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塑限试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

合集下载

液塑限试验

液塑限试验
对于中试件,不大于15%; 对于大试件,不大于20%。
8.强度评定
(1)评定路段试样的平均强度R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承载比(CBR)试验方法
所谓CBR值,是指试料贯人量达2.5mm或5.0mm时,单位压力与标准碎石压
绘a、b、c三点含水量的h-w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如三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a点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 (a点含水量)在h—wl图上查得hp,,以此hp 再在h-wl图上的ab及ac 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 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 于2%时,应重做试验。 在h-wl图上,查得纵坐标人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 水量w即为该土样的液限含水量wl.
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及现场检 测。 2.取样频率 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 3.仪器设备 4.试件制备 (1)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锤和木碾捣碎,如试料为粗粒土,则除 去大于40mm的颗粒备用;如试料为中粒土,则除去大于25mm或 20mm的颗粒备用;如试料为细粒土,则除去大于10mm的颗粒备用。 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
(3)超尺寸颗粒的校正 当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的含量为5%-30%时,
按要求对试验所得最大于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
6.精确度或允许误差 2次试验最大密度的差值不应超0.05g/cm3(稳定细粒土)或
0.08g/cm3(稳定中粒土和粗土),最佳含水量的差值不应超过0.5% (最佳含水量小于10%)或1.0%(最佳含水量大于10%)。
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混合料组成设计

土工实验报告(液塑限)

土工实验报告(液塑限)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报告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锥式仪法和搓条法)一、基本原理在界限含水率中,意义最大的是从粘流状态过渡到粘塑状态的液限(w L)和从塑态过渡到半固态的塑限(w p)。

土的塑性指数是液限与塑限之差(Ip=w L-w p),是表示土的塑性强弱的指标。

对于液限的测定,我国广泛使用的是锥式液限仪,圆锥质量76g,锥角30°,距锥尖10mm 处刻有一环形线。

当锥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的深度恰为10mm时,则认为此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

土的塑态与固态间的界限含水率称土的塑限。

塑限的测定依据主要是根据土处于塑态时可塑成任意形状且不产生裂纹;处于固态时则很难搓成任意形状,若勉强为之,则土面要发生裂纹或断折等现象。

以这两种物理状态为待征,确定塑态和固态的界限。

也就是说,当土被搓成一定粗细的土条且表面开始出现裂纹时的含水率,即为塑限。

此外,我国还采用圆锥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液限和塑限。

它是用瓦氏圆锥仪在专门的仪器上测定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成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直线。

在直线上分别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17mm、l0mm和2mm时的相应含水率,即为碟式仪液限(等效)、锥式仪液限和塑限。

二、锥式液限仪测定液限(一)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如图);3、天平:感量为0.01g;4、筛:孔径为0.5mm;5、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烘箱;7、干燥器。

(二)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50g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已风干,则取样80g研碎,并过0.5mm 筛;加蒸馏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上面,使之与杯缘齐平。

3、放锥(1)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锥柄,并保持锥体垂直,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报告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报告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液限、塑限实验,了解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学习如何进行液限、塑限的测定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液限仪、塑限仪、烘箱、天平。

材料:本实验所用土样为粉土。

三、实验步骤1. 液限实验(1)取适量干土样,使其含水率达到可塑状态。

(2)将土样放入液限仪的滑块上,滚动调整液压顶杆使土样受到35次敲击后出现指压沟。

(3)确定初始高稠土样的含水量。

(4)调节液压顶杆使土样被打成团。

(5)每隔10次敲击,用爪子取一个小球,放在平板上推拉,直到两端接近170mm时,球断裂,记录液压顶杆移动的距离。

(6)在液限实验中,人手操作的影响很大,应多次取样,并取平均值。

(1)按照液限实验的方法,制备合适的土样。

(2)将土样放入塑限器的模具中,打平压实,露出边沿。

(3)从侧面将模具慢慢打开,去掉边沿,转动模具使土样分离,取出土样。

(4)将土样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记录重量。

(5)计算塑限值。

四、实验结果样品编号 | 液限值 | 含水率-|-|-1 | 37 | 25.8%2 | 35 | 27.4%3 | 36 | 26.6%4 | 36 | 26.4%平均值 | 36 | 26.5%2. 塑限实验结果如下:五、实验分析及讨论1. 液限是指土壤在特定情况下失去流动性的含水率,液限值越小,土壤的流动性越好。

