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合集下载

深入研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优化教学设计

深入研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优化教学设计

深入研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优化教学设计关键词:研读领会优化内容摘要: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新教材)于2020年秋季开始在江苏省投入使用,相对于上一轮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旧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栏目设置,还是例题及练习的编制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如何充分发挥新教材教与学的功能?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些自已的体会和认识。

大家都知道,新教材是与新一轮课改相配套的,所以,新教材编写时就必然要把“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作为主线,不仅要在教材的组织呈现形式上为教和学提供便利,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切实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准确把握和运用教材,充人发挥教材的作用。

一、从教研的立场出发,认真研读教材作为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进行备课(教学设计),要备好课就必须进行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材研究,教材研究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教材研读。

教材研读的目的之一是让教师能对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结构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问题有清晰的把握,进而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研读还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教材解读,即读懂、读透教材,也就是达到对教材初步认识的程度;第二个层面是教材研读,即在解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教材深刻理解程度。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研读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第一次使用新材的老师而言这一步更为关键。

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本轮课改的新教材虽然内容变化不是很大,但教材的结构调整比较明显,主要是章节的内容进行拆分、调整和整合。

谈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

谈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

总 之 , 师 大版 教 材 , 北 以先 进 的教 学
理念为指导 ,以课程标 准为依据进行编
写 , 导 以学 生 为 本 的 教 育 观 念 , 调 学 倡 强 生 的 主 体 参 与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有 利 于 学 生 在 历 史课 程 的学 习 中
中学 生 心 理 特 点 和 认 知 水 平 的 课 程 体
K期 以来 ,人们一直追求 的是教学
大 纲 和 教 材 内容 的完 整 性 、 统 性 、 系 逻辑
性 。 因此 ,在 教 材 内容 的 编写 上 存 在 着
兴 趣 盎然 的学 习氛 围。 ( ) 材 首 次将 活 动探 究 单 独 编 成 一 2教 节课 , } 了新 课 改 的教 学 理 念 , 点 培 突 f j 重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能力 、创 新 意 识 和 实 践 能
新 课 改 的推 进 ,人 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材 进 行 了大 苗
( ) 课 文 的 展 现 方 式 上 , 重 图文 3在 注
资料 的有 效 运 用 。精 选 了 与课 文 内容 密
切 相 关 的遗 址 网 、 物 图 等 , 大 . D 了 文 大 t t l f l 历 史 知识 的 生动 性 和 直 观 性 。 ( )每课 一 得 ” “ 料 阅读 ” 大 都 4“ 和 材 , 选 取 学 生 感 兴 趣 的历 史 素 材 ,不 但 丰 富 了 学生 的历 史 知识 ,也 培 养 了学 生 从 材 料 中提 炼 有 效 信 息 的 能 力 。 每 课 的活 动
( ) 穿 本 课 内容 的线 索 是 “ 索 ” 3贯 探 ,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加 深 了对 课 文 内 容的理解。

谈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

谈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

谈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作者:顾祖霖来源:《教师·下》2010年第10期一、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优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追求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

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存在着繁、难、偏、旧的问题,教学目标要求过高,结构重叠,面面俱到,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令教师最感头痛的是在规定的课时计划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教版教材进行了大量修改,例如2001年版本的人教版教材,虽然把“长征”这一历史事件还是按一节课来编排的,但与95版本相比,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课题用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相比不乏味,既显得新颖有趣,又能体现红军的长征精神,还联系到了毛泽东的诗词,使历史和语文相结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真可谓是“一石三鸟”;其次对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只用了“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两个子目来交代,内容简单多了;最后,课后编排了“活动与探究”这样的作业,在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北师大教材与人教版教材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1)很好地把握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立足于中学教学的实际,不过分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原则下,重新构建了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改变了难与繁的现象,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等,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因素,变难学为易学。

教师不再为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而苦恼,可以更多地去关注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

(2)教材首次将活动探究单独编成一节课,突出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课文的展现方式上,注重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

精选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遗址图、文物图等,大大增加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准确理解教材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准确理解教材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准确理解教材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作者:丁国忠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前提是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准确把握。

“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是修订后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的内容,意在使学生通过深度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这一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层层分析,剥茧抽丝,完整地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产生进一步探索数学世界的愿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

【关键词】理解意图设计过程圆图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落实。

修订后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重视通过相关的数学活动实现夯实“四基”、发展“四能”的教学目标。

本文试以“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这一数学活动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数学本质,切实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准确理解教材意图“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是在学生认识了圆、了解了圆的特征之后新增的一个数学活动。

关于“圆的认识”的编排,在本次教材修订时,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

如何全面领会和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摘要: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策略的不断深入,教育专业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也更加关注。

作为传播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承担着启迪思维、引导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态度的作用。

教师要全面领会教材编制的根本目标,深入解读教材的内涵,科学掌握教材单元知识目标的教学方法,唤醒课堂活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目标要求;重要性引言:与旧教材相比,统编教材不管是在单元内容、编写理念、教学目标还是编制形式上都出现了较多的调整。

