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课件第二章杨福家版

合集下载

【9A文】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

【9A文】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1-3.试计算核素He和Li,并对比结合能之差别作讨论。

1-4.试计算Zr,Zr,Zr,三个核素的中子分离能;比较这三个分离能,可得出什么重要结论?1-5.求出U的平均结合能;如果近似假定中等质量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为8.5MeV,试估计一个U核分裂成两个相同的中等原子核时,能放出多少能量?1-6.试由质量半经验公式,试计算Ca和Co的质量,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1-7.利用质量半经验公式来推导稳定核素的电荷数Z与质量数A的关系式,并与β稳定线的经验公式作比较?1-8.试利用镜核(A相同,中子数N和质子数Z互换的一对核)N和C质量差以及质量半经验公式来近似估算原子核半径参量r。

1-11.在核磁共振法研究原子Mg的基态(Iπ=5/2+)的磁特性实验中,当恒定磁场的强度B0=5.4×103Gs以及高频磁场的频率为v=1.40MHz时,发现了能量的共振吸收,试求gI因子及核磁矩。

1-12.假定核电荷Ze均匀分布在两个主轴分别为a和c(c沿对称轴)的旋转椭球内,试推导公式(1.6.6)。

(Q=2Z(c2-a2))5第二章2-1.核力有哪些主要性质?对每一种性质,要求举一个实验事实。

2-3.试计算从N 715O 816F 917中取出一个质子所需的能量;并进行比较,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2-4.由质量半经验公式估算O 17和F 17的基态质量差,并与实验值比较。

(r0取1.4fm )2-5.根据壳层模型决定下列一些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He 23,Li 37,Mg 1225,K 1941,Cu 2963,Kr 3683,Sb 51123,Pb 82209.2-6.实验测得He 25的最低三个能级Iπ为3/2-(基态),1/2-和3/2+;测得Ni 2857的最低4个能级的Iπ为3/2-(基态),5/2-,1/2-和7/2-,试与单粒子壳模型的预言相比较,并对比较结果作出定性说明。

第三章3-1.一个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为10d ,试问经过5天衰变的数目以及在第五天内发生衰变的数目是原来的多少(百分比)?3-2.已知1mg U 238每分钟放出740个α粒子,试计算1g U 238的放射性强度(T=4.5R10^9年)。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1-6章_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1-6章_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物理学课后前六章答案(第四版)杨福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波尔模型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 第六章:X 射线第一章 习题1、2解1.1 速度为v 的非相对论的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偏离角约为10-4rad.要点分析: 碰撞应考虑入射粒子和电子方向改变.并不是像教材中的入射粒子与靶核的碰撞(靶核不动).注意这里电子要动.证明:设α粒子的质量为M α,碰撞前速度为V ,沿X 方向入射;碰撞后,速度为V',沿θ方向散射。

电子质量用me 表示,碰撞前静止在坐标原点O 处,碰撞后以速度v 沿φ方向反冲。

α粒子-电子系统在此过程中能量与动量均应守恒,有:(1)ϕθααcos cos v m V M V M e +'= (2)ϕθαsin sin 0v m V M e -'= (3)作运算:(2)×sin θ±(3)×cos θ,(4)(5)再将(4)、(5)二式与(1)式联立,消去V’与v,化简上式,得(6)θϕμϕθμ222s i n s i n )(s i n +=+ (7)视θ为φ的函数θ(φ),对(7)式求θ的极值,有令sin2(θ+φ)-sin2φ=0 即 2cos(θ+2φ)sin θ=0 若 sin θ=0, 则 θ=0(极小) (8)(2)若cos(θ+2φ)=0 ,则 θ=90º-2φ (9)将(9)式代入(7)式,有θϕμϕμ222)(90si nsi nsi n+=-θ≈10-4弧度(极大)此题得证。

1.2(1)动能为5.00MeV的α粒子被金核以90°散射时,它的瞄准距离(碰撞参数)为多大?(2)如果金箔厚1.0 μm,则入射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称为背散射)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要点分析:第二问是90°~180°范围的积分.关键要知道n, 注意推导出n值.其他值从书中参考列表中找.解:(1)依金的原子序数Z2=79答:散射角为90º所对所对应的瞄准距离为22.8fm.(2)解: 第二问解的要点是注意将大于90°的散射全部积分出来.(问题不知道nA,但可从密度与原子量关系找出)从书后物质密度表和原子量表中查出ZAu=79,AAu=197, ρAu=1.888×104kg/m3依θa2 sin即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为密度除以摩尔质量数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

