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第章习题

合集下载

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8-13章习题

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8-13章习题

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2012年春季《电工学》习题(下)第8章 直流稳压电源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i =10sin ωt V ,U =5V ,当ωt =2π瞬间,输出电压u O 等于( )。

A )0V B )10V C )5VDu O题1图Ω100k Ω18k Ω6k ΩB题2图2.电路如图所示,A 点与B 点的电位差U AB 约等于( )。

A )0.3V B )-2.3V C )1.0V D )1.3V3.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V o =0V , V 2=2V 。

则在电路中( )。

A )D 1起箝位作用,D 2起隔离作用 B )D 1起隔离作用,D 2起箝位作用C )D 1、D 2均起箝位作用 D )D 1、D 2均起隔离作用D 1V 2V u O题3图4.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是100V ,它的击穿电压是( )。

A )50V ; B )100V ; C )150V5.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的正向压降为0.6V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U RWM =100V ,反向峰值电流I RM =10μA ,电源U S =100V ,负载电阻R L =10 kΩ,则电压u o 为( )。

A )0.6 V B )10 V C )0.1 VDu O题3图D 112V R题3图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判断D 1、D 2的工作状态为( )。

A )D 1导通,D 2截止 B )D 1导通,D 2导通 C )D 1截止,D 2导通 D )D 1截止,D 2截止 7.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8.整流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是18V ,若因故一只二极管损坏而断开,则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是( )。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第2章思考题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第2章思考题

