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苗语(中部方言)文化词汇英译研究
理 论 研 究【摘 要】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产生于德国的一个翻译学派,它是一种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它论述了翻译的过程不应该只是字与字,词与词的对应的过程,不应该只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内容转换的过程,而应是一个语言的整体信息输出的过程。
本论文将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讨苗语(中部方言)文化词汇英译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苗语(中部方言);文化词汇;目的论;翻译策略一、引言Skopos这一术语是费米尔提出来的,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该词来源于希腊语目的“Skopos”。
一般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Venuti:2001)。
除了Skopos, 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与传统“等值观”不同的是,德国功能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目的论有四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coherence rule)、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忠诚原则(loyaltyprinciple)。
这四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因为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和原则下,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翻译理论之一,它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首先综述了翻译目的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接着简述了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最后对目的论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评价。
标签:翻译目的论;形成;三大原则;评价1. 引言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目的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
目的论即skopostheorie。
当代的西方翻译理论百花齐放,从注重文本和语言的微观研究到对探索历史,文化对翻译研究的影响的宏观研究,研究格局多种多样。
而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摆脱了先前以文本为中心的传统翻译研究,开始将翻译的重点转向了译语的文化方面,更多的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2.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形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大体经历过四个阶段。
首先,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最早提出了功能派思想。
此后,她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摆脱了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即skopostheory。
然后在威密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理论。
最后,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iristiane Nord)完善了此翻译理论。
2.1 目的论的起源在其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中,赖斯根据行为学的理论首先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
一方面,赖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认为理想的译文是原文与译文在内容,交际功能和语言形式上的对等,另一方面,她同时意识到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因为翻译有特殊的具体要求,即translation brief(有些译本所要实现的某一功能或者目的并不等同于原文),所以这种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发展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发展分析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分析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影响和应用。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探讨功能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主要观点和实际应用,旨在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启示和贡献。
本文将回顾功能翻译目的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梳理其理论背景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阐述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翻译目的的决定性作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以及翻译功能的实现。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分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总结功能翻译目的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功能翻译目的论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其核心思想是翻译活动应以目的为基础,即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
这一理论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几位著名翻译学者的研究成果。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为功能翻译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奈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信息的传递。
他强调,翻译应努力在译语中产生与源语相同的效果,即动态对等。
这种效应不仅包括信息的准确传递,还包括情感、风格和文化背景的传递。
福尔摩斯的“翻译学派”理论也为功能翻译目的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福尔摩斯将翻译视为一种创造性行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他认为,翻译策略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来确定,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原文。
Reiss和Vermeer的“功能增值翻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目的论。
他们提出了翻译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目标、任务和操作,强调翻译应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它融合了多位翻译学者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个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理论体系。
浅谈外国名著书名翻译的目的论原则和方法
浅谈外国名著书名翻译的目的论原则和方法1、导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文化全球化,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而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外国的大量优秀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介绍到我国,同时相当数量的中文图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字,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
在图书翻译中,内容的翻译固然重要,但其书名是整本书的灵魂,起着解释作品意蕴和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很可能直接决定了读者是否要购买这本书,因此书名的翻译十分重要,好的书名翻译能有效地促进作品的传播。
因此,书名的翻译要考虑两种语言的不同习惯和不同文化、社会背景,做到妥善处理,使译出的书名能准确地达意,而避免误解与不确切(丰华瞻,1980)。
也就是说,书名的翻译具有特定的目的性。
根据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基本观点——翻译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翻译方法由翻译目的与译文的预期接受者决定。
2、功能主义目的论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于德国,以凯瑟琳娜·赖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曼塔利,克里斯蒂安·诺德为主要代表。
1971 年,凯瑟琳娜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先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
她的学生汉斯则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在《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正式提出目的论这一概念,它也是功能学派的基础理论与核心理论。
他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所有翻译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目的决定翻译策略”。
