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防雷、接地子系统设计与运行维护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一、引言二、设计选材1.选材标准2.导体材料选择导体是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防雷效果。
常用的导体材料包括铜、铝等,其中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常用的导体材料。
3.接地极选择接地极的选择应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进行。
对于较小规模的机房,一般可以选择直接埋地铜接地极;对于大型机房,可以选用混凝土搅拌桩接地极。
在选择接地极时,还需考虑土壤导电性能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4.接地体选择接地体用于增加接地电阻,提高接地系统的防雷效果。
常用的接地体材料有铜排、铜棒等。
在选择接地体时,还需考虑接地电阻的要求,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进行选材。
三、施工工艺1.现场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机房的布局和场地进行评估,确定接地装置的布置位置。
2.铺设接地线在机房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合适的位置预埋接地线。
接地线一般采用铜排或者铜钢线,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接地线的布置应尽量减少弯曲,避免过长。
3.安装接地极和接地体安装接地极和接地体是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施工的关键环节。
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极和接地体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接地极和接地体与导线的连接良好,有效地提高接地效果。
4.接地系统的联结接地系统的联结是机房防雷接地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联结过程中,需要对接地线、接地极和接地体进行良好的连接,确保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5.检测与调试在完成接地系统施工后,还需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和系统的调试工作。
通过测量接地电阻,能够判断接地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调试过程中,还应做好相关记录,保证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安全措施在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
对于高风险的操作,应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并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五、总结。
机房防雷防静电方案
中心机房建设工程1、机房概述网络数据中心机房(IDC)工程属于多学科技术,涉及到电子工艺、建筑结构、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技术和消防安全等多种专业,而且又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
机房设计必须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水、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展性的机房。
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整个景区的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区域,将为景区的医疗内网、互联网、智能化专网等多个网络提供优良的运行环境。
本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按国标B级机房标准设计建设。
2、设计思想根据网络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计算机网络机房设备要求及各系统运行的特点设计本方案。
方案设计以“功能第一、实用为主、兼顾美观”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其安全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其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以完善为基础,力求功能齐全,技术规范,安全可靠,便以日后维护和管理,同时也考虑了日后的扩展。
在选材方面、投资方面根据功能及设备的要求区别对待,做到投资有重点,确保各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设计目标景区网络数据中心机房要求主要指标按B级机房标准建设,装修和布局要简洁、合理,并满足以后计算机网络的扩大设备增加的需要。
在原建筑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容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及经济性于一体的机房,机房设备的选用,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完善的功能。
4、机房建设一、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本项目网络数据中心机房的主机房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建设,其它功能间按C 级机房标准建设。
设置以下系统:1)机房装修(1)地面:除缓冲区、斜坡外均铺设600*600*35钢质抗静电活动地板,距楼地面抬高40cm安装。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是保障机房内设备及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施工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的准备1. 熟悉设计图纸: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包括接地系统的设计原理、接地点的数量和位置、接地线材质和规格等。
2. 准备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接地线、接地棒、连接器等材料。
3. 检查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完好,如电钻、扳手、切割机等。
4. 安全措施: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施工流程1. 接地棒的安装:根据设计图纸,挖坑埋设接地棒。
接地棒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2.5米。
接地棒的间距应控制在5-10米之间。
2. 接地线的铺设:将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棒上,接地线应平行于地面铺设,避免交叉。
接地线的材质一般为铜排或扁铁,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地点的连接:将所有接地线连接到接地点,接地点可以是接地母线或接地网。
连接时,确保接触良好,使用专用连接器或焊接。
4. 接地电阻测试:施工完成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测试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Ω。
5. 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接地棒埋设深度、接地线截面积、接地点数量等。