本文由946478976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分析与思考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 2.1.(1) 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有没有过渡过程?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过程?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2.1.(2)阶跃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阶跃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2.1.(3)含电容或电感的电路在换路时是否一定会产生过渡过程? 过渡过程? 的电容器, 2.2.(1)今需要一只 50 V,10 F 的电容器,但手头 , 只有两只50V,5F 和两只30V,20 F 的电容器,试问只有两只 , , 的电容器, 应该怎样解决? 应该怎样解决? 2.2.(2)可否由换路前的电路求 iC(0) 和 uL(0)?上一页下一页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处于零状态, 2.3.(1)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uC(0) = 0, , 电容相当于短路, →∞而 t→∞时, iC(∞) =0,可否认为 t = 0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t→∞→∞∞ , 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C不是处于零状态不是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否成立?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 2.3.(2)在 RC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换路前最好将电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处于零状态, 2.4.(1)如果换路前 L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iL(0) = 0 ,而 t→∞时, uL(∞) =0 ,因此可否认为 t = 0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t→∞时,电感相当于短路? 电感相当于短路?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2.4.(2)如果换路前 L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2.5.(1)任何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是否都可以用叠加原理由它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得,请自选一例题试试看.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得,请自选一例题试试看. 一定, 越大, 2.5.(2)在一阶电路中,R一定,而 C 或 L 越大,换路时的过在一阶电路中, 一定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还是越慢? 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还是越慢?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分析与思考解答2.1.(1)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有没有过渡过程? 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有没有过渡过程? 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答】无过渡过程.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为阶跃波(设无过渡过程.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为阶跃波设接通电源时刻为t=0 ,则电压,电流波形如图 . 则电压,电流波形如图). 接通电源时刻为uiUI(a)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t(b)上一题t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2.1.(2)阶跃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阶跃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答】直流电压的数学表达式为 u(t) =U,波形如图 ;阶 ,波形如图(a);0 跃电压的数学表达式为 u(t ) = { U t <0 t >0,波形如图(b) . 波形如图uuUU(a)t(b)t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2.1.(3)含电容或电感的电路在换路时是否一定会产生过渡过程? 【答】不一定,若换路并未引起电容的电场能量或电感的磁不一定, 场能量的变化则不会产生过渡过程. 场能量的变化则不会产生过渡过程.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的电容器, 2.2.(1)今需要一只 50 V,10 F 的电容器,但手头只有两只 , 50V,5F 和两只30V,20 F 的电容器,试问应该怎样解决? 的电容器,试问应该怎样解决? , , 【答】可用二只50V,10 F 的电容并联或用二只 30V,20 , , F 的电容串联.这样,不仅总电容值满足要求,而且每个电容的的电容串联.这样,不仅总电容值满足要求, 实际工作电压亦满足其各自额定工作电压的要求. 实际工作电压亦满足其各自额定工作电压的要求.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2.2.(2)可否由换路前的电路求 iC(0) 和 uL(0)? 【答】不可以. 不可以.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处于零状态, 2.3.(1)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uC(0) = 0, , 电容相当于短路, →∞而 t→∞时, iC(∞) =0,可否认为 t = 0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t→∞→∞∞ , 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C不是处于零状态不是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否成立? 处于零状态, 【答】换路前若电容C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uC(0) =0 , 换路前若电容处于零状态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又 t→∞时, iC(∞) = 0 ,故可认为 t = 0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t→∞→∞∞时电容相当于开路.而若换路前电容未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而若换路前电容未处于零状态,则 uC(0) ≠ 0 , 电容不可视为短路, 电容仍可相当于开路. 电容不可视为短路,但 t→∞时仍有 C(∞) =0 ,电容仍可相当于开路. →∞时仍有i ∞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 2.3.(2)在 RC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换路前最好将电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电路换路瞬间电流发生突变, 【答】由于 RC 电路换路瞬间电流发生突变,产生初始冲击电流,故电路中若串联了电流表,则最好在换路前将电流表短接, 电流,故电路中若串联了电流表,则最好在换路前将电流表短接, 以免初始冲击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而将表损坏. 以免初始冲击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而将表损坏.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处于零状态, 2.4.(1)如果换路前 L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iL(0) = 0 ,而 t→∞时, uL(∞) =0 ,因此可否认为 t = 0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t→∞时,电感相当于短路? 电感相当于短路? →∞【答】可以. 可以.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2.4.(2)如果换路前 L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未处于零状态, 【答】若换路前L未处于零状态,则 iL(0) ≠ 0 , t=0 时电感若换路前未处于零状态不能视为开路, 仍有u 不能视为开路,而 t→∞时,仍有 L(0) =0 ,即 t→∞时电感相当于→∞→∞短路. 短路.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2.5.(1)任何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是否都可以用叠加原理由它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得,请自选一例题试试看.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得,请自选一例题试试看. 【答】可以. 可以. 例如图(a)所示电路,换路前电路已稳定,t=0 时将开关由 a 端例如图所示电路,换路前电路已稳定, = 所示电路换接到 b 端,已知 US1=3V, US2=15V, R1=1 k , R2= 2k , C=3 F ,求求 uC.a+ b U S1S+ U S1R1+ uCCR2R2 uC ( 0 ) = US 1 = 2V R1 + R 2(a)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电容有初始储能, 故响应为全响应. 电容有初始储能,且换路后有激励 US2 ,故响应为全响应.可将其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如图(b)和其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如图和(d)a+ b U S1SR1+ ′ uCCR2(b)S+ US2R1+ ′′ uCCR2(d)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解零输入响应(图(b) ),电容有初始储能,则解零输入响应图 ,电容有初始储能,R2 u′C(0) = U′0 = US1 = 2V R1 + R2换路后,电容向并联电阻放电,电路简化为图(c) 换路后,电容向R1, R2并联电阻放电,电路简化为图 . 2 + R′ = R1 // R 2 = k = 0.667 3 ′ uC C 时间常数 2 ′ = R′C = ×103 × 3 × 106 s = 2 × 103 s τ 3 (c) t 则R′u′C = U ′0eτ′= 2e 500 tV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解零状态响应(图(d) ),电容无初始储能,换路后利用戴维解零状态响应图 ,电容无初始储能, 宁定理电路可简化为图(e),其中宁定理电路可简化为图其中2 ′′ = R1 // R 2 = k = 0.667 R 3R2 UeS = US 2 = 10V R1 + R2R′′时间常数则u′′C = UeS (1 e2 3 6 τ′′ = R′′C = ×10 × 3×10 s = 2×103 s 3 t+ + ′′ U eS uCCτ′′) = 10(1 e500 t)V(e)根据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根据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有 uC = u′C + u′′C= ( 2e 500 t + 10 10e 500 t )V = (10 8e 500 t )V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下一题第 2 章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定, 越大, 2.5.(2)在一阶电路中,R一定,而 C 或 L 越大,换路时的过在一阶电路中, 一定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还是越慢? 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还是越慢?L 电路中, 电路中, = 【答】RC电路中,τ=RC ; RL电路中, τ= 电路中 = 电路中 .当 R 一 R定时, 越大则使τ越大过渡过程则进行的越慢. 越大, 定时,C 或L 越大则使越大,过渡过程则进行的越慢.返回分析与思考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题1。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3.7.2 电路如图 3.22(教材图3.1 ,U=220 V, R 和 XL串联支路 )所示, 2)所示 的 P1 = 726 W, λ 1 = 0 . 6 。当开关S 闭合后,电路的总有功功率增加了 74 W, 无功功率减少了 168 var,试求总电流 I 及 Z2 的大小和性质。
ww
.k hd aw .c om
案 网
图3.21


图3.2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7.3 两台单相交流电动机并联在 220 V交流电源上工作, 取用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分别为 P1 = 1 kW, λ 1 = 0 .8; P2 = =0.5 kW,λ2=0.707求总电流、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 在功率和总功率因数。 3.7.4 图3.23(教材图3.13) 所示日光灯电路,接于 220 V、50 Hz交流电源上工作,测得灯管电 压为100 V、电流为0.4 A,镇流器 1)灯管的 的功率为7 W。求:( 求:(1 电阻 RL 及镇流器的电阻和电感; (2)灯管消耗的有功功率、电路 图3.23 消耗的总有功功率以及电路的功 3)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 0.9,需并联多大的 率因数;( 率因数;(3 4)画出完整的相量图。 电容?( 电容?(4
3.9.2 在图3.28(教材3.17)所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IS = 2 A ,
此频率时的 ,此频率时的 uS = 12 2 sin 314t V,
XC= 3 Ω, XL = 6 Ω, R = 4 Ω,求通 R中消耗的有功功率。