[Jeremy Munday,201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诺德对翻译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也是对弗米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诺德在其著作中强调:“翻译就是要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源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从“目的论”角度解读典籍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解读典籍翻译一、翻译目的论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一些翻译学者提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在跨文化背景下研究翻译的新视角。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是目的原则。
翻译应该根据译语环境和文化,按译语读者所期待的方式进行。
翻译活动的目决定翻译过程与策略。
目的由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向译者提出要求,并和译者协商决定;第二,是连贯性原则。
译文应该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译文应该做到语际连贯,与译语读者的交际情景一致,让译语读者容易接受理解;第三,为忠实原则,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克里斯蒂安?诺德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
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
忠诚是指译者在翻译互动行为中对参与各方所应负的责任,忠诚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范畴。
译者有协调原作者、发起人与译语读者关系的责任。
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功能加忠诚法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目的论对翻译采取的是前瞻的态度,这样的译文在完成译语情景中交际功能的同时,又符合各参与方的意愿。
二、汉语典籍翻译的目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成为一种必然。
而通过翻译,把中国经典文化给世界,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母语,传播民族的文化。
文化传播是扩大国家影响,提升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
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为传播中国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创造了机遇。
中国典籍积淀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a purpose-oriented perspective using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 novel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s examples. For centurie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has been widely read and interpreted, raising numerous issues in terms of its cultural context, social atmosphere, and so on. This work seek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strategies used by translators in their render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into English. By examining both versions in detail,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ach approach and its overall effect on the reader.Background“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18th century by Cao Xueqin. It follows the story of a family over several generations, focusing on the status, politics, and romance that ensue.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ovel has a long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to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 was done by William Trubner in 1847, followed by a version completed by Gladys Yang in 1977. However, these versions have had mixed reactions from readers and scholars alike, and there has yet to be an English translation that captures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Purpose-Oriented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When it come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work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an accurate rendering of the source text. Therefore, when examining the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will focus on the aspects of the translations relative to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These include how well the translator addressed the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how faithful the translation was to the original style, content, and theme; and how successful the translator was in conveying the intended message in a way that resonates with readers.Analysis of Trubner’s VersionWilliam Trubner’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s published in 1847. As one of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is Chinese classic, Trubner’s version was not without its flaws. While he made a valiant effort to capture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e novel, his translation falls short in many areas. First, Trubner did no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ultural contextof the novel in its entirety, leading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translations of certain words and phrases. Additionally, he did not remain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style, which is highly poetic and lyrical, often opting for a more lit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at does not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Finally, Trubner often fails to convey the underlying themes of the novel, leaving readers with a less than satisfactory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Analysis of Yang’s VersionGladys Ya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was published in 1977. Compared to Trubner’s version, Yang’s translation is more successful in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and staying true to its original intent. Yang takes the cultural context into account, using the information she has gathered on the history, political climate,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time to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depict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ne another. Additionally, she succeeds in conveying the poetic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also remaining faithful to the narrative and staying true to the novel’s core themes. As a result, readers can enjoy a dynamic experience with the text that offers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ConclusionThi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Dr 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a purpose-oriented perspectiv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translators, aswell as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each approach.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en exami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work in mind in order to create an accurate rendering that captures the i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功能主义理论下的文学翻译鉴赏
