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赏析 (1)
书法鉴赏练习试题与答案
绪论绪论(一)1、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正确答案:√2、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正确答案:×3、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A、文景之治B、始皇统一六国之后C、始皇统一六国之前D、商鞅变法正确答案:B绪论(二)1、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A、文学B、历史C、情感意向D、哲学正确答案:C2、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3、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不包括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B、汉字的象形性C、汉字与其点画的丰富性D、书法作品容的文化艺术性正确答案:A4、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正确答案:×绪论(三)1、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A、汉B、京C、文学D、舞正确答案:2、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
A、绘画B、书法C、刻章D、芭蕾舞3、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B、临摹C、欣赏D、训练正确答案:A4、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
()正确答案:√绪论(四)1、“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出自()。
A、梁思成B、白宗华C、林语堂D、梁启超正确答案:D2、书法艺术性要求书家的艺术造诣要高于诗词作者的艺术造诣正确答案:√3、艺术来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A、自然C、D、政治正确答案:B4、书法的加工素材是什么A、点画B、汉字C、艺术化了的诗词歌赋D、话语正确答案:C绪论(五)1、书法的繁荣期是从元明之后开始的正确答案:×2、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发展起B、繁荣期C、成熟期D、萌芽期正确答案:D3、()是中国文字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的开始。
于右任书法鉴赏(一)
于右任书法鉴赏(一)于右任,陕西三原人,名伯循,字右任,以字行。
1879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
两岁丧母,父亲又因生活所迫入蜀经商,他被寄养在生活并不富裕的伯母家中。
七岁入杨府村马王私塾,师从第五先生门下,十岁受教于当地名塾师毛班香,学做古体等诗文,使他受到当地最好的早期教育。
于右任先生的一生是为家乡人民奋斗的一生,为国家民族呼号战斗的一生。
青年时期因散发一篇“换太平以颈血,爱白山如发妻”的传单遭清廷缉捕,亡命上海。
他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立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被后人喻为“元老记者”、“报界先驱”。
他还创力、了多所学校:民治小学、民治中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
1918年应邀从上海回陕统领靖国军,为打败军阀、推翻帝制作出了不懈努力。
1949年70高龄的于右任到台湾后,时刻不忘故乡大陆的一草一木。
临终前所作著名爱国诗篇《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字字是泪,字字是血,表达了一个赤子对国家民族的无限忠贞,对家乡故里的无限眷恋之情。
于右任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位闻名海内外的学者,更是一位民国以来独步书坛的大书法家。
于右任早期主要以楷书为研究对象,中期以行书为研究对象,晚期以草书为研究对象。
一、楷书篇从存世的于右任早期作品所形成的个人风貌可以看出,其书法的结体、运笔、章法来自于王羲之、赵孟颊,特别受《圣教序》和《妙法莲花经》的影响较大。
图1的作品系民国十年(1921年)一月所书,和我们见到的另一幅作品《丁卯集后》(未注时间),同属民国十年一月之后所书,这两幅作品共同特点是章法舒朗开阔,结体挺俊秀丽,笔法多变而精到,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圣教序》书风的基本特征主要为爽健、和谐,而《妙法莲花经》则是顾盼多姿,婉约圆润。
宋朝的书法艺术与书法赏析
宋朝的书法艺术与书法赏析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时期之一,尤其在书法艺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宋朝的书法艺术在形式、风格、写意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宋朝的书法形式宋朝的书法形式主要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四种,其中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流行。
楷书以字正、笔直、结构严谨为特征,行书则更加圆润、飘逸、多姿多彩。
草书则更加潇洒、自由,颇有一种抒发情感的感觉,而隶书则显得更加古朴、庄重。
二、宋朝的书法风格宋朝的书法风格在形成和发展上,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秦汉古籍以及晋唐碑刻的丰富积淀,对于宋朝书法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此外,宋代著名书法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智也是不可忽略的。
他们开创了不同的书法风格,这其中代表性的有米芾、苏轼、黄庭坚等人。
米芾的书法风格崇尚自然、随心所欲,写情达意,笔力不羁不束,潇洒飘逸。
他的书法不仅在宋代一时风行,而且对后世书家的影响也深远。
苏轼则更具精美细腻之感,他的笔调圆润柔美,进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蘅塘体”。
黄庭坚的书法则显得古朴稳健,字体骨骼粗大,结构简洁,深沉厚重。
三、宋朝的写意与修辞宋朝书法最为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形象鲜明的写意以及晋唐以来积淀的诗文修辞。
宋代以前,书法就已逐渐地与诗文结合,并出现了一些用书法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品。
宋代时期,这种书法与诗文更加密切结合,书家通过自己的笔法和墨色来表现文字的意蕴,凸显了书法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书法注重小篆的演化和审美,从技术层面提高了书法的艺术性,同时也在策划和设计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这时期的书法表现出了轻松自在、勇于创新的特点,从而大大拓展了书法的艺术界限,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时期,其书法艺术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技巧高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从宋代书法家们的写作和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审美品味以及自然人文情趣,这都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和点化。
