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版《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2024版《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课程引言•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原理与机制•计算机病毒检测与清除技术目录•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实验室操作与实践环节•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引言010204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学会使用常见的防病毒软件和工具进行病毒查杀和防御。

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0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威胁之一。

计算机病毒可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御知识对于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背景及重要性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通过PPT、视频、实验演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02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定义及特点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殊程序。

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和可触发性等特点,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计算机系统,对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计算机病毒分类与传播途径分类根据传播方式、破坏程度和感染对象等不同标准,计算机病毒可分为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区病毒等多种类型。

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网络传播、移动存储设备传播、软件下载传播和电子邮件附件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其中,网络传播是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历史与发展趋势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例计算机病毒以来,计算机病毒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发展趋势未来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隐蔽化和网络化。

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也将向这些新领域蔓延。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八、帮助和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掌握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填写表格,把自己知道的计算机病毒写入表格内并相互交流。
将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如爱虫、蠕虫、木马以及典型的熊猫烧香等病毒展示给学生。为之后的防范工作打基础。
计算机中病毒之后的症状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过病毒侵害,那么小组交流计算机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的症状。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总结常见的计算机中毒症状。
分析总结自己遇到过计算机中毒的症状。参与讨论的学生根据描述的情况进行分析可能中了什么类型的病毒。
2、比如360杀毒、金山毒霸、诺顿、卡巴斯基、天网防火墙等
一起总结本节内容
教师用课件演示,将本节知识点罗列出来,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
重点总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内容。
梳理本节所学的重难点内容。
1、对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应用,使新知识稳固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2、①不要运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盗版软件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可在多媒体教室以小组为单位,便于讨论交流,每人一台计算机,便于操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小组交流,教师也可指出学生所出现的问题。除此,在布置的活动中如果需要杀毒软件,则要求教师预先将正版软件或专业公司提供的软件试用版放在学校服务器上或者教师机上,供学生下载使用。对学生计算机的网络开放,供学生上网查阅相关杀毒软件的资料,但为了防治部分学生会通过网络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教师可以事先在专用ftp平台上提供各种资料,供学生下载使用。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教案:《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知道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难点:如何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以及如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病毒防治教材、PPT课件。

学具:学生电脑、杀毒软件、U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自己的电脑打开一个文件,突然发现电脑出现异常,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计算机病毒导致的。

2.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本质和危害。

3.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讲解计算机病毒是如何通过网络、U盘等途径传播的,提醒学生注意防范。

4. 教授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杀毒软件,教授如何进行病毒查杀、系统修复等操作。

5. 实例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以及如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板书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8.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2. 列举两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3. 描述如何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的操作步骤。

答案:1.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破坏。

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通过网络传播、通过U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备)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防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具体概念;能够说出计算机病毒的七大特点;能够复述常用的计算机病毒防备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法,提升对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提高交流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且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以及防治。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如何爱护计算机安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案例:1999年4月26日上午,在公司的办公室里,小王嚷着:“我的机器怎么死机了。

〞没方法,只好重新启动计算机,却发觉显示器屏幕突然变成刺眼的蓝底的警告信息,然后又死机了。

她焦急得不得了,计算机里存放着很多重要的文件,而且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呢。

不一会儿,一些同事的计算机也出现了同样的甚至更为严峻的问题。

这时,能够上网的同事传出了坏消息,在一个网站有一则新闻报道称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的计算机雜痪了,罪魁祸首是一个新的计算机病毒——CIH病毒。

这一次CIH病毒的爆发,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了严峻的经济损失。

教师:“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病毒的发作往往很突然,而且计算机病毒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会破坏我们的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获得答案。

〞——引入新课——计算机病毒及防备。

(二)新知探究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病毒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我们把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资料,并能自我复制、传播的程序,都归到“计算机病毒〞的范畴之中。

