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与发展

合集下载

哈尔滨中央大街—搜狗百科

哈尔滨中央大街—搜狗百科

哈尔滨中央大街—搜狗百科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建设城市,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

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

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一块一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光光亮亮。

路铺得这样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是少见的。

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一个银元够穷人吃一个月的。

几百米的中国大街可谓金子铺成的路。

据有关专家测定,中央大街的方石块还能磨上一二百年。

方石使得中央大街顿时显得华贵起来,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颇有名气。

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5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仍保持原来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

街道两侧商业、饮食服务网点近200家,形成了门类齐全、服务较为完备的商服中心,各商家纷纷重新装饰门面,贴金镶银,张灯结彩,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业一条街。

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

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中央大街社会实践报告

中央大街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中央大街,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市的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步行街。

它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繁华的商业氛围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为了深入了解中央大街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我们组织了一次中央大街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报告。

二、实践活动背景1. 中央大街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央大街始建于1900年,原名中国大街,是哈尔滨最早的一条街道。

随着哈尔滨的快速发展,中央大街逐渐成为了一条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商业街。

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建筑师设计,风格各异,被誉为“东方小巴黎”。

2. 中央大街的经济发展背景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商业街区,拥有众多知名品牌、特色小店和美食店铺。

近年来,中央大街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哈尔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

3. 中央大街的社会影响背景中央大街不仅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同时,中央大街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城市形象。

三、实践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中央大街,首先对街道两旁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了解。

我们发现,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哥特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等,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 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央大街,我们采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

他们纷纷表示,中央大街是他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哈尔滨市的一张名片。

3. 参观历史遗迹在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中央大街周边的历史遗迹,如圣·索菲亚教堂、哈尔滨火车站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哈尔滨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4. 调查分析通过对中央大街的实地考察、采访和资料收集,我们对中央大街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

四、实践活动成果1. 增长了知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了中央大街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东北的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的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的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哈尔滨,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城市,被誉为是东北的小巴黎。

而中央大街,则是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央大街的历史、建筑风格以及其在哈尔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全长1.45公里,是哈尔滨市的主要商业街道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俄罗斯人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街,并命名为新开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建,这条街道逐渐成为了哈尔滨的繁华商业中心。

在中央大街上,您可以欣赏到多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在保留着俄罗斯、欧洲以及中国东北特色的同时,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沿着大街漫步,您会看到德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等等,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魅力。

除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中央大街还是一个集购物、休闲、美食于一体的地方。

大街两侧是众多的商铺和精品店,您可以购买到各种时尚商品和特色纪念品。

同时,在中央大街上还有许多特色餐厅和咖啡馆,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咖啡文化。

中央大街不仅有着较高的商业价值,同时也是哈尔滨文化的重要象征。

每年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就在中央大街举行,这是一个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盛大活动。

在冰雪节期间,中央大街将被各种雪雕和冰灯艺术装饰点缀,成为了一个冰雪童话的梦幻之地。

除了冰雪节,中央大街还承载着哈尔滨的其他重要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夏天的哈尔滨夏季音乐节就在中央大街上举行,吸引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参与。

此外,中央大街上还有很多艺术家和街头艺人表演,给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惊喜。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中央大街都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白天,大街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夜晚,霓虹灯光的照耀下,大街显得格外迷人。

而在冬天,中央大街更是被一片片洁白的雪所覆盖,呈现出了独特的冰雪风情。

总之,中央大街作为东北的小巴黎,既展示了哈尔滨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的风貌,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融合。

这里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商业街道,更是一个传递哈尔滨文化与魅力的重要场所。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哈尔滨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该步行街建于1898年,是哈尔滨建城时期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步行街之一。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条迷人的中央大街步行街。

一、历史沿革中央大街步行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的哈尔滨是俄罗斯的军事要塞。

当地的居民和外国移民逐渐增多,为了适应人口增长和商业发展的需求,中央大街作为主要商业街区得到了发展。

最初的中央大街以阿哈罗诺夫斯卡亚街为名,以俄式建筑为主,留存至今。

二、地理位置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中部,南起松花江大桥,北至哈尔滨火车站,全长约1450米。

