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筷子提米实验报告-新版-精选.pdf

合集下载

小学实验报告

小学实验报告

小学实验报告学校试验报告(精选8篇)学校试验报告篇1思索: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校试验报告篇2【试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试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试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试验步骤】1、检查试验仪器是否齐全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2、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刚才的物体,观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3、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看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转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看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再削减钩码,再拉动观看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你会发觉: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4、整理试验仪器,各就各位。

学校试验报告篇3【试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试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试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试验步骤】1.检查试验仪器是否齐全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刚才的物体,观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看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转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看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再削减钩码,再拉动观看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你会发觉: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筷子提米”实验创新改进

“筷子提米”实验创新改进

2020年11月Vol . 38 No . 22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篌子提米”卖验创鉀改迸宋楠柯周新雅沈林东(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要:将“筷子提米”创新改进为“绳子提米”或“绳子提球”,既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神秘色彩,又给学生带来 了认知上的强烈冲突和视觉上的超级震撼效果;既能用于课堂演示,较“筷子提米”更易操作、难度降低、大大提高实验 的成功率,又可以用作分组和自主探究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关键词:筷子提米;创新;改进文章编号:1008 - 4134(2020)22 - 0022中图分类号:G 633.7文献标识码:B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先后有苏科版、浙教版等多 个版本教材将“静摩擦力”的演示实验选为“筷子提 米”,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追求其现象的神奇震撼,能给 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刺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 实的情况却是,很多一线教师在具体演示这一实验 时,常常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就是靠加水才勉强成功. 伴随着教学效果的不佳,教师自信心严重受挫.于是 大量针对“筷子提米”实验的诸多改进和创新应运而 生.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和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仍 有许多地方可以拓展创新.因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绳 子提米”和“绳子提球”的实践.1实验创新改进课程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一切现成的教学资源都需要教师合理地取舍和重组. 教材实验作为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可以被 教师创造性地应用和重组的[1].为了更好地吸引学 生,可以考虑在具体内容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所谓 “新”,其实包括新颖、独特、有价值.具体来说,就是在 学习这一内容时要带领同学们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 点、提供新材料、发现新方法[2].1.1实验创新1. 1-1改进一:“筷子提米”改为“绳子提米”从“基于教材‘筷子提米’实验的科学探究与教学 实践” [3]中可知,很多小学生已经亲自做过“筷子提 米”实验或者在网上看到过,一旦到了初、高中阶段, 再次遇见该实验已经没了先前的倍感神奇和震撼之感.而“绳子提米”却在生活中和课堂中很少涉及.笔 者查阅“中国知网”可知,目前鲜有文献提及,实属“空 白”.其实“绳子提米”和“筷子提米”同源同理,都是 由于静摩擦力作用的缘故,有理有据,可以为学生提 供有利于其认知发展的感性材料,有效帮助他们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4].因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改进尝试:实验器材:一根绳子、一只透明塑料瓶和适量的米.实验操作:在瓶中放入绳子,然后往瓶中加米,边 加米边夯实,再慢慢提起绳子,米和瓶子就会被提 起来.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笔者 选用上下等大的塑料瓶进行实验,实验轻易自如地取得成功.实验原理:“绳子提米”和“筷子提米”实验原理相同.如图2所 示,将米和瓶子看作一个整体,当 绳子向上提时,米和瓶子这一整体 受到重力C ,由于米和瓶子有向下 的运动趋势并且绳子与米和瓶子 (整体)之间有挤压,所以米和瓶子 (整体)会受到绳子对它向上的摩 擦力/.图1绳子提米绳子< 杯子• 米-/个当绳子成功提米,此时C =/,实验则需保证绳子对米和杯子(整体)的最大静摩擦 力•否则,实验失败-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 ’视角下研究生论文读写能力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 J X Y J G -2016 - 04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江西师范大学科技素养教育师资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编号:20丨80丨196003).作者简介:宋楠柯(丨996-),女,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周新雅(1962 -),男,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頌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沈林东(1994 -),男,广东揭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2•中学物理V〇1.38 No.222020年11月通过实践发现,选取同一种类的绳子(如麻绳),绳子的股数越多(即绳子越粗),实验更易成功操作. 当绳子越细时,实验操作中则需要反复夯实,不断按 压,才能取得成功.