最新原子物理学答案(杨福家-高教第四版)(第一章)无水印-打印版

最新原子物理学答案(杨福家-高教第四版)(第一章)无水印-打印版

原子物理学课后答案(第四版)杨福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原子的位形:卢瑟福模型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波尔模型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电子的自旋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第六章:X射线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第八章:超精细相互作用原子物理学——学习辅导书吕华平刘莉主编(7.3元定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习题答案1-1 速度为v 的非相对论的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偏离角约为410-rad.解:设碰撞以后α粒子的散射角为θ,碰撞参数b 与散射角的关系为2cot 2θa b =(式中Ee Z Z a 02214πε=)碰撞参数b 越小,则散射角θ越大。

也就是说,当α粒子和自由电子对头碰时,θ取得极大值。

此时粒子由于散射引起的动量变化如图所示,粒子的质量远大于自由电子的质量,则对头碰撞后粒子的速度近似不变,仍为,而电子的速度变为,则粒子的动量变化为v m p e 2=∆散射角为410*7.21836*422-=≈≈∆≈v m v m p p e αθ 即最大偏离角约为410-rad.1-2 (1)动能为5.00MeV 的α粒子被金核以︒90散射时,它的瞄准距离(碰撞参数)为多大? (2)如果金箔厚为1.0um ,则入射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称为背散射)的粒子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 解:(1)碰撞参数与散射角关系为:2cot 2θa b =(式中Ee Z Z a 02214πε=)库伦散射因子为:Ee Z Z a 02214πε==fm MeV MeV fm 5.45579*2**44.1= 瞄准距离为: fm fm a b 8.2245cot *5.45*212cot 2===︒θ(2)根据碰撞参数与散射角的关系式2cot 2θa b =,可知当︒≥90θ时,)90()(︒≤b b θ,即对于每一个靶核,散射角大于︒90的入射粒子位于)90(︒<b b 的圆盘截面内,该截面面积为)90(2︒=b c πσ,则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的粒子数为:π2Nntb N =' 大于︒90散射的粒子数与全部入射粒子的比为526232210*4.98.22*142.3*10*0.1*19788.18*10*02.6--===='πρπtb M N ntb N N A 1—3 试问:4.5Mev 的α粒子与金核对心碰撞时的最小距离是多少?若把金核改为Li 7核,则结果如何? 解:(1)由式4—2知α粒子与金核对心碰撞的最小距离为=m r Ee Z Z a 02214πε==fm MeV MeV fm 6.505.479*2**44.1=(2)若改为Li 7核,靶核的质量m '不再远大于入射粒子的质量m ,这时动能k E 要用质心系的能量c E ,由式3—10,3—11知,质心系的能量为:)(212mm mm m v m E u u c +''==式中 得k k k Li He Li k u c E E E A A A E m m m v m E 117747212=+=+≈+''==α粒子与Li 7核对心碰撞的最小距离为:=m r Ee Z Z a 02214πε==fm MeV MeV fm 0.37*5.411*3*2**44.1=1—4 (1)假定金核半径为7.0fm ,试问:入射质子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金核的表面?(2)若金核改为铝核,使质子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铝核的表面,那么,入射质子的能量应为多少?设铝核半径为4.0fm 。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二章讲解及习题

原子物理 杨福家 第二章讲解及习题

me mH

1
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能量
E

E2

E1

Rhc 2
(112

1 22
)

6.8
3 4

5.1(eV)
om (3)


1.24nmKeV E

2.43102 nm
2-10 μ-子是一种基本粒子,除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 207 倍外,其
c 余性质与电子都一样.当它运动速度较慢时,被质子俘获形成μ子原
能量状态的统计权重.试问:原子态的氢在一个大气压、20℃温度的
w条件下,容器必须多大才能有一个原子处在第一激发态?已知氢原子 w处于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统计权重分别为g1=2 和g2=8.
(2)电子与室温下的氢原子气体相碰撞,要观察到Hα线,试问电子的
最小动能为多大?
3
2-6 在波长从 95nm 到 125nm 的光带范围内,氢原子的吸收光谱中包
a B
L

36 5RAZ 2

4 3RA
Z
2

88 15RA
Z
2
133.7
课 后 答 案 网
d 解之 Z= 2(注意波数单位与波长单位的关系,波长取纳米,里德伯
常数为 0.0109737nm-1,1cm=108nm,即厘米和纳米差十的八次方)
h Z=2, 它是氦离子. k 2-8 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从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所辐射的光

1 22
)

