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课件.doc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88362ddaef5ef7bb0d3c3c.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电力系统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中的『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第十二条规定:《用户在当地供电局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及以上;其他100kVA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及以上;销售和农业用户功率因数为及以上。
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新用户,供电局可拒绝供电。
第十四条规定:《为调动用户改善电压,管好无功设备的积极性,对电力负荷不满足第十二条规定的电力用户,按国家批准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和电费调整。
以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如下:以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如下:某用户变压器容量为S9-160kVA,采用低压计量,2004年5月份所消耗有功电量为25000kWH,无功电量为27000kVAH,试计算1、该用户当月的功率因素,及功率因互调整电费2、如该用户有功用电不变的情况下,加装电容后,功率因素提高到,计算该用户的功率因素调整电费为多少解:(一)、当月用户无功电量与有功电量的比值为(27000+无功变损3790)÷(25000+有功变损1036)=查表可知功率因素为,对照力率调整电费查对表得出调整百分数为+13%,即当月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为电度电费总额乘以13%=25000××15%=元。
(二)、功率因素为时,查表得出调整百分数为-0。
75,即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为:25000××%= —元(即奖励电费)。
1).功率因素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无功电度表。
按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素。
所谓功率因素就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通俗地讲就是用电设备的实际出力与用电设备的容量的比值,又简称为力率。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方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6d3aa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42.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方法什么是功率因数?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际意义1.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供电部分,提供电能的发电机是按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设计的,发电机长期运行中,电压和电流都不能超过额定值,否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发电机。
由于发电机是通过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之积定额的,这意味着当其接入负载为电阻时,理论上发电机得到完全的利用,因为P=U*I*cos?中的cos?=1;但是当负载为干性或容性时,cos?<1,发电机就得不到充分利用。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发电机的容量,就必须提高其功率因数。
2.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输电部分,输电线上的损耗:Pl=RI*I,负载吸收的平均功率:P.=V*I*cos? ,因为I=P./V/ cos?,所以Pl=R*P./V/cos?(V是负载端电压的有效值)。
由以上式可以看出,在V和P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率因数cos?会降低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在实际中,提高功率因数意味着:1) 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生产。
2) 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
例如:当cos?=0.5时的损耗是cos?=1时的4倍。
3) 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 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
5) 因发电机的发电容量的限定,故提高cos?也就使发电机能多出有功功率。
在实际用电过程中,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是最有效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的方式。
在现今可用资源接近匮乏的情况下,除了尽快开发新能源外,更好利用现有资源是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唯一方法。
而对于目前人类所大量使用和无比依赖的电能使用,功率因数将是重中之重。
三.提高负载因数的几种方法可分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采用人工补尝两种方法:提高自然因数的方法:1). 恰当选择电动机容量,减少电动机无功消耗,防止“大马拉小车”。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83c0bea76e58fafbb0031e.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尝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备,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降低功率因数标准的用户的实际功率因数,高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不减收电费,但低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应增收电费。