2. 塑限是指土壤在可塑性状态下受约束形变的最大程度,塑限值越大,土壤的可塑性越高。

3.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粉土的液限值比较一致,塑限值较为均匀。

4. 液限、塑限测试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操作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土样制备的条件等。

六、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液限、塑限实验对粉土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得出了液限值和塑限值。

结果表明,粉土的液限值比较一致,塑限值较为均匀。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是为了研究土体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依据。

通过本实验,了解土体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变形极限,评估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反映了土中水对土性质的影响。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本实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通过测定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体下沉深度,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从而确定液限和塑限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粒土、蒸馏水。

2. 实验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电子秤、烘箱、称量碗、调土碗、调土刀、锥式仪、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的筛,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

2. 调制土样:向三个盛土皿中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

3. 调匀土样:用调土刀调匀每个盛土皿中的土样。

4. 测定圆锥下沉深度:将调制好的土样分别放入锥式仪中,进行圆锥下沉深度测定。

5. 记录数据:记录每个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下沉深度。

6. 绘制关系曲线: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7. 查找液限和塑限值:在关系曲线上,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下沉深度为2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查得液限和塑限值。

2. 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可以进一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等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了依据。

土工(简答)

土工(简答)

1、液塑限实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实验步骤:①取0.5mm 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 点),略大于塑限(c 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 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小时以上,测定a 点锥入深度为20(±0.2)mm,测定c 点锥入深度在5mm 以下.②将制备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压密,使空气逸出.③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秒时读数得锥入深度h1.④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

⑤取10g 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量,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⑥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实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量。

结果整理方法:①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a 、b 、c 三点。

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如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过a 点与b,c 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wl 图上查得hp,以此hp 再在h-w 图的ab,ac 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 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量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实验. ②在h-w 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 ③根据液限,通过hp-w l 关系曲线,查得hp,再由h-w 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 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塑限2、击实试验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结果处理。

答:击实是对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使土在短期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

击实试验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击实试验①最大粒径控制在25mm 以内,最大不超过40mm ②试样过5m 筛,若粒径有大于5mm 的颗粒,则先过25mm 筛,,如筛余不大于20%,则过筛留作备用,若筛余过大,则过40mm 筛,每次过筛记录超尺寸百分率③在预定做实验前一天,测风干含水量w ,细100g 中1000g 粗2000g ④含水量精确至0.1%两次试验平行差不大于1%。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描述土的液限塑限试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取干燥后的土样,筛取通过0.425筛的土进行试验。

2. 称取一定量的土样,加适量的水调制成不同含水量的土样。

二、液限试验
1. 将土样放入液限仪的杯中,用刮板将土样铺平。

2. 缓慢转动手轮,使杯体升高并自由落下,记录闭合长度为20时的击数。

3. 取出土样,测定含水量。

4. 重复步骤1-3,获得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击数。

5. 绘制闭合击数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含水量对应的25击为液限。

三、塑限试验
1. 取约15左右的土样,反复揉捏成直径约3的土丝。

2. 当土丝刚开始破断时,收集土样,迅速测定其含水量。

3. 重复步骤1-2,取3-5个含水量的平均值为塑限。

四、计算液性指数
液性指数=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

液塑限试验报告

液塑限试验报告

液塑限试验报告液塑限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土工试验,可以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塑限状态进行测定,来判断其工程性质和工程用途。

下面是一份液塑限试验报告,详细介绍了液塑限试验的步骤、结果及分析。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测定土样的液限和塑限,了解其工程性质及工程用途。

试验方法:1、取样:按GB/T50123中的规定,取自现场调查发现样品分为天然状态和人工状态两类,分别按规定取样。

2、试验设备:(1)液限仪;(3)乌斯特试验设备。

3、试验流程:a.将土样放入液限仪的钢模中,模压一层厚度在5mm左右的土样;b.将模具的上下两半按规定压实,然后视要求刮平表面,将表面光滑且细致的模具浸入液限仪液体中,将模具的底缘割平,并记录下模具下降深度;c.加水搅拌,调整液位,使之接触模具划线处,开始计时,然后在液体上压实土样,直到出现小裂缝或土样无法再压实时,记录下此时液体的含水量;d.重复上述步骤,每次增加1%-2%的水含量,测出每一步的液限值,一般取两个相邻搜的平均值。

