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复习 行星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演化和圈层结构

合集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A.①曲线将变得更为平滑
B.①曲线最大值出现的时刻将提前
C.②曲线日变化幅度减小
D.各曲线在图中的位置将整体上移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题中条件为阴天条件下,所以云量的增加会使太阳辐射有所削 弱。结合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可知,①应为太阳辐射,A正确。第2题,太 阳辐射在天气晴好时几乎不会受到干扰,所以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将更平 滑,A正确。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应为该地地方时12:00, 最大值不会提前,B错误。若太阳辐射强度增大,②曲线数值应是增加,天气 晴好条件下,②曲线变化幅度应增大,C错误。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太 阳辐射曲线不可能上移,D错误。
(2)地震波
类型
传播速度 通过的介质
地表震动
横波(S波) 纵波(P波)
较慢 较快
固体 固体、液体、气体
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2.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
(二)地球的外部结构
四、地球的演化历程
演化特点

代 纪 海陆变迁
矿产生成 生命演化
冥古宙 —








初生地球阶段 —
前寒 武纪
没有宽广的大陆 形成 铁矿
提示
思维拓展·再提升 航天发射基地,是宇宙探索的前哨站。试说明航天基地区位选择时对纬度、 地形、气候、区域人口分布等各有何要求。 提示 纬度:越低越好。可借助地球自转的速度,获得更大的初速度,节省发 射成本。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跟踪观测。 气候: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多。 人口分布:人烟稀少。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 太阳辐射与地球
知能体系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天体系统示意图
①A 表示 总星系 ,D 表示 地月系 。 ②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C 图,“水的行星” 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D 图,B 图的主体部分的 直径约为 8 万光年 。 ③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 B 图相同。 ④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方框中的内容。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八颗行星的分类及运动特征
答案:选C
(2016· 天津联考)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 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 2~3 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3.图中的 X 处为(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第 3 讲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纲点击: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点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材回顾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 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 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解析:第 1 题,一个日地距离即 1 个天文单位。由 题干知火星距日平均 1.52 天文单位。因此,地球到火星 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1.52-1=0.52 天文单位。第 2 题, 志愿者飞往火星会遇到宇宙强辐射、失重。地球和火星 比较,由于地球质量大于火星,所以火星引力小于地球 且大气层没有地球稠密。
②外部条件安 稳全 定的 的宇 光宙 照环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分析思路
1.存在生命的条件
(名师点拨要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必修1)












第17页
必修1 第1章 第3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心 考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突 破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课 时 跟 踪 训 练
第18页
必修1 第1章 第3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思路引导] 从图中获取信息:












第19页
必修1 第1章 第3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解析] 图中①为火星,②为金星,地球具备生命的自
身条件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原始大洋
核 心
车。
第11页
必修1 第1章 第3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2)北斗七星并不是同一个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北斗七星
之间有的不存在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因此就不属于
同一个天体系统。
核 心
问题探究:宇航员登月后,能否在月球上看到流星现
课 时


点 突
心 考
宜的温度。
时 跟


突 破
(2)看行星的体积、质量是否适当。适当的体积和质量
训 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本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
D 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植被状况 D.气象特点 2.与甲、乙两地相比,丙、丁两地太阳能利用
D 更普遍,最主要原因是( ) A.甲地煤炭储量最大 B.乙地太阳能最丰富 C.丙地利用技术落后 D.丁地用电需求量大
2.太阳活动: ①定义:
②来源:内部核聚变:4H
(到达地球约占22亿分之一)
He+能量
③划分: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④太阳常数:8.24焦/厘米²·分 ⑤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能量约有 50%集中可 见光区。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纬度: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2)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 辐射强。
1.月总太阳辐射量春季高于夏季,原因是
( D)
A.春季太阳高度最大 B.夏季白昼月总太阳辐射量高原面比盆地低的原因
B 最可能是高原面上( )
A.植被较多
B.降水较多
C.污染较重
D.太阳高度较小
读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单位:kW·h/m2)分布图,完成1~ 2题。
⑶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光、热
波 浪 能
风浪
风 能
大气 运动
太 阳 能
光合 作用
生 物 能
地质 作用
矿 煤、石油 物 天然气等 能 化石燃料
水循环
水能
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
具体特点 能量巨大: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可
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优点 分布广泛:地球表面太阳能分布广泛,可以就地开发利用,
太阳大气常 出现的一些 剧烈的运动。
②分层: 光球层(肉眼可见) 色球层 日冕层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行星地球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行星地球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总星系

