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袭人”与“晴雯”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袭人”与“晴雯”人物形象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a0233552ea551810a687fc.png)
“袭人”与“晴雯”人物形象比较分析作者:武贤嘉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摘要: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一共刻画了975个人物,在这近千人的描写中,同为服侍贾宝玉的丫鬟——袭人和晴雯,两人有着相去甚远的性格特点,因此造成了两人迥然不同的经历遭遇和结局。
本文将着重分析袭人与晴雯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分析对比袭人和晴雯的人物性格,揭示二人的遭际结局,展现二人所代表的不同女性形象对自己当时所处的封建社会所表现出的心态的差异。
关键词:袭人、晴雯、封建礼教、女性意识在以往对《红楼梦》人物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将重心放在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任务上,而像处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人物的研究却十分匮乏,但也不是没有学者关注《红楼梦》中的这些边缘人物。
在车瑞编的《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中,就详细分析了袭人和晴雯这两个边缘人物,从单个事件透视人物形象。
我由此受到启发,从封建礼教束缚和女性意识萌芽这两个方面探究袭人和晴雯这两个角色。
一、封建礼教和自身性格束缚下的封建女性代表——袭人《红楼梦》中袭人在第三回出场:“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蕊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宝玉之婢不中使,素喜蕊珠心地纯良,遂与宝玉。
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句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把蕊珠更名袭人。
”从作者的这段描写中就可以看出贾母将袭人派给贾宝玉使唤的原因正是袭人“心地纯良”,这其实是一种十分含蓄的写法,作者用袭人的“心地纯良”暗示了袭人对主人的忠心,原文可见:“却说袭人倒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只有贾母;如今跟了宝玉,心中又只有宝玉了。
”贾宝玉的衣食起居就已经构成了这个丫鬟生活的全部,正应了原文“眼里只有”主人的说法了。
袭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受封建礼教压迫的痕迹最为明显,表现为了一种深刻的奴性。
在袭人心中,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贾宝玉的丫鬟,所以她应该尽一个丫鬟应尽的职责。
提起袭人,不得不说的就是她与贾宝玉的“初试云雨情”了。
红楼梦人物分析晴雯
![红楼梦人物分析晴雯](https://img.taocdn.com/s3/m/e94b752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f.png)
红楼梦人物分析晴雯晴雯,是中国古典著名小说《红楼梦》人物,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也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丫鬟。
晴雯这个人物,在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中是很突出的,她这种敢爱敢恨、嫉恶如仇的性格,与她所处的那个腐烂罪恶的环境是不相容的。
对于周围的黑暗现象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她毫不容情的揭露,而且也敢于反抗,如王夫下令抄检大观园,王熙凤带着王善保的老婆一群人撞进怡红院,一些人都俯首贴耳,只有晴雯采取反抗的姿态,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东西尽都倒出来。
晴雯对宝玉的态度,是与袭人的外表装得稳重端庄,私心却阴沉刻薄大有区别的,她是要争取做个宝玉心灵上的朋友,而宝玉对她的态度也是同样的。
在“撕扇”与“补裘”的两年事例中,充分地反映了两人纯洁真挚的友谊。
由于封建代表人物王夫人等对于叛逆者的深恶痛绝,再加上小人物的诽谤,于是这个纯洁勇敢的晴雯,就引恨而死。
晴雯的死亡,使我们同情,也引起我们对于黑暗的封建社会强烈的憎恨。
1.晴雯的艺术形象内涵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收入的上等丫鬟的名字中.晴雯的出身最为下贱.但曹雪芹却偏把她列为第一。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看到的第一首曲子即歌颂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多情公子空牵念。
将她的性格和命运.一曲道出晴雯.原是贾家老仆赖尚家买的小丫头.赖嬷嬷到贾府给贾母请安时.带着晴雯这个小丫头,贾母见晴雯长得“十分伶俐标致”,赖嬷嬷就把她当做礼物孝敬给了贾母.和香菱一样可怜.连家乡父母都不记得.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贾母十分喜爱晴雯,就把她派去服侍宝玉,觉得其他丫头摸样爽利.而针线都不及她,将来只她可以给宝玉使唤。
她美丽纯洁,心灵手巧作者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写晴雯的美丽.但是读者都知道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因为作者用铺垫渲染的手法.从反感晴雯人的嘴中说出,这就使得晴雯的美丽更加突兀。
晴雯早在第五回就轻描淡写地出场了.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觉,有四位丫鬟服侍他,其中就有晴雯。
论晴雯的性格及其悲剧
![论晴雯的性格及其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d285f73d0975f46527d3e1e7.png)
论晴雯的性格及其悲剧摘要: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她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率真。
在封建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她的这一率真更多的表现为她做人的真、做人的纯。
她是宝玉的丫鬟,也是宝玉的知己,这一特殊的身份使她处于矛盾之中。
她在层层森严的府第中顽强的保护自己自尊自傲的个性,却遭到了更为强烈的排斥。
可以说,晴雯的一生是悲剧的。
这种悲剧局面的出现,除了环境等客观原因以外,她自身的性格意志是否与客观环境相背离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她身在封建家族,而心却无拘无束,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使她最终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晴雯率真自尊自傲悲剧形象《红楼梦》这部作品以其庞大的背景将众多人物在其间一一演绎,精彩纷呈。
总的说来,在大观园这个女儿王国里面,人物构成大体有三类:一类是各种各样的主子;一类是各种各样的奴仆;还有一些是处于二者之间与二者有着密切联系的姑娘们(即高级丫鬟)。
在这些众多人物中,最受争议的也是这些丫鬟们。
自古以来,人们对她们的评价就是褒贬不一的,可谓争议颇多。
而在这些丫鬟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晴雯了。