新教材也是一种新的挑战,要求教师革新教学模式,对教材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衔接和解读,灵活使用新教材,考虑新教材究竟有哪些新的教育功能和特点,又该如何使用教材中的提示语,在教学中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这些都是当代教师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入领悟统编教材意图与目标的背景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境界,首要任务便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教材的分析与教法的应用,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有效策略。

教材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的领会以及落实,是教师进行备课前的关键任务,也是做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方案、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基础内容,对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教材的分析与探究既是教师的内容也是方法,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和广度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造思维。

对此,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增强业务素质、加深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

对于教材分析,关键在于编制意图和教学目标两大板块,基于这两个内容来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理顺各单元知识、主题的内在关系,明确它们在整个语文学科中所处的地位。

具体分析的内容有:知识结构建构、教材内容重难点等。

依据所分析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规律、身心特点等研究如何处理好单元之间的教学关系,克服教学障碍。

科学使用教学方法,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全面领会并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要求(一)放眼教材整体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关注统编教材中各主编的编写论述,认真研磨编写意图,消化培训专家的专题讲座,详细解读整本教材。

厘清编者意图,把控教学思想——谈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落实

厘清编者意图,把控教学思想——谈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落实

厘清编者意图ꎬ把控教学思想 谈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落实戴衍义㊀㊀写作教学在部编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ꎬ写作教学专题与阅读教学并列ꎬ成为每个单元必备的两大版块ꎮ无论是写作教学的份额㊁写作方法技巧的点拨㊁写作策略的指导ꎬ还是写作训练的操控㊁写作实践的编排ꎬ教材编写者都有着充分的考量ꎮ厘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ꎬ挖掘教材写作教学的资源ꎬ是充分落实写作教学ꎬ提升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ꎮ一㊁厘清编者意图ꎬ理解写作教学体系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编排思路清晰ꎬ意图明确ꎮ从写作教学的视角加以研读和梳理ꎬ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编排有几个鲜明的特征ꎮ1.构建写作教学体系部编教材给写作教学设置了36个专题ꎬ每册教材6个专题ꎬ分别编排于每个单元阅读课文之后ꎬ构成了写作教学的体系ꎮ同时ꎬ每个年级各有重点ꎬ七年级着眼于写作兴趣和习惯的培养ꎬ侧重于学会记事写人ꎻ八年级以实用文本的写作贯穿始终ꎬ穿插说明文的写作ꎻ九年级侧重于作文整体的谋划布局ꎬ穿插议论文的写作ꎮ各年级写作专题的编排基本体现从易到难㊁从写作技能到文章整体构建的序列ꎮ各单元的编排也基本体现从阅读中感知写作技能ꎬ导写短文指点写作技巧要领ꎬ写作实践加以运用和训练的序列ꎮ因此ꎬ部编教材写作专题的编排脉络清晰㊁层次分明㊁重点突出ꎬ为教师落实写作教学㊁学生有计划有规则地进行写作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ꎮ2.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双线交织尽力追求单元主题与写作专题的深度融合ꎬ以读带写㊁以写促读是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编排的又一亮点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ꎬ文质兼美的选文是学生写作的最佳范文ꎻ从阅读中感知写作的技巧技能ꎬ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和实践ꎬ是写作能力 习得 的重要手段ꎮ以七年级上册为例ꎬ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ꎬ阅读教学专题分别是 四季美景 至爱亲情 学习生活 人生之舟 动物与人 想象之翼 ꎬ与之相应的写作教学专题分别是 热爱生活ꎬ热爱写作 学会记事 抓住人物特点 思路要清晰 突出中心 想象之翼 ꎮ其中ꎬ第一单元 热爱生活ꎬ热爱写作 专题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ꎬ培养学生观察生活㊁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ꎬ而这一单元的阅读主题是 四季美景 ꎬ所选四篇课文ꎬ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ꎬ前面四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ꎬ文质兼美ꎬ是我们体会如何观察生活㊁如何记录生活的良好范文ꎮ其他各个单元ꎬ阅读课文主题和写作教学专题之间也都相互融合ꎬ关系密切ꎮ3.