示电路中,直流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过电阻R的电流瞬时值、有效值和
3.2.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 10 ms,且在 t=0 时正处于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 • 值表达式 I 和相量 I 。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习题课件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习题课件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 案习题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工学基础知识 • 直流电路分析 • 交流电路分析 • 电机与变压器 • 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
01
CATALOGUE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 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具 有守恒性,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安全用电常识
总结词
了解触电的危害和原因,掌握触电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详细描述
触电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 少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不接触带电体、使用绝缘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触电的急救方法,如切断电源、进行人工呼吸等。在触电事故发生时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用于做功;无功功率是指 电路中交换的功率,用于维持电路中的磁场和电场。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交流电路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有功功率与视 在功率的比值。
效率
效率是指电路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电路的性能 和能源利用效率。
04
CATALOGUE
变压器的原理与特性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电气设备。当变压器一次侧绕组通电后,产生磁场,该磁场在二次侧 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电压的变换。
变压器的特性
变压器的特性主要包括电压变换特性、电流变换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电压变换特性描述了变压器输出电压与输 入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变换特性描述了变压器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阻抗变换特性则描述了变压器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之间的关系。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习题答案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习题答案

S 闭合时, I =3.5 A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5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 源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解]
I1 + I3 40 V 2 _
I2 + 10 V _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该电阻与 10 V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10 V,所以 I3 = (10/2) A = 5 A 。 右回路: 5I1+2I3-40 = 0,则 I1= 6 A 或外回路:5I1+10-40 = 0,有 I1= 6 A 再用 KCL 求得 I2= I1-I3= 1 A, 左恒压源的功率 P1=240 W,由于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 向符合电源关联参考方向,故起电源作用; 右恒压源的功率P2=10 W,由于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 符合负载关联参考方向,故起负载作用。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6.2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6 V ,IS=2 A, R1=R2=4 。求开关 S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U和开关S闭 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 I(在图中注明 所选的参考方向)。
R2
R1 S I + U _ IS
+ US _
[解] 设所求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S 断开时, U=14 V
1.9.2 用戴维宁定理求 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两 端的电压。
2 6V
+ US1 R2 _
IS 3 A
[解]
R1 + US _ R3 + UOC _ R1 R3 + UeS _ R2 R4 R0 _ + IS
R2
R4
UI
将待求支路提 出,剩下一有 源二端网络, 其开路电压 UOC 为 1 V。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U
_
+
U _ I
[解] 设所求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S 断开时, U=14 V S 闭合时, I =3.5 A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 负载作用。
I3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该电阻与 10 V 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 10 V,所以
b4

S
k
8V

R
3V S
c
-6 V
c
2 k
4V
b
(b )
[解] 对电路(b),因为凡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其电流均等于理想电流源的电 流,故改变 R 不会影响虚线部分电路的电流,而虚线部分电路结构一定,故亦不会影 响其电压。R 的变化仅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US
IS
+
_
R
R

1.6.2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6 V ,IS=2 A, R1=R2=4 。求开关 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 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 I(在图中注明所选的参考方向)。
+
_
US
R2
S
R1 IS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管包中料拒试路含调试绝验敷线试卷动方设槽技作案技、术,以术管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 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习题答案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习题答案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 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 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5 +I1 40 V 2I3 _
I2 +
10 V _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该电阻与 10 V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10 V,所以 I3 = (10/2) A = 5 A 。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题
3.2.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
π 6
时,其值为
5
A,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 10 ms,且在
t=0 时正处于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
值表达式 i 和相量

I

【解】 本题目的仍是为了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设 i = Imsin(ωt +ψ) A
IS2
R4
R2
+ IS1 US _
R2
I4
IS1
US R2
R4
I4 R2 R4
IS
US R2
I4 R2 R4
I4=1 A 当 IS2> 2 A 时, IS2 起电源作用,输出电功率。 当 IS2< 2 A 时, IS2 起负载作用,取用电功率。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7.2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 中各支路电流。
(注意选取回路时避开理想电流源所在支路)
联立方程,解得:
I1=2.5 A I2=0.5 A I3=2 A I4=-1 A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示 电路中的电流I1和 I2 。

电工学(少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8-13章习题

电工学(少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8-13章习题
5.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为0.6V,反向工作峰值电压URWM=100V,反向峰值电流IRM=10μA,电源US=100V,负载电阻RL=10 kΩ,则电压uo为()。
A)0.6 VB)10 VC)0.1 V
题3图 题3图
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D 为理想元件,判断D 、D 的工作状态为()。
11.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第二级的输入电阻是第一级的()。
A)输入电阻B)输出电阻C)负载电阻D)信号源内阻
12.两级共射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若将第二级换成射极输出器,则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将()。
A)提高B)降低C)不变
13.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4.集成运放采用直接耦合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的电容
5.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引入深度负反馈的目的之一是使运放()。
A)工作在线性区,降低稳定性B)工作在非线性区,提高稳定性
C)工作在线性区,提高稳定性D)工作在非线性区,降低稳定性
6.电路如图所示,当可变电阻RP=0时,输出电压uO为()。
A)D 导通,D 截止B)D 导通,D 导通
C)D 截止,D 导通D)D 截止,D 截止
7.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A)正、反向电阻相等B)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D)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8.整流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电压平均值UO是18V,若因故一只二极管损坏而断开,则输出电压平均值UO是()。
图8.9
第9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电工学唐介第4章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答案