(2)塑限试验:a.将土样取出,将其分为两个等分,将其中一个等分放入塑限仪中,按规定进行压实;b.将压实好的土样分为两份,取一个等分进行挤压,将其压成直径为3mm的细圆绳,然后在手掌中滚动,直到细圆绳断裂为止,记录下此时所加水的含量;b.使用乌斯特试验设备,对土样进行吸水初始压力和饱和初始压力的测定,并绘制出吸水初始压力与水容比和饱和初始压力曲线。

试验结果:通过本试验,得到的土样液限值为45%、塑限值为23%,吸水初始压力为18.5kpa,饱和初始压力为47kpa。

试验分析:土样液限值和塑限值反映了土样的黏性和可塑性,其数值越小,说明土样的黏性和可塑性越低,通常用于评价土样的性质,也可以帮助确定土样的工程用途。

本试验中所得到的液限值为45%,塑限值为23%,说明该土样的黏性和可塑性较好,适用于一些需使用黏土的工程,如地下隧道、地下室等。

同时,在乌斯特试验中测得的吸水初始压力和饱和初始压力的数值也可以用于确定土样的透水性,从而可以适用于涉及水文环境的工程设计。

土的液塑限试验报告

土的液塑限试验报告

土的液塑限试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土样的流动极限和塑性极限,以确定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2. 实验原理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是表征土壤塑性与液性状态的指标。

塑性指数(PI)是指土样干弱状态下塑性和塑性控制状态下塑性的差值。

液性指数(LI)是指土样液态状态下水分含量的变化范围。

本实验通过进行土的液塑限试验,测定土样的流动极限和塑性极限,并计算出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3. 实验步骤(1)准备土样。

选取一定数量土样,经过处理后制成规定大小的标准圆柱体样品。

(2)进行塑限试验。

将土样插入极限状态下的液态常数、称量出0.5倍流动限水分,进行塑限试验,测定土样塑性极限。

(3)进行液限试验。

将土样插入极限状态下的塑态常数、称量出1.5倍流动限水分,进行液限试验,测定土样液性极限。

(4)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塑性指数PI和液性指数LI。

4. 实验结果表格1 土的液塑限试验数据样品编号流动限(%)塑性极限(%)液性极限(%)1 20.6 10.4 18.32 18.9 9.0 16.53 21.3 11.2 19.84 19.8 10.0 18.0表格2 土样的塑性指数PI和液性指数LI样品编号塑性指数(%)液性指数(%)1 0.77 1.502 0.86 1.443 0.82 1.514 0.88 1.435. 结论及分析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土样的流动极限、塑性极限和液性极限的具体数值,并计算出了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土样的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存在反比关系。

这是因为土样的塑性和液性两种状态本身就是互相对立的。

在土样的应用中,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塑性指数表征土样的泥质状况,液性指数表征土样的粘土状况。

因此,了解土样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对于土壤工程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王亚平. 土力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杨天桥. 土工试验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依据;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和含水量试验结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1、方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法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2、原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人土深度和相应试样的含水率在以圆锥人土深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作对数曲线,3个点应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上锥人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直线上锥人深度为10mm 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锥人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2)电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和圆玻璃片等。

四、实验步骤(1)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液塑限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液塑限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液塑限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液塑限试验检测1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克。

2.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

4.其它:筛(孔径0.5㎜)、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过0.5mm的筛。

2.每个盛土皿中放大约200g土样,加入不同数量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 点)。

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调平仪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提起锥体,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5.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刚与土样表面接触时停止升降,锥体立刻自行下沉,经5秒时,试锥自动停止下沉,读数窗显示锥入深度h1。

6.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3、4 步骤,得锥入深度h2,要求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克以上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 (计算到0.1%)。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8.重复2、3、4、5、6步骤,对其它两者个含水量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二.仪器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克。

2.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

4.其它:筛(孔径0.5㎜)、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三.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过0.5mm的筛。

2.每个盛土皿中放大约200g土样,加入不同数量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

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调平仪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提起锥体,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5.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刚与土样表面接触时停止升降,锥体立刻自行下沉,经5秒时,试锥自动停止下沉,读数窗显示锥入深度h1。