三、施工注意事项1. 严格遵循设计规范: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2. 施工质量:挖坑、埋设接地棒、连接接地线等环节均需仔细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3.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破坏地形地貌,妥善处理废弃物。
4.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 验收合格: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接地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机房防雷需求。
总之,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性较强、要求较高的工程。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雷电活动对机房设备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因此,机房应该采取合适的防雷接地方案,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防雷接地原理防雷接地是指将机房内的设备与地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电气连接,以便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从而降低设备受雷击的概率和受到的损坏。
接地系统起到了稳定电压和防止电击的作用。
防雷接地方案的关键在于:•设备接地系统的合理设计和布置。
•地面的选择和处理,以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接地设备的正确安装和维护。
3.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的步骤3.1 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制定机房防雷接地方案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
这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机房内各种设备的雷电防护等级。
2.确定机房周围的地形和土壤情况。
3.综合考虑机房的实际情况,确定机房的防雷接地方案。
3.2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布置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接地方案的核心部分。
它包含以下主要元素:1.外部接地系统:将机房与地面之间的大地电极相连。
通常使用垂直接地针或者水平接地网,以提供良好的接地效果。
2.内部接地系统:将机房内各种设备与外部接地系统相连。
这包括设备接地网、设备接地极等。
3.接地导线:负责将各个接地系统之间进行连接,确保接地的连续性。
3.3 地面处理地面处理是保证机房接地效果良好的关键。
合适的地面处理能够改善地面的电阻,增加接地效果。
地面处理的方法包括:1.地面湿化:通过喷洒水或者安装地下水系统,增加地面湿度,从而降低地面电阻。
2.地面增加导电物质:在地面上撒布导电物质,如盐水等,以提高地面的导电性能。
3.地面加宽:扩大地面的面积,增加接地的有效面积。
3.4 接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在机房防雷接地方案实施后,接地设备的正确安装和维护是确保接地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安装和维护接地设备时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设备接地导线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5)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要求。
机房设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 及防雷保护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采用大楼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姆。
如大楼共用接地系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需要与大楼防雷接地系统分开单独 做接地网,两接地网距离需大于10米。
•系统静电泄放接地,在机房地板下采用600mm*600mm 网格均压等电位网,接地 网采用30x3铜带连接而成,并绝缘架空安装,将各机房的设备、机架、机柜与 等电位带进行最短距离连接,使各机房设备在同一个等电位上。
•直流接地采用40七铜排在机柜位置安装。
1) 防雷原理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设备越来 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 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 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 26%,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2) 雷击的分类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直击雷击——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 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
由于直击雷的电效 应,有可能使机房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感应雷击(又称二次雷击)——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 埋地线路、金属管线或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WMP :o <f ft 二一* A1XZPWN E-lDE Mil 料鐵*TE ■卞«SH34v*n ・Q5r4pu WI8Z \ 2//J /// Illi IIIPE* 2M rm m0 ?¥(b H 0=3x30«HK毁微电子设备。
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 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
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是什么
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是什么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是指在机房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保证机房设施及设备免受雷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机房防雷设计标准的要求:1. 场地选择:机房应尽量远离高耸的建筑、大型金属结构和雷击频率高的区域,如高压输电线路、电线杆等。
场地周围不应有大面积的水体和植被。
2. 地下结构:地下室的墙壁和天花板应使用导电材料,墙壁和天花板的导电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地下室内的设备、线缆和管道应进行综合接地,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3. 外包结构:机房外墙、屋顶、天窗等部位应采用金属材料,或使用金属网进行覆盖,确保机房外部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与综合接地系统有效连接。
4. 设备保护:机房内的电力系统、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重要设备应设置过压保护装置和跳闸保护装置。
设备的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接地电阻合格。
5. 雷电防护装置:机房应设置适当的防雷装置,包括外部和内部的防雷装置。