电工学唐介第4章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答案
电工学唐介第4章思考题及习题解 答答案
contents
目录
• 思考题解答 • 习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 思考题拓展与延伸 • 习题集训练与提高建议
01 思考题解答
题目一解答
01
解答一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因此,当电压一定
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善于总结归纳,掌握解题规律 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技巧四
多做练习,加强实践训练,提 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串联电路中,各元件上的电压之和等于 总电压。因此,当两个电阻串联时,它 们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个电阻的阻值不相等时 ,它们两端的电压也不相等。此时,可以根 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解答二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 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且等于总 电流。
注意单位换算和数值精度,确 保答案准确无误。
对于多空填空题,要注意各空 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计算题解题步骤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已 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01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或 方程中,求解未知量。
03
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 换算和数值精度问题。
05
根据电工学原理,列出 相关的公式或方程。
02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和 分析,确保其合理性和
04
选择合适的电磁场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如麦克斯韦方程组 、泊松方程等。
05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电磁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06
注意事项:在电磁场理论应用中,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和计算精度,以避免出现误差。

电工学 唐介 第4章 思考题及习题 解答 答案

电工学 唐介 第4章 思考题及习题 解答 答案
4.5(2) 照明灯开关是接到灯的相线端安全,还是接到工作 零线端安全?为什么?
[答] 开关接到相线端安全, 因为当开关断开时,可以使照 明灯与相线断开, 保证灯体不带电。(如下图)
S
√(a)
S (b)
S
(c)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4.6 (1) 安全电压供电的系统就绝对安全吗?
[答] 由于人体的阻抗值与工作环境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有 关,所以,安全电压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4.6 (2) IT、TN 系统防止间接接触触电的基本思想是什 么?
[答] IT 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思想是在用电设备出现 漏电或一相碰壳时,使外壳的对地电压降低至接近零,以消除
触电危险。 TN 系统(保护接零)的基本思想是在用电设备出现漏电
或一相碰壳时,因该相电流很大,使得接于该相上的短路保 护装置或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迅速切断电源,消除触电危险。
下一题
4.2(1) 三相负载对称是指下列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 √ (a) |Z1| = |Z2| = |Z3 | (b) 1 = 2 = 3 (c) Z1 = Z2 = Z3
4.2 (2) 在对称三相电路中,下列两式是否正确?
Up
× (a) Il = Z
Ul
×(b) Il = Z
√ 正确的为: (c) IP = Up Z
[答]
IpΔ U pΔ / Z UlΔ / Z
220 / Z
1
IpY U pY / Z UlY / 3 Z 380 / 3 Z
IlΔ 3IpΔ 3
I lY
I pY
PΔ PY
3UlΔ IlΔ 3UlY IlY
3220 IlΔ 220 3 1 3220 IlY 380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及参考文献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及参考文献

电工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1.A 2.B 3.B 4.C 5.A 1-2 1. √ 2. × 3. × 4.× 5. √ 1-3 V 9a =V ; V 9b =V1-4 (a) V 3a =V ; V 3b =V ;V 6c -=V (b) V 5.1a -=V ; V 3b =V ;V 0c =V 1-5 W 101=P ;W 302=P ,都起电源作用 1-6 W 5=P1-7 A 1=I ;W 301=P ;W 5.12=P第2章部分题参考答案2-1 1.× 2.√ 3.× 4.√ 5.× 2-2 A 31=I ; A 12=I ; A 23=I ; A 24=I 2-3 A 41=I ; A 12=I ; A 43=I ; A 14=I2-4 A 6.1=I 2-5 A 35=I 2-6 略 2-7 V 5.13=U2-8 A 34=I 2-9 (a) A 6.0-=I ; (b) A 2.0=I第3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1 1.激励 2.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 3.换路 电路中有储能元件4.电场能 磁场能5. 初始值 稳态值 时间常数6.3-2 1.B C 2.B C 3.A C 4.A 5.B D3-3 〔略〕3-4 i 1(0)=0 A i 1(∞)=2 A3-53-6 A A 3-7V3-8 2.54 A 3-9 6.0e 618tC u -+= kV3-10 VA3-113-12 20V第四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4-1 单项选择题1、 D2、 B3、B4、 A5、 B6、 C7、 B8、 D9、 C 10、D 4-2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4-3 〔1〕220 30 50Hz 0.02s 〔2〕略 〔3〕155.5V 28.4 4-4 )90314sin(220 +=t i A4-5 〔1〕)30314sin(251 +=t i A )30314sin(2102 +=t i A 〔2〕0 4-6 〔1〕对于u :25=U V ,159=f Hz ,28.6=T ms 对于i :225=I A ,159=f Hz ,28.6=T ms 〔2〕 3025=UV 40225=I A 0=ϕ 4-7 )5.23sin(210 +=t u ωV 4-8 )5.112sin(252 +=t i ω A 4-9 100V4-10 〔1〕)90sin(256.12 +=t u ωV 〔2〕 602.20-=IA 4-11 〔1〕)90314sin(269.0 +=t i A 〔2〕)120314sin(232 -=t u V 4-12 〔1〕纯电阻 〔2〕纯电感 〔3〕纯电容 〔4〕电感性负载 4-13 Ω=20R ,2.1=L mH4-14 3744-=IA 电路呈容性 629.25=I A ,电路呈感性4-15 3A4-16 Ω=10R ,2.55=L mH 4-17 11V4-18 40=U V ,210=I A4-19 〔1〕s /rad 500<ω 〔2〕s /rad 500=ω 〔3〕s /rad 500>ω4-20 〔1〕111=I A ,5.52=I A ,53.9=I A 〔2〕1815=P W ,1048=Q var 〔3〕2/3=λ,电路呈感性4-21 1=R k Ω,F 09.0μ=C 滞后4-22 684.0=λ,Ω=15R ,51=L mH4-23 8.580=P W ,4.774-=Q var ,968=S V ·A 4-24 〔1〕5.0=λ 〔2〕F 3.90μ=C4-25 〔1〕Ω=250R ,Ω=75.43L R ,48.1=L H ;〔2〕灯管消耗的有功功率40W ,电路总的有功功率47W ,电路的功率因数0.534;〔3〕3.4F μ 4-26 Ω-=-= 2.232.11445105j Z ;71.01=I A ,79.12=I A ,93.1=I A 4-27 53.01=I A ,9.02=I A ,43.1=I A ;92=P W 4-28 μ1.0=C F ,V 5000sin 2t u R =,V )905000sin(240 +=t u L ,V )905000sin(240 -=t u C4-29 可以满足4-30 〔1〕F 8.353μ=C 或F 6.1061μ=C ;〔2〕F 8.530μ=C ,25=I A 4-31 F 11251μ=C ,H 89.01=L 4-32 )(12121ωω-=C L ,2121ωC L =第5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5-1 1.B 2.D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C 12.C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3 〔1〕I p =I L =22A , P =5016W 〔2〕I p =22A ,I L =38.1A , P =8716W 5-4 S =315kV A I =478.6A ; S =280kV A I =425.4A 5-5 〔1〕I 1=I 2=I 3=0.45A〔2〕U A =U B =190V 灯会变暗 ,不能正常发光。

