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地理学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0585(2001)03-0274-08
收稿日期:2001-01-05;修订日期:2001-05-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00010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2)
作者简介:张光辉(1969-),男,甘肃静宁人,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博士后,主要从事土壤侵蚀水
动力学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张光辉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
摘要:对土壤侵蚀进行准确预报,是指导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水土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
的有效工具,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国外土壤侵蚀模型发展过程进
行简单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了详尽的分析,并从研究
方法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论述了今后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问题。

关 键 词:土壤水蚀;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土壤侵蚀造成大量水土资源的流失,营养元素的迁移、泥沙淤积水质污染等不良后果。

因而研究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机理,进而对其进行预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总体结构而言,现有土壤侵蚀模型可以分为经验统计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型。

1 国外水蚀预报模型简述
国外土壤侵蚀统计模型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77年德国土壤学家Ew ald Wollny 定量化研究土壤侵蚀开始[1],到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出现以前结束。

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单个因子展开,诸如坡度、覆盖、坡长等,大量径流小区的建立和观测,促进了统计模型的发展,其中H.L.Cook [2]

A.Zingg [3]、和D.Smith [4]等人的研究为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U 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1965年USLE 问世,到80年代初期。

1965年W.Wischmeier 和D.Smith 在对美国东部地区30个州10000多个径流小区近3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5]。

A =R #K #L S #C #P (1)
该方程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通过降雨侵蚀力(R )、土壤可蚀性(K )、坡长坡度(LS )、作物覆盖与管理(C)和水土保持措施(P )五大因子进行了定量计算。

在这一阶段,U SLE 占居了主导地位,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在随后的很多年里,世界各地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对USLE 中五个因子在不同地区的修正和应用。

1978年,W.Wischmeier 和D.Sm ith 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U SLE 进行了修正[6]。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初期到RUSLE 的完成。

随着对土壤侵蚀第20卷 第3期
2001年7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ol.20,N o.3July ,2001
3期张光辉: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275
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在土壤侵蚀领域应用的不断成熟,对土壤侵蚀过程进行预报势在必行,为此,美国土壤保持局对USLE进行了修正,于1997年建立了USLE的修正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7]。

RU SLE的结构与USLE相同,但对各因子的含义和算法做了必要的修正,同时引入了土壤侵蚀过程的概念,如考虑了土壤分离过程等。

与U SLE相比,RU SLE所使用的数据更广、资料的需求量也有较大提高,同时增强了模型的灵活性,可用于不同系统的模拟。

自80年代以来,众多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相继问世,其中以美国的WEPP[8]、欧洲的EUROSEM[9]、LISEM[10]、澳大利亚的GUEST[11]最具代表性。

其中WEPP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完整,也是最复杂的土壤侵蚀理论模型,它几乎涉及到与土壤侵蚀相关的所有过程,而LISEM模型则实现了土壤侵蚀模型与GIS技术的有效结合,使研究结果更具直观性和可视性。

这些模型的基本结构比较相似,大体都包括降雨截留、击溅、入渗、产流、分离、泥沙输移、泥沙沉积等子过程。

上述模型在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及沉积的动力学基础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WEPP模型采用了径流剪切力,EUROSEM和LISEM模型采用了单位水流功率[12],而GUEST模型则采用了水流功率]13]。

众所周知,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何者更能准确地描述土壤侵蚀过程,或者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应用上述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同时,土壤侵蚀机理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

Elliot和Laflen[14]研究表明,利用有效水流功率更能准确地描述土壤侵蚀过程,1999年Naering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了上述观点[15]。

对于径流挟沙力的准确预测,目前仍是一大难题,Gov-ers在研究无粘性土壤颗粒输移时发现,利用流量和坡度的幂函数可以较为理想地模拟径流挟沙力[16],然而Gary Li的的实验结果[17]并不支持Govers的观点。

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倍受关注,也是争论的焦点所在。

到目前为止,坡度对水流速度和阻力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Rauw s[18]用人为制造槽率的方法研究表明,雷诺数和阻力系数均是坡度的函数,随着坡度的增大,水流速度增大,但粗糙表面增大的幅度比光滑表面增大的幅度小。

Abrahams[19]在研究细沟水动力特性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1992年Govers在研究侵蚀细沟时发现,在陡坡条件下,随着坡度的增大,侵蚀加剧,细沟形成糙率随着增大,相应阻力增大,因坡度增大带来流速增大的趋势被增大的阻力所抵消,因而流速只是流量的函数,不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Near-ing[20]在Arizona的研究支持了Govers的观点。