表一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90 0.00 0.89 0.5 0.75 7.50.91 0.15 0.88 1.0 0.74 8.00.92 0.30 0.87 1.5 0.73 8.50.93 0.45 0.86 2.0 0.72 9.00.94 0.60 0.85 2.5 0.71 9.50.84 3.0 0.70 10.00.95~1.00 0.750.83 3.5 0.69 11.00.82 4.0 0.68 12.00.81 4.5 0.67 13.00.80 5.0 0.66 14.00.79 5.5 0.65 15.00.78 6.0 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0.77 6.50.76 7.0表二以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85 0.0 0.84 0.5 0.70 7.50.86 0.1 0.83 1.0 0.69 8.00.87 0.2 0.82 1.5 0.68 8.50.88 0.3 0.81 2.0 0.67 9.00.89 0.4 0.80 2.5 0.66 9.50.90 0.5 0.79 3.0 0.65 10.00.91 0.65 0.78 3.5 0.64 11.00.92 0.80 0.77 4.0 0.63 12.00.93 0.95 0.76 4.5 0.62 13.00.94~1.00 1.10 0.75 5.0 0.61 14.00.74 5.5 0.60 15.00.73 6.0 功率因数自0.59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0.72 6.50.71 7.0表三以0.8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80 0.0 0.79 0.5 0.65 7.50.81 0.1 0.78 1.0 0.64 8.00.82 0.2 0.77 1.5 0.63 8.50.83 0.3 0.76 2.0 0.62 9.00.84 0.4 0.75 2.5 0.61 9.50.85 0.5 0.74 3.0 0.60 10.00.86 0.6 0.73 3.5 0.59 11.00.87 0.7 0.72 4.0 0.58 12.00.88 0.8 0.71 4.5 0.57 13.00.89 0.9 0.70 5.0 0.56 14.00.90 1.0 0.69 5.5 0.55 15.00.91 1.15 0.68 6.0 功率因数自0.5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0.67 6.50.92~1.00 1.30.66 7.0什么是功率因数?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cos=P/S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际意义?1.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供电部分,提供电能的发电机是按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设计的,发电机长期运行中,电压和电流都不能超过额定值,否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发电机。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bf55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c.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1. 简介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系统中有功电流和视在功率之间关系的参数。
功率因数的不合理值会造成电力系统的能效下降和电费增加。
为了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电费支出,电力公司通常采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来激励用户提高功率因数。
2.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原理电力公司对功率因数的调整电费,基于以下原理: - 功率因数是测量电路有功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反映了设备的功率利用效率。
- 容性电荷能够补偿电感电路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 通过奖惩措施,激励用户调整其设备的功率因数,以减少电网中的无功功率。
3.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功率因数是判断电路有功和视在功率关系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 三相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功率因数 = 有功功率 / 视在功率。
- 对于单相电路,计算公式为:功率因数 = 有功功率 / 电压 × 电流。
4. 功率因数调整的方法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并降低电费支出,可采取以下方法: -安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例如电容器组。
电容器组可以将电感负荷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 避免并联感性负载,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例如避免使用感性电机和变压器。
- 进行设备和系统的合理设计,选用功率因数较高的设备,减少无功功率的产生。
- 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和维护,及时修复电路中的功率因数问题。
- 积极参与电力公司的节能减排活动,享受相应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优惠政策。
5.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优势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优势如下:- 降低了用户的电费支出,减轻了用电负担。
- 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 激励用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
- 提高了电力公司的供电能力和用户满意度。
6.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案例分析下面是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以说明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效果。
某工厂的电力设备功率因数较低,为了降低电费,工厂采取了以下措施: - 安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通过调节电容器组的并联比例,提高了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eac926581b6bd97f19ea35.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充分利用发、供、用电设备、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用电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1)功率因数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a、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力用户和315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排灌站。
