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岳阳楼记》

合集下载

【中考必考文言文】岳阳楼记

【中考必考文言文】岳阳楼记
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古仁人 2、“斯人”指谁? 3、本句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与古仁人 同道的坚定不移的志向。
第三部分:⑤抒发作 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 抱负。
第一部分:①重修岳阳楼的背 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②③④写登楼所见 景物以及不同景物所引起的不 同的感受。引出下文的议论。 第三部分:⑤抒发作者的旷达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
家。谥号“文正”,有《范 文正公集》。 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 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 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 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将悠勒杯孤千四衡塞 军霜归家城嶂面阳下 白满无万闭里边雁秋 渔 发地计里。,声去来 家 征。。, 长连无风 夫人羌燕浊烟角留景 傲 泪不管然酒落起意异 。寐悠未一日。。,
泪酒睡夜 芳翠秋 入明夜 草山色碧 愁月除黯更映连云 肠楼非乡在斜波天 魂斜阳波 化高好 阳天上黄 作休梦追 外接寒叶 相独留旅 地 思倚人思 水烟
. ,
.
.
苏 幕 遮
,
,
,
,
, ,
.
,
,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
岳阳楼
巴丘山下,建于唐朝开元 四年至开元七年间。 自古以来,岳阳楼就与武 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 阁,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
4、哪一句表明作者旷达
的胸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 (得失)而或喜或悲。
5、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
和高尚情操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样 1、翻译:
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具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 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 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 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阳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 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 领会得来?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资料

“岳阳楼记”参考资料一、作家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范履冰之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二、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二)注释: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

和,和乐。

增其旧制:制,规模。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

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南极潇湘:极,尽。

潇湘,潇水湘水。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

楫,船桨。

忧谗畏讥:谗,谗言。

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

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考知识点学习课件PPT之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考知识点学习课件PPT之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同“俱”,全、皆
4.增其旧<zzd>制</zzd> 制:______
规模
5.<zzd>属</zzd>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________
同“嘱”,嘱托
6.予观夫巴陵<zzd>胜状</zzd > 胜状:____________ 胜:______
2.[“思考探究”第三题]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答案]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果没有
二、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越<zzd>明年</zzd> 明年:________
第二年
2.属予<zzd>作文</zzd>以记之 作文:________
写文章
3.前人之述<zzd>备</zzd>矣 备:____________
完备,详尽
4.<zzd>薄</zzd>暮冥冥 薄:______
54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55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56为:表现。 57以:因为。 58庙堂:指朝廷。
59其:表示推测,大概。60先:在……之前。61后:在……之后。62微:如果没有。

2021年中考语文人教部编版-专题:文言文阅读(讲义解析版)岳阳楼记

2021年中考语文人教部编版-专题:文言文阅读(讲义解析版)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知识集结知识元《岳阳楼记》知识讲解一、范仲淹1.名号: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2.成就: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以清为美的特点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

三、《岳阳楼记》相关考点(一)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注释:1.属:通“嘱”,嘱托、嘱咐。

2.作文:写文章。

3.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

吞,吞没。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4.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5.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6.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7.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岳阳楼记》翻译句子及考点梳理

《岳阳楼记》翻译句子及考点梳理

《岳阳楼记》翻译句子及考点梳理同学们已经在为中考备战了,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文言文知识,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岳阳楼记》考点梳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

翻译: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4.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

7.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二:问答1.如何看待作者的忧乐观?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今天,这句话仍然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为国分忧,为民着想,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强盛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写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写喜,这些对比描写的目的正好反衬出来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引出下文,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3.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要点

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要点

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要点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要点一、生字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ɡ)潇(xiāo)湘属(zhǔ同"嘱")二、重点解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员降职或远调。

越明年:及,到。

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扩大;//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我;//来。

予观夫巴陵胜状:那;//胜景,好景色。

衔远山,吞长江:用嘴含,引申为包含。

浩浩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边;//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描述;//完全,详尽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既然)这样,那么……//尽。

