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doc
人民的名义观后体会4篇
![人民的名义观后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e196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9.png)
人民的名义观后体会 (2)人民的名义观后体会 (2)精选4篇(一)《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反腐败的剧情剧,通过展示中国政府腐败问题的现实,让人们反思和思考。
观后,我深受触动和震撼。
首先,这部剧展现了中国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的深层次。
通过描绘各种各样的腐败行为,以及政府内部的权力争斗,剧中展示了这个庞大体系中的各个角色和环节。
这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腐败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和反腐工作。
其次,剧中的角色形象鲜明而生动,人物性格的塑造非常成功。
从剧中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有忠诚正直的官员,也有贪婪腐败的官员,还有不甘屈从的普通人。
这些人物的塑造让我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性和对社会角色的思考。
通过这些角色,剧中传达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再次,剧情的紧凑程度和逻辑性使我着迷。
剧中的每个情节都紧扣主题,扣人心弦,充满悬念。
无论是案件的侦破过程、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还是反腐工作的推进,每个细节都让我着迷。
故事的发展不仅让我紧张兴奋,也引发我的思考,让我对中国政治体制和反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这部剧向观众展示了一种道义力量对抗腐败的希望。
剧中的主人公李达康和他的团队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但他们坚守正义,不屈不挠。
通过他们的努力,一些腐败分子受到了惩罚,正义得到了伸张。
这给了我希望,让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反腐败的战斗能够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观后《人民的名义》让我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反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希望这部剧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人民的名义观后体会 (2)精选4篇(二)《人民的名义》是一部非常引人深思的电视剧,通过讲述反腐败斗争的故事,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丑陋的现象和问题。
观后,我产生了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这部剧非常真实地展现了腐败在中国社会中的普遍存在。
在剧中,腐败涉及了各个层面的官员,从省委书记到村支书,甚至还有涉及到警察和律师。
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五篇汇总
![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五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99004bbf78a6529657d531e.png)
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
相对于普通干部,高官腐败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坏更广更深。
如下是整理的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一当前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名为《人民的名义》,该剧堪称反腐大片,群众直呼过瘾。
但观看之余,笔者感触颇多,体会有以下几点1、全力集中,腐败升级,和珅似的贪官越来越多。
一个中央国土资源部门小小处级官员赵德汉,负责审批全国资源开发,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就贪得京城豪华别墅和现金超两亿,如果一个省部级、副国家级高官,那将可以贪得多少,比和珅有过之无及。
这个中央部门的小小官员,从草根阶层(乡村贫困农民)靠着自己的业务能力发展到中央部门的处级官员,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没有裙带关系,更没有家庭背景,其出事后,也未见单位领导出面了解情况,真是可怜,这就是草更阶层当官的下场。
朝中无人难当官啊!2、官二代、裙带关系严重。
剧中以H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为代表的政法系,和H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为代表的秘书系全力斗争激烈,都在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人员。
特别是政法系,像H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其老爸就是老检察长,陈海还是政法系高育良的门第;最高检反贪局侯亮平是高育良的学生等等,H省的公安厅长也是高育良的学生,首席弟子。
如果陈海、侯亮平没有这些关系背景,这么年轻能当上厅局级官员吗。
如果他们也是草更阶层出来,也许其官级还远不如那位国土资源部门的赵德汉。
朝中有人好当官,这是千百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真理,如今也屡试不爽,因为在没有实行民主普选直选的当今,官员还是靠上级的推荐任命产生的,让谁做官、去哪里做官、政绩如何等情况还是由上级官员说了算。
怪不得当今公务员队伍拍马成风,乐于攻关裙带关系,有的甚至希望成为上级官员的入门女婿或干脆认爹做父。
3、司法不独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严重,落马的腐败官员也往往是政治斗争的产物。
在法制国家,司法官员的行驶权力,来源于国家法律赋予,司法官员的上司,就是国家法律。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Word文档]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fb38116eefdc8d376ee32bf.png)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导语:《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反腐话剧,由国话、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北京嘉会本末文化艺术创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作家周梅森编剧,导演王晓鹰执导。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表现的尺度极大,真实极大的暴露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商组合、公检法系统无非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姻亲关系、同乡关系、主仆关系,各种子承父业,兄终弟及,盘根错节、尔虞我诈、贪赃枉法之严重、之触目惊心,为中国历代所不及。
以下是带来的《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在豆瓣上的评分维持在9分以上,这对国产剧来说,绝对是罕见的。
它号称中国版《纸牌屋》,将反腐剧和政治剧合二为一,还原了中国官场现状的很多规则和特点。
总制片人、导演李路认为,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要对现实素材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加工。
“剧中确实有不少情节是借鉴了现实案例,但是反腐剧不是为了展示腐败,而是为了反映腐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伤害,给大家以警示和启发。
” 国家廉政体系是各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
而我国现实中还存在政治制度空转、监督体制缺位的现象,人大、政协的地位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
