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总结归纳
经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的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学科。
在经济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经济生活非常重要。
首先,是经济资源的概念。
经济资源是指人们用来生产和满足需求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
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经济资源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其次,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物质或非物质资源而放弃的其他选择。
人们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都会面临机会成本的考量,而理解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出合理的选择。
最后,是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递减。
理解边际效用递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满足。
二、生产要素在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基础。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
劳动力是指人们用来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能力,是生产要素中最基本的一种。
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包括耕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是生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
资本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包括机器、设备、工厂等,是现代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
创新是指人类对于生产活动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需要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这些生产要素,以便实现高效的生产活动和资源利用。
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一种经济体制,也是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和生产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来决定。
市场经济依靠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形成供求关系和价格体系,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市场变化。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一、货币与金融1.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一种广泛被接受的交换媒介,具有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2.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货币的发行权通常由中央银行掌握,通过货币政策来管理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3.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现代社会常见的货币形式包括纸币、硬币和电子货币等,各国货币种类存在差异。
4. 货币的价值与流通:货币的价值由其稀缺性和购买力决定,通过流通实现交换和支付功能。
二、生产与消费1. 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生产关系涉及所有权、分配和交换等问题。
2. 生产方式的演变:从传统农耕经济到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和升级。
3. 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总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总量,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和产量的变化。
4. 消费行为与消费者权益:消费行为受到个人偏好、收入水平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消费者权益受法律保护。
三、市场与竞争1.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由中央计划部门统一安排的经济模式。
2. 市场结构与市场失灵: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和完全竞争等形式,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3. 竞争与垄断: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垄断是市场上少数企业控制市场力量的情况,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产生影响。
4. 价格机制与价格调节:价格是市场交换的信号和调节机制,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的变化。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1. 经济增长与生产率: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生产率是衡量单位劳动投入创造的产出。
2.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提升。
3. 经济周期与景气: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发展的波动过程,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段。
4.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和资源,以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模式。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经济生活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经济生活经济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高三政治课程中的一大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政治课程,我深刻认识到经济生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了解了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以及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和方式。
以下是我对高考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内容的总结,希望能够对高考政治复习有所帮助。
一、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1. 生产性:经济生活是指人们通过生产手段,利用物质、能源和科技等资源,创造价值并满足社会生活的一种活动。
2. 社会化: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点是社会化,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在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3. 市场化: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形态,市场在经济生活中起到供需调节、资源配置、价格形成等重要作用。
4. 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生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对于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律1. 生产规律:生产规律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客观规律。
如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基本手段,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2.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交换中的价值比例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基本规律之一。
3. 利润规律:利润规律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的一种规律。
4. 周期性规律:经济生活具有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如经济周期和商业周期等。
三、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1. 资源要素: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政金融资源等。
2. 技术要素: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进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 市场要素: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调节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制度要素: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制度环境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四、经济生活的发展路径1.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doc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2.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的货币量为限度。
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货膨胀。
低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货紧缩。
4.两种结算方式:现金、转账5. 两种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
狭义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分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6.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本币汇率跌落,本币贬值。
7.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内涵: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9.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基本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同一商品: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
②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弹性大。
③相关商品:互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与乙商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互为互补品:甲商品价格与乙商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11.影响消费的因素:①根本因素:社会将及发展水平②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必背)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必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它们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引起的。
5、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三种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6、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7、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对待金钱,一要取之有道,二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重要因素的是供求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4、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5、卖方市场是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市场,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一般处于卖方市场。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总结经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学习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一政治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经济生活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 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经济生活是指人们为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
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
其中,生产是经济生活的基础,分配是经济生活的结果,交换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物品和服务的流通方式,消费是经济主体购买物品和享受服务的行为。