外部防雷装置包括针尖接地装置、避雷网等,用于对外部雷击进行引导和排除;内部防雷装置包括防雷接地网、避雷设备等,用于避免内部设备受到雷击影响。
6. 雷电接地系统:机房的雷电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合理布置,包括地网、接地体、接地极等。
地网需要与机房内的各种电气设备、金属结构进行连接,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
7. 综合电磁兼容性:机房设计应考虑综合电磁兼容性,避免电磁干扰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包括减小电磁场的辐射强度、降低设备的敏感性以及采取屏蔽措施等。
8. 监测和维护:机房防雷装置的运行状态应进行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接地系统、防雷设备的连接状态、接地电阻等参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机房防雷设计标准要求主要包括场地选择、地下结构、外包结构、设备保护、雷电防护装置、雷电接地系统、综合电磁兼容性以及监测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可以保证机房设施及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防止雷击损坏。
机房防雷措施
机房防雷措施1. 简介机房是一种集中存放计算机等设备的场所,而雷电是一种危险的天气现象,具有高能量和高电流的特点。
因此,为了保护机房中的设备和数据安全,机房防雷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房防雷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防雷措施。
2. 雷电对机房的危害雷电活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电荷,其中的电能足以引起严重的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
雷击可能导致以下危害:•直接损坏设备:雷电击中机房建筑物或附近的设备,电流过大时会烧毁设备的电路板和元器件。
•瞬间停电:雷电引发的电力波动可能导致设备瞬间断电,导致数据丢失和设备故障。
•数据损坏和丢失:雷击可能导致数据存储设备的损坏,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
3. 机房防雷措施为了保护机房中的设备和数据免受雷击的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机房防雷措施:3.1 导线接地系统导线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基础,通过将机房内的设备和建筑物与地面建立良好的电气联系,将雷电击中的电能迅速导入地下,减小雷击对设备的危害。
导线接地系统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房建筑物的接地:机房建筑物应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确保建筑物与地面的良好接地,以便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导入地下。
•设备接地:机房中的设备应进行适当的接地处理,确保设备外壳与地面的电气连接,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
3.2 避雷针系统避雷针是一种用于吸引和引导雷电击中的设施,起到保护机房的作用。
避雷针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避雷针:避雷针通常安装在机房建筑物的高处,它的尖端可以吸引雷电,并通过引导装置将电流引入地下。
•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将从避雷针吸引来的电流传导至地下,以减小雷击对机房的危害。
•接地系统:避雷针系统的接地系统起到将引导来的电流引入地下的作用,减少雷电对机房的影响。
3.3 防雷设备除了导线接地系统和避雷针系统外,还可以采用一些专门的防雷设备来保护机房中的设备。
常见的防雷设备包括:•防雷插座:防雷插座可以防止雷击对电源线路的冲击,减小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
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机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往往承载着大量的计算设备和数据信息。
由于机房内部设备的高激电流和静电电荷的积累,机房可能成为雷击和电击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机房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防雷系统雷击风险和危害雷击是指雷电将大量的电荷引至地面或建筑物,导致电压和电流骤增的现象。
在机房中发生雷击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例如电压冲击可能会烧毁电路板、破坏硬件设备,甚至导致机房火灾等严重后果。
防雷系统设计要点为了保护机房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雷系统设计要点:1.接闪器的安装:接闪器是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机房内的设备。
接闪器应该按照规范和标准安装,以确保其有效性。
2.避雷针的设置:避雷针能够有效地分散雷电的电荷,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在机房周围和顶部设置避雷针,可以减少机房受到雷击的风险。
3.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面。
良好的接地系统将有效消耗雷电的能量,降低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机房接地系统接地的重要性接地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将不需要的电荷引导到地面,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机房中,接地系统起到连接设备和大地的桥梁作用。
如果设备没有正确接地,可能会导致电流过载、电子设备故障以及触电等潜在危险。
接地系统设计要点以下是机房接地系统设计的一些要点:1.良好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它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
接地电阻过大可能会导致电流不畅,增加电气故障的风险。
2.接地导线的材料选择:在设计接地系统时,选择良好的导线材料非常重要。
铜和铜包铝都是常用的导线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
3.接地系统的布局:接地系统的布局应该合理,确保接地点均匀分布,并与所有设备和电路正确连接。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方案一、前言 (2)二、方案设计依据: (2)三、防雷设计思路 (3)四、电源防雷 (5)五、接地系统 (5)(1)、计算机机房接地系统 (5)(2)、机房内等电位接地具体做法: (5)(3)、交流工作地 (6)(4)、安全保护地 (6)六、防雷保护地 (6)七、防雷设计方案 (7)(1)、直击雷的防护 (7)(2)、电源系统的防雷 (7)(3)、信号系统的防雷 (8)(4)、机房等电位连接 (9)(5)、接地网制作设计 (10)一、前言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预示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些微电子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微电子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措施不力,随时随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雷电不仅仅破坏系统设备,更为重要的是使系统的通讯中断、工作停顿、声誉受损,其间接损失无法估量。