有学者总结中国官僚腐败的根源集中体现为两个不对称性:一是权力不对称性,指的是公共权力和制约、监督公共权力的力量的不对称性;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指的是由于腐败隐秘、敏感特性而造成的腐败者和反腐败机构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对称性。
权力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导致腐败。
解决权力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政府重新认识和定位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衡。
中国要成功消除腐败的结构性根源问题,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更多来自内部,来自党和国家内部的官僚主义、低效率以及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和制衡的挑战。
看人民的名义有感(共5篇)
![看人民的名义有感(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b9ccc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f.png)
看人民的名义有感(共5篇)第一篇:看人民的名义有感观人民的名义有感《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检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阶层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还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遗余力消除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苍蝇老鼠。
记得那里面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这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其实地狱离我们多么近啊。
现在的社会,压力大,矛盾多,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总有些人看到别人日子过的红火,看到别人买车买房,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红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应当得到的东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点权力去换取物质上的享受。
还记得抗日英雄吉鸿昌的一则故事——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
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
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
身为党员干部,就应当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廉洁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片中的齐斌也一直在讲,他自己的教训就是学习不足,法律法规的这些学习高度没有拔上去。
只有个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免于那些社会流毒的侵蚀。
人,无欲则刚。
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华美,其实烫手的东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刚直,行得正走得端;才能“不怒而威”,成为别人的表率。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诚不欺我。
第二篇:人民的名义有感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优秀篇】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优秀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e181c7f242336c1fb95e7b.png)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篇一】《人民的名义》还原真实的反腐生态,是近年来优秀国产正剧的代表。
能够照进现实,让观众看了觉得不矫情、不做作,紧扣时代脉搏,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部诚意之作。
党的“纪律”和“规矩”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了可靠保证,是我们党沉淀了近一百年的行动法宝,绝不允许任何党员搞特殊,绝不允许任何党员搞特权、均不允许任何党员搞不正之风。
正因为有铁一样纪律,党才培养出了钢铁一般的队伍,才有了今天的丰硕成果。
那么作为一名基层普通的党员应该怎样做到严守纪律,端正作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牢记党员的义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党员义务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具体标准。
在平时的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认真值好每个班,认真巡视每个设备,认真写好每份总结……目前公司“创先”工作处于建设初期,我们党员同志应该勇于担当,守住平淡、耐住寂寞、抵住诱惑、顶住压力、抗住打击、经住考验,走在群众的前面,时刻等待着组织的召唤,为电厂的安全生产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第二,立足岗位,言传身教,当好“先锋”、起好带头作用。
俗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腐败问题不仅仅包括大贪大恶,还包括我们平时不注意而可能发生的小问题,因为小问题有可能滋生演变成大问题。
执行力上打点折、规章制度上打打插边球,如此等等,虽然这些问题都不大,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的性质却实在不容小视,是它们给“腐败”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如果所有的党员同志在日常的岗位中结合工作的特点严格要求自己,给广大群众带好头,向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正能量,那么“腐败”必将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篇二】《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导演李路在接受我采访时表示:“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如果没有文艺作品进行反映和表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位。
当代电视剧作应该也必须有所反映,这是电视剧作为大众文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4篇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d69c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5.png)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精选4篇(一)《人民的名义》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视剧,通过它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部剧深刻展示了中国社会现实的一面。
剧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都非常真实,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