本文仅就我的理解对晴雯这个人物做以下讨论。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他随警幻仙姑进入“薄命司”,首先打开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看到的第一支曲子,就是晴雯的这首判词。
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及晴雯在作者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之重。
曹雪芹是否要告诉我们,在走向没落的红楼悲剧王国中,在这个散发芬芳的女儿国度中,晴雯是作者最为赞赏和认同的第一人。
一、纯真率直(一)自尊自强她从一个家世无可靠的贫家女儿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
贾母见她“生的伶俐标致,十分喜爱”,因又将她派给了宝玉。
她这样一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小姑娘,却有着黛玉一样的美貌和无拘无束直率的性情。
在文中,作者并未直接写出晴雯的容貌和性格,而是借别人之口说出晴雯的特点,给我们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使出来”[1]的美感。
对《红楼梦》中晴雯和袭人的浅析
![对《红楼梦》中晴雯和袭人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d29c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5.png)
对《红楼梦》中晴雯和袭人的浅析曹公笔下的《红楼梦》,最常见的写作手法,就是对比;无论是悲与喜的对比,还是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比,更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感。
比如,刘姥姥与贾雨村。
同样是出身贫寒的两个人,然而,在他们身上,却折射出了强烈的人性对比;知恩图报的刘姥姥,因为贾府的救济,而知恩图报,最终,甚至不惜卖房卖地,也要拯救出流落烟花巷的巧姐。
然而,原本由甄资助的,在高中为官后,完全忘记了这份恩情。
面对甄留下的独生女,他选择了无视她的利益。
同样,面对贾政的提拔,最后被贾府抢了,不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
这样的反差其实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即使是几百年后的今天,也还是有些忘恩负义。
同样,在怡红院中,袭人、晴雯这两个姐妹花,也存在着的对比。
一个是什么都不做;一个是什么都做。
【一】什么都不做的晴雯。
在《红楼梦》中,晴雯是一个孤儿,或者准确的说,她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女孩;最初在赖嬷嬷家当丫鬟,后来,因为赖嬷嬷常常带她进入贾府,被贾母看中,因而成为了贾母身边的丫鬟。
长得漂亮,能说会道,又会针线,贾母有心把她培养成宝玉的姨太太。
所以,她与袭人,同样是贾母派给宝玉的丫鬟,然袭人的月钱,依然是由贾母所发;如此的用意,再明白不过。
然而,因为有着贾母的维护;因为有着一手好牌。
因此,晴雯选择了什么都不做。
宝钗曾经讽刺过小红,但是她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空空的。
其实这句话也适合晴雯。
她傲慢,自大,不在乎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她一点一点被这个群体孤立。
正如,贾赦讨要鸳鸯时,平儿、袭人、鸳鸯三人聊天;鸳鸯便提到了,她们几个要好的姐妹:紫鹃、玉钏、翠缕、茜雪、彩霞、可儿;然而,让人很意外的是,偏偏那么优秀的晴雯,没能进入她们这个顶层丫鬟之间的圈子。
晴雯为何没能融入她们的圈子?本质上是因为她以自己为荣。
她一直以为只要得到了贾母的认可就什么都得到了,所以什么都没做。
明明有一手好的针线活,但袭人让她做,她就是不愿意。
作为宝玉身边的大丫鬟,明明她有许多接近王夫人、在王夫人面前表现的机会,但是她,就是没有付出行动;秋纹因为为宝玉给王夫人送花,因此得到了她的一顿赞美,还给了她几套旧的衣裳;然而,晴雯听了后,一脸的不屑一顾,完全看不上,由王夫人所赐的这些东西。
(完整版)比较分析袭人与晴雯的奴性与反奴性
![(完整版)比较分析袭人与晴雯的奴性与反奴性](https://img.taocdn.com/s3/m/e3ec58669e31433238689328.png)
比较分析袭人与晴雯的奴性与反奴性推荐《红楼梦》中丫鬟形象塑造成功得非常多。
虽然她们不是主角,但是她们的形象同样被刻画得非常真实生动。
正所谓三流的人物角色,一流的人物刻画。
袭人是作者刻画得最典型丰满的奴婢形象之一,而晴雯则是与她具有对立性格的另一个奴婢形象。
虽然作者描写晴雯的篇幅不足袭人的一半,但是她的性格更能唤起读者的衷心共鸣。
袭人和晴雯的身世、社会地位,在贾府里的人物关系,都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
她们都是贫苦出身,从小被卖到贾府作粗使丫鬟的,同是被贾母看中,赏赐给宝玉的,但其中原因就不大相同了。
袭人是因贾母“恐宝玉之婢女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守,遂与了宝玉”的。
(第三回)晴雯因相貌出众,言谈爽利,针线也无人能及,贾母说她“甚好,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第七十八回)很明确是想让她做预备的宝二姨奶奶,晴雯自己也知道的。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晴雯在病中被撵出贾府,悲惨死去。
而同时袭人却被王夫人提拔。
性格决定命运,袭人与晴雯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正是她们迥异的性格特征导致的。
芸芸众生中,刚与柔、直与曲、文与野、智与愚,往往演绎着福与祸、荣与辱、顺与逆、达与穷的不同命运。
下面本文将结合相关资料就袭人与晴雯性格上的“奴性”与“反奴性”作具体的比较分析:袭人的性格有着鲜明的奴性,而晴雯是有自我意识的,是有朦胧的平等意识的,具有反奴性——或者说是野性的特征。
她的性格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
袭人温柔和顺,晴雯刚直不阿;袭人谨小甚微,晴雯任性泼辣;袭人委曲求全,晴雯宁死不屈;袭人是“没嘴的葫芦”,晴雯是“爆炭芙蓉”;袭人表面愚钝,实则心机过人;晴雯表面百般伶俐,但心地坦诚直率。
她们迥异的性格特征,在贾府的封建大环境中最终制造了她们各自的悲剧命运。
以“争荣夸耀”为生活目标的袭人,表现出奴婢对主人的温柔顺从,梦寐以求的是“准屋里”的身份。
为了这个目标,袭人可说是煞费苦心,使尽手段。
晴雯、袭人性格比较分析
![晴雯、袭人性格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f0f556a8956bec0975e31b.png)
关键词 : 《 红楼 梦》 袭人
晴雯
性格
比较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 6 0 9 7 ( 2 0 1 5 ) 0 5 — 0 0 6 2 — 0 2 D O I : 1 0 . 1 3 5 2 5 0 . e n k i . b e l t . 2 0 1 5 0 5 0 2 6
殷 晓 雷
( 宿迁 经 贸高 等职 业技术 学校 , 江 苏宿迁
2 2 3 6 0 0 )
摘 要: 晴雯和 袭人 , 是《 红楼 梦》 中着墨较 多的两个 丫鬟。在作 者笔 下 , 她们 的性格 、 结局 都有 留白之
处, 故 引发 后 人 深 入 研 究 。基 于 晴 雯 、 袭人 不 同的 生 活 背景 , 展 开详 细 的性 格 比较 分 析 。
2 0 1 5年 5月 第 8 3 8卷 第 5期
语 文教学通讯
Bul l e t i n o f Chi ne s e La n g ua g e Te a ch i ng
Ma y , 2 0 1 5
Vo 1 . 83 8 No. 5
◆古典 品藻
晴雯 、 袭人性格比较分析
得 率性 、 泼辣。 她 因此 而先 后开 罪 了不 少人 : 李嬷 嬷 、
宝钗 、 红玉 等 。
贾府仁慈赎 回去的 , 而且 , 后来她父亲去世后 , 家庭
状 况确 实 好 转 , 她母 亲 、 哥 哥不 时 会 接 她 回家 玩 耍 。 她所 得 到 的亲情 关爱 , 使 她 的性格 不 至于偏 激 , 长 辈 的人生 阅历 , 也会 引 导她 趋 于成熟 、 稳重 , 因此 , 袭人
