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年级下册_大象版科学总复习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总复习题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总复习题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一、根据学到的科学知识填空1、大量的证据表明,人类是从[猿]演变而来的。
2、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3、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镇],发现了距今生活[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
4、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5、[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6、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7、达尔文经过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还写出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8、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他“连中三元”的奇迹轰动了世界。
9、从世界人种分布地图上我们能够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那里干燥炎热;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
10、科学家研究发现,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一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
12、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13、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14、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现在存活着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以及我国南方的[长臂猿]四种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脸部与手都无毛。
15、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6、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一、根据学到的科学知识填空1、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2、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科学研究的方法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调查).4、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现在存活着的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以及我国南方的(长臂猿),都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脸部与手)都(无毛)。
5、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6、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
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7、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紧张步骤)。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肯定)总是精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研究.8、在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镇),有一座(龙骨山)。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著名的“北京人”就生活在这里,所以,(龙骨山)被1誊为“考察人类历史最崇高的朝圣地之一”。
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XXX)开始负责这里的发掘工作,而且创造了(“连中三元”)的奇观。
(“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退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9、黑种人主要集中在(非洲),那里的气候条件是(靠近赤道,干燥炎热)。
黄种人主要居住(亚洲)里的气候条件是(光照适中,气候温暖)。
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那里的气候条件是(光照较少,天气寒冷)。
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和亚洲的黄种人居住在地球相同的(纬度)上。
10、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是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和(非洲猿类)干系最近。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投实心球的诀窍》知识点:1.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含研究背景(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
2.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平投出去,实心球会很快落地,投出的距离就很近;如果竖直向上投,实心球会落在原地地,所以角度太小或者太大都投不远。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一般以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
第一单元《生物的家园》知识点:1.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2.丹顶鹤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那里的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繁多,为丹顶鹤提供了必要的食物。
而大熊猫爱吃箭竹,所以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
3.金丝猴的栖息地以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最为合适。
这些地方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苔藓植物繁多,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条件。
5.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
,被污染的水注入湖泊,,水藻疯长,使得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7. 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不同的植物通常喜欢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叶植物喜阴。
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一般会比山下低。
植物的生长,,所以才有了让诗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
11.地球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动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

4、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起源于中国的证据是(D)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2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A、猿人的特征B、“北京人”的考古发现C、原始森林的古猿D、一、选择题中华曙猿化石向人类的祖先“提问”)、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1 D二、填空题一、填空:B、找证据C、找理论依据D、以上都对A、找事实1、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他曾经引用的大量古生物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D)学、比较解破学和胚胎学三方面的证据,现被认为是生物进化的经典证、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2D、以上都对、资料、文物 C 、化石 A B据。
、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3)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B 2、古老的地质年代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结构简单、低等,且种类少;年轻的(上帝造人)西方国家则有的传说。
我国古代有4、(女娲造人)的传说,D、猩猩、古代类人猿B、现代类人猿C、猴子A地质年代里的生物化石结构复杂、高等,且类型多样化。
(调查)(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等。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4、传说中(A)造了人类。
3、每种生物都有一个产生、繁盛、衰老、灭绝的过程,古生物学解释了生二、判断DCB A、女娲、后羿、精卫、刑天物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到繁、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和规律。
(错)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5、(C )猿人遗址发现了猿人用火的遗迹。
4、近年来,古人类化石不断被发现,据此把人类发展划分为早期猿人、晚 2(错)、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D 、云南元谋CA 、西安蓝田B、宿迁草湾、北京周口店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距今约(6 A )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
三、简答题、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4 C-10B-5A 、30万万、30万万、20万-10、20万万D-5万1、你认为人类祖先的老家在哪里?、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1)个变量。
2、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阳光、水、空气、温度、肥料)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3、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4、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5、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做了完整的记载。
7、物体之所以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8、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9、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10、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这个发明在(医疗)、(通讯)等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焦到一个点上。
人们用它的这一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2、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
比如.红色的花朵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布料只能反射蓝色的光。
总之.我们看到它呈哪种颜色.就说明它反射哪种色光.而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了。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15、人类发展可以分为 ( 早期猿人 )、 ( 晚期猿人 )、 ( 早期智人 )、 ( 晚期智人 )四个阶段。 16、绿色社区就是指具备符合 (环保要求 )的设施 ,建立了完善的 ( 理体系 )与 ( 公众参与机制 )的文明社区。