10.2eV
ww 21

hc E41

1.24 0.0102
(nm)
121.57nm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第二章习题答案上课讲义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第二章习题答案上课讲义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第二章习题答案第二章习题2-1 铯的逸出功为1.9eV ,试求: (1)铯的光电效应阈频率及阈值波长;(2)如果要得到能量为1.5eV 的光电子,必须使用多少波长的光照射? 解:(1) ∵ E =hν-W 当hν=W 时,ν为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阈频率),即ν =W /h =1.9×1.6×10-19/6.626×10-34 =4.59×1014 ∵ hc /λ=w λ=hc /w =6.54×10-7(m) (2) ∵ mv 2/2=h ν-W∴ 1.5= h ν-1.9 ν=3.4/h λ=c /ν=hc /3.4(m)=3.65×10-7m 2-2 对于氢原子、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 +和两次电离的锂离子Li ++,分别计算它们的:(1)第一、第二玻尔轨道半径及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的速度; (2)电子在基态的结合能;(3)由基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激发能量及由第一激发态退激到基态所放光子的波长.n eeZ n a∴H: r 1H =0.053×12/1nm=0.053nm r 2 H =0.053×22/1=0.212nmV 1H =2.19 ×106×1/1=2.19 ×106(m/s) V 2H =2.19 ×106×1/2=1.095 ×106(m/s)∴He+: r 1He+=0.053×12/2nm=0.0265nm r 2He+=0.053×22/2=0.106nmV 1 He+=2.19 ×106×2/1=4.38 ×106(m/s) V 2 He+=2.19 ×106×2/2=2.19 ×106(m/s) Li ++: r 1 Li++=0.053×12/3nm=0.0181nm r 2 Li++=0.053×22/3=0.071nmV 1 Li++=2.19 ×106×3/1=6.57 ×106(m/s) V 2 Li++=2.19 ×106×3/2=3.28 ×106(m/s)(2) 结合能:自由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基态时所放出来的能量,它∵基态时n =1H: E 1H =-13.6eVHe+: E 1He+=-13.6×Z 2=-13.6×22=-54.4eV Li ++: E 1Li+=-13.6×22(3) 由里德伯公式Z 2×13.6×3/4=10.2Z 2注意H 、He+、Li++的里德伯常数的近似相等就可以算出如下数值。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_0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_0

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篇一: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1-3.试计算核素He和Li,并对比结合能之差别作讨论。

1-4.试计算Zr,Zr,Zr,三个核素的中子分离能;比较这三个分离能,可得出什么重要结论?1-5.求出U的平均结合能;如果近似假定中等质量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为8.5MeV,试估计一个U核分裂成两个相同的中等原子核时,能放出多少能量?1-6.试由质量半经验公式,试计算Ca和Co的质量,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1-7.利用质量半经验公式来推导稳定核素的电荷数Z与质量数A的关系式,并与β稳定线的经验公式作比较?1-8.试利用镜核(A相同,中子数N和质子数Z互换的一对核)N和C质量差以及质量半经验公式来近似估算原子核半径参量r。

1-11.在核磁共振法研究原子Mg的基态(????=5/2+)的磁特性实验中,当恒定磁场的强度??0=5.4×103Gs以及高频磁场的频率为v=1.40MHz 时,发现了能量的共振吸收,试求gI因子及核磁矩。

1-12.假定核电荷Ze均匀分布在两个主轴分别为a和c(c沿对称轴)的旋转椭球内,试推导公式(1.6.6)。

(Q=5Z(??2-??2))2第二章2-1.核力有哪些主要性质?对每一种性质,要求举一个实验事实。

16172-3.试计算从157??8??9??中取出一个质子所需的能量;并进行比较,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2-4.由质量半经验公式估算17??和17??的基态质量差,并与实验值比较。

(r0取1.4fm)2-5.根据壳层模型决定下列一些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32563831232097412????,3????,12????,19??,29????,36????,51????,82????.篇二: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3-3. 60Co是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 5.26年,试问1g60Co的放射性强度?100mCi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60Co?解:放射性强度公式为:A??dN0.693m??N0e??t??N,其中N?N0e??t,?=,N=NA,T为半衰期,dtTM?A??dN0.693m??N0e??t??N??NAdtTM0.6931??6.0221367?1023 5.26?365?24?360059.9338?4.19778?1013次/秒?1.135?103Ci其中Ci?3.7?1010次核衰变/秒,100mCi?3.7?1010?100?10?3=3.7?109次核衰变/秒,利用公式dN0.693m??N0e??t??N?NA,可知dtTM0.693m0.693mA?NA??6.0221367?1023?3.7?109。

