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11两栖纲

合集下载

两栖纲

两栖纲


七.循环系统
不完全双循环
心脏:包括心房(2),心室(1),静脉窦和动脉圆锥
动脉:
↗ 颈总动脉 动脉干(2) → 体动脉→背大动脉 ↘ 肺皮动脉
静脉: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肝门静脉和肾门静脉,另有腹静脉
八.排泄系统

包括肾脏(1对,中肾),输尿管(中肾管)和膀胱。 输尿管在雄体兼做输精管。 膀胱是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与输尿管不直接相通。在发 生上属于泄殖腔膀胱。
为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也是最原始的类型。外形似蚯蚓或 蛇,尾短或无,无四肢及带骨,也无胸骨,椎骨为双凹型,体 表富黏液,眼多埋与皮下,听觉器官退化,嗅觉器官发达,代 表动物如蚓螈,鱼螈。
二. 有尾目
具长尾,椎体为双凹型,或后凹型,具尾椎骨,肋骨和胸 骨,水栖游泳生活,大多数为体内受精,很多种类的受精 卵在母体内发育。如大鲵,小鲵,东方蝾螈等。
四.肌肉

分节现象不明显,肌隔消失; 轴上肌所占比例很小;

附肢肌强大而发达,出现了内生肌。
五.消化系统
消化道包括口、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泄殖腔。

口腔内有齿、舌、唾液腺、内鼻孔、耳咽管孔、喉和食道 的开口。

齿为多出性同型齿,无咀嚼功能。 舌位于口腔底部,肉质,舌根固着于口腔底部前端,舌尖 分叉伸向后方。
14.1 两栖纲的结构特征
一.外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成体无 尾,外表上看不出颈,皮肤光滑有黏
液。
头呈三角形,口大,吻尖,吻端有
外鼻孔一对,具一对大而圆的眼。
躯干部宽而短,后端偏背侧有泄殖 孔。 前肢短小,4指间无蹼, 后肢长大,5趾间有蹼。 指趾端无爪,适于5跳跃。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两栖纲

两栖纲

练习题
1、青蛙体温不恒定的根本原因是 ( )。 A. 体表没有鳞片,散热较快 B. 经常生活在水中,难以保持恒温 C. 心室有混合血,输氧的能力比较低 D. 体型较小,难以保持体热 2、在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 A.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 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 两栖动物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D.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 3、青蛙的心室内有部分混合血,混合血的特点是 ( )。 A.运输氧的能力低 B. 各种成分均衡,有利于运输 C.运输有机养料的能力低 D. 迅速将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
蛙蟾型: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水陆兼栖(如各种蛙类和蟾蜍)。
呼吸系统
两栖类呼吸器官
幼体呼吸器官

皮肤
辅助呼吸器官
成体呼吸器官

口咽腔黏膜
成体具有辅助呼吸器官
冬季,很多两栖动物停止肺呼吸,靠皮肤呼吸摄取氧气
肺——绝大多数种类(陆生脊椎动物和次生性水生脊椎动物)成体的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心和
肝的背侧,为一对中空半透明的富有弹性的薄壁囊状结构。肺内被网状隔膜分隔为许多小室,
4、青蛙尿液排出的途径是 ( )。 A 肾脏→输尿管→尿殖孔→体外 B 肾脏→输尿管→泄殖腔→体外 C 肾脏→输尿管→膀胱→泄殖腔孔→体外 D 肾脏→输尿管→泄殖腔→膀胱→泄殖腔→体外 5、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 ) A.肠 B.肺 C.口咽腔黏膜 D.皮肤 6、关于两栖动物说法错误的是() A.如今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是因为它们的生殖离不开水。 B.两栖动物是一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C.两栖动物的成体在陆地生活,但它们也离不开水。 D.鳄鱼、大鲵、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7、青蛙消化道的组成是( )。 A. 口、口咽腔、食道、肌胃、腺胃、小肠、大肠、肛门 B. 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口、口咽腔、食道、胃、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D. 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泄殖腔

动物学课件:两栖纲

动物学课件:两栖纲

两栖动物的眼 及其视觉调节
(九)感觉器官发生较大演变
嗅觉:出现陆生四足类的两个特化结构
–出现内鼻孔,使鼻腔具嗅觉功能的同时也是空 气进出的通道
–出现犁鼻器,是鼻腔腹内侧的一对盲囊,能感知 进入口腔的空气或物体的化学性质
(九)感觉器官发生较大演变
侧线
–水生的幼体均具有侧线,结构和功能与鱼类相 似,变态后视生活环境而定,如终生水生的中 国大鲵成体保留侧线神经丘,蛙和蟾蜍的成体 侧线消失
–轴肌的比例发生变化。轴上肌比例减小;轴下 肌比例加大,且分化无3层,即腹外斜肌、腹内 斜肌、腹横肌,以保护和支持内脏
–具四肢肌肉,且变得强大而复杂 –鳃肌退化。少部鳃肌节制咀嚼、舌和喉的运动
腹壁表层主要肌肉
(四)
消化系

