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麦蚜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翅目蚜科Homoptera:Aphididae(aphids),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

在国内除无网长管蚜分布范围狭外,其余在各麦区均普遍发生,但常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麦长管蚜无论南北方密度均相当大,但偏北方发生更重;麦二叉蚜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较少雨的西北冬春麦区频率最高。就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来说,除小麦、大麦、燕麦、糜子、高粱和玉米等寄主外,麦长管蚜还能为害水稻、甘蔗和茭白等禾本科作物及早熟禾、看麦娘、马唐、棒头草、狗牙根和野燕麦等杂草,麦二叉蚜能取食赖草、冰草、雀麦、星星草和马唐等禾本科杂草。

为害症状,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一、种类与分布

麦长管蚜(English grain aphid,wheat aphid)

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且为害严重。

麦二叉蚜(Green bug) 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 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麦区,以西北麦区多发。

禾谷缢管蚜(oat bird-cherry aphid,bird-cherry aphid) Rhopalosiphum padi (L.)又称小米蚜。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

麦无网长管蚜(rose-grain aphid)Metopolophum dirhodum (Walker)世界各产麦区均有分布;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且为害严重。

形态特征

二、寄主与为害

主要为害小麦、糜子(穄子,不粘)、高粱、玉米、谷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莎草科、香蒲科杂草(第2寄主,禾谷缢管蚜),还为害李、桃、杏等李属木本植物(第1寄主,禾谷缢管蚜,在其上越冬)或梨、苹果等或野生蔷薇属木本植物(第1寄主,麦无网长管蚜,在其上越冬)。

麦蚜的为害包括3方面:

(1)成、若蚜群集于叶片、嫩穗、茎等部位刺吸汁液为害,造成“锁口蜜”,阻碍小麦生长发育。

(2)分泌蜜露,引起霉菌发生—霉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3)传播病毒(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后者传毒力最强),如小、大麦黄矮病毒等,导致病害流行。

三、发生规律、生活史及习性

麦长管蚜喜温暖潮湿,发育起点温度为3℃,6℃以上开始活动为害。16℃以上繁殖迅速。它的繁殖、为害盛期在抽穗期至乳熟期,故又称“麦穗蚜”。禾谷缢蚜喜湿而对温度适应幅度广,在温暖地区自小麦苗期至乳熟期虫口常稳步上升,全期均能为害。麦二叉蚜耐低温干旱,发育起点温度为0-1.6℃,5℃以上即能繁殖,15-22℃条件下繁殖迅速。它的为害盛期主要在小麦苗期,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

3种麦蚜在小麦植株上垂直分布不同。长管蚜喜光,孕穗期多在上部叶正面,尤其是抽穗后绝大多数均集中于穗部为害。麦二叉蚜怕光照,拔节期多在植株下部叶背聚集为害,致害能力强;孕穗期为害部位上移,以倒二、倒三叶背居多。禾谷缢蚜在小麦心叶和基部居多,为害部位较为分散。3种病毒传播黄矮病毒的能力,麦二叉蚜最强,麦长管蚜次之,禾谷缢蚜最弱。

(二)生活史

(二)习性

四、影响因素

(一)气候因素

在气候因子中,温、湿度对麦蚜的发生消长起主导作用。一般说,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40-80%时,即中温低湿常为麦蚜大发生的主要条件。冬季前后温度偏高有利于麦蚜发生,反之减轻。

(二)栽培条件。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所以蚜量大、为害重。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健壮,增加抗虫能力。此外,夏秋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直接关系着麦蚜的越夏生活和繁殖,直接关系着秋苗的虫源问题。

(三)天敌

麦蚜的天敌种类丰富,主要有瓢虫类、蚜茧蜂、草蛉、食蚜蝇、绒螨、蚜霉菌等,其中以瓢虫类、蚜茧蜂最重要。

四、防治方法

1、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麦田用药要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选择性药剂,尽量少用广谱性药剂,以保护天敌繁衍。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

2、防治指标与药剂选择

防治苗蚜:①防治指标:500头/百株;②防治用药:每亩用有效成份吡·抗蚜4克或吡虫啉3克。

防治穗蚜:①防治指标:800头/百株;②防治用药:亩用药剂有效成分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或抗蚜威5克;灰飞虱虫量高的地区,可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等药剂在防治

穗蚜时一并兼治。

麦二叉蚜

禾谷缢蚜

麦长管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