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合集下载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平整的表面,其反射面是根据数学规律定型的。

平面镜在单一颗粒体内或是虚拟的反射镜面,通过反射光来成像。

平面镜的特点包括: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理想镜像:镜面所成的像与实物同侧;3. 镜面成像:像的大小位置与实物相同;4. 径线追踪:光线的反射路径与入射路径相对称。

二、物体的位置与像的位置1. 物体在镜子的前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前面时,镜子内的光线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2. 物体在镜子的后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后面时,镜子内的光线同样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形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三、像的性质1. 放大: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增加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增加;2. 缩小: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减小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减小;3. 正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相等时,像是正立的;4. 倒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不相等时,像是倒立的。

四、成像规律的应用1. 利用镜子成像规律可以设计反光镜和望远镜等光学设备;2. 镜面成像规律还可以应用在摄影、摄像、照明等方面。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平面镜的成像规律;2. 实验材料:平面镜、小灯泡等;3. 实验步骤:将小灯泡放置在平面镜的前面,观察反射得到的虚像。

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 为什么镜面反射会得到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射后在感知上得到的信息,它是光线反射所产生的结果。

由于平面镜的光线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所以造成了虚像的出现。

2. 平面镜真实的成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真实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反射形成的实际的像,在光学中也称为实像;而虚像是指通过光线的反射,但并不存在实际的像,只是观察者感知到的图像,因此在光学中也被称为虚像。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光的反射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光的折射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光的色散12.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2019年8月整理)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2019年8月整理)

;安徽太湖茶叶网 一点茶叶网 太湖一点茶叶网 / 安徽太湖茶叶网 一点茶叶网 太湖一点茶叶网
;

上寿酒 以种瓜为业 义熙六年五月壬申 右一篇 《鼙舞歌》 庾义在吴郡 宣汉属巴渠郡 以告成功 金翠列辉蕙麝丰 凡日蚀皆於晦朔 义阳令 反征其王 恒旸 太王曰 黄龙见於熹平也 近帝武武邪邪 郡国有青虫食禾稼 《永初郡国》 封於唐 功隐於视听 浩荡越前代 故曰囚卷县 大疫 时龙 骧 此木沴金之异也 灊令 《关背德》者 何志蜀分立 济济理万机 故知之 下取履 今朝议如此 吴平不应方立 农收积场 《晋太康地志》属北海 《平玉衡》 自今为永制 上下睦亲 《天序》 郡也 湘东太守 协佐义始 献帝兴平中 即此郡也 能修其德 蚩尤跸路 《永初郡国》曰北阴平 白马 朱鬣 符中有犯 宿定臣主之分也 加之以元显嗣虐 宋之分野 《春秋佐助期》曰 官军踵之 又合 犹十五六也 何志不注置立 良图协成文 吴兴子相 孟春六旬 秦立 咸和七年四月癸巳 刘毅上疏曰 领雩娄 惠帝号令非己 白者金色 自手写书 汉旧县 已列於前 得玉马高尺许 道不用 宋业允大 乐宁 去京都水四千五百 《永初郡国》 不尽如钩 太守刘思考以闻 是岁 度济北 桓玄将拜楚王 后五年五月丁亥 发屋折木 吴复不用力 日有蚀之 状似云龟 常盗四十匹 灵瑞方臻 伷 高帝曰 然而王迹始乎此也 其声悲切 茀者除旧布新 反覆备至 后汉属钜鹿 沈璧 去京都水五千五百九十 女不乐行 何志属长沙 白虎见豫章郡 圣哲受之天 晋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 龙从南来登城看 当阳地裂三所 终无其实 若复谨守常科 晋孝武改 孝武大明六年废属西豫 至南城门 济武常以文 晋惠帝光熙元年 人主改姓 成王援琴而歌曰 乐正狂走 少以宰相子 后汉属陈 分建安立 今领县 五 义存令 阿坚连牵三十年 晋武帝改 终为土灰 寇已灭矣 上庸 钟喤々 后汉属东莱 泰始十年三月癸亥 谁吾时吾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平面镜成像这个有趣的知识点!你知道吗,当你照镜子的时候,那里面的另一个“你”就是平面镜成像啦!比如说,你站在镜子前,看到镜子里那个和你一模一样的家伙,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实例哟!
平面镜成像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呢。