2.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本是劳动力的有机组合,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 经济制度及其分类经济制度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所构成的经济组织体系。
常见的经济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个人和企业自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国家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混合经济制度既包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机制,也包含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手段。
4.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的特点包括商品经济、自由竞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等。
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由国家统一安排和调节资源的配置和经济活动。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经济发展中两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各具优势和限制。
5. 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总体调控和管理。
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等。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是指人们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的各种行为和活动。
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投资、交易等方面。
掌握一定的经济生活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变化,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些经济生活知识点的总结。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在市场上商品、劳务等的数量和价格。
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劳务等的需求情况。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和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个人和家庭在市场上购买和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了解消费者行为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从而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政策。
3.生产和投资:生产是指将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组织起来制造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运动。
投资是指将资金或其他资源投入到生产中,以期获取利润。
生产和投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4.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为达到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着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价、就业、税收、财政、金融、外贸等。
5.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规则等组成的系统。
金融体系为个人、家庭和企业提供了融资、储蓄、支付、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服务,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通货膨胀和通缩: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物价普遍上涨而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缩则是指物价持续下降而货币的购买力增强的现象。
通货膨胀和通缩会对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应对措施。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生活中,可持续发展要求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福祉和环境质量的统一9.全民经济教育:全民经济教育是指向全体国民普遍普及经济基础知识和经济活动的法律、知识、方法等的教育。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1.生活消费:个人和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
主要包括食品消费、衣物消费、住房消费、交通消费和娱乐消费等方面。
消费者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会受到收入、物价、个人偏好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
2.储蓄投资:储蓄是个人或家庭的一部分收入留存下来,用于未来的消费或投资。
投资是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或金融市场中,从而获得收益。
储蓄投资对于个人及家庭的财务稳定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3.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各个经济主体创造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国民收入的分配对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量取决于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市场预期等因素,需求量取决于消费者收入、价格和个人偏好等因素。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整体上升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物价整体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运行和个人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6.货币与金融: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用于交换价值的媒介。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对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金融是指与货币和资本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对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7.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综合国力的过程。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8.市场机制与计划经济:市场机制是一种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机制。
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是一种由中央政府计划和管理经济活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9.社会福利与经济不平等:社会福利是指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贡献。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一、消费与储蓄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储蓄是指人们将部分收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消费与储蓄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二、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指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物品。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与通货膨胀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三、税收与社会保障税收是指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税收与社会保障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四、市场与竞争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竞争是指在市场上,不同的生产者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竞争。
市场与竞争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五、国际贸易与汇率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国际贸易与汇率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六、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七、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劳动力市场是指供给劳动力的人和需求劳动力的单位之间进行的交易。
就业是指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并从事生产活动。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八、企业与市场企业是指为了追求利润而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组织。
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企业与市场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九、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
经济波动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短期内的波动。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十、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所采取的制度安排。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作为高中政治必修一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经济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们的经济观念的建立和培养,以及对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的总结。
一、经济基本概念1.经济:指人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和分配活动的总和。
2.经济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价值创造的问题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3.经济发展的基本要义:增长、平衡、效益和可持续。
二、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主体和经济组织形态。
2.市场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市场自由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混合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4.计划经济制度:以国家计划为主导,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和组织的经济制度。
三、价格与市场1.价格的功能:价值尺度、分配信号、激励机制和调节工具。
2.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或环境,具有竞争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3.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创新激励等。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1.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体现经济规模和强度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动力: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3.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五、供给与需求1.供给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受价格、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2.需求的概念和类型: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受价格、消费者收入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3.供需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市场均衡指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
六、经济周期1.经济周期的内涵和特征: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性、以及周期性变动的不规则性。
2.经济周期的原因:投资周期波动、消费波动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3.经济周期的影响:就业和失业问题、物价和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水平等。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一、神奇的货币●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劳动产品同时满足。
