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微循环病变临床实践(附病例2)

合集下载

化瘀复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临床观察

化瘀复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临床观察

化瘀复元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临床观察<em>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目的观察化瘀复元胶囊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心脏X 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35例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复元胶囊1.5 g,每天3次)。

治疗3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给药第1、2月,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分别显著减少(P<0.05),第3月,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未进一步下降(P>0.05),观察组与第2月相比仍有显著减少(P<0.05)。

用药3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发作及ST段下降达1mV所需的运动时间均延长,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及ST段下降达1mV所需的运动时间比对照组更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PDW、hs-CRP、ET-1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瘀复元胶囊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冠脉微循环内皮功能,进而改善冠脉微血管病变心绞痛患者的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化瘀复元胶囊;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血小板分布宽度;炎症反应;内皮功能中图分类号:R256.2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__)10-0032-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人们熟知的常见病、多发病,然而,临床工作中发现一部分表现为明显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冠脉造影却提示不存在阻塞性病变,其主要由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所致,称为冠脉微循环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或心脏X综合征(cardiac syndrome X,CSX),该疾病发生率为45%~60%[1]。

冠脉微循环疾病的诊治(完整版)

冠脉微循环疾病的诊治(完整版)

冠脉微循环疾病的诊治(完整版)1.概述2013年ESC指南表明心肌缺血的三种发病机制,包括: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微血管功能障碍、心外膜冠脉痉挛。

可以发现冠脉微循环病变是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之一。

1.1冠脉微循环定义冠脉微循环由直径<300μm的微动脉、5-8μm的毛细血管和<500μm的微静脉构成,占冠脉树的95%以及冠脉阻力的75%,是冠脉系统主要阻力血管床和心肌代谢的场所,决定心肌血流灌注及氧供[1]。

1.2 冠脉微循环疾病定义冠脉微循环疾病(coronary microcirculatory diseases,CMD)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将CMD定义为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这类患者有明显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但冠脉造影结果正常。

1.3 CMD按发病机理分类(1)无冠脉疾病和心肌病的CMD,见于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微血管型心绞痛等。

(2)存在心肌病的CMD,见于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和浸润性心肌病等。

(3)存在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的CMD,见于稳定型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4)医源性CMD,见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的冠脉无复流。

2.常见CMD患者的临床特点2.1 阻塞性冠脉疾病PCI后阻塞性冠脉疾病患者直接PCI后可出现冠脉微循环障碍,表现为心外膜冠脉再通,但心肌再灌注未恢复,即无复流。

对于PCI后无复流,可使用血栓抽吸或保护装置,同时可应用尼可地尔、腺苷、CCB、硝普钠、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2,6]。

2.2 非阻塞性冠心病是指具有明确的心肌缺血证据,但冠脉造影发现冠脉无明显狭窄或狭窄小于50%的冠心病类型。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和对策-ppt课件精选全文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和对策-ppt课件精选全文
IRA开通后 缺血再灌注性微循环损伤 (IRI-MCD)
*
*
*
*
精神压力引发心肌缺血的特征 精神压力:导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 相关临床特点:微小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病理生理学机制:应激-脑-情绪-心脏的互动模式
“心主神明互动失调”
神经内分泌起着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激活:去甲肾和肾上腺素增加 炎性因子分泌增加:IL-1,TNF,5-HT等 RAAS激活:ATII和醛固酮升高 糖皮质激素升高
微血管功能障碍致心肌纤维化和左室功能下降
Sangaralingham SJ, et al.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2 Jul;5(4):518-24.
C
左心室纤维化(%)
*P<0.05
图A:微循环正常的冠脉血管影像 图B:微循环障碍的冠脉血管影像 图C:两组左心室纤维化程度比较 图D:两组左室EF值比较
N Engl J Medg 2007, 356: 630-840
5mm-500um(大冠状动脉)
500um-100um(中冠状动脉)
<100um(微小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树
冠状动脉树影像
CAG只能检测到5%的冠状动脉树
不同直径冠状动脉的作用
N Engl J Medg 2007, 356: 630-840
精神压力引发心肌缺血的机制
精神压力与运动压力下的心肌缺血
高体力与高压力状态导致 心肌缺血程度和频率升高
Barry J et al. Am J Cardiol 1988;61:989-93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monthly values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vent rates during economic decrease.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病例)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病例)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病例)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不一定明显。