书法审美(一):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作者:)书法审美意味──“ 意” 的表现,要符合书法审美创造的形式法则,要遵循笔画、结构书写的形式规律。
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规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审美要求,即笔画、结构的书写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审美条件。
二是形式意味,即具体笔画、结构形式与特定审美意味的对应关系。
从笔画、结构的总体要求上,我们提出了“力” 、“和”与“活”三个审美范畴。
笔画之“力”── 生动有力,结构之“和”── 多样和谐,墨色之“活”── 活气盎然,是三大审美标准。
在这三大范畴之下,具体分析逆与顺、藏与露、方与圆、曲与直、肥与瘦、疾与涩、欹与正、连与断、疏与密、大与小、主与次、违与和、浓与淡和燥与润等形式因素的审美特征,探讨它们达到“力” 、“和”、“活”之境和表现特定审美意味的规律。
一、生动有力的笔画笔画之美在于“力” ── 生动有力。
书法笔画让人感受到富有生气的生命活力。
如果把一幅字比作一个有机协调的生命体,那么,笔画则是生动有力的生命单位。
有生命力感的笔画,厚实而不扁平,灵活而不板滞,沉着而不浮滑,圆浑而不单薄。
逆向运笔、藏头护尾、八面出锋、方折圆转、一波三折、化直为曲、肥瘦适度、疾涩结合等形式规律,使笔画产生一定的生动之力,又显现了多样的审美意味。
1.逆 与 顺在书法笔画方面 , “逆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字有解数 , 大旨在‘逆’”(周星莲《临池管见》 ) 。
“书亦逆数焉”( 笪重光《书筏》) 。
书法笔画之“逆”,体现在不同方面。
有起笔、收笔之“全逆”: “欲左先右 , 至回左亦尔”(蔡邕《九势》)。
“势欲下行 , 必先用意于上。
”“无垂不缩 , 无往不收 '( 米芾)。
有起笔、收笔之“侧逆”: “横画须直入笔锋 , 竖画须横入笔锋”( 《书法三昧》 )。
“全逆”于篆为多 , “侧逆”以楷为主。
也有运笔过程中诸多环节之“逆” ∶“将欲顺之 ,必故逆之;将欲落之 , 必故起之;将欲转之 , 必故折之;将欲掣之 ,必故顿之;将欲伸之 , 必故屈之;将欲拔之 , 必故擫之;将欲束之 ,必故拓之;将欲行之 , 必故停之”( 《笪重光《书筏》》 。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一)精品PPT课件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为殷商时 人刻于龟甲兽骨的卜辞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 字。文字相形简古,劲健挺秀,文字结构已 由独特趋向合体。
1. 甲骨文-殷商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是书法 史上最古老的书体因刻在牛骨、龟甲上得名
2.其内容多为巫教祭祀活动的祈祷之辞,又称 甲骨卜辞。
仓颉作书;从殷民占卜记录的甲骨文, 到端庄稳定的篆书,从而拉开中国书法 的序幕。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 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汉〕许慎《说文解 字·序》
二·中国文字起源和书法形成
中国文字起源-学术界-多种观点 结绳记事-上上古 契木为文-上古 仓颉造字-黄帝 刻画符号-原始陶器 甲骨文-殷商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
三代以来,每一个朝代有它的“书体”, 表现那个时代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我们 几乎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中国 艺术史的时期。
-〔现代〕宗白华
(一)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高度韵胜的隶书统治时代,草书 开始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楷书和行书初露 端倪,直启魏晋时代。
西汉起步 告别混沌期 东汉有序 繁荣昌盛 举世瞩目 独特艺术 考证墨迹
(二)·金文
金文-钟鼎文-殷商至秦代铸刻在青铜器上 的文字,圆浑古朴,富有变化,书体由甲骨 文演变而成,497字 2.书法-特有的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3.青铜器铭文-钟鼎款式
款-凹入的阴文 识-凸出的阳文
4.金文特点-字体粗、字形转折圆浑、不带棱 角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转折的伟大时期,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北雄南秀,崇尚气韵, 中国书法从此走向稳步繁荣。
书法赏析范文
书法赏析范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在中国古代,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广泛用于文人墨客的书写和交流。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篇书法赏析范文,一起领略书法的魅力。
这篇书法赏析范文以楷书为主题。
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基础字体,它的笔画端庄秀美,结构稳定规整。
这篇赏析范文首先介绍了楷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从汉朝开始,楷书逐渐成为官方文件和书籍的主要字体,成为中国书法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时间的推移,楷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中国书法中最受推崇的字体之一。
接下来,这篇赏析范文对楷书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楷书的笔画工整、结构严谨,每一笔都有着精确的力度和方向。
它的字形端庄大气,线条流畅优美,给人一种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楷书的字形规整,每个字的笔画相互呼应,整体上非常和谐。
此外,楷书的结构和比例也非常讲究,每个字的上下左右的关系都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调整,使整个字体看起来非常舒服和美观。
在赏析范文的后半部分,作者选择了一幅楷书作品进行具体的赏析。
作者详细介绍了这幅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题材内容。
这幅作品是一位著名书法家所创作的,他通过这幅作品展示了自己对楷书的理解和追求。
作品的题材内容是一首古诗,通过楷书的字体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作者详细解读了作品中的每一个字的特点和意义,指出了作者在字形和结构上的创新和突破。