原子核物理课件第二章(杨福家版)

原子核物理课件第二章(杨福家版)

第2章 核力与核结构
• (3)幻数核的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比幻数大1的最后一 个核子的结合能大得多。 • 如16O的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为15.7MeV,而17O的最后 一个中子的结合能为4.2MeV,可见幻数核结合紧密。 • (4)中子数为50,82和126的原子核俘获中子的几率比 邻近的核素要小得多,说明幻数核不易再结合一个中子。 • (5)幻数核的第一激发态能量约为2MeV,比邻近核素 要大得多。
第2章 核力与核结构
• 2.幻数存在的实验根据 • (1)核素丰度 • 核素丰度是指核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和邻近核 素相比,丰度的大小是核素稳定的一种标志。 • 偶数Z(Z>32)的稳定核素中,核素丰度一般都 不大可能超过50%,但是 38 Sr 的丰度为82.56%,
138 56 140 Ba 的丰度为71.66%, 58 Ce 的丰度为88.48%,
第2章 核力与核结构
• 利用理论计算,对于奇质子核的单粒子壳模型的 电四极矩为:
2 j −1 2 Q=− 〈r 〉 2( j + 1)
• 奇中子也会产生电四极矩,因为中子影响质子的 分布。
第2章 核力与核结构
• 习题: • 1.根据壳层模型决定下列一些核的基态自旋和宇
3 称: 2
He Li
7 3
第2章 核力与核结构
• (1)若最后两个奇核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都是 平行的,即 • • • jn=ln+1/2 jn=ln-1/2 jp=lp+1/2 jp=lp-1/2
• 或者反平行,即 • 核的自旋大多数情况下是: I=jn+jp
第2章 核力与核结构
• (2)若最后两个核子中的一个核子自旋与轨道角 动量是平行的,另一个核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 是反平行的,则核的自旋 •

《原子核物理》(辐照方向)课程大纲

《原子核物理》(辐照方向)课程大纲

《原子核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化工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54学时 3学分编写单位: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编写人:杜纪富审定人:编写时间:2011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原子物理学课程的姊妹篇,它以阐述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特性为中心。

主要内容包括核结构模型、原子核的放射性、α衰变、β衰变、γ衰变、核反应及核能和放射性的应用等。

2、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放射性现象及一般规律、原子核反应、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离子加速器、原子能的利用、核技术及应用、粒子物理的一些简单理论,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核工程与核技术的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能力。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原子核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原子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成为必要的学习内容。

因此本门课程首先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使得学生扎实地学好,然后再介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然后在课程中会介绍与核辐射相关的案例以及实验等。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闭卷考试成绩占70%。

6、指定教材杨福家等著,原子核物理(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教学参考书[1] 卢希庭主编,原子核物理,原子能出版社,2000年[2] 王炎森、史福庭,原子核物理学,原子能出版社, 1998年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原子核物理(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历史2、理解原子核是由核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半径的两种含义。

3、理解原子核的结合能及其与质量的关系。

4、了解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的定义。

本章重点1、原子核半径的两种含义以及结合能与质量的关系。

最新2019-原子物理第2章-PPT课件

最新2019-原子物理第2章-PPT课件

连续谱:固体的高温辐射。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光谱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与辐射:玻尔理论
第一节:原子光谱
带光谱:波长在各区域内连续变化,此为分 子光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光谱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与辐射:玻尔理论
第一节:原子光谱
线光谱:波长不连续变化,此种为原子光谱; 黑体辐射
RHeZ2RH
~Z2RH(n112
1 n22
)
~HeRH(n1122n2122)
上式中n1取4,n2取5、6、7、….就与毕克林系规律相同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与辐射:玻尔理论
第四节:类氢离子光谱
尽管上述结果与观察结果非常一致,但还有一个明显 的差别:类氢离子光谱与氢光谱并不完全重合。
22me4 RH (4 0)2h3c
back
next
玻尔假设 电子的运 动 氢光谱的 解释
目录 结束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与辐射:玻尔理论
第三节:玻尔模型
从理论上导出里德伯常数:
RH
22me4 (4 0)2h3c
h 6.626201034 J .s e 1.602191019 C m 9.109561031 k g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与辐射:玻尔理论
第一节:原子光谱
光谱的分类: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光谱,发出 机制也不尽相同,根据波长的变化情况,大致 可分为三类:
连续谱、带光谱、线光谱
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光谱
back
next 目录 结束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与辐射:玻尔理论

《原子物理学第二章》PPT课件

《原子物理学第二章》PPT课件
波长的分布不同 (4)热辐射的能量与波长与温度有关 (5)辐射能来自原子或分子的无规热运动
能量,不发生内部状态的改变。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 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 布都与温度有关。
2.几个概念
(1)单色辐出度 R(,T )
描写物体辐射本领的物理量。
表示在一定温度T下,单位时间内从物
实验值 理学面临一场革命性的

变革!