步行街横贯哈尔滨市中心繁华区域,是哈尔滨的商业、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

三、建筑风格与景点1. 建筑风格中央大街保存了大量的欧式建筑,包括巴洛克、哥特式、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多种建筑风格,展现了西方建筑的魅力。

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外立面色彩繁多,充满艺术感,演绎出哈尔滨独特的历史风貌。

2. 景点中央大街拥有诸多著名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有:(1)哈尔滨中央大街徒步区:中央大街上的步行区域宽敞明亮,两侧是各类商店、餐厅和咖啡馆,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休闲场所。

(2)星海广场:位于中央大街北端,是哈尔滨市的地标之一。

广场上有众多雕塑和纪念碑,还有儿童游乐场和音乐喷泉,是游客聚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大厦街:位于中央大街南端,是哈尔滨最早的商业街之一。

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商铺,是体验传统哈尔滨商业文化的好地方。

四、购物与美食中央大街步行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拥有众多的百货公司、专卖店和商铺,满足了人们的各种购物需求。

无论是时尚潮流品牌、传统工艺品还是特色小吃,这里都能找到。

在中央大街漫步购物,品尝当地美食,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五、文化活动中央大街步行街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等大型文化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冰城之美哈尔滨中央大街

冰城之美哈尔滨中央大街

冰城之美哈尔滨中央大街冰城之美:哈尔滨中央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拥有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张城市名片。

作为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这条长约1.4公里的大街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它以其充满俄式风情的建筑、繁华的商业氛围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座现代化都市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的展示窗口。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当时作为哈尔滨最早的商业步行街之一,其街道便开始沿袭俄式风格的建筑。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如今的中央大街已成为一条宽敞整洁的商业街道,林立着众多建筑风格迥异的精美建筑。

沿着中央大街行走,仿佛置身于一个欧洲风情的小镇。

琳琅满目的商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以及街景中时而出现的古色古香的马车,使人仿佛时光倒流进入了哈尔滨的百年历史。

沿街而立的各式建筑,秉承了欧洲风格的精致和细腻,丰富多样的装饰立面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陶醉。

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多样化,包括巴洛克式、哥特式、折衷主义等。

这些建筑的外墙大多采用砖石材质,结构严谨而坚固。

每一处建筑都带有浓郁的历史氛围,给人一种悠久岁月的感受。

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难以抵挡住这座城市中心的独特魅力。

中央大街既是一个商业街区,也是哈尔滨市的文化聚集地。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商铺,有高档时装店、精品珠宝店等,也有当地特色的食品小吃摊位。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品味中国东北的美食,也能够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

在节假日或特殊时刻,中央大街还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和音乐演出,为游客和居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娱乐。

中央大街的美丽景色并不仅限于白昼,夜晚的中央大街更是迷人。

霓虹灯熠熠生辉,街道两旁的建筑立面被绚丽的灯光装饰得如梦似幻。

夜晚的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另一种风情,给人带来无尽的享受和震撼。

无论是慢慢漫步还是坐在露天咖啡馆的座椅上,都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对于哈尔滨市民和游客们来说,中央大街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地标。

它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是哈尔滨市繁荣发展的见证。

哈尔滨中央大街简介

哈尔滨中央大街简介

哈尔滨中央大街简介哈尔滨中央大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该市最有名的商业街之一,也是城市的文化和建筑的代表之一。

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哈尔滨的建城初期,而今天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繁忙和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

中央大街全长约1.4公里,南北走向,拥有许多欧洲风格的建筑,使之成为迷人的步行区。

它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地标,吸引了许多游客以及当地居民前来游览和购物。

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哈尔滨市还是俄罗斯帝国的外东铁路的通商口岸。

当时这条街道被命名为“中国马尔库尔卡街”,这个名字是为了向当时在此建筑铁路的中国工人致敬。

这条街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央大街成为了一个繁忙的商业区。

它以其传统和现代文化氛围而闻名,吸引了无数人潮并且成为了哈尔滨最热门的地区之一。

在这条街上,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商店、餐馆、咖啡馆和夜市摊位。

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主要是欧洲风格,包括巴洛克、文艺复兴、古典和现代风格等。

这些建筑都很精美,细节独特,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气息。

有些建筑是修复的,有些则是新建的,但它们都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整个街道的环境中。

