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第二课时)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3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2f9d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5.png)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10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
3、正确认读本课1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贴有生字的大转盘、印有“识字小博士”字样的小奖章。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
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
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标然段;(2)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1)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2)评选出小组的“朗读小状元”。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这一环节把主要活动放在“读”上,读书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引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注重读的面,让全体同学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读的要求明确,学生易于操作。
)5、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淹没农田冲倒百姓父亲带领修筑才能制伏挖洞水势辛苦入学a、小组合作认读。
b、开火车检查。
(2)做“大转盘”游戏认读生字。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很多,在引导学生读文时,教师巡视可发现:有一些字是学生普遍认读困难的,如:“势、淹、伏、制、领”等。
因此可以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贴在课前准备的转盘上。
〉(通过大转盘的游戏,帮助学生加强认读,突破识字难点。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ae63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9.png)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明白水的重要性,学习使用简单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并能借助图片和语言描述故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讲解故事,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学会用简单词汇描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故事图片、教学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5分钟)1. 教师自我介绍:向学生介绍老师的名字、爱好等,并询问学生近日的情况。
1. 教师口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你们听好了哦。
”2. 呈现故事图片:呈现《大禹治水》的故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
3. 向学生提问:谁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治水的?Step 3 讲故事、反复朗读(10分钟)1. 讲故事:用简单的语言给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包括大禹的成年礼、治水的经过、治水的收获等内容。
2. 反复朗读:让学生一起朗读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1. 活动导入:向学生展示教学卡片,并提问:“大禹是怎么治水的?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一下。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描述故事情节,并将教学卡片正确贴在黑板上。
3. 老师点评: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贴画进行点评,做到认真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1. 操练词汇:出示PPT,教授课本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2. 联想猜词:给学生出示用纸上的一部分图片,让学生联想出全图所表示的词汇,并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3. 故事复述:学生分成小组,一组讲述大禹治水过程,一组讲述治水的结果,通过复述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1. 教师导入: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自问自答:“我们今天学了哪个故事?主人公是谁?他是怎么治水的?治水的结果如何?”2. 学生互动: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f6b91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1.png)
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案【篇1】【教学要求】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
指名读。
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4)齐读课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da92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14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了解神话想象丰富、具有神奇色彩的特点,掌握“窟、栖、悯、矗、拯、疏、跋、涉、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赏析神话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力量。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精神。
2、难点:分析合乎人物身份、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以及大禹形象。
[教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一般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理清课文思路,分析第一部分。
2、难点:理解禹的不平凡的出生。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转困的百姓,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他就是大禹。
(二)了解神话。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三)出示幻灯,进行字词教学。
(四)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思路。
讨论后明确:第一部分(1—4)写鲧治水被杀和禹的出生。
第二部分(5-14)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三部分(15-17)写大禹哭石生启,被尊为“大禹王”。
(五)讲读第一部分。
1、课文如何描绘这场大水灾?说明什么?明确:课文从田淹、房毁、人们无处栖身这几方面突出了上古这场水灾水势的浩大、灾难的深重。
这样写既点明了治水的必要,也为鲧治水失败被杀作了伏笔。
2、面对这场灾难,众神、鲧、天帝各采取了什么态度?明确:众神: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鲧:费尽心机偷来息壤,拯救人民;天帝对鲧违背他的旨意非常恼怒,派火神杀了鲧。
3、鲧是怎样治水的?如何评价他?明确:鲧治水方法不对,但他具有为拯救人民而不惜冒犯天帝的勇敢和刚强的行为,是一个英雄。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742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f.png)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描写了中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材语言简练,生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和成就,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治水技术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启发学生对于科技与文化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和意义;2)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治水技术和智慧,了解治水的重要性;3)学习本文中的词语、句型与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语感。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3)通过课堂互动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情节和主旨,体会传统文化中的治水智慧;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形成对于治水智慧的认识;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积累词汇,让学生能够进行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课文题目《大禹治水》,并通过简短图片展示,简单介绍《大禹治水》故事的前因后果,并向学生提问:“您知道《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吗?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洪水?大禹是如何治水的?”2.通过启发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自来水的来源和作用。
并提问学生:“自来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二、学习与理解(30分钟)1. 朗读课文:教师先进行课文朗读,学生跟读或齐读。
2.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教师通过问答、图、文字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全文,并让学生回答细节性问题。