二、方案设计依据: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5.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6.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7.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8.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三、防雷设计思路由于网络集成系统防护点多、面广,因此,为了保护建筑物和建筑物内各向电子网络设备不受雷电损害或使雷击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应从整体防雷的角度来进行防雷方案的设计。
现在都采取综合防雷,综合防雷设计方案应包括两个方面:直击雷的防护和感应雷的防护,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和有潜在危险的。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机房是电子设备集中运行的地方,其正常的运行依赖于稳定的电力供应和良好的接地系统。
在机房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机房设备和运行的安全稳定。
一、机房防雷接地的重要性机房设备通常需要连接到大地接地系统,以保护设备和人员不受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机房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1.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应采用独立的接地系统,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分开设计和施工。
3.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应包括主体接地和附属接地两部分,主体接地用于机房设备的接地,附属接地用于保护人员的接地。
4. 主体接地系统应采用电气金属管或埋地铜排作为主要接地导体,接地导体的规格和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5.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导体应按照规定的间距布置,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均匀性和有效性。
6.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满足规范要求,通常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7.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应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8.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缆应使用优质的电缆材料,接地电缆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9.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绝缘测试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接地系统的绝缘性能。
10.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和验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机房防雷接地规范的意义1.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可以指导机房的设计和建设,确保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机房设备和运行的安全稳定。
2.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可以提高机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损坏和维修费用。
3.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可以保护机房内的人员安全,减少因雷电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
4. 机房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可以提高机房的运行效率,减少机房设备的故障,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规范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规范一、概述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是保障机房内电子设备正常运行,防止雷电灾害侵袭的重要措施。
本规范主要针对机房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机房内电子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施工准备1. 设计审核:在施工前,应确保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已经审核通过,方案中应包括防雷接地系统的组成、接地体布局、接地线径大小、接地电阻要求等内容。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接地体、接地线、避雷针、避雷带等材料。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有相应的质量合格证明。
3. 施工工具:准备合适的施工工具,如电钻、扳手、螺丝刀、切割机等。
4. 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了解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施工流程1. 接地体施工:根据设计方案,挖设接地体坑,将接地体放入坑内,确保接地体与土壤充分接触。
接地体之间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应牢固可靠。
2. 接地线施工:将接地线连接到接地体上,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线,线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线敷设应平整、整洁,避免交叉、缠绕。
3. 避雷针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避雷针。
避雷针应垂直于地面,固定牢固。
避雷针与接地线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器,确保连接可靠。
4. 避雷带施工:在机房屋顶设置避雷带,避雷带应与接地线相连,形成完整的防雷接地系统。
避雷带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接地电阻测试:施工完成后,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测试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施工。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接地体与土壤充分接触,避免接地体腐蚀。
2. 接地线敷设应平整、整洁,避免交叉、缠绕,以免影响散热和维护。
3. 避雷针、避雷带安装应牢固可靠,避免因振动、风力等原因导致松动。
4. 接地电阻测试应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5.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五、验收标准1. 接地体施工符合设计要求,焊接牢固。
机房防雷防水防尘措施方案
机房防雷防水防尘措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