除了精美的建筑,中央大街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

其中之一是黑龙江省博物馆,这是一个展示黑龙江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附近还有许多美食和购物选择,让游客可以尽情品味哈尔滨的美食和购物体验。

在中央大街的南端有一个叫做“哈尔滨老道外”的地区,这是哈尔滨的传统区域之一,保存着许多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更多古老的建筑和体验到尘封已久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大街不仅成为哈尔滨的商业中心,还成为了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

每年夏季,中央大街都会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冰雕、雪雕等艺术作品。

这个节日也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总的来说,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块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商业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国最有名的欧式风情街之一

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国最有名的欧式风情街之一

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国最有名的欧式风情街之一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欧式风情街之一,是哈尔滨这座冰城的骄傲。

这条街道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欧洲风格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1. 历史背景哈尔滨中央大街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哈尔滨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下,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许多欧洲的商人和建筑师迁徙到哈尔滨,带来了欧式建筑和文化。

中央大街作为当地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地带逐渐形成,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人。

2. 建筑风格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的影响。

这里的建筑大多是石头或砖砌的,具有欧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如拱形门廊、飞檐和精美的雕塑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松花江银行大楼、哈尔滨饭店和新阳光大楼。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细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3. 文化特色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不仅可以欣赏到欧式建筑,还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氛围。

街道两旁建有许多艺术画廊、手工艺品店和餐厅,展示了哈尔滨的艺术和手工艺传统。

此外,中央大街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参与。

中央大街也是哈尔滨冰雪节等重要活动的核心区域之一,成为了哈尔滨这座冰城的代表。

总结: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中国最有名的欧式风情街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欧洲风格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欧式建筑的特点,令人赞叹。

此外,中央大街还承载了哈尔滨的艺术与手工艺传统,并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温暖的夏天,哈尔滨中央大街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一八九八年,初称"中国大街"。

一九二五年被改称为"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全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沿袭至今。

她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

其中车行方石路为10.8米宽。

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13栋。

一条小小的街道,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含括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其含括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多姿,为世上少见。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

1996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历时十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后,于1997年6月1日正式开通,是目前亚洲最长最大的步行街。

建成的步行街环境优美,秩序井然。

她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现代的、历史的、文明的交织点,是哈尔滨人民的骄傲。

一条街演绎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史,一座城市因为一条街的繁荣而名扬中外。

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

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七十一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

市级保护建筑十三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

它是目前亚洲最长的步行街。

中央大街之所以闻名,除因其百年的历史,还因铺就中央大街的方石,据说一块方石的价格在当时值一个银元,几百米的中央大街可谓金子铺成的路。

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央大街的方石还能磨上一二百年。

欧洲风格的建筑布满中央大街,真可谓“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形成的建筑风格,在中央大街您尽可领略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的文化发展史。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步行街和旅游景点。

该街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厚的欧洲风情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历史、建筑风格以及著名的文化活动。

历史与起源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吸引了许多来自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欧洲风格的建筑和文化,为中央大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筑风格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欧洲巴洛克和文艺复兴风格为主,建筑外墙的装饰雕塑、色彩和细节设计都展现着浓厚的欧洲特色。

在中央大街上,您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历史遗迹价值的建筑,如俄罗斯建筑、西班牙建筑、意大利建筑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装饰吸引着许多游客的目光。

文化活动中央大街还是哈尔滨市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每年夏季,这里会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冰艺术家和游客。

在这个活动期间,中央大街被装点成一个冰雪仙境,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形态各异的雕冰作品。

此外,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也是中央大街的一个重要亮点。

这个节日是哈尔滨市最具特色和世界知名度的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冰雪节期间,中央大街被打造成一个灯火辉煌的冰雪世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冰雕和灯光秀。

总结哈尔滨中央大街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备受瞩目。

作为哈尔滨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中央大街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哈尔滨中央大街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有机会亲身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中央大街是位于中国哈尔滨市的一条著名商业步行街,也是该城市的地标之一。

这条长约1.4公里的街道,自从建成以来,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故事的发生。

中央大街最早的雏形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俄罗斯殖民时期。

当时,哈尔滨是一个边境小镇,因地处交通要冲而逐渐兴盛起来。

为了方便行人和商业发展,当局决定修建一条宽阔而美观的大街,便于人们闲逛购物。

于是,中央大街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大街逐渐成为了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20世纪30年代,许多洋行、商铺和酒吧陆续在这里开业。