瑞利--金斯
维恩
o 1 2 3 4 5 67
8 9λ(μm)
(M.Planck ,1858—1947)
6,普朗克公式与能量子假说
1)普朗克公式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维恩位移定律和瑞利--金斯公式
之间用内插法建立一个普遍公式:
M 0 (T )
2hc2 5
由相对论光子的质能关系 E mc2 h
光子的质量 m E / c2 h / c2
由相对论质速关系
m
m0
1 (v / c)2
有 m0 0
所以,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光子的能量就是动能
由狭义相对论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 E2 p2c2 m02c4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关系式为: E pc
光子的动量: P E h
1 ehc / kT
1
M 0 (,T )
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
普朗克公式
实验 瑞利-琼斯
h 称为普朗克常数。
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普朗克理论值
维恩理论值
T=1646k
(1)普朗克公式与黑体辐射实验曲线完全吻合
(2)经过短波近似( h kT
exp(h / kT ) 1)

杨福家-原子物理-第四版-第二章

杨福家-原子物理-第四版-第二章

1905年,爱因斯坦(Einstein)发展了普朗克(Planck) 的量子说,指出光以粒子的形式-光子—存在和传播。一个 光子的能量为E=hυ,因此,光电效应中能量满足关系式 :
1 hv Tmax W逸出 mvmax 2 W逸出 T 2
表明:对于给定的金属(φ给定 ) , T 与 v2 ( V0 )成线性关系。 直线的斜率就是 h ,所以对不同的靶来说,这条线的斜率是相 同的。
4.对特定的表面,遏止电压依赖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 强无关。
经典理论遇到的困难 几种金属逸出功的近似值 (eV)
红限问题
按经典理论 钠 ,无论何种频 铝 锌 率的入射光 , 只要强度足够大, 照射时间够长,就能使电子 2.46 4.08 4.31 逸出金属,这与实验结果不 符.
瞬时性问题
所需的能量,需要有一定的时 间来积累 . 4.70 , 与实验结果不符 4.73 6.35 按经典理论 ,电子逸出金属 铜 银 铂
8 hv E (v, T )d 3 c
3
d e
hv kT
1
上式中的 h 就是著名的普朗克常量,其曲线与实验 值完全吻合,而这一公式是普朗克根据实验数据猜出来 的。由此公式当 v->0 和 v->∞ 时分别都可得到与瑞利 -金斯和维恩公式相同的形式(推导)。 此公式虽然符合实验事实但其在公布时仍没有理论 根据 , 就在普朗克公式公布当天,另一位物理学家鲁本 斯将普朗克的结果与他的最新测量数据进行核对,发现 两者以惊人的精确性相符合。
光电效应
1888年,霍尔瓦西斯发现清洁而绝缘的锌板在紫外 光照射下获得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板在光照射下失掉 负电荷。 1900年,林纳实验证明,金属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 射电子,后来,他进一步发现,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不 能用波动说解释。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教科版选修3-5.pptx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原子结构 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教科版选修3-5.pptx

16
3.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 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α 粒子偏转角超过了 90°,有
的甚至被原路弹回,α 粒子被反射回来的概率竟然有
1 8 000
.
4
二、卢瑟福原子模型 1.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 全部正电荷以 及几乎全部的质量 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运 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被称为行星 模型. 2.原子的大小: (1)原子直径数量级: 10-10 m. (2)原子核直径数量级: 10-15 m.
5
一、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 1.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等,如图2所示.
图2
6
2.现象:(1)绝大多数的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 α 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 α 粒子偏转角度超过 90°,有的几乎达到 180°.
3.注意事项:(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 (2)α 粒子是氦原子核,体积很小,金箔需要做得很薄,α 粒子 才能穿过.
的,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由于受到带正电的原子核的库仑引力
而绕核旋转,所以本题应选D.
15
针对训练 2 在卢瑟福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只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
了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

B.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的质量在原子核内是均匀分布的 答案 A 解析 原子的核式结构正是建立在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基础上 的,C、D 的说法没有错,但与题意不符.
12
(3)如果α粒子正对着原子核射来,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 种机会极小,如图5所示.