究竟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如何,尚待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研究。

2国内土壤水蚀模型研究进展
211经验模型
从4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大量小区研究工作逐渐展开,在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布、单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定量影响、土壤侵蚀相关概念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21~23],这些研究为我国土壤侵蚀经验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从80年代开始,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对我国土壤侵蚀统计模型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方程的基本思路,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系统研究,在降雨特性[24,25]、降雨侵蚀
276地理研究20卷
力[26~28]、土壤可蚀性[29~31]、坡度坡长因子[32,33]、植被覆盖因子[34]、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35~37]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土壤侵蚀是在降雨作用下土壤颗粒离开地表并随径流输移的过程,因而对降雨侵蚀力R的研究十分重要。

王万忠等[38]认为,最大30min雨强I30可以作为降雨侵蚀力计算的最佳参数,并建立了次降雨侵蚀力、年降雨侵蚀力和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绘制了全国降雨侵蚀力等值线图,分析了全国降雨侵蚀力的时空特征。

这些工作的完成,为分析我国土壤侵蚀地区特征和评价土壤侵蚀潜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土壤可蚀性指标K是指单位降雨侵蚀力在标准小区上所造成的土壤流失量,是土壤侵蚀预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参数,一般根据土壤组成利用诺谟图进行查算。

由于所使用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法的不同(我国许多土壤的质地都是按照前苏联制划分的),需要对现有土壤质地资料进行转换,采用二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38]。

由于我国陡坡地被广泛开垦,陡坡地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发源地,为有效分析现有观测资料,选择合理的标准小区仍是一至关重要的任务[39]。

在统计模型中,通常将坡长和坡度一起考虑,通过LS因子的计算来反映地形地貌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国学者针对不同的地区特点,建立了不同形式的LS因子算法。

刘宝元[32]在研究坡度坡长因子时发现,当坡度大于50%时,用RUSLE 计算的S值仅为U SLE计算结果的一半,随后他根据天水、安塞、绥德三个试验站的径流小区资料,建立了陡坡条件下坡度因子S的算法,即
S=21191sin H-0196(2)
(2)式的建立是对USLE和RU SLE的完善,曾得到广泛地应用。

与坡度因子累似,坡长对坡面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在U SLE和RU SLE中,坡长因子被定义为坡长的幂函数,其指数m随着坡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值,当坡度为60%时,USLE和RUSLE 的指数m分别为015和0171,刘宝元等人[33]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坡度从20%增加到60%时,指数m没有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其值为0144,并且发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指数m随着增加。

坡长因子可以用(3)式计算:
L=(K/22113)0144(3)植被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效,它通过截留[40]、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入渗[41]、增加地表糙率、延缓径流流动时间[42]、增大径流蓄积量[43]、增大土壤抗冲性[44]等多种途径,发挥其水土保持作用。

但由于实验方法、植被类型、植被结构、立地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得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在统计模型中,通常利用C值来综合考虑植被的影响。

在我国,张宪奎[45]、于东升[46]、林素兰[47]、江忠善[48]等人对不同地区的C值做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由于研究方法不统一,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很差,只能供研究区域参考,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同土地利用条件的土壤表面特性(随机糙率、土壤粘结力、团粒稳定性)差异显著,从而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抗冲性和抗蚀性[49],进一步影响到径流和土壤侵蚀[50]。

我国对单个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研究很多[51~53],但缺乏系统性,研究结果尚无法在中、大尺度上推广,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逐步加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宏观研究。

212理论模型
3期张光辉: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277
与国外相比,我国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模型结构比较简单,模型思路基本都是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1年,牟金泽、孟庆枚[54]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建立了黄土丘陵区流域土壤侵蚀模型,为我国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建立作了一定的尝试。

谢树楠等人[55]从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建立了坡面侵蚀量与雨强、坡长、坡度、径流系数和泥沙中数粒径间的函数关系,并用黄河中游三个中等流域(裴加沟、韭园沟、偏关河)的侵蚀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

汤立群[56]根据黄土地区侵蚀产沙的垂直分带性规律,将流域划分为三个典型的地貌单元,分别进行水沙、泥沙输移及沉积演算。

模型包括径流和泥沙两部分,径流模型中采用超渗产流模型。

泥沙模型是在计算径流量和供沙量的基础上,通过挟沙力公式计算径流挟沙力,判断供沙量与径流挟沙力的大小,当径流剪切力大于临界剪切力,且输沙率小于挟沙力时,侵蚀发生,且输沙率为挟沙力和分离速率间较小者。