中央大街成为了各国商人和旅行者的聚集地,熙熙攘攘的人群充斥其中。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几十年里,中央大街经历了一段寂静的时光。

随着国家的动荡和外来文化的消失,这条曾经的繁华街道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腾飞,中央大街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经过修缮和更新,中央大街重新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如今,它成为了哈尔滨市繁荣和多元文化的象征。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独具风格的欧式建筑,也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

这些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店铺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画卷。

作为哈尔滨市最具代表性的街道之一,中央大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购物者。

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美食、购买纪念品,也可以领略到哈尔滨特有的冰雪文化和之前未曾见识过的新奇事物。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不仅仅是一段过往,更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见证。

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每天都在为这座城市写下新的故事。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

中央大街的历史故事中央大街是中国哈尔滨市的一条著名步行街,也是该市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这条街道的历史故事深深影响了该市的发展和变迁。

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哈尔滨城市规划的初期。

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被定为俄罗斯帝国在中国的东北边境卫星市。

1901年,哈尔滨市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其中包括了中央大街的设计。

街道计划由沙俄的建筑师康斯坦丁·德·赫尔福特负责,他遵循了当时流行的哥特式风格。

当时的中央大街亦称为“雅博街”。

在1903年至1905年之间,中央大街开始建造,成为该市的主要商业街道。

这条商业街道以其华丽的建筑和丰富的商业活动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游客。

当时的中央大街主要是由许多俄罗斯商人开设的商店组成,这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俄罗斯文化与艺术。

然而,中央大街的兴盛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20世纪初的1905年,中国爆发了反沙皇的动乱,这也影响了哈尔滨市的商业和社会环境。

战争和社会动荡使得俄罗斯商人纷纷离开中央大街,回到俄罗斯。

不过,在这个时期留下的建筑仍然保留在中央大街上,并成为该地的重要历史遗迹,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社会面貌。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哈尔滨成为了流亡俄国白军的重要据点,也成为了流亡民主政府的临时首都。

中央大街成为了流亡俄国白军官兵及其家属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这段时期,中央大街上曾充满了流亡俄国商人、政治家和军人的气息,也使得这条街道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大街逐渐恢复了商业和文化的繁荣。

1946年,这条街道正式更名为中央大街,标志着哈尔滨的重要商业街道成为了一个康庄大道。

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漫长的保留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商业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然而,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大规模经济改革也给中央大街带来了挑战。

在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深化的旧城改造运动中,哈尔滨市对中央大街进行了重建和拓宽。

原来的木质建筑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所取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介绍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中心地带,是该市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洲风情和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在国内外游客中享有盛名。

本文旨在对中央大街的起源、历史、建筑风格和美食文化进行全面介绍。

一、起源与历史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在俄罗斯殖民地时期,哈尔滨称为“小马兰”,是一个重要的俄罗斯贸易中心。

为了方便俄罗斯移民居住和俄式商业活动,中央大街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得以建设。

中央大街的名称也源于此时,有时候也被称为“中国松花江上的俄罗斯大街”。

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和多次整修,中央大街如今成为了一个集购物、观光和休闲于一体的繁华街区。

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二、建筑风格中央大街以其欧洲风情建筑而闻名,这些建筑的风格各异,包括巴洛克风格、罗马式风格、拜占庭风格等等。

这些建筑物大多建于20世纪初,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历史遗产。

这些建筑物的外观精致而独特,其大部分都采用砖砌结构,红色砖墙和绿色屋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在夜晚,这些建筑物的外墙还会装饰着华丽的灯光,给中央大街带来了浪漫而壮观的氛围。

三、美食文化中央大街除了建筑风格吸引游客外,还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而著称。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小吃和国际美食,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中央大街最有名的美食之一是俄式糕点,如可颂面包和蛋糕等。

这些糕点酥皮松软、口感丰富,是游客必尝的特色美食。

此外,中央大街还有许多著名的餐厅和酒吧,提供各类中西餐和饮品,让游客可以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舒适的用餐环境。