文体写作丰富多彩从写作文体的角度分析ꎬ部编教材对文体写作的要求更加丰富多彩ꎮ除了传统的记叙文㊁说明文㊁议论文的写作外ꎬ部编教材极大地扩展了文体写作教学的范围ꎬ尤其是强化了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ꎮ新闻ꎬ传记ꎬ读后感ꎬ演讲稿ꎬ游记以及一些应用文本的写作都在写作教学之列ꎮ除此ꎬ还包括了故事㊁诗歌等带有文学创作性质的写作教学ꎮ多种文体的写作教学和训练ꎬ是提升学生综合写作能力㊁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ꎮ只有通过多种多样㊁丰富多彩的文体写作的训练ꎬ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ꎬ使写作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ꎬ而不仅仅是某项技能ꎮ4.训练方式多种多样部编教材重视学生写作训练方式的多样化ꎬ以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ꎬ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ꎮ从作文篇幅角度ꎬ有随文写作(微作文)㊁片段作文㊁完整作文等形式ꎮ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课后 思考探究 第三题: 作者把春天比作 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 ꎬ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ꎬ用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 这是属于随文写作(微作文)形式ꎮ每个写作教学专题的 写作实践 一 基本都是片段作文的形式ꎮ而每个写作教学专题的 写作实践 二 写作实践 三 基本都是完整作文的训练形式ꎮ从写作方式的角度ꎬ有改编㊁续写㊁缩写㊁改写㊁修改润色等多种形式ꎮ如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课后 积累拓展五 : 有条件的班级ꎬ可以尝试将这篇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ꎮ 这是改编的形式ꎮ七年级上册写作教学专题 发挥联想和想象 中的 写作实践 二 : 发挥联想和想象ꎬ为本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故事ꎮ不少于500字ꎮ 这是续写的形式ꎮ九年级上册有 学习缩写 学习改写 写作教学专题ꎬ九年级下册有 勤于修改润色 写作教学专题ꎮ训练形式的多种多样ꎬ有利于随时随地把握写作训练的时机ꎬ进行写作的训练ꎬ也使得写作训练目标更明确㊁更有针对性ꎮ二㊁合理使用教材ꎬ落实写作教学部编教材为我们落实写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平台ꎬ厘清教材编写意图ꎬ有助于我们挖掘教材写作教学资源ꎬ合理使用教材ꎬ把写作教学落到实处ꎬ从而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益ꎬ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ꎮ1.厘清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教学思想通过梳理教材写作教学编排的特色ꎬ我们能够体察到编者在写作教学编排过程中所渗透的写作教学思想: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从训练中提升写作技能 ꎮ这些教学思想是符合培育写作技能㊁写作素养的规律的ꎬ吃透教材蕴含的教学思想ꎬ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写作教学实践ꎬ我们的教学就能做到既有的放矢ꎬ始终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和方向ꎬ又掌控自如ꎬ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操作随机应变ꎮ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专题为 文从字顺 ꎬ但是从教材蕴含的写作教学思想来研读分析ꎬ这个设置并不十分合理ꎮ两个理由ꎬ一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主题为 生活哲理 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材第五单元单元导读)ꎬ所选四篇课文分别是«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樱桃»«外国诗两首»«古代诗歌四首»ꎬ都是托物言志类文章(诗歌)的典范ꎮ在这里设置 文从字顺 专题ꎬ不符合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的教学思想ꎮ二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设置了专题 语言要连贯 ꎬ这一单元所选四篇课文«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二篇»«昆明的雨»都是散文ꎮ单元学习重点是 要反复品味㊁欣赏语言 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ꎬ虽然 文从字顺 与 语言要连贯 在教学和训练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ꎬ但是训练要点和基本要求都非常接近ꎬ也符合散文 形散神不散 的特征ꎮ因此把两者合并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专题中更得当ꎬ也更能体现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的教学理念ꎮ重视写作教学ꎬ要积极探索写作及写作教学的规律和方式方法ꎮ写作教学和其他内容的教学一样ꎬ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方法ꎮ要落实写作教学ꎬ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素养ꎬ就要研究写作教学的规律ꎬ找到相应的落实写作教学的路径和手段ꎮ重视写作教学ꎬ还要有充分的教学和训练的时间保证ꎮ写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 习得 的过程ꎬ在教师引导㊁点拨的基础上ꎬ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 习 的时间ꎬ即训练的时间ꎮ按照部编教材的编排及«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议ꎬ落实一个专题的写作教学应有3㊁4个课时的时间保证ꎮ2.