如指出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和句型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提问学生:“大禹治水采用的技术有哪些?在这种技术的基础上,大禹又采取了哪些智慧的方法来治水?”3. 学习与感悟: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看和感受中国古代的治水技术和智慧,启发学生思考治水的重要性及意义。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ebe279f524ccbff02184d6.png)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泰兴镇大生小学徐明香【教材分析】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仿写句子,或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禹顾大家、弃小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的智慧、勇敢、坚强。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洪水)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洪水?指名说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危害呢?出示课件师:农田被淹没了,老百姓就没有吃的了;房屋被冲倒了,老百姓就没有住的地方了,老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啊?出示第一小节生齐答相机板书:无家可归指名读第一小节齐读2.过渡:洪水这么无情,老百姓多么可怜,是谁来救老百姓的呀?(大禹)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大禹治水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件中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被洪水袭击的悲惨场面,学生受到了视觉冲击,心灵也因此被深深震撼,为后面的学习做了情感的铺垫。
二、简单回顾课文1.师: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洪水有没有被制服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自由读课文2.师:洪水被制服了吗?(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什么样的日子?(安定)相机板书:安定【设计意图】:这是对整篇课文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课文。
小学课文《大禹治水》优质教案
![小学课文《大禹治水》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02f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a.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课文《大禹治水》优质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大禹治水》的内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大禹治水》的主要内容和大意。
2. 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意义。
难点:1. 理解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热爱祖国、为人民谋福祉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述教学法: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禹治水》的课件或黑板报。
2.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洪水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大禹治水。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大禹的聪明才智、治理洪水的艰辛过程以及大禹为人民的福祉付出的努力。
2. 学生分享学习体会,讨论大禹治水故事中的感人之处。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禹治水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人民谋福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深入学习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讨论大禹治水过程中的difficulties 和解决办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大禹治水故事中的精神内涵。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867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5.png)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为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是本册的第二篇课文。
本课从小朋友旁观者的角度,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叙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担责的品质。
教材难度适中,情节有趣,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2)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大禹治水的意义。
(3)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先辈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大禹治水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材、录音机、图片、黑板、书法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大禹治水》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通过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播放第一课时的录音,学生跟读。
3.老师小结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Step 2 学习(30分钟)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师生共同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大禹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鼓励学生团结合作,相互补充、扩展自己的观点。
5.老师进行课堂点拨,给予肯定和合理化建议。
Step 3 输出(30分钟)1.学生进行简单的书法表演,将课文中的精彩句子用书法笔书写在黑板上。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写一个小故事,讲述自己做大禹治水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讲述自己的故事。
3.其他小组的学生听完故事后,互相评价和表扬,鼓励他们勇敢担责、团结合作的品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大禹治水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ee1a02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7.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五章《大禹治水》中深入探讨第二课时。
这一课详细讲述了大禹如何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以及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大禹的智慧和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及方法,体会其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治水过程图解。
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洪水灾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治理洪水,从而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尝试朗读。
3. 讲解生字词(10分钟):针对学生找出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课文解析(15分钟):详细讲解大禹治水的过程,通过图解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句子仿写。
7. 朗读课文(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列表。
2. 大禹治水过程图解。
3. 课文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大禹治水的过程。
答案:大禹带领人民,开凿河渠,引导洪水入海,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
2. 作业题目:用“因为……所以……”造句。
答案:因为大禹善于治理洪水,所以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大禹治水的其他故事,下节课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从自己做起,保护水资源。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9篇)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684c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4.png)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9篇)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活动延伸】观看壁画并讲述故事。
大禹治水禹是一位神仙,他来到人间和阿娇姑娘结了婚,住在山洞里。
有一年洪水泛滥,禹告别新婚的妻子,号召人和天神们团结起来到会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办法。
禹在去会稽山的路上遇到乡亲,乡亲告诉他阿娇怀孕了。
禹听了很高兴,但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他只好托乡亲转达他对妻子的问候。
人和神都按时赶到了会稽山。
禹说:“我想应该用疏导的方法,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于是,禹带领众人动手开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来填平洪水冲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条又一条河道。
又是一天,禹带领人们经过自己的家乡。
一位乡亲告诉他阿娇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
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说:“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为我而耽搁了大家。
”他托乡亲把草药带给阿娇,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231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2.png)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2)能够初步理解大禹治水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并理解的能力;(2)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讲授、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大禹治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
2. 难点: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工具、教材、学生课本、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口述《大禹治水》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师生共同看图,通过图片感知故事情节。