功能主义理论下的文学翻译鉴赏【摘要】: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张从文化间交际的角度研究翻译。
认为译作要与原作实现功能对等。
将功能派翻译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鉴赏,谈如何使用功能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和鉴赏文学翻译。
【关键词】:功能派理论; 功能对等; 目的论在翻译研究的各种流派中,德国功能派提出了一种近似科学的理论。
他们将翻译视为一项需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全新的目的性交际活动,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功能派试图把翻译从以原语还是以译语为中心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认为只要实现了功能对等,满足了读者或客户要求就是成功的翻译。
具体说来,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她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Cri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她依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
Reiss把文本分成三类:Informative(信息类型)、Expressive(表达类)和Operative(操作类)。
针对每一类文本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如: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一定要传达原文概念性的内容;表达类文本的翻译则要传达原文美学上的艺术性的特征。
而操作类文本的翻译则力求在译语读者中产生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Reiss关于译文的评判是以是否与原文首要功能相一致为标准的。
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此外,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导致了一个功能相对应的译文。
另外,目的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认为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目的及客户或委托人提出的要求对同一原文文本进行不同的翻译,即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
论功能目的论与中国汉英翻译教学
论功能目的论与中国汉英翻译教学摘要:在国内翻译教学领域中,汉英翻译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最终导致国内汉英翻译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高质量的汉英人才异常短缺。
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把“目的法则”作为翻译评价的最高法则,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新世纪我国翻译教学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汉英翻译教学,文化传播一、当今中国汉译英翻译及其教学现状目前,在国内翻译教学领域中,英译汉翻译教学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
相比之下,关于汉译英方面的教学则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课程所占的比重远不及英译汉教学。
长此以往,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最终导致国内汉英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
究其原因。
首先在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属于弱势文化之列。
为了改变这一弱势地位,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发达国家文化的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这就直接导致了国内的翻译研究和译本赏析大多数集中于英译中的译本。
因此上个世纪的翻译热潮主要集中在英译中方面,而中国的作品译成英文并有所流传的并不多见。
国内翻译领域对英汉翻译的重视使得翻译教学的重心也集中在英译中上,而中译外教学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则依附于英译中。
其次,翻译教学研究在翻译研究中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研究,中译外教学作为翻译教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研究基础更为薄弱,因此一直无法获得翻译理论研究者的青睐。
加之目前仍有很多外语工作者对于整体翻译课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使得中译外翻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译文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由一个落后的不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一个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强国。
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都急欲寻找一个能够使其更了解中国的途径。
这就为我国汉译英。
汉译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译外翻译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已为翻译界所公认。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作者:陈智博来源:《卷宗》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功能翻译理论的实质和核心概念的内涵,阐述各个流派之间的传承关系和区别所在;后从文学翻译的目的性,等值不是文学翻译的唯一目的,译者的创造性几方面来论证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最后用实例来证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三个基本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字:功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实例证明0 引言广义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包括凯瑟琳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翻译理论、汉思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翻译类型学理论等几个学派的观点和方法。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正是在目的性和规律性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深入缜密的研究,使得该翻译理论贴近翻译实际,反映翻译现实。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执着于字、词、句等较低语言层面上与原文的对等,而是把翻译方法和翻译标准同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翻译情景、文化语境相联系,使得我们对翻译的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看似无法解释的翻译现象有了合理的答案,译者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语言的桎梏,获得较大的自主性。
1 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内涵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有两大核心理论。
一是文本类型学翻译理论,即把翻译策略和文本类型挂钩,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二是翻译目的论理论,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
后一种理论是对前一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文本类型学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卡塔琳娜莱思提出的。
她以卡尔布勒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将文本分为四种类型,即内容突出型文本、形式突出型文本、感染突出型文本和视听媒介文本。
她把翻译这四种类型文本的方法称为是文本导向型方法。
在运用文本导向型方法时,译者要考虑文本类型、语言要素和超语言要素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但是,如果翻译是为了某个特殊功能,决定翻译方法的就不再是文本类型及其相关的语言因素和超语言因素,而是翻译的具体功能。
从功能目的理论角度浅谈文学翻译原则
从功能目的理论角度浅谈文学翻译原则《放弃也是一种快乐》一文短小精悍,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致的修饰,却很好地向我们阐述了“学会放弃”的理念。
读罢全文,笔者深受触动,而将其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今次,笔者将结合功能目的理论,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功能目的理论概述功能目的理论(Skopos Theory)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
目的论代表人物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有结果的行为,而所有的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目的。