b、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非工业用户和电力排灌站。
c、功率因数标准0.8,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给电网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2)功率因数的计算a、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b、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度,以此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以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4)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5)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偿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值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批准,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6bf7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0.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概述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是评价电路中无功电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功率因数调整是一种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问题的措施,它可以提高电网的能力和稳定性,同时降低电费的支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功率因数调整的原理、方法以及与电费的关系。
一、功率因数调整原理功率因数调整的目标是使电路中的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1,以减少无效功率的损失。
在电路中存在着有功负荷、无功负荷以及功率因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功负荷是指电路中产生有效功率的设备,如电机、照明灯具等。
无功负荷是指电路中产生无功功率的设备,如电容器、感性电感等。
功率因数是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得出的。
当功率因数小于1时,表示电路中存在较多的无功负荷,而当功率因数接近于1时,表示电路中的无功电能相对较少。
二、功率因数调整的方法功率因数调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主要方法来实现:1. 添加电容器在电路中添加合适容量的电容器可以将无功电能补偿出来,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电容器具有导纳性负载,可以将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转化为有功功率,从而减少无功损耗。
2. 变压器调整通过变压器的调整,改变线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
通过合理调整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和变压比例,可以实现功率因数的调整。
3. 无功功率控制装置无功功率控制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整。
它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电容器的接入与断开,实现对电路功率因数的调整。
4. 改善电路设计合理的电路设计对于功率因数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电流大小,合理布置电缆、电路板和电器设备等,都能够有效地改善功率因数。
三、功率因数调整与电费的关系功率因数调整对电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电费计算方式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电费计算中会采用功率因数的考虑,即功率因数越小,电费越高。
通过调整功率因数实现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电费。
2. 电力损耗减少功率因数调整可以降低电路中的无功电能损耗,从而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无效功耗。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831de0bceb19e8b8f6babe.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利电力部文件国家物价局一、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1983年12月2日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三、功率因数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四、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d9e32ac77da26925c5b0b1.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电力系统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中的『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第十二条规定:《用户在当地供电局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及以上;其他100kVA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及以上;销售和农业用户功率因数为及以上。
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新用户,供电局可拒绝供电。
第十四条规定:《为调动用户改善电压,管好无功设备的积极性,对电力负荷不满足第十二条规定的电力用户,按国家批准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和电费调整。