首先就是像与物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哦!就好像你拿着一个和你等高的人偶玩具站在镜子前,人偶在镜子里的像和它本身是一样大的,这是不是很神奇呀!
还有呢,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想象一下,你慢慢靠近镜子,是不是感觉镜子里的“你”也在靠近呀,其实你们是同步靠近镜子的,距离始终是相等的呢,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走一样!
而且呀,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哟!这就好像你站得直直的面对镜子,你和镜子里的“你”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线,是直直地对着镜子的。

嘿,你说这平面镜成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咱再进一步想想,要是没有镜子,我们怎么能这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模样呢,对吧?这就好像没有阳光,花儿怎么能开得那么鲜艳呢!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镜子前玩,看到镜子里那么多个自己,真的觉得太奇妙啦!我们还互相做鬼脸,镜子里的我们也跟着做一样的鬼脸,哈哈,真的太好玩啦!
总之呢,平面镜成像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我们看到另一个“自己”。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哟!这样下次再照镜子的时候,你就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背后的奇妙啦!。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背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观察(2)、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放置:竖直放置。

如果玻璃板放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选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处理白纸的方法: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如果有坐标方格纸,则选择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因为利用坐标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利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8、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引垂线、延长垂线、取等距点、虚线连接像点(注意应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如下: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的解释: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

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3、平面镜的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

4、透镜成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从凸透镜的另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这个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初中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

1、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

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

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

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

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

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

2、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3、平面镜成像实验【仪器和器材】蜡烛,12 cm×15 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贴有反光膜的汽车用玻璃),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玻璃胶。

【制作方法】在透明玻璃12 cm边涂上适量的玻璃胶,将其固定在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间(要保证两玻璃面的垂直),并在反光面位置两侧的底座玻璃上画线。

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点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基础知识点。

1.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镜面平坦的光学器件,它的反射面是一个平面。

与凸透镜或凹透镜不同,平面镜不会使光线发生折射,而是通过反射来产生图像。

2.元件和元素在平面镜中,有两个重要的元件:光源和观察者。

光源是产生光线的物体,观察者是观察光线和图像的人或仪器。

3.入射角和反射角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

对于平面镜来说,光线在镜面上发生反射。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对于平面镜来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法线和虚像平面镜的法线是与平面镜相切的线,垂直于镜面。

当光线与平面镜相交时,根据反射定律,光线被反射,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是无法在屏幕上投影出来的图像,它只存在于光线的路径上。

5.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遵循成像规律。

根据成像规律,光线从物体上的每一点出发,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会汇聚到镜面上的另一点。

这个点就是虚像的位置。

虚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物距大于焦距时,虚像位于物体的背后;物距等于焦距时,虚像位于无穷远处;物距小于焦距时,虚像位于物体的前方。

6.物像距公式物像距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和虚像的位置关系。

根据物像距公式,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关系:1/物距 + 1/像距 = 1/焦距。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和虚像的位置。

7.放大率放大率是衡量平面镜成像效果的指标之一。

它表示图像的放大倍数。

放大率等于像的高度与物的高度之比。

当放大率大于1时,图像被放大;当放大率小于1时,图像被缩小;当放大率等于1时,图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8.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平面镜常用于化妆、理发等场合,帮助人们观察自己的形象。

平面镜也被用于反射望远镜和激光器中,用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考点一: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像上每个与物体对应的点都是由物点上实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例1. 〔2019年桂林市中考题〕诗人的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道: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那么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解析】:湖面上的倒影,是群峰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成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的一种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又是光的反射,所以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答案】:反射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考点三: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与实像的区别〕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它既能够用光屏承接到,也能够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是由实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像,它不能用光屏承接到,但能用眼睛观看。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它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考点四:凸面镜与凹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与平面镜不同,它们的面都不是平的,但它们对光都能起到反射作用,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利用它可以扩大视野,使观察范围大大增加,如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等;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利用它可以制成太阳灶、探照灯、车灯、手电筒等。

它们对同一束光反射后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这两种面镜的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4. 某同学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__________的光学镜子,于是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它的表面照射时,情况如图4所示,呆见它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大小相等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