电工学_(少学时)第三版_唐介_课后答案4

电工学_(少学时)第三版_唐介_课后答案4

下一页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4.2.3 有一电源为三角形联结,而负载为星形联结的对称 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 220 V,每相负载的阻抗模为 10Ω,试求负载和电源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4.2.4 有一三相四线制照明电路, 相电压为 220 V,已知
三个相的照明灯组分别由 34、45、56 只白织灯并联组成,每
只白织灯的功率都是 100 W,求三个线电流和中线电流的有效
值。 4.2.5 在如图所示三 L1
相电路中, R = XC= XL =
25Ω,接于线电压为 220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求各相 L2
线中的电流。
L3
R I·1
jXL
I·2
I·3
-jXC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4.3.1. 有三个相同的电感性单相负载,额定电压为 380 V, 功率因素为 0.8,在此电压下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1.5 kW。把它 接到线电压为 380 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试问应采用什么样的 联结方式?负载的 R 和 XL 是多少?
P = 3Up Ipλ= 3×380 × 21.7 × 1 W= 30 894 W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4.3.4 试分析如图所示电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各线电流、
相电流和有功功率的变化:⑴ 工作中在 M 处断线, ⑵ 工作中
在 N 处断线。 L1
I·L1
Z1 I·1
Z3
[解]:
L2 L3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4.3.6 电路如图所示,在 220/380 V 的低压供电系统中 ,分 别接有30只日光灯和一台三相电动机,已知每只日光灯的额定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1章课件-支持高清浏览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1章课件-支持高清浏览


+

US_ R


(a)
R

IS



((b)b)
解:[对解电]路(对a)电,路因(为b凡)与,理因想电为压凡源与并理联的想元电件流其源两端 串电联压的均元等 件 于其理电想流电均压等源的于电理压想,电故改流变源R不 的会电影流响,虚故线部改分变电R路不的电会压影,响 而虚虚线 线部部分分电电路路的结构电一流定,,而故亦虚不线会部影分响其 电电路流结。构R的一变定化,仅影故响亦其 不本会身影 的响电其流电及压理。想电R 压的源变的化电仅流。 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电流源的
返回分析与思考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 路
1.9(2)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那么理想 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是否也可以等效变换?
[答] 不可以。因为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恒等于定 值,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恒等于定值,两种理想电源之 间无法满足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均对应相等的对外等效的 原则。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 路
1.6.4 求图示电路中恒流源两
端的电压 U1、U2 及其功率,并说明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5
+ 5A I
+ U3
_ +
1A
U1
2
U2
_
_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5 电阻两端电压为U3 如图。
左恒流源的功率 P1=40 W,起电源作用; 右恒流源的功率 P2=3 W,起负载作用。
S
c
[解] S 闭合时,
S 断开时
返回练习题集

电工学课后习题解答

电工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1章 习题解答(部分)1.5.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 W ,额定电压U N =50 V ,内阻只RN =0.5Ω,负载电阻R0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分析 电源的额定值有额定功率P N 。

额定电压U N 和额定电流I N 。

三者间的关系为 P N =U N I N 。

额定电压U N 是指输出额定电流I N 时的端电压,所以额定功率P N 也就是电源额定工作状态下负载所吸收的功率。

解 (1)额定电流 A U P I N N N 450200===负载电阻 5.12450===N N I U R Ω (2)开路状态下端电压U 0 等于 电源电动势E 。