制订教学规划部编教材构建了相对独立的写作教学体系ꎬ并形成了规整㊁有序㊁螺旋上升的序列ꎮ在吃透教材体系的基础上ꎬ教师还需要结合写作教学的实际ꎬ对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ꎬ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ꎮ拟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ꎮ按照教材编排的写作教学体系ꎬ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ꎬ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ꎻ八年级侧重于学习各类实用文本的写作ꎬ训练说明文写作的能力ꎻ九年级着眼于作文程式学习ꎬ训练议论文写作的能力ꎮ结合实际情况ꎬ教学目标肯定会有所调整和修正ꎮ比如八年级ꎬ教材涉及 写人记事 训练的只有一个专题ꎬ 学习描写景物 ꎬ但是就教学实际来说ꎬ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写作ꎬ是整个初中阶段不可回避的主题ꎮ因此在八年级写作教学目标中ꎬ进一步强化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一条ꎮ找准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ꎮ从教学内容来说ꎬ三个年级各有侧重ꎬ而从教学重点和难点来分析ꎬ不同阶段也各不相同ꎮ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和学生写作的实际ꎬ找准各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ꎬ实现重点落实㊁难点突破ꎮ如七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ꎬ难点是写人记事能力的培养ꎻ八年级重点是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培养ꎬ难点则在各类实用文本的不同要求和规则ꎻ九年级重点是议论文的写作能力的培养ꎬ难点则在作文程式的掌控ꎮ拟定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案ꎮ不同的教学目标㊁不同的重点难点ꎬ有不同的落实和实现突破的方式方法ꎮ有的需要从阅读中感知㊁通过指导领会写作要领ꎬ在训练中掌握写作的技能ꎻ有的则需要在写作实践中体会㊁在点拨指导中修正㊁在反复训练中形成技能ꎮ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版块和内容ꎬ要有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案ꎮ3.随时捕捉写作教学契机写作教学不是孤立的ꎬ很多时候都需要和其他版块的教学相互交融相互促进ꎮ部编教材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以读带写 ꎬ这是对写作技能形成的非常精准的认知ꎮ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ꎬ把写作教学和他内容的教学相互交融ꎮ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ꎬ写作教学专题为 学写读后感 ꎬ如果仅就写作知识点来看ꎬ单元所选课文几乎没有涉及读后感写作方法方面的内容ꎮ但是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ꎬ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ꎬ每一篇课文乃至片段都是学习读后感写作的极好材料和资源ꎮ通过对这些文章地仔细研读ꎬ分析不同文章写读后感的不同切入点ꎬ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能ꎮ写作不仅仅是一项技能ꎬ很多时候ꎬ写作还是一项学习工具㊁一种学习方法ꎮ阅读教学㊁口语交际训练㊁综合性学习ꎬ不同版块的学习过程中ꎬ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把自己的学习感受㊁学习心得乃至学习小节ꎬ用笔记录下来ꎬ形成一种习惯㊁一种语文学习方式ꎬ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写作的技能和素养ꎬ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手段ꎬ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ꎮ4.引导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很多时候ꎬ学生怕写作文㊁写不好作文ꎬ是因为太把写作文当成 大事 ꎬ没有养成随时随地记录㊁随时动笔的习惯ꎮ如果写作文能够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ꎬ就像看书㊁说话一样的平常ꎬ作文就会变得简单ꎬ写作也就真正成为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ꎮ写日记㊁周记ꎮ日记㊁周记一直以来就是教师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ꎬ部编教材在小学三年级就有对如何写日记的专题指导ꎮ写游记ꎬ对一般的同学来说ꎬ度假旅游已经是一件经常性的事情ꎮ旅游回来了ꎬ写点见闻ꎬ写点感受ꎬ是一种很好的练笔ꎮ写读后感ꎮ看了一篇好的文章㊁一本好书ꎬ有所感悟ꎬ有点收获ꎬ随手写下来ꎬ甚至不一定成文ꎬ几句话ꎬ几行字ꎬ写在本子上甚至就记在书角书边上ꎬ都是一种练笔ꎮ写杂感杂记ꎮ心有所想ꎬ对某件事有看法有想法ꎬ动笔写一写ꎬ把看法想法抒发出来ꎬ不仅能提升写作水平ꎬ还有益身心健康ꎮ部编教材倡导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ꎬ引导学生把写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ꎬ是最有效的写作教学ꎮ三、落实写作教学的几条建议用教材 而不是 教教材 是语文教学的普通规律ꎬ写作教学也不例外ꎮ对于有效落实部编教材的写作教学ꎬ有几条建议ꎮ1.帮助学生挣脱束缚不管哪个专题的教学ꎬ 敢写 都是达成专题教学目标的基石ꎮ让学生从 敢写 到 会写 到 写好 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路子ꎮ教师要敢于破除众多的条条框框ꎬ让学生针对专题目标ꎬ重点突破ꎬ在这个基础上寻求学生写作的综合技能和素养ꎬ一步一步从 敢写 走向 会写 ꎬ从 会写 走向 写好 ꎮ2.以 写 落实写作教学的重点在写作教学落实过程中ꎬ学生的 写 ㊁动笔 练 是主体ꎬ学生的作文是 写 出来的ꎬ而不是老师 讲 出来的ꎮ要防止写作教学 学术化 ꎬ本本主义ꎬ不能以一大堆的概念为中心去指导学生作文ꎮ3.活化教材ꎬ合理利用教材教学的实际情况总是千变万化的ꎬ教师自身对写作的理解各有千秋ꎬ学生的实际也千差万别ꎮ如果一味地照搬教材的编排ꎬ蜻蜓点水式地进行教学ꎬ往往是看着各种技巧都训练到了ꎬ但是学生都没有深入透彻地感受ꎬ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ꎮ因此要活化教材ꎬ合理地 利用 教材ꎬ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专长和学生的学情ꎬ突破重点ꎬ以点带面ꎬ实现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素养的全面提升ꎮ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中学(311400)。