雷电、水灾和尘埃是机房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对机房设备和数据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完整性,本文将从机房防雷、防水防尘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案。
二、机房防雷措施1. 外部防雷外部防雷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施。
避雷针应安装在机房建筑物的最高点,避雷带和避雷网应覆盖整个建筑物,并与接地系统相连。
此外,应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内部防雷内部防雷主要包括电源防雷、信号线路防雷和接地系统。
电源防雷应采用分级防雷保护,一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的总配电柜处,二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内各设备电源入口处。
信号线路防雷应采用信号避雷器,对网络、电话、视频等信号线路进行保护。
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将机房内的所有设备、金属构件和接地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网络。
三、机房防水防尘措施1. 防水措施(1)屋顶防水:机房屋顶应采用防水材料,确保屋顶不渗水。
同时,屋顶应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出屋顶积水。
(2)墙壁防水:机房墙壁应采用防水材料,并设置防水层。
墙壁与地面、墙壁与屋顶的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分渗透。
(3)地面防水: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水材料,并设置防水层。
地面与墙壁、地面与地漏的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分渗透。
(4)地漏防水:机房内应设置地漏,并定期清理地漏内的杂质,确保地漏排水畅通。
2. 防尘措施(1)通风系统:机房应采用密封式通风系统,防止外部尘埃进入机房内部。
通风系统的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以保持通风效果。
(2)门窗密封:机房门窗应采用密封材料,防止外部尘埃进入机房内部。
门窗关闭时,应确保密封效果良好。
(3)地面清洁:机房地面应定期进行清洁,去除尘埃和杂物。
地面清洁时,应使用防静电拖把,避免产生静电。
(4)设备密封:机房内的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应采用密封机柜,防止尘埃进入设备内部。
机房防雷接地
机房如何做防雷接地一、为什么要做防雷接地?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预示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些微电子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微电子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措施不力,随时随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二、机房防雷的必要性雷击可以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从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专家们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机房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
为此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
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是弱电精密设备及机房保护的重要子系统,主要保障设备的高可靠性,防止雷电的危害。
中心机房是一个设备价值非常高的场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61024-1-1标准的有关规定,中心机房的防雷等级应定为二类标准设计。
目前大楼总配电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提供了第一级防雷,因此,在本工程网络中心机房市电配电柜前配置第二、三级复合防雷器。
防雷器采用独立模块,并应具有失效告警指示,当某个模块被雷击失效时可单独更换该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个防雷器。
二三级复合防雷器的主要参数指标:单相通流量为:≥40KA(8/20μs),响应时间:≤25ns国家标准GB50174《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计算机机房应具有以下四种地: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交流工作地、交流保护地和防雷保护地。
各接地系统电阻如下:Ø 计算机系统设备直流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Ø 交流保护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Ø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Ø 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1、机房室内等电位连接在机房内设立一环形接地汇流排,机房内的设备及机壳采用S型的等电位连接形式,连接到接地汇流排上,用50*0.5铜铂带敷设在活动地板支架下,纵横组成1200*1200网格状,在机房一周敷设30*3(40*4)的铜带,铜带配有专用接地端子,用编织软铜线机房内所有金属材质的材料都做接地,接入大楼的保护地上。
机房防雷实施方案
机房防雷实施方案机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部分,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
雷电是机房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能会导致机房设备损坏、数据丢失以及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因此,为了保障机房的安全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机房防雷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1.预测与监测系统雷电发生前一般会有预兆,通过预测与监测系统可以提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预测系统可采用雷电探测仪,监测系统可采用高频雷电电磁波检测仪。
这些设备可以监测雷电云团的移动和变化,及时预警。
2.外部防护措施(1)针对大型雷电云的情况,应该在机房外层建筑物的场地布置避雷针,将雷电引向避雷针,保护机房。
(2)在机房周围设置避雷网,将机房与周围空间隔离,引导与机房相连的雷击通往其他地方。
(3)在机房外围埋设接地网,加强与土壤的接触,提高避雷效果。
3.内部防护措施(1)对机房的电源线进行保护,要求电源线设置过流保护器和过压保护器,以避免雷击过电流和过电压导致设备损坏。
(2)安装合适的防静电设备,预防静电对设备的损伤。
(3)机房内部的信号线、数据线采用可靠的屏蔽设计和接地措施,防止雷电电磁波对信号传输的干扰和损失。
(4)在机房内部设置避雷装置,如避雷带、避雷才、避雷器等,将雷击引向避雷设施,进一步保护机房设备。
4.员工防护培训对机房人员进行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雷电的基本知识、如何安全撤离机房等,并进行定期演练,使员工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员工还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的工作状态,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5.应急预案综上所述,机房防雷实施方案应从预测与监测、外部防护、内部防护、员工培训和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减少雷电灾害对机房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损害,确保机房的安全运行。