U 0=E =U N +I N R0=50+4×0.5=52 V1.5.6 一只100V ,8W 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380V 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应选用多大瓦数的?分析 此题是灯泡和电阻器额定值的应用。

白炽灯电阻值随工作时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但可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电阻值。

电阻器的额定值包括电阻值和允许消耗功率。

解 据题给的指示灯额定值可求得额定状态下指示灯电流I N 及电阻只R NΩ≈==≈==1510073.0110A 073.01108N N N N N N U U R U P I串入电阻R 降低指示灯电压,使其在380V 电源上仍保持额定电压U N =110V 工作,故有Ω≈-=-=3710073.01103800N N I U U R 该电阻工作电流为I N =0.073 A,故额定功率为W R I P N R 6.193710073.022≈⨯=⋅=可选额定值为3.7k Ω,20 W 的电阻。

1.5.7在图1.03的两个电路中,要在12V 的直流电源上使6V ,50 mA 的电珠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哪 一个联接电路? 解 要使电珠正常发光,必须保证电珠 获得6V ,50mA 电压与电流。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R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 ( A ) 1.4.2 (C ) 1.4.3 (C ) 1.4.4 (B ) 1.5.1 (B ) 1.5.2 (B ) 1.6.1 ( B )1.6.2(B ) 1.8.1 (B )1.9.1 ( B )1.9.2 (B )1.9.3 (B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 1.4.5 ( 1)略 (2)元件 1 和 2 为电源 ,元件 3, 4 和 5 为负载(3)( -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110 2/8+R)=8/110 ,所以 R ≈3.7K , W =(8/110 )2× 3.7K ≈ 20W1.4.7 电阻 R=U/I=6/50* 103=120,应选者( a )图.1.4.8 解: 220/ (R1+315)=0.35A ,得 R1≈ 314 .220/ (R2+315)=0.7A , 得 R2≈ 0 .1.4.9(1) 并联 R2 前, I1=E/(R 0 +2R e + R 1 )=220/ (0.2+0.2+10 )≈ 21.2A.并联 R2 后, I2=E/(R 0 +2R e + R 1 ∥R 2 ) ≈ 50A.(2) 并联 R2 前, U2=R1*I1=212V,U1=(2R e + R 1 )*I1=216V.并联 R2 后, U2=(R 1∥ R 2)*I1=200V,U1=2R e +R 1∥ R 2=210V.(3) 并联 R2 前, P=212*21.2=4.5KW.并联 R2 后, P=200*50=10KW.1.5.3 I3=I1+I2=0.31 uA ,I4=I5-I3=9.61-0.31=9.3u A , I6=I2+I4=9.6 u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 S 断开还是闭合 =200 .R ab = R 5 ∥(R 1 + R 3 )∥( R 2 + R 4 )1.6.4 解: U a =U 1 =16V,U b =< [(45+5) ≈5.5]+45 >× 16/ <[(45+5) ∥5.5] ∥5.5+45 > ≈ 1.6.U c =( 45+5) ∥ 5.5 × U b / R 总 ≈ U b /10=0.16V , 同理 R d ≈U c /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 U 2=(R1+RP ) U 1 / (R1+RP+R )2 ≈ 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 U 2 =R2*U 1 / (R1+RP+R )2 ≈ 5.64V.所以输出范围为 5.64-8.14. 1.6.61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 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 I1=I2=20A,IL=40A1.8.2 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 R1 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 单独作用:解I ' R 1 (R U 1 2 //R 3 ) R 4 1 2 A 1 1 1 5 2II2 R I 1 3② I S 单独作用:分流'' R 411* 2 4 SAR 4 R 1(R 2 // R 3 ) 1 1 0.55所以 I 1' '' 113 6 A , 5I 30.5 * I 1A 51.9.4解:根据 KCL 得则I 3I 2 - I 12 - 1 1AU 1 R 1I 320* 1 20V, U 2U 1 R 2 I 220 10 * 2 40V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 : P 1U 1I 120 * 1 20WP 2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 :-U 2 I 2 -40 * 2 -80WR 1电阻吸收功率 : P R1220* 1220WR 2 电阻吸收功率 : P RR 2 210* 2240W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I11 2 1 1 (1//1)3 ,I35A1.9.6 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2I稩 II8 - 21A 2 1 1 21.9.7 解:设E单独作用u ab’ = E/4 = 1/4 ×12 =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u ab - u ab ’=10-3=7V1.10.1 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c =4×10-10 = 30VR eq=4ΩI=30/(4+1)=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U OC R eq 2 8 6V 4则IU OC R eq 21A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 I 1, I 220 I 1 10 I 1 U OC 10I 2 150 14I 2 I 1 I 25 A 5 20 10I 1 1204 I 250VR eq0 IU OC R eq 105 A1.10.4解:先用网孔法求出I1(R3 I2R4) I1I 2 AR4 I2 U I 28I12 A2 I210I7A1 4U OC REQ U R2IR2 410 8 2该R1的电流从下到上为I1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图等效为有U1=E1=4V(b)图等效为有I 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11.4 解:V AV B VAV AV C V B1.12.9解:1. 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 后, uc(--)=0, t 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 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 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3. 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i(0+)=i(0-)=-6/5AI(--)=6/5A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i(t)=9/5-8/5exp(-5/9t)A1.11.2 解:S断开时,UA243 3.9X 20 12205.8V S闭合时,UA1223.9X 20 12 2V1.11.3 解:利用叠加定理计算1.50v单独作用VA' R2 // R3 X 50 100R1 (R2 // R3) 72. 50v单独作用VA'' R2 // R3 X ( 50) 200R2 ( R2 // R3) 7VA VA' VA'' 100 / 71.12.6 解:(a)i(0+)=i(0-)=0,i( )=3A(b)i(0+)= i(0-)=0,i( )=1.5A(c)i(0+)= i(0-)=6A,i( )=0(d)i(0+)= i(0-)=1.5A,i( )=1A1.12.7 解: uc(0+)=uc(0-)=R3I=60VUc( )=0=RC=[(R2//R3)+R1]C=10mS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Uc( )=18v=RC=4mSUc(t)=36e-250t+181.9.9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 I U1 单独作用 :I ’=U1/(R1+R)=5A IS 单独作用 :I ’ =R1/(R1+R) IS=1A 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 IU1=IR3-IR1=6A UIS=RI+R2IS=10V(3) PU1=60W 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 PU1+PIS=PR1+PR2+PR3+PR=8功0W 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 选择题第 2.2.2 题B 基本题2.2.3U=220V,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唐介主编)》第4章习题答案