例谈领会教材编排意图

例谈领会教材编排意图

材的编排 意图 , 才能真 正落 实新课程 标准关 于 " 三 维目 标" 的要求 . 近来笔 者有幸 参与了 冀 教版教材教案的编写工作 , 在
!"#$%&’ 曾记得 年前我刚刚走上讲 台的时候 , 校领导 经常说 � � 的一句话就是 " 备课时首先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 年过 去了 , 在新的 理念下 , 特别是 "创 造性地使用 教材 " 的呼声 越 来越高的今天 ," 备课时先领会教材编排意图 "这一要 求是否
字内容 ,我们可以判断这对 儿水杯 ( 学生做 实验使用的学具) 一定是两个仅靠眼睛观察不易区分大小的杯子 . 只有这样才 有条件让 学生经历实 验 , 交流的全 过程 , 从中获得 对 " 容量 " 的认识及 比较容量大 小的基本 的数学活动 经验 , 同时 , 第二 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标准的 重要性 , 为学生认 识计量工具和计量单位做铺垫 . 其次 ,剖析第二对儿杯子 ( 瓶子) 的用意 . 这对 瓶子出现 在第二个例子中 ,观察图片 可以发现两个瓶子明显 的粗细不 同 ,但高度似乎相同 ,瓶内饮料的高度也似乎相同 . 教材提出 "的问题 ,接下来 呈现两种 方法 . 结合文字内容 , 我认为这对儿作为学生观察 ,讨论和交
课外拓展在交流的基础上揭示结论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他们可以用较多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揭示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使学生认识到可以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认识计量工具和计量单位同时为测量奠定基础加深对升和毫升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量杯并运用量杯进行测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升和毫升的认另一方面进一步熟悉读量筒和量杯上刻度的方法这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动手试试培养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要及时给与肯定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建立起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操作和交流我们知道了这个高杯子装的水多也就是哪个杯子装的水多我们就说那个杯子的容量大投影我把它们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比较哪个液面高哪个杯子装的饮料就多用量筒和量杯来测量不但可以比较哪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还能知道它们装多少饮料出示教具量筒和量杯这就是量筒和量杯请你观察一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量杯和量筒上都画有刻度量筒上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量杯和量筒上都有

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 迎奥 运 ” 识 竞 赛 , 以福 娃 玩 具 和 奥 运 笔 作 为 奖 知 并
教 师 : 么 叫二 元一 次方 程组 ? 什
学 生 4 就 是 由 两 个 二 元 一 次 方 程 所 组 成 的 方 :
程组 .
品. 因此 , 主任 想 预 先 知 道 一 个 福 娃 和一 支 奥 运 笔 班
解 的概念 , 握 了等式 的 变形 技 巧 , 熟 练 解 一 元 一 掌 会 次 方程.
教 师 : 刚才 两个 方程 中的 z、 像 Y都分 别表 示 同一 个 未 知 数 , 、 的值 必 须 同时 满 足 上述 两个 方程 , X 因 此 可 以 把 两 个 方 程 用 大 括 号 括 起 来 ,即
试求 解—— 给 出方程组 的解 的概 念—— 新 问题 解决 .

教师 : 如果 老 师再 提供 一 个信 息 呢 ? 比如买 2个
福娃 与 3支 奥运 笔 的总 价为 1 2元 , 能确 定 它 们的 0 你
价格 了吗 ?
学 生 2这 时 2 : +3 : 0 , : 1 2 用第 二个 方程 减 去第 :
教 : ’ 元 次 程 吗 师f 是 一 方 组 ? 二 z
学 生 ( 口同声 ) 不 是 ! 异 :
教师: 的, 是 因为它们 都 是一 次方 程 , 共有 两个 且
未 知数. 学 生( ) ( 众 :更加 惊讶地 )啊?
教 师 看 着 学 生 越 来 越 迷 惑 , 是 自己给 出 了定 于
定 义 , 学生进 行 分 析 归 纳 , 通过 变 式 提 高 学 生对 让 并
定 义 的认知水平 . 也源 于学生 对 二元一 次 方程 组 的 这
求 解. 如果用探 究 的方式 , 势必 需要 呈 现更多 的情 境 ,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蕴藏着相当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科内涵。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是每个时期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快速有效地利用初中数学教材:一、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1. 反复学习教材,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知识体系。

把握教材的编排逻辑,了解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有清晰的认识。

2. 分析教材内容的设计理念,解读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编写者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实施基础教学。

3. 学习教材的编写背景和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创作思路。

教材编写背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和教学目标,参考资料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建议。

二、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1.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教材内容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案例,设计趣味生动的教学活动。

教材中包含十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和案例,设计趣味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教材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讨论、引导观察现象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三、参与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1. 依托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材内容只是基础,教师要凭借教材内容,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数学素养。

如何理解和运用语文教材?

如何理解和运用语文教材?