四、文化活动中央大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和美食的地方,还是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每年夏天,中央大街都会举办哈尔滨国际音乐节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游客前来参观和表演。

此外,在节假日和特殊的纪念日,中央大街还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灯光秀、花车巡游等,增加了游客在这里的娱乐和观光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哈尔滨中央大街

(上中国历史文化名宅)
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全长1450米,原名为"中国大街”,于1928年7月改名为“中央大街”。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街路,1997年6月1日将其改造成步行街,成为当时亚 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

中央大街与哈尔滨建城几乎同步,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尽显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 式生活;整条街由方石铺成,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在中外道路史上极为罕有。

中央大街曾经洋货云集,现已成为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中央大街整个步行街区是全 国第一个开放式、公益型建筑艺术博物馆一一被称作"汇百年建筑风格聚世界艺术精华”的中央大街建筑 艺术博物馆,汇集了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 影响力的建筑流派。

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 人夜色,构成人们心中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

各具特色的中央大街旅游 文化品牌活动,老街音乐汇、西餐节、时尚巡游、冰雪艺术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

扫描关注更多精彩
百年马迭尔流光溢彩的中央大街央大街
冬趣都市旋律街景雕塑马迭尔冷饮厅老街音乐汇时尚巡游
街景随拍。

中央大街的故事

中央大街的故事

中央大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亚洲最长的步行街,也是一条充满历史和文化的街区。

这条大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98年。

当时,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

铺路用的方块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

1925年,我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的市政政权。

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

在20世纪初的繁荣时期,中央大街曾是西方列强在哈尔滨的政治、金融、贸易中心。

在这条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西洋建筑,如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建筑、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建筑等。

这些建筑见证了哈尔滨的近代历史变迁,也成为了中央大街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中央大街不仅是哈尔滨的标志性街道,也是一条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步行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也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特色小吃。

这条街道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购物。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的历史。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6年,1924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当时的“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块。

这种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花岗岩石,形状酷似俄式长型面包,经历岁月上万次的磨砺,已经圆滑无棱,闪闪发光。

当时一块方石价值是1美元,而那时1美元够一个平民一个月的生活费,七百多米长的大街,可谓是金子铺出来的路。

当时的中国大街,来往的大都是外国人,中国人要进入这条街必须西装革履。

这条街上云集了欧式风格的商店、面包房、饭店、旅店、咖啡厅,华梅西餐厅、马迭尔宾馆,在远东地区是相当有名气的。

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裘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日本的棉衣、瑞士的钟表等等都应有尽有,有人称之为|“国际商品博览会”。

当年,女作家萧红与萧军也曾多次在这条街上流连。

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

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改建为步行街,这是当时国内并不多见的最长最大的步行街,而且是石头道。

特别想体会一下脱了鞋子光脚走在石头上面的感觉,但已经用心在上面无数次体味过这样的感觉了――冰凉凉的,硬中有柔,特别熨帖。

步行街会对这石头道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有关人士说这条至少路还可以使用二、三百多年不用修复。

中央大街上的百年石头道来源:赵天华[点击放大]再说说中央大街的建筑。

走在中央大街上,你既使对西方建筑的任何风格都不了解的话,仅从它形式多样、建设精美、充满情调的视觉上,那圆形的、尖顶的,那窗、那门、那檐,以及墙上的浮雕像,立在街边的雕塑,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浓郁的异域风情。

有人说,如果你没到过莫斯科、巴黎等欧洲国家的城市,尽可以在中央大街上领略欧洲城市的特色。

中央大街的建筑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流派风格:有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巴洛克式、18世纪折衷主义建筑和19世纪新艺术运动建筑。

在西方建筑史上用了三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在中央大街上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仅此多种样式的建筑汇集在这一条街上,使中央大街成为当时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十条大街之一,与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等齐名。

中央大街2010.3

中央大街2010.3

更增加了它的魅力。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中央大街全场1450米,路宽11
米,人行道宽2至6米,仍保持圆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
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罗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13栋。