《电工学(唐介主编)》第4章习题答案

练 习 题5.4.2 已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有 400 匝,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为 220/55 220/55 VV 。

求一次绕组的匝数。

5.4.3 已知某单相变压器 S N = 50 kV = 50 kV··A ,U 1N /U 2N = 6 600/230 V ,空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3%,铁损耗为 500 W ,满载铜损耗 1 450 1 450 WW 。

向功率因数为 0.85 的负载供电时,满载时的二次侧电压为 220 220 VV 。

求:(1) 一、二次绕组的额定电流;(2)空载时的功率因数;(3)电压变化率;(4)满载时的效率。

5.4.1 收音机中的变压器,一次绕组为 1 200 匝,接在 220 220 V V 交流电源上后,得到 5 5 V V 、6.3 V 和 350 350 V V 三种输出电压。

求三个二次绕组的匝数。

w.k hd a w.c o 课后答案网5.4.4 某单相变压器容量为 10 10 kV kV kV··A ,额定电压为3 300/220 3 300/220 V V 。

如果向 220 220 VV 、60 W 的白炽灯供电,白炽灯能装多少盏?如果向 220 220 V V 、40 W 、功率因数为 0.5 的日光灯供电,日光灯能装多少盏?5.4.5 某50 50 kV kV kV··A 、 6 600/220 V 单相变压器单相变压器,,若忽略电压变化率和空载电流。

求:(1(1) ) 负载是 220 220 VV 、40 W 、功率因数为 0.5 的 440 盏日光灯时,变压器一、二次绕组的电流是多少?(2) 上述负载是否已使变压器满载?若未满载,还能接入多少盏 220 220 VV 、40 W 、功率因数为 1 的白炽灯? 5.4.6 某收音机的输出变压器某收音机的输出变压器,,一次绕组的匝数为 230,二次绕组的匝数为 80,原配接 8 Ω 的扬声器,现改用 4 Ω的扬声器,问二次绕组的匝数应改为多少?w.k hd a w.c o 课后答案网5.4.7 电阻值为 8 Ω 的扬声器,通过变压器接到E = 10 V 、R 0= 250 Ω 的信号源上。

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

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

1.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相量图:
+
E·1
E·3 _ _
+
N
_E·2 +
+ _+
U·12
U·31
U·1
__
_
U+_·23 +

2
U·3
+
+
L1
U·31
U·3
N
L2
U·2
L3
-U·2
U·12
300 U·1
U·23
根据 KVL 定律: U·12 = U·1 - U·2 =U·1 +(-U·2) U·23 = U·2 - U·3 U·31 = U·3 - U·1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2. 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
L1
I·L1
L2
I·L2
L3
I·L3
I·1
Z1
I·2 Z2
相量图:
Z3
I·3
I·L3 I·3
I·L2
I·2 -I·3
根据 KCL 定律:
I·L1 = I·1 - I·3 = I·1 + ( - I·3 ) I·L2 = I·2 - I·1 I·L3 = I·3 - I·2
◆ 三相电源:产生对称 的三相电动势的电源。
图 4.1.1 三相同步发电机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表达式:
e1 = Emsinωt e2 = Emsin(ωt – 120o)
e3 = Emsin(ωt – 240o)
相量表示法: E·1 = Em ∠00 E·2 = Em ∠-1200 E·3 = Em∠-24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返 回练习题题集
t = 0.1 s 换路后电路可化简为图 (b) 所示
电路的时间常数 则