《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的性格比较浅析
![《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的性格比较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01cd1c844769eae009ede6.png)
《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的性格比较浅析作者:巴觉来源:《大观》2014年第11期《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其中晴雯与袭人是作者比较偏爱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地位相当,却有各自的艺术性格。
一个率真高傲,具有极强的叛逆精神;一个温柔和顺,极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不同的性格造成了她们不同的命运,给我们留下诸多思考。
一、高傲叛逆与温柔和顺在《红楼梦》中,晴雯的形象大放异彩。
作为一个丫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她本应逆来顺受,趋炎附势,但她聪明能干、自尊自爱,追求人格上的自由与平等,显示出与她所在等级格格不入的心高气傲。
宝玉屋里的小红巴结凤姐,她就冷笑讥讽小红“爬上高枝儿”。
第三十七回中,当秋纹因宝玉送花而获得贾母、王夫人的赏赐而津津乐道时,晴雯讽刺她是“没见世面的小蹄子”。
“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
”“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口软气。
”[1]这里晴雯的心高气傲一览无余。
“这一屋子的人”都是一样的,身份一样,做主子的凭什么厚此薄彼,这是对上层阶级的问询,而“宁可不要”“也不受这口软气”则是她傲气的体现,她把自己摆在“人”的地位,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地位。
黛玉在周瑞家的送宫花来时,也说过相似话语。
黛玉是小姐中最孤傲的代表,那么晴雯则是丫鬟中自尊的典型。
“黛玉《问菊》诗中说的‘孤标傲世谐谁隐’其实也挺适晴雯的,尽管晴雯没有黛玉那样高的文化修养”。
[2]其实,像晴雯一样追求平等、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人人都有,只是在那样一个时代被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所扼杀,如秋纹之流,对主子千依百顺;也只有晴雯,敢于大胆坦露自己的心声,表现自己的真性情。
对同等级人的趋炎附势她冷嘲热讽,而当面对主子时,她的那份自尊傲气也不遑多让。
“撕扇”一节中,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跌折了扇骨,遭到了宝玉的责骂和训斥,她没有默不作声,而是不甘示弱地顶嘴。
《红楼梦》人物性格:袭人和晴雯的差异
![《红楼梦》人物性格:袭人和晴雯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81326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f.png)
《红楼梦》人物性格:袭人和晴雯的差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塑造了许多深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其中,袭人和晴雯作为贾府中的两位丫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袭人与晴雯在性格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带给故事情节的影响。
袭人,是贾府中贾母的亲戚,行事稳重,为人忠诚可靠。
她的外貌虽不出众,却有着聪明机智的头脑。
袭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贴心人,她悉心照料着贾府的大小事务,深受贾府成员的喜爱。
她对待他人温和体贴,倾听他人的烦恼并提供建议。
袭人的性格特点使她成为了众多角色的知己和朋友,她经常为他人排忧解难,使得她在贾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袭人不同,晴雯是一个有着坚定个性的人物。
她拥有着敏锐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社会的不公和虚伪多有洞察。
晴雯对待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她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拒绝成为他人任意摆布的工具。
她与贾府其他成员的关系并不好,经常与他们发生冲突。
晴雯的坚强和倔强使得她在《红楼梦》中显得与众不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袭人和晴雯的性格差异直接影响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首先,在与主角贾宝玉的关系上,袭人和晴雯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袭人对贾宝玉始终保持着忠诚和深情的态度,她对贾宝玉有着无限的宠爱和关心。
而晴雯对贾宝玉则是持有质疑和防备的态度,她拒绝成为宝玉的玩物,坚守自己的尊严。
这种差异使得贾宝玉与袭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与晴雯之间则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其次,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袭人和晴雯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袭人善于交际和沟通,她经常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一个让人信任和依赖的人。
而晴雯则更加直接和坦诚,在面对虚伪和背叛时,她选择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这种性格差异使得袭人和晴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也造成了各自的命运迥异。
最后,在她们的命运之中,袭人和晴雯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袭人凭借着她的才智和善良,在贾府中获得了一些稳定的地位和尊重,她在众多角色中显得平和和稳定。
《红楼梦》袭人、晴雯形象比较分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袭人、晴雯形象比较分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f52a7a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7.png)
袭人近照 摄于怡红院门前
壹贰 叁 肆
从 专 他工 业 业 人作 经 技 评名 从业经历
花袭人(曾用名:花珍珠) 老太太、史湘云、贾宝玉
专业技能 玉石收藏、叠被铺床、针黹刺绣、劝人读书……
他人评价 工作宣言
① 贾母:“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第三回) ② 薛姨妈:“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
要强”(第三十六回) ③ 李纨:“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
个什么田地”(第三十九回) ④ 薛宝钗:“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第二十一回) ⑤ 佳蕙:“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
。说良心话,谁还敢比她呢?别说她素日殷勤小心 ……”(第二十六回)
“争荣夸耀”,我要成为宝二姨娘!