统的分
化较鱼
类复杂 肠



1、消化道


口咽腔 → 食道 → 胃 → 肠 → 泄殖腔孔
皮肤光滑,无鳞 有分离的尾椎骨、
胸骨和肋骨 低等类群终生具鳃,
无肺或肺不发达 卵生,有的有幼体
生殖
细痣疣螈
(二)有尾目(Urodela或Caudata)
隐鳃鲵科 口大眼小,无眼睑,体侧具纵行肤褶,犁骨齿
长弧形排列,与上颌齿平行,椎体双凹型 小鲵科
具活动眼睑,犁骨齿“U”形或排列成左右两 短列,椎体双凹型,多数种类具颈褶,体侧具肋 沟 蝾螈科
栖居类型 运动器官及侧线
幼体
成体
水栖 有侧线和膜质的尾鳍
水陆两栖
成对的附肢出现, 尾消失;侧线消失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鳃呼吸
肺呼吸
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 二心房一心室、不 完善的双循环

两栖纲

两栖纲

4.水中的温度较空气中恒定
5.陆地环境的多样性较水中高
3
二、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如何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并完成运动 2.如何利用空气中氧气进行呼吸 3.如何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在陆地上繁殖 5.要求具备维持较高的体内理化活动所须的 温度条件 6.要求具备适应于陆地生活所必须的神经系 统和感官
27
蛙 耳 构 造 示 意 图
28
29
9. 排泄系统
• 肾一对(中肾),输尿管通泄殖 腔,其腹面具膀胱
• 肾小球滤过率高,调节水分平衡。
• 膀胱的重吸收可减少水分散失。
30
10. 生殖和发育
• 雄性:精巢一对。精子肾脏输精管(输 尿管) 泄殖腔体外 • 雌性:卵巢一对。卵子输卵管泄殖腔 体外 • 雌雄都有脂肪体(贮备营养) • 雄性蟾蜍仍具有输卵管,精巢之上有一特殊 的器官毕氏器,如摘除精巢,毕氏器可 发育为卵巢。
19
20
五趾型的附肢图解
21
5.肌肉系统
(1) 部分肌肉保留原始的分节现象; (2)轴肌比例的变化; (3) 出现了适应于陆生的四肢肌
22
6.消化系统
(1)口腔结构复杂,具粘液腺、肌质舌及 颌齿、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等,蛙 还具声囊孔。
(2)胃肠分化明显,肝脏与胰脏分开。
(3)具泄殖腔。肛门开口于泄殖腔。
23
7.神经系统
(1)大脑出现原脑皮;中脑发达,构 成中枢。 (2)小脑不发达,与运动简单有关。
(3)脑神经10对。
(4)植物性神经系统较鱼类进步,仍 以交感神经为主。
24
25
26
8.感觉器官
(1)眼:具可动的下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与 泪腺。开始具有睫状肌。水生种类与鱼相似 (2)耳:出现了中耳,外有鼓膜,内有耳柱 骨;耳咽管与口腔相通。 (3)鼻:仅一对嗅囊,内有嗅粘膜。开始有 犁鼻器(味觉感受器),但尚不发达,它到蛇 类趋于完善。 (4)侧线:水生类群、蝌蚪和少数无尾类有, 构造与鱼类相似。

大学动物学--两栖纲

大学动物学--两栖纲

• 小肠吸收的营养需要经那些主要途径运送到后肢? • 小肠V 肝门V 肝V 后大V V窦 • 心室 • 体A弓 肺V 背大A 肺A 髂A 心室 。 右心房
• 蛙后肢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何排除体外?
• 股V • • 臀V • 盆股V 腹V 肝门V 肝V 。
肾门V
肾V
后大V
V窦
右心房 心室 肺A 肺
(二)淋巴系统 • 包括:淋巴管,淋巴腔,淋巴心等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的地位:
•两栖动物是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但不是正 真的陆生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发展史上由水生向陆生 过渡的典型。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一.水陆环境的差异 1.温差 2.空气和水的比重 3.氧的含量 4.环境的多样性
二.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五趾型附肢 2.如何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保水问题 4.解决在陆地繁殖问题 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需的温度条件 6.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32
Pough et al. 2004
无足目(蚓螈目、裸蛇目)它是两栖纲中最低等类 群,保留许多原始特征:
1.具骨质圆鳞 2.无荐椎 3.椎体双凹型 4.有长肋骨,无胸骨 5.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完全
二.蝾螈目(有尾目) 1.具发达的尾,终生存在 2.多数种类具四肢 3.有肋骨和胸骨 4.一般无鼓膜和鼓室 5.不具眼睑或具不活动眼睑 6.椎体低等为双凹型,高等为后凹型
十三.两栖类适应陆地生活不完善方面: 1.肺呼吸不完善,还必须借助于皮肤和鳃呼吸的辅助 2.未能完全解决在陆地保水问题 3.未能解决在陆地上繁殖问题 4.体温受环境的影响,为变温动物
两栖纲分类