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标签:标题]篇一:原子核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杨福家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1-3.试计算核素He和Li,并对比结合能之差别作讨论。

1-4.试计算Zr,Zr,Zr,三个核素的中子分离能;比较这三个分离能,可得出什么重要结论?1-5.求出U的平均结合能;如果近似假定中等质量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为8.5MeV,试估计一个U核分裂成两个相同的中等原子核时,能放出多少能量?1-6.试由质量半经验公式,试计算Ca和Co的质量,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1-7.利用质量半经验公式来推导稳定核素的电荷数Z与质量数A 的关系式,并与β稳定线的经验公式作比较?1-8.试利用镜核(A相同,中子数N和质子数Z互换的一对核)N和C质量差以及质量半经验公式来近似估算原子核半径参量r。

1-11.在核磁共振法研究原子Mg的基态(=5/2+)的磁特性实验中,当恒定磁场的强度??0=5.4×103Gs以及高频磁场的频率为v=1.40MHz时,发现了能量的共振吸收,试求gI 因子及核磁矩。

1-12.假定核电荷Ze均匀分布在两个主轴分别为a和c(c沿对称轴)的旋转椭球内,试推导公式(1.6.6)。

(Q=5Z(??2-??2))2第二章2-1.核力有哪些主要性质?对每一种性质,要求举一个实验事实。

16172-3.试计算从157??8??9??中取出一个质子所需的能量;并进行比较,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2-4.由质量半经验公式估算17??和17??的基态质量差,并与实验值比较。

(r0取1.4fm)2-5.根据壳层模型决定下列一些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32563831232097412,3,12,19??,29,36,51,82.篇二:原子核物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3-3. 60Co是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26年,试问1g60Co的放射性强度?100mCi的钴源中有多少质量60Co?解:放射性强度公式为:A??dN0.693mN0e??t??N,其中N?N0e??t,?=,N=NA,T为半衰期,dtTM A??dN0.693mN0e??t??N??NAdtTM0.69316.0221367?1023 5.26?365?24?360059.9338?4.19778?1013次/秒?1.135?103Ci其中Ci?3.7?1010次核衰变/秒,100mCi?3.7?1010?100?10?3=3.7?109次核衰变/秒,利用公式dN0.693mN0e??t??N?NA,可知dtTM0.693m0.693mA?NA??6.0221367?1023?3.7?109 TM5.26?365?24?360059.9338A??解可得,m?8.814?10-5g?88.14?g3-5用氘轰击55Mn可生成??放射性核素56Mn,56Mn的产生率为5?108/s,已知56Mn的半衰期2.579h,试计算轰击10小时后,所生成的56Mn的放射性强度。

原子物理课件 杨福家

原子物理课件 杨福家
Nankai University, CY LI 2014-3-15 2
Chapter 1, Atomic Physics
Relative atomic masses
A relative mass called atomic mass unit (u) is used
to mark the mass of atoms. The unit of atomic mass is based on the carbon atom, that is, the mass of carbon-12 is equal to 12.00000u. Or: 1u=1/12 of the mass of a neutral carbon atom with nuclear charge 6 and mass number 12. 1u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mass of a hydrogen atom. M(H)=1.0079u
Chapter 1, Atomic Physics
Ch1 Atomic structure
What is an atom?
What is inside an atom? How big is an atom? Charges within the atom Thomson’s model Rutherford scattering
material radium, pass through a collimator (瞄准仪) and strike a thin metal foil. Passed particles will make the zinc sulfide screen flash when striking it. The entire apparatus is placed in a vacuum chamb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一、核力•(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质子之间库伦斥力反比于距离,而核内质子间距离非常小,但质子能紧密结合而不散开,说明新的作用力——核力的存在,且是吸引力。

•一般核力约比库伦力大一百倍。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核力的短程性和饱和性•结合能近似与A成正比,说明核力是短程力;•如果为长程力,一个核子能与核内其它每一个核子发生作用,那么核的结合能正比于核子的成对数A(A-1),即正比于A2,与实验事实不符。

•核力只作用于相邻核子,由于相邻核子数目有限,因此核力具有明显的饱和性。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3)核力的电荷无关性•1932年海森堡假设:质子与质子之间的核力Fpp和中子与中子之间的核力Fnn以及质子与中子之间的核力Fpn都相等,称为核力的电荷无关性。

•利用同位旋概念,质子和中子是一种粒子的两种不同电荷态,同位旋都为1/2,而同位旋第三分量分别为1/2和-1/2。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4)核力与自旋有关•利用氘核的基态性质,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的最简单核子束缚态,其自旋和宇称为,其自旋为两个核子的总自旋和相对轨道角动量之和。