该模型充分借鉴了国外已有理论模型的思路和结构,模型结构简单明了,考虑因素较为单一,又充分考虑了黄土地区土壤侵蚀的垂直分带性规律,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土壤侵蚀理论模型。

蔡强国[57]在充分考虑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垂直分带性的基础上,将流域土壤侵蚀模型划分为坡面、沟坡和沟道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模型。

在坡面子模型中考虑了地表结皮、坡度、植被覆盖、耕作等因素对坡面径流和侵蚀泥沙的影响。

在沟坡子模型中,对径流侵蚀、洞穴侵蚀、沟壁重力侵蚀和泻溜侵蚀进行了不同处理,建立了各自的定量模拟方程。

而沟道子模型则根据实测的流域水沙资料,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及数值优化方法,建立了相应的预报模型,可以较为理想地模拟次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过程。

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土壤侵蚀过程和机理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在坡面水流动力特征[58、59]、细沟侵蚀[60]及其临界水动力条件[61]、坡面挟沙能力[62]等方面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仍然比较滞后,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因此,我国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发展,有待于更多土壤侵蚀机理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213新技术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
21311GIS技术80年代以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趋向一体化(3S一体化)和实用化。

遥感技术为区域性、大范围的环境调查和监测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连续覆盖的信息源,GIS技术为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63]。

1990年武春龙等人[64]利用彩红外航片,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RS技术在土壤侵蚀类型制图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随后徐国礼等人[65]利用RS技术对黄土高原沟道侵蚀进行了监测。

1992年付炜[66]应用RS和GIS技术提取了羊道沟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所需的各种参数,结合灰色理论确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土壤侵蚀模型,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1994年傅伯杰等[67]尝试了DEM在土壤侵蚀类型与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1996年江忠善等人[48]在分析小区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小流域次降雨土壤侵蚀空间变化的定量计算方法,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利用GIS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化特征。

同年吴礼福[68]以DTM上的最小沟谷为侵蚀的基本单元,在对坡面和沟谷进行不同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侵蚀模型,并用府谷县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参数的
278地理研究20卷
提取方法和精度进行了检验。

上述研究工作虽然很多结果尚无法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但为GIS技术在土壤侵蚀模型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1312示踪技术近年来,137C s示踪技术被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由于137C s是核裂变的一种产物,随降水沉降到地面以后,可以和土壤颗粒紧密结合,不易被水淋溶和被植物吸收,主要受土壤颗粒的移动发生再分布。

通过测定137C s在地表水平断面和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可测定流域不同部位土壤侵蚀和沉积速率。

应用137C s研究土壤侵蚀的关键在于建立土壤剖面137C s流失量与土壤侵蚀量间的定量关系[69]。

周维芝[70]在前人的基础上考虑了137C s的大量尘降期和无尘降期,提出用137C s计算农耕地土壤侵蚀量的数学模型。

杨明义等人[7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流域泥沙来源,结果表明利用137C s技术可较为准确地模拟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提供较为真实的侵蚀、产沙及沉积信息。

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而言,137C s技术尚难与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有效地结合,但随着137C 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为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

3亟待解决的问题
311研究方法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更应注意创新,不断提高研究技术和手段。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1)在进行大量野外小区及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的同时,应注重室内模拟实验,尤其是水槽冲刷及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走野外观测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道路。

(2)土壤侵蚀研究的技术手段仍比较落后,在注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的同时,应注重实验手段的创新。

目前对坡面流流速、水深等基本水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手段尚不成熟,也没有研制出适合于野外条件的变雨强人工模拟降雨器,对多沙径流的过程观测也十分困难,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土壤侵蚀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3)新技术与土壤侵蚀研究的结合,GIS、RS、GPS技术可为土壤侵蚀模型提供连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源,但目前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模型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应注重土壤侵蚀模型与这些技术间连接技术的研究。

(4)在注重坡面和小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研究的同时,应注重土壤侵蚀模型参数的区域变化规律。

目前的土壤侵蚀模型,大多是在较小流域内建立的,土壤模型的参数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给土壤侵蚀模型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便于土壤侵蚀模型的推广应用,应建立模型参数与区域特征间的定量关系,注重土壤侵蚀模型的实用性。