这篇赏析范文总结了楷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楷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传递了中国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念。
楷书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使之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通过这篇书法赏析范文,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楷书的特点和魅力。
楷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代表,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赏析范文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楷书的美丽,还可以了解到楷书的历史和发展。
通过赏析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法的欣赏与赏析
书法的欣赏与赏析书法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不仅要求字体的形状和布局,还要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情感。
本文将从书法的起源、分类以及欣赏与赏析等方面探讨书法的魅力。
一、书法的起源与分类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
在甲骨文、金文和篆字的基础上,经过演变和整理而形成了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等不同的书体形式。
1.楷书:楷书起源于东汉时期,是对篆书的改进。
它以直线为主,笔画平整,字形规整,清晰易懂。
楷书字体端庄大方,被广泛应用于印章、书法作品和书籍中。
2.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特点是笔画流畅,扁平而简洁,书写速度较快。
行书一般用于记事、书信等实用场合。
3.草书:草书起源于汉朝,是书法中最具艺术创造性的一种形式。
草书的字迹横空出世,形态多变,笔画迅疾奔放,传递出一种独特的力量和个性。
4.隶书:隶书是汉代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制定的一种官方字体,其字形严谨简洁,线条纵横交错。
隶书主要用于文书、碑铭等场合。
二、书法的欣赏与赏析书法艺术的欣赏与赏析需要准确把握字体的韵律、筆画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笔墨情趣。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欣赏与赏析方法。
1.韵律与节奏:字体的韵律是指笔画的顺序、距离和力度等因素所造成的节奏感。
通过欣赏字体的韵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力度变化和情感表达。
2.构图与布局:书法艺术中的构图和布局是指字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合理的构图和布局可以使字体在纸面上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使欣赏者产生舒适的感觉。
3.笔画与用墨:通过观察字体的笔画和墨迹的运用,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笔墨情趣和个性特点。
一支硬笔或毛笔,一块墨,通过精准的运笔和呈现,带给观者视觉上的享受。
4.意境与情感:书法艺术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书写过程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于右任书法赏析
于右任书法赏析于右任的书法那可真是一绝啊!一、于右任其人于右任是近现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呢。
他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不过咱今天主要说他的书法。
他的字就像他这个人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
二、书法风格1. 整体风貌他的书法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就像是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大地,那种豪迈的气息扑面而来。
笔画舒展得特别开,感觉每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像是要从纸上跳出来一样。
2. 笔法特点他的笔法那叫一个精湛。
线条流畅自然,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
起笔和收笔都很有讲究,起笔的时候往往是干净利落,就像一把剑出鞘的瞬间;收笔的时候呢,又有一种含蓄的韵味,不会给人戛然而止的突兀感。
而且他对笔画的粗细变化把握得特别好,该粗的时候粗得有力量,该细的时候细得像发丝,却又不会断,这种粗细的对比让字更加生动。
3. 字体结构于右任的字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
整体看起来非常和谐,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
不管是单个字还是一幅字中的字与字之间的呼应,都处理得非常巧妙。
感觉就像一群小伙伴,各自有着独特的个性,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又特别和谐融洽。
三、书法意义1. 文化意义他的书法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那个时代,他用自己的书法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活力。
他的字里面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这种情感通过笔墨传递给每一个看到他字的人。
2. 艺术影响在艺术领域,他的书法也影响了很多人。
很多书法家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他的风格独特,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就像是一颗明亮的星星,在书法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引导着后来的人探索书法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反正就是说,于右任的书法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每次看他的字都能有新的感受呢。
山东管文明书法作品赏析1 演示文稿
山东管文明行 草 书 法作品赏析管文明行草书法作品管文明,中学高级教师,山东滨州阳信县人。
其行草书法作品,酐畅淋漓,蓄开张之势,含清丽之韵,展龙凤之姿,终以独具特色、卓荦不群的行草书法作品闻名山东书法界行草咏梅诗词四条屏100×50公分×4管文明工作照管文明行草书法作品艺术特点管文明行草书法作品艺术性:行书韵味与豪放狂草的完美诠释。