剧中反腐斗争的描述也不离真实,让人们对中国反腐斗争的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剧中也揭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官商勾结、权力腐败等,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其次,《人民的名义》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剧中的人民群众起初无法让贪官受到应有的制裁,但最终他们的声音齐聚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贪官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让我明白,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正义的实现。
最后,《人民的名义》也提醒我要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剧中的角色们都以对人民负责、对公正有信念的态度,顶住各种困难和压力,坚守自己的原则。
这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也需要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
总的来说,《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我明白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我作为个体的责任。
这些都是我在观看这部电视剧过程中得到的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精选4篇(二)《人民的名义》是一部由周梅森执导,李兰迪、陆毅、张丰毅等人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以反腐败为主题,通过揭示一连串的腐败案件,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决心和力度。
观看完这部剧后,我深受触动和启发,下面是我对《人民的名义》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领悟到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剧中不仅展示了腐败分子的各种手段和手法,而且揭示了腐败现象的渗透性和广泛性。
这让我明白了反腐败斗争不仅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面深入的战斗。
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
其次,我被剧中展示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打击腐败的决心所震撼。
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范文5篇
![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783e1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f.png)
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推荐文章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热度:看完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热度: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热度:《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热度:初中生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感想热度: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反腐作品,该剧不仅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多面性,更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法律、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1要保持一颗公心——为人民服务的公心“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我看来,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坚实的信仰,即一心为民,坚决反腐。
腐败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公众呼声高涨,这是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我们公职人员的一种鞭策。
《人民的名义》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腐败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败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
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
”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凭仗,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
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依法反腐是依法治国的一种具体体现,法律是治理腐败的根本保障。
身为公职人员,我们要学法、懂法,要用法律来约束自己,要保持一颗公心——为人民服务的公心。
剧中关于京州市信访局的那一段刻画深刻反映了我们的有些干部懒政、不作为的现象,不想升官了就不为人民群众办事了,这完全忘记了我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6篇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35144bcfc789eb172dc892.png)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6篇【篇一】每一位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人民的名义》都会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谈谈我的深刻体会: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讲述了因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通过一件件、一桩桩触目惊心、震撼人心、发人深醒的典型腐败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建党以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性。
通过观看这些腐败分子的典型事例,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及职工都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深刻领悟到: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仅靠党纪国法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觉、靠严格自律,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要“慎微”,要“慎独”。
同时,让人们从灵魂上受到震撼,从心灵深处得到净化,牢筑道德、纪律和法律防线,正确对待权力,正确把握人生。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自己手中的权力既可成为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工具,也可成为毁伤自己的利刃。
对于无权无势的人,在各种非分的诱惑面前即使有那个心,也往往没有那个胆;即使有那个胆,也往往缺少付诸行动的条件。
而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由于权力在握,在一般人眼里困难重重的事情却可能易如反掌。
这样,当他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捞取好处的时候,权力对他们的腐蚀也就开始了。
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多少人自以为手段高明,自以为手中的权力和强大的后台可以充当“保护神”,最终却都难逃被押上审判台的下场,被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在社会道德目标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断地步那些翻身落马者的后尘,重蹈覆辙,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警惕,思想上解除了武装。