●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同时兼具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大小,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纸币:是由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只是价值符号,代表价值而自身没有价值;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纸币发行过少,会使商品流通出现困难。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物价全面下跌,经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现象的出现。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者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广义)▲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转账支票——账目转到规定账号;现金支票:可以直接提现。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
▲纸币升值贬值影响(自己辨别)二、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总结[大全五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总结[大全五篇]第一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总结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书本知识整合《经济生活》一、有关消费1.扩大消费的原因(1)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物质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
另外:(3)消费影响价格(需求对价格的影响)(4)消费影响生活质量、生活水平2.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1)国家:①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②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④努力实现社会公平,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⑤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等。
3.运用经济生活,应如何减少舌尖上的浪费?①国家: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减少浪费现象。
②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光盘行动”)?(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2)这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此外:1.运用《政治生活》,政府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应如何作为?①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②政府必须认真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经济职能;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其它职能视③树立政府权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高效廉洁、科学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3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
版)2023
1. 宏观经济指标
-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国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
-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居民消费物价变动的指标。
-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衡量生产者采购价格变动的指标。
- 就业率:衡量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指标。
- 外汇储备:记录一国持有的外汇资产量。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 市场经济:基于供需关系自由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由中央政府计划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3. 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指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 经济发展:更广泛地指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经济、社
会等各个方面。
4. 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配置:通过市场自由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
- 计划配置:由政府制定计划来调配资源。
- 混合配置: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5. 劳动力市场
- 人力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可产生收益的能力。
-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 弹性工资:工资根据供求关系而发生变动的情况。
6. 国际贸易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情况。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的情况。
- 关税: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 关税壁垒: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设置的各类贸易限制措施。
以上是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的简洁归纳,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货币的本质(一)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二)货币:1.产生阶段: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贵金属金银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的产生)2.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一般等价物4.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5.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6.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7.商品生产者怎样实现“商品——货币”惊险一跃: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三)纸币1.产生:金属货币→铸币→不足值→纸币2.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3.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4.本质: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货币执行职能)5.发行: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单价×数量÷货币流通次数)二、信用卡、支票和外汇(一)信用卡:1.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二)支票: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2.分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不能支取现金,现金支票不能转账)3.使用支票注意事项:①不得折叠;②具有有效期;③不能直接用于购物(三)外汇: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企业 (1)生产者经营者(遵循价值规律:价格对生产经营 的影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企 业兼并与破产、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与劳动权益保 护、企业收入分配与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 好又快发展) (2)最重要的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运行机制、遵守市 场规则、依法诚实经营) (3)涉外生产经营者(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 “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国际 合作与竞争,有规则意识、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学会在规则下竞争)
发展生产力 把蛋糕做大 个 人 (生产关系) 收 入 分配 的 原则 分 配
效率 公平 分配 制度
作用
分配
(生产 关系)把蛋糕切好源自企业分配国 家 收 入 的 分 配
支出
财政 收入
税收 (作用)
来源
重难点问题:
1、多种分配方式(特别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具体形式)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分配 原则、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现收入分配公 平的措施)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要求 4、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 的作用)
经济生活总结归纳
《经济生活》知识体系复习示意图
分配
生产
商品
交换
消费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决 定
价 值
货币 币值
(成本) 决定 表现
市场投机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影响
价 格
影响
供求 关系
改 变 气候、 时间等
供给(生产)
需求(消费)
纸币发行量
(通胀或通缩)
国家宏 观调控
当前可支 配收入 未来收入 预期 收入差距
基本经 济制度 分配 制度
消费
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阶段
新时代、两个一百 年、两个十五年
建设现 新发展理念 代化经 济体系
生产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主体 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 型经济)
劳动者 就业 维权
企业 成功经营 兼并破产 融资-- 投资
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
重难点问题: 1、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问题 2、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3、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4、就业问题(措施) 5、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战略目 标) 6、新发展理念(内涵、要求) 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措施) 8、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求)
生产 居民 收入
前提基础
决定
反作用
消费 环境 国家宏 观调控 物价总 水平
消费
消费 结构 恩格尔系数
消费观念 消费心理 理智消费
重难点问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的职能及发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措施) 3、外汇及汇率 4、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几对正反比关系) 5、价格变动的影响(对消费者、对生产经营) 6、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7、市场调节的优、缺点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 科学的宏观调控(原因、目标、手段)
3.国家(宏观调控者) (1)稳定物价(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影响生产和 生活) (2)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对生 产的重要反作用) (3)大力发展经济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 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促进就业,规范劳动关系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发挥财政的作用。 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5)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水平。
按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构建: 1.个人 (1)货币所有者(正确对待货币) (2)理智消费者(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新型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创业与提高 素质与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自身权益 ) (4)理性投资者(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认清各种投 资方式的利弊,理性投资 ) (5)诚信纳税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6)市场主体(市场规则的践行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者:遵守市场规则 、诚实守信、自觉运用法律规范自 觉的经济行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