冤 “我死也不甘心”“我太不服”
调教 敬重
玩伴 送帕
麝月
薛宝钗
林黛玉
撵走 得罪
得罪
坠儿 王夫人
李嬷嬷
王善保家的
贾 府 人 事 部 部 长 : 王 夫 人
贰
对比细节 深研人物个性
贾府年度最美丫鬟
活动二: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升丫鬟群体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贾府人事部特推出“温柔和顺 似桂如兰——记最美丫鬟袭人”宣传栏, 请各位清客相公细细商议,共拟内容。
活动三:请各位清客相公明察秋毫,回到历史 现场,还原事实真相。
指控组
王夫人 王善保家的
旁证组
贾宝玉 灯姑娘
自证组
晴雯
小组合作要求: ①分领角色,研读文本。 ②展开讨论,概括答案。 ③选派代表,举证陈词。
晴雯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①外貌: 因美貌而“担了虚名” ②言语: 理直气壮的“爆炭”
殊途人生 同归于悲
红楼梦中袭人形象分析(3)
![红楼梦中袭人形象分析(3)](https://img.taocdn.com/s3/m/e38a663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0.png)
红楼梦中袭人形象分析(3)红楼梦中袭人形象分析至于嫁给蒋玉菡,这结局看来还是比较美满的,因为蒋玉菡和宝玉是好友,而且曾经交换过汗巾,而阴错阳差的,宝玉送给蒋玉菡的那一条正是袭人的。
那么,在婚后,这旧物重现,睹物思人,一定会让两颗饱受苦难的靠得更紧、更近。
但是,现实是相当残酷的。
我们不要忘了蒋玉菡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琪官”:他其实也是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人,被王爷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可怕的是,同时被互为敌对势力的王爷所争抢。
即便两个人在感情上是投缘的,在那样两难、甚至是万难的处境中,哪里能够得到真正的?要不然袭人也不会被记录在“薄命司”的簿册中了。
四、袭人的“过错”《红楼梦》自其手抄本传世以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其中人物的看法也在或多或少地发生着改变。
然而袭人似乎是一个特例。
让我们翻一翻那些清人题《红楼梦》的诗句吧,好像所有的关于袭人的诗句都是在罗列袭人的所谓“罪名”。
就是到了现在,我们去网络上检索一下,袭人在大多数眼里仍是一个“罪犯”。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解释了。
书里写袭人是姓花的,而花是什么呢?是曹雪芹笔下众女儿的代表。
曹雪芹研血泪撰写《红楼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花一般的女儿们呀!那么,他又怎么会把这个一个清洁高贵的姓氏安排给一个众人见了都要唾骂的人呢?再有,我们现今发现的“脂砚斋批评石头记”抄本的脂评中对袭人却是和同情的。
比如,在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李嬷嬷大骂袭人“小娼妇”。
而黛玉听了之后却第一个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
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更奇怪的是庚辰本此处的夹批写道:“袭卿能使颦卿一赞,愈见彼之为人矣,观者诸公以为如何?”又如庚辰本在“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处”有批云:“唐突我袭卿,实难为情。
”在袭人说“没有人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处,庚辰本侧批云:“孝女!义女!”在“只因怕为酥酪又生事故,亦为茜雪之茶等事”处,己卯本有夹批云:“可谓贤而多智之人。
话说红楼(一)晴雯与袭人
![话说红楼(一)晴雯与袭人](https://img.taocdn.com/s3/m/96f9310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0.png)
话说红楼(一)晴雯与袭人在这一篇中我们就宝玉的两个帖身丫鬟晴雯与袭人的性格做一个细部探究。
晴雯实际上是一个在《红楼梦》中比较闪光的人物,她的不媚俗、不下作、不苟同,令人尊重。
但她的娇嗔、尖酸,对下层人的冷漠与鄙薄也令人齿寒。
袭人的圆滑、世故,不值得称道,但她的善良、体贴也难能可贵。
我们先来说说晴雯吧。
纵观全篇,晴雯有五个方面的性格特征:第一、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第二、反抗压迫,嫉恶如仇;第三、天真纯情,洁身自好;第四、直率急躁,嘴不饶人;第五、率性自然,任性娇嗔。
第一方面:聪明美丽,心灵手巧。
晴雯的美丽是有目共睹的,《红楼梦》中是这样写她的:“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点像你林妹妹,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
”宝玉在祭她的《芙蓉女儿诔》中写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可见其美!晴雯不仅具有如此的美丽,而且还异常心灵手巧,真是难能可贵。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足以证明,宝玉的一件俄罗斯国赠送的孔雀毛织的衣服被炭火烧了一个洞,麝月连夜叫人带出去织补,跑遍全城也没人敢接此活,最后还是拿了回来,城中有多少能工巧匠,织补匠人,竟不能为之,而怡红院中又有多少丫鬟,竟也无能为力,倒是一个卧病在床的晴雯说:“拿来我看看吧”,一眼就认出为孔雀毛织,想出用孔雀金线勾连的方法,最后补得若不留心,再看不出来”,可见其巧!第二方面:反抗压迫,疾恶如仇。
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王善保家的搜查大观园时,她提着箱子底.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
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查。
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
那用急的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句句逼人,字字如针,好不尖酸刻簿,骂得痛快淋沥。
略论红楼梦中袭人的形象
![略论红楼梦中袭人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f0541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7.png)
略论红楼梦中袭人的形象《红楼梦》这部巨著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物画卷,众多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在这众多人物之中,袭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她是宝玉身边的大丫鬟,其形象复杂多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袭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柔和顺。
她对待主子尽心尽力,伺候宝玉更是无微不至。
无论是宝玉的饮食起居,还是日常的一应事务,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她总是轻声细语,态度恭顺,让人如沐春风。