如何理解和运用语文教材?如何解释和形象地修辞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是盛载着文化传承、思想启迪、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工具。

如何深刻理解和恰当运用修辞语文教材,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语文教材的编写,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经过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和精心编撰。

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快速有效运用教材的关键。

教师应深入学习教材的编写说明,明白教材的整体框架、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明确教材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1. 把握教材的时代性: 关注教材内容是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是否体现时代精神,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理解教材的学科性: 分析教材内容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如何体现语文知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如何体现语文能力的训练目标。

3. 明确教材的教学性: 了解教材作者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的考量,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特别是对教学建议和设计思路的把握,为课堂教学提供方向。

二、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

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

1. 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通过调查、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社会热点事件等相结合,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活泼,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3. 情境教学: 运用写作、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灵活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的工具,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1. 突破教材的局限性: 教材内容不可能涵盖所有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拓展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整合教材资源: 将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如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整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大全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大全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大全第一篇: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大全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其次,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教师应改变过去侧重于知识与技能传授,忽略过程方法教育的倾向,不能照搬照套教材内容,被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第二篇: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1、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均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册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主题,识字课、阅读课、语文园地(中低年级)、回顾拓展(高年级)都围绕本组主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

把握住了这点,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讲为学用。

2、演读课例,准确把握课文序列的关系。

教材通常由各个单元构成,而各单元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训练序列衔接关系。

把握住了这种关系,在授课时就知道哪组课文应该讲哪个专项的读写知识,哪组课文又是哪个专项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在讲课文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出击。

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所用。

3、钻研课后习题,把握课文重点训练项目。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都设置了精炼的训练习题,这些习题就隐藏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或难点。

聪明的教师总是不放过这些习题,通过钻研这些习题,你就会发现编者选这篇课文所要其承担的训练项目和训练目的。

如果我们认真揣摩这些习题,就会发现原来这篇课文要这样教,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就不会泛泛而谈,语无伦次,更不会1篇课文讲下来,不要说学生不知学到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讲了些什么。

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实在是利莫大焉。

小学生语文课文的作者意图探究

小学生语文课文的作者意图探究

小学生语文课文的作者意图探究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课文是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然而,要真正理解这些课文,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图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在创作每一篇课文时,都有着特定的目的和想要传达的信息。

作者的意图可能是多方面的。

有时,作者旨在传授知识,比如在科普类的课文中,向孩子们介绍自然界的奥秘、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有的作者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例如一些故事类课文,讲述了主人公诚实守信、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等美好品质,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还有些作者希望通过课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一些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的文章,引导孩子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探究作者的意图,我们首先要关注课文的体裁。

不同的体裁往往有着不同的创作目的。

记叙文通常以叙述事件和人物为主。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可能是为了展现人性的光辉与弱点,也可能是为了反映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

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述五位战士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更意图让孩子们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说明文的目的主要是向读者介绍事物的特点、原理或规律。

作者会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将复杂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像《太阳》这篇课文,作者详细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其意图在于让孩子们了解太阳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阅读技巧。

诗歌则常常借助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对生活、自然或人生的感悟。

如《静夜思》,作者在简单的文字中,传达出深深的思乡之情,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情感的表达。

除了体裁,课文的时代背景也是理解作者意图的关键因素。

每一篇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教材统编心得8篇

教材统编心得8篇

教材统编心得8篇教材统编心得篇1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到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对教材内容的变动有了新的认识新教材内容的变动,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加强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降低了难度,使教材更加合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对教材编排特点有了新的理解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

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6、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在直观图的提示下容易填出得数、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填出未知加数、借助数的组成)。

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

充实紧张的培训,时间往往过得飞快,带着几分回味,几分思考,几分收获,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

此次的培训正如一枚强心剂,将我的困惑逐一驱散——它提高了我对新教材的理性认识,促进了我对新教材的有效把握,更是增强了我对新教材教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我真心的希望我们现在的教师能多一点创新,多一点务实,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眼光,多一点执着,多一点激情,让教改之路更坚实、更宽阔、更精彩吧!教材统编心得篇2有幸参加了本次市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我受益良多,现将本次的培训心得总结如下:第一,新教材在编写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分为两大类,即通史和专题史。

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用好用活教材

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用好用活教材

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用好用活教材一、首先要理解教材编者意图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和相关学科的教研员、特级教师等所编写的,但是它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也不是要求师生必须贯彻执行的法定文件。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课程标准要求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必生搬硬套教材中现成的、不贴近所教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而要灵活变通。

准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立足之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先要通过教材分析,弄清它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

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例如,过去线段是在直线的基础上认识的,由于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无法借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直线的含义,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只让学生认识线段,而且采取直观和描述的方式。

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不要任意拔高要求,可在学习长度单位和测量实物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先去量线段,再让学生认识到像这样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图形叫线段,使学生在测量的活动中体验线段的性质。

二、把握小学生数学的起点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两类,即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

自编教材感悟心得体会(3篇)

自编教材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

在参与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材编写的重要性和艰辛,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自编教材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材编写的重要性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自编教材的编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教材的针对性。

自编教材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自编教材可以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具实用性。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编教材可以融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编写的艰辛教材编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1. 研究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为编写教材奠定基础。

2. 确定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材结构。

3. 编写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教材编写的核心,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编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4. 审稿和修改。

教材编写完成后,需要经过多次审稿和修改,确保教材质量。

三、教材编写的感悟1.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 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

教材编写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使教材更具针对性。

3. 教师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教材编写要注重实用性,使教材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4. 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材质量。

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整体目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导读”解读

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整体目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导读”解读

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整体目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导读”解读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的前面都安排了“单元导读”。

那么,“单元导读”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又该如何发挥“单元导读”教学价值呢?一、“单元导读”的构成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单元导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意境图;二是编者语。