环境管
3、科学家研究发现 ,人类与 ( 现代类人猿 )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在中国北京 ( 周口店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 龙骨山 )被誉为人类历 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早期猿人发现 ,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 ,于就是她 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 火 )烤熟食物 ;大约 30 万—— 5 万年前 ,人类的祖
24 、调查报告的种类有 (概况调查报告 ) 、(专题调查报告 )、( 理论研究型报 告 ) 、( 实际建议型报告 )。 25、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就是 ( 确定主题 )、(取舍材料 )、( 拟定提纲 )、 ( 撰写报告 )、 (修改报告 )。 26、调查报告的结构分为 (题目 )、 ( 前言 )、 (正文 )、 ( 总结 )、 (附录 )。 27、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就是用 (科学发展观 )指导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 , 就是 ( 文明社区 ) 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社区要有 (健康优良 )的
21、洗衣机的 ( A )功能更省电。 A 、强洗 B、弱洗 C、快速洗
答 :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新能源设 施、完善的管理体制、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
22、洗衣机洗衣之前 ,将脏衣服浸泡 10— 20 分钟 ,会 ( B )。 A 、增加电耗 B、节电 C、保护洗衣机 23、 ( B )电视机较节电。
职业等项的填写要求 ;所发的问卷不能少于 30 份 ,回收率不得小于 80%;做好 问卷 的统计与分析工作。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1 、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D )A 、找事实B 、找证据C 、找理论依据D 、以上都对 2 、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 D )A 、化石B 、文物C 、资料D 、以上都对 3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B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 、古代类人猿B 、现代类人猿C 、猴子D 、猩猩 4 、传说中( A )造了人类。
A 、女娲B 、后羿C 、精卫D 、刑天5 、( C )猿人遗址发现了猿人用火的遗迹。
A 、西安蓝田 B 、宿迁草湾 C 、北京周口店 D 、云南元谋6 、距今约( A )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
A 、30 万 -5 万B 、30 万-10 万C 、20 万-5 万D 、20 万-10 万二、填空题1 、现存的非洲的 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 猩猩以及我国南方的 长臂猿 四种类人猿,与人类有许多 相似之处,比如都有 耳廓 和四肢,脸部 与手都无毛。
2、早期猿人发现, 闪电 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火烤熟食物。
3 、北京西南郊的周口店镇,有一座 龙骨山 ,它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因为在 四五十万年前,著名的“ 北京人 ”就生活在这个地方。
三、问答题古猿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直立行走的?答:距今约 1500 万年前, 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古猿。
后来其后发生了巨变, 森林减少, 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
、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方面的证据,现被认为是生物进化的经典证据。
2 、古老的地质年代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结构 简单、低等 ,且种类 少;构复杂、高等 ,且类型 多样化 。
3 、每种生物都有一个 产生、繁盛、衰老、灭绝的过程,古生物学解释了生物由 少到多、结构由 简到 繁、由低等 到高等的进化顺序和规律。
4 、近年来,古人类化石不断被发现,据此把人类发展划分为 智人四个阶段。
三、简答题1、黑种人主要集中在( A 、亚洲 B 、美洲C 、 )非洲 D 、澳洲2、 美洲的印第安人是( A 、黄种人 B 、白种人)C 、黑种人D 、以上都对 3、白种人主要居住在( B A 、亚洲 B 、欧洲 C 、 美洲 D 、非洲4、 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起源于中国的证据是( A 、猿人的特征 B 、“北京人”的考古发现D )C 、原始森林的古猿D 、中华曙猿化石1、19 世纪英国科学家 达尔文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他曾经引用的大量古生物学 、比较解破学 和 胚胎学年轻的地质年代里的生物化石结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 早期智人 和晚期1、你认为人类祖先的老家在哪里?答:人类祖先的老家在非洲2、现在的黑猩猩能变成人吗?答:现在的黑猩猩不能变成人。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复习题(带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向人类的祖先“提问”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2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一、选择题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D)A、找事实B、找证据C、找理论依据D、以上都对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D)A、化石B、文物C、资料D、以上都对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B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4、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7、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3、达尔文写出了关于生物论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7、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分工。
20、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21、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选择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全新)2020年春学期、六年级下册大象版《科学》要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2、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和采摘野果充饥。
3、人类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是石器工具。
4、人类是从猿演变来的,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5、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6、科学探究活动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交流。
7、人类的祖先以兽皮、树叶为衣。
8、猿人最开始吃生的食物。
9、从猿演变成人的过程是漫长的。
10、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1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心。
12、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13、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距今大约30万~5万年前。
14、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古猿。
15、我们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观看光盘、向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请教来研究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16、“连中三元”的考古学家是贾兰坡。
负责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掘工作。
17、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18、很久以前的非洲原始森林里的古猿是怎样生活的?答:当非洲森林的气候发生变化后,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手使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
19、四种类人猿: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我国南方的长臂猿。
比如都有耳廓和四肢,脸部与手都无毛。
20、人类皮肤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21、世界各地的人类最初来自非洲。
22、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23、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
24、美洲的印第安人与我们属于同一人种,都是黄种人。
25、一切生物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而来的。
26、南美洲集中分布着黄种人与白种人。
27、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28、人类皮肤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人类皮肤的多样化。
大象版六年级教学科学下册全册总结复习计划练试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人类先人的踪迹向人类的先人“发问”一、填空:1、我们的先人生活在(丛林)里,靠(狩猎)获取食品。
2、先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先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守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观光)、(采访)和(检查)等。
二、判断1、类人猿是经过上帝演变为人的。
(错)2、人类的先人独居生活,互相之间其实不联系。
(错)3、人类的先人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先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先人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先人。
(错)三、选择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生活习惯C、先人2、人类的先人在劳动实践中渐渐学会了(B)A、打铁B、狩猎C、治病3、(B)的假定是科学研究的方法。
A、没有依据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很多相像之处,如( B)A、都能说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对于人类的先人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先人是如何演变为人的?(2)人类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的?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先人最先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窟。
直立行走。
2、你知道如何来权衡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符合吗?答:这需要用大批的事实与凭证来证明。