2. 教师讲解(1)呈现教学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大禹治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通过阅读故事情节,给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3. 教师让学(1)师生共同阅读教科书第5页,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交流归纳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的演讲和提问。
4. 学生合作(1)师生共同查找资料,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并进行讨论。
学生间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教师总结(1)教师总结大禹治水的重要意义并进行点评。
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
(2)教师说明下一节课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理解了大禹治水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学生通过听故事、展示报告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参与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176f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0.png)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通用13篇)相关推荐《大禹治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通用13篇)《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
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4、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禹(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将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个别读、齐读课题。
2、“治”是本课中一个新学的生字,伸出你的小手认真地写写这个字。
组词游戏: 治,我是治水,你是?板书:治理3、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也读“制”,跟老师书写,这是什么制?从文中找个词:制服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板书:洪水(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共,合起来就是洪)。
指导读出水的气势。
5、齐读黑板上三个词,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禹治理洪水,最后将它制服的事情过渡: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最终制服了洪水。
他是怎样治水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去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2、孩子们,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洪水凶猛,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3、都是洪水惹得祸呀!看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你们看——(洪水泛滥视频)4、在动画情境的渲染师配乐范读:洪水泛滥,滔滔不绝,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海。
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 听到——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又好像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5、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4246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b.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禹治水》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大禹治水》。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的勇敢、智慧和奉献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学习大禹的勇敢、智慧、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大禹治水》。
难点: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的勇敢、智慧和奉献精神。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讨论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引导学生思考大禹是怎样的英雄。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讲解课文(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大禹治水的过程和大禹的品质。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体会大禹的勇敢、智慧和奉献精神。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体会大禹的英雄气概。
(3)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记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大禹的勇敢、智慧和奉献精神。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讨论大禹的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后延伸(1)学生通过课后资料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4.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禹的勇敢、智慧和奉献精神。
《大禹治水》教案设计
![《大禹治水》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ff09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1.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禹治水》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故事,理解大禹的聪明才智和伟大贡献。
2. 通过分析大禹治水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习大禹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实验过程。
2. 大禹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难点:1. 大禹治水的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道理。
2. 引导学生理解大禹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图片、大禹精神的表述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禹治水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大禹的聪明才智和伟大贡献。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大禹治水的过程,探讨大禹治水的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道理。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禹治水的方法和经验,强调大禹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深入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精神的意义。
3. 分享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总结升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禹精神的价值,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大禹治水的画卷。
2. 写一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心得,表达自己对大禹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价则通过课后作业和课程测试来评估学生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以及大禹精神的吸收内化程度。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80a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e.png)
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大禹治水》这个故事。
2.通过故事的学习,了解大禹为人民解决洪水问题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2.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具准备:课文及课文的彩图、小黑板、拼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进入教室后,先和学生们互动交流,询问他们上课前做过的事情,并谈谈做这些事情的感受。
例如:你们上课前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在上课前观察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以此引出课文《大禹治水》。
二、讲述故事1. 通过教师讲述的方式,简单、生动地讲述《大禹治水》这个故事。
2. 教师用课文的彩图来辅助讲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
3. 讲述过程中,适时地停下来,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例如:大禹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做了哪些努力?大禹使出了什么办法解决洪水问题?4. 故事讲完后,再次向学生确认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并纠正他们的理解错误。
三、小组活动1.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三到四人。
将课本上的课文分成几个小段落,然后将这些段落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小组。
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的段落,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 时间到了,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把他们重新组合好的故事贴在黑板上。
3. 教师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四、合作探究1. 让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有关插图,从中找出有关《大禹治水》的关键词,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画出自己对于大禹治水的理解的图片。