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后,我再次深深认识到时刻自警,增强自律的重要性。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时刻不忘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通用5篇)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6f2eb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1.png)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通用5篇)第一篇: 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最近朋友圈已被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刷屏,这部投资了1.2亿的电视连续剧,主要讲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率领检察官抽丝剥茧、层层突破,依法查办一桩股权案背后的职务犯罪,最终将腐败犯罪份子绳之以法。
剧中赵德汉住在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水龙头滴着水,下面还得用盆接着。
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每月还得瞒着老婆给乡下母亲寄出300元生活费。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如“老农民”般的处长,竟是位“亿万富翁”。
当我们的检察官走进他的隐秘豪宅,拉去盖布,一面用百元大钞堆成的钱墙,赫然出现……这位小官巨贪的原型就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
2023年4月,魏鹏远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时,办案人员在其家中发现2.3亿现金,清点金额时,当场烧坏4台验钞机。
随着案情深入,我们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贪官,从中掺杂着小市民、知识分子、商人,关系错综复杂,宛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作为掌管一个部门、一个市甚至是一个省的民生生计大脉的他们,没有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作用,不仅没有给老百姓带来福音,甚至还危害了整个社会。
他们中不乏是贫苦农民出身,凭着自身的坚持努力才一步步走上高位,他们应该更能体会到底层老百姓的苦,也清楚的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官——可是他们没有。
他们选择了钱财,选择了美色,选择了深不见底的“黑洞”。
极少干部是一上来就贪污,大多数都是因为一念之差。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建行员工,如何避免犯他们同样的错误,唯有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首先必须强化理论学习,坚定自身理想信念。
主动学习新形势下党的文件内容与会议精神,保持思想的纯洁性,做有坚强党性和政治责任的先进分子,做有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的合格党员;然后结合工作实际要立足现有产品,创新业务营销,提升服务能力,做到我知我会我营销,树立专业的服务形象;其次要坚持以“双基”管理为导向,配合网点管理实现“三无”的目标。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范文3篇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29d63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7.png)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范文3篇人民的名义读后感范文1《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但是,周梅森带来的是让读者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环环相扣、戏中有戏的连台大戏,是性格丰满而独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层劳动者,上到党的高级干部,包括商界、企业、金融,以及社会灰色地带的各色人等,是现实的浮世绘,是时代的众生相。
作品以一个省域为故事空间,并以其政治生活为主要的故事内容,以重大腐败案件的侦查为故事动力,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不断将故事推向高潮。
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反腐败斗争的惊心动魄,而且对当今中国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多样性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前社会主体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了酣畅的精神享受和富于挑战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认为这部作品不能仅仅从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上进行评价,它同时对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带来了启示。
不能不说,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轻质”的“小长篇”似乎渐渐成为主流。
这些长篇多以日常的局部生活为背景,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主题也大都以一些小情感、小忧伤为主。
传统长篇那种深刻的主题、重大的题材、宏阔的场景、众多的人物、激烈的冲突和汪洋恣肆的语言不再是主流。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范文2据了解,《人民的名义》的主创团队是由曾执导过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的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担纲总导演,著名编剧、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以及多位在业内享誉盛名的制作人士共同组成,为这部反腐大剧的制作水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剧除了拥有强大无匹的主创团队之外,演员阵容更是堪称豪华。
不仅汇集了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高亚麟、冯雷等多位观众公认的荧屏老戏骨同台飙戏,而且更有侯勇、侯天来、周浩东、刘伟等国内知名演员作为特邀演员助阵,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老戏骨张丰毅反腐题材影视剧的荧屏首秀。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6篇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84747e650e52ea54189820.png)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6篇The name of the people编订:JinTai College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6篇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2、篇章2:《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3、篇章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4、篇章4:《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文档5、篇章5:《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文档6、篇章6:《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文档《人民的名义》制作团队是业内一流,编剧周梅森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