加上风格各异的辅街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
浮萍的水泡中随风摇曳。中东铁路的铺设,破坏
了这里的宁静,铁路工程局所需的筑路机械和材
料,从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和伊曼起程,上溯乌苏
里江、黑龙江、松花江运抵哈尔滨。中央大街北
头防洪纪念塔以西,便是当年的卸货场地。运送
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沼泽和苇塘中碾出了一条泥泞
的土道,形成了一条街。这街就是后来的中国大 街(中央大街更名前被称为中国大街)。
中央大街的建筑涵括了西方建筑史
1 简介 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在西方
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 式,在中央大街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 间就形成了,使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 著名的街道之一。人们将中央大街同 伦敦的摄政王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 大街、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 座大街、上海的外滩和天津的维多利 亚大街相提并论。
1925—1930回归 1926年,中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的市政权,1927年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
改俄文街名为中文街名,1928年7月,中国地方当局顺应民意,将中国大街正式 改称“中央大街”,同时改换街牌。中央大街成了哈尔滨最洋气的街道。那些没 有到过莫斯科、巴黎、罗马的人在这条街上尽情感受到异国风情,领略到欧式建 筑的风采。而那些曾游历过世界的人,在这条街上感受到的是欧罗巴的文化气息。 这条街上处处展示出哈尔滨“国际都市”的风情。
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

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 美不胜收

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  美不胜收

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美不胜收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美不胜收哈尔滨,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城市,以其寒冷的冬季和独特的俄罗斯风情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条令人心驰神往的街道,那就是哈尔滨中央大街。

作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中央大街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地标之一。

它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东西走向,全长1.45公里。

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基隆街,最早建于1898年,后来在1900年改造为中央大街。

经过多次的改建和维修,这条街道逐渐成为一个集购物、美食、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在中央大街上,拥有众多的欧式建筑,这些建筑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给人一种恍如置身在外国的错觉。

你可以看到法国巴洛克风格的梅瑟尔宫,俄式的伊万诺夫大楼,德国顾乡银行等等。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着哈尔滨百年商业文化的发展,更彰显了历史的沧桑与繁华。

除了建筑的特色,中央大街上还有许多有名的老字号店铺。

例如,老字号的“中央大宴”餐厅,创办于1906年,以其精致的烤鸭和独特的菜肴吸引了无数食客。

此外,还有源源不断的俄式甜点和街头小吃,如俄罗斯布丁、俄式炸鸡等等,使人大饱口福。

在中央大街漫步,你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表演和街头乐队的演出。

无论是魔术师的变魔术,还是音乐家的琴声,都可以让你感受到无尽的乐趣和艺术的魅力。

而夜晚的中央大街更是熠熠生辉,灯光璀璨,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梦境中。

中央大街还有一些文化和旅游景点,如哈尔滨市博物馆、哈尔滨市美术馆、老道外风情街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也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和交流的机会。

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哈尔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除了以上的特色之外,中央大街还有许多购物商场和精品店,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多样的购物选择。

你可以买到各种时尚的服装、饰品和纪念品,带回家,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感受到哈尔滨的魅力。

总的来说,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一条美不胜收的街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中央大街形成的历史资料

中央大街形成的历史资料

中央大街形成的历史资料
中央大街位于中国哈尔滨市,是该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

这条街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哈尔滨建城之初。

当时,哈尔滨是由俄罗
斯人建立的一个小镇,中央大街就是当时的市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尔滨逐渐发展壮大,中央大街也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了欧洲风格,尤其是俄罗斯的影响。

这里有许多建筑物保留了俄式建筑的特色,如红砖、尖顶和彩色玻璃。

这些建筑物沿街而立,使人感受到了浓厚的欧洲风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央大街经历了许多变迁。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建筑物被毁坏,中央大街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然而,中国
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大街也得到了重新修复
和整治。

如今,中央大街成为了哈尔滨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和购物区,
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商家。

中央大街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观光和购物。

其中,冰雪大世界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每年冬天,中央大街
会被打造成一个冰雪王国,各种雕塑和建筑以冰雪为材料制成,给人
一种神奇的感觉。