迁客骚人: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霪雨霏霏: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放晴;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薄暮冥冥:迫近;去国怀乡:离开春和景明;日光;沙鸥翔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小草;//小洲;//形容香气很浓。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上,全。

此乐何极:穷尽。

宠辱偕忘:荣耀://一起。

把酒临风:持、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两者之为:或许;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

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做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没有;这;归依。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不以物喜:因为。

心旷神怡:愉快。

三、文章知识积累: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中考语文 古诗词阅读 4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8.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 古诗词阅读 4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8.岳阳楼记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浮动动的光的像光跳像动的跳金动子的,静金静子的,月影静像静沉的入水月中影的像玉璧沉。入水中的 (玉5)不璧以。物喜,不以己悲。(课下注释)
不不因因外外物和物自和己自处境己的处变境化而的喜变悲化。 而喜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在在朝朝廷廷做官做,官则,为平则民为百平姓忧民虑百;姓被贬忧谪虑到;边远被地贬区谪做到地方边官远,地则替君 主区担做忧。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5)去.国怀乡
去:离离开开
(6)宠.辱偕忘
宠:荣荣耀耀
7.重点虚词
(1)乃.重修岳阳楼 连连词词,,于是于是,,就

(2)之属此居予则庙作岳堂文阳之.以楼高记则之.忧之大.其观民也代代件词助助词事,词词,代,,指的代这的指件这事
定定语语后置后的置标的志,标无志实,义 无
实义
(3)以属不予以.作20文20以物.记喜之介介连用词连词词来词,,,,因因表表为为目目的的,用,来
九年级(上册) 8.岳阳楼记(课标篇目)
北宋•范仲淹
考情:2022 岳阳与《梦溪笔谈》选段比较考查
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1)百废具兴 “具具 ”同“俱俱 ”,全全、、皆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属 ”同“嘱嘱 ”,嘱嘱托

2.古今异义 (1)越.明.年. 越:(古义)到到
明年:(古义)第第二二年年 (2)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规模模 (3)属予作.文.以记之
摧:折折断断
(11)薄暮冥.冥. (12)去国.怀乡 (13)春和景.明 (14)沙鸥翔集. (15)锦.鳞.游泳 (16)郁.郁.青青 (17)静影沉璧.
冥冥:昏昏暗暗 国:指指国国都都 景:日日光光 集:停停息息

《岳阳楼记》知识点及考点集锦

《岳阳楼记》知识点及考点集锦

《岳阳楼记》知识点及考点集锦《岳阳楼记》知识点及考点集锦引导语:历年以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中考的常考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其中的知识点和考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金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题一、生字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潇(xiāo)湘属( zhǔ 同“嘱”)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中考必背文言文《岳阳楼记》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岳阳楼记》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岳阳楼记》重点字词整理1)是:这样。

进:在朝廷做官。

退:不在朝廷做官。

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其:指“古仁人”。

必:一定。

5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

斯人,这样的人。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

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4)越明年:过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到。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全都兴办起来。

废,各种荒废的事业。

具,通“俱”,全,皆。

兴,复兴。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增,扩大。

旧制:原有的建筑规模。

8)唐贤今人:唐代和现代(宋)的名人。

9)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通“嘱”。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连词。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胜状,胜景,好景色。

一:全。

11)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

吞,吞纳。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汤汤(shāng):水流大而急。

1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此,这。

则,就。

大观,雄伟壮丽的景象。

1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详尽,完备。

第7讲文言文阅读之《岳阳楼记》对比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高频考点精讲

第7讲文言文阅读之《岳阳楼记》对比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高频考点精讲

同“俱”,全、都
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
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扩大 原有的规模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同“嘱”,嘱托
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写文章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 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 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知识积累
C.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D. 岳阳楼高巴蜀秀;潇湘水满洞庭春。
《岳阳楼记》精读
经典原文
(一)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宋仁宗年号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
降职,贬谪
到了第二年
职到巴陵郡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
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目 标
1.掌握《岳阳楼记》基础文常与文意 2.掌握《岳阳楼记》重点字词句翻译 3.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题中
知识讲解
考情分析
考查内容
考题类型
题型
中考预测
考查内容 考题类解型释重题点型实词与虚中考词预测 填空
1.学会朗读,注意音节停顿;
1.学会朗读,注意音节停2顿.正;确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整体感知文章; 2.正确理解文言文实词、虚3词.把4、.筛握句选关式并键提句取,文理解中的句意信息,翻准,译概确句译括子文成现章主代汉旨;语; 翻译
结构图
背景:谪守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一.写作缘由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衔远山,吞长江