小泰整理了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范文及观后感800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篇章1:《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近读周梅森的长篇新作《人民的名义》,并观看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同名话剧,感触颇深。
他的作品,并不纠结于腐败事件本身,也不只写“打虎”的英雄人物,而是以官员涉贪为线索,公权私用为由头,揭示权力运作中的某些畸态,官场文化的某些霉变,进而察观“人民”名义的虚与实,拷问人性深处的恶与善。
这样的作品直面政坛现实,主写政界事务,直击官场生态,塑造官员形象,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小说。
在这部作品里,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在调查一桩特大贪腐案件时遭遇车祸,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它相继引来的,是踌躇满志的新任反贪局长侯亮平的临危受命,是居心叵测的公安厅长祁同伟的如坐针毡,是心怀鬼胎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惴惴不安,以及省会京州市政坛的暗流涌动。
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虎口拔牙的战斗,由此拉开了序幕。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合集五篇)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7b3d7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e.png)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合集五篇)人民的名义读后感1《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暴露的特大贪污腐败事件,以检察官侯亮平(陆毅)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助线,剥茧,层层递进最终网络检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阶层开展抽丝剥茧的调查,以危险和高权重的贪官虎斗智斗勇,不遗余力地消除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苍蝇老鼠。
我记得侯亮平说:欲望在正常方面是理想的,在这方面是破坏的,下了地狱!其实地狱离我们有多近?现在的社会,压力大,矛盾多,社会分配不均匀,贫富差距增大,总是看到别人生活的红火,看到别人买车买房,享受奢侈的物质生活,心情变得不平衡,眼睛变红,想得到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想用自己手里的一点权力换取物质的乐趣。
还记得抗日英雄吉鸿昌的故事。
他把做官不能马上发财的7个字写在细瓷碗上,交给陶瓷工厂模仿烧制。
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聚集了所有官兵,举行了认真的发碗仪式。
他说:我吉鸿昌是长官,但我决不压迫人们,掠夺人民的财产,我要记住父亲的教导,做官员不要发财,为天下穷人做好事,请兄弟们监督。
接着,他自己把碗送给所有官兵,鼓励大家廉洁奉公。
从那以后,吉鸿昌把写着做官不能发财的细瓷碗带到身边,把它当镜子,总是注意自己应该怎样工作。
作为人民公仆,要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廉洁意识,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电影中的齐斌也一直说自己的教训学习不足,法律法规的这些学习高度没有提高。
只有个人思想境界达到一定程度,才能避免社会流毒的侵蚀。
人,没有欲望就刚刚。
不要渴望看起来美丽,其实烫手的东西,可以保持自己的直率,走得正确的不生气威胁,成为别人的表现率。
官员不怕我的严厉,怕我的廉价,人们不服我就能接受我的公司,古人真的不欺负我。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2前前后后花费了近六个小时时间,终于看完了这本可以说是小说的一共五十四章的书---《人民的名义》,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
百度上这样介绍: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调任地方检察院审查某贪腐案件,与腐败分子进行殊死较量的故事。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10篇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89849de45c3b3566ec8bb8.png)
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10篇人民的名义观后心得体会1记得前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好评不断,引发热议。
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反腐败斗争,究竟是在较量什么?党的十九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那么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究竟在争夺什么呢?不弄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弄清楚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点和深远意义。
当然,围绕着权力展开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对不同主体而言,所较量的也不尽相同。
对政党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更纯洁。
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
相反,如果任由贪腐分子吮吸营养,就算是长大了也免不了千疮百孔,看似有规模、够庞大,但终究难以参天。
说到底,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尤其是带领13亿多人民追梦的执政大党,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来干事创业。
对执政党来说,反腐败就是对自身疾病的一场勇敢反动,是剜毒疗伤,这少不了疼痛。
数字背后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成果,纯洁决不是形容词,而是反腐败斗争中的动词,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达标的底线要求。
对官员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用好权。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败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
最朴素的理解,反腐败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
否则,不管官大如苏荣,为自己和家人谋利,开设权钱交易所;还是官小如魏鹏远,用审批权巨额受贿,成为小官巨贪,无不是异化了权力、扭曲了自我。
人民的命名义心得体会参考6篇
![人民的命名义心得体会参考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3d00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c.png)
人民的命名义心得体会参考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民的命名义心得体会参考6篇心得体会是一种抒发我们内心想法的应用文体,要注重自己的感受写得透彻,写好一篇心得,从而提高职场人的专业素养,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人民的命名义心得体会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领悟.doc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领悟.doc](https://img.taocdn.com/s3/m/9d6423c4af1ffc4fff47ac0e.png)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篇一】《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
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是最高检影中心重点打造的一部检察题材的精品力作。