+=1π I3S13P13D11211P110状态LS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由于氘核基态宇称为正,只能是3S1+3D1态的混合,即有S=1的自旋三重态组成,不存在自旋单态的氘核,核力将使质子和中子倾向于处在自旋平行的态。

•(5)非中心力成分•氘核基态可以是3S1+3D1的混合态,其中3S1态约占96%,3D1态约占4%。

•核力是以中心力为主,混有少量的非中心力。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二、幻数•1.幻数•当原子中的电子数等于某些特殊的数目(2,10,18,36,54,86)时,该元素特别稳定,称为惰性气体元素。

•对于原子核也存在某些特殊的数目,当组成原子核的质子数或者中子数为2,8,20,28,50和82时,原子核特别稳定,这些数目称为幻数。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幻数存在的实验根据•(1)核素丰度•核素丰度是指核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和邻近核素相比,丰度的大小是核素稳定的一种标志。

•偶数Z (Z>32)的稳定核素中,核素丰度一般都不大可能超过50%,但是的丰度为82.56%,的丰度为71.66%,的丰度为88.48%,可以看出中子数50或82的核素特别稳定。

Sr88 38Ba138 56Ce14058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在稳定核素中,中子数等于20,28,50和82的同中子异荷素数目比邻近的要多,如中子数为82的中子异荷素有7个,中子数为81和83的只有1个;•质子数为8,20,28,50和82的稳定核素的数目比邻近的核素明显地多,如质子数等于50的Sn有10个同位素,而49和51的只有2个。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3)幻数核的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比幻数大1的最后一个核子的结合能大得多。

•如16O的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为15.7MeV,而17O的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为4.2MeV,可见幻数核结合紧密。

•(4)中子数为50,82和126的原子核俘获中子的几率比邻近的核素要小得多,说明幻数核不易再结合一个中子。

•(5)幻数核的第一激发态能量约为2MeV,比邻近核素要大得多。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三、原子核的壳模型•1.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原子中处于中心的原子核对周围的电子来说是点电荷,其库伦场是有心力场,每个电子是核与其它电子组成的平均场中各自独立运动。

•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l和ms。

•主量子数n可以取1,2,3,……等正整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0,1,2,……,n-1等n个值,分别用s,p,d,f ……等来表示能级;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l,共•对于轨道磁量子数ml,其取值为l,l-1,l-2,2l+1个,其能量都相同,但状态不同;•自旋磁量子数ms=±1/2。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状态下不能同时容纳两个同类粒子,在能量相同的同一l能级上总共能容纳2( 2l+1)个电子,显然有不同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分别为:s(2),p(6),d(10)等。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核内存在壳层结构的条件•(1)在每一个能级上,容纳核子的数目应当有一定的限制;•(2)核内存在一个平均场,对于接近球形的原子核,这个平均场是个有心场;•(3)每个核子在核内的运动应当是各自独立的。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3.核的壳模型•基本思想:①原子核虽然不存在与原子中相类似的不变的有心力场,但原子核中的每一个核子看作是在一个平均场中运动,这个平均场是所有其他核子对一个核子作用场的总和,对于接近球形的原子核,可以以为这个平均场是个有心场;•②泡利不相容原理不仅限制了每个能级所能容纳核子的数目,也限制了原子核中核子与核子的碰撞概率。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1)壳层结构被否定的原因•①缺乏物理基础,原子中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中心体——原子核,电子在中心势场中独立运动,但核内核子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如何独立运动?•②假定核子在其他核子势场中做相对独立运动,以谐振子势和无限深球方阱势为例: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谐振子势:•球方阱势:•这两种势只能得到最低的三个幻数2,8,20.−−=])/(1[)( 2RrVrV RrRr>≤−=)( 0V rVRrRr>≤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③“液滴模型”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仅解释了核结合能与核子数A成正比的实验事实,而且被玻尔和惠勒成功用于核反应截面计算和核裂变现象。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自旋-轨道耦合项•1949年迈耶尔和简森在势阱中加入了自旋-轨道耦合项,得到了50,82和126三个幻数,用壳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全部幻数。