这种温柔的性格使她在贾府中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然而,袭人并非只是一味的温柔。
她有着自己的心机和盘算。
她深知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生存,必须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于是,她努力讨好王夫人等当权者,试图为自己谋取一个更好的出路。
这种心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她的评价。
袭人的忠诚也是值得一提的。
她对宝玉的忠诚毋庸置疑,时刻关心着宝玉的安危和成长。
当宝玉犯错或者面临危险时,她总是忧心忡忡,想方设法地劝导和保护他。
她把宝玉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全心全意地为他付出。
这种忠诚在那个时代的丫鬟中是难能可贵的。
但与此同时,袭人的忠诚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她过于顺从封建礼教和贾府的规矩,有时甚至会成为这些规矩的维护者。
她曾向王夫人告密,暗示宝玉和其他女孩子的亲近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
这一举动虽然是出于她对宝玉的关心,但也反映出她思想的保守和对封建礼教的盲从。
在爱情方面,袭人对宝玉有着特殊的感情。
她渴望能与宝玉有更进一步的关系,希望能成为宝玉的姨娘。
然而,她的这种感情是含蓄而压抑的,不敢明目张胆地表达。
她只能通过默默的付出和细心的照顾来赢得宝玉的关注和喜爱。
袭人在处理与其他丫鬟的关系时,也展现出了她的圆滑世故。
她能够与晴雯等性格迥异的丫鬟和平共处,虽然偶尔也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能够维持表面的和谐。
她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心思,从而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左右逢源。
从袭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她一方面有着善良、忠诚的品质,另一方面又被封建思想所束缚,做出一些令人争议的举动。
晴雯“嚣张”与袭人“隐忍”的心理分析
![晴雯“嚣张”与袭人“隐忍”的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0593b8dd3383c4bb4cd27b.png)
而这场鸣枪对阵的争吵,以晴雯的失败告终,晴雯之败,在于没有心计,不会算计,所以袭人侥幸得胜。
但是,这场纷争,并没有真正结束,晴雯也没有彻底失败,因为有一个人马上站出来,点醒了贾宝玉,支持了晴雯,辖制了袭人。
林黛玉怎样支持晴雯而辖制袭人?(2010-09-19 09:22:43)转载标签: 林黛玉晴雯袭人红楼梦风之子文化 分类: 随笔《红楼笔记》(续)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袭人赌咒发誓的时候很喜欢用死这类的字眼。她母亲和哥哥要赎她出去的时候,她是死也不愿意;跟王夫人打小报告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忠
心,也用了死无葬身之地之类的话来赌咒;这不,现在跟林黛玉表白,又使出这招。而这种时候,往往就是袭人言不由衷或者心虚的时候。
至此,林黛玉辖制了袭人,点醒了贾宝玉,而且支持了晴雯。
至于林黛玉为何要支持晴雯?贾宝玉之后如何对待晴雯?我将在以后说到。(风之子原创)
史湘云为何离开了贾府?(2010-07-12 08:44:24)转载标签: 史湘云红楼梦文化 分类: 随笔《红楼笔记》(续)
《红楼千问》之一百七十五问
难怪,晴雯的反弹就更加激烈了: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
晴雯的话,是“话丑理正”。
其一,袭人只是宝玉房里的第一大丫环(见拙文《袭人和晴雯的地位究竟谁高?》);
我相信,曹雪芹如果把关于《红楼梦》的一切事情都写出来的话,它的篇幅是不会亚于日本的长篇名著《源氏物语》的。而也正因为小说省略了很多东西,也才一直吸引着红迷朋友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的。
大家知道,小说中的史湘云一出场就是不在贾府的,她是来贾府玩的。可是,从小说的描写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史湘云是在贾府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也就是说,小时候的史湘云是生长在贾府的,只是,在林黛玉来贾府之前,离开了而已。史湘云的贴身丫鬟翠缕,原来就是贾府的丫鬟,也同袭人、晴雯、紫鹃一样是贾母配送了来专门伺候史湘云的,后来史湘云回史家,才带到了史家。大家必须注意这个细节,也就是说,史湘云在贾府,待遇一度是和林黛玉差不多的。小说第二十一回就写到翠缕说贾宝玉爱吃胭脂爱和女孩子混的毛病“多早晚才改”,说明,对贾宝玉是很熟悉,很了解也很随意的。
论《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debd7ba451e79b896902260c.png)
论《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作者:赵文晶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6期摘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其独特个性的个体,在丫鬟的人物塑造上同样是个性十足。
读者们对晴雯与袭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本文主要针对贾宝玉身边的晴雯与袭人的性格、处事态度等进行浅析。
关键词:《红楼梦》;晴雯;袭人一、晴雯的人物形象晴雯10岁进入贾府,16岁时去世,以她娇好的容颜赢得了贾母的认可。
自小就放在贾宝玉的房里,与贾宝玉在一起5年零八月有余,与贾宝玉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出晴雯是一个自尊自爱、直爽率真、敢爱敢恨,骨子里“叫嚣”平等,行为上不示弱、不卑躬屈膝的野性纯洁的人。
当晴雯得知贾宝玉房中小丫头坠儿偷金镯子的事情时,尽管身处病中她仍旧马上暴跳如雷,用枕边的簪子一边在坠儿手上乱扎,一边骂着坠儿并将其赶出了怡红院。
从中可以看出晴雯的直率正直。
倘若主人分衣服给下人分配的不平等时,她宁可冲撞了老太太,也不肯拾人牙慧,这是大观园所有丫鬟中绝无仅有的。
其自尊自爱体现在她拒绝与贾宝玉洗澡,且在其香殒时与贾宝玉的诉说,能够知道晴雯自爱的一生,只是在临亡前还遭到了周围人不符实际的碎语。
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干金一笑”中,晴雯话语中对贾宝玉的步步紧逼,对袭人的针针见血,足以显现出其野性。
同时,也体现出了晴雯超群的女红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对别人做的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都能够一眼看破。
正是由于晴雯不顾一切后果的任性才致使其得罪了周遭的人,最终导致其必然夭折的结局。
另一方面,其结局也是封建黑暗势力对她的迫害。
贾宝玉游神太虚幻境时,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看到的第一首曲子即歌颂晴雯,从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晴雯这一人物是赞赏的,她是大观园丫鬟中的一枝独秀,真真的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个身份卑微的丫鬟,本应具有的奴性,却演绎成了一个心高气傲的“小姐”。