总之,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市的标志性街道,见证了这座城市的
历史与变迁。

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商业街区,也是哈尔滨的骄傲和文
化底蕴的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步行街的建立使中央大街的交通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重 要历史保护建筑焕发了新的活力。为了满足步行者的使用要 求,步行街还开辟了5处休闲区,即中央商城休闲区(商业 功能,西六.西七道街休闲区 娱乐功能),金谷体闲区(休 闲绿地功能),西十三道街休闲区(休闲功能)和紫丁香体 闲区。
• 这些措施从保护历史建筑和空间的角 度讲是积极而适用的。正因此,它吸 引了大量的市民和参现者。在这里, 人们寻求的已不仅仅是城市历史空间 的再生,而是一种生活的再生。中央 大街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个转换场 景,当你从中穿过,其中留下清晰的 足迹。这足迹是可记忆和可触摸的。
文化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

该建筑以硕大的体量加入 到中央大街上.其大面积 玻璃幕墙的采用和所谓欧 式风格的符号化处理,使 该建筑成为中央大街上被 某些人称之为“后现代” 的怪物。中央大街的空间 和历史气氛以及街道的立 面连续性在这里被忽然打 断,结果使其成为中央大 街上唯一的一座自我标榜 和趾高气扬的建筑。中央 商城的建设严重破坏了中 央大街的整体尺度关系。 因此,保护与继承历史文 脉,维护传统环境的价值 迫在眉睫。
• 对于许多年久失修的 建筑而言亦可采用 “旧瓶装新酒”的 办法,即在保持建筑 外观不变的前提下, 改善内部功能环境, 转变职能开发新的功 用。教育书店的改造 和价值维护即为其例.
• 选择一条街转变为步行街的重要条件是, 在这条街上要集中足够数量的商业项目和 建筑古迹。正如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所 表明的那样,传统空间比现代空间更具吸 引力。
老街印象
银装素裹
夏 季 哈尔滨的灵魂深处。
• 中央大街见证了太多的人和事,有许多事已不 留任何痕迹,有的事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并已 成为传奇。哈尔滨因中央大街而出名,而中央 大街则以西方建筑群而闻名于世。

中央大街全街区现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其 中主街17栋。在这些建筑中,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 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 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 术的百年精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在西方也需要数百年才能形成的 建筑风格,在中央大街却仅仅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堪称 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解决办法
•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解 决办法,就是以历史文脉为基础,历史环 境为背景,结合当代的城市发展与更新的 机制,从保护措施的决策层、规划设计部 门、管理实施等方面去研究保护的内在运 行程序和办法,建立适应新型经济体制和 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益的最大化和 最优化,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面包石
• 中央大街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 街由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 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 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 花岗岩石块,宽度为10沙绳 (俄制度量单位:1沙绳等于 2.134米)。铺路用的方石块每 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 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 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 光亮、圆润,在中外道路史上 极为罕有。“中国大街”足有1 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 大约铺有石块87万块,真可谓 是黄金铺路。
• 5
• 6
大安商厦
教育书店
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仿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20世纪30年代
1916年
• 7 双鱼座婚纱摄影影楼 1919年 •
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 文艺复兴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艺复 兴建筑风格产生于15世纪意大 利,对世界建筑发展有着深刻 的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大批欧洲移民进入哈尔滨,因 而在哈尔滨的欧洲移民的建筑 物,大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的特点。 • 建筑的立面处理包含古典 手法,檐壁饰有生动的植物浮 雕和托檐石。屋顶常见法国的 孟莎式双折坡顶,有的结合以 造空的女儿墙,从而美化了建 筑物的整体轮廓,使雕塑风格 更为鲜活。
建 筑 特 色
• 序号 建筑现名称 代
• 1 • 2 KFC 塔道丝西餐厅
建筑特点
建筑年
1914年 1907年 20世纪20、30 1919
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砖木结构 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砖木结构 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砖木结构
• 3 百年老街酒店 年代 • 4 年
雪中彩影婚纱摄影
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砖木结构
历 史 与 发 展
目录
• • • • • 一:老街介绍 二:老街历史 三:街区中存在的问题 四: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五:老街印象
中央大街简介
• 哈尔滨是一座北国名城,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城。中央大街,哈尔滨的显著代表和突出标志。自1997 年6月1日建成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来,经多次改造建 设,目前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享誉海外的,全国一流的, 独具文化魅力的,集商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步 行街,为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 尔滨增添了一抹新的神韵。 • 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马路方石路宽10.8 米。中央大街步行街区总占地面积94.05公顷,约1平方公 里,东起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西侧建筑红线,西至通江街 友谊路至经纬街路段东侧建筑红线,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 街路段北侧建筑红线,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侧建 筑红线的区域和防洪纪念塔广场区域。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面临的基本矛盾
• 一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毁坏;二是,发生在1979年至今的 时段内,表现为保护性毁坏,有的是建设性毁坏。上世纪八十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央大街重新焕发出 强劲的生机活力。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央大街再度呈现商家林 立、人气兴旺的繁华景象,综合区位条件及其商业价值迅速改善、攀 升。随着经济因素和建筑自身的发展,那些代表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 见证的传统环境正趋于淹没在现代化的海洋中。许多有价值的建筑被 拆除或披上现代的外衣翻建成假古董或现代建筑所置换。中央大街的 建筑艺术精华在于欧式风格,和建筑本身不高于24m 的宜人尺度。 一些后期插建的建筑,就像几个不和谐音符,严重破坏了欧式建筑艺 术格调,也影响了历史名街的风采。甚至包括象中央商城那样对街道 造成了的严重文化肌理损伤。如下图所示:
新艺术运动建筑
• 道里秋林商店(中央大街 137号)建于1919年,原为 俄国商人伊雅·秋林经营 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后 改为秋林百货商店。建筑 物主体三层,各层间以腰 线分割,自上而下窗口逐 渐缩小,显现出稳定感; 画龙点睛式的一樘三心挟 券圆形扁窗为新艺术运动 建筑特色定了性,砖混结 构,属新艺术运动风格, 是哈市Ⅰ类保护建筑。
文化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
• 1 与居民群体利益的矛盾 •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是要保护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历史 悠久的传统街区、包含文化信息的历史建筑。然而,这些历史环境, 其功能衰退和建筑老化现象严重,与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存在着大的 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的严重滞后,使居民生活质量和水 平受到严重制约,并由此导致居民的乱搭、乱建、乱堆等行为发生, 破坏了传统建筑的空间环境特色。 • 2 与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的矛盾 •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的兴起,旧城改造成为新兴的 投资热点。中央大街直通松花江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段,存在着巨大的 开发效益,这种情况造成了街区开发中房地产开发商的一种急功近利 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应用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上,必然形成一种缺 乏整体联系的恶性发展模式