本文将介绍两例患者的病例,以及相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

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病例1:患者,男性,45岁,因急性胸痛被送往急诊科。

患者自述胸痛发生在剧烈运动时,伴有呼吸困难和出汗。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T波倒置。

怀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立即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的开口处位于右冠状动脉窦内,形成了异常的冠状动脉环。

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血流受阻,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治疗。

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手术,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罕见的冠脉异常。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胚胎期冠状动脉的发育异常有关,同时也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起。

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由于冠状动脉环的形成,可能导致血流受阻,引起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梗死的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的患者,应该及早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如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需要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对于患者,还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因为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希望通过本文所述的病例和相关的临床特点,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ppt课件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ppt课件


大冠脉分 100um

维持小冠 200um以 不可处理
小动脉和

~500um
脉灌注压 上可见
前小动脉

心肌间 ﹤100um

心肌氧供 不可见 不可处理
冠状动脉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直径<150um的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微动脉管壁含有平滑肌细胞,在交感、副交感神经和体液因 子参与和调解下产生舒张和收缩活动,可引起相应的血管腔 直径改变,微血管功能障碍并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 改变,而是与血管的运动、生长、渗透异常、及炎症发生密 切相关
Gamici PG, et al.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N Engl J Medg 2007, 356: 630-840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分类
存在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情况下出现功能障碍:稳 定型冠心病、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和ST段抬高急性 心肌梗死。与前2个类型相比,诊断较为困难。对于这类患 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医源性功能障碍:接受PCI或CABG后出现的冠脉无复流现象, 药物治疗可促进其恢复
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脏X综合征)
应特别除外以下疾病
应激诱发心肌病(Takotsubo心肌病) 二尖瓣脱垂 肺动脉高压 纤维肌痛 心肌淀粉样变 食管痉挛 肋软骨炎
微血管性心绞痛可能机制
微血管功能不良
➢ 内皮功能不良 ➢ 微血管痉挛 ➢ 交感张力增强 ➢ 冠脉微血管床结构异常 ➢ 前小动脉收缩
雌激素缺乏 “心脏”疼痛敏感性增高
冠心病是糖尿病
患者的第一死因
50
糖尿病%患o者f死D亡ea原th因s及其比例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大连市中心医院“登峰计划”院内自主立项(2022ZZ228)通信作者:郑晓群,E mail:drxiaoqun@163.com;惠慧,E mail:friendahui@qq.com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杜明亮1 王泊然2 惠慧1 郑晓群1(1.大连市中心医院冠心病科,辽宁大连116032;2.大连市中心医院病案室,辽宁大连116032)【摘要】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复杂的组成部分,随着基础研究及诊断技术的发展,该疾病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现就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最新观点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识别和管理。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障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8 007ClinicalResearchProgressofCoronaryMicrocircularDysfunctionDUMingliang1,WANGBoran2,HUIHui1,ZHENGXiaoqun1(1.Depar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2,Liaoning,China;2.MedicalRecordRoom,DalianCentralHospital,Dalian116032,Liaoning,China)【Abstract】Coronarymicrocirculardysfunctionisacomplexcomponentofischemicheartdisease.Withthedevelopmentofbasicresearchanddiagnostictechniques,thisdiseasehasattractedmoreandmoreclinicians’attention.Thispaperreviewsthelatestviewsonth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isdisease,aimingatimprovingtherecognitionandmanagementofthisdiseasebyclinicians.【Keywords】Coronarymicrocirculation;Endothelialdysfunction;Coronaryflowreserve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为您介绍了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在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接着,探讨了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因素、诊断方法、治疗进展、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新技术研究,全面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文章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研究的未来展望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内容,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影响因素、诊断方法、治疗进展、病理生理机制、新技术研究、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概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本文将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在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因素方面,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对冠状动脉微循环产生影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新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和推广,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新技术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深入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可以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新技术的引入,将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和治疗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涉及多个方面,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因素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因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标准