地月系□3 _地__球__

月球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1 _河__外__星__系_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
(1)八 星颗 分行 类巨 远类行 日地星 行行: 星星:E:木_GA_星水天______星王___、__星__F、__土B、星金H海星_王_、_星_地C___球_____、D火星 (2)运 特动 征同 __共近____向面圆____性__性 性:: :绕绕 轨日日 道公公 面转转 几方的 乎向轨 在都道 同是自形 一_西_状 平_向_近 面_东_似 上__圆_ 形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__传__播__速__度___的变化。 (2)两类地震波
类型 A表示横波
B表示纵波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较_慢__ 较_快__
__固__体__ 固体、液体和 气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3)两个不连续界面 ①C 界面——__莫__霍__界__面__,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_增__加__。 ②D 界面——_古__登__堡__界__面__,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 _下__降___。
3.与甲行星不同的是地球具有( )
①安全的运行轨道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③适宜的大气成分
④充足的液态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乙的位置互换一下,则最有可能的是
地球上( )
A.太阳辐射减弱
B.黑子数量增加
C.两极极光增强
D.磁暴减弱
解析:3.B 4.C [第 3 题,甲行星为火星,①②为八大行星共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3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3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考点03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基础点1】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1~3题。

1.“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018年5月21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月中继卫星“鹊桥号”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使命轨道。

2019年1月3日,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部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下图示意地球、月球、拉格朗日L2点位置及“鹊桥号”中继星发射运行轨道。

据此完成4~5题。

4.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其背面()A.永远背对着地球B.永远处于黑夜C.距离地球十分遥远D.不能反射阳光5.“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于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号”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说明()A.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相同B.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不相同C.“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D.“嫦娥四号”探测器直接建立了与地球的联系【基础点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

6.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A.核聚变反应B.核裂变反应C.化学反应D.电能转化7.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A.拉萨B.成都C.上海D.北京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8~9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新人教版

2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记牢‖——识记基础忆教材 1.太阳辐射的影响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____核__聚__变____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 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 __光__热___资源
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 ②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特 别 提 醒|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 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 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二、航天发射基地、回收场地的区位分析
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 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②普通性运 特动 征同共向面__近性性__圆::__绕轨_性日道:公面绕转几日方乎公向在转都同的是一轨自平道西面形向上状东近似圆形
结构特征:与其他
__类__地___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
有许多相同之处
|方 法 技 巧| 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
(2)特殊性
‖要点记清‖——排疑解惑提素能 一、星球上生命存在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手分析: 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有没有稳定的恒星光照。 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 大气层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 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 态的水。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一、选择题在距离地球约4.2光年的某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运行的一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拥有广阔的海洋,这增加了其支持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下表为地球与比邻星b相关信息比较表。

据此完成1~2题。

质量与中心恒星距离温度、光照空气、水公转周期中心恒星表面温度地球 1 1.5亿千米适宜可观365天6 000K左右比邻星b 1.3 700万千米适宜可观11.2天小于3 000K1.下列关于比邻星b支持生命存在条件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A.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适中的距离B.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C.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液态水D.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2.下列关于比邻星的描述,合理的是( )A.比邻星正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B.比邻星的最主要成分是氦C.比邻星是一颗较大的行星D.比邻星的主体辐射波长比太阳短解析:第1题,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四个:一是安全的宇宙环境,二是行星表面适宜的温度,三是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四是液态水。

故选C。

第2题,稳定的恒星最主要的成分为氢,氢核聚变是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A正确、B错误;材料信息已经表明比邻星为恒星,C错误;物体的主体辐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呈负相关,由材料信息可知比邻星的表面温度比太阳的表面温度低,所以主体辐射波长应比太阳长,D错误。

答案:1.C 2.A(2021·济南高三模拟)内蒙古西部草原居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家庭能源。

下图为内蒙古西部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及当地某居民家庭能源利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家庭能源利用方式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在冬季当地太阳能热水器基本停用的原因有( )①白昼时间较短②热水需求少③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④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易冻裂⑤多暴风雪,晴天少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第3题,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采暖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且冬季太阳能不足,其他季节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之和都大于冬季,所以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

2022届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复习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演化和圈层结构讲练精品课件