若选取很细的绳子时,例如缝衣服 的线,实验无论怎么夯实、按压,均未取得成功.另外,该实验还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粗细适中的绳子或布条(如图3所7T C)进行实验,实验图3不同种类的绳子 均轻易取得成功(如图4所示).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m a x大于自身的重力c,绳子就 可以将弹性球提起来了.图7瓶子倒置 图8瓶子正放图4不同绳子提米无论是“筷子提米”实验还是“绳子提米”实验,实验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实验结果也在学生猜想的范 围之中.如何将实验设计得更有趣、更吸引学生呢? 笔者进行了以下改进.1. 1.2实验创新改进二:“筷子提米”改为“绳子提球”实验器材:不透明的缩口瓶、一根绳子和一个弹 性球(弹性球直径略小于瓶口直径).实验操作:实验前,将弹性球放入瓶中(如图5所 示);实验时,把绳子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着瓶 子一手拉绳,使绳子一直保持拉紧状态,将瓶子放正 后松开拿瓶的手,绳子就可以将瓶子提起来了,如图6 所示.由于小球在实验前已放人不透明瓶中,该实验 可以作为课堂小魔术进行演示.图5 图6绳子提球实验原理:“绳子提球”和“筷子提米”实验有异 曲同工之妙,都是运用“摩擦力如图7所示,当瓶子 倒置时,弹性球落至瓶口处,此时拉紧绳子,绳子和弹 性球以及瓶子之间有压力,它们之间存在摩擦力;如 图8所示,当拉紧绳子旋转使瓶子正放时,若弹性球通过实践发现,实验选取的弹性球的直径应略小 于瓶口直径,弹性球直径太小,瓶子倒置时一方面小 球会掉出来,另一方面绳子与弹性球之间正压力较小,实验容易失败.另外,实验应选择粗细合适的粗糙 绳子(如麻绳),以增大绳子与瓶子和弹性球之间的摩 擦力,保证实验顺利进行.1.2 实验改进创新的优点其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教材上 的“筷子提米”改进为“绳子提米”和“绳子提球”,有 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既然“筷子提米”可以将“筷 子”换用“绳子”,“米”可以换用“小球”,那么是否还 可以换用其他材料实验呢?这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课 后交流和课外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科学 探究能力-其二,有助于用作课堂分组和自主探究实验.“筷 子提米”由于米量因杯子大小而定,实验过程中容易 洒落,作为课堂分组实验很难控制.而“绳子提球”实 验所需器材明显简少,有助于用作课堂分组和自主探 究实验.其三,操作更简单.将“筷子提米”改进为“绳子提 球”,避免了“筷子提米”实验的反复夯实、按压,更易 操作、难度降低,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其四,震撼性更强.“绳子提球”实验可作为课堂 魔术表演,既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神秘色彩,又给 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强烈冲突和视觉上的超级震撼 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 的兴趣.其五,更节俭.米作为一种食材,实验后的米很难 再食用,容易造成浪费.将“筷子提米”改进为“绳子提 球”,避免了浪费,有助于养成学生珍惜粮食的好习惯,使“粒粒皆辛苦”的传统美德渗透到教学中.2建议基于自身实践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若想在教 学中成功地演示上述的实验改进和创新,建议注意以 下几点:•23•2020年11月Vol.38 No.22 中学物理t喇“形象”类比教具臾破“抽象”猜想难题一以水流受阻(水阻)类比电流受阻(电阻)为例周剑1叶成林2(1.仪征市陈集中学江苏扬州211408;2.仪征市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11900)摘要:本文以水流类比电流,建构水流受阻的模型,将电流变抽象为形象,教师在事实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科学 推理,得出水阻的影响因素,以水阻类比电阻,帮助学生建构电阻概念;以水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来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 因素,从而猜想的难题便迎刃而解.关键词:水阻;电阻;类比猜想文章编号=1008 -4134(2020)22 -0024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1问题的提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第十四章“欧姆定律”是电学重点章节,“电阻”这一课时位于“欧姆定律”的第一小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 难以理解电阻的概念,合理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对于学生而言更加不易,担心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生成新问题阻碍课堂教学进程,故而常常对电阻一节内 容采用直接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提起兴 趣,被动地接受电阻概念以及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造成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缺失,思维品质未能得到循序 渐进的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简要概 括原因有两点:首先,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它是导体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资助课题“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项目编 号:20I9JK13 -Z A16).作者简介:周剑(1981 -),男,江苏仪征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与实验研究;叶成林(1969 -),男,江苏仪征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对于“绳子提米”实验,除了绳子的影 响外,实验尽量选取轻质的塑料瓶,以减轻瓶子自身 的重力;选取粗糙的米(如籼米),以增大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对于“绳子提球”实验,实验应选取粗细适中 的粗糙绳子,弹性球的直径应略小于瓶口直径,以保 证实验的成功率.操作技巧:“绳子提米”实验最好一边加米一边夯 实,增大绳子与米之间的正压力,以增大它们之间的 最大静摩擦力.“绳子提球”实验的关键是瓶子倒置后 拉紧绳子,在旋转瓶子正放前,应保持绳子一直处于 拉紧状态,以保证绳子与瓶子和弹性球之间一直存在 摩擦力•实验操作素养:任何实验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 的,需要教师不断练习,反复实践,练足手上功夫,才 能保证课堂演示的万无一失.3结束语将“筷子提米”创新改进为“绳子提米”或“绳子 • 24 •提球”,依据的是同一实验原理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同样达到了极具震撼的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周新雅,周行,蔡孝文.基于教材“筷子提米”实验的科 学探究与教学实践[■!].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9):66-67 +70.[2] 徐秋实,周新雅.利用颗粒物体之间静摩擦力规律改 进筷子提米实验[J].物理教师,20丨8,39(09) :51 -53.[3] 盛建国,杨勇诚.活用教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项目学 习实践探索[•!]•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4(11) :2 -5.[4] 谢宝英.“筷子提米”小实验的改进[J].物理教师,2006(06) :5,[5] 孙菊如,周新雅.学校教育科研[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7.(收稿日期:2020 -08 -19)。