以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如下:以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如下:某用户变压器容量为S9-160kVA,采用低压计量,2004年5月份所消耗有功电量为25000kWH,无功电量为27000kVAH,试计算1、该用户当月的功率因素,及功率因互调整电费2、如该用户有功用电不变的情况下,加装电容后,功率因素提高到,计算该用户的功率因素调整电费为多少解:(一)、当月用户无功电量与有功电量的比值为(27000+无功变损3790)÷(25000+有功变损1036)=查表可知功率因素为,对照力率调整电费查对表得出调整百分数为+13%,即当月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为电度电费总额乘以13%=25000××15%=元。
(二)、功率因素为时,查表得出调整百分数为-0。
75,即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为:25000××%= —元(即奖励电费)。
1).功率因素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无功电度表。
按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素。
所谓功率因素就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通俗地讲就是用电设备的实际出力与用电设备的容量的比值,又简称为力率。
一般用公式:COSφ是功率因素;P有功功率;S视在功率;Q为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6b7b75f46527d3240ce08d.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一、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
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用电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三、功率因数的计算。
1.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动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2.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
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四、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表一: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900.00.890.50.910.150.88 1.00.920.300.87 1.50.930.450.86 2.00.940.600.85 2.50.84 3.00.83 3.50.82 4.0 0.95~1.000.750.81 4.50.80 5.00.79 5.50.78 6.00.77 6.50.767.00.757.50.748.00.738.50.729.00.719.50.7010.00.6911.00.6812.00.6713.00.6614.00.6515.0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电费增加2%每降低0.02表二: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850.00.840.50.860.10.83 1.00.870.20.82 1.50.880.30.81 2.00.890.40.80 2.50.900.50.79 3.00.910.650.78 3.50.920.800.77 4.00.930.950.76 4.50.75 5.00.74 5.50.73 6.00.72 6.50.717.00.707.50.698.00.688.50.679.00.669.5 0.94~1.10 1.100.6510.00.6411.00.6312.00.6213.00.6114.00.6015.0功率因数自电费增加2%0.56及以下,每降低0.01表三:0.8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0.80.00.790.50.810.10.78 1.00.820.20.77 1.50.830.30.76 2.00.840.40.75 2.50.850.50.74 3.00.860.60.73 3.50.870.70.72 4.00.880.80.71 4.50.890.90.70 5.00.90 1.00.69 5.50.91 1.150.68 6.00.67 6.50.607.00.657.50.648.00.638.50.629.00.619.50.6010.00.92~1.00 1.300.5911.00.5812.00.5713.00.5614.00.5515.0功率因数自0.54及以下,电费增加2%每降低0.01五、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偿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值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e875a4763231126edb11d7.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凡装有无功补尝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尝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尝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备,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利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利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886b3a4a7302768e9939b2.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利电力部文件国家物价局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1983年12月2日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凡装有无功补尝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尝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和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1a40fa700abb68a982fb1a.png)
附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一、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用双方的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三、功率因数的计算:1、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2、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四、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五、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要增设补偿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值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功率因数调节技术课件讲解