2022届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复习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演化和圈层结构讲练精品课件
第19页
3.中生代 (1)时间范围:距今 2.52 亿年~6 600 万年,包含三叠纪、 __侏__罗_纪____和白垩纪。 (2)地理环境特征: ①联合古陆解体分离,发生__漂_移____。 ②___爬_行___动物盛行,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小 型哺乳动物出现。 ③__裸_子___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
③是重要的成矿期,该时期地层中含有大量的铁__、__金_、__镍__、_铬_
等矿藏。
第17页
小提示 前寒武纪出现的蓝藻并不是藻类植物 蓝藻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是原核生物界生物,而植物是 真核生物界生物,因此蓝藻不是植物,也不是藻类植物。
第18页
2.古生代 (1)时间范围:距今 5.41 亿年~__2_.5_2___亿年,可分为早古生 代和晚古生代。 (2)地理环境特征: ①地壳运动剧烈,___联_合__古_陆____形成。 ②早古生代时期__海_洋__无_脊__椎__动物发展;晚古生代___脊_椎___动 物发展,从_海__洋__向__陆__地__发展,从鱼类到__两__栖__类再到爬行类。 ③晚古生代__蕨_类___植物繁盛,森林茂密,是地质史上重要的 __成__煤___时期;出现裸子植物。
基础考点1 宇宙观测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 基础考点1 宇宙观测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考点2 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考点2 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地球的演化和圈层结构
基础考点2 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考点1 宇宙观测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
可观测宇宙
太阳系
第6页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概念:太阳的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__核_聚__变___ 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称 为太阳辐射,分为 A__紫__外_光___、B 可见光和 C 红外光三部分。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单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鲁教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1单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鲁教版

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理实践力:通过星空观察实践活动,认识天体系统。

2.综合思维:综合实例分析地球具备生命的条件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宇宙1.宇宙中的天体有哪些类型?谁是最基本天体?(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卫星、星际物质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的形成与层次是什么?(1)形成: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A 总星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特点是什么?(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2)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其辐射能量绝大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

2.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2)对地表: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

(3)对人类: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读图,写出太阳大气层与其出现的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大气层⎩⎪⎨⎪⎧⎭⎪⎬⎪⎫A 光球层——太阳黑子B 色球层——耀斑C 日冕层——太阳风太阳活动(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①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产生“极光”现象。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三、地球1.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哪些? (1)中心天体:太阳。

(2)八大行星⎩⎪⎨⎪⎧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彗星: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周期约为76年。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

第三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内容要求]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探索认识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

利用圈层划分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综合思维:太阳辐射多寡的影响因素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史。

地理实践力:观察晴朗夜晚的星空,简单识别不同天体,观测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

[知识体系导图]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1)宇宙中的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天体;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❶行星自身不发光,沿着固定的近圆形轨道围绕恒星运动的球状天体流星体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

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生热而发光,形成流星❷彗星绕太阳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❸❶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夜晚看到的满天繁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❷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

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

❸哈雷彗星是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

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2)天体系统目前可观测宇宙的天体系统一般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地球所处天体系统为例):❹目前可观测到的宇宙X围是137亿光年。

2.太阳(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❺(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3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2.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
(1)不同纬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__递_减_____。 (2)相同纬度:由沿海向内陆___递_增____;夏季强于冬季。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 (1)总体特征 我 国 太 阳 年 辐 射 总 量 的 分 布 , 从 总 体 上 讲 , 是 从 _东__部__沿_海__ 向 _西_部__内__陆__递增。太阳年辐射总量的高值中心在_青__藏_高__原__,低值中心在 _四__川__盆_地__。具体如下图所示:
(2)特例 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 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大气中的尘埃含量少,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失,空气 中水汽多;阴天、雾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疑难辨析2】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一定丰富吗?
(D)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D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析图能力培养]
最大
内蒙古高原 阴雨天气
[对接核心素养]
2.方法规律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流程 1.区域定位,明确图示地区的地理特征 通过图名或者图中的经纬度、地名等信息,判读区域所处的地理 位置。 2.看等值线的分布状况和数值变化
提示: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 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 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的地区。
4.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层级快练(三)(2020·浙江选考模拟)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

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 545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1.3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2.5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

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开普勒90星系()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表层温度高B.昼夜温差大C.大气厚度薄D.星球密度小(2020·江苏省七市调研)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下图为火星“蘑菇”照片,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

据此完成3、4题。

项目地球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 km) 1.496 2.279赤道半径(km) 6 378 3 395公转周期1年 1.9年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24时37分质量(地球为1) 1 0.11体积(地球为1) 1 0.15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23°26′23°59′是火星()A.无大气层B.表面光照太强C.无液态水D.表面温度太高4.易对地球上接收火星“蘑菇”照片信号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活动B.火山活动C.太阳辐射D.臭氧层空洞(2020·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末)下图中的S天体的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