计算机病毒也被称为“有害代码〞。

我国在1994年2月28日公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爱护条例)的第二十八条中,对计算机病毒作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人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7、 教学策略
本节通过播放一段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兴 趣,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 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通过对定义和传播途径的讲解,使学 生对计算机病毒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通过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 点,并让学生掌握,通过对熊猫病毒案例的分析,让同学们意识到计算 机病毒的危害,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防治方 法,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掌握,最终使学生树立计 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1、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2、学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和教材辅助。
通过对计 算机病毒 的7个特点 进行分析 讲解,让 学生了解 到计算机 病毒的特 点。
一个病毒的特点并标明, 讲完七个特点后,图片显 示完整) 师:传染性和破坏性是计 算机病毒最主要的两个特 征。
师:那么为了让大家更深
入的体会到计算机病毒的
传染性和破坏性,下面就
给大家讲个例子吧。大家
看都看到屏幕上这个可爱
从总体上看。本科采用情景导入——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设 计是较为可取的,教学层次分明,学生积极配合,基本能完成教学目 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动讨论,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础 上,能够树立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
本节课还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性的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之后,能够更加注重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加强防范意识。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2、 掌握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3、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 技能。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病毒的 分钟
附件;
防治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学问
4、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5、关注病毒流行状况。
学生通过小组团结协作安装和设置 360 杀
毒软件。
上网查询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 仔细 听讲
以开展探讨 合作活动的 方式,培育学 生的协作意 识。
通过老师总 结,理顺和归 纳病毒的防 治方法,消退 学生对病毒
(五) 5 练习 分钟
参照(导学案)
通过练习,检 验学生的防 范意识
(六) 总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信任同学们都体会到,只要我们在心里构筑一道
分钟 防火墙――树立高度警惕的防范意识,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就能把
计算机病毒挡在我们计算机之外,病毒并不行怕,可怕的是防范意识薄弱。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爱好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 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实力,培育学生之间的合作实力,增进师生互动,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学过

教学 环节
活动 时间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体验导入:把伪装成嬉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 学生纷纷 通 过 利 用 模
朝气,(狐狸王变种病毒)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 点击,然 拟“病毒”发
朝气出现“中毒”现象。
后引起一 作 来 引 入 课
引导探讨问题:
阵哗然。 题,既能引起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评价项目
组员一
组员二
组员三
……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加,表现主动。 他(她)的看法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常常激励其他成员主动参加合作。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他(她)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其他同学。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足。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一)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这一课程旨在提升小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为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程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危害。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防病毒措施,如安装防病毒软件,不随意下载和打开未知文件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和传播途径。

难点:如何查杀计算机病毒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性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4. 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软件,清晰、生动地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体的病毒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病毒的危害。

3. 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模拟操作,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防病毒软件。

4. 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计算机病毒,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际案例,引出计算机病毒的话题。

2. 讲解知识:详细解释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传播方式和危害。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防病毒软件,进行简单的病毒查杀操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计算机病毒,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小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掌握了防病毒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2013年版)》的第1章第4节的内容。

在此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Office 2010的操作,以及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表示和存储、多媒体技术简介等内容。

此章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包括概念、特点、分类、危害、预防等,并从理论的认识出发,实现对计算机安全防护的简单设置,提高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和掌握计算机安全防护的相关操作。

2.教学内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与分类(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二、教学对象分析此章节教学对象为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水平;通过对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能力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也渴望在平时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能够独自解决一些安全故障。

所以在《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这个知识内容上,将计算机运行时的异常现象和计算机病毒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触发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再把学习的动力转化为学习的能力,在思考与探究中快乐地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1.专业能力(1)能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能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分类与特点2.方法能力(1)能判断计算机运行时的异常现象(2)能根据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情况提出解决措施3.社会能力(1)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难点:判断计算机运行时的异常现象,并能够根据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五、教学策略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本章节教与学的基础,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指导》第一章第六节《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范》中的一小节,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是防范计算机中毒的有效措施。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职二年级学生,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具体危害、如何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

很多学生都有过或将会遇到“计算机中毒”的经历,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另外,在讲解《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知道常用的杀毒软件;(4)了解计算机使用规范及安全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文明上网。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难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五、教法任务驱动、图示操作、情景模拟六、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接受任务——分析体会——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启发,总结完善,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兴趣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点。

•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异常反应,知道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护措施,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识别方法。

•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意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撑握检测与消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新课讲授:1 .情境导入欢欢收到了一封陌生的电子邮件,打开之后,计算机出现了莫名死机的现象。

哎呀!欢欢的计算机中病毒啦!2 .认识计算机病毒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一种程序。

3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异常反应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有哪些异常反应呢?・计算会有不明原因的司机现象・计算机启动时间变长,运行速度变慢・计算机存储的容量异常减少・计算机中文件的日期、大小、属性出现异常变化,文件被破坏4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虽然只是一段对计算机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但它与我们熟悉的生物病毒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寄生性5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对计算机病毒有所了解后,要想计算机不轻易被病毒感染,就需要知道通常什么情况下会感染计算机病毒。