大班科学优秀说课稿含反思《筷子提米》

大班科学优秀说课稿含反思《筷子提米》

大班科学优秀说课稿含反思《筷子提米》(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科学优秀说课稿含反思《筷子提米》一、设计意图:多年来,我园注重课题研究与特色建设的整合,在“九五”课题研究基础上,形成了“重材料投放、促科技教育、唯素质发展”的办园特色。

基于“筷子提米”实验的深度探究

基于“筷子提米”实验的深度探究

V 〇1.50 No.l Jan .2021教学参考实验研究基于“筷子提米”实验的深度探究李丹霞周新雅周行(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文章编号:1002-218X (2021)01-0059-03中图分类号:G 632. 42 文献标识码:B摘要:为了使“筷子提米”实验的高成功率变得有章可循,在梳理、分析教材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着求真、求实、求精的探究原则,进一步深入展开实验探究.揭示出更加全面、准确的见解。

关键词:筷子提米;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筷子提米”是验证静摩擦力存在的演示实验,在 多个版本的教材中出现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究 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该实验现象生动有趣,能够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其对摩擦力的感知,还由 于各版本教材关于这一实验的编排方式与呈现内容 耐人寻味。

虽然它们都强调“压紧”的操作细节,但是 强调在米中加水的就只有某一版本教材,而且“加水 有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也曾在一些研究文献中陆续 被采用w 。

事实上,在“筷子提米”实验时加水有如下 缺陷:①等米吸收水分膨胀至演示时间过长;②学生 可能怀疑是水将大米、筷子、杯子黏在一起[2],并未与 静摩擦力有效地联系起来。

梳理和分析“筷子提米” 实验的相关文献,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对实验器材的 改进,如试管代替杯子[3]、砂石代替米M ;对影响实验 的操作技巧及米、筷子、杯子的选择与分析[5_6]。

看 似经历这样的改进后,成功实现“筷子提米”实验变得轻而易举和有章可循,但所有结论是否真的全面准确 和普遍适用依然值得深人探讨。

―、基于“筷子提米"实验成功率对杯子的选择 1.杯子高度对“筷子提米”实验的影响根据粮仓效应,当颗粒的高度H 达到底部直径 的2倍时,底部的压强不再变化而趋于一定的饱和 值。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容器侧壁的摩擦力支持 了颗粒物的重力[<]。

基于此理论依据,考虑杯子的高 度与底部直径的关系后提出猜想:若杯子高度与直径 关系为H 彡2d ,则实验成功;若杯子高度与直径关系 为H <2d ,则实验失败。

米壶铃实验报告(3篇)

米壶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通过特定方式利用静摩擦力举起容器及其内部颗粒物质的现象,并分析影响这一现象的相关参数。

二、实验原理当勺子或筷子等物体部分浸入颗粒状物质(如大米)中时,物体与颗粒物质之间以及颗粒物质与容器之间会产生静摩擦力。

当静摩擦力足够大,能够克服重力时,便可以举起容器及其内部的颗粒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试剂与仪器:- 高度不同、大小不同的米桶若干- 筷子一根- 适量的米2. 实验工具:- 电子秤(用于测量米的质量)- 测量尺(用于测量米的高度和米桶的直径)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适量的米倒入不同高度和大小不同的米桶中。

2. 将筷子插入米桶底部,观察并记录筷子插入的深度。

3. 逐步增加米的高度,观察并记录筷子插入的深度。

4. 重复步骤2和3,改变米桶的底部直径,观察并记录筷子插入的深度。

5. 调整筷子粗细,重复步骤2和3,观察并记录筷子插入的深度。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米的高度、米桶的底部直径、插入米的深度、颗粒物的大小、筷子的粗细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当筷子插入大米中时,米桶与大米之间、大米与筷子之间产生作用力。

当拔出筷子时,筷子与大米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大米与筷子间产生静摩擦力,阻碍筷子向拉力的方向运动。

2. 同理,大米与米桶之间产生静摩擦力,使整体向拉力的方向运动。

因此,当静摩擦力足够大时,可以举起容器及其内部的颗粒物质。

3. 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米壶铃现象的相关参数有:- 米的高度:米的高度越高,静摩擦力越大,越容易举起容器。

- 米桶的底部直径:米桶底部直径越小,静摩擦力越大,越容易举起容器。

- 插入米的深度:插入米的深度越大,静摩擦力越大,越容易举起容器。

- 颗粒物的大小:颗粒物越小,静摩擦力越大,越容易举起容器。

- 筷子的粗细:筷子越细,静摩擦力越大,越容易举起容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利用静摩擦力举起容器及其内部颗粒物质的现象,并分析了影响这一现象的相关参数。