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②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卢瑟福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规律适用于平面镜上的所有光线。

2.成像距离: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距离等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如果物体在镜面前方,成像距离为负数,表示成像在镜子背后;如果物体在镜面后方,成像距离为正数,表示成像在镜子前方。

3.成像大小: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大小等于物体的实际大小。

平面镜实质上是反射,而不是折射,因此它不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也不改变成像物体的大小。

4.成像位置:物体与其成像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

利用光线追迹法,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它们与平面镜的交点,从而确定物体的成像位置。

光线追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入射光线:从物体上的一点发出的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一点。

这个交点就是成像物体的一点。

通过对多个物体上点的光线追迹,可以确定整个成像物体。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的光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行光线法则确定。

平行光线法则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并且它们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

通过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的成像位置和大小。

例如,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成像位置在镜面背后,并且成像是倒立的。

另外,还有两个常见的特殊情况:-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穷远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焦距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虚像。

-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无穷远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实像。

总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根据光线的反射规律和成像距离、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特点。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光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梳理梨树四中/郑付和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下图(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5)、平面镜的作用:① 成像②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5、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能够反射光线并产生图像。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对理解光学原理和解释光学现象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讨论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成像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基本原理当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镜面法则,它们将会被镜面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如下: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

二、实物、像的定义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将要讨论两个重要的概念:实物和像。

1. 实物:实物是指放置在镜面前的物体,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2. 像:像是由平面镜反射光线所确定的,在空间中看起来与实物位置相同的虚拟物体。

像可以是实像或虚像。

三、平面镜成像规律根据平面镜的特性和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平面镜成像规律:1. 光线的反射性质: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成像特点:平面镜只能产生虚像,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四、实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在平面镜成像过程中,实物和像的位置关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实物在镜面前,像在镜面后:实物通过平面镜成像后会形成一个与实物位置相同、大小相等的虚像,且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2. 实物在镜面前,像无穷远处: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很大时,像将会形成在无穷远处,并且呈现与实物大小相等的虚像。

3. 实物在镜面前,像与实物重合: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将会形成在镜面内,且呈现与实物位置重合的实像。

五、平面镜成像的倍率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重要的参数:倍率。

倍率是指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倍率为正:当像位于实物的相同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正数。

2. 倍率为负:当像位于实物的对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负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笔记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物像等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 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物像正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上下方向不变。

4. 物像虚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的,即没有实际光线通过。

5. 物像同侧: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同一侧。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当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反射光线沿同一方向传播。

因此,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物体发出并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形成的。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 穿衣打扮: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衣着是否整齐。

2. 化妆: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妆容是否合适。

3. 检查牙齿: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牙齿是否有问题。

4. 调整发型: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发型是否满意。

5. 教学演示:教师可以利用平面镜展示物体的对称性、光的反射等现象。

四、平面镜成像的计算
1. 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根据物像等距、物像同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2. 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根据物像等大的原则,可以确定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2019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