在收集事实与凭证以前,一定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足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获取事实与凭证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收集到的各样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找寻人类先人的踪迹一、填空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亲密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旧址发现了初期猿人用火的古迹。
3、(龙骨山)被誉为“观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4、初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并逐渐学会用(火)烤熟食品。
(完整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4、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5、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6、(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7、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8、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9、(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10、(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
(水质)、(水温)、(放养密度)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
水温骤变超过(4℃~5℃)时,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
11、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其中。
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12、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13、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4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1、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5、调查研究的步骤大致为: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分工、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6、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大致包括:班级、姓名、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和建议。
7、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占的比重达70%左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排放废气中,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引起的。
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是风能和太阳能。
8、绿色食品标志由太阳、叶片和蓓蕾组成,标志着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
9、绿色社区居民环保公约可包含节水、节电、节约纸张、防噪声、少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物品、植绿护绿、不吃野生动物等内容。
第三单元养好小金鱼1、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
水温骤变超过4℃—5℃时,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
水质、水温、放养密度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
3、金鱼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不但喜欢食用天然的食物和鱼虫,而切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物,如蛋黄、面条、米饭面包等。
4、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反比例关系。
天气变化和金鱼的呼吸也有着密切的关系5、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6、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7、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迁,或遭到破坏时,生物就必然会受到影响,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然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遭到重大破坏时,就会造成大批的生物死亡,甚至造成物种的灭绝。
8、造成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很多。
其中,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类是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对环境的破坏,比其他任何生物类群造成的破坏都要严重。
9、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其中。
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10、对比实验一般设定一个实验变量,即:对比实验只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11、搜集实事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做实验等。
第四单元雨具的改进1、雨衣是英国工人麦金杜斯无意中发明的,帕克斯对它进行了改进。
2、常见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石头、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
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
3、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形式。
4、林恒韬设计的充气雨衣是受到游泳圈的启发。
5、磁性防风安全雨披运用了有关磁的科学知识。
6、提高雨伞的安全性,就是使雨伞更醒目,可通过改变面料颜色,加强光线等方法实现7、设计改进雨伞方案时要注意:(1)针对雨具的缺点,明确改进目的;(2)具有改进和制作的条件;(3)小组成员分工合理;(4)做好器材准备;(5)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灵活地调整设计思路。
8、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辨论: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据理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分析辩驳其他人的观点。
辨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选择好研究主题后,要大胆地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
2、我们的猜想与事实是否相符,还需要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3、我国有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
4、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5、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6、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7、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1936年10月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9、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11、生物进化学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13、达尔文写出了关于生物论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14、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古代人类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
15、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16、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17、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18、只有调查之后才有发言权。
19、调查是一项很复杂、细致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分工。
20、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21、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选择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制定调查计划、展开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写出报告,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22、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3、光照、温度、湿度、雪、雨、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24、水是影响金鱼生活的重要因素,此外,放养密度和水温也直接影响金鱼的生活25、有了实验能取得成功,必须尽量减少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全面认真地进行思考。
26、金鱼是杂食性动物,它们不但喜欢食用天然的食物和鱼虫,而切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物,如蛋黄、面条、米饭面包等。
27、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许多科学奥秘就蕴涵在其中,科学而合理地整理这些数据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28、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反比例关系。
29、天气变化和金鱼的呼吸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30、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31、水温骤变超过4℃~5℃时,容易造成金鱼死亡,金鱼换水不是越勤越好。
32、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之间都和其它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发生着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关系称为食物链,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33、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迁,或遭到破坏时,生物就必必然会受到影响,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然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遭到重大破坏时,就会造成大批的生物死亡,甚至造成物种的灭绝。
34、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
木条、石头、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
35、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形式。
36、林恒韬设计的充气雨衣是受到游泳圈的启发。
37、雨衣是英国人帕克斯在英国工人麦金杜斯发明的橡胶衣服的基础上发明的。
38、磁性防风安全雨披运用了有关磁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