基于“筷子提米”实验的科学探究

基于“筷子提米”实验的科学探究

实验教学基于 筷子提米 实验的科学探究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330022)㊀沈林东㊀周新雅㊀徐大军㊀周㊀行㊀㊀ 筷子提米 实验是教学 摩擦力 时常被采用且非常经典的演示实验之一,以 一根筷子提起一杯米 的神奇现象,生动形象且极具说服力的向学生展示出静摩擦力的存在.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静摩擦力的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㊁触觉等感官.该实验被苏科版㊁浙教版等多个版本教材先后收录供学生阅读和参考.针对 筷子提米 实验的研究有很多,从1996年至2019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该实验的教学研究论文就已达19篇之多.这些论文主要研究筷子㊁米㊁杯子㊁操作技巧㊁教师实验素养等因素对实验成功的影响,以及为了提高成功率而选择沙㊁试管㊁棍子等器材改进实验.鲜有就圆柱管代替杯子(瓶子)完成 筷子提米 实验的研究,更不曾有用圆柱管成功实现 不用筷子 提米的创新实践.因此,选取圆柱管代替 筷子 杯子或瓶子 提米和 无筷提米 实验,营造出更加神奇的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定能使传统的 筷子提米 实验重新绽放异彩.再选取不同规格的圆柱管探究其自身哪些因素会对实验产生影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㊁推进传统实验器材选择具有重大作用.1㊀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圆柱管能否成功 提米 与其自身的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可能与圆柱管的口径㊁长度大小有关.设计实验:选择不同规格的圆柱管分别进行 筷子提米 和 无筷提米 实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准备一根筷子㊁适量干大米㊁多根不同规格的透明圆柱管(长度有5c m㊁10c m㊁15c m㊁20c m㊁25c m;相同长度的口径有1c m㊁1.5c m㊁2c m㊁2.5c m㊁3c m㊁3.5c m),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图1㊀实验器材(2)实验过程:由于圆柱管两端开口相当于无 杯底 可以兜住米,米容易 从上端进下端出 ,所以实验时要将圆柱管放在较为平整的桌面上,保证下管口与接触面之间尽可能没有缝隙,避免米在装入圆柱管时漏出.此外,在夯实米时要固定好圆柱管,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因圆柱管口与接触面之间出现缝隙而 漏米 .实验操作步骤和部分实验现象见表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圆柱管口径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长度的圆柱管成功的难度一样.但是,当圆柱管的长度一样时,随着口径的增大,实验越难取得成功,实验记录见表2.选取长度为15c m的不同口径的圆柱管,为了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用不同的圆柱管进行 筷子提米 和 无筷提米 实验各20次,并统计其成功次数(口径为1c m的圆柱管插入筷子时容易被撑裂,故不用于做 筷子提米 实验).2㊀分析与总结米掉落的原因分析:夯实大米时,压力并不是均匀作用在每粒米上.上部分的米先受到挤压,挤压程度会逐渐增大,当挤压程度达到最大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也最大.再继续夯实大米时,上部分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互联网+ 视角下研究生论文读写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课题编号:J X Y J G-2016-04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素养教育师资培养创新实践(编号:201801196003).表1㊀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圆柱管规格(部分)实验现象(部分)备注长度/c m口径/c m1.尝试用无底圆柱管进行 筷子提米 :先将圆柱管放在桌面上并用手固定好,再往管内装满干大米,夯实,将筷子插入米中后向上提.用口径不同㊁长度不同的圆柱管提米时,有的能提米成功,有的则不能.151.5提米成功153.5提米失败251.5提米成功2.尝试用无底圆柱管进行 无筷提米 :先将圆柱管放在桌面上并用手固定好,再往管内装满干大米,夯实后用手直接将圆柱管上提.用口径不同㊁长度不同的圆柱管提米时,有的能提米成功,有的则不能.151.5提米成功153.5提米失败251.5提米成功实验1㊁2的区别在于是否插入筷子,但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出, 有筷 与 无筷 同样可以提米.所以,当摩擦力足够大时,实验结果与是否插入筷子无关.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圆柱管的长度㊁口径对是否能成功提米存在一定影响.在 提米 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圆柱管底部有些米掉落,而上部分的米并没有掉落. 掉落的米 和 不掉落的米 这两者能够给予学生非常直观的鲜明对比,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此时再引入 静摩擦力 的知识,会使得学生对其认识更加深刻.㊀㊀表2㊀成功次数统计表口径/c m11.522.533.5筷子提米2013200无筷提米202013300的米产生的摩擦力会抵消到一部分压力,使得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小,导致下部分挤压程度小,受到的摩擦力小,容易掉落.因此,在夯实大米时最好一边加米一边夯实,这样能够使米整体的挤压程度达到最大,所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应达到最大,实验的成功率也会相应提高.口径对实验影响的分析:米堆中筷子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会随着米填充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当h小于圆柱管直径2倍时,米粒总质量大部分作用于圆柱管底部,此时圆柱管底部受到的压力大,f较小;当h大于圆柱管直径2倍,圆柱管底部压力趋于饱和,f随新添加的米粒质量增加而线性增大.米和筷子是相互作用的,故米本身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也是按照上述规律变化的.当圆柱管长度相同时,米的最大静摩擦力也是相同的,而随着圆柱管口径的增大,米的总重力会逐渐增大.因此,通过实验和分析可知,在器材的选择上应该选取口径较小㊁长度适宜的圆柱管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的成功几率更高.但由于实验装置相对简陋,而且实验次数偏少,使得该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仍需要不断进行实验探究.3㊀教学建议为了顺利实现 以管提米 的 无筷提米 实验,除了需要考虑圆柱管的影响外,其他影响因素同样也需要考虑.通过实践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器材选取口径较小㊁长度适中的圆柱管;为了增大米受到的摩擦力,应选取粗糙的筷子和米(比如籼米),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操作技巧由于圆柱管没有 底 可以兜住米,所以在装米和夯实过程中要避免 漏米 .要可能地将大米尽夯实,最好一边加米一边夯实,这样能够使米受到的压力增大,进而使摩擦力增大.(3)教师的实验素养(演示经验和技巧)任何实验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教师提前去演练实验㊁积攒经验㊁掌握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取得成功.(4) 加水 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给 米 加水的方法颇有投机取巧之意.有论文提出用湿米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湿米中筷子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比干米中大),对确保实验成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无益于实验.在生活中,学生会发现米淘洗之后会 粘 在锅壁或器皿上,而且在实验中湿米也容易发生 粘米 现象.此时,米之所以不掉落是因为 水 的原因,还是因为 摩擦力 的作用呢?难免会让学生在思维认识上产生混乱.所以,湿米无益于该实验改进.4㊀结束语对于 筷子提米 实验不应该一成不变㊁墨守成规,而应该认真地考虑如何加以改进创新,使得实验的演示更多样化㊁更丰富化,使这一传统教材实验与时俱进㊁焕然一新.另外改进实验不应该只是 纸上谈兵 ,还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进而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使该实验改进在教学中能够得以成功地演示,显现出应有的功效.收稿日期:2020-11-26。