纵观管文明行草书法作品,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逐步创作出独具一格的行草书法作品,在谋篇、结构、笔墨运用上守规谋变,追求以单字的结构美彰显作品的形式美,以外在的狂放线条美衬托内涵的意蕴美。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法度严谨、行云流水;气韵生动、飘逸豪放;管文明书法作品的审美视角汉字书写成为艺术,是近现代社会发展、审美情趣、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这门艺术也正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社会文明的缩影。
是盛开在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灿烂的浪花。
她曾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每一个朝代,闪烁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波光。
自甲骨文产生至秦汉,书法以“古朴”之朴而耀眼,魏晋又以“今妍”之韵而夺目。
唐宗法,宋尚意,明崇态,清尊碑。
各时代的书法家都以不同的风姿展现着阴阳变化既“道法自然”这条亘古不变的宇宙规律。
由唐楷入门,转而汉隶,近年来主攻“行草”,行书法宗二王,草书崇尚怀素、张旭。
得王羲之行书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真谛,融合王羲之的用笔潇洒、笔墨的自然、气韵生动;草书崇尚张旭的 “潇洒磊落,变幻莫测”,得以精能之至的笔法释放豪放不羁的性情,谋篇布局尽显飘逸、酣畅,利落。
作为一门艺术的书法经历了从象形符号到意象性审美线构象征符号的发展过程。
书法艺术蕴蓄意识内涵的线状墨迹组合构成(简称“线构”)与意象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这是书法艺术重要的造型特征。
行草滕王阁六条屏240×50公分×6管文明行草书法作品的笔墨艺术创新管文明书写行草书体,逆锋落笔, 逆锋落笔后笔毫铺开,继之中锋行笔,这样,笔毫自身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主毫处于笔之中心,下按时,笔毫自然向两边分开,墨迹可以达到最宽的程度,上提时,笔毫向中间收敛,墨迹可以达到最细的程度,无论提、按、运转皆挥洒自如,因而笔画力量内含,藏筋包骨,富有立体感和弹性,露锋多是凌空取势形成的;在行气上,“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大有“挥戈利剑,快马风樯”之势,每个字或正或侧,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重或轻,皆上下呼应,左顾右盼, 使笔画的组合及上下字的过渡流畅,和谐,因而,管文明行草书法作品能够呈现法度严谨、气韵生动;行云流水、飘逸豪放的显著特点。
书法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摩挲的重要因素。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作品赏析,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作品赏析书法的“十美”一、形态美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摩挲的重要因素。
“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若“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后平齐”那样机械而单调的排列,就势必破坏字形的结构美。
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
相传王羲之写点“万点异类”,再看杨凝式的《韭花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几乎找不出形态相同的点画。
而这些形的变化,又都是在笔势的作用下产生的,显得自然,其基本笔调协调统一,合乎情理,圆笔的婉媚,方骨的雄强,藏锋的含蓄,露锋的神气,不同的形态变化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
用笔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而且还包括角度上的微妙变化。
切忌横画如梯架,不见到有平齐的笔画排列在一起,故善书者贵能于不平中求平,不齐中求齐,不匀称中求匀称,才能给观赏者以一种美的享受。
二、质地美“质”是指点画的质地、质感、份量、力度、文采等。
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其表虽朴实而无外饰,其里却“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
颜真卿的《祭侄稿》、杨凝式的《韭花贴》、李建中《土母帖》和張旭《古诗四帖》,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称的艺术感受。
这种线条在“内容”上是丰富而充实的。
“笔中有物”,正是指此而言。
故富有质地美的点画,其画的两面往往不光而毛,或挺拔有力,或婀娜凝练,如飞入动,笔韵流畅,无凝滞板之势。
这种深得“疾涩”的用笔,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以及雄健的笔力,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相反,一些浮薄扁平、墨不入纸、版刻光滑、怯弱无力、抛筋露骨、臃肿露肉、龌龊渣残的笔画,往往失去用笔的自然美,皆非书者所宜。
南开20秋《书法艺术赏析(麦课)》在线作业-1
1.心正则笔正是()的名言。
A.柳诚宣B.颜真卿C.赵孟頫D.黄公望答案:A2.书法史上将()合称为“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A.张旭、怀素B.张芝、怀素C.张瑞图、怀素D.张大千、怀素答案:A3.宋徽宗自创(),具体表现为点画瘦劲俊美,飘飘乎宛若仙风道骨。
A.“劲体”B.“金石体”C.“瘦金体”D.“骨骼体”答案:C4.柳公权为人正直,他()的故事传为佳话。
A.抵制外敌B.“笔谏”C.无心仕途D.书不传外夷答案:B5.并称“钟王”的是()。
A.钟繇、王羲之B.钟繇、王献之C.钟繇、王次仲D.钟繇、王珣答案:A6.王献之能突破其父的限制,自创别体,是因为他()。
A.自小就比别人聪明B.溯源而上,师法钟张C.不练父亲的字D.做官被贬,流放偏僻之地,只能自学答案:B7.米芾非常重视学习古人字体,把习字也称为()。
A.“描摹”B.“临帖”C.“集古字”D.“拓印”答案:C8.造字传说中最有影响、最形象具体的是()。
A.伏羲八卦说B.神龙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大禹治水说答案:A9.晋代最有名的书法世家是()。
A.卫氏世家B.索氏世家C.陆氏世家D.王氏世家答案:D10.明代的()被誉为“吴中四名家”。
A.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B.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C.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D.祝允明、文徵明、陈道复、王宠答案:D11.颜真卿的()作品,浑厚庄严,饶有韵味,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A.《大唐中兴颂》B.《麻姑仙坛记》C.《争座位贴》D.《祭侄文稿》答案:B12.下列书法文字最多的篇目是()。
A.《千字文》B.《兰亭序》C.《平复帖》D.《圣教序》答案:D13.八分书指的是()。
A.草书B.楷书C.篆书D.隶书答案:D14.张旭主要发展了()。
A.“行草”B.“狂草”C.“今草”D.“章草”答案:C15.瘦金体出自哪位帝王之手?()A.唐太宗B.宋徽宗C.秦始皇D.乾隆答案:B16.民国年间,()发起并成立了“标准草书社”,掀起了“标准草书运动”。
隶书书法作品赏析
隶书书法作品赏析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字体,其特点是笔画遒劲有力、结构严谨、线条粗细相间。