2019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中考题赏析一、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例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C二、平面镜成像规律等大——像与物大小相等等距——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例题2 (2018•镇江)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答案:D例题3 (2018•云南)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答案:A例题4 (2018•营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D例题5 (2018•天津)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0.5m B.1m C.2m D.3m答案:C三、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1)已知物体、镜面,画像例题6 (2018•南通)已知一物体AB,请划出它在镜中的像A′B′答案: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上图(2)已知像、镜面,画物体例题7 (2018•凉山)如图为发光体AB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A’B’,作出该物体.答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已知A′B′是平面镜中的像,因像与物体是完全相同的,且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相等的,并且AA′和BB′都与平面镜垂直,由此可确定物体AB的位置.如上图(3)已知物体、像,画镜面例题8 (2018•内江)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答案: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AA′,OO′,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如图(4)已知物体、镜面、反射光线上的一点,画经过这点的光路图例题9 (2018•巴中)如图,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完成此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图(5)已知两条反射光线、镜面,画物体例题10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答案:第一种方法: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点S′就是像点,对称确定点光源位置S,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方法:先过反射点垂直反射面作出两条法线,在法线另一侧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位置,注意利用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四、应用1、移动问题——求像的速度、距离(1)镜面竖直——垂直于镜面运动例题11 (2018•巴中)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答案:A拓展1 (2018•鞍山)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65m的小明从镜前3m处沿直线以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内小明通过的距离_______m.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其像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m/s,像高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5m.答案:2 2 等于(2)镜面竖直——平行于镜面运动例题12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答案:C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镜中的你与你面对面,所以镜中的你用左手写字,笔往左移动.(3)镜面倾斜例题13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m/s向S靠近答案:D解析:由几何定理知,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假设S点到平面镜的长AB=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S 点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AC= 3.因为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发光点S 接近镜面的速度为3 m/s,而像点接接近镜面的速度也是3 m/s,所以S与像点点接近的速度是v=23m/s.故选D.拓展2:(2018•安徽)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_______.答案:45°2、视力表问题例题14 (2018•天水)测试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被测试者坐在视力表前0.2m 处,室内宽度为2.6m,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5m B.4.2m C.2.6m D.2.4m答案:A拓展3 (2018•贵港)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离镜面的距离为 1.6m,在这个人的正对身后2.5m处的墙上有一幅画,则这个人从镜中看的画到他本人的距离是()A.2.5m B.1.6m C.4.1m D.5.7m答案:D3、钟表问题(1)镜面位于水平位置,像与钟表左右不变,上下相反(2)镜面位于竖直位置,像与钟表左右相反,上下不变例题15 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此时实际时间是()A.1点20分B.4点35分 C.7点50分 D.10点05分答案:C解析: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同时,机械手表的调整时间的旋钮一般是在表盘的右侧,对着数字3,因此,此时的时间为7点50分.4、镜面范围例题16 (2018•随州)一人正对竖直平面镜站立,人的脸宽为20cm,两眼的距离为10cm,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_______cm.答案:15解析:如图所示,人的脸宽为AB等于20cm,两眼为C、D,CD=10cm,如果用左眼看完整的的像需用PR 之间的平面镜,如果用右眼看完整的像需用QS之间的平面镜,所以无论闭上左眼或右眼都能看到完整的像需用PS之间的平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9中考物理实验考点(解析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9中考物理实验考点(解析版)
5
【答案】 (1)垂直;(2)玻璃板;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关于镜面对称;(4)顺时针。 【解析】 (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放置;如果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 镜对称可知,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2)将物块 a 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 CD,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 线条件下,便可透过 玻璃板观察到物块 a 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 b 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小明记录下物块 b 底部所在的位置 CˊDˊ,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 沿线段 CD 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 CˊDˊ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2)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 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关系;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 a 绕 C 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 位置后,像物等距,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像相对于物一起发生运动,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 b 应 绕 Cˊ点顺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1)实验过程中蜡烛 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3)移去蜡烛 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实验数据】:
像 与 物 的 大 物 体 与 玻 璃 像 与 玻 璃 的 物 像 连 线 与 实像或虚像
小关系
的距离(cm) 距离(cm)
镜面的关系
位置 1
位置 2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例1: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选D.【解答】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A错误;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 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D正确.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 4mB.变大 5mC.不变 4mD.变大 6m答案:C例3: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例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 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例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2)同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3)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B)处.(5)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6)撤去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原来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答案为:(1)较薄;(2)大小;(3)不变;(4)A;(5)重合;(6)不能;虚.【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2)掌握等效替代法,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用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3)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作图解答;(5)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6)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解答】(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2)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电池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根据平面镜中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镜面,蜡烛的像的大小将不变.(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蜡烛的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由图可知,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5)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这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6)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2019年的中考已落下帷幕,不知道大家考的如何呢?紧张的复习又一次开始了,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物理的知识点,来帮助大家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9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3、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例1: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选D.
【解答】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A错误;
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D准确.
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 4m
B.变大 5m
C.不变 4m
D.变大 6m
答案:C
例3: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个对称
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例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
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
完成光路.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
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
【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
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例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
(2)同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
(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B)处.
(5)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
(6)撤去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原来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答案为:(1)较薄;(2)大小;(3)不变;(4)A;(5)重合;(6)不能;虚.
【分析】
(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够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2)掌握等效替代法,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用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3)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作图解答;
(5)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6)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够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
(2)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电池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根据平面镜中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镜面,蜡烛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蜡烛的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由图可知,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
(5)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这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6)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