在玄幻剧、偶像剧、IP剧流行的当下,《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无疑是一股清流,显得有些突然,然而又顺理成章。
作为以反腐尺度大而热议的一部剧,《人民的名义》将反腐工作直接展示到公众面前,通过自身艺术的魅力,去感动和打动观众,使得这部剧变的更加有意义。
召开以来,党中央全面开展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全党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深入,一大批大、小老虎纷纷落马,腐败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赢得了民心。
在这一时刻,这部剧的出现,既满足了广大民众对反腐工作的窥探欲与好奇心,又与广大民众产生了共鸣,触动了公众的情感,激发了大家强烈的正义情感。
这部剧的热播正是党中央反腐工作深入人心的结果,正是党中央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的结果。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说了这样一句话过去老百姓不相信政府能做坏事,现在老百姓却不相信政府能做好事。
这到底是怎么啦。
这句话让人震惊,发人深思,更警醒着我们的政府和官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让老百姓对政府更加有信心,如何让党中央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的结果得到深入,这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深思问题。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近几年来,党中央已充分表明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深得党心民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位公民都是反腐倡廉的主角,都应该在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每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增强责任意识,深化作风建设,自觉贯彻党章党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从思想根源上防止腐败,诚诚恳恳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篇二】《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首部以反腐为题材的电视大剧,该剧从播放至今,我都是忠实的追随者,这部电视剧虽然还末看到结尾,但从第一集讲述了由小官大贪的赵德汉被抓从而暴露了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开始,通过一身正气的检察官侯亮平介入调查,从而逐步揭晓了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以及一系列由官商勾结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利益损害,引发我们深刻反思。
【推荐】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word版本 (5页)
![【推荐】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word版本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2db12ef12d2af90242e6f1.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除了戏骨们的演技备受好评之外,该剧的台词也十分的犀利讽刺。
下面是人民的名义读后感,欢迎阅读!从人民的名义读懂敬畏目前,《人民的名义》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这部反腐大剧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该剧第一集的实际收看人数(含网络)高达3.5亿人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达7000万,讨论量达21万。
民众之所以买账,原因再简单不过,痛恨朽败,力挺反腐,而反腐作品道出了民众心声。
导演说:“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
”笔者以为,《人民的名义》并不仅是为了反腐倡廉而拍,更多的是给广大党员干部以警示和启发,并以敬畏之心坚守精神阵地。
总书记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深思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大胆工作、积极进取的同时,一定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做到头脑清醒,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用好权,减少或避免权力运行中的失衡。
“敬畏”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富有现实意义,也有警示意义。
敬畏人民,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
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在我们这个政权内,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热心帮贫扶困,尽心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欢迎群众监督;要满怀公仆之情,厉行公仆之志,恪尽公仆之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敬畏权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权力有敬畏之心,说到底就是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
2023年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
![2023年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e9e83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1.png)
2023年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5篇)2023年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想范文篇1“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
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
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
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
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
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朱明国、魏鹏远的忏悔。
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
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
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
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
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是最高检影中心重点打造的一部检察题材的精品力作。
在玄幻剧、偶像剧、IP剧流行的当下,《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无疑是一股清流,显得有些突然,然而又顺理成章。
作为以反腐尺度大而热议的一部剧,《人民的名义》将反腐工作直接展示到公众面前,通过自身艺术的魅力,去感动和打动观众,使得这部剧变的更加有意义。
召开以来,党中央全面开展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全党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深入,一大批大、小老虎纷纷落马,腐败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赢得了民心。