二、袭人的人物形象袭人是《红楼梦》中出场最早、所用文字占比最多的丫鬟之一,她是一个十分注重等级观念、完全遵守封建准则、非常有心机的一个人。
试析晴雯、袭人的形象差异
![试析晴雯、袭人的形象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8a7693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7.png)
试析晴雯、袭人的形象差异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晴雯、袭人是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晴雯是阴郁、懒散、自私而富于冲动性格的代表,而袭人则是大气、勤劳、恪尽职守的典型。
本文将从两人性格、处事方式、世界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探两者形象的差异。
首先是两人性格方面。
晴雯作为大观园中受宠最高的小丫鬟之一,却常常表现出阴沉而压抑的个性,总是口出怨言、伤心自怨,久而久之使其他人厌烦。
她的自私表现则主要在感情方面,总是期望别人像奴才一样真心侍奉自己,却不愿意真正关心他人,这也加深了她和其他小姐、嬷嬷的隔膜。
相比之下,袭人虽然在家中地位次于晴雯,但凭借着她公正镇静的性格和敬业的态度,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她的勤快体现在恪尽职守,虽然日常工作繁琐且较为乏味,但她却一直不断为主人考虑,主动发现问题并开口解决,与此相较,晴雯极度惰慢、不愿意劳作,使得她好不容易获得的宠爱渐渐流失。
接下来是两人处事方式的差异。
晴雯面对自己的不满或受误解时,总是选择逃避或采取冷漠的态度,比如在“琴房庆寿大会”上,她不仅没有表现出对庆寿之人的尊重,反而对待其他人非常刻薄。
在花园比武时,晴雯面对别人,也常常口出狂言,情绪激动,甚至突然出手攻击对方。
相反,袭人则善于以实际行动和诚恳语言解决事情,在“大观园遭难记”中,面对大放彩灯的情况,她果断毅然地做出安排,保护了主人和所有人的安全。
在“回春堂见闻”一章中,她也以伶俐聪明的话语,推动了人物之间的感情发展。
最后是两者的世界观差异。
在晴雯眼里,人际关系只有利益交换的概念,她自认为受到别人的冷落和委屈,因此在对待他人的态度方面总是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
相对于晴雯,袭人则具备主人公精神,对待他人始终保持谦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换取自己的地位和快乐,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获得别人的敬重和青睐。
综上所述,晴雯和袭人之间的差异,除了体现在性格、处事方式上以外,还表现在世界观上。
晴雯是一个情绪化、孤傲而又自私地人物,而袭人则是一个稳重、清晰且勤劳的女子。
《晴雯》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晴雯》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36ac1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d.png)
《晴雯》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晴雯》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红楼梦》里有许多聪明可爱的丫头,晴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论《红楼梦》中女仆袭人和晴雯的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中女仆袭人和晴雯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6efb8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7c.png)
论《红楼梦》中女仆袭人和晴雯的人物形象论《红楼梦》中女仆袭人和晴雯的人物形象开封市大宏希望小学高瑞红摘要:袭人与晴雯,两位曾经都是怡红院的女仆,在出身、才华、性格、感情和命运诸多方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可比性。
一个是无家可归的孤女,性情刚烈率直,对不满之事疾恶如仇,渴望社会的平等,也从不献媚于主子,临死都没有改变问罪于老天的态度;另一个是穷人家的女儿, 她和气稳重,待人温柔和顺,对工作恪尽职守,可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小管家。
她俩不同的人生道路, 给我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袭人;晴雯;蒋玉涵《红楼梦》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有很多种,运用的十分娴熟,可以说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高峰。
其中的对比手法,就是运用得很常见的一种,现将袭人、晴雯、这两个女仆放在一处进行比较分析。
她俩虽然同为怡红院的丫头,但她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出身、性格、才能、性格、情感方式与人生命运。
一、从她们的出身来分析袭人,原名花蕊珠。
小时侯因为家里没有饭吃,老妈妈都快要被饿死了,才把她忍痛卖给了贾府做丫头。
她一开始是服侍贾母,然后服侍了史湘云。
因贾母非常疼爱宝玉,担心宝玉之婢不中使用,又把袭人给了宝玉,宝玉从宋代陆游《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中取“袭人”,因为袭人姓花,所以贾宝玉为花袭人取名。
有关晴雯名字的取义,说法就多了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里说是“情文相生”;居士《石头臆说》说她是“晴雯者,光明磊落之象也” ;也有的人说: “晴雯,是一朵绘成美丽花纹的明朗的云,对于黑暗的社会,虽然有些刺目,却也会引起她对一片晴空的美好向往”。
语义清新高洁声韵圆润动听多么美好的名字呀。
晴雯是一个没有家世可考的孤儿,只有一个姑舅哥哥非常浑虫,后来成成为了贾府中手艺很不好的厨子,她的表嫂表嫂多姑娘更是不可一提。
晴雯从小卖身为奴婢,家乡父母在记忆中早已经非常渺茫了,这一点非常像袭人。
她十岁那年就被大管家赖大买了做丫头使唤,所以成了“奴才的奴才”。
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7cade54a7302768f993976.png)
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同时它也是一曲女性的颂歌。
作家曹雪芹笔下的一群美人,不仅面貌倾国倾城,才华更是惊天动地。
她们一起住在大观园里,形成一个芳香的国度。
但是,在那个美女、才女如云的国度里,小姐们的锦衣玉食,受长辈溺爱,受世人垂青,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奴仆们,却也能够以他们独特的性格和人格魅力博得读者的喜爱,那个地址不能不提到晴雯与袭人。
古往今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褒晴雯贬袭人,乃至是作者本人,他也喜爱晴雯多于袭人。
一个人一辈子命的价值,不以他的社会地位的贵贱来衡量,也不以他寿数的长短来计算,《红》中的晴雯,以一个仅活了十六岁的社会地位低微的女奴的形象显现,但他却带给读者一种视觉的冲击。
书中的男主人公宝二爷视她为知己,她也博得了千百万读者的称赞和歌颂。