《动物学,两栖纲》课件

《动物学,两栖纲》课件

四、两栖动物的生态与保护
1 两栖动物的生态
环境
生活在河流、湖泊、 池塘等水域和陆地上 的各种生态环境。
2 两栖动物的分布
和数量变化
受到水污染、栖息地 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3 两栖动物的保护
与管理
建立保护区、限制捕 捞等措施推动保护工 作。
五、两栖动物的其他相关知识
1 两栖动物在生物科研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2 两栖动物的器官结构与功能
具备心脏、肺、消化器官等,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3 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习性
跳跃、游泳、爬行等各种运动方式。
三、两栖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1 两栖动物的生殖器官
具备雄性和雌性特征的生殖器官。
2 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
包括产卵和胎生两种方式。
3 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和生命周期
由蝌蚪到蛙的生长过程,经历多个阶段。
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开发医药用途。
2 两栖动物在文化艺术中的形象表现
被塑造成吉祥物、形象出现在文学、电影、绘画等艺术作品中。
3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互动
作为观赏、宠物和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与人类有着紧密联系。
《动物学,两栖纲》PPT课 件
动物学-两栖纲
一、两栖动物简介
1 两栖动物的特征
2 两栖动无尾两栖类、有
3 两栖动物的生活
习性
同时具备鳃和肺。
尾两栖类和蝾螈类等。
通过变色、蜕皮等方
式适应环境变化。
二、两栖动物的形态与解剖学特征
1 两栖动物的体表特征
光滑的皮肤、四肢适应不同环境、双眼在头部顶部等。

动物学--两栖纲

动物学--两栖纲
目前最早发现的两栖类化石为鱼头螈,其与古总鳍鱼在头骨、肢骨 等方面均有惊人的相似。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介质密度:水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000倍。 温 度:陆地温度的变化较剧烈。 含 氧 量:空气中的含氧量至少比水中大20倍。 环境多样性:陆地地形更为复杂,为动物的栖息、
2.皮肤特点
皮肤裸露,富于腺体,是现代两栖类的显著特征; 表皮轻微角质化(但不同于高度角质化形成的死细胞); 表皮含有丰富的粘液腺; 真皮内具有色素细胞——保护色。
两栖类的粘液腺为多细胞腺体,下陷于皮肤深层,可分泌粘液。 粘液功能:A、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B、有助于皮肤呼吸; C、调节体温。 特化 → 耳旁腺(鳃腺)和毒腺
耳柱骨——两栖类的鼓膜与内耳卵圆窗之间存在的一种骨质棒状构
造,是由胚胎期的舌颌软骨演化形成的,它能将鼓膜所感受的声波 传导至内耳并在内耳中产生听觉,故又名“听骨”。
颌弓和脑颅为自接型联结
▪ 双接型:颌弓自身和脑颅 联结,并通过舌颌骨和脑 颅联结(原始的软骨鱼类)
▪ 舌接型:颌弓通过舌颌骨 和脑颅联结(多数鱼类)
花箭毒蛙
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
箭毒蛙 Dendrobates sp. -- ABT-594镇痛剂
三、骨骼系统
1.头骨
无眶间隔、脑颅属于平底型。 骨化程度不高。 枕髁2个,由外枕骨形成。 颌弓与脑颅连接为自接型。 初生颌退化,次生颌执行上、下颌的功能。 舌颌骨转化为耳柱骨。 鳃弓大部分退化并消失。
肩带不直接附着于头骨或脊柱(活动范围扩大,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增 加),而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牢固性增加),这是四足动物肢骨联接的共 同特点,也是与硬骨鱼类的根本区别。

11 两栖纲

11 两栖纲

进化地位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由硬骨鱼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期演化而来。

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是脊椎动物中首次登陆的类群。

初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

包括无足、有尾和无尾3大类。

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1. 水环境和干燥复杂多样的陆地2. 携带氧气的介质的改变(3-9ml-210ml)3. 浮力的改变(密度1000倍)4. 温差变化的不同水、陆环境的巨大差异使上陆动物的支持结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以及其他系统得到深刻的改造。

二、从水生过渡到陆生面临的问题1.如何在陆地支撑体重和运动2.如何适应陆地的温度变化3.如何呼吸陆地上的氧气4.如何防止体表水分蒸发及吸水5.如何在陆地繁殖后代6.如何适应陆地险恶的环境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动物进化历程中,从两栖类到哺乳类,不断地加以解决,且逐步地完善。

三、两栖动物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1.发展肺呼吸,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随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由单循环进化为不完善双循环。

2.皮肤初步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

3.发展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爬行。

它是从总鳍鱼的偶鳍发展来的。

4.发展适应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尤其听觉器官,发展了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大脑半球完全分开。

四、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的不完善的特点1.皮肤角质化程度低(仅是表层1-2层细胞轻微角质化),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

2.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3.五趾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

4.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5.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

具有休眠的习性。

第二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一、外形▪蠕虫形:无足目,四肢退化,尾短或无尾部,穴居生活。