筷子筷子提米的实验作文

筷子筷子提米的实验作文

筷子筷子提米的实验作文
筷子提米的奇妙实验。

那天闲着没事,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说过的筷子提米的神奇实验。

我翻箱倒柜找出米和筷子,决定自己也来试一试。

一开始,我就像平时插筷子吃饭那样,随便往米里一插。

可当
我提起筷子时,米粒们就像撒欢儿的孩子,纷纷掉落,一点也不配合。

我心想,这哪是提米啊,简直是挑战我的耐心!
不死心的我,决定换个方式。

我慢慢地、一点点地将筷子插入
米中,还用手轻轻压实了周围的米粒。

再提起筷子时,嘿,这次米
粒们像是被魔法黏住了一样,居然真的跟着筷子提起来了!我兴奋
地大叫起来,“成功啦!”。

我仔细端详着这个“米筷子”,心里琢磨着,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筷子和米粒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上网一查,原来是
因为摩擦力呀!米粒之间互相挤压,产生了摩擦力,筷子就能轻松
地提起它们了。

这次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不仅让我玩得不亦乐乎,还学到了新知识。

下次我还要试试别的实验,看看还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用筷子提米的实验作文

用筷子提米的实验作文

用筷子提米的实验作文万事皆有可能,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试验,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今天的“筷子插米”实验,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就来看看吧!上课了,老师布置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用一根筷子来把杯子里的米提起来。

这怎么可能?尽管如此,大多数同学还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想要挑战。

只见一个男生拿起筷子,斜插进米里,手慢往后掰,试图把米杯给起来,可米杯非但没提起来,杯里的米还洒了一地。

唉,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我在底下看清了全程,心想,那到底怎样才能把杯里的米提起来呢?突然,我灵机一动,大胆地把手举了起来,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

我端起米杯,往桌上震了震,试图把里面的空气给震出来接着,我用手往米里按了按,按压到最紧时,把筷子插进去。

诶,有希望!我小心翼地往上提,只见米杯一动不动,稳如泰山为什么还是不行?我明明压得很紧了,是哪里出错了吗?我又继续尝试了几次,结果如出一辙--依然是提不起来。

这不科学呀按道理来说是提得起来的呀!我眼珠子溜了一圈,思考了一会儿,啊,有了!我向老师申请加点水,加完水后,我用手指把杯口边缘的米推到中间区域,再手握拳头,往杯里使劲一压,将筷子快速插进去,慢慢地往上提,只见杯子渐渐被挪动了,当我想要一鼓作气,将杯子整个提起时,米杯又坠了下去。

“哎呀!怎么这么难啊!"我烦躁地说道。

老师听到后,连忙过来鼓励我:"不要着急,再试一次!你看你这一次的尝试是不是相较于上一次进步很多了呀,所以不要放弃,尝试得越多,你离成功也就越近。

”听了老师的劝导,我点了点头,决定再试一次。

不知最后试了多少次,十次?二十次?我只知道,我完成了从完全不能提起,到能提起秒钟、三秒钟,直到最后能完全提起,并保持悬空十秒钟的全过程!我终于成功了!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万事皆有可能,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不容易的,其背后必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付出了无限的汗水。