•自旋-轨道耦合项使能级发生了分裂,原来以l表征的能级都一分为二(l=0)除外,分裂的能级以核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来表示,j=l-1/2(能级在上),j=l+1/2(能级在下)。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四、原子核壳模型的应用•1.原子核基态的角动量和宇称•当质子和中子都填满最低一些能级时,原子核的能量最低,即为基态;•当有些核子处于较高能级而其下面的能级没有填满时,原子核的能量就较高,此为激发态,处于较高能态的核子越多,或能级越高,原子核的激发能也越高。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双幻数核:质子和中子都正好填满各自的主壳层,每一个角动量为j的能级上都充满了2j+1个核子,角动量朝着2j+1个方向,其矢量和为零,即双幻数核的自旋为零;•每条填满核子的能级的核子数总是偶数,同一能级的每个核子宇称都相同,所有核子的宇称之积总是正的,即双幻数核的宇称为正。

•偶偶核自旋为零,宇称为正。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奇A核:其自旋和宇称可由填充壳层的最后那个奇数核子的状态决定,其自旋应与最后一个奇核子的角动量j相同;•宇称应与最后那个奇核子的轨道量子数l决定,当l 为偶数时宇称为正,l为奇数时宇称为负。

•奇奇核: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奇数的原子核,其自旋和宇称由最后两个奇核子决定,其耦合满足以下原则: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1)若最后两个奇核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都是平行的,即•jn=ln+1/2 jp=lp+1/2•或者反平行,即•jn=ln-1/2 jp=lp-1/2•核的自旋大多数情况下是:•I=jn+jp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若最后两个核子中的一个核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是平行的,另一个核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是反平行的,则核的自旋••奇奇核的宇称等于最后两个奇核子所处状态的宇称之积,即宇称为:pnjjI−=pnll+−=)1(π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核的磁矩•偶偶核的自旋为零,其磁矩也为零;•对于奇A核,自旋一般等于最后一个非成对核子的角动量,其磁矩也等于最后一个核子的磁矩。

•3.核的基态电四极矩•单粒子壳模型简单假定:奇A核电四极矩完全由最外一个奇质子决定,而奇中子不带电,不会产生电四极矩。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利用理论计算,对于奇质子核的单粒子壳模型的电四极矩为:•奇中子也会产生电四极矩,因为中子影响质子的分布。

〉〈+−−=2)1(212rjjQ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习题:•1.根据壳层模型决定下列一些核的基态自旋和宇称:•2.实验测得的最低三个能级的分别为3/2-,1/2 - 和3/2 +;测得的最低4个能级的分别为 3/2 - ,5/2 - ,1/2 - 和7/2 -,与单粒子壳模型的预言相比较,并对比较的结果作出定性说明。

He32Li7 3Mg25 12K41 19Cu63 29Kr83 36Sb123 51Pb209 82He5 2πINi 5728π I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五、原子的集体模型•壳模型在解释原子核的幻数、基态的自旋和宇称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但是对远离双幻数核区域的磁矩、电四极矩等的解释遇到了很大困难。

•除在双幻数核外加一个质子的情况外,壳层模型算得的电四极矩比实验值小几十倍,原子核具有大的电四极矩,表明它的形状与球形偏离很大。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1.核的永久变形•一个带电体系的电四极矩是该体系电荷分布偏离球形的量度。

•由于原子核内大部分核子都在核心,核心占有大部分电荷,即使一个小的形变也将会产生一个相当大的四极矩。

•雷恩沃特在1950年指出:具有大的电四极矩的核素,其核不会是球形的,而是被价核子永久变形了。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集体运动的实验依据•原子核的运动形式,除了核内存在核子的独立运动之外,许多事实表明原子核还具有集体运动的形式。

•偶偶核的低激发能级的规律:•(1)双幻核附近,可用壳模型的单粒子激发解释,简称为粒子能级;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2)离双幻核稍远的原子核(60<A<150,190<A<220),其低激发能级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与谐振子的能级特点相符,表明这类能级是由原子核的振动产生的,简称振动能级;•(3)远离双幻核的原子核(150<A<190,A>220),能级的自旋依次为0,2,4,6等,能量之比有规律:E2:E4:E6: … =3:10:21: …,与双原子分子的转动能级规律相同,称为转动能级。

)1(+∝IIEI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3.集体模型•壳模型只考虑了原子核中核子的独立运动,而集体模型在考虑核子独立运动的同时,还要考虑原子核的集体运动,即核子在平均核场中独立运动并形成壳层,同时原子核可以发生形变,产生转动和振动等集体运动。

第2章核力与核结构•(1)原子核的形变与核子数的关系•满壳层的原子核形状是球形,若满壳层之外只有一个核子,其具有确定的轨道角动量,它的概率分布不是球形的,导致原子核出现非球形变化。

•核心的极化:外围核子的运动使满壳层的核子部分(核心)受到一定的力,能使核心发生形变,称为外围核子对满壳层核心的“极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