⒈岳阳楼大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阳 二.巴陵胜状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

【甲】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精兵焉。

贼闻之,第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

”“大范老子”谓范雍也。

(张唐英《范仲淹传》)【注】①元昊:人名,即李元昊。

②俾:使。

17.请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增其旧制制:_________(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_(3)皆畏不行畏:_________(4)“大范老子”谓范雍也谓:_________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

19.【甲】文中,“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之”代指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贼闻之”的“之”代指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

17.答案:(1)规模;(2)探求;(3)害怕;(4)是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1)句意: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2)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3)句意:大家都害怕不愿意去;畏:害怕;(4)句意:“大范老子”就是范雍;谓:是。

18.答案:(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范仲淹请求带领延安的军队等待敌人到来,皇帝赞许并且听从了他的意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以:因为。

本句运用互文修辞,翻译时要注意。

(2)至:到;上:皇帝;嘉:夸奖;从:听从。

19.答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挑选将领训练精兵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代指。

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要点

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要点

岳阳楼记中考复习要点
1.内容梗概:
岳阳楼记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描写岳阳楼的美景为主,描绘了“天下形胜”的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第二部分通过历史典
故的叙述,回忆了岳阳楼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岳阳楼自古以来的风采和文
化底蕴。

2.描述岳阳楼的美景:
范仲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包括楼台、湖面和周
边的山峦等。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岳阳楼的
美景之中。

3.描述岳阳楼的历史典故:
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历史典故,包括吴起放鞭炮、屈原投湖和曾
国藩保卫岳阳楼的情节,来表达岳阳楼的重要性和历史沧桑感。

这些典故
展示了岳阳楼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4.反思人生哲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

他通过对曾国
藩的赞美和自己身世的反思,强调了一个人只有理想和追求,才能在生命
中留下真正的价值。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他希
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解析版通用版)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解析版通用版)

岳阳楼记(一)(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1)或:或许,也许。

乐:以……为乐。

中考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一.文学常识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范文正公集》。

二.文章内容分段:第一部分(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二~四段):写“迁客骚人”登楼的“览物之情”,观看景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第一层(第二段):总写远眺洞庭湖的景色。

第二层(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因景而异,或喜或悲。

第三段:由霪雨霏霏的景色而产生的悲伤的情感。

第四段:由春和景明的景色而产生的快乐的情感。

第三部分(第五段):正面写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定的信念、原则。

是进亦忧,退亦忧-忧国忧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

中心思想:主要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即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写作特色:1)综合运用记述、抒情、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

2)以景→抒情→议论为主线写作。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三.要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说明了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政绩卓着,以次表现他宽阔的胸怀。

祥写览物之情,略写巴陵胜状,安排的原因在于文章重在表达的见解,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详略围绕中心来安排。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1篇 岳阳楼记 [2018年考查]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1篇 岳阳楼记 [2018年考查]

