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云南省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区域经济
社会环境的影响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经济地理短途实习是《经济地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核心。实习要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经济地理调查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4、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
实习地点:黑井镇
实习内容:
1、交通条件变迁对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支柱产业的兴衰对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原材料、燃料、市场和外部环境等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4、各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其对运费的影响
5、交通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6、农业发展与产业化现状
7.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黑井概况
黑井古镇位于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它依山伴江,是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它依黑井古镇山傍江,是一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
二、黑井盐业发展的历史
在2000多年以前,黑井居住着的是彝族的先民,当时有一个叫李阿召的彝族放牧姑娘,聪明勤快的小阿召每天总是把几头牛赶到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在她放的几头牛中,她发现有一头黑牛和别的牛相比,膘肥体壮,油光毛亮,明显与众不同。她就开始寻思,几头牛吃一样的草,而这头黑牛为啥就比别的牛肥壮呢?她就细心地观察这头黑牛,结果她发现,原来是这头黑牛每天都悄悄地跑到一处山崖的泉水边喝水,喝了水后回来吃草就显得特别地有滋味,小阿召就用手沾了那泉水来尝,这一尝使她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水和别处的水不一样,是咸的。她就把这一重大发现告诉了族人,族人们来尝了以后,确认这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盐水呀!从此,使这里的彝民们的生活进入了有盐的时代。因为是由黑牛引路才发现了盐泉井,所以就称为黑牛井,后来就简化为黑井,成为地名沿用致今。因
为是阿召姑娘发现了盐泉井,人们就认为这是神灵的指引,后代的人就将她奉为“盐神”——“盐水女龙王”,成为几千年来黑井人膜拜的神明。为了拜祭“盐水女龙王”,在黑井现存有一座明代建造的大龙祠,向我们讲述着黑井千年盐都的故事。
发现了盐泉以后,人们就开始取盐水而食,后来又引进薪炭法制盐,就是将木柴燃烧成红炭,再把盐水浇上去,水份蒸发后,盐的结晶体就会附在了木炭上,继而又发展到用小铁锅熬盐。由于黑井位于深山之中,两山之间是一条叫龙川江的河流,山上那充足的树木为制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汉代到唐代时期,小锅制盐已经初具规模,沿龙川江两岸,盐灶林立,炊烟迷漫,从而使黑井有了“烟溪”的别称。据唐代的袁滋在《云南记》中写到:“黑井之盐,洁白味美,惟南诏一家所食。”黑井之盐,专供王室所用。但是,由于交通不便,龙川江又是一条不羁的河流,行不得舟船,崇山峻岭之中,人行都十分困难,就更不用说车马了,雪白的盐就是无法运输出去,所以,盐业的发展出比较缓慢。到了元代,一个叫赛典赤蒙古族战将进入了云南后发现了黑井盐的价值,便在黑井设立盐课提举司衙门,任命一个叫完者兀的蒙古族人到黑井任提举司之职,从此,黑井盐业的开发纳入了政府计划,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制盐业的发展,自然涌出的卤水已经远远地不够,人们就开始在曾经有过卤水涌出的地方打井,以扩大卤水的产量。在唐代时期,已经有几口卤井在那溪边的岩壁上被开凿了出来,井有二三十米深,由人工背着木桶到井下取卤。到了元代,开发盐井被列入了政府计划,特别是在设立了盐课提举司之后,开始了修筑驿道,兴建集镇,发展盐业。在提举司完者兀的积极倡导下,一条由黑井通往昆明,一条由黑井通往武定的两条驿道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终于修通了,从此,在这两条盐马古道上,每天有上千匹的骡马组成的一个个马帮,成为黑井与外界贸易发展的大通道。到了明代,盐课提举司史集主持又分别修通了接永昌道以及经元谋接灵光道出西川的两条重要驿道,从而把黑井盐业的发展推向了鼎盛,盐井也发展到了几十口甚至上百口,年产盐量最高时达到了5000多吨,为黑井打造出了千年盐都的历史地位。
为了开发黑井的盐资源,在元、明、清三代,政府分别采用了军屯、民屯和商屯的方法,向黑井进行移民,以加快黑井的盐业发展,使这个原来只有上百口人的偏僻小山村,逐步走向了繁荣和兴盛。在明朝的洪武年间,政府从湖南、安徽、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山西等地,把有一定功名或是技艺的上百户人家移民迁居到黑井,在鼎盛时期,黑井的常住人口达到了三万多人,再加上商人和马帮等流动人口,人口总数达到了四五万之众。黑井小镇由原来的五坊发展到了十三坊的规模,比现在的黑井镇还要大上一倍之多。外来移民同时也给黑井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思想、技术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对黑井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黑井的经济发展占居了云南全省的半壁江山,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黑井盐税的收入,在元朝,“(黑井)弹丸耳,而课额则当云南地丁之半,而八井则什百焉。故人言赋率黑井为巨擘,盐课之外,他不及也。”到了明朝,黑井盐税占云南总税赋的67%。在清代,占云南总税赋的50%。到民国初年,还占到云南总税赋的46%之多。
当然,这些税赋的获得,也得之于政府对黑井盐业的加强管理。自元朝开始在黑井设立盐课提举司纳入政府管理开始,到民国初年改设黑井场务总局、盐场公署,先后有67任提举司到黑井任职,进行垄断统治。黑井盐课提举司的编制是:正提举司一名,为正五品;副提举司一名,为从五品;吏目一名,大史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