基于不同版本“筷子提米”实验的深度分析及思考

基于不同版本“筷子提米”实验的深度分析及思考

提出“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 新认知的形成;苏科2007版则侧重分析如何提高实 验的成功率,发展学生新的认知。 4 “筷子提米”实验在不同版本中存在是否合理
通过对7个版本教材中"摩擦力”相关内容的比 较与分析,发现只有少数几个版本教材中有“筷子 提米”实验,再从人教版的各个版本前后变化发现, 2001版后已不再有这个实验,这是因为“筷子提米” 实验不重要?还是因为不合时宜?或者因为该实 验存在漏洞?
“静摩擦力”一直都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学生对它的认知常常停留在生活中一些平淡无奇的 现象上,很难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和较强的学习兴 趣。而在研究各版本教材中关于“摩擦力”的实验设 计时,发现“筷子提米”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演示 静摩擦力实验。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版本教材都开 设有这一演示实验。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 较分析,探讨不同版本教材中“筷子提米”实验的有 无原因、编写思路,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 念,可得出有益于“静摩擦力”教学的相关结论。 1不同版本“筷子提米”实验的知识编排比较
状两方面的因素。在瓶子材质的选择上,相同大小 的玻璃瓶与塑料瓶相比,其质量一般比较大,通常只 有当筷子与米粒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瓶身 与米粒的共同重力G时,实验才会成功。因为选择 质量较大的瓶子无形中增加了实验难度,所以在演
•7•
2021年第7/8期
SHIYAN JIAOXUE YU YIQI
3不同版本''筷子提米”实验的教学逻辑对比
教学逻辑是否清晰合理,是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重要指标之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
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
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⑺有

三年级实验作文筷子提米

三年级实验作文筷子提米

三年级实验作文筷子提米在我的记忆中,三年级的那次科学实验课,简直太有趣啦!那天,科学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一个神奇的实验——筷子提米!”一听到这个实验的名字,大家都兴奋起来,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筷子怎么能提起米呢?”“这根本不可能嘛!”老师先让我们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装满米的杯子、一根筷子和一个空盘子。

看着这些简单的材料,我心里直犯嘀咕:就凭这些东西,真能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实验开始啦!老师先把杯子里的米压得严严实实的,边压还边告诉我们:“这一步很关键,一定要把米压实,不能留一点空隙。

”只见老师的手紧紧地握住杯子,用力地压着米,那认真的样子,就好像在做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米被压实后,老师又把筷子插进了杯子里。

这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手,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老师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地提起了筷子。

可是,筷子一下子就从米里滑了出来,米也撒了一桌。

“哎呀!”同学们都失望地叫了起来。

老师却笑着说:“别着急,咱们再来一次。

”这一次,老师更加仔细了。

她把米压得更实了,还在杯子里加了一点水,让米能够更好地粘在一起。

然后,她再次把筷子插进米里,并且停留了一会儿。

当老师再次提起筷子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筷子真的把满满的一杯米提了起来!“哇!”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大家都惊讶得合不拢嘴,眼睛瞪得大大的。

我更是激动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心里不停地想着:这也太神奇了!接下来,轮到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了。

我按照老师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做着。

我把米压实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心里紧张极了,生怕自己做不成功。

好不容易把米压实了,插进筷子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我试着提起筷子的时候,心都快跳出来了。

可是,筷子还是滑了出来,米也撒了一地。

“哎呀,怎么会这样?”我有些沮丧。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又重新做了一次。

这一次,我更加用心了,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格外仔细。

终于,在我的努力下,筷子成功地提起了米!那一刻,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筷子提米杯——一次神奇的科学实验

筷子提米杯——一次神奇的科学实验

筷子提米杯——一次神奇的科学实验
周末,我做了个科学实验,名字叫筷子提米杯。

我准备了一根筷子、一个塑料杯子和一些米。

首先,把米放进塑料杯中,用手按一按,再把筷
子插入米中,然后倒一点水,再按一按,5分钟后,就能把米杯提起来了。

这时,我将定时器打开设
置5分钟,回到桌子前仔细地观察,发现米在渐
渐地膨胀,我继续观察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忽然,叮-叮-叮,定时器响了,我迫不及待地提起筷子,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米杯竟然被筷子提起来了,
好神奇呀!
我知道加入的水使杯内的米粒迅速膨胀,米粒与
米粒之间相互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所以
筷子就能将盛米的杯子提起来。

新课程教学中对筷子提米小实验的研究

新课程教学中对筷子提米小实验的研究

对“筷子提米”小实验的研究◎高淳县下坝中学(211318)高三兵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们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中学物理在实验教学的要求上,增大了学生的实验比重,目的是要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更多地趋于采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在实验的设备条件上,重视用简单的仪器做实验(更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条件),同时也注意应用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在学生物理实验活动范围方面,已扩展到第二课堂,即课内和课外实验相结合。

笔者身处新课程改革的农村课堂第一线,(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八年级物理教材)曾经一度陷于新课程改革的迷茫与困惑中,特别深感新课程与农村中学的实情有很大差距,越来越多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搞得我们农村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师措手不及、无力招架,一段时间后,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笔者慢慢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下面就是笔者对教摩擦力这一内容过程中遇到的“筷子提米”小实验的思考,将它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第1页“筷子提米”实验是课内教学的补充性实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广大一线教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通过这些小实验来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实验教材虽然安排在课外让学生自主进行,笔者认为,此类课外实验虽然在课外,但仍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计划性,也应该把它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中去,使学生能得到一个既循序渐进,又较持久的培养过程。