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标准

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标准
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
1. 临床表现:患者典型的症状包括胸闷、心慌、气促、疲劳等,但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未发现明显狭窄或阻塞。

2.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未出现明显的狭窄或阻塞,但可能存在非流出路或微型血管的病变。

3. 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通常显示心肌灌注不足区域,但不具有明显的冠脉狭窄。

4. 心脏介入手术:冠脉造影导管注入亚硝酸酯类药物后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肌灌注情况,但不会导致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上的明显变化。

5. 神经反射调节功能:冠脉微循环障碍时,神经反射调节功能受损,可通过心脏负荷试验来评估。

例如,通过体力活动或药物负荷使心肌负荷增加,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变化,以评估冠脉微循环功能。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历范文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历范文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历范文英文回答:I remember the time when I was diagnos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due to insufficient blood supply to my heart. It was a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for me, and Iwould like to share my medical history with you.It all started when I began experiencing chest pain and tightness, especially during physical activities or timesof stress. I initially ignored these symptoms, thinkingthey were just temporary discomforts. However, as the episodes became more frequent and intense, I decided toseek medical attention.I went to see my primary care physician, who listenedto my symptoms and ordered some tests. I underwent an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a stress test, which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ischemia, or reduced blood flow to my heart. My doctor suspected CAD and referred me to a cardiologistfor further evaluation.The cardiologist performed a coronary angiogram, a procedure that involves injecting a contrast dye into the coronary arteries to visualize any blockages. The results revealed several narrowings in my coronary arteries, which explained the inadequate blood supply to my heart muscles. The diagnosis was clear I ha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 was prescribed medications to manage my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urther complications. Additionally,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were strongly advised. I was instructed to follow a heart-healthy diet, exercise regularly, quit smoking, and manage stress effectively. These changes were not easy to implement, but I knew they were crucial for my well-being.In terms of treatment, the cardiologist discussed the option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with me. After weigh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each procedure, I decided to undergo PCI, also known as angioplasty. Duringthis procedure, a small balloon was inserted into the narrowed artery and inflated to widen the blood vessel. Furthermore, a stent was placed to keep the artery open and ensure adequate blood flow.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and I felt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y symptoms. However, I was aware that CADis a chronic condition, and I needed to continue withregular follow-up appointments and adhere to my prescribed medications and lifestyle changes.中文回答:我还记得被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时的情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体外循环案例分享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体外循环案例分享

血小板计数190 000/mm3, HCT 42%,GLU 8.17mmol/L
,BUN 6.42mmol/L。
病例
1
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75%狭窄,回旋支第一 钝缘支开口50%狭窄,右主干中段最狭窄处75% 阻塞。
2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内膜 下前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Ⅲ期,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心功能Ⅱ级。
03
老年患者CABG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主要机制为缺氧和栓塞 引起。
老年患者体外循环特点
老年患者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 硬化,术前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升 主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严重钙化者可 积极采用股动脉插管,防止在插管、 上主动脉阻断钳、开放阻断钳等过程 中斑块脱落。
老年患者多伴有颅内小动脉粥样硬化 ,脑自动调节功能差,术中对微栓及 缺氧非常敏感,体外循环中容易形成 低灌注,尤其在复温时更容易出现脑 氧供需失衡。
心脏停搏不理想,冠状静脉窦逆行灌 注500ml,旁路远端吻合完毕,二尖 瓣、主动脉瓣置换,开放升主动脉, 心脏自动复跳,旁路近心端吻合。
病例
阻断期间每间隔30分钟重复灌注 含血停跳液一次,升主动脉根部
及冠状动脉直接灌注4次共 2700ml,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两次共1000ml。
通过血管桥灌注3次共350ml。 转流期间动脉流量维持在2.2~ 2.6L/(kg•min),平均动脉压 维持在6.67~10.7kPa(50~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通过右房 盲插入冠状静脉窦固定,并持续 监测冠状静脉窦内的压力,一般 维持2.45~3.92kPa(25~ 40mmHg)为宜。
单纯逆灌注总剂量10~15ml/kg ,30分钟重复灌注。
血管桥灌注