作为《红》众多读者的一员,几读《红楼梦》,每次都有不同的发觉,从我自身的喜好角度来讲,晴雯和袭人,我更偏向于晴雯,她的性格和不同凡响勇于挑战那时社会的做法值得称赞,而袭人我却不敢苟同。
本文要紧从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她们最终的命运加以分析,透视忠诚与奴性;追求与低微;贤德与心机;醋意与自信对命运乃至人一辈子的阻碍。
晴雯和袭人同是《红楼梦》中超级超卓的艺术形象。
晴雯“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性格刚烈,疾恶如仇,虽身为奴仆,却从不自轻自贱。
她漂亮纯洁,心灵手巧,尽管只是怡红院的一个丫头,却深受贾宝玉喜爱。
袭人温柔和顺,言谈举止超级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仆的要求。
幼年卖身贾府为奴,先侍奉贾老太君,再伺候了侄小姐史大姑娘几年,最后受命做了贾家命根子宝玉的大丫环,怡红院众婢之首。
因蒙王夫人垂青,得其暗示;有朝一日将委她主宝玉侧室。
因此她为了那所谓的虚无的侧室,她的所作所为,奴性百出,极尽低微,她的心机和醋意又极为恐怖。
尽管最后的结局看似袭人好些,但留给后人更多印象的却是晴雯。
在大观园中晴雯是个最不幸的人,因为她受到了以王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排斥压迫致死;同时在《红》里她也是最幸运的人,因为她取得的是更多的颂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同时它也是一曲女性的颂歌。
作家曹雪芹笔下的一群美人,不仅容貌倾国倾城,才华更是惊天动地。
她们共同住在大观园里,形成一个芬芳的国度。
然而,在这个美女、才女如云的国度里,小姐们的锦衣玉食,受长辈宠爱,受世人垂青,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奴婢们,却也能够以他们独特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赢得读者的喜爱,这里不得不提到晴雯与袭人。
古往今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褒晴雯贬袭人,甚至是作者本人,他也喜欢晴雯多于袭人。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以他的社会地位的贵贱来衡量,也不以他寿数的长短来计算,《红》中的晴雯,以一个仅活了十六岁的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奴的形象出现,但他却带给读者一种视觉的冲击。
书中的男主人公宝二爷视她为知己,她也赢得了千百万读者的称赞和歌颂。
作为《红》众多读者的一员,几读《红楼梦》,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从我自身的喜好角度来说,晴雯和袭人,我更偏向于晴雯,她的性格和与众不同敢于挑战当时社会的做法值得称赞,而袭人我却不敢苟同。
本文主要从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她们最终的命运加以分析,透视忠诚与奴性;追求与卑微;贤德与心机;醋意与自信对命运乃至人生的影响。
晴雯和袭人同是《红楼梦》中非常出色的艺术形象。
晴雯“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性格刚烈,疾恶如仇,虽身为奴婢,却从不自轻自贱。
她美丽纯洁,心灵手巧,尽管只是怡红院的一个丫头,却深受贾宝玉喜爱。
袭人温柔和顺,言谈举止非常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
幼年卖身贾府为奴,先侍奉贾老太君,再伺候了侄小姐史大姑娘几年,最后受命做了贾家命根子宝玉的大丫环,怡红院众婢之首。
因蒙王夫人垂青,得其暗示;有朝一日将委她主宝玉侧室。
因此她为了那所谓的虚无的侧室,她的所作所为,奴性百出,极尽卑微,她的心机和醋意又极其可怕。
虽然最后的结局看似袭人好些,但留给后人更多印象的却是晴雯。
在大观园中晴雯是个最不幸的人,因为她受到了以王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排挤压迫致死;同时在《红》里她也是最幸运的人,因为她获得的是更多的颂歌。
袭人与晴雯是丫鬟的两个代表人物,她们的性格迥异,因此她们有着不同的命运。
虽然她们的共同点都是不满于自己的现状与命运,但一个选择了向阶级挑战,一个选择了向高者折枝。
一般的丫鬟,纵是如鸳鸯,都不会顶罪主人,幸好这晴雯的这个主人是个清代的“雅量刘宽”,若是遇着他人,呵呵,后果可想而之。
晴雯与袭人,对于宝玉自是有好感,漫眼天下,不是贾政这等腐儒,就是薛蟠这种呆子,不是贾赦这等色鬼,就是贾瑞如此无能,纵是有才华,不过是湘莲这等高傲,时飞如此狡猾,哪里能有宝玉如此之人?因此一个爱体贴以温润,一个爱顶撞以辣人。
这对于主人的情感一个直,一个曲。
这个直的为人却曲,这个曲的偏为人又直。
因此一个小心,一个直率。
后者吃的亏不知有多大。
幸而这位公子倒偏最爱这个吃力又不讨好的小丫头,因此说,她是得了知己。
不然这公子送帕给佳人,为何不谴他人,偏派这个?这是对她的信任与赞赏的另一种表达。
因这公子知其心性之高洁,了其为人之梗直。
只奈何这个公子在世人眼里原本就不正常,他所真心赞赏的人不更有过错了么?更别说是侯门深似海,纵是小户人家,也受不起这样的女子。
晴雯,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被压迫的婢女。
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
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
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因此这小丫头的悲剧早是可以预见。
袭人的忠诚是最先登台的,随着她的出场即刻昭告天下:“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生恐一句足以说明袭人是竭力尽忠之人,尽职一词更是再度强调了袭人的忠诚。
袭人的忠诚在别人甚至是她主子的眼睛里都是痴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而在于袭人自己她的忠诚已经没有自我,身子可以献给主子,为了主子的品行不怕粉身碎骨:“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 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 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
虽然晴雯和袭人的性格迥异,但在这个封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作为婢女的她们,没有余地的都选择了忠诚。
但就奴性来说,袭人可以说是个典型,而晴雯却是叛逆的,她的性格使之然。
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她们都有她们的追求,袭人和晴雯也不例外。
袭人追求的是荣耀,所以她不惜一切的获宠于两重夫人:老太太和太太,以求在宝玉身边立足,又不惜献身宝玉以求笼住其心,以求天长地久。
她为这个目的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做人;她为这个目的不肯让家人赎她的身;她为这个目的交好贾府当家人凤奶奶;她为这个目的亲和友善,广收人心;她为这个目的常劝宝玉致力仕途……总之她为这个目的而活,所以当她因伤吐血,以为:“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轰然心灰。
无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终究是一个丫头。