▪鯢形:有尾目,尾部发达,水栖生活。

▪蛙形:无尾目,身体粗短,无尾部,且后肢较强大,陆栖生活。

两栖纲

两栖纲

蝾螈科(Salamandridae)
皮肤光滑或有疣瘰,肋沟不明显,指4趾5, 椎体后凹型,具活动眼睑,犁骨齿呈“۸”。
盲螈
肥螈 细痣疣螈
鳗螈科(小科)
腰带:由耻骨、坐
骨、髂骨构成骨盆;三块 骨片相连成髋臼,与后肢 相关节;耻骨位于髋臼腹 面,髂骨与坐骨位于背面; 髂骨与荐椎两侧的横突关 连,这是所有陆生脊椎动 物的共性。
五趾型附肢:包括上臂 (股)、前臂(胫)、腕 (跗)、掌(跖)和指 (趾)。前肢骨:肱骨、桡 骨、尺骨、腕骨、掌骨、指 骨;后肢骨:股骨(1块)、 胫腓骨(合成1块)、跗骨、 跖骨、趾骨。
带骨与肢骨 头骨
3、带骨与肢骨
肩带不附着于 头骨、腰带借荐椎 与脊柱联结。
蛙蟾类的肩带:肩 胛骨,上乌喙骨,乌 喙骨和锁骨组成;具 胸骨。
固胸型:左右上 喙骨极小,左右上喙 骨在腹中线处紧密相 连而不重叠,肩带不 能通过上喙骨左右交 错活动。
弧胸型:上喙软 骨大,左右上喙软骨 彼此重叠,肩带可通 过上喙骨左右交错活 动。
头骨 脊柱
(三)肌肉系统
1. 背部躯干肌为背最长肌,使脊柱向背方弯曲; 2. 腹斜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 3. 腹直肌; 4. 五趾型附 肢的出现,附肢肌得到了发展; 5. 成体时鳃弓和鳃肌转化为 支持喉头、舌的软骨,调节咽喉部和舌活动的肌肉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 胃、十二指肠、小肠、直 肠、泄殖腔。
两栖类分类
古总鳍鱼类 鱼头螈
二、相似于两栖类的特征 1)具五趾型的附肢。 2)具二个枕骨髁。 3)出现耳裂,借以支持陆生动物特 有的鼓膜。 4)前、后关节突、肩带与头骨失去 联系,适应陆栖。 5)鳃退化,肺发达 6)眼向背中移动。

动物生物学两栖纲

动物生物学两栖纲

动物生物学两栖纲两栖纲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它们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两栖动物的生活史具有明显的变态发育过程。

它们在幼体时期通常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逐渐发育为成体,转为用肺呼吸,同时皮肤也承担了一部分呼吸功能。

以青蛙为例,蝌蚪时期的它们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动,依靠鳃来获取氧气;而当它们发育为成体青蛙时,鳃消失,长出了肺,能够在陆地上生活,但在水中时皮肤仍能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且富含腺体,这使得它们的皮肤具有呼吸、保持水分以及分泌防御物质等多种功能。

由于皮肤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所以其对于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在骨骼系统方面,两栖动物的骨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适应水陆两栖的生活。

它们的头骨宽而扁,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这为头部和后肢的运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四肢的骨骼也与鱼类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更复杂的关节结构,利于在陆地行走和跳跃。

两栖动物的肌肉系统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比如,它们的四肢肌肉变得更加发达,以适应陆地的运动。

但与陆生脊椎动物相比,其肌肉的分化程度仍相对较低。

在循环系统中,两栖动物的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演变为二心房一心室,尽管不完全分隔,但这已经是向更高等脊椎动物心脏结构进化的重要一步。

血液循环也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这种循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效率。

呼吸系统的进化是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环境的关键之一。

幼体时期的鳃呼吸在变态发育后被肺呼吸所取代,同时皮肤辅助呼吸的功能也有助于它们在干燥的陆地上获取足够的氧气。

在消化系统方面,两栖动物具有短而简单的肠道。

口咽腔结构复杂,具有牙齿和舌,有助于捕食和咀嚼食物。

在生殖方面,大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分布和繁殖效率。

两栖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独特的特点。

它们的视觉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但相对陆生动物而言,其视觉敏锐度可能较低。

听觉器官开始出现中耳,能够感知空气中传播的声音。

动物学,两栖纲

动物学,两栖纲

53
二、两栖纲分类术语
眼睑:有与无,可活动与不可活动; 舌:形状、是否分叉、舌端是否游离、能否伸 出; 耳后腺:有与无; 鼓膜:明显与否;
趾:趾端是否膨大、趾间是否有蹼;
肩带:固胸型与弧胸型;
上颌齿:有与无。
54
55
56
三、 分类介绍
(一)两栖纲分类
无足目Apoda (蚓螈目)Caeciliformes
1)不同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蝌蚪
初期用外鳃,后期用内鳃,成体则用肺和
皮肤呼吸;
2)肺囊状,结构简单,呼吸面积小,无分枝
的气管;
3)皮肤辅助呼吸,其呼吸量占总呼吸的30%。
4)无肋骨和胸廓,为咽式呼吸;有声带。
31
• 鳃呼吸 • 肺呼吸 • 口咽腔呼吸 • 皮肤呼吸
32
• 2、肺呼吸:又称口咽式呼吸。 肺是一对结构简单的薄壁囊,内 壁仅有少量的皱褶,呼吸表面不 大,呼吸道极短,肺呼吸不完善。 • 外鼻孔瓣膜张开,喉门紧闭,口 底下降,吸入空气,经内鼻孔到 达口内。接着口底抬升,喉门张 开,空气进入肺内,由于体壁肌 肉周期性地收缩及肺的弹性回收 力,当口咽腔底部下降,肺内空 气重新被压回口咽腔,如此可反 复多次。 • 3、口咽腔呼吸:气体只进出于 咽腔,在口咽腔粘膜上进行气体 交换,不进入肺。
二、主要特征
1. 变温动物; 2. 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 皮肤裸露、轻微角质化; 4. 具典型的五指(趾)型附肢,出现颈椎荐椎; 5. 心房出现分隔,不完全的双循环; 6. 具中耳及耳柱骨、出现犁鼻器, 原脑皮; 7.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有变态。
5
三、五趾型附肢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出现了适应于陆生的四肢肌; 3.鳃部的肌肉退化,少部形成司咀嚼、舌喉 运动的肌肉; 4.运动是由作用相反的肌肉群协调作用的, 这 种作用相反的肌肉,叫颉抗肌。