冠脉微血管病变

冠脉微血管病变

冠脉微血管病变病因冠状动脉微循环是指位于心肌内部的极小而蜿蜒的血管系统,由小直径的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简称CMVD),是指冠状动脉内径不到500μm的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形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流减慢、阻力增加,是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CMVD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冠状动脉内膜发生真正意义上的病变,并造成微循环水平的冠心病,病因因素包括:1. 动脉硬化;2. 冠脉微血管受到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异常的影响 (可能源自压力、焦虑、忧郁、家庭冲突等因素);3. 冠脉微循环受到炎症和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4. 冠脉微血管病变与胆固醇代谢异常,获得性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关系密切。

症状和表现CMVD 根据患者的症状会不同,大致上患者会表现为心绞痛、心动过速(或心跳不规律)、胸闷、疲劳、晕厥等症状。

一些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或者是呼吸困难,此外,防止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并非简单的依赖药物治疗,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制定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注意心理健康等,也对病情的缓解起到一定的帮助。

检测诊断CMVD 的诊断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检测并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目前一般采用血管或冠心病同步显影摄影(dual-contrast-enhanced),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一系列影像学诊断工具来描绘微循环的结构和特征,基于和大血管阻塞不同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学评价indicators。

治疗CMVD 目前尚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症状和病情可以使用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洛唑前列素等一系列药物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生活上的一些改变如减轻体重、控制胆固醇、戒烟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也对病情缓解有积极作用。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能进行一些补救大血管的治疗方式,比如建立支撑大血管的搭桥手段,也有良好的效果。

预后CMVD 病情的预后取决于发病的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大部分的患者都是表现为缓解性,但是也有些患者由于缺乏及时的治疗而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病情,也有患者会因为药物的耐受性产生副作用而加重病情。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病例)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病例)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病例)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冠状动脉异常,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本文将通过介绍两例患者的病例,探讨该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例一:患者,男性,52岁,因心绞痛和呼吸困难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其他明显疾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心率为78次/分,血压为140/90mmHg,心音有增强、第二心音分裂延迟。

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倒置。

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左室舒张末直径为56mm,收缩末期容量为80ml,射血分数为50%。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伴有中度狭窄。

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以上两例病例均为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和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均提示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了冠状动脉异常的类型和程度。

针对不同病情,两例患者接受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这种异常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发育有关,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冠状动脉异常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脏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一旦确诊,患者应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并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能够帮助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动,减轻心绞痛等症状。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狭窄的患者。

冠脉慢血流的探索与中医药治疗实践(全文)

冠脉慢血流的探索与中医药治疗实践(全文)

冠脉慢血流的探索与中医药治疗实践(全文)一、心肌缺血与冠脉微血管病变传统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源于心外膜冠脉的阻塞性病变,直到近20年才认识到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同样是造成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2015年发表在Nat.Rev.Cardiol.的文献指出:未来冠心病治疗新的突破点之一将取决于我们对于冠脉微血管病变的理解和干预。

2013ESC指南强调SCAD具有多种发病机制:1.固定的或动态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2.微血管功能障碍3.局灶性或弥漫性心外膜冠脉痉挛4.以上机制可能重叠,并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改变。

2013ESC新发布的SCAD指南在关注大血管病变的基础上,首次强调了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microvascular coronary dysfunction,MCD)指冠状动脉小血管(<100~200 μm)受到一种或多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微血管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等。