那么,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呢?和同学讨论一下。

•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文件容易感染病毒•误用了带有“病毒”的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还有,访问不正规的网站链接、下载文件等•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6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定期备份文件•使用正版软件7 .分享时间,说一说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你和你的家人在使用个人计算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和大家说一说吧。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分类和常见传播途径。

2.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分类a.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b.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如病毒、蠕虫、木马等。

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a.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如通过可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文件等。

b. 强调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a.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b. 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扫描和清除方法。

c. 强调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a.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习惯,如不随意下载可疑文件、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等。

b. 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和密码安全的重要性。

c. 提醒学生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2.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的计算机病毒事件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设计一份计算机病毒防治手册或宣传资料,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机病毒案例分析材料2. 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演示和操作指导3. 计算机病毒防治手册或宣传资料模板4.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和互联网连接设备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提出的防治方案的合理性。

3. 小组活动成果评估:评估学生设计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手册或宣传资料的内容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安全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课题: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计算机中毒的现象图片,学生质疑)
活动1:计算机病毒知多少
计算机病毒知多少(概念、特点、发展、分类、危害及传播途径)
(学生观看微课,结合教材进行学习,上台分组展示)
活动2: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利用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学生讨论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活动3:制定本组网络文明公约
(学生讨论拟定出本小组网络文明公约并上台展示,师生评价)
总结拓展
(巩固知识,提出希望)
作业设置
(让学生回家检查电脑使用情况并尝试安装杀毒软件,学以致用,引导实践)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设计-六盘水市十七中学戴金杏《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学习评价表。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篇一: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一、科目:计算机基础二、课题名称:计算机病毒及防护三、对象:高中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对象分析:提到病毒,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病毒。

对生物病毒的危害性大家都有所了解,也有些恐慌。

而对计算机病毒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了解,可能有些学生也遇到过计算机被病毒侵害了的情况。

大家有电脑,那么大家都不希望自已的电脑被病毒袭击。

也就会去主动了解怎样使自己的电脑不会中毒。

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3、了解常见病毒的症状,并能在因特网上找到解决办法。

4、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网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1、提高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

八、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识别方法。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九、教学难点:1、撑握检测与消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十一、教学用具:粉笔、黑板、PPT十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SARS、禽流感的专题片小片段。

当SARS、禽流感在人间肆虐横行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这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病毒。

提问:为什么这些生物病毒会引起人们那么大的恐慌呢?这些病毒会导致人们生病,不容易医治,并且传播速度很快,影响范围很大。

提问:刚才同学们能够列举出常见生物病毒的一些症状。

那么你们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吗?你们所了解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的呢?有时候会听到有人说:“我的电脑中毒了,我的东西不见了,怎样办?”一脸茫然、无赖、害怕的样子。

(二)、讲授新课: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的、能够自我复制并进行传播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

2、难点(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在实际使用计算机时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病毒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因计算机病毒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传染性:这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从已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感染的计算机。

②潜伏性:病毒可以在系统中潜伏一段时间,不被察觉,等待特定的条件触发。

③破坏性: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删除文件、修改数据、占用系统资源等。

④隐蔽性:病毒通常会隐藏在正常的程序或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⑤可触发性:满足特定的条件时,病毒才会开始执行其破坏功能。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①破坏系统:导致系统死机、崩溃,无法正常启动。

②损坏文件:删除、篡改或损坏重要的文件和数据。

③泄露隐私: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隐私数据。

④影响网络:造成网络堵塞、中断,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3、传播途径(15 分钟)(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 U 盘、移动硬盘等。