在此基础上,曼塔里(Holz-Manttari)通过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功能目的理论认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翻译,都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①目的法则(skopos rule),即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②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域内连贯的标准,语言内部连贯,符合译入语文化及交际习惯,能为译入语读者理解;③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与原文的理解决定。
二、理论结合实践(1)目的法则目的法则是功能目的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时所要采用的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
由此,笔者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拿捏不准的方面,比如说哪些该意译,哪些该直译;哪些需要一字不差地译出来,哪些又可以进行一定的拆分和重组。
根据目的法则,这一切都应该以翻译目的为核心。
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放弃也是一种快乐》一文最终要表达的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此文,识得“放弃”,乐于“放弃”。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 一) 功能主义 目的论 翻译 的最终 目标 是在 整个 翻译 的过程 中实 现交 互 的 目 的。影响文本翻译 目的的因素有很 多 , 主要表现 在译文发起
者的翻译要求和译 文接 受者需 要 特定 的交 际。功能 翻译 的
最终 目标要严格按照 翻译标 准 , 并 且保 证译文上 下连贯 。也
的翻 译 策略 , 强调 采 取 口语 化 或 通 俗 化 的 语 言 来 翻 译 源语 中 的 方 言 。
关键词 : 功能主 义 目的论 ; 英 美文 学作品 ; 翻译策略 ; 方言翻译 中图分 类号 : H 3 1 5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6 8 1 ( 2 0 1 4 ) 0 1 — 0 0 9 7— 0 3
作者 的写作 意 图 , 不 断 提 高读 者 对 英 美 文 学 作 品 的认 知
功能主义 的文学 翻译强调 的是 在 翻译过程 中突 出表现 美学效果 , 即体 现文学 作 品的审美 性 。就文 学 翻译 而 言 , 功 能 主义 主张在 翻译过 程 中带 有 目的倾 向 , 其 中包含 文本 功
能、 理解 、 文化距离 以及 文本 效果 这 四个方 面。因此 , 功能 主 义 目的论 主要 是“ 以读者 为 中心” 或者 “ 以 目的语文 化 为导 向” 的翻译 理论 , 并且 在这个过 程 中要 充分认 识 到源语 的作 用, 即深 入了解作者 想表 达 的主观意 图。近些 年 , 文学作 品
吴凤 琴
( 浙 江广厦建设 职业技术学 院, 浙江 东阳 3 要 充分考虑到 当地的方言特 色, 从 而使得翻译 的文本具有 当地的方 言
特 色, 并且使得翻译 的文本能够保 持原来文本的特 色。从功能主 义 目的论 的角度探讨英 美文学作 品 中方 言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1 引言传统翻译理论把“对等”看作衡量译文质量的最可靠标准。
然而, 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其代表人物是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汉斯·弗米尔(Hans Ver2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
”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
功能翻译理论给人们提供一个探讨翻译的新视角,实现了翻译理论从静态的语言翻译象征论向动态的功能翻译分析法的转化。
那么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呢,它能否应用到文学的翻译中去呢?2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是一项须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行为。
的确,翻译需要译者与原本之间的交流。
由于语言种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语作者的意图和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与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
2. 1 目的论费米尔在他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提出了“目的”这个概念。
目的论中除了术语“目的”(Skopos)之外,费米尔还使用了与之其他有关联的词,比如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
目标(aim)指的是翻译行为最终达到的结果。
目的(purpose)指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阶段。
意图(intention)是目标导向的翻译行为,既包括发送者以适当的方式产生文本,也包括接受者以适当的方式理解译文。
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作为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核心观点和理论背景。
接着,文章将分析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目的论如何适应和满足这些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指导作用,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运用以及译文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进一步说明目的论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总结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深化对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指导作用的理解,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目的论概述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的翻译理论,后经其学生诺德(Nord)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逐渐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翻译行为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在目的论框架内,翻译的最高法则不再是“对等”或“忠实”,而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目的论还提出了“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作为对“目的法则”的补充。
其中,“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忠实性法则”则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际连贯,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接受者的期待。
目的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指导思想。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关注文化层面的传递和交流。
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Boredom的汉译探讨
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Boredom的汉译探讨
1.引言
功能主义目的论自被提出以来,译界就对它褒贬不一。但不可否 认的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确对应用型文本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作 用。稍加搜索,即可发现它能够指导科技文本、商标、法律、新闻、 公文、科普文等应用文本的翻译。张美芳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阐述了功能主义的理论基础,详细说明了功能主义目的论可以指导语 篇分析,根据语境选择语言(张美芳,2008:56)。钱叶萍认为在目 的论的指导下,软新闻的翻译可以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动等“编译” 手段使其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这种似乎有悖于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 翻译方法是软新闻编译的必要手段(钱叶萍,2006)。宋霞曾指出功 能主义目的论为科技英语翻译提供了重要指导,还提出译者在具体操 作中可采用转译,重组,拆译等翻译方法实现翻译目的(宋霞,2010)。 而张长明和仲伟合(2005)将微观层面的句法结构和用词技巧与宏观 层面的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结合,探讨了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法律 翻译实践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另有张沉香(2008:36)的《功能目的 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详细介绍了功能理论的目的原则如何指导具 体的翻译文本。其理论联系实际,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全面,分别就功 能主义目的论对科技英语翻译,法律英语翻译,旅游英语翻译和广告 英语翻译等不同领域的适用性做了研究。毋庸置疑,无论在哪个领域, 翻译过程都是一个涉及多种选择的复杂过程,而每一次翻译行为及其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II
Abstract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This paper,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rule,
目的性行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 目旳法则
连贯法则(语内连贯)
∈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
1984年刊登《翻译行为—理论和措施》
提出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翻译行为”理论
翻译
1、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跨 文化转换活动. 2、是翻译行为旳详细操作.