返 回练习题题集
(b)
此为全响应
上一题
下一题
2.4.1
t = 0 时将开关 S 从 a 端
换接到 b 端。试求换路后的响应 iL 和 uL。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的电路得
此题目与 2.3.1 相同,只是将 C 改为 L。
2.5.2 原已处于稳态。试用三 要素法求 S 闭合后的 uC 。
返回
2.5.3 处于稳态,在 t = 0 时,将开 关 S 断开,试用三要素法求 换路后的 uC 和 iC。
2.5.4 已处于稳态。试用三要素 法求开关 S 断开后的 iL 和 uL。
返回
练习题解答
2.2.1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电路的时间常数 则
(b)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iL、uL、i2 的波形见图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2.4.3 图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 t = 0 时将开关 S 从 a 端改合到 b 端。试求换路后的 iL 和 uL,并说明是什么响应 。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此题目与上题相同,只是响应改为全响应。
,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C 和电流 iC、i1、i2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 【解】 (1) 求初始值
由于 S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C 相当于开路,i1 = IS = 1.5 A。因此,根据换路定律,由换路前( S 断开时)的电路,首先
求得
(S 闭合时) 的电路求得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下一题
(2) 求稳态值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此题目与上题相同,只是该电路两次换路, 第二次换路 (S2 闭合) 时 uC 的初始值应等于第一次换路 (S1 闭合) 后 uC 在 t = 0.1s 时数值。
t 在 0~0.1 s 时,电路为图 (a) 所示,且 uC(0) = 0。电 路的时间常数
t=0.1s时,S2合上,则
2.3.3 稳定,求开关 S 闭合后的响 应 uC 和 i1、 i2 ,并画出其变 化曲线。
返回
2.3.4 电容原先未充电。在 t = 0 时将开关 S1 闭合, t = 0.1 s 时将开关 S2 闭合,试求 S2闭合后的响应 uR1,并 说明是什么响应。
2.4.1 已稳定。在 t = 0 时将开关 S 从 a 端换接到 b 端。试 求换路后的响应 iL 和 uL。
电路的时间常数 所以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2.3.2
t = 0 时,将开关
S 闭合,试求响应 uC 和 iC,并说明是什么响应?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解】 本题目是为了练习利用戴维宁定律将电路简化
后求响应。
应。
uC(0) = 0 ,响应为零状态响
将换路后电路中的电容支路提出,使余下电路成为有源
二端网路,利用戴维宁定理,将原电路变为图所示电路,由戴
维宁定理求得
电路的时间常数 则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2.3.3 和 i1、 i2 ,并画出其变化曲线。
S 闭合后的响应 uC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本题目与上题相同,只是响应为零状态响应。 换路前电容未储能, uC(0) = 0 。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第章习 题
2.2.3 中,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 处于稳态,C 中无储能, 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C、
uL 和电流 i1 、 iC 、iL 的初
始值和稳态值。
2.3.1 原已稳定,在 t = 0 时, 将开关 S 闭合,试求 S 闭 合后的 uC 和 iC。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3.2 路原已处于稳态,在 t = 0 时,将开关 S 闭合,试 求响应 uC 和 iC,并说明 是什么响应?
C 相当于开路。因此,首先求得
然后,进一步求得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下一题
2.2.2
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L 和电
流 iL、i1、i2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1)求初始值
S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
L 相当于短路,R2 两端的电压等于 US, R2 中的电流即 iL。因 此,根据换路定律,由换路前( S 断开时)的电路,首先求得
换路后电感经串联电阻放电,响应为零输入响应,设
电路的时间常数
所以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2.4.2
iL 和 uL,并画出其变化曲线。
S 闭合后的 i2 、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解】 此题目与 2.3.2 相同,只是将 C 改为 L。 换路前电感无储能,iL(0) = 0,响应为零状态响应。 二端网路,用戴维宁定理将原电路变为图所示电路,其中:
(S 闭合时) 的电路求得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或者
(2) 求稳态值
L 相当于短路,因此首先求得
返 回练习题题集
2.2.3 ,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 稳态,C 中无储能,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C、 uL和电流
i1 、 iC 、iL 的初始值和稳态
值。
【解】初始值:
稳态值:
返 回练习题题集
返回
2.4.2 已处于稳态。试求 S 闭合
后的 i2 、iL 和 uL,并画出
其变化曲线。
2.4.3 原已处于稳态。在 t = 0 时将开关 S 从 a 端改合 到 b 端。试求换路后的 iL 和 uL,并说明是什么 响应。
返回
2.5.1 处于稳态。试用三要素法求 开关 S 闭合后的 uL 和 uR。
,其中 所以 电路的时间常数 则
将换路后电路中电容提出,用戴维宁定理将剩下的有源 二端网路化简为等效电压源,则换路后电路可化简为如图所 示。 其中
则 所以
返 回练习题题集
uC、i1、i2 的变化曲线见图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2.3.4
t = 0 时将开关
S1 闭合, t = 0.1s 时将开关 S2 闭合,试求 S2 闭合后的响应 uR1,并说明是什么响应。
上一题
下一题
2.3.1 合,试求 S 闭合后的 uC 和 iC。
t = 0 时,将开关 S 闭
返 回练习题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本题目是练习利用电阻的串并联来简化电路,求 出响应。 的电路求得
换路后电容经 R3 及 R1 与 R2 的并联电阻放电,响应为零输入 响应。电路可简化为图所示,其中等效电阻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