(一)意境图什么是意境图呢?意境图就是指通过形象描绘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的图画,是与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关的、意思贴切的、符合教学情境的图案。

如三上第二单元,主题是秋天的美景,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雨》四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导读的意境图是一幅美丽的秋天图景:小路两旁满目秋意,是金黄的,是火红的。

行道树上团团的秋叶挤着挨着,好似云蒸霞蔚。

小路上,小伙伴们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这片金色的美景中。

如此美丽的图画,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优美的基调,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十分符合教学情境。

(二)编者语编者语,即教材编者在单元导读中编撰的文字。

这是编者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的最为紧要的告示,由两类构成。

第一类,单元引导语。

引导语,就是教材编者编撰的、专为引导教师和学生明白本单元教学“三要素”的话语。

哪三要素呢?即“单元内容是什么”“单元教学教什么”“单元学习学什么”。

内容、教学、学习,三位一体,构成本单元的教学系统,在单元导语中予以提示。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引导语是“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这句话很简单,可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提取了教学内容,本单元学习的是寓言故事。

第二层,提示了文体特质,本单元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文体属性,这也决定了单元学习的要点与难点。

第三层,提炼了人文意韵,寓言虽短,却能折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未来生活以启发与引领。

第二类,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导读的页面中,简洁明晰地列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有两条:第一,“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

有效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

有效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

有效利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有效教学要以教材为本,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用活用好教材,才能将教师的理解和感悟巧妙地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落实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用好教材,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准确把握教材里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对编写意图领会得越深,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课文《爬山虎的脚》(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是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除了要求掌握本课生字词而进行的语言文字训练外,还要在阅读写作方面,教导学生细致而长期地观察事物,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文章还赞美了爬山虎脚踏实地、步步稳健的精神,表达作者喜爱爬山虎的感情。

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体会作者喜爱爬山虎这种植物的感情。

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仅隐藏在课文内,在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中也有内容需要教师注意。

例如《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课后思考练习题中就有这几种情况值得注意:第一、三题是关于“我们要把课文多读几遍,还要背诵下来”,强调的是语言的积累。

第二题却是建议以“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直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之类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并问:“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特点与叶子的排列有什么联系?”因此,结合教材在文章内容和练习题,教师不难得出课堂教学要努力构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要发挥文章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让他们“画一画”,再互相用手演示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利用教材教给方法毋庸置疑,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

教师要利用教材这一工具,挖掘教材中“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南海实验学校初中部 宏政、伟君(316021)1.缘起L 老师要参加省优质课比赛,邀请我与同事参加磨课活动.她参赛的课题是七(下)数学4.2二元一次方程组[1],这是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2课时。