冠脉微血管病变远远不仅是心脏X综合征,涉及的患者人群十分广泛。

冠脉微血管病变包括:1. 心脏X综合征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等:许多典型的心绞痛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或无明显狭窄;部分典型的心绞痛患者,有缺血的客观证据,冠脉造影狭窄<50%。

2. 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PCI术后仍存在心肌缺血。

PCI术无复流/慢复流是微血管受损或功能病变所致,影响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恢复。

3.女性冠心病:WISE研究证实,绝大部分女性有缺血性心脏病症状但无狭窄或<50%狭窄,女性冠心病多为冠状动脉小血管或微血管病变,不易行PCI手术治疗。

4.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梗后患者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为53%,冠脉微血管病变易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室重构。

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多为弥漫性多支血管病变、小血管及远端血管病变,预后差。

纳入60岁后男性、女性生存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无胸闷症状人群,有症状但冠脉正常的患者心源性死亡率仍逐年增高,提示有冠脉微循环障碍存在可能。

冠脉微血管病变,查不出冠脉堵塞的冠心病

冠脉微血管病变,查不出冠脉堵塞的冠心病

专家谈病冠脉微血管病变,查不出冠脉堵塞的冠心病●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周一海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临床中并不少见,他们往往感到胸闷、胸痛,但做心电图、心脏冠脉造影却没有发现问题,一般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甚至被戴上“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帽子。

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能忽视一种疾病——冠脉微血管病变。

冠脉微血管病变是咋回事给我们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有无数分支,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冠脉树,除了3支主要的树干外,还有密密麻麻的细小树枝。

那些直径小于150微米的冠状前小动脉和微小动脉,构成了冠脉的微循环,别看微血管非常细小,它们的血液容量却占冠状动脉血管的95%,对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直接影响心肌的血液灌注。

微血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倘若冠脉微血管发生病变,虽然一开始只会出现小范围的心肌缺血,但长期心肌缺血不但会引起反复发作的心绞痛(胸闷、胸痛),且容易引发慢性心力衰竭。

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者最终能因心脏衰竭而危及生命。

打个比方,这种微小血管的病变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一点一点腐蚀你的心肌细胞,逐渐让你的心脏失去工作能力。

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何不同?主要有两点:①生长位置不同,大血管多长在心脏外,而微血管穿行于心肌间。

②发病方式不同,大血管病变多是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会造成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急性且致命;而微血管病变多有内皮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冠脉的血流储备减弱,缓慢地引起心肌缺血,如果不治疗,可能引起慢性心衰。

如何判别冠脉微血管病变值得注意的是,冠脉微血管病变非常隐蔽,通常不能被冠脉造影和冠脉CT 检测出来,是一种不可见的潜在危险因素,容易贻误治疗时机。

在我国,只有6.3%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案例获得正确治疗。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揪出这个隐蔽的“杀手”?一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判别:1.看症状:胸痛、胸闷通常发生在劳累后或运动后,即以劳力型心绞痛为主。

王女士今年50多岁,近半年来反复感到胸闷不适,尤其劳累后更明显。

冠脉微血管病变-精选文档

冠脉微血管病变-精选文档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有较大的小动脉扩张作用,使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而对容量血管无明显作用。研究证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于小血管心绞痛的治疗有效率可能高达70%,但是在针对中国患者的治疗中发现,引起持续性头痛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硝酸酯类药物,且对青光眼患者及严重肝、肾疾病患者禁用。
其他药物——改善微血管功能
RAS抑制剂↓L-精氨酸/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内皮NO↑他汀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保护作用,包括抗炎、减轻氧化应激等二甲双胍血管保护作用,改善内皮功能别嘌呤醇其代谢产物奥昔嘌醇能够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心肌耗氧
总体治疗有效率有限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脉微血管病变的机制麝香保心丸治疗各种类型冠脉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对于微循环痉挛所致者为禁忌!
传统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
1./Michael A, et al. Circ Res. 1991;68:847-855.
直径(μm)
对照 硝酸甘油
冠状小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
此项动物研究结果显示硝酸甘油(GTN)不能扩张直径<100μm的小冠脉
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CAD)管理指南
ESC发布的SCAD指南在关注大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强调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多国指南已认识到
微血管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P<0.05(与对照值)
由于微血管缺乏将硝酸酯转化成NO的巯基,而不能有效扩张微小冠脉
抗心绞痛治疗—钙拮抗剂
一些小规模的对照研究提示CCB能够改善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但另一些研究提示无效冠脉内注射地尔硫卓不能改善冠脉血流储备CCB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尚未证实