折中主义代表
中央大街药店(中央大街 92号)建于1921年,原为 伊格莱维纤商店。砖木结 构,折衷主义风格,是哈 市三类保护建筑。
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 新艺术运动源于欧洲,是为突破“折 衷主义”而出现的新的建筑艺术风格。 其特点为力图摆脱古典传统形式,创 造一种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凝练手法和 简化装饰。建筑特色是外形简洁,常 用简单的流畅的几何曲线。门窗洞口 常采用圆角方额;突出曲文凹凸花饰 和流水曲线砖垛装饰;檐口部位与众 不同,富有雕塑性。在1898年以 后,哈尔滨出现了新艺术运动建筑。 层数不高,各层门窗做有机的变化, 楼梯、栏杆、阳台的金属构件模仿植 物形态,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 息。新艺术运动建筑又译为摩登式建 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艺术运动 在欧洲的时间并不长,大约不到10 年,而在哈尔滨却持续30年。应该 说,哈尔滨是新艺术运动的终结地
• 中央大街的传统环境 的保护问题近年来得 到了一定的重视。对 于传统建筑的保护而 言,“旧瓶装旧酒” 固然值得提倡,为了 从整体上改善中央大 街的空间环境质量, 哈尔滨市政府针对该 街制定了一系列保护 策略,对历史建筑强 调以修缮维护为重点, 能够保留原有外部造 型及内部空间的继续 其原功用,例如马迭 尔宾馆

巴洛克建筑代表
教育书店
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 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 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 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 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 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 重纯形式美。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 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 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 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十九世纪末 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 出。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 剧院、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 筑、巴黎的圣心教堂
巴洛克建筑风格
• 巴洛克建筑是17至18世纪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 自由,追求动感,喜好使用富丽的 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 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 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 氛。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不圆的珍 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奇异古怪, 古典主义者用来称呼那种被认为是 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们以 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 一反僵化的古典形式,于是形成巴 洛克建筑风格。在哈尔滨的建筑中, 典型代表是教育书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