本实验可以从科学探究的过程方面来这样设计:教师提出问题:用竹筷能否将杯子和米一起提起来呢?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米放在杯中很松散,竹筷是不可能将杯子和米一起提起来的;而小华认为米粒较粗糙,只要改变一下条件,如将米压紧,就可以增大摩擦,有可能会将杯子和米一块提起。

筷子提米实验的实验报告

筷子提米实验的实验报告

筷子提米实验的实验报告筷子提米实验,这个名字一听就感觉有点“高大上”,是不是?其实做起来也不复杂,最简单不过了。

我们这回实验的目的就是看看,筷子能不能用来提起一粒米,嗯,就是一粒小小的米。

听起来有点搞笑,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心里也没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筷子就那么两根,米那么小,怎么可能轻松提起来呢?谁知,真做起来时,我才发现,哎呀,原来这其中有门道!有些事情,看着简单,做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简直是一场“脑力与技巧”的较量。

先来讲讲实验的准备工作吧。

我们准备了两根普通的筷子,一些米,和一只透明的小碗。

别看这些工具简单,其实在操作中,最关键的就是你怎么夹住米。

开始的时候,我还挺有信心的,心想,筷子嘛,拿起东西那是小菜一碟。

可是,第一次试的时候,米一掉进碗里,我就傻眼了。

怎么夹都夹不住,这米就像个小精灵似的,滑溜得不行。

想想都觉得好笑,这么个小东西都能让我“折戟沉沙”!一想,要是每次都失败,岂不是太丢人了?于是我心一横,决定再试一次,不能这么轻易就放弃!这次,我学聪明了,拿起筷子以后,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你能行的!”我轻轻地捏住筷子的前端,然后慢慢地接近米粒,生怕用力过猛让米飞走。

刚开始,筷子都好像有点不听使唤,简直像两只不太灵活的小手,怎么也夹不住那粒米。

真是又气又笑,心里想着:这筷子到底有没有“超能力”啊?不过,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得先找到那个“窍门”。

这米粒真的是“贵人多忘事”,它不像个死物,稍微一碰就滑掉。

你得掌握一定的夹米技巧,手稳、眼准、力道适中,才能像高手一样稳稳地夹住它。

终于,经过几次尝试,我成功了!简直有种“横扫千军”的成就感,那粒米就这么静静地躺在筷子之间,完全不动。

嘿,真是想不到吧,一根小小的筷子居然能这么稳稳地夹住米粒。

看着米粒安静地躺在筷子上,我顿时觉得自己是个“筷子大师”,比那些大厨还厉害呢。

为了不显得太自夸,我连忙做了几个深呼吸,恢复镇定。

筷子_物理实验报告

筷子_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筷子提米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4月5日实验目的:1. 探究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压力和接触面积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摩擦力与重力平衡的原理。

实验器材:1. 玻璃杯(或装牛奶的瓶子)1个2. 筷子1双3. 米(灿米或糙米)适量4. 木棒1根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杯(或瓶子)放置在桌面上。

2. 将筷子垂直插入玻璃杯中,确保筷子插入到底部。

3. 在玻璃杯中均匀地撒入米,注意米不要装满杯子,留出1厘米的空间。

4. 用木棒将米压紧,确保米粒与筷子紧密接触。

5. 再次将米填满杯子,直至米粒堆放在筷子上方。

6. 用手握住筷子,缓慢且平稳地向上提起,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当用力提起筷子时,会发现筷子能够将整个玻璃杯中的米粒连同杯子一起提起。

实验分析:1. 摩擦力的作用:在这个实验中,筷子与米粒之间存在摩擦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在本实验中,筷子与米粒的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较大,使得筷子能够提起整个杯子。

2. 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用木棒压紧米粒,增大了米粒对筷子的压力,从而增大了筷子与米粒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因此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3. 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当提起筷子时,筷子对米粒和杯子的重力与筷子与米粒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平衡。

此时,筷子能够提起整个杯子,说明摩擦力足以抵消重力。

结论:1.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抓住物体、推动物体等。

2. 压力和接触面积对摩擦力的大小有显著影响。

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摩擦力。

3. 当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时,物体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拓展实验:1. 改变筷子的材质,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2. 改变米粒的密度,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3. 改变实验环境,如温度、湿度等,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在物体运动和静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筷子提米”小实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50字作文大全

“筷子提米”小实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50字作文大全

“筷子提米”小实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50字
周五,我看见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些小实验,我特别好奇,于是便拿了一个空瓶子、一个漏斗、一根筷子,还有一些米,准备做我选中的“筷子提米”小实验。