数据中心机房防雷与接地(2023最新版)
数据中心机房防雷与接地【正文】⒈引言数据中心机房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设施,其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
然而,雷击是造成机房设备损坏和信息系统中断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和合理的接地设计。
⒉雷击特点及危害分析⑴雷电的形成和特点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自然现象,构成了强大的电磁场和电流,其形成是地球大气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
⑵雷击对机房的危害雷击对机房设备和信息系统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雷击能够瞬间释放高能量,导致设备毁坏、信息丢失、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⒊防雷原理与措施⑴导引防雷原理导引防雷是指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安全接地系统中,以减小雷击对设备和系统的危害。
导引防雷措施包括外部导电系统和内部导电系统两部分。
⑵避雷器的选型与布置避雷器是导引防雷的主要设备,其选型和布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包括雷击频率、环境条件、机房设备的特点等。
⒋机房接地设计⑴接地原理及分类接地是指将设备和系统的金属部分与地面形成低阻抗的连接,以排除雷击电流和漏电流。
接地设计包括保护接地和功能接地两种类型。
⑵接地系统的布置与连接接地系统的布置和连接需要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地设计应考虑机房结构、设备布局、电源系统等因素。
⒌检测与维护⑴接地系统的检测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检测方法包括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系统绝缘测量等。
⑵防雷设备的维护防雷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包括检查避雷器的完好性、清洁接地系统等。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为:- 附件1:机房防雷系统图纸- 附件2:机房接地设计方案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雷电防护法雷电防护法是我国《安全生产法》中的一部分,用于规范各类建筑物和设施的雷击防护与接地工作。
⑵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值,反映了接地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⑶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设备和系统免受雷击损害的装置,通过将雷电能量引导到地下而起到保护作用。
消控机房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消控机房防雷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消控机房作为消防设施的控制中心,承担着对整个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监控、报警和联动控制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消控机房内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雷击造成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特制定本消控机房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二、防雷工程目标1. 防止直击雷对消控机房设备造成损坏。
2. 防止雷电感应和电磁脉冲对消控机房设备产生影响。
3. 确保消控机房内设备正常运行,减小因雷击造成的停电时间。
三、防雷工程施工内容1. 接地系统施工:包括建筑物接地、设备接地、防雷接地等。
2. 防雷设备安装: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等。
3. 防雷线路施工:包括防雷配电箱、防雷开关、防雷排等。
4. 等电位连接:将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等与接地系统连接,确保设备间电位相同。
四、防雷工程施工步骤1. 接地系统施工:(1)建筑物接地: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体,确保接地电阻小于1Ω。
(2)设备接地:为每台设备配置独立的接地线,将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系统连接。
(3)防雷接地:设置专用的防雷接地装置,将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与接地系统连接。
2. 防雷设备安装:(1)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引下线与接地系统连接。
(2)避雷带:沿建筑物周边安装,与接地系统连接。
(3)避雷器:安装在消控机房内部,用于保护重要设备。
3. 防雷线路施工:(1)防雷配电箱:设置在消控机房内,用于分配防雷保护设备。
(2)防雷开关:安装在电源进线处,用于保护电源线路。
(3)防雷排:安装在消控机房内部,用于保护设备电缆。
4. 等电位连接:(1)将消控机房内部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等与接地系统连接。
(2)确保建筑物内部各设备间电位相同,减小因雷击造成的电压差。
五、施工要求及质量标准1. 接地系统施工要求:(1)接地体焊接牢固,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线敷设整齐,固定可靠,无损伤。
(3)等电位连接处接触良好,连接线径足够。
2. 防雷设备安装要求:(1)避雷针、避雷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可靠。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怎么写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电子设备对于雷电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雷击而造成损坏。
因此,机房作为电子设备存放和运行的重要场所,必须严格进行防雷接地工程,确保机房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本文将讨论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
二、机房防雷接地工程的意义1. 保障设备安全:一旦机房遭受雷击,未经防雷接地工程处理的设备极易受到损坏,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保障人员安全:雷击不仅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也会对机房内的人员产生危害,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防雷接地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降低经济损失:机房内的设备资产价值巨大,一旦受雷击而损坏,维修和更换费用非常高昂。
而进行防雷接地工程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这种经济风险的手段。
三、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1. 装置防雷接地器: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都应该安装有防雷接地器。
这些接地器能够将雷击产生的电荷导入地下,避免损坏设备。