S、Y围绕木星旋转,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

读图,完成5、6题。

5.Y天体是()A.恒星B.星云C.行星D.卫星6.下列关于S天体,推断合理的是()A.表层平均温度低的原因是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B.冰盖下面有海洋是因为其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C.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的进化发展提供条件D.围绕木星旋转一周的时间为7天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得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地点分别是()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D.甲地、丁地8.造成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①天空多云②降雨天气③位于山地的南坡④位于山地的北坡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当地时间2020年5月25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卡雷姆火山喷发,地热蒸汽夹着火山灰喷涌而出,形成的灰柱高达海拔5 000米。

据此完成9、10题。

9.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10.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020·百校联考)2017年全球唯一次日全食,8月21日在美国形成了一条宽约90英里的“全食带”。

外地游客为观赏到理想的日全食,提前3年将马德拉斯小镇的宾馆预订一空。

下图为“全食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日全食发生时()A.日地月三者基本一线且地球居中B.是观察太阳黑子的最佳时期C.肉眼可看到太阳大气的色球层D.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12.外地游客争先预定马德拉斯镇宾馆,主要是由于该镇()A.空气稀薄B.8月天气凉爽C.日食出现时间早D.晴天概率高(2020·山东淄博模拟)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释放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等,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据此完成13、14题。

13.读下图,下列有关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C.100~2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D.白天,1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14.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气候异常B.磁暴现象C.长波通信中断D.极光现象(2020·汕头四中月考)如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

读图,完成15、16题。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6.“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体现的圈层作用是()A.①→②B.②→③C.③→①D.②→④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 618~7 356 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3 200~3 600小时,年平均气温4.3 ℃,年平均降水总量43 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

材料二2019年9月6日19时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

下面两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左图)和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右图)。

(1)根据材料一,阐释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填图中序号),黑子发生在________层(填图中序号),据图可以判断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________年,根据图中最早的一次黑子高峰值推断其上一次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________。

(3)耀斑爆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家住济南的张先生想去拍摄极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忙提供几条地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解析答案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 545光年,说明该星系位于银河系内。

该星系以一颗恒星为中心,其他行星绕其旋转,类似于太阳系,故选D项。

第2题,由图可知,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不利于生命存在;由材料可知,该星球密度比地球大,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昼夜温差也无法确定。

故选A项。

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据科学家探索研究,火星有稀薄大气层,A项错误。

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远,表面光照太强描述不对,B项错误。

据科学家研究,火星上无液态水存在,因此不会有“蘑菇”,C项正确。

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应该比地球低,D项错误。

第4题,太阳活动释放出的强烈射电或者带电粒子会干扰信号传输,A项正确。

火山活动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不会干扰宇宙空间信号的传输,B项错误。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热量,不会干扰信号传播,C项错误。

臭氧层空洞指臭氧层变薄的现象,不会干扰信号传播,D项错误。

答案 5.D 6.C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Y天体绕着木星旋转,应该是木星的卫星。

D项符合题意。

第6题,由材料可知,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自转周期长,S天体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其表面气温较低,A项不符合题意。

S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有冰盖,减少了水汽蒸发,是冰盖下海洋得以保存的原因,与其自转、公转周期没有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液态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进化发展提供条件,C项符合题意。

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而实际上其绕木星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5天,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7.D8.A解析第7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纬度、天气、地形等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短,太阳辐射最强;而丁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长,太阳辐射最弱。

第8题,据图可知:乙地的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的路程不太长,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多云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有关;也可能与该地位于阴坡有关。

由于不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因此无法判断阴坡是南坡还是北坡,所以排除③④。

答案9.C10.B解析第9题,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岩石圈和地球的生物圈关系密切,C项正确。

第10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A项错误;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项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项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它们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D项错误。

答案11.C12.D解析第11题,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基本一线且月球居中;月球会遮挡住太阳的光球层,此时观察不到位于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因为月球会遮挡住太阳明亮的光球层,所以肉眼此时可看到太阳大气的色球层;日全食不会干扰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

第12题,马德拉斯镇位于西部高原上海岸山脉的雨影区,所以降水少、晴天多,成功观赏日全食的概率高。

答案13.D14.C解析第13题,由图可以看出,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小于夜间;在低空,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电子浓度相同;夜间100~2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