两栖纲的变态名词解释

两栖纲的变态名词解释

两栖纲的变态名词解释在动物分类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许多陌生的术语和概念。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且不容忽视的是“两栖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讨论两栖纲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它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首先,我们来探索什么是两栖纲。

两栖纲是指一类动物,它们具备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能力。

这些动物在种类和形态上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某些共同的特征。

举个例子,青蛙是两栖纲动物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它们的身体构造适应了水生和陆生生活。

其他常见的两栖纲动物还包括蟾蜍、蜥蜴、鳄鱼等。

那么,这些动物之所以被归类为两栖纲,是因为它们的特征和行为有何共同之处呢?首先,两栖纲动物通常有两种生活方式:水生和陆生。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

从生理结构上来看,许多两栖纲动物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例如具有扁平的身体和趾间有蹼。

同时,它们也具备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如四肢结构和肺呼吸系统。

除了生活方式和生理特征之外,两栖纲动物还表现出独特的繁殖行为。

大多数两栖纲动物在繁殖过程中会选择水生环境,因为水中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更适宜的条件。

例如,青蛙会选择在水中产卵,并孵化成蝌蚪。

在蝌蚪发育成青蛙之前,它们就已经适应了水生生活。

这种独特的繁殖行为使得两栖纲动物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成功繁衍后代。

那么,为什么两栖纲动物选择同时适应水生和陆生生活,而不像其他动物一样专门适应其中一种环境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两栖纲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适应性。

在漫长的时间里,两栖纲动物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水中,但随着地球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它们逐渐发展出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繁殖机会。

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使得两栖纲动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后代,提高了它们的生存竞争力。

总结起来,两栖纲是一类能够适应水生和陆生环境的动物。

它们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它们在动物界中独树一帜。

两栖纲动物的存在和适应性变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动物世界的更深入了解,也启发我们对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动态的思考。

【初中生物】两栖纲的分类

【初中生物】两栖纲的分类

【初中生物】两栖纲的分类两栖纲包括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三个目。

全世界有两栖动物约4200种,我国有将近280种。

1.无足目这是原始的一类,又是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体呈蠕虫状,无四肢。

鱼螈为本目代表,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地区,近年来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采获。

2.存有尾目这就是更适合于水中生活的较低等的一目,多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一部分种类变态后,返回水至干燥的陆地上生活。

体长形,存有四肢或仅有前肢,尾终生存有初中历史。

幼体用鳃体温,成体用肺体温,也存有一些种类终生存有鳃而缺乏肺。

大鲵、蝾螈都属本目。

3.无尾目这是现代两栖类中较为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目。

成体无尾,有发达的四肢,后肢强大,适于跳跃或游泳,通常营水陆两栖生活,但生殖时必须回到水中。

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黑斑蛙、金线蛙、林蛙、雨蛙、树蛙、蟾蜍等。

两栖类的绝大多数就是有益动物,它们在歼灭害虫方面起至着关键的促进作用。

蛙类的食物中包含危害作物轻微的蝼蛄、天牛、蚱蜢、稻螟等,也包含传播病原体的蚊、蝇、白岭等。

它们大多就是夜间出捕食,刚好可以消解白天活动的鸟类所无法消解的昆虫。

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维护蛙类,避免偷猎。

很多两栖类可供药用。

闻名的中药蟾酥是由蟾蜍毒腺的分泌物加工制成的,具有强心、解毒等作用。

蛤土蟆油是由中国林蛙的输卵管风干制成的,为滋补强壮剂。

在医学上雄蟾蜍曾被广泛地用于妊娠诊断,这是因为孕妇尿中含有较多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到雄蟾蜍皮下后,可以引起雄蟾蜍的排精反应。

蛙和蟾蜍也是供教学和科学研究用的良好实验动物。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纲(Amphibia)
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进化地位
硬骨鱼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 期演化而来。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 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 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 完全脱离水环境。
• 水、陆环境的差异
– 水环境和干燥复杂多样的陆地 – 携带氧气的介质的改变(3-9ml
• 感觉器官的完善
– 听觉:除内耳外,出现中耳。鼓膜位于皮肤表 面。
– 视觉: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 远,适于远视。具泪腺,下眼睑可活动,以湿润 眼球。
– 嗅觉:出现内鼻孔、犁鼻器。 – 侧线 水生幼体具侧线。
二、保留的原始性状 • 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 胚胎无羊膜 • 皮肤呼吸 • 变温
胸骨:出现,固胸型、弧胸型
(3)肌肉开始分化
• 分节不明显,无肌膈,部分肌肉保留原始分节 现象
• 轴肌的比例变化 水平生骨隔位置上移,轴上肌比例减少;腹 部的肌肉即轴下肌分化为3层,即腹外斜 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在陆地上保护和 支持内脏。
5 神经系统与感官的发展
• 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 • 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神经物质) • 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 已具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
鱼石螈
总结
• 两栖类是变温的、具有典型五指(趾)型四肢 的、水陆两栖的脊椎动物,是低等四足类。
• 在由水生向陆生的过程中,两栖类多数以肺作为 呼吸器官,辅以皮肤呼吸,有的终生具鳃;具陆 生动物的脊柱、四肢、肩带、腰带等骨骼结构; 嗅、视、听和脑发达。
• 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繁殖期仍然在水中。
思考题 1.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
• 最早两栖类化石-鱼石螈发现于3.5亿年前泥盆 纪晚期,是最早能在地面上运动的脊椎动物。 具鱼类和两栖类的特征:头骨被膜原骨覆盖, 有带鳍条的鱼尾和鳃盖骨,体表覆小鳞片;具 有关节的五趾(指)型四肢,头骨与肩带失去 联系等。石炭纪时两栖类发展,总称坚头类, 在三叠纪前绝灭。推测侏罗纪出现的现生两栖 类可能是从坚头类中的迷齿类产生的。