例1:作品名称:《山水行云》作品赏析:这幅《山水行云》是一幅以隶书呈现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作品选用了传统的黑色墨汁,以流畅而有力的笔画勾勒出山峦和云雾的形态。
整个作品以行云流水的笔触表现出山水的壮美和流动感。
每一笔的起落都经过精心计算和安排,呈现出完美的结构和平衡感。
隶书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得整幅作品具有动态的美感,仿佛云雾在山间飘荡,山峦在风中起伏。
作品的布局和构图也非常精妙。
山峦的高低变化和云雾的卷曲形状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和谐而有序的画面。
作品中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创作,字形的线条粗细适度,结构严谨,展现了隶书的独特魅力。
整幅作品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将传统的绘画元素融入到书法中,展示了隶书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通过观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隶书所传递的力量和韵味。
总体而言,这幅《山水行云》是一幅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价值的隶书书法作品。
它通过精湛的笔墨和构图,展现了隶书的美感和表现力,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
例2:作品名称:《静夜思》作品赏析:这幅隶书书法作品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静夜思》的艺术表达。
通过隶书书法的独特韵味和力度,展现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整体布局:作品采用横幅式布局,纵向呈现。
从上至下,整齐有序地书写着《静夜思》的文字。
每个字的形态各异,但整体上保持了平衡和谐的感觉。
字体特点:隶书字体是楷书演变而来,具有古拙、挺拔的特点。
这幅作品中,每个字以粗细相间的笔画呈现,线条流畅有力。
字形的结构稳定,每个笔画的起落有力度感,给人以坚定和稳定的印象。
墨色运用:作品运用浓淡相间的墨色来表现字体的粗细变化和层次感,墨色饱满且均匀。
每个字的墨迹流畅而有韵律感,墨色的渐变给作品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意境表达:整幅作品通过字体的运用,将《静夜思》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书法艺术的赏析_敬一
书法艺术的赏析敬一书法艺术的赏析我们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师法古人,因此,多观察鉴赏、临募先贤遗迹,才不致于成为无源之水。
才能真正理解书法的含义。
书圣王羲之,在《乐毅论》中说:"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
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以焉可也。
"所以,学习书法要从古代一些大家法帖、碑刻入手。
观察鉴赏要细致入微。
要精心研究分析。
从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自身的书法艺术水平。
据传,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路过索靖碑,下马观看还不满意,竟然在碑前露宿三昼夜,潜心观摩,终有所得。
可见,多观摩鉴赏古人书法,对学习书法是极其重要的。
鉴赏书法艺术,首先要对各种书体的源流,有一定的了解。
甚至要有深刻的了解。
,其次可以从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去研究分析。
看其内在的共同规律,探求各书家的特点、精华。
从形、神、意、法、等方面,去领略其中的美之所在。
在鉴赏的过程中不可持有偏见,也不能求全责备。
把自己不喜欢的或不理解的,就作为大忌,甚至进行恶意攻击。
就象宋代有人说王羲之的书法是俗书,姿媚一样。
又如,有人批欧阳询的书法和柳公权的书法,是丑怪、恶札之祖等等。
这些论断似乎都带有恶意攻击的意味。
所以,对书法的鉴赏,应该能接受各种风格的书法艺术作品。
才能有利于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书法的鉴赏,是书法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研习书法的一个基础课程。
因此,研习书法就必须多鉴赏古人的作品书法体系的源流就书法的体系而言,大致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五个部分。
篆书;唐代张怀灌《书断》中说:"篆者,传也。
传其物理,施之无穷。
"近代文人郭沫若说:"篆者椽也,椽者官也,椽书即官书。
"所以,篆书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官方应用的文字。
其中有。
甲骨文、大篆、小篆。
甲骨文是以刀刻为主,亦有少量朱书。
其风格清俏,大字磅礴,小字秀丽可爱。
大篆是与小篆对称而讲。
泛指小篆以前的文字。
如钟鼎文〔金文如:"大盂鼎、大丰簋、散氏盘、毛公鼎、等。
书法 艺术赏析
有关“书法”的艺术赏析
书法艺术赏析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研究活动。
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书法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和评价,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的精髓和魅力,感受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有关“书法”的艺术赏析如下:
1.笔法: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对笔法的分析,可以了解书法家的技巧和
风格。
观察笔法的特点,如用笔的轻重、快慢、转折等变化,以及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形态,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的艺术魅力。
2.结体:结体是指字的结构和形态,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结体的分析,可
以了解书法家对字形的把握能力和审美观念。
观察结体的规律和特点,如重心、均衡、呼应等关系,以及字体的大小、疏密、虚实等变化,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
3.章法: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和风格,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通过对章法的分析,
可以了解书法家的整体构思和艺术追求。
观察章法的特点,如行距、字距、排列等关系,以及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氛围,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的艺术境界。
4.墨色:墨色是书法艺术的又一重要元素,通过对墨色的分析,可以了解书法家的技巧和
情感表达。