在主子眼中:“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们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
”所以逃脱不了卑微的心态。
相比之下,晴雯的追求不是很明显,她严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卑躬屈膝、献媚奉承,她向往平等、公正。
但她不明白在当时的社会中,她的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性格和追求是站不住脚的,她的明快爽朗、纯真坦荡的性格和大胆的反抗精神赢得了宝玉的赞赏,使她成为宝玉的知己,虽然有宝二爷的庇护,但他的力量在当时也是微乎其微。
作为封建统治者之一的王夫人,对晴雯以往作风的耿耿于怀,无论晴雯是多么纯洁,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个妖精。
为了宝玉不被“勾引”坏,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
因此她的追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她也依然摆脱不了卑微的地位。
她越是高傲、纯净、目下无尘,她所遭遇的打击越惨,这些都是她的性格与当时落后的格格不入的封建社会环境所致。
袭人是贤德的,这话由宝玉口中说出过:“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
”也由她自己亲口承认过:“我原是久已出了名的贤人,连这一点子好名儿还不会买来不成。
”这两句话虽然前有讽刺之意,后有自嘲之味。
但是袭人的贤名远播却是不容置疑的。
常有人讲:“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实在是有些道理。
从贤字上说起,欲贤必得有度,袭人的温婉宽容、宝钗的豁达随分,与晴雯的严令厉止、黛玉的目无下尘,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二者得人心,后二者失民意也就不奇怪了。
太太是如此评价袭人:“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薛姨妈连连赞同说:“实在难得”。
凤姐一向是眼中不揉沙子之人,对袭人也得说一句:“那袭人是个省事的”。
上层的皆如是说,底下的又怎样呢?在小丫头佳蕙心目中:“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
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而在春燕娘的眼里:“这婆子来了几日,见袭人不言不语是好性的”。
饶是牙尖嘴利的晴雯尽管洞悉袭人和宝玉之间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也因袭人跪止宝玉逐告自己而难说什么。
袭人的心机巧在非常自然以至于不使人觉察的。
所以老太太说:“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她是没嘴的葫芦。
”她就这么不言不语的领会老太太和太太的心意,然后照本宣科的照顾规劝宝玉。
此招一出已然全胜。
她自己与宝玉虽早已暗通款曲,却又一本正经以小见识之理提醒太太该让宝玉远离女儿国了。
在她看来她那么做是不越礼的,而如果一旦宝玉与其他人发生点什么,“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
再说这话,王夫人就只剩下感动的份儿了,哪里还会疑心她的行为有无差池呢?袭人对上是忠于职守,对下则是温和友善,连拌嘴都不会。
心肠又软,禁不起别人一求便点头。
袭人的心机还在于她是很会把握时机抓宝玉的软肋:宝玉不想读书时她说:“方才太太叫鸳鸯姐姐来吩咐我们:如今老爷发狠叫你念书,如有丫鬟们再敢和你顽笑,都要照着晴雯司棋的例办。
我想,伏侍你一场,赚了这些言语,也没什么趣儿。
”且伤心起来,宝玉赶紧承诺好好读书。
第74回里王夫人有句话说晴雯:“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所以袭人一定要笨笨的不能扎狂,免得被太太知道了厌弃。
这个片段既暗示了袭人深知王夫人的喜恶,又明显的写出袭人的醋意与自信。
她的贤德她的心机,谁能敢说她不是违心的呢?她所做的只怕是为了她以后的荣誉和地位着想吧,她出卖了她的尊严,给人的感觉是个十足的奴性,她只配做封建统治下的奴隶,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走狗。
而晴雯却不是这样,她的忠诚丝毫不显示她的奴性,相反她更多的是高贵,她的直率的性格和反抗的意识决定了她不象别人那样狐假虎威,惟命是从。
晴雯第一次登场,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眼前一亮的惊喜,他的贤能就此就可以显露无遗。
当时,宝玉醉酒回到怡红院,来到自己的卧室,看见案上的笔墨。
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
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这时宝玉也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因说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
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就嘱咐我贴在这门上,这会又这么问。
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得手僵冷的呢。
”晴雯的这一出现,马上给人一种干练、麻利、直言快语的感受。
虽然在主子面前,却毫不低声下气,而是敢于抱怨,发牢骚,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决不插微虚伪。
这就使她在众多的婢女中脱颖而出,初露锋芒,也很让宝玉喜欢。
晴雯的心地纯洁善良,这也就决定了她的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腔、丑恶和冤屈。
她鄙视乘机向上爬的小红,她嘲笑一天到晚梦想当小老婆的袭人,她轻视那得了小惠而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她痛恨那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的王善保老婆。
在“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一节,平儿曾说过晴雯“是块暴炭”。
事实也正像平儿所想的那样,晴雯一听到坠儿偷了虾须镯,立刻“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尽管贾宝玉劝了又劝,晴雯到底没能忍住,没过多久就将坠儿叫到身旁,“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
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晴雯的疾恶如仇由此可见一斑。
晴雯疾恶如仇,直接导致了她的口直心快,就如贾宝玉所说“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
晴雯常常用刀剑般的讽刺,把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用王保善家的的话说就是“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
例如见了小红受了凤姐的差遣,得意洋洋,晴雯就当面骂小红“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
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