两栖纲

两栖纲

排泄系统
输尿管
♂:中肾管,兼输精作用 ♀:不具输卵作用
泄殖腔膀胱 泄殖腔
两栖类蛙蟾类膀胱为泄殖腔壁突出形成的结构,故 称为泄殖腔膀胱。
– – – –
幼体蝌蚪:前肾;成体蛙:中肾 排泄物主要是尿素 排泄系统承担调节体内水分的功能 蛙的肾小球对水有很强的通透性,对于水栖种类维持 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功能较差,此功能由膀胱承担 (但仍不能补偿体表蒸发所造成的失水。因此,两栖 动物只能生活在湿润地区)
两栖类眼结构示意图
㈡听觉器官 两栖类出现了在陆地上感受声波的结构 — 中耳。
内耳
听觉器官 中耳
出现瓶状囊(听壶lagena), 感受声波,平衡作用仍在。 鼓室:仅蛙蟾类有 耳柱骨:与鱼类舌颌骨同源 耳咽管:与鼓室相通
两栖类听觉器官
㈢两栖类感觉器官的特点 幼体及水生两栖类仍具侧线器官,功能与鱼类相同。 鼻腔内壁衬有褶襞状的嗅粘膜,有嗅觉和呼吸的两 重机能。 鲵螈类没有中耳腔,但有发达的耳柱骨与鳞骨相关 节,通过颌骨可将声波的振动传送到内耳。 有些种类还具有平板形的盖骨,以小形的盖骨肌连 接肩带,地面振动可由附肢经这块肌肉传导到盖骨 而达到内耳。
九、神经系统
两栖类神经系统较鱼类进化,主要表现在大脑分化 较鱼类明显。 ㈠脑部特点 大脑:出现了原脑皮 间脑:不发达 中脑:视叶发达 小脑:不发达 延脑:第四脑室顶壁下陷形成菱窝
五部脑

基本结构(神经系统仍处于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
脑:大脑具原脑皮;间脑背面正中具松果体,背侧部具丘 脑(视丘),前下方为下丘脑(视交叉、脑漏斗及脑垂体 等);中脑背部具一对视叶,腹面为大脑脚 ;小脑具菱 形窝 。 脊髓:具有脊椎动物首次出现的腹正中裂 ,具颈膨大和 腰膨大 脑神经:10对; 脊神经:第一对脊神经由寰椎和第二椎骨间的椎间孔穿出, 其分支往前分布到舌肌及部分肩肌,支配舌的运动;前三 对神经形成臂N丛,支配前肢,后四对(7,8,9,10)形 成腰荐N丛(后肢)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两栖纲

两栖纲

5 大脑两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壁出
现了分散的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胞,形成了原脑皮。
(但仍主司嗅觉)。
大脑的神经细胞类型进化。
6 出现中耳和耳柱骨,能接受和传导空 气中的声波。
两栖动物对陆生环境适应的不完善性
由于两栖类必须生活在临近淡水的地区,因此其分布的 地域范围比其它脊椎动物窄。也有少数种类的两栖动物终生 生活在水中,属于次生现象。
(后肢):
股骨—胫骨 、腓骨— 跗骨— 跖骨—趾骨
(三)肌肉系统
两栖类与鱼类肌肉的最大不同点是:除少数肌肉 还保留原始分节痕迹外,整个肌肉系统的分节现象已 经消失,肌肉发展成骨骼肌为主(尤其是附肢肌肉), 骨骼肌以肌群为结构的特征。 外来肌:两栖类的一些起自头部、躯干和带骨的 肌肉而分布到附肢内,称外来肌。 蛙的骨骼肌可分为三部分: 躯干部肌肉 包括腹部肌肉,背部肌肉; 头部肌肉 包括头部腹面、背面、侧面、面部和眼球周围肌肉; 四肢肌肉 附肢肌肉发展且变得强大而复杂。
力。
(二)骨骼系统
1.头骨 上下颌与脑颅的连接方式为自接型(下 颌与脑颅通过方骨连接)。 头骨部分,上下颌与脑颅的连接方式共有4 种:舌接型、双接型、自接型、颅接型。
双接型:上颌由韧带直接与脑颅相连接,下颌通过上 颌骨及舌颌骨与脑颅连接。
舌接型:下颌与脑颅通过舌颌软骨连接。
自接型:上颌已与脑颅愈合,方骨从腭方软骨(即上 颌骨)分离为一块单独的骨,下颌通过方骨连接与脑 颅。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上岸需支撑身体) 水温恒定,而陆地上的温度存在很大的变化, 陆地环境的多样性比水环境要大的多。
动物从水生到陆生需要克服的新矛盾:
(1)生活介质与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 (2)浮力消失与动物支承体重的矛盾 (3)空气湿度减少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 矛盾 等等。