观察墨色的浓淡、干湿、深浅等变化,以及墨迹的质感、光泽等特性,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5.神韵:神韵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书法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神
韵的分析,可以了解书法家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观察神韵的特点,如气韵、意境、神采等表现,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书法赏析第一课
书法赏析第一课:书法溯源教学目标:通过赏析,初步认识和了解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不同书体的演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书法起源与书体演变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什么为表现对象的?(或是以什么为载体的?)师:中国的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艺术。
所以说,汉字的起源奏响了中国书法的先声。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书法与汉字的关系。
2、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呢?(课件展示一些带刻画图形和符号的原始陶器图片)生:远古时候有一位叫仓颉的人能通神明,头上长了四只眼,两只在上,两只在下,可以同时观赏天上日月星和地上的花草鱼虫,他昼夜不眠,看呀看,终于根据大自然种种优美的形象,创造了我国的汉字……(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师:用课件展示一些考古资料——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一些刻画着图形和符号的陶器,请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图形和符号的作用。
最后得出结论: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和刻符,书画是同源的。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回答,教师先不评判学生的回答是对还是错,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再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再得出正确结果,否定原先的一些错误答案,如“仓颉造字说”。
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主体性。
3、我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是什么字?什么时候产生的?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如何演变发展的?(讲述发现甲骨文的历史故事、课件播放视频)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述甲骨文被发现的历史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居住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村民们在翻地、打井,挖菜窖时不时翻出一些石片,有的形似兽骨,有的形似龟甲,上面还刻着一些奇形怪状的花纹,迷信的人们称之为“神石”。
当家中有人生病的时候就把它焙干,研成末和水喝下,有时还真灵验,病真好了。
于是“神石”名声越来越大。
公元1899年,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王国懿得了症疾,来探望他的朋友刘鹗,从家人为他抓来的中药里,发现刻有奇特花纹的的龟甲,引起强烈好奇。
书法的作品鉴赏与评析
书法的作品鉴赏与评析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每一篇书法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对作品的鉴赏与评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评析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与理解这一文化艺术的瑰宝。
一、作品鉴赏书法作品既有字体之美,又有纸墨之韵。
在进行作品鉴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字体特点书法作品的字体是其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字体的骨髓,决定了整幅作品的气质和韵味。
在鉴赏时,我们要关注字体的端庄、秀丽、遒劲等特点。
例如,楷书的方正稳重、行草的潇洒挥洒、隶书的刚劲有力等,都是不同字体所特有的美感。
2.构图与布局作品的布局和构图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字与字、字与画的搭配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布局形式,给作品增添了美感与情趣。
在鉴赏时,我们要关注整体布局的平衡感、空间感和层次感。
例如,有的作品通过错落有致的排列和运笔的跌宕起伏,营造出视觉上的动感与魅力。
3.墨色和纸质墨色和纸质是书法作品所独有的表现手段,也是作品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从墨色的深浅、浓淡程度,以及纸质的质地、光泽等方面进行鉴赏。
例如,墨色醇厚、纸质光滑的作品给人以沉稳厚重之感,而墨色清澈、纸质质朴的作品则显得清新自然。
二、作品评析对书法作品进行评析,既是对作品的形式特点和技法功底的评价,也是对内容和意境的解读与思考。
评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技法与功力书法是一门技艺卓越的艺术,艺术家的技法和功力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可以评析艺术家的用笔力道、笔法结构、笔画的疏密和连贯等技法表现,以及对线条的掌控和运用。
评析时,要注意技法之中的个人风格和创新之处。
2.韵律与情感书法作品所营造出来的韵律和情感是其独特之处。
我们可以评析作品所体现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韵律美包括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线条的起伏和转折、字体的大小与形态,传达出一种和谐的音乐感。
书法赏析
书法赏析书法赏析。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和情感。
首先,书法作品的赏析需要从艺术形式入手。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笔墨纸砚的结合,以线条、形态、布局等方式表现出文字的美感。
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字体的书写风格,如隶书、楷书、草书等,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隶书的刚劲挺拔,楷书的端庄稳重,草书的潇洒豪放,每一种字体都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这些字体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和审美情趣。