2. 学生完成后,教师将学生的图片都贴在黑板上,和学生一起讨论。
例如:学生画了大禹治水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禹解决洪水问题的方式。
五、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整个课堂内容,让学生回忆整个故事,并确保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2. 教师提问学生,大禹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全,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六、布置作业将学生回忆故事的过程记录下来,并注意语法和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下节课上,学生将会分享自己完成的作业,以及对大禹治水的思考和表达。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水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水](https://img.taocdn.com/s3/m/2fbbcd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c.png)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治水方面,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水已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防洪、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和水生态保护四个方面谈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水的重要性和措施。
一、防洪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和破坏力最大的,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洪就是一种有力的应对策略。
当前智能化的水文监测设备已经可以实现对各类水文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掌握洪水形势。
的地球物理控制系统有望对洪水形势及时作出预警和预测,从而为抗洪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施工悬浮平台、水泵、水泥或沙袋、水坝等大型设备的运用还可以扩大洪水防治的力度。
二、水资源管理水是我们生命的重要资源,保障水的供应和协调水量的配置一直都是我们重要的任务。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水文分析模型能够以高精度预报气象变量的形式,评估水资源的供应状况。
多元数据处理算法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从而为制定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实践中,遮阳器、滴灌系统、节水设备等先进的水资源利用和节约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望带来显着的效果。
三、水环境监测水的污染极大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现代科技手段能够辅助监测水环境并及时采取措施。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可以布置在水系普遍分布的区域进行水环境监测。
行业特定的应用程序,如污水处理、自动水质监测设备和无人操作装置将可以作为水质监测和河流监测的智能辅助工具。
使用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等新材料开发高效能的污水处理技术也是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解决方案。
四、水生态大保护生态系统是生命的家园,而保护生态平衡需要我们多方面、多领域的合作和攻关。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为保护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a98192a6c30c2258019e42.png)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5 大禹治水,我们知道课文讲了谁?讲了大禹的什么事?小朋友学得真好,都记住了。
这一课的生字还记得吗,谁再来读一读,一行一行读。
滔滔的洪水仔细地察看安定的日子伟大的英雄无家可归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代代相传mòdǎo淹没农田冲倒房屋治理洪水察看水流▲▲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引导洪水制服洪水感激英雄1、读第一行,发现了什么2、读第二行,它们都是什么3、读第三行,提示: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两个字的读音。
4、自由轻声读三四五三行,思考这三行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动作的词和名次搭配要恰当,课文里这样的词很多,我们要特别关注。
5、这些词语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是哪两个?指名回答,读一读,要注意区别。
过渡: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洪水怎样?洪水给老百姓带来哪些灾难?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凶猛和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1、看书自由朗读。
2、指名交流。
3、看视频。
4、指名说看到了什么?5、师述:孩子们,这就是滔滔的洪水,指名读好这个词。
2-3人6、这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老百姓没有——吃的了滔滔的洪水还冲到了房屋,老百姓没有——住的了。
这就叫无家可归7、师补充说明: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生活着;为了避开洪水,人们还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
没有食物,他们吃树皮,吃草根,日子过得很悲惨。
8、你同情他们吗?指名1-2人读,齐读。
过渡:读着这一段文字,我知道洪水的凶猛,老百姓的凄惨了。
大禹也看到了这一切,他怎么想的?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指名读出禹的决心。
2、禹在干什么?自由读。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一)学习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1、大禹治理洪水,先……然后……最后……2、看图,禹在干什么?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c65fbf12d2af90342e63d.png)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持续学习《大禹治水》,第一老师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学习的生字词。
看看谁读得字音正确,并且声音响亮。
(出示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2方才小朋友们读的真好,课题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如何?请翻开书迅速地读一读,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引读:结果 ——(出示句子)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平定的日子,大家特别感谢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终究有多大?大禹是如何制服大水的呢?为何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豪?这节课我们一同来研读这些问题。
(板书:伟大)二、创建情境,念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当时那洪水终究有多大?老百姓究竟有多苦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形吧!(放录像)2、在动画情境的衬着下发问:方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狠,你忧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沟通)出示句子:好久好久从前,滔滔的洪水吞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子,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从哪些词能够看出洪水来势凶狠,理解“无家可归”。
4、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子,吞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如何?你能经过你的朗诵表现出洪水的凶狠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狠些吗?经过你的朗诵,我忧如看到了波浪滔滔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忧如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周避祸,真是太可怜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同满怀怜悯,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日子,你们说能让老百姓这类磨难的日子持续下去吗?(不可以)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祸真是太大了,该不应治?这时谁自告奋勇?大禹也像你们同样,下信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这个信心下得好!一同来读好这句话。
《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教案
![《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5aef9765ce050876321346.png)
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交流)引读:结果——(出示句子)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①这洪水究竟有多大?②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板书:伟大)(过渡的这三个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
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治水》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研读课文3.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大禹巧妙疏导的治水方法,一心一意的治水精神。
2.能正确、流利、熟练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
3.通过拓展积累,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故事,并引导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重、难点:
1.熟读课文,尝试复述。
2.引导探究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所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大禹治水》。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洪水毒蛇猛兽伤害
灾难仍然认识恢复继续消退教训被动
(1)开火车读(横着读);
(2)开火车读(竖着读);
(3)全班齐读。
3.我们还学习了课文1、2自然段,谁来说说1、2自然段讲了什么?