(2)通过网络传播,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

(3)通过系统漏洞传播,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病毒利用。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③信息安全保密问题
④系统内部安全防范问题
⑤防病毒问题
⑥数据备件与恢复问题,灾难恢复问题。
3、信息安全的实现目标
①真实性
②保密性
③完整性
④可用性
⑤不可抵赖性
⑥可控制性
⑦可审查性
任务二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的病毒的种类不同,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也不同。有些病毒只是占用系统资源,干扰用户工作。有些病毒却破坏系统的资源,造成用户文件的损坏或丢失。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传染性、隐蔽性、依附性、潜伏性、破坏性、可触发性、不可预见性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可分为引导区型病毒,文件型病毒(exe和com文件),混合型病毒,宏病毒。
3、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症状
大家描述一下:P31
4、病毒的预防与清除
①建立病毒防治和应急体系。
②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③选择经过公安部认证的病毒防治产品。
④正确配置,使用病毒防治产品。
⑤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病毒的清除:使用正版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
讨论
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学习,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预防方法,对计算机是否中毒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如何清除计算机病毒。
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有何特点?
2、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
课时
1
任务一信息安全
1、什么是信息安全
(大家讨论,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设计计算机101班龙腾2013-5-16.1.3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计算机101班龙腾1020061118课型:新授课一指导思想: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而应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深刻认识、高度警惕、学会防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节采用了“亲历体验—>理解概念->分析特征->共商对策->练习强化”这一主线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3、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网络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3、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及法规。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节选自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一节中的重要内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有鉴于此,教材在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之后,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并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四学生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对计算机病毒的原理、类型、传播途径、具体危害、如何防治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课题:《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六(4)班授课人:邓伟【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计算机病毒以及它的特点,掌握病毒防治方法2、过程、方法目标:①与生物病毒进行对比,归纳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②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上来提炼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查杀3、情感、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教学重点】很好的归纳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查杀【教法】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炼知识点。

讲授、讨论相结合,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法】跟着老师的问题驱动,敢于思考并提出疑问,让老师同学帮助解决。

【教学过程】一、引入与计算机打交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因为它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她“碰过面”,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

到底,病毒是什么呢,它有些什么危害呢,下面我们共同探讨学习学习。

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计算机的病毒首先,说道计算机病毒,我们不得不说一说生物病毒,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需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及破坏能力,靠寄生在生命机体内完成其复制功能而破坏机体某些组织器官,最终导致机体疾病甚至死亡。

比如HIV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说现象:你的电脑感染过病毒吗,当时你的电脑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学生讨论回答。

)假如某天,你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突然不能使用了;运行速度明显变慢了;昨天还使用的文件,今天却无法运行……这都有可能是病毒“惹的祸”。

病毒呢,它是一种人为编写的程序代码或可执行文件(.exe)。

下面我们来给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案

甚至死亡,这说明了它对人有危害,具有破坏性。
也就是说微生物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
-3-
破坏性的特点。 老师:那计算机病毒是否也具有上述四大特点呢? 教师:我们以 CIH 病毒为例来看看,CIH 病毒它将自 学 生 : 隐 蔽 己的代码整合在计算机的一些可执行文件中,平时我 性 们很难发现它,这说明病毒的一个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你刚才重点了解的哪个病毒?它有哪些危害? 略
(请学生通过网上阅读的资料谈谈病毒会有哪些破
坏作用这总结出病毒对计算机应用的影响,以及对社
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危害)
教师:通过大家的阅读和讨论,相信我们都有了共同
的认识,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通常情况下
很多病毒会导致我们使用计算机时受到严重干扰:①
内,凭肉眼无法看出来,这说明了它具有隐蔽性。
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后,不会马上出现病症,
过几天才会出现发烧等相关病症,这说明了它具有潜
伏性。
同时甲型 H1N1 流感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说明它
具有传染性。
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后,轻者与普通感冒相似,重
症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超过 39 度,能使人头痛、腹泻、
学校 授课人 课题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年级 班级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学科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年月日 年月日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

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有鉴于此,教材在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之后,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并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能上网的,一部分同学已经亲身经历过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对于病毒,他们好奇又有点恐惧,这时老师讲解计算机病毒方面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到三个小目标。

1.知识目标(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 了解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及病毒的特征(3) 了解常见杀毒软件,并且能熟练地使用杀毒软件。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电脑感染上病毒的表现有哪些。

(2)利用学过的知识搜索杀毒软件并下载,然后对自己的电脑进行查杀病毒。

3.情感目标(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征;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和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解决措施:教师讲解及视频演示五、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形式解决措施:视频演示六.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说明“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学设计摘要:一次较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导课、引出课题、内容简介、说明目标、阐述重点难点、讲述课程、课堂小结、查标补标、布置作业及提出下次课题。

当然,不要死搬硬套,要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病毒;防治;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45—022004年我毕业于渤海大学便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学工作。

几年来的经历,让我清楚的知道教师的精深广博知识,丰富实践的经验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

同时我也深深懂得:知识在于积累,经验在于实践。

是教室、是学生、是教学使得我们的教师逐步的成长起来。

我愿意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12年我参加了铁岭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优秀课的公开评选活动,我讲的是《计算机病毒及防治》一节课,从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深有感触,与大家分享、参考和借鉴。