其次,书法作品的赏析需要从文化内涵入手。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字的书写,这些文字往往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或文章,如《论语》、《诗经》、《红楼梦》等。
这些文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国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
最后,书法作品的赏析需要从历史情感入手。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
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书法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和特点,更展现了不同书法家的个性和情感。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情感和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书法作品的赏析是一种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艺术形式、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和情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从中汲取营养,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
书法艺术赏析
书法艺术赏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一直被视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和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几千年来,书法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的人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历史、特点以及具体作品等多个方面对书法艺术进行赏析。
书法艺术的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形式,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而金文则出现在秦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并形成了不同的字体风格,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法艺术的特点在于它独特的美感和内涵。
书法家通过个人的笔墨功力和创意,通过字体的线条勾勒出文字的韵律和意境,使文字不再只是简单的符号或工具,而成为了艺术作品的载体。
不同的字体和笔画展示出了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体现出了字体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不同的字体。
其中,楷书是最为规范的字体,也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字体。
它的线条流畅,韵律和谐,被称为“世体”。
而行书则更富有运动感和自由感,笔画间的连贯和变换使得行书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草书则是最具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字体,它以极简的笔画表达着作者的情感和境界。
在书法艺术中,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内涵,而每一个字体的作品也都各具风格。
例如,王羲之是楷书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经典之作。
这件作品以其雄浑大气的笔触和卓越的构图而闻名,表达出了王羲之对文人墨客的敬意和追求。
而在行书方面,张旭的作品“多宝塔碑”则展示了行书的豪放和洒脱,字体间的张弛有度,极富表现力。
除了个别的书法家,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书法名家,他们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他们的作品留存至今,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艺术遗产。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书法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总之,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学习书法,欣赏其中的美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通过赏析书法作品,我们能够深入体验到其中的艺术之美,感受到文字之外的韵味和无穷情感。
优秀古代书法作品赏析
优秀古代书法作品赏析一、引言书法这玩意儿,可真是咱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
古代那些书法作品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历史的长河里。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赏析赏析这些优秀的古代书法作品,感受一下古人那高超的书法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王羲之兰亭序1. 整体印象兰亭序那可真是书法界的传奇之作。
你看它,笔画飘逸得就像天上的云彩,自由自在地舒展着。
整篇字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自然,就好像是一群优雅的舞者在纸上翩翩起舞。
2. 笔法特色它的笔法那叫一个精妙。
每一笔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起笔、行笔、收笔都有独特的韵味。
比如说那捺笔,写得就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又有力度又有美感。
而且王羲之在书写的时候,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得特别好,就像是一场无声的对话。
3. 文化价值这兰亭序不仅是书法上的杰作,它还反映了当时东晋时期的文化风貌。
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在兰亭集会,饮酒作诗,王羲之就趁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序。
所以从这篇书法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三、颜真卿祭侄文稿1. 情感表达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可是充满了强烈的情感。
颜真卿的侄子在安史之乱中英勇牺牲,他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稿。
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愤怒、悲痛和对侄子深深的怀念。
那些涂改的痕迹,不但没有破坏美感,反而更增添了一种真实感,就好像他的情感是那么的汹涌澎湃,已经顾不上字写得是否完美了。
2. 书法风格从书法风格上看,颜真卿的字本来就以雄浑大气著称。