汉斯·弗米尔
贾斯塔· 赫兹·曼塔利 克里斯蒂安
·诺德
翻译目旳论 ( Skopostheorie)
翻译行为理论
(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功能加忠诚原则 (Function-plus-Loyalty
Principle)
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 从西方最早旳翻译理论家西塞罗( Cicero ) , 到哲罗姆( Jerome)和马丁·路德( Ma rtin Luther)都明确表述过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旳 困境及翻译主张。
然而, 20世纪60~ 70年代旳语言学理论 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 视上述问题旳处理。伴随翻译实践和研 究旳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 旳弱点。
果旳手段,保存文本固有旳诱导 功能。
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
. 一 、“目旳论”(Skopostheorie)
❖目旳论者以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 译行为所要到达旳目旳决定整个翻译行为 旳过程,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旳来拟 定。
但凡行为都有目旳
二、目旳论三大法则
(一)目旳法则(Skopos rule)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 译)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曾江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成都 610225)3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翻译中常用的有两种策略: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
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主要分析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得失,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一定思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标准语对译;通俗翻译On Tran sl a ti on Stra teg i es of D i a lects i n Br itish and Am er i can L itera ture from the Perspecti ve of Functi ona list Skopostheory Abstract:Generally s peaking,there are t w o common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s in B 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es pecially those of regi onal and s ocial dialects: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This article analyzes standard Chi2 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 in an atte mp t t o shed light on transla2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It als o p r oposes s ome alternative translati on strategies.Key words: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320077203 英语语言中的方言引起了语言学、方言学、文化学和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视。
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1】摘要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方言,方言较之官方语言,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翻译时如果技巧使用得当,对于还原其语言力量大有裨益。
本文谨从一些较为典型的例子入手,探讨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方言的翻译技巧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方言翻译表现力一引言我们常常感叹于汉语的包容和多样,在这片地大物博的国土上,有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方言。
它们多以地理为界,在人们反复的使用中发展演变,被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各地方言虽然使用着相同的文字,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达技巧,用一个地方的方言所表达出来的语句,常常伴随着此地不可磨灭的风土人情,将其独特的风貌呈现人前。
或许这就是方言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而在英语中,也有着多种不同的方言。
它们形成于英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并在时间的打磨和风浪的洗礼中存续演变至今,深深扎根在不同地区人民的灵魂之中,也正因此,它们至今仍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英美文学作品之中。
方言辞藻朴实,却极富表现力,在翻译时如何尽可能地还原其自然风味,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语言力量,成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二英语中的方言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文学作品,它们常与地理、历史和民族相连,天生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1 英语方言的语源英语的方言因其复杂的语源而呈现出复杂多样。
方言在英美历史上一系列民族迁徙和民族政府的过程中分化派生而来。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授克拉克曾言:“语言有变化的趋势,语言在不同的地方倾向于发生不同的变化。
英语方言作为英语的地方变体,就是英语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化、演变、发展的结果。
”最早的英语来自于那些从欧洲大陆渡海到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在那之后,随着早期移民者的繁衍与迁徙,他们的语言也经历了数百年漫长的分化和演变,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英式英语。