2. 构建统一接地系统:机房内的各个设备接地系统应该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接地系统,确保所有设备都能够平等地分担雷击电荷,并经过接地系统导入地下。
3. 地面接地:机房内的地面应该进行专门的接地处理,确保地面能够及时将雷击电荷分散,并导入地下。
4. 外电线条接入处的防雷处理:机房外的主电线条接入机房之前,应做好防雷处理,保障外部雷击电荷无法进入机房。
5. 适当选择接地点:机房内的接地点应该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便于电荷导入地下。
6. 及时检测和维护:定期对机房内的防雷接地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7. 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机房内的人员应该定期进行防雷接地演练和相关培训,以便提高应对雷击的能力。
四、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的技术性1. 防雷接地设施的设计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其技术性和可靠性。
2. 要满足电气设计标准,包括电气需求计算、电气材料选用、电气设备安装及验收等,对于不同功率的电气设备,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设计。
通信机房防雷及接地(网运部)
▪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通过抑制瞬态或暂态过电 压,旁路电涌电流来保护设备的一种装 置。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 限压型SPD(voltage limiting type) :
在无电涌时呈高组态,但随着电涌的增大, 其阻抗不断降低的一种SPD。限压型SPD的 常用器件有: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
▪ 新的标准基本上对基站的接地电阻 是这样处理的:当基站所在地区大
地电阻率较低时,基站地网接地电 阻一般不大于10Ω,当采用环形接 地时,地网面积一般应大于100m2; 当基站的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 时,
▪ 可不对基站的接地电阻予以限制,但要 求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大于等于20m, 并在地网四角加以10m~20m辐射型接 地体。地网环形接地体的周边可以根据 地形、地理状况决定其形状。 新的标准
▪ 13)建筑物及其它各类地网的现状和平 面图。
▪ 14)配电室、电力室是否分开;如分开, 第一级(B)级SPD在配电室设备内外 的安装位置。
▪ 15)建筑物雷电引下线的现状及其与通 信设备接地线的距离。
▪ 16)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措施。
▪
▪ 17)电气竖井内线路布置情况。
▪ 18)各机房通信设备布置平面图,通信、 信息系统设备的安装情况。
▪ 由于对通信网上运行的通信设备进行雷击抗 扰度测试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要求具有通信 专业知识、电磁兼容专业知识、高电压试验 技术知识和雷电磁脉冲防护知识)极强的工作, 不恰当的测试方法和操作都会严重威胁到网 络安全,因此开展该项测试必须要谨慎进行。
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检测应收 集的资料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
机房装修方案中的防雷与接地一、防雷设计与施工原则1.了解当地雷击频率和强度情况,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防雷措施。
可以参考雷暴多发地区的历史雷击记录,并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例如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
2.采用合理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防雷带、避雷网等,以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
3.机房装修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水措施,以减小雷击的风险。
4.合理配置接地装置,确保设备与地之间有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迅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
二、机房接地系统的设计1.机房接地系统应能有效导出雷击电流,并确保大面积局部接地电阻均匀。
2.机房接地系统应包括主接地、分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主接地由室外主体结构与地之间的接地网构成,分接地由各电气设备与地之间的接地网构成,保护接地用于接地保护设备等。
3.机房接地系统中的接地体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例如铜排、铜线等,以提高接地效果。
4.机房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经过专业机构的设计和验收。
三、机房防雷设备的选择和配置1.机房的屋顶应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和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机房周围应配置防雷带、避雷网等设备,以增加机房的防雷能力。
3.机房内部设备可以使用避雷器等设备,用于对接电线路等进行防雷处理。
4.机房内部高灵敏设备、主要电气设备等应配置独立防雷器,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四、机房装修中的防火和防水措施1.机房墙体和天花板的构造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以提高防火性能。
2.机房设备宜采用阻燃材料制作,以防止火灾蔓延。
3.机房门窗应选用防火门窗,确保火势不会扩散。
4.机房装修中要进行好防水处理,特别是机房地面,应选用防水材料,并做好隔水处理。
五、机房装修中的地线防护1.机房的地线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并能有效地引导雷击电流,减小雷击对设备的损坏。
2.机房中的电气设备、计算机等都要连接到地线上,以减小电气设备受雷击的风险。
3.机房中的地面要做好防潮处理,以保证地线的正常导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类别
I
II
200
150
100
75
10 100% 90% 99%
5.6 100% 85% 98.5%
III-IV
100 50 2.5 100% 80% 98%
09/04/2020
9
Chapter 3.0
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09/04/2020
10
3.0 暂态电压浪涌
K/ 30 过电压
雷击低压架空线
效应: 原因:
在低压供电系统产生过电压(浪涌) 和传导部分雷击电流。 雷电电流脉冲峰值。
低压架空线上的雷击的效应与高压架空线上的雷击 的效应是不同的。
基本的区别是:低压架空线上的雷击非常接近建筑 物,导线上可传导部分的雷击电流进入邻近建筑物 内。
资料来源: 德国雷电防护和EMC技术中心 (BET)
09/04/2020
14
3.4.1远处的雷击引起的电压浪涌耦合
Conductor loop 导线环路
Lightning arresters
Lines running parallel
远处的雷击
效应
: 感应耦合
引起原因 :雷电流的最大陡度
di dt max
当雷电流通过某导体时,在该导体周围 将会形成磁场。
2.2 击电流大小的分布(欧洲)
25 20 15 10
5 0
雷击概率, %
I类建筑物
II类建筑物
III和IV类
雷
2.3 首次雷击的测试参数 根据 IEC 62305-4; DIN V VDE 0185 Part 4
雷电流参数
峰值电流 I (kA) 脉冲电流携带的电荷 Qs(C) 单位能量 W/R (MJ/ohm) 负极性首次雷击
因数 26
22
18 14 10 6 2
什么是暂态浪涌电压?