![功率因数调节技术课件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53093edeff9aef8941e06f7.png)
1称为相移因素。
从广义上来讲,功率因素是畸变因素和相移因素的乘积。
各次谐波(除基波外)的所占的成分越少,功率因素越高;基波电流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越小,即与输入波形越同步,功率因素越高。
2.1 功率因数调节技术发展史(1)传统的功率因素概念是基于线性负载条件的,它要求交流设备的电压和电流都为相同频率的正弦波。
对于负载呈现电感性的大多数用电设备,功率因素都比较低。
为提高负载的功率因素,通常可以在负载两端并联移相电容,这种方法称做功率因数并联补偿。
(2)到了20世纪80年代,基于晶体管等有源元件的有源功率因素校正(APFC)技术发展起来,使谐波电流含量达到低失真要求,飞利浦公司开发的BI-IFl32.12和232.12型灯管电子镇流器,采用了由分立元件组成的APFC电路,功率因素达到0.96以上。
由于分立元件组成的APFC电路过于复杂,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3)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发展,由许多元器件组成的复杂电路集成到一块小的芯片上已经不是梦想。
到了20世纪90年代,许多世界知名的半导体设计公司纷纷开发出APFC控制芯片,并大批量生产。
其中很具代表性的有:ST公司的L6562,英飞公司的TDA4863,凌特公司的LTl248,还有TI公司的UC3854,它们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由于APFC技术的巨大商机,各个开发公司的不断技术创新,使得单个芯片的价格越来越低,为APFC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功率因素校正技术方面,有单级功率因素校正技术和两级功率因素校正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主要是将PFC级和DC/DC变换级集成在一起,两级共用开关管。
其控制采用一般的PWM控制方式,相对简单,但是当负载变轻时,占空比瞬间仍然不变,且输入功率不变,在此情况下,多余的能量储存到了储能电容,造成了电容电压上升,这样,电容的耐压值需要很高,因此,怎样降低储能电容的电压是现在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研究的热点。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50本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50本](https://img.taocdn.com/s3/m/14c0e5eae009581b6bd9eb8d.png)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一、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素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素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用电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二、功率因素的标准值及适用范围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三、功率因数的计算1、凡实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素;2、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通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素;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素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素;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素,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
四、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素,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素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素在“功率因素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五、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偿设备,用电功率因素就能达到规定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素标准值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电力系统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中的『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第十二条规定:《用户在当地供电局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 及以上;其他100kVA 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0.85 及以上;销售和农业用户功率因数为0.80 及以上。
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新用户,供电局可拒绝供电。
第十四条规定:《为调动用户改善电压,管好无功设备的积极性,对电力负荷不满足第十二条规定的电力用户,按国家批准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和电费调整。