两栖纲

两栖纲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两栖类Amphibia脊椎动物亚门的1纲。

两栖类是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处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地位。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无尾类除外)。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

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

具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型四肢,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心脏中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为变温动物。

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有梨鼻器。

出现了原脑皮。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

干燥的陆地与水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栖息地,如何在陆地上保存充满水分的有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内水分蒸发,是两栖类首先面临的问题。

裸露但轻微角质化的皮肤,表现了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两栖类的皮肤较薄,有多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已经开始有轻微的角质化,并已出现蜕皮现象。

表皮的1—2层细胞角质化,细胞核仍然存在,细胞界限明显,仍为活细胞。

两栖类的真皮较厚而致密,表现出陆生脊椎动物真皮的特征。

表皮衍生大量多细胞腺体和色素细胞。

腺体下陷入真皮并有管道通向表面,包括两种,一种是粘液腺,分泌粘液使皮肤保持湿润,这对于保护皮肤并使皮肤参与呼吸有重要意义。

另一种是毒腺,数量较少,多分布在背部,是一种浆液腺,分泌物为白色,对捕食者具有威慑作用。

蟾蜍在两眼后方有一对大毒腺,称为耳后腺,是“蟾酥”的原料。

表皮和真皮中的色素细胞决定动物的体色,并可使体色随环境改变。

两栖类皮肤与皮下肌肉组织连接疏松,其间分布大量淋巴间腺和皮下血管,与皮肤呼吸机能相关。

水路环境携带氧气的介质改变,水中氧气的扩散和渗透率较低,而陆生动物获得氧气容易的多,但摄取氧气的器官必须进行彻底变革。

处于过渡地位的两栖类有多样化的呼吸方式,不完善的肺呼吸、鳃呼吸和皮肤呼吸。

费时两栖类成体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腔内。

由于没有胸廓(成体肋骨退化),其呼吸为咽式呼吸,即呼吸动作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将空气压入肺部来完成。

大学动物学两栖纲详细总结

大学动物学两栖纲详细总结
1.口咽腔—消化管—消化腺—泄殖腔
2.具有肌肉质的舌和分泌粘液的唾液腺(不分泌消化酶)(使食物湿润便于吞咽)【口腔消化从哺乳类开始出现】
四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牙齿为多出型的同型齿(终生可更换受损脱落的牙)
蛙类具上颌齿、犁骨齿
4.内鼻孔,喉门
5.口咽腔生物两侧或底部有一对声囊(发声的共鸣器,不是发声器官)
是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躯体结构和机能以及行为不能很好的适应陆地环境幼体在水中发育成体水生或水陆兼栖的生活方式体温不能保持恒定限制其生存和分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较少的一个类群登陆遇到的问题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鱼类有迷齿五趾型附肢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两栖类的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中轴骨骼相联系鱼类的肩带与中轴骨骼不直接联系肩带和肌肉的连接使之获得较大的运动范围使前肢功能更加多样腰带与脊柱直接联系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两栖类是由水生向陆生生活过渡的类群具有初步适应于陆生的躯体结构但大多数种类的卵和幼体发育要在水中进行
鱼类:舌接式,一对舌弓由一块基舌骨,一对角舌骨,一对舌颌骨组成。舌颌骨上接脑颅,下接颌弓,充当悬器的作用,这种脑颅和咽颅的连接方式称舌接式
哺乳动物:颅联式,上颌骨和脑颅愈合,方骨与关节骨演变为听小骨,下颌直接和颞骨相关联
6.鱼类的舌颌骨演化为两栖类的听骨—耳柱骨
7.骨化程度不高,骨块数目少
8.成体鳃弓消失,变为勺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环
肩带和肌肉的连接使之获得较大的运动范围,使前肢功能更加多样
腰带与脊柱直接联系,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两栖类是由水生向陆生生活过渡的类群,具有初步适应于陆生的躯体结构,但大多数种类的卵和幼体发育要在水中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两栖纲
第一节两栖纲的主要特征P254
两栖类是首次登录的脊椎动物。

是一类繁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后成体可在陆地生活,用肺和皮肤呼吸的变温脊椎动物。

第二节两栖纲的形态结构
一. 外形
1.蚓螈型(蠕虫状)无足目,如鱼螈
2.鲵螈型(鱼形)有尾目,如大鲵(娃娃鱼)
3. 蛙蟾型(蛙形):无尾目,如蛙、蟾蜍
以蛙为例:
头部:三角形,眼、鼻、口、鼓膜、声囊(雄)
躯干部:较短而宽,末端为泄殖孔
四肢:五趾型,前肢4指无蹼,后肢5趾具蹼
成体尾退化,颈部不明显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特点:皮肤裸露,表皮外有一层薄的角质层。

富含多细胞腺体和色素细胞,使体表润滑和改变体色。

血管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三.骨骼系统
特点:
头骨:宽而扁,脑腔狭小,具2个枕骨髁,颌弓发达,鳃弓退化,部分转化为支持喉和气管的软骨。