[创设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对话1:小华:唉,有时我上qq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图片中提到我,让我很恼火。

小明:哦,那是因为你的朋友qq中病毒了。

小华:病毒?qq也有病毒?对话2:小玉:昨天,我打开电子邮件附件时,电脑死机了。

小光:可能是感染病毒了。

小玉:又是病毒?老师:现在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越来越多样化,浏览网页、下载软件、qq聊天、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这些均有可能染上病毒,只要是中了病毒,轻则电脑运行速度越来越慢,重则计算机系统崩溃或者丢失重要信息,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如此的可怕,一旦计算机感染了病毒,我们又如何处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形成和发展。

*3、熟悉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能力目标:**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能力。

**2、懂得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能力。

[导学达标]: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师生互动)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不是微生物,它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能够侵入计算机内部,专门破坏计算机系统及干扰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种程序。

计算机病毒和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软件如word、excel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实现的功能和目的不同。

)(二)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在计算机运行中对计算机信息和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这种程序不是独立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二、计算机病毒的形成和发展(一)“磁芯大战”: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中3个年轻的程序员,在工作之余编制了一个游戏“磁芯大战”(core war),这个游戏是通过不断复制自身的方式来摆脱对方进程的控制,从而获取最后的胜利。

可以说这个程序是病毒的先驱。

(二)苹果机病毒: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发现于1981年,在苹果电脑上诞生了首个电脑病毒。

这个病毒被附着在游戏上,游戏一旦启动50次后,就会出现黑屏,并且显示一首作者自创的诗歌。

但是当时的这个病毒对电脑基本没有破坏作用,这个病毒完全是一个美国高中生的恶作剧。

(三)黑色星期五病毒:黑色星期五就是一种文件型病毒,它是在1987年秋天就被发现的老牌pc机病毒,流传最广,变种很多,别名也多。

除了它的多个变种之外,基于其发展出来的其他病毒也最多。

一般来说,黑色星期五感染文件后,会在文件的末尾放有标志串“sumsdos,病毒进入内存半小时之后,整个pc机的运行速度会降低到原速率的十分之一左右,并在屏幕的左下角开出一个黑色的窗口。

(四)cih病毒:发展到1998年的时候,最著名的一个病毒就是台湾大学生陈盈豪编写的cih病毒。

中了病毒后,硬盘数据全部丢失,甚至这个病毒还会破坏主板的基础信息,要想修好中了病毒的电脑,不仅仅是重装系统就能好的,还需要重写主板基础信息,硬盘重新格式化分区,然后再重装系统,这样才能好。

cih病毒发作最凶的时候是1999、4、26,全球范围内有无数台电脑的数据遭到破坏,所以cih病毒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第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破坏的计算机病毒。

在全球造成了大约5亿美元的损失。

(五)“熊猫烧香”病毒:1、“熊猫烧香”于2006年底以来,互联网上就开始出现该种病毒及其变种。

通过监测,民警们发现,“熊猫烧香”病毒是一个感染型蠕虫病毒,中毒电脑能够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包括当下流行主要于杀毒相关的各类工具软件,比如360安全卫士等。

这类软件一律打不开,一打开自动被关闭。

甚至还会删除用ghost软件备份的系统文件,使用户无法使用ghost软件恢复系统。

2、中毒后的电脑文件图标变成图片上面的“熊猫烧香”图案。

所有exe文件变成“熊猫烧香”图标,无限复制,系统崩溃。

3、“熊猫烧香”病毒的传播速度特别快,可以通过多种病毒传播途径来传播,局域网内只要一台中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所有电脑,最终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熊猫烧香病毒还可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盗取用户账号和密码,从而窃取用户的虚拟财产及重要信息,比如q币,网络游戏里的虚拟装备和金钱等,然后通过网络交易等平台换成现钱。

(屏幕显示三个环节)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病毒的特征。

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一)破坏性:这是绝大多数病毒最主要的特点,病毒的制作者一般将病毒作为破坏他人计算机或计算机中存放的重要的数据和文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在网络时代则通过病毒阻塞网络,导致网络服务中断甚至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二)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自我复制功能,并能将自身不断复制到其他文件内,达到不断扩散的目的,尤其在网络时代,更是通过internet中网页的浏览和电子邮件的收发而迅速传播。