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

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

reducin g r y anodinerece p tor2activit y[J]EurJPharmacol,2019,842:118-124[18]Detai l eD,VialG,BorelAL,etal Ime g limin p reventshu-manendothelialce l deathbyinhibiting 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 transition without inhibiting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J]Ce l Death Discov,2016,2,15072[19]ShimizuI,YoshidaY,KatsunoT,etal p53-inducedadi p oseti s ueinflammationiscritica l yinvolvedinthedevelopmentof insulinresistancein heartfailure[J]Ce l Metab,2012,15(1):51-64[20]ShimizuI,WalshK Thewhiteningofbrownfatanditsimpli-cationsforweightmanagementinobesity[J]CurrObesRep,2015,4(2):224-229[21]ShimizuI,A p rahamianT,KikuchiR,etal Vascularrarefac-tion mediateswhiteningofbrownfatinobesity[J]JClinIn-vest,2014,124(5):2099-2112[22]Koncsos G,Varga ZV,Baranyai T,et al.Diastolic dysfunc­tionin prediabetic malerats:Roleof mitochondrialoxidativestre s[J]AmJPh y siolHeartCircPh y siol,2016,311(4):H927-H943[23]Gao L,Yao R,Liu Y,etal Isorhamnetin p rotectsa g ainstcardiachypertrophy through blocking PI3K-AKT pathway [J]MolCe l Biochem,2017,429(1-2):167-177[24]MorimotoT,Funamoto M,Suna g awa Y,etal Noble HeartFailure Therapy Using Food Compositions[J]Yakugaku Za s hi,2018,138(10):1263-1269[25]SathibabuUddandraoVV,BrahmanaiduP,etal The p oten-tialroleofS-a l ylcysteineasantioxidantagainstvariousdisor-dersinanimalmodels[J]Oxid Antioxid MedSci,2016,5:79-86[26]Sathibabu Uddandrao VV,Brahmanaidu P,Saravanan GTherapeuticalperspectivesofS-a l ylcysteine:effectondiabe-tesandotherdisordersinanimalmodel s[J]CardiovascHe-matolA g entsMedChem,2017,15:71-77(收稿日期:2019-02-01)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石鑫,修春红,王琳鑫,翟瑗媛,陈媛,曾令泽,毕亚艳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疾病的总称,通常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会升高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历范文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历范文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历范文英文回答:I remember the time when I was diagnos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t was a life-changing moment for me. Letme share my medical history with you.It all started with chest pain that I experiencedduring physical exertion. At first, I thought it was just normal fatigue, but the pain persisted and became more intense. I decided to visit my doctor to get it checked out.During the consultation, my doctor asked me about my medical history and performed a physical examination. Healso ordered some tests, including an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a stress test. The ECG showed abnormal changes in my heart's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the stress testrevealed that my heart was not receiving enough bloodduring exercise.Based on these findings, my doctor suspected that I ha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ich is caused by a buildup of plaque in the arteries that supply blood to the heart.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he recommended a coronary angiogram.The coronary angiogram is an invasive procedure where a dye is injected into the coronary arteries, and X-ray images are taken to visualize any blockages or narrowing. During the angiogram, it was revealed that I hadsignificant blockages in my coronary arteries, particularly in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After the diagnosis, my doctor discussed the treatment options with me. He explained that medication alone may not be sufficient to improve blood flow to my heart. He recommended a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surgery, which involves bypassing the blocked arteries using a graft from another blood vessel.I decided to go ahead with the CABG surgery. 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and I could feel the difference immediately after the surgery. The chest pain that hadplagued me for months was gone, and I had more energy to do the things I love.During my recovery, I had to make some lifestyle changes to improve my overall heart health. I started exercising regularly, following a heart-healthy diet, and taking medications as prescribed by my doctor. I also attend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essions, which helped me regain my strength and confidence.Now, several years after my diagnosis, I am leading a fulfilling life. I still have regular check-ups with my cardiologist to monitor my heart health, but I am grateful for the medical intervention that saved my life.中文回答:我记得当我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时的那个时刻。