脊柱由颈椎、躯干椎、荐椎及尾椎组成
典型的五指型附肢骨骼
腰带与荐椎(脊柱)相连接
五指型附肢:包括上臂(股)、前臂(胫)、腕(跗)、掌(跖)和指(趾)等五部分的成对附肢。

意义:动物借助五趾型附肢将身体支撑起来以抵抗重力,同时还可以推动物动物躯体在地面移动。

它的出现使动物的登陆成为可能。

从两栖动物开始,肩带不附着于头骨,腰带借荐椎与脊椎紧密关节。

这是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

四.肌肉系统
主要特点:
1.原始的分节现象大部分消失,改变成纵列或斜行的长肌肉群。

2.四肢肌肉强大而复杂。

3.鳃肌退化。

少部分鳃肌节制咀嚼、舌和喉的运动。

五.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口咽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1.口腔的结构较复杂
齿:包括颌齿、犁骨齿等
舌:肌肉质,舌尖可翻出口腔外捕食。

口腔内增加:内鼻孔和喉门、耳咽管孔
2.肠:分化为小肠(十二指肠、迴肠)和大肠(直肠)。

3.泄殖腔:大肠后端通入泄殖腔,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

4. 消化腺:肝脏、胰脏和胃腺
肝脏→胆汁→胆囊→十二指肠
胰脏→胰液(消化酶)
胃腺→胃蛋白酶及盐酸
六.呼吸系统
主要特点:
1.幼体鳃呼吸,成体肺皮呼吸
2.肺为薄囊状,喉部及气管有环形软骨支持
3.皮肤:薄而湿润,皮下有丰富的血管分布,可进行气体交换。

4.呼吸方式:咽式呼吸P428
七.循环系统
1.心脏: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
2.动脉:从心室发出的动脉圆锥分出2条动脉干,再分出3对动脉弓,即颈动脉弓、体动脉弓和肺皮动脉弓。

来源于鱼类的第3、4、6对动脉弓。

3.静脉:静脉窦收集2条前腔静脉和1条后腔静脉的回心血通入右心房;肺静脉通入左心房
4.不完全的双循环:两栖类的血液循环已发展成为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双循环,但尚不完善。

心脏中的血液为多氧血和缺氧血的混合血。

八.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排泄器官主要为肾脏(中肾)。

皮肤具有辅助排泄的功能。

肾→输尿管→泄殖腔→体外
↓↑
膀胱
排泄物:尿素
膀胱有重吸水的功能。

九.生殖系统
雄性:精巢→输精小管(穿过肾脏)→输尿管→泄殖腔
(雄性的输尿管兼有输尿和输精的作用)
雌性:卵巢→腹腔→输卵管→子宫→泄殖腔
十.神经系统
特点:
1. 大脑表面开始出现原脑皮
2.中脑为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3.小脑不发达
4.脊髓的耾膨大和腰膨大明显,发出臂神经丛和腰荐神经丛。

十一.感觉器官
1.侧线:存在于幼体及水栖类群
2.眼:调节能力有限,有眼睑、瞬膜和泪腺(适应陆生的构造)
3.嗅觉器官:鼻腔开始有了嗅觉及呼吸两重功能。

出现外鼻孔和内鼻孔。

4.耳:出现中耳,有耳柱骨。

第三节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1.基本解决了陆地上运动和呼吸。

呼吸:鳃→肺和皮肤
运动:偶鳍→五指型附肢
2.尚未解决防止水分蒸发和在陆地繁殖,仍然未能摆脱“水”的束缚。

雌雄异体
多为体外受精、卵生(蛙蟾类)
少数体内受精、卵胎生(多数有尾类,无足类)
有求偶行为,少数有护幼行为
一般为变态发育
幼体发生:性成熟后,甚至终生保留属于幼体的特征。

如一些有尾类成体保留鳃。

第四节两栖纲的分类
全世界现存两栖纲动物约5500种,分属3个目: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

我国约有300余种。

一.无足目
体形长蠕虫状,四肢退化。

体表有环缢纹,外形像蚯蚓,因此有蚓螈或裸蛇之称。

眼小,隐于皮下。

以地下穴居生活为主。

我国仅有1种(版纳鱼螈)。

二.有尾目
成体细长,分头、躯干、尾、四肢。

躯干长圆形,终生有尾。

四肢匀称。

幼体与成体相似。

本目多为水栖种类,少数陆栖,大多生活于淡水水域及其附近。

代表动物:中国瘰螈、极北小鲵、大鲵(娃娃鱼)
三.无尾目
成体无尾,体形宽而短,头部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四肢发达.
幼体——蝌蚪的体形、食性等与成体迥然不同。

经变态,成体用肺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

本目为现代两栖纲中较为特化、种类最多的一个目,现有20余科300余属3500余种。

我国已知有7科41属250余种。

盘舌蟾科:东方铃蟾
蟾蜍科:黑眶蟾蜍
雨蛙科:华南雨蛙
蛙科:虎纹蛙、黑斑蛙、陆泽蛙、沼水蛙
树蛙科:斑腿泛树蛙、红蹼树蛙
姬蛙科:花狭口蛙、花姬蛙
名词解释:两栖动物,咽式呼吸,双循环,肩带,腰带,五指型附肢
思考题:
1.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不完善之处?
2.以蛙的个体生活史说明四足类的系统发育。

3.描述蛙的心脏和血液循环路线的特点。

4.叙述两栖类的主要类群、代表动物和主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