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列表尝试求解给出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新问题解决.它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其中教学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教学难点是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而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是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掌握了等式的变形技巧,会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据此她进行了教学设计.下面是她第一次试教时的片段回放.2. 问题凸显 2.1 创设情境活动一:为响应奥运精神,一(9)班要举办“迎奥运”知识竞赛,并以福娃玩具和奥运笔作为奖品.因此,班主任想预先知道一个福娃和一只奥运笔的价格分别为多少元?现有一个信息:一个福娃+两支奥运笔的价格共56元,你能确定一个福娃与一支笔的价格吗?S(异口同声):不能. T:为什么?S 1:如果设一个福娃的价格为x 元,一支奥运笔的价格为y 元,则562=+y x .这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它有无数个解,所以无法确定它们的价格.T:如果老师再提供一个信息呢?如买2个福娃与3支奥运笔的总价为102元,你能确定它们的价格了吗?S 2:这时10232=+y x ,用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46=+y x ,再用第一个方程减去它,得10=y ,从而36=x .S 3(很急迫的样子):也可以把第一个方程变成:y x 256-=,再把它代入到第二个方程,得到,10234112=+-y y ,求出10=y ,从而36=x .T:为什么两个方程可以相减?为什么第一个方程中的x 可以代入到第二个方程?两个方程中的x 、y 代表的是同一个值吗?S (异口同声):是,它们分别都代表福娃与奥运笔的价格. 2.2 引入课题T:像刚才两个方程中的x 、y 都分别表示同一个未知数,x 、y 的值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方程,因此可以把两个方程用大括号合起来,即 10232,562=+=+y x y x ,像这样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板书课题).2.3 概念生成T: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S 4:就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T:4,2=+=+z x 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S (异口同声):是!T:不是,因为它们一共有三个未知数.S (众):(很惊讶的) 啊?T : 63,42==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S (异口同声):不是!T:它们是的,因为它们都是一次方程,且共有两个未知数. S (众):(更加惊讶的) 啊?T :看看学生越来越模糊,还是自己给出了定义,又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解释. 2.4 列表尝试求解T:怎么来确定福娃与奥运笔的价格呢? 做一做:已知562=+y x ,填写下表:已知10232=+y x ,填写下表:你能发现y x ,的值吗? S 5:10,36==y x , T:为什么?S 6:把这两个值代人两个方程,两个方程都成立!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余略)3. 反思在磨课环节中,教师们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达成了共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3.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如何得出从上课情况分析,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根据模型生成出定义,但学生反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负迁移的结果造成教师越解释,学生就越茫然.原因在于人们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的涵已作了适度的延伸.因此,教师想用一个例子让学生探究出定义本身策略上就存在问题.我们知道,人类获取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归纳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发现学习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来理解接纳新概念的过程.这是一个接受学习的过程.不论是通过概念的形成方式还是通过概念的同化方式来获取概念,其最终目的都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良好的概念认知图式 [2].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的得出,应该说采用任何一种方式本身都无可厚非.但就本节课的教学而言,重头戏显然应是用列表尝试法求解.如果用探究的方式,势必需要呈现更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情境,以充分构建各种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这样就会造成概念出现的拖沓,给难点突破造成严重的影响.事实上,在省里比赛时,一位教师就是选择了此种方式,结果概念得出整整用时22分钟,难点却草草带过,我们认为这是本末倒置.对此我们的建议是通过模型直接抛出定义,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变式提高学生对定义的认知水平.这也源于学生对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已有较好的认知基础.3.2 对列表尝试法的思考关于用列表尝试法解方程组的解,在讨论时曾有教师产生异议:这个容是否有上的必要,教材编写者是否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并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却能创造性地使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求方程组的解看似也佐证了教师的判断,虽然他并不一定能体会到其中隐藏的思想方法.但在激烈的争论之后,我们又反复研读教材,逐渐领会了编者的意图.从尝试求解到用程序求解本身就是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逐步深化的一个过程,它充分展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当然尝试求解并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既蕴藏了估计、逼近的数学思想;还能使学生体验到,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必须先满足一个条件,再来满足其它条件这一朴素的数学方法论.它的价值或许暂时无从体现,但从长远考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列表尝试法可以说是编者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重要载体.但由于教材对于尝试求解法是以学术形态直接呈现的,所以教学设计的任务就应把它变为教育形态下的数学.鉴于目前初一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学习经验有限,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感知、体验,并自然生成使我们颇费思量……4.新设计下的教学片段对比4.1 创设情境环节……在学生明确一个方程无法确定一个福娃和一支奥运笔的价格之后,T:老师打听到一个信息,一个福娃的价格大概在33—38元之间,这时你能确定它们的价格吗?S:还是不能,因为还有很多解,所以仍无法确定.T:你能把这些解求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吗?点评: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为使探究有效进行,而不是漫无目的,故设计这个环节.当然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即使把围缩小到很窄的围,但是二元一次方程仍有很多解,强化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个数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估计,逼近的思想,并自然生成出第一个表格,为列表尝试法的最终生成进行铺垫.教师又提供另一个信息,学生明确表示能确定一个福娃与一支笔的价格之后,马上一些学生又用了代入法或加减法求出了福娃与笔的价格,这时,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启发:上面同学合理地运用了等式的性质求出了它们的价格,那么你能充分利用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确定福娃与笔的价格吗? S 1:把第一个表格中的数据代入到第二个方程,看哪个解也同时符合第二个方程.学生纷纷通过计算、比较发现了福娃与笔的价格,即10,36==y x .点评:这样的设计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发现列表尝试法,从中让学生体验到方法不是莫名其妙产生的,而是思维深化的结果.这里其实我们也预备了另一个方案,即如果学生回答仍在33—38围求第二个方程的解,然后找到两个方程的公共解,那也将按学生的思路展开. 这里还有一个花絮:在省里比赛后的点评环节中,专家曾对教师顺应学生的思路按代入法和加减法求出价格有异议,说教学容产生了偏差.而我们认为,课堂上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习惯,堵不如疏,牵强的引导产生不了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想法之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自然生成出数学方法反而更能凸显出教师的教学价值,产生富有生命力的课堂.4.2 概念辨析环节由本例的数学模型引出本节的课题之后,教师直接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即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T: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个定义,它有哪几个关键词. S 2: ①两个一次方程;②两个未知数.T:回答的很到位.须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两个未知数,是指方程组共有两个未知数,而不是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请对照定义,判断下列方程组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哪些不是,为什么?① .0;12=+=+z y y x ② .2;22x y y x =+-= ③ .1;=+=-x y xy y x ④ .21;3-=+=x y x⑤ .2)(3;012+=+=+-y y x yx点评: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得出采用了概念同化的方式,这也是基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析之后一种合理的选择.但在学生对于概念的化方面,我们并没有一味采取简单的降低认知水平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采用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接着,教师通过福娃与笔的价格又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5.结语像这样一节普普通通的课,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细致的研读,就难以真正深刻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难以实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共生,也就可能失去一次培植学生数学观念与思想方法的良机.过后我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也确实发现,部分教师对这个容理解不深刻,不甚重视;更有甚者,竟然把二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容合二为一草草带过.所以我想,学习、实践、反思,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必由之路吧!【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下)[M].,教育,2005,12.[2]何小亚.教育战争与数学教育的出路[J] .数学教育学报,2008,(1):7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