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移民涌出,他们把英语像风媒种子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方言著作的翻译策略--以张爱玲译吴语代表作《海上花列传》为例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方言著作的翻译策略--以张爱玲译吴语代表作《海上花列传》为例张静静;王义军【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由于方言的特殊性和翻译的本质使然,方言著作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尚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对于方言翻译的策略,主要分为三类:标准语翻译,通俗译法和方言对译。
方言对译的局限性前人已有论证。
该文选取吴语代表作《海上花列传》的英译为底本,以目的论为理论背景,指出张爱玲在翻译《海上花列传》时,常常在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中合理选择,两种翻译策略相得益彰,对中国方言作品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When dialect, a special language variant, is involved with translation studies, it becomes a big challenge to translators.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hinese dialect translation:Standard English translation, non-standard colloquial version, and equivalent dialect translation. With the case studies of Eileen Chang’s translation of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under Skopostheorie, this paper elucidates her reasonable combining with Standard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non-stan-dard colloquial version, hoping to shed lights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hinese dialects.【总页数】3页(P142-144)【作者】张静静;王义军【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从分离到融合到互生——张爱玲、孔慧怡《海上花列传》翻译策略谈 [J], 陈吉荣2.从目的论角度看《生活大爆炸》字幕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J], 李静;冯宁3.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J], 曾江霞4.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J], 张桂东5.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方言著作的翻译策略——以张爱玲译吴语代表作《海上花列传》为例 [J], 张静静;王义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曾江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成都 610225)3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翻译中常用的有两种策略: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
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主要分析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得失,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一定思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标准语对译;通俗翻译On Tran sl a ti on Stra teg i es of D i a lects i n Br itish and Am er i can L itera ture from the Perspecti ve of Functi ona list Skopostheory Abstract:Generally s peaking,there are t w o common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s in B 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es pecially those of regi onal and s ocial dialects: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This article analyzes standard Chi2 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 in an atte mp t t o shed light on transla2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It als o p r oposes s ome alternative translati on strategies.Key words: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320077203 英语语言中的方言引起了语言学、方言学、文化学和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视。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Cat2 ford)[1],方言是一种与语言使用者的长期性特征相关的语言变体,分为地域方言、时间方言和社会方言。
方言,特别是其中的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具有社会指示功能,常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能反映人物的地域特征、民族种族背景、社会地位、教育程度乃至个性特点。
各种变体都有其特有的特征,成为变体形式的判断标志(markers),其特定标志位于语音层、音位层、字形层、语法层和词汇层。
拜勃等(B iber et al.)描述了方言变体在以上层次的语法特征[2](p1121-1125)。
与英语文学中方言特定标志不同,汉语中方言主要体现在词汇上,所以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形成了困难。
常用的方言翻译策略有标准语译法(即用目的语标准语翻译源语方言),和通俗译法(用通俗和口语化汉语包括已广为接受的方言词翻译源语方言)。
还有一种方言对译(用译入语的一种方言翻译源语方言),其得失由孙迎春[3]、韩子满[4]针对张谷若所译《德伯家的苔丝》已详细阐述,本文不再赘述。
面对种种方言翻译策略,译者应如何选择?卞建华等指出[5],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不能充分指导翻译策略选择,而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挑战了传统的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重在制定翻译策略。
由于它更强调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该理论更适合研究“目的性”较强的非文学类文本翻译,而对是否适合指导文学翻译则存在争议。