6.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3、4 步骤,得锥入深度h2,要求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克以上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 (计算到0.1%)。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8.重复2、3、4、5、6步骤,对其它两者个含水量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四.结果整理1.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点绘a、b、c 三点含水量的h-w图,连接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液塑限试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

液塑限试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
201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隧道(第二版)
201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公路(第二版)
201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交通安全设施及机电工程(第二版)
看了本文的易考吧网友还看了·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2)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1)
来源:易考吧-公路水运检测考试网
编辑:[Alex] 【纠错】
上一页1 2 下一页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0【收藏此页】 【大中小】 【打印】【回到顶部】 文章搜索: 考试用书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2年版)
2012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第二版)
如果易考吧公路水运检测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路水运检测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考试热点随机试题模拟试题日常练习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九)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八)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七)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六)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五)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四)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三)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二)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一)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五)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四)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三)及答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实验步骤:1.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杯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两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以上,(定a点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0."2mm;对于76g锥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2.将备好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图杯,压密,使空气逸出。

3.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坐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s时度数的锥入深度h1。

"4.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0."5mm,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5.去掉锥尖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平均值ω。

6.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经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率。

结果整理方法: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啊a,b,c三点,连此3点应成一条直线,如3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过a点与b,c两点连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ω1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ω图的ab,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率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在h-ω图上,对于100g锥,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若采用76g锥,则在h-ω图上,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17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位土样的液限3.100g锥塑限应根据液限,通过hp-ω1关系曲线,查的hp,再由h-ω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限为塑限。

4.对于76g锥,通过其锥土的深度h与含水率ω的关系曲线,查的锥入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该土的塑限。

液塑限试验报告

液塑限试验报告

液塑限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XXXXXXX
报告日期:YYYY-MM-DD
1. 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液塑限的性能,包括塑流限和液流限。

通过试验结果,判断液塑限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 试验方法:
2.1 塑流限试验:
将一定量的试验液体加入试验容器中,然后使用脱模针将液体注入薄板中的孔洞,观察液体在孔洞中流动的情况。

根据液体的流动情况,确定液体的流动限制。

2.2 液流限试验:
使用流体压力装置,将试验液体以一定的流量注入试验容器中,观察液体是否能够均匀流动,并判断液流限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 试验结果:
3.1 塑流限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通过脱模针注入液体时,液体在薄板孔洞中自由流动,没有出现堵塞或流动受限的情况。

因此,可以判断塑流限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3.2 液流限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使用流体压力装置以一定的流量注入液体,观察
到液体能够均匀流动,并且没有出现液体溢出或流动受限的情况。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判断液流限性能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4. 结论:
通过塑流限试验和液流限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液塑限具有良好的塑流限性能和液流限性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够有效地限制液体流动。

5. 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继续监测并评估液塑限的性能,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限制液体流动并满足设计要求。

液塑限试验方法

液塑限试验方法

液塑限试验方法(一)概述细粒土随着土中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各种不同的状态。

1911年瑞典农学家阿太堡将土从液态过渡到固态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规定了各个界限含水量,称为阿大堡限度。

土的界限含水量和土的机械组成、土粒的矿物成分,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强度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反映。

塑性高表示土中胶体粘粒含量大,同时也表示粘土中可能含有蒙脱石或其他高活性的胶体粘粒较多。

因此,界限含水量尤其是液限、较好地反映出土的某些物理力学特性,如压缩性、胀缩性等,对工程来说,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是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

液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含水量低于缩限,水分蒸发时土体积不再缩小。

事实上,上从粘滞流动状态到可塑状态、从可塑状态到半固体状态的性质和直观变化都是渐变的。

因此,在两者之间建立确定的界限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

也就是说,其他的物质例如水从液态变到气态或从液态变到固态有直观的温度临界点,而上随含水量的变化从一状态到另一状态元明显可见的含水量临界点,这就促使各国、各行业土木工程人员实行行业约定和规范,先后发展用碟式仪法。

圆锥仪法、搓条法以及联合测定法来区分和测定土的界限含水量。

我国通用圆锥仪法测土的液限含水量,搓条法测土的塑限含水量,或联合法测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量。

但各行业间由于历史原因,用同样方式测试时,所采用的仪器的具体尺寸、质量和测试标准不相同,这是测试工作者和应用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1.仪器设备LP-100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试验主要步骤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讲解]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讲解]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风干1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每种试验的温度。

湿度整理)1、锥体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度。

2、(1)取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2)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焖料18h以上。