冠脉微循环障碍范文

冠脉微循环障碍范文

冠脉微循环障碍范文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V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指的是冠脉微循环不良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心梗。

与传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不同,CMVD主要发生在微小血管水平,也就是冠脉的末梢支架上,而不是主要的冠状动脉。

冠脉微循环是指冠状动脉从主动脉出口开始分布的一系列微小血管,它们通过心肌组织,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当这些微小血管受到损害或阻塞时,就会导致冠脉微循环障碍。

CMVD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包括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反应、神经调节失常等。

CMVD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气促、乏力、心悸等。

与传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不同,CMVD的症状在劳力或运动时加重,而在休息或放松时减轻。

这是因为冠脉微循环的病变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劳力或运动会增加心肌的氧气需求,从而引发胸痛等症状。

CMV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ECG)和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放射性同位素显像等。

ECG可以发现心肌缺血或心肌电活动异常的情况,而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以及冠脉的血液供应情况。

治疗CMVD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和血脂调节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冠脉微循环的阻力,改善血液流动情况。

介入治疗主要指的是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使用球囊扩张血管或放置支架等方法来恢复冠脉的通畅度。

预防CMVD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戒烟、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加强锻炼等。

此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通过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监测来及早发现冠脉微循环障碍的风险。

总结起来,冠脉微循环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指的是冠脉微循环不良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心梗。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增强对CMVD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维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怀疑有冠心病,有稳定的心绞痛症状和/或呼吸困难的患者; (2)新发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衰竭,怀疑冠心病的患者; (3)ACS后1年内或近期血运重建的无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4)初次诊断或血运重建1年以上的无症状或有症状患者; (5)心绞痛,疑似血管痉挛或微血管疾病患者; (6)筛查时发现冠心病的无症状患者。
诊治方向
冠脉CT?
冠脉造影?
冠脉CT结果
CT:左前降支近段内膜增厚,左主干、第一对角支、回旋支、右冠无狭窄及斑 块;肺动脉未见异常。
修正诊断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出院后治疗
立普妥20mg qn po 培哚普利4mg qd po 盐酸曲美他嗪20mg tid po 喜格迈 5mg tid po
RCA:近端60-70%狭窄,原支架内 无狭窄,右优势型。
2018.11
2018年11月复查冠造影: 左主干内膜不光滑无明显狭窄、 LAD中段内膜不光滑,50%狭窄, D1近端95%狭窄;
诊断标准
不合并阻塞性冠心病的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 ①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但硝酸甘油疗效不佳; ②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ST段压低、心肌灌注缺损或心 肌代谢产物增多)但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③无创或创伤性影像技术测量的CFR<2.0; ④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无明显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20%); ⑤排除非心源性胸痛和其他心脏疾病。
LCX远端分出粗大OM1,13段初 95%狭窄;