312研究内容
统计模型:(1)与降雨侵蚀力和土壤可蚀性因子相比,覆盖因子C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的研究相对滞后,尚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同作物、不同植被的C 值尚不清楚,这种现状对土壤侵蚀统计模型的发展十分不利,今后应强化C和P因子的研究力度。

(2)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不很明确,无法实现现有侵蚀模型在中、大流域内的推广应用。

应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出发,系统研究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定量影响,建立土地利用格局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定量关系,促进宏观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

理论模型:(1)土壤侵蚀的水动力学机理尚不明确,在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3个常用的水动力参数中,那一个更能准确地模拟土壤侵蚀过程,目前尚不十分清
3期张光辉: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279
楚[72]。

(2)含沙量与土壤分离速率间的定量关系尚不明确,目前所采用的线性关系,只是简化的结果,具体变化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

(3)坡面流挟沙力的计算问题,挟沙力是土壤侵蚀理论模型的控制参数之一,对它的准确计算直接会影响到模型的预测精度。

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计算方法,因而在将来的研究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坡度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目前该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究竟坡度对流速有无影响尚不明确,对于陡坡条件下坡度与流速间的关系更是不得而知,陡坡农耕地是我国土壤侵蚀的重点区域,因此加强陡坡条件下坡度对坡面水动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M eyer L D1Evaluati on of the univers al s oil loss equation[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 r Conservati on,1984,39:99~1041
[2]Cook M F1Th e natural and controlli ng variables of the water erosion process[J].Soil Sci1Soc1Am1Proceeding1[c],
1936,1:60~641
[3]Zingg A W1Degree and length of land slope as i t affects soil loss in runoff[J].Agricultural Engineering,1940,21:59~
641
[4]Sm i th D D1Interpretation of soi l conservati on data for fi eld use[J].Agricultural Engi neering,1941,22:173~1751
[5]W ischmeier W H,Smith D D1Predicting rainfall-erosion losses from cropland eas t of the Rocky M ountains[M].USDA
Agricultural Handbook,No1282,19651
[6]W ischmeier W H,Smith D D1Predicti n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M].USDA Handbook,No1537,19781
[7]Renard K G,Foster G R,W eesies G A,et al1Predicti ng soil erosi on by water:a guide to conservati on planni ng w i th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M].USDA H andbook,No1537,19971
[8]Nearing M A,Lane L J,Al berts E E and Laflen J M1Prediction technology for soi l erosion by water:Status and re-
search needs[J].S oil Sci1Soc1Am1J1,1990,54(6):1702~17111
[9]M organ R1The European SoilEros ion Model:an upda te on i ts struc ture and res earch bas e[A].In:Rickson,R1(e d1),Conservi ng
Soil Resources:European pe rspectives[M]1CAB Internati onal,Cambridge,1994,286~2991
[10]De Roo A,Wesseli ng C G,Ritsma C G1L IS EM:A single-event,physical based hydrological an d soils erosion model
for drainage basin1I:theory,input and output[J].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6,10:1107~11171
[11]Rose C W,Williams J R,Sander G C,Barry D A1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oil erosion and deposition processes:I1
T heory for a plane land element[J].Soil Sci1S oc1of Am1J1,1983,47(5):991~9951
[12]Yang C T1Unit stream pow er and sediment transport[J].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ASAE,98(HY10),
Proc1Paper929511972,1805~18261
[13]Bagnold R A1An approach to the sediment-transport problem from general physics[R].U1S1Geol1Surv1Prof1Pa-
per11966,422~4371
[14]Elli ot W J,Laflen J M1A process-based ri ll erosion model[J].Transactions of the ASAE,1993,36(1):65~721
[15]Nearing M A,S imanton J R,Norton L D,e t al1Soi l erosi on by s urface w ater flow on a stony,s emiarid hillslope[J].
Earth Surf1Proces s1Landforms,1999,24:677~6861
[16]Govers G1Relati onship betw een discharge,velocity and flow area for rills erodi ng loose,non-layered materials[J].
Earth Surf1Proces s1Landforms,1992,17:515~5281
[17]Gary Li and Abrahams A D1Controls of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n laminar interrill fl ow on stone-covered surfaces
[J].W 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9,35(1):305~3101