在这篇文稿里,他的字更加的厚重、质朴。
笔画粗壮有力,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他对侄子的思念。
这种风格和他当时的情感状态是完美契合的。
3. 历史意义这篇祭侄文稿也是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它让我们看到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颜氏家族的忠义之气。
四、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1. 结构之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啊,结构那叫一个严谨。
每个字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各个部分的比例都恰到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书法艺术赏析》离线作业
1、试论述书法精神性价值的内涵。
(50分)
答:纵览当下,书法界一片欢腾,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理解古典书学的精神,便不会对当下的热闹欢心鼓舞。
偶尔和朋友聊天,说道书法是不是必然要消亡。
有人说,计算机的普及,书法退出日常书写领域,就是消亡的开始。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没理由书法在纯艺术的领域得不到发扬广大啊。
这些观点的人,都还抱有书法是写字的基本观念。
我在这里不想争论书法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太无聊。
我只是从对书法史和书论的阅读中,梳理出一条精神脉络。
这条脉络是书法得以延续的核心。
我们将可以看到书法从汉末的日常书写中脱离出来,获得了意义的充实,在“师古”(应该叫“师法”更为合适。
区别于后人所理解的“师古”。
)的浪潮下,开始了古典书学技术层面的总结。
而又在“师心”的理论开发中,获得了主体境界的提升。
创作主体的主体境界的拓展,是古典书学创作论的重要发见。
将书法家从抄写的技术人员——书吏,提升为艺术家,其中必然有对主体心性问题的发掘。
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经验性的人格提升为超越的人格。
艺术方从技术,进于道。
写字即写志,书如其人,几乎所有书法理论都注意到了书法与其创作者的紧密联系,姑且不论这种理解的正误,但这足以表明中国传统的书学思想和文化观念。
不但书法如此,诗歌、绘画也是用以表现作者主观世界的重要形式,是用以抒情写志的重要方式,而以书法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书法在审美上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书法是用以表现文字的艺术,而阅读一段本身具有意义内涵的文字正是一种时间性的审美;从整体去观阅一幅书法作品,又能够获得空间上的美感。
但诗歌和绘画却只能单独地通过时间性和空间性来表现美,这一点德国思想家莱辛在他那本著名的《拉奥孔》中有着极为详尽的描述。
所以,书法艺术成为中国文人乃至所有中国人抒情冶性的必需手段,尤其是在古代以毛笔作为唯一书写工具的时代,通过书法来表达生命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重要需求。
2、试论述书法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内涵。
(50分)
答:书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无数书法家所创造的风格多样、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汇成中国文化的大潮,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新人。
因此,要研究和鉴赏书法,进行书法创作,就必须从研究中国文化入手,强调临帖习字和读书阅世的关系,充分认识文化修养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实质。
书法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经过先秦两汉的孕育,魏晋南北朝的发端,隋唐五代的成熟,宋元明清的守成和中兴,汇成一股书法文化之流,一泻直下,波澜壮阔。
这期间出现了无以胜数的书法名家,各领风骚;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不断成熟并发展,风格多样;书学理论研究日渐深入,各种书学论著先后问世,浩如烟海。
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核心和魂灵。
书法艺术的惊人之处,在于集中地表现了文学的内容和情感的世界,是一种集诗词文赋、笔情墨趣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她把线的运用,表现到一种超妙入神的境界,达到了真正的抽象艺术的高峰。
古代书法实用与欣赏并重,先重实用,后讲欣赏。
由于实际书写的需要,大凡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经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写得一手端庄优美的书法。
加上传统文化的教育,书法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影响和科举取士及国家的提倡,使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古代文人学士,无不精通书法,或尊崇二王,或师法颜、柳,或追随苏、黄,或出入董、赵,风格多样,各显千秋。
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大多兼通,或书画兼擅,或书、画、
印“三绝”,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标志。
中国书法最讲“字外功”的修炼,要求书法家究研书理,博通书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强文化艺术修养。
一幅成功的书艺作品,是书法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艺术修养的总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书法家应该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品格,广泛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知识积累,宽广的眼界和胸怀,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书艺作品,具有更美的意境、气势、韵味和节奏,意态挥洒,情驰神纵,独抒性灵,妙然超群。
举凡古今,凡是在书法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者,莫不是大学问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的高层次文化追求。
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哲理,充沛的情感,跃然纸上,书卷之气,令人回味。
打开书法史,历数众书家,无论是李斯、王羲之、陆柬之,欧阳询、张旭、苏轼、黄庭坚、祝允明、徐渭、王文治、翁方纲、康有为等,还是鲁迅、郭沫若、胡小石、叶圣陶、朱东润、沈尹默、沙孟海、启功等,无不自幼熟习六艺经传,既是史册留名的大书法家,又是精通诗文的大诗人、大学者,学富五车,胸罗万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