RCA:近端60-70%狭窄,原支架内 无狭窄,右优势型。
2018年11月8日
2018年11月9日
超声心动图
2017.12
2017年12月复查冠造影: 左主干内膜不光滑无明显狭窄、 LAD中段内膜不光滑,30%狭窄, D1近端95%狭窄;
LCX远端分出粗大OM1,13段初 95%狭窄;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临床实践
2020-5-27
C目 录 ONTENT
1
CMVD 诊断标准
2
病例分享13病例分21 CMVD的诊断标准
Old
➢ 左主冠脉狭窄≥50%, 或1支/多支主要冠状 动脉狭窄≥70%导致的 由运动或应激引起的 胸部症状
传统指南
NTeewxt in here
➢ 不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
如具备其它条件但CFR≥2.0,可行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的激发试验。如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无痉挛但出现心绞 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亦可确诊。
FFR主要反映大血管状态,CFR反映整个冠状动脉系统(心外膜和微循环血管)的 功能状态,正常值3~6,<2.5提示微循环异常。IMR反映微血管阻力,被定义为指示剂 平均传导时间与灌注压的乘积。IMR正常值多在25 U,>33 U通常存在微循环异常。
初步诊断
冠心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 PCI术后
高血压 糖尿病
2017.1.25
2017年01月25日冠脉造影示: 左主干内膜光滑无狭窄, LAD内膜不光滑,可见至RCA侧支 循环;
LCX:内膜光滑无狭窄;
RCA:3段初闭塞,内有血栓.对RCA 行PCI治疗。
2017.12
2017年12月复查冠造影: 左主干内膜不光滑无明显狭窄、 LAD中段内膜不光滑,30%狭窄, D1近端95%狭窄;
2 病 例 分 享1
病史
• 患者,女 66岁 主诉:“间断胸痛8年。” • 现病史:
患者间断胸痛发作,呈辛辣不适,活动后加重,曾口服硝酸酯等药物对症治疗,好转后停药,近1个 月再次间断胸痛发作,位于胸骨后剑突附近。 • 既往史:
①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200/?mmHg,现服用缬沙坦1粒/日降压治疗,血压控制自觉尚可; ②糖尿病病史2年,曾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近1个月停药。 ③既往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 • 查体: BP 160/85mmHg,双肺听诊正常,心率 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余未查及明显阳性 体征。
出院后1个月随访心电图
2020-5-16 心电图(随访)
2018-2020.5 再无胸痛发作
3 病 例 分 享2
病史
• LXJ 女性,56岁,因“间断胸闷痛9年,加重10余天”于2018-11-8入院。 • 患者9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闷及胸痛不适,疼痛位于心前区及胸骨后,范围及性质描述不清,
入院时心电图
化验检查
• 入院第一次:肌钙蛋白、CKMB正常; • 次日复查第二次:肌钙蛋白、CKMB正常;
D二聚体 0.66mg/L,略高于正常。 心电图未见明显动态改变。
复查心电图
初步诊断
胸痛待查 冠心病心绞痛? 胃炎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入院后治疗
拜阿司匹林100mgqdpo 泰嘉50mgqdpo 立普妥20mgqnpo 培哚普利4mgqdpo 盐酸曲美他嗪20mgtidpo 潘托拉唑20mgqdpo 瑞巴派特片*膜固思达0.1gtidpo
以闷痛和刺痛为主,每次发作多与情绪激动相关,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不等,多在休息或含 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 • 2017年01月25日因胸痛,性质剧烈,持续1小时方缓解,行冠脉造影.对RCA行PCI治疗。 • 近十余天患者多于劳累时出现胸背闷痛,性质较前相似,持续十几分钟可缓解。
• 高血脂、脂肪肝20余年,曾有肝功异常; • 甲状腺功能减退5年,目前服用优甲乐每日75ug; • 高血压病史6年,目前服用倍他乐克23.75mg、奥美沙坦20mg每日1次; • 糖尿病病史6年,目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r早18iu、晚20iu; • 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食道炎病史多年,平素烧心,长期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 个人史:吸烟史15年,平均10支/日,未戒。
性狭窄,还考虑微血管 功能障碍和冠脉痉挛导
致的由运动或应激引起 的胸部症状
ESC2013指南
2013年ESC指南 重新定义稳定性冠心病(SCAD)
1. Gilles M,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3, 34(38):2949-3003.
2019 ESC 慢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冠状动脉疾病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在目前的CCS指南中,确定了以下最 常见的6种临床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