首先,我把漏斗放在空矿泉水瓶的瓶口上,再往漏斗里倒米,直到把瓶子灌满为止。

随后把筷子用力地插入瓶子里,就像一位大人物要走过一条路,路上却都是人,于是便给他让出一条道来一样。

筷子直直地插入了装满米的瓶子里,我将筷子扭了几下,又将瓶子摇了一摇。

我把筷子往上提,可是瓶子却没有跟着筷子提起来,而是留在了桌子上,还撒了一些米在桌子上。

我失败了。

我想难道是米不够的原因?于是我往瓶子里又加了一些米,再插进去。

没想到成功了!
我开心极了!但是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我查了一下,终于知道了原理,因为二者之间产生了摩擦力,筷子往上提的时候,较大的摩擦力阻止了筷子向上的动作。

于是米和瓶子便跟着筷子提起来了。

米和筷子之间的摩擦力竟然可以产生这样的一幕,太不可思议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021【实验名称】筷子的神力思考: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 然后将筷子上提, 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 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 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 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 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 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021【实验名称】筷子的神力思考: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 然后将筷子上提, 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 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 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 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 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 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023【实验名称】一、调查目的通过对我校建筑物的调查, 了解保温技术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

二、调查地点和时间xxx三、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和测量四、调查描述1. 数据测量2. 保温技术(1) 增加墙体的厚度, 在墙体中填充泡沫, 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

冬暖夏凉。

(2) 双层玻璃及其密封夹层中的空气能大大提高窗户的保温性。

(3) 冬季室内暖气片是提高房间温度的主要方法。

五、调查结论1. 保温材料和技术在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2.在建筑中新保温材料和保温技术的使用, 如墙体的保温层、中空门窗等, 可以节约能源, 少用电和燃气, 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024【实验名称】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报告实验人员: xxx主题: 植物与环境实验日期: xxx实验计划:1.清楚植物的名称;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①看泥土是干燥的, 还是湿润的;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 还是在燥热的地方;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⑤浇水时, 是要往页上浇水, 还是往根部浇;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筷子提米实验报告

筷子提米实验报告

筷子提米实验报告筷子提米实验报告引言:筷子提米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人类智力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实验通过观察参与者使用筷子提起米粒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策略的多样性。

以下是对筷子提米实验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了一碗装满米粒的容器,以及一双筷子。

参与者被要求使用筷子将尽可能多的米粒提起并放入另一个容器中。

实验者观察并记录参与者的行为,并在实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参与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提起米粒。

有些人选择将筷子直接插入米粒中间,然后用力提起;而另一些人则采用了更加细致的方法,先夹住米粒的一端,再慢慢提起。

还有一部分参与者尝试了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以找到最有效的提米方法。

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观察参与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提米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些参与者更加注重直接的结果,他们追求快速和高效的提米方式,往往在提起米粒时用力较大。

而另一些参与者则更注重过程,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提米策略。

智力发展的关联:筷子提米实验也揭示了智力发展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关联。

年龄较小的参与者往往倾向于采用直接且力量较大的方法,这可能与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者逐渐学会了更加细致和灵活的思考方式,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筷子的力度和角度,提起米粒的成功率也更高。

实验局限性:尽管筷子提米实验提供了有关智力发展和思维方式的有价值的信息,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该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的参与者数量有限,无法代表整个人群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方式。

其次,实验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来验证实验结果的普适性。

结论:通过筷子提米实验,我们得出了人类智力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的结论。

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提米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而智力发展与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筷子提米杯

筷子提米杯

筷子提米杯
今天我虽然没上科学课课,但我在家做了个科学实验,叫筷子提米杯。

我按照科学游戏书上的步骤来做。

材料有:一只塑料杯、一根筷子、一些米粒和一些水。

1、把塑料杯装满米,用手压一压。

2、用力把筷子插紧密中,再把米压一压。

3、在杯中加入少量的水,等待2-3分钟。

然后轻轻把筷子提起来,你会发现米杯也被你提起来了。

游戏揭秘:加入的水使杯内的米粒迅速膨胀,米粒与米粒之间互相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而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盛米的杯子提起来。

我们按照说明书做了第一次,因为杯子太小,所以失败了。

第二次,我们换了玻璃杯,按照步骤做,这次,我觉得一定会成功,我们等了三分钟,这次果然成功了!妈妈先提了,没掉。

然后我也提了,也没掉。

改到小姨了,他先提到跟我们一样的高度,然后甚至都把杯子提到厨房顶上去了,可杯子还是没掉。

唉~~真是筷子提米杯米杯不掉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
实验名称:筷子提米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一个玻璃杯(可以用装牛奶的瓶子)、一只筷子、米、木棒。

主要操作步骤:
1. 将筷子立在杯中,再在杯中放入米;2、将米压紧,再提筷子,筷子会提起整个杯子。

【实验中注意事项】
1.在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采用较粗糙的灿米和表面粗糙的筷子,不要
选用新粳米.2.米先不要装满杯子.以浅离杯口1厘米为宜.在米中插入筷子,筷子要插到底,用不棒将米捣实,再用米加满杯子.3.提米时候速度不要太快。

【分析论证】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米粒捣实之后压紧筷子,比之前对筷子的压力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米
粒与筷子的就增大,当米与筷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到可以与重力平衡时,就可以通过筷子将整杯米提起来了。

同组实验合作者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