(1)要求用自己的话说。
(2)指名说。
4.小结过渡: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治水失败,百姓们只能继续过着痛苦的生活,怎么办呢?
引出:“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二、学习3、4自然段,体会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
1.出示“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1)理解“继续”。
A.找近义词:连续。
B.选词填空。
连续继续
①接力赛时,张轩琪摔倒了,他立刻爬起来()向前冲去。
②洪皓()两年被评为“和乐好少年”。
③取得成绩不能骄傲,要()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C.学生发现归纳“连续、继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都有接连的意思。
不同:“连续”重点在连着,没有间断。
“继续”重点在接着,可以间断。
小结过渡:了解了“继续”的意思,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3、4自然段。
2.自由读3、4自然段,尝试完成表格。
(1)出示表格,小声自由读3、4自然段。
(2)指名完成表格,并试着说说3、4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研读第四自然段治水方法部分。
交流出示:“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
A.指名读语段,聚焦“疏导”。
用“拆词法”理解:疏通+引导就是疏导;联系上下文“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理解;看图想象等方法多维度理解“疏导”意思。
B.指导朗读,感受治水方法之巧妙。
3.研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治水精神。
(1)大禹治水成功仅仅靠用对方法吗?引导学生关注治水精神。
(2)交流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多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
看。
”
(3)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说说感受。
(4)引导学生抓“十三年、到处奔走、三次”等关键词体会“一心一意”的治水精神。
4.研读结尾部分,聚焦“安居乐业”,体会百姓之乐。
(1)指名读故事结尾部分。
(2)说说读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
(3)指名学生交流对“安居乐业”一词的理解。
(安心生活,快乐工作)
(4)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好故事结尾。
三、指导写字“产、业”。
1.出示“产、业”两字。
2.观察并指名说说这两个字有哪些共同之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独体字,主笔突出)
3.师范写,生在桌上以指当笔摹写。
4.生在语文书的田字格中描一描写一写。
5.同桌互评。
(评价标准:主笔是否突出;田字格中位置是否居中。
)
四、借助提示,尝试复述课文。
1.再读课文,借助提示,尝试复述。
2.指名复述,学生评价。
3.师引导,复述时注意:开头要吸引人,可以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讲述;过渡要自然;尽量结合提示,尝试用自己语言复述,说出讲故事的感觉。
4.再指名回答,师生共同点评。
五、拓展积累,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1.补充介绍大禹人物事迹资料。
了解大禹为什么名字前加大?(伟大的禹)
2.进一步引导学生知道古时候除了在名字前加大表示尊敬,还可以在姓名后加子以示对伟人贤人的尊敬之意。
3.师质疑:“大禹治水”是什么故事?(神话故事)
4.指名回答,学生说说什么是神话故事。
5.补充介绍: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
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
6.看图猜神话。
(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
7.好书推荐:《山海经》。
六、总结课堂收获。
1.指名学生说收获。
(尝试从不同角度谈收获)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用对方法疏导
一心一意十三年三过家门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