开采。
(6)无矿段剔除长度及高度:一般是对脉状矿床或品位变 化大的复杂类型矿床所作的特殊规定,即对矿体沿走向和倾 向无矿地段应于剔除的长度或高度。
(7)剥离比( 或剥离系数或剥采比或剥离率):指露天开采矿 床或矿体,开采时需剥离的废石量(包括矿体间夹石,开拓安 全角范围内的剥离物)与埋藏的矿石量相比的数值,即剥离 量与矿量 的比值。等于或小于这个比值的那部分可以露天 开采。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3.1断面法(亦称剖面法)
它利用勘查线剖面把矿体分为不同的块段。除矿 体走向二端边缘部分外,每一块段二侧各有一条 勘探线剖面控制。根据块段两侧勘查线剖面内工 程资料、块段截面积、剖面间距离及矿石体重, 即可分别计算出块段资源/储量。这种利用断面划 分块段估算资源/储量的方法称为断面法或剖面法。 这种估算方法的特点是借助勘查线剖面反映矿体 不同部分的产状、形态、构造以及不同质量和研 究程度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布情况。适用于厚度较 大,或形态变化复杂的矿体,要求探矿工程沿勘探 线分布。
2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1.1.边界品位:指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中有用组 分含量的最低要求,作为划分矿与非矿 (圈岩或夹石) 的一个最低品位界限.
(2)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单个勘查工程揭露的矿体主 要有益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凡是等于或大于 该品位的矿石,才能作为工业上能利用的矿石,其资 源/储量作为能利用资源/ 储量(以往称表内储量) , 界于该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的矿石属工业上暂不能 利用的矿石(我省规定为低品位矿石)。
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1.1.2.3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
(1)可采厚度(最低可采厚度)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 条件下,对单个矿体 (层)最小的开采厚度(真厚 度)要求。
(2)夹石剔除厚度:夹石剔除厚度 (真厚度)是指圈 定矿体时,在单工程中允许夹在矿体中非矿部分最 小厚度。厚度大于或等于此指标的,作为夹石,不圈 入矿体.反之, 作为矿体的一部分,一并圈入矿体计 算工程平均品位,估算资源/储量。但必须注意确保 工程平均品位不得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或边界品位, 以防矿石品位的贫化。
二零一三年一月
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1.1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1.1.1工业指标的概念: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简称工 业指标.它是根据当前资源供需情况,通过技术经济评价 ,所提出的用于矿产勘查,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 级,估算资源/ 储量的技术标准或要求。它是由矿石质 量(化学或物理的) 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两部分组成。 矿石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矿 床平均品位、伴生有用组分和有益组分、有害杂质允 许含量、矿石或矿物的物理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开采 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包括最低 (小)可采厚度、夹石剔 除厚度(夹石最大允许厚度) 、最低米百分率、 米克.吨 值、含矿系数、含矿率、无矿段剔除长度及高度,剥离 比、剥离系数或剥采比或剥离率、勘查深度等。
(3)最低米百分率、 米克.吨值:是工业部门对某 些矿产,特别是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矿产提出的一 项综合指标。它包括矿石品位和矿体厚度两方面 的要求,只用于厚度小于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最低 工业品位的矿体。如果工程矿体厚度与矿石品位 的乘积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与可采厚度的乘积(即 最低米百分率)的,仍可视为矿体,参加资源/ 储量 估算。该项指标仅适用于估算金属量的矿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