但功能翻译学派也提出了文学翻译主张[6],本文试图通过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分析方言翻译标准译法和通俗译法的得失,探讨其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1.功能主义目的论及其文学翻译主张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认为人类行为包括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行为。
翻译目的主要指目标文本在接受环境中的交际目的。
决定翻译目的重要因素包括具有特定交际需要的译文接受者和译文发起者的翻译要求等。
目的论遵循“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和译文接受者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同时强调“互文连贯”(intertextual co2 herence)或“忠实”(fidelity),认为互文连贯存在于源语和译语之间,其采用的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目的[6](p32)。
互文连贯受文内连贯支配,而两者都受目的规则支配,是考虑到目的的充分表达。
如果目的法则要求改变功能,其标准就不再是与源语的互文连贯,而是符合目的的充分或合适。
充分指目标文本适合翻译要求规定的交际目的。
目的论的对等则意味着充分符合译文与原文具有相同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6](p36)。
凯瑟琳娜・赖斯(Ka2 tharina Reiss)的文本功能类型分类有助于译者明确符合翻译目的的对等程度。
译者须根据文本三大功能类型,即信息性(inf or mative)、表现性(exp ressive)和执行性(opera2 tive)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77第24卷 第3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 CHUAN C OLLEGE OF E DUCATI O N2008年3月Mar.20083收稿日期:2008201223 作者简介:曾江霞(1971—),女,重庆丰都人,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学作品主要是表现功能,即与美学效果相关的功能。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上提出了一些带有目的倾向的主张,包括理解、文本功能、文化距离和文本效果四方面: Skopos suggesti on1:The translat or inter p rets the s ource text not only with regard t o the sender’s intenti on but als o with regard t o its compatibility with the target situati on;Skopos sug2 gesti on2:The target text should be composed in such a way that it fulfils functi ons in the target situati on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sender’s intenti on;Skopos suggesti on3:The textworld of the translati on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 o the intended target2text functi on;Skopos suggesti on4:The code ele ments should be selec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target2text effect cor2 res ponds t o the intended target2text functi on.[6](p92)由此可见,目的论基本上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或者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但它也尽量考虑源语的作用,特别是作者的意图。
由于文学作品方言往往在语音和词汇语法上产生变异或偏离常规,按照目的论,对方言作品的理解和表达上要考虑作者意图和目的语情境,文化距离和文本效果上要考虑预期的目的语功能。
以下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来分析方言的一些翻译策略。
2.用目的语标准语言翻译源语方言具体地说,在英译汉中,这种策略指用标准汉语翻译英语方言成分。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标准汉语译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纳而没有多少功能传达损失,特别是地域方言。
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我们选择的道路》(the Road W e Take),两个强盗的对话:“St op your fun i n’(funning),”said Bob,with a grin.“W e got t o be h itti n’(hitting)the breeze.”“Set still”said shark.“You a i n’t go i n’t o hit no breeze (You’re not going t o hit breeze),Bob...”“别开玩笑”鲍勃咧着嘴说。
“我们还得赶路呢。
”“别动。
”鲨鱼说。
“你不必赶路了,鲍勃……”这是两个强盗抢劫后逃跑过程中,来自东部的强盗鲨鱼多德森(Shark Dods on)用枪顶着来自西部的强盗鲍勃・蒂德博尔(Bob Tidball),准备除掉他时的对话。
由于作者使用方言(用黑体字突出)主要是表达这两人的地域背景,而其写作的主要意图是给源语受众提供娱乐消遣,译文接受者也主要是娱乐目的,这种情况可以不注重原文的形式结构特征,而采取标准汉语翻译原文方言成分,使功能大致相当。
当然,如翻译要求需译出差异,可用通俗口语对译,如将“You a i n’t go i n’t o hit no breeze”译为“想上路可没门儿,鲍勃”。
而有些情况下全采用标准语翻译会引起功能传达一定的损失。
如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A lice W alker)的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从黑人女权主义———妇女主义的视角,描写了几个黑人女性反抗性别和种族压迫的觉醒过程。
故事的背景是大约20世纪初到二战前夕的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
多数信件是主人公西丽亚(Celie)写给上帝和她妹妹耐蒂(Nettie)的信,用南方黑人方言写成;少数是Nettie写给Celie的信,其中除了开始几封夹杂少量方言外,大部分是标准英语写成。
方言采用与否反映了她们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个性特征。
Celie在十四岁时被继父所迫辍学,其教育程度较低,写信时用土音也就较自然。
同时她也想保持自己的黑人方言。
如她后来自己开办裤业公司时,达琳(Darlene)想要说服她用标准英语以免遭受歧视,而她却不在乎:“W hat I care?I ast.I’m happy....Look like t o me only a fool would want you t o talk in a way that feel peculiar t o your m ind.”[7](p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