在这一时刻,这部剧的出现,既满足了广大民众对反腐工作的窥探欲与好奇心,又与广大民众产生了共鸣,触动了公众的情感,激发了大家强烈的正义情感。
这部剧的热播正是党中央反腐工作深入人心的结果,正是党中央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的结果。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说了这样一句话过去老百姓不相信政府能做坏事,现在老百姓却不相信政府能做好事。
这到底是怎么啦。
这句话让人震惊,发人深思,更警醒着我们的政府和官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让老百姓对政府更加有信心,如何让党中央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的结果得到深入,这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深思问题。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近几年来,党中央已充分表明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狠抓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深得党心民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位公民都是反腐倡廉的主角,都应该在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每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增强责任意识,深化作风建设,自觉贯彻党章党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从思想根源上防止腐败,诚诚恳恳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篇二】
《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首部以反腐为题材的电视大剧,该剧从播放至今,我都是忠实的追随者,这部电视剧虽然还末看到结尾,但从第一集讲述了由小官大贪的赵德汉被抓从而暴露了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开始,通过一身正气的检察官侯亮平介入调查,从而逐步揭晓了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以及一系列由官商勾结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利益损害,引发我们深刻反思。
随着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仅震撼人心,也真正诠释了反腐的力度和深度,让老百姓大
快人心。
反腐在行动,反腐案件给我们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必须要廉洁自律,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
身为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可以能直接影响到我党形象,古人云: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为此我们开展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以群众利益为己任,严于律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群众一物一利,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民为实事,办好事。
深入基层,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时,才能由衷的感受到肩上的重担,感受到老百姓对干部寄予的厚望。
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红薯,在老百姓心中,干部群众就是能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的那个官,在村的5个月来,我们深入村户家中,实地开展调研,了解情况,摸清底数,研究方案,制订对策,以做到心中明,思路清。
同时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最急需解决的事情为出发点,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是村集体还是小到家庭成员,我们驻村队员都认真详细记录,逐一逐部的落实。
通过宣讲党的优惠政策、待遇,让老百姓心中有数,心中感恩。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以服务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为根本,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永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到了我党对反腐败分子惩治的决心和力度,弘扬了正气,鼓舞了人心,反腐到底的恒心。
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我相信领导干部只要淡泊名利,敬业奉献,提高自我约束、自我警省能力,就能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拒腐蚀永不沾。
让我们铭记并践行剧中这样的一句台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人民的名义个人心得体会【篇三】
近日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异常火爆,这部剧被认为是近年来尺度最大的反腐剧。
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忠实粉丝,追剧根停不下来,刚正不阿、重情重义的候亮平、一生清廉的陈岩石陈老、还有为老百姓生活生活着想而顶雷的易学习。
不论是涉嫌违法犯罪的欧阳菁还是一心想着gdp的李达康书记,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部剧揭示了电视剧中高深莫测的官场,同时也让人民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我觉得既然你选择了这一行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百分之百为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只知道我既然选择了基层,那我便会一如既往的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就像剧中的易学习,默默在基层工作了几十载,一心为人民,为群众,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心谋发展,家里时刻放着的是城市规划图,一心服务于人民,虽然没有得到组织的重用提拔,但是他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丝毫没有怨言。
还有陈岩石陈老,也是默默在岗位生勤勤肯肯奋斗几十载,退休了还在义务的为人服务,这一个个剧中刻画的人物难
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要奉献基层、服务于基层,事事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着想,首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要牢记我们的使命,党对党员的干部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性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应出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基层公务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党和国家的象征,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权力大小,都要心存为民服务之德,恪尽职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由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解读基层公务员更应该注重脚踏实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让群众在阳光下享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