[18]Rauws G1Laboratory experiments on resistan ce to overland flow due to composite roughness[J].J1Hydrol1,1988,
103:37~521
[19]Abrahams A D,Gary Li and Parsons A J1Rill hydraulics on a semiarid hillslope,southern Arizona[J].Earth Surf1Pro-
ces s1Landforms,1996,21:35~471
280地理研究20卷
[20]Nearing M A,Norton L D,Bulgakov D A,et al1H ydraulics and erosion in eroding ri lls[J].W 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97,33(4):865~8761
[21]蔡强国.坡面侵蚀产沙模型的研究[J].地理研究,1988,7(4):94~1021
[22]朱显谟.甘肃中部土壤侵蚀调查报告[J].土壤专辑,1958,第32号:53~1091
[23]白清俊.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回顾与展望[J].1999,21(4):18~211
[24]窦保章,周佩华.雨滴的观测与计算方法[J].水土保持通报,1982,(2):43~471
[25]牟金泽.雨滴速度计算公式[J].中国水土保持,1983,(3):13~171
[26]王万忠,焦菊英.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A].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1
[27]卜兆宏,等.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算法[J].土壤学报,1992,29(4):408~4171
[28]张宪奎.黑龙江省土壤流失预报方程中R指标的研究[C].水土保持保持科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林业出版社,
1992,63~661
[29]杨艳生,史德明.关于土壤流失方程中K因子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1982,(4):39~41
[30]陈明华,周伏建,黄炎和,等.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5,9(1):19~241
[31]刘保元,张科利,焦菊英.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45~3501
[32]Liu B Y,Nearing M A,Risse L M1Slope gradient effects on soi l loss for steep s lopes[J].transactions of the AS AE,
1994,37(6):1835~18401
[33]Liu B Y,Nearing M A,Shi P J,Jia Z W1Slope length effects on soil loss for steep slopes[J].S oil S ci1Soc1of Am1J1,
2000,64(5):1759~17631
[34]蔡强国,陈浩.影响降雨击溅侵蚀过程的多元正交试验研究[J].地理研究,1989,8(4):28~361
[35]张光辉,梁一民.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产流起始时间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5,9(3):78~831
[36]毕华兴,朱金兆,吴斌.晋西黄土区防护林体系水沙效益评价和预测系统的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2(1):69~741
[37]史衍玺,唐克丽.林地开垦加速侵蚀下土壤养分退化的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2(4):26~331
[38]王万忠,焦菊英.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6,16(5):1~201
[39]张科利,刘宝元,蔡永明.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的标准小区问题论证[J].地理研究,2001,19(30):297~3021
[40]张光辉,梁一民.黄土丘陵区沙打网草地截留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5,15(3):28~321
[41]石生新,蒋定生.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沙的影响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4,1(1)1
[42]余新晓,毕华兴,朱金兆,等.黄土地区森林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5):433~4401
[43]吴钦孝,刘向东.山杨次生林枯枝落叶蓄积量及其水文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1992,6(1):71~761
[44]李勇,朱显谟,田积莹.黄土高原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有效性[J].科学通报,1991,36(12):935~9381
[45]张宪奎,许靖华,卢绣琴,等.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2,12(4):1~91
[46]于东升,史学正,吕喜玺.低丘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C值及可持续性评价[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4(1):71~761
[47]林素兰,黄毅,聂振刚,等.辽北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的建立[J].土壤通报,1997,28(6):251~2531
[48]江忠善,王志强,刘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2(1)1
[49]张光辉,刘国彬.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表面特性变化规律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2):1~51
[50]孟庆华,傅伯杰.景观格局与土壤养分流动[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3):116~1211
[51]张兴昌,卢宗凡.农作物水土保持效益的数值化综合评价[J].1993,7(2):51~561
[52]张光辉,梁一民.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盖度季动态及其水保效益[J].水土保持通报,1995,15(2):38~431
[53]陈云明,侯喜绿,刘文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类型植被水保生态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3)1
[54]牟金泽,孟庆枚.陕北中小流域年产沙量计算[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讨论会资料汇编[C],陕西:中
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内部资料,1981,251~2551
[55]谢树楠,王孟楼,张仁.黄河中游黄土沟壑区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R].北京:清华大学,19901
[56]汤立群.流域产沙模型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1996,7(1):47~531
[57]蔡强国,王贵平,陈永宗.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
[58]陈国祥,姚文艺.降雨对浅层水流阻力的影响[J].水科学进展,1996,7(1),42~4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