雷电浪涌
开关浪涌
临时电压升高 谐波导致的 快速和慢速电压改变 电压下降 电压短时中断
Ûr v
6000 (IV)
4000 (III) 2500 (II) 1500 (I)
暂态浪涌电压是持续时间很短的过电压,持续时间只有几个微秒,而电压峰值可以达到正常供电电压 的数十倍。
如果某一导线环路靠近有雷电流通过的 导体(雷电放电通道),根据电磁感应 原理,导线上就会产生感应过电压。
09/04/2020
15
3.4.2效应(感应雷击)
雷击发生时产生极大峰值 和陡度的雷电流
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强 大的变化磁场
磁场中的导体感应出较 大的过电压
感应过电压通过传导线 击毁设备
09/04/2020
16
3.5效应(操作过电压)
电源开关转换
效应 原因
: 电源线上的过电压(浪涌) : 在电源线上的开关转换所致的暂态浪涌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t (µs) 1100
在一个放电通道内的主放电和后续放电的能量效应与模拟雷电波形10/350 µs相似,在 IEC 61024-1“建 筑物防雷保护”,以及IEC 61312-1“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中提出和确认。
09/04/2020
6
2.1.2 直击雷波形与感应雷波形的区别
09/04/2020
11
3.1 效应 (直击雷)
雷电击中没有外部避雷系统的建筑物
效应 : 原因 :
火灾 雷电流携带的电量和能量。
W R
பைடு நூலகம்
i2dt 0
Q idt
0
雷电直接对建筑物放电,使大电流流过建筑 物,雷电流的能量将发生转换。建筑物某些 部分的温度将急剧升高,产生火灾现象。
另外,雷电流通过时,材料可能被熔化或产 生爆炸。
机房防雷子系统及解决方案
防雷子系统的内容和顺序
1. 整体介绍 2. 雷电的种类及其效应 3. 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4. 对雷击放电及其效应的保护体系
▪ 雷电保护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 雷电保护分区的概念 5. 防雷元件类型和典型应用 6. 防雷器选型安装指引以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 简单应用举例 8. 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测试 9. 总结 /问题和解答 !
Chapter 2.0 雷电的种类及其效应
雷电的种类: ➢直击雷 ➢感应雷击 ➢传导雷 ➢操作过电压
09/04/2020
5
2.1.1 雷电流波形
I (kA) -40
首次雷击
Iimp -20
实测的雷电流脉冲波形 雷电流脉冲模拟波形, 10/350 µs
经过几毫秒(ms)
后续雷击
0 0
100 200
雷电流幅值 [kA], 包含正和负的雷击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60 160-170 170-180 180-190 190-200
等电位连接包含:非带电金属导体的等电位连接和带电金属导体(如:电源线、
通讯线)通过防雷器的等电位连接。
09/04/2020
3
1.1 EMC 电磁兼容的历史
真空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1950
1960
1970
1980
干扰变量/ 设备内置电子元件数量
抗干扰能力
个人电脑
1990
2000
时间
09/04/2020
4
09/04/2020
12
3.2 效应(传导雷)
雷电击中高压架空线
效应 原因
: 过电压 (电压浪涌) : 雷击脉冲电流峰值
U
ZW
I 2
当雷击架空线时,瞬时的阻抗是由导线本身的浪涌 阻抗决定的。
对于单一导线,该阻抗(ZW)通常在400-500 ohms 之 间。
09/04/2020
13
3.3效应(传导雷)
current [kA]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直击雷电流脉冲波形, 10/350 µs 感应浪涌电流波形, 8/20 µs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time [µs]
09/04/2020
7
8
09/04/2020
分类原则依据德国DIN V VDE 0185 Part 1 (11/02) ,也可参照GB50057-94
09/04/2020
2
1.0 整体介绍
防雷保护系统
外部防雷保护
内部防雷保护
浪涌保护
• 接闪器 • 引下线 • 接地网 • 建筑物外部屏蔽 • 安全距离
• 雷电过电压保护的等电位 连接
• 建筑物屏蔽 • 安全距离
浪涌保护装置SPD是防雷 保护系统的一部分。浪 涌保护器的配置必须与 内部防雷保护相配合。 外部防雷保护系统须和 内部防雷系统有机组合 。才构成更有效和完善 整体防雷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