(4)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 示例一:一暗一明的阴晴景色和一悲一喜的感受,两两对比,传达 出景与情互相感应所表现出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示例二:“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对比,突出“迁 客骚人”的悲喜感情是随着外界环境和个人得失而变化的。 示例三:“古仁人”与“迁客骚人”对比,突出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博大胸襟。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2分)
【甲】《岳阳楼记》第4、5段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 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 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①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②然不能自已也。昔 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 合乐落之③,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 语,盖亦有为而发。
偕:__一__起__
(24)把酒临风 (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把:__持__、__执__ 求:__探__求__ 庙堂:__指__朝__廷__
6.句子翻译 温馨提示:以下句子黑体的内容,属于重点字词,翻译时需着重注意。后 文同此。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答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 起来了。 (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答案】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__昏__暗__ __阴__冷__ __绿__荫__ __山__的__北__面_、__水__的__南__面___ __至__、__到_达___ __极__点__ __尽__头__ __非__常__,_很___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迁:
骚人: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7.横无际涯
际涯: 边际
8.朝晖夕阴
晖: 日光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壮丽景象
10.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如此……那么
11.南极潇湘
极: 至、到达
12.迁客骚人
迁客: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文人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27.静影沉璧 28.宠辱偕忘 29.把酒临风 3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1.或异二者之为 32.居庙堂之高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璧: 偕: 把: 求:
古仁人: 或:
庙堂: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27.静影沉璧 28.宠辱偕忘 29.把酒临风 3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1.或异二者之为 32.居庙堂之高
细梳理·教材全解 部分解
第三部分(第5段):借探求“古仁人之心”,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 政治抱负。
细梳理·教材全解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细梳理·教材全解 结构导航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1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案】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采分点:璧 )
1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答案】 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 洋的欢乐啊。(采分点:宠、偕、把)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答案】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 现。(采分点:尝、求、或、为)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默读 岳阳楼记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默读 岳阳楼记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二、拓展思考题
1.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 ”分别指什么。
全突破”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象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 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 “异”,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 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采分点 微:如果没有。 特殊句式 正确语序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抢分秘籍
翻译文言句子的5字方法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细梳理·教材全解 原文呈现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释义
⑪ 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⑫衔:前后相接。 ⑬吞:容纳,包纳。
⑭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⑮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 际。 ⑯晖:日光。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释义
⑰观:壮丽景象。观,景象。 ⑱备:完备,详尽。 ⑲然则:如此……那么。 ⑳极:至、到达。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3.(思考探究)“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答案】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 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 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 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 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 ”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岳阳楼记》一、文章内容庆历四年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

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语音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 hāng)潇(xiāo)湘属(zhǔ 同“嘱”)三、通假字百废具兴:具:jù俱,全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嘱,嘱托。

四、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2、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天气)3、则有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4、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风景)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6、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7、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六、词类活用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2、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废: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七、一词多义1、夫(1)其夫呓语(丈夫)(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3)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句首发语词,那)2、去(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2)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3)公然抱茅入竹去(方向)3、和(1)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政通人和(和乐)(3)天稍和(暖和)4、开(1)连月不开(放晴)(2)开我东隔门(打开)(3)旁开小窗(设置)(4)林霏开(消散)5、则(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3)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6、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7、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2)感极而悲者矣(极点)(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8、薄(1)薄暮冥冥(动词,迫近)(2)锦衾薄(单薄)(3)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9、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0、一(1)一碧万顷(数词)(2)长烟一空/传一乡秀才观之(全)(3)在洞庭一湖(整个)11、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3)全石以为底(把,用)12、通(1)北通巫峡(通向)(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3)政通人和(顺利)13、为(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3)为嵁,为岩(成为)(4)全石以为底(做)14、空(1)而或长烟一空(消散)(2)皆若空游(在空中)(3)浊浪排空(天空)15、霏(1)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2)林霏开(雾气)八、重点词语解释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增:增加。

制,规模。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则:这就是。

之:的。

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11、何极: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17、百废具兴。

废:荒废了的事业18、浩浩汤汤。

汤汤:水大的样子19、日星隐曜。

曜:光辉20、登斯楼也。

斯:这21、则有心旷神怡。

旷:开阔旷达。

怡:和悦22.乃重修岳阳楼。

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

23.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

2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离开。

谗:说别人坏话。

2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偕:一起,一同。

九、特殊句式(倒装句)1、状语后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多会[于此]2、定语后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3、宾语前置、反问句:吾谁与归。

十、朗读节奏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十一、理解性默写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16、在文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17、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表现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9、表现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