(3)将备好的图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刮平。

(4)测记经过5s锥的入土深度h,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不得大于0.5毫米。

(5)测盛土杯中土的准确含水率w.(6)对其他两个含水率的土样进行测试。

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值连成一直线。

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查的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对于100g 的锥)或H=17mm(对于76g的锥)对应的横坐标的含水率w,即为土样的液限含水率WL。

对于细粒土hp=WL/(0.524wl-7.606) 对于砂类土hp=29.6-1.22wl+0.017Wl3-0.0000744Wl3.液限碟式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毫米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滚搓法塑限试验法:土条直径恰好为3毫米左右时,断为塑限。

土分类的依据:(1)土颗粒的组成特征(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

土的塑性图式以液限为横坐标、塑限位纵坐标构成的。

土的击实性在工程中的意义,使土变的密实,在短期内提高土的强度。

击实试验的原理,使颗粒重新排列紧密,对于粗粒土因颗粒表面摩擦力和颗粒之间嵌挤形成的咬合力。

室内击实试验的步骤:1试样的制备,(1)干法制样,(2)湿法制样。

2(1)去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

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小筒5毫米,大筒6毫米)。

3、用削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土重,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率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2012年9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2012年10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2012年6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2012年7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来源:易考吧-公路水运检测考试网
编辑:[Alex] 【纠错】
上一页1 2 下一页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0【收藏此页】 【大中小】 【打印】【回到顶部】 文章搜索: 考试用书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2年版)
2012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第二版)
试述液塑限试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
答案:(1)试验步骤如下:
①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以上,测定a点锥入深度为20(±0.2)mm,测定c点锥入深度在5mm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09144611号]
法律顾问:棋华律师事务所方琼锋律师
软件 VIP 课堂软件 书店 课堂软件 课堂 代理合作 软件 代理
②将制备的土样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压密,使空气逸出。
③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待锥尖与土样刚好接触,锥体下落,5s时读数得锥人深度h1。
④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测得锥入深度h2,h1与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做,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联系电话:0755-89335390 89335391 (8:30-18:30 )
全国统一客服咨询电话:400-6699-219(8:30-18:30 )
投诉建议:tousu8#(@替换#)
Copyright:2005-2012 易考吧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深圳市布吉百合银都国际大厦D座24B
201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隧道(第二版)
201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公路(第二版)
2012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交通安全设施及机电工程(第二版)
看了本文的易考吧网友还看了·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2)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1)
②在h-w图上,查得纵坐标入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
③根据液限,通过hp-w1关系曲线,查得hp,再由h-w图求出入土深度为hp时所对应的含水率即2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易考宝典软件
更多信息请访问:易考吧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专栏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结构》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结构》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地基与基础》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地基与基础》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材料》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材料》主要参考书目
⑤去掉锥尖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测定其含水率,计算含水率平均值w。
⑥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进行实验,测其锥入深度与含水率。
(2)结果整理方法如下:
①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率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a、b、c三点,连此3点应呈一条直线,如3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过a点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在hp-w1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w图的ab、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条直线;当两个含水率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实验。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公共基础》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公共基础》主要参考书目
版权声明 -----------------------------------------------------------------------------------
如果易考吧公路水运检测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路水运检测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考试热点随机试题模拟试题日常练习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月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九)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八)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七)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六)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五)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四)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三)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二)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一)及答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模拟试题(十)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五)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四)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三)及答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冲刺试题(二)及答案备考咨讯报考指南考试通知辅导资料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题型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报考条件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介绍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内容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科目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内容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科目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题型 北京2012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考场调整的通知 2012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复习方案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公共基础)易考宝典软件(最新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材料)易考宝典软件(最新全真 2012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 公共基础(第二版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 交通安全设施及机电工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 材料(第二版) 2012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 公路(第二版) 2012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 隧道(第二版)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5)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4)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3)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2) 2012年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导(1)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结构》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结构》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地基与基础》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地基与基础》主要参考书目 2012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材料》主要参考书目娱乐新闻更多.. 2012年11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2012年8月考试(报名时间-考试用书-易考宝典软件-网
2011年国庆节放假安排通知
2011年国庆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2011国庆最美的祝福语短信大全
网站合作 | 会员条款 | 隐私条款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站点导航| 选择我们 | 联系我们 |软件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