以0.9 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如下:功率因数0.89 0.88 0.87 0.86 0.85 0.84 0.83 0.82 0.81 0.80 0.79 0.78 0.77 0.76电费增加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增收电费功率因数0.75 0.74 0.73 0.72 0.71 0.70 0.69 0.68 0.67 0.66 0.65 功率因数自0.64 以下电费增加每降低0.01 电费增加7.5 8.0 8.5 9.0 9.5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2% 功率因数0.9 0.91 0.92 0.93 0.94 0.95--1.00减收电费电费减少(% )0.0 0.15 0.30 0.45 0.60 0.75以0.85 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如下:功率因0.84 0.83 0.82 0.81 0.80 0.79 0.78 0.77 0.76 0.75 0.74数电费增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加(%)功率因0.73 0.72 0.71 0.70 0.69 0.68 0.67 0.66 0.65 0.64 0.63 增收数电费电费增6.0 6.57.0 7.58.0 8.59.0 9.5 10.0 11.0 12.0加(%)功率因0.62 0.61 0.60 功率因数自0.59 及以下,每降低0.01 电费增加2%数电费增13.0 14.0 15.0加(%)功率因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1.00 减收数电费电费减0.0 0.1 0.2 0.3 0.4 0.5 0.65 0.80 0.95 1.10少(%)某用户变压器容量为S9-160kVA,采用低压计量,2004 年5 月份所消耗有功电量为25000kWH,无功电量为27000kVAH,试计算1、该用户当月的功率因素,及功率因互调整电费?2、如该用户有功用电不变的情况下,加装电容后,功率因素提高到0.95 ,计算该用户的功率因素调整电费为多少?解:(一)、当月用户无功电量与有功电量的比值为(27000+ 无功变损3790)÷(25000+有功变损1036)=1.1826 查表可知功率因素为0.65, 对照力率调整电费查对表得出调整百分数为+13%,即当月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为电度电费总额乘以13%=2500×00.68 ×15%=2550.00 元。
(二)、功率因素为0.95 时,查表得出调整百分数为-0。
75,即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为:25000×0.68 ×0.75%= —112.50 元(即奖励电费)。
1). 功率因素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无功电度表。
按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素。
所谓功率因素就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通俗地讲就是用电设备的实际出力与用电设备的容量的比值,又简称为力率。
一般用公式:COSφ是功率因素;P 有功功率;S 视在功率;Q 为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用来表示提供给负载的总电功率(包括有用功和无用功)额定功率是电器持续工作时可以消耗或提供的最大功率。
所以一般来说,视在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电力变压器就用视在功率表示容量,单位为伏安(VA) 。
意思是不管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是多少,只能输出这么大的电压与电流。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有三种情况,当负载是纯电阻性质时,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当负载是(或含有)电感性质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当负载是(或含有)容性负载时,电压相位滞后电流,或者说,电流相位超前电压,也就是说的“容性电流”。
如:平常用的异步电机,就是感性负载,用来补偿电网功率因数的补偿电容就是容性负载。
发电机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有超前和滞后之比:当无功负荷为感性时电压超前于电流,当无功负荷为容性时电流超前于电压。
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功率因数表检测:正数表示感性,负数表示容性。
如果电能表有向量功能,也可以从电能表上检测。
在同一电路元件中,电流电压初相位不同,怎样判断电压和电流超前滞后问题?这个是相对的,假定电压角度为0 度,电流角度为负三十度,那结果就是电压超前电流30 度,电流滞后电压30 度.方法为你设置一个参考点,顺时针角度为滞后,逆时针角度为超前,角度为它们的夹角.超前是说你的电容补偿太多,本地用电设备用不了,剩余的就反馈到供电系统中,滞后就是你的本地无功负荷太大但是又没有电容补偿,这样一来供电系统就会给你补偿,但是无功电量供电局是不收你钱的相当于你的无功白白占用了电网的一部分通道,功率因数要控制在0.9 以内,要不供电局要罚你钱的要说无功补到什么程度最好,当然是滞后0.99 。
要从经济的角度讲,通常不低于0.92 就可以满足电力部门的要求。
一般企业控制在月平均功率因数在0.95-0.99 之间最好。
指针式功率因数表在设计时,是取A、B 相电压和 C 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 1 时,指针在中间(1)位置设计的。
低压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基本都是滞后。
极少是等于1。
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
按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cosδ= 再从cosδ对照表中查出cosδ的数值。
功率因素计算一律取小数后二位为止,二位以后四舍五入,然后通过功率因功调整电费表查上相应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比例。
2).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当月基本电费+ 当月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比例(%)3). 对于实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的用户,照明表与总表串接(即套表),则照明电量参加计算功率因素,照明电参加功率因素调整电费计算;若照明表与总表并接(即不套),则照明电量不参加功率因素计算,照明电费也不参加功率因素调整电费;4). 功率因素计算一律取小数后二位为止,二位以后四舍五入(如0.855 为0.86 ,0.754 为0.75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无功/有功比值功率因数cos φ调整电费%0.90 0.85 0.800.0000~0.1003 1.00 -0.75 -1.10 -1.30 0.1004~0.1751 0.99 -0.75 -1.10 -1.30 0.1752~0.2279 0.98 -0.75 -1.10 -1.30 0.2280~0.2717 0.97 -0.75 -1.10 -1.30 0.2718~0.3105 0.96 -0.75 -1.10 -1.30 0.3106~0.3461 0.95 -0.75 -1.10 -1.30 0.3462~0.3793 0.94 -0.60 -1.10 -1.30 0.3794~0.4107 0.93 -0.45 -0.95 -1.30 0.4108~0.4409 0.92 -0.30 -0.80 -1.30 0.4410~0.4700 0.91 -0.15 -0.65 -1.15 0.4701~0.4983 0.90 0.00 -0.50 -1.00 0.4984~0.5260 0.89 +0.50 -0.40 -0.90 0.5261~0.5532 0.88 +1.00 -0.30 -0.80 0.5533~0.5800 0.87 +1.50 -0.20 -0.70 0.5801~0.6065 0.86 +2.00 -0.10 -0.60 0.6066~0.6328 0.85 +2.50 0.00 -0.50 0.6329~0.6589 0.84 +3.00 +0.50 -0.40 0.6590~0.6850 0.83 +3.50 +1.00 -0.30 0.6851~0.7109 0.82 +4.00 +1.50 -0.20 0.7110~0.7369 0.81 +4.50 +2.00 -0.10 0.7370~0.7630 0.80 +5.00 +2.50 0.00 0.7631~0.7891 0.79 +5.50 +3.00 +0.50 0.7892~0.8154 0.78 +6.00 +3.50 +1.00 0.8155~0.8418 0.77 +6.50 +4.00 +1.50 0.8419~0.8685 0.76 +7.00 +4.50 +2.00表二:无功/有功比值功率因数cos φ调整电费%0.90 0.85 0.800.8954~0.9225 0.74 +8.00 +5.50 +3.000.9226~0.9499 0.73 +8.50 +6.00 +3.500.9500~0.9777 0.72 +9.00 +6.50 +4.000.9778~1.0059 0.71 +9.50 +7.00 +4.501.0060~1.0345 0.70 +10.00 +7.50 +5.001.0346~1.0635 0.68 +11.00 +8.00 +5.501.0636~1.0930 0.68 +12.00 +8.50 +6.001.0931~1.1230 0.67 +13.00 +9.00 +6.501.1231~1.1536 0.66 +14.00 +9.50 +7.001.1537~1.1847 0.65 +15.00 +10.00 +7.501.1848~1.2165 0.64 +17.00 +11.00 +8.001.2166~1.2489 0.63 +19.00 +12.00 +8.501.2490~1.2821 0.62 +21.00 +13.00 +9.001.2822~1.3160 0.61 +23.00 +14.00 +9.501.3161~1.3507 0.60 +25.00 +15.00 +10.001.3508~1.3863 0.59 +27.00 +17.00 +11.001.3864~1.4228 0.58 +29.00 +19.00 +12.001.4229~1.4603 0.57 +31.00 +21.00 +13.001.4604~1.4988 0.56 +33.00 +23.00 +14.001.4989~1.5384 0.55 +35.00 +25.00 +15.001.5385~1.5791 0.54 +37.00 +27.00 +17.001.5792~1.6211 0.53 +39.00 +29.00 +19.001.6212~1.6644 0.52 +41.00 +31.00 +21.001.6645~1.7091 0.51 +43.00 +33.00 +23.001.7092~1.7553 0.50 +45.00 +35.00 +25.001.7554~1.8031 0.49 +47.00 +37.00 +27.00 表三:无功/ 有功比值功率因数cosφ调整电费%0.90 0.85 0.801.8032 ~1.8526 0.48 +49.00 +39.00 +29.00 1.8527 ~1.9038 0.47 +51.00 +41.00 +31.00 1.9039 ~1.9571 0.46 +53.00 +43.00 +33.001.9572 ~2.0124 0.45 +55.00 +45.00 +35.002.0125 ~2.0699 0.44 +57.00 +47.00 +37.00 2.0700 ~2.1298 0.43 +59.00 +49.00 +39.00 2.1299 ~2.1923 0.42 +61.00 +51.00 +41.00 2.1924 ~2.2575 0.41 +63.00 +53.00 +43.00 2.2576 ~2.3257 0.40 +65.00 +55.00 +45.002.3972 ~2.4720 0.38 +69.00 +59.00 +49.002.4721 ~2.5507 0.37 +71.00 +61.00 +51.002.5508 ~2.6334 0.36 +73.00 +63.00 +53.002.6335 ~2.7205 0.35 +75.00 +65.00 +55.002.7206 ~2.8158 0.34 +77.00 +67.00 +57.002.8126 ~2.9098 0.33 +79.00 +69.00 +59.002.9099 ~3.0129 0.32 +81.00 +71.00 +61.003.0130 ~3.1224 0.31 +83.00 +73.00 +63.003.1225 ~3.2389 0.30 +85.00 +75.00 +65.003.2390 ~3.3632 0.29 +87.00 +77.00 +67.003.3633 ~3.4961 0.28 +89.00 +79.00 +69.003.4962 ~3.6386 0.27 +91.00 +81.00 +71.003.6387 ~3.7919 0.26 +93.00 +83.00 +73.003.7920 ~3.9572 0.25 +95.00 +85.00 +75.003.9573 ~4.1361 0.24 +97.00 +87.00 +77.004.1362 ~4.3304 0.23 +99.00 +89.00 +79.00 表四:无功/有功比值功率因数cos φ调整电费%0.90 0.85 0.804.3305 ~4.5423 0.22 +101.00 +91.00 +81.00 4.5424 ~4.7744 0.21 +103.00 +93.00 +83.004.7745 ~5.0297 0.20 +105.00 +95.00 +85.005.0298 ~5.3121 0.19 +107.00 +97.00 +87.00 5.3122 ~5.6261 0.18 +109.00 +99.00 +89.00 5.6262 ~5.9775 0.17 +111.00 +101.00 +91.005.9776 ~6.3736 0.16 +113.00 +103.00 +93.006.3737 ~6.8236 0.15 +115.00 +105.00 +95.006.8237 ~7.3395 0.14 +117.00 +107.00 +97.007.3396 ~7.9372 0.13 +119.00 +109.00 +99.007.9373 ~8.6379 0.12 +121.00 +111.00 +101.008.6380 ~9.4711 0.11 +123.00 +113.00 +103.009.4712 ~10.4787 0.10 +125.00 +115.00 +105.0010.4788 ~11.7221 0.09 +127.00 +117.00 +107.0011.7222 ~13.2957 0.08 +129.00 +119.00 +109.00 13.2958 ~15.3520 0.07 +131.00 +121.00 +111.00 15.3521 ~18.1542 0.06 +133.00 +123.00 +113.00 18.1543 ~22.1997 0.05 +135.00 +125.00 +115.00 22.1998 ~28.5539 0.04 +137.00 +127.00 +117.00 28.5540 ~39.9874 0.03 139.00 +129.00 +119.00 39.9875 ~66.6591 0.02 +141.00 +131.00 +121.00 66.6592 ~199.9975 0.01 +143.00 +133.00 +123.00199.9976 ~∞0.00 +145.00 +135.00 +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