(三)隐蔽性:病毒程序在发作以前不容易被用户察觉,它们将自身附加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内,或者隐藏在磁盘中较隐蔽处,有的隐藏在压缩文件中,有些病毒还会将自己改名为系统文件名,不通过专门的查杀毒软件一般很难发现它们。

(四)潜伏性:有些病毒传入给合法的程序中和系统后,不是立即发作,而是等待一定的激发条件,如日期、时间、文件运行的次数等。

(五)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发作之前潜伏在机器内并不断繁殖自身,当病毒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病毒就开始其破坏行为,不同的病毒其触发的机制都不同,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就是每逢13日星期五这一天发作。

四、计算机病毒分类(一)按照寄生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复合型病毒1、引导型病毒:指寄生在磁盘引导区的计算机病毒。

病毒利用计算机引导系统的过程侵入系统,驻留内存,待机传染和破坏。

2、文件型病毒:指寄生在文件中的计算机病毒。

病毒感染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

3、复合型病毒:指同时具有引导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寄生方式的计算机病毒。

这类病毒扩大了病毒程序的传染途径,它既感染磁盘的引导记录,又感染可执行文件。

当感染此类病毒的磁盘用于引导系统或调用染毒文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

(二)按照破坏性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1、良性病毒:只干扰用户工作,不破坏软硬件系统。

2、恶性病毒:发作后破坏数据,甚至导致系统瘫痪的病毒。

五、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一)电脑运行速度明显减慢;(二)出现新的奇怪的隐藏文件,并且删除不了;(三)一些文件被破坏;或被删除;(四)电脑不断弹出一些广告;(五)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长度发生变化;(六)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屏幕上出现奇怪的信息显示和声音效果;(七)上网时网站主页被锁定;(八)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长度发生变化;(九)曾正常运行的软件常报内存不足,磁盘空间迅速减少等等。

这些仅仅是参考,还可以通过查看进程管理器中是否有一些不知名的程序在运行。

如果自己的电脑出现以上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先怀疑是不是电脑中毒了。

六、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我们都知道,现在电脑和互联网是越来越普及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病毒也越来越猖獗,中毒电脑多薄命,面对中毒的电脑,有的人束手无策,到底“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电脑?”,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病毒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选一个好的杀毒软件,带有防火墙的杀毒软件,有了这样一个杀毒软件后,也不是就高枕无忧了,还必须经常更新升级,保证杀毒软件是最新的病毒库,然后定期对整个硬盘进行全面的扫描。

当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杀毒软件以后,在日常使用中也应该要有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

(一)不打开可疑邮件及邮件附件,(例:i love you邮件)(二)不随便打开网站及网页上不知名的链接广告。

(三)不随意打开qq聊天信息里的网址链接(四)不轻易下载不明站点的软件(五)重要资料要进行备份(六)不随意运行不知名的程序(七)使用u盘、移动硬盘前先查杀病毒万一已经感染了病毒,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先备份资料,然后再重装系统,重装的时候也要注意,安装的过程中以及安装好杀毒软件之前不要打开d盘、e盘等,装好杀毒软件后再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查杀。

对于计算机病毒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计算机病毒将与计算机同在,就像人类永远无法彻底消除生物病毒这个幽灵一样,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我们做好了防范措施,我们就可以把感染病毒的机会降到最低,把病毒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查标、补标]课堂演练:1、单选题: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a、计算机程序b、计算机指令c、计算机功能d、计算机使用2、多选题:计算机病毒按寄生方式分为()a、引导型病毒b、文件型病毒c、混合型病毒d、良性病毒e、恶性病毒3、判断题:计算机病毒只有如下特性: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

请您判断对与错()4、填空题:下列哪一种病毒在1999、4、26日发作?()a、熊猫烧香b、cih病毒c、黑色星期五d、苹果机病毒e、小球病毒5、问答题:常用的杀毒软件有哪些?说出四种即可。

6、讨论题:如何感知计算机感染了病毒?至少说出四条。

能力检测:8道小题共100分(见课件自动打分)[课堂小结]:从教学目标来看,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分类和计算机病毒的形成和发展及造成的危害及防治的技能。

从今后来说,我们在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时候应该注意防止病毒的入侵,及时对资料备份,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做到不侵害他人利益,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

七、结语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收获大吗?如果还有不理解和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网上搜索相关的内容,做以参考,也做为作业,下次与老师在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