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发的一类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等。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包括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等。

一、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1. 症状特征肺部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咳嗽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呈干咳或咳痰,并且咳嗽常伴有痰中带血丝等。

此外,患者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2. 体征特征体检是判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通过听诊呼吸音、触诊胸部、敲击胸部以及观察皮肤黏膜情况等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

在肺炎患者的听诊中,可听到干罗音、湿罗音,甚至阻塞性肺部病变时出现潮气呼吸或呼吸困难。

3. 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是判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肺炎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炎症灶,在肺野中可见到浸润阴影、空气支气管征等。

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结节状阴影、空洞形成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二、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根据感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敏感性,医生会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按医嘱正确用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及疗程,避免滥用和药物耐药问题的出现。

2.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例如,对于咳嗽症状,可以使用镇咳药物来缓解症状;对于发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对于胸痛,可以使用镇痛药等。

同时,患者要保持休息,适量饮水,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3. 并发症治疗在部分肺部感染患者中,可能出现胸腔积液、纵隔炎、肺脓肿等并发症。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胸腔积液可行胸腔穿刺,清除液体并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肺脓肿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等。

4.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的肺部感染,如结核病等,免疫调节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结核病治疗中,需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和治愈病变的目的。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

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我国老年患者(≥65岁)因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病以及宿主免疫受损常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β老年CAP病情复杂多变,发病急骤,是主要的老年急症之一。

老年CAP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致病菌复杂、合并症和多器官衰竭发生比例高,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

基于我国尚无老年CAP的急诊相关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组织国内急诊、呼吸危重症、微生物和临床药学的多学科专家,成立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共识(指南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141)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调查法,经所有参加共识制定的专家对每项推荐进行表决,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并改进,共同探讨和制定我国老年CAP的急诊诊疗路径(见图1),以规范老年CAP的急诊诊疗并改善其预后。

1老年CAP的流行病学特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之一,全球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

2023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后所表现的问题更加严重,≥65岁的人口占13.50%,比上次增加了4.63%,CAP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在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达到峰值[1]o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多为秋冬季高发,夏季{氐发;从地域上来看东北、华东地区是老年CAP的高发地区[2]o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呼吸免疫系统及防御功能低下,CAP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与年龄呈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则病死率相应增大,特别是65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上升[3]o调查显示我国老年CAP的住院病死率为5.7%,高龄老年CAP住院病死率高达11.9%[4]β此外,超过75%的老年C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前三位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4]o推荐意见1:老年CAP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波动和地域差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和脑血管病是老年CAP最常见的合并症;随着年龄和合并症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升高。

肺感染的治疗方案

肺感染的治疗方案

肺感染的治疗方案概述肺感染是指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侵袭,导致肺组织发炎和感染的一种疾病。

肺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

肺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疗养和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肺感染治疗的核心措施。

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和药物耐药情况来定制。

以下是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案:1. 抗生素治疗:如果病原体为细菌感染,抗生素是治疗肺感染的首选药物。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等。

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抗病毒治疗:如果病原体为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肺感染。

例如,对于由流感引起的肺感染,可以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药物。

3. 抗真菌治疗:对于由真菌引起的肺感染,抗真菌药物可以用于治疗。

例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阿莫西林等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肺念珠菌病。

4. 双重抗生素疗法:对于一些严重的肺感染,如重型肺炎,常采用双重抗生素疗法,即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机制的抗生素。

疗养疗养措施是肺感染治疗的重要补充。

以下是常见的疗养方案:1. 卧床休息:肺感染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卧床休息可以有助于恢复身体的能力抵御病原体。

2. 充足的水分摄入:肺感染会导致体内水分丧失加剧,因此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持体液平衡。

3. 高热量饮食:肺感染患者常常食欲不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提供高热量饮食有助于身体抵御感染,并促进康复。

4. 加强免疫力:通过适当的锻炼、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感染的发生和复发。

预防措施预防肺感染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避免触摸面部等是防止肺部感染的基本措施。

2. 接种疫苗: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和肺炎感染,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3.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肺感染。

老年肺炎如何治疗

老年肺炎如何治疗

老年肺炎如何治疗老年肺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群为老年群体,通常病情较为严重,如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的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

且老年肺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老年肺炎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老年肺炎患者而言,了解自身疾病,了解如何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什么是老年肺炎,又该如何治疗吧?1.认识老年肺炎对于老年人来讲,由于自身机体的老化,其呼吸系统功能、局部呼吸道防御功能以及免疫力等均会有所下降,且患者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也有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很容易导致出现各种慢性、恶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现象,再加上老年人对肺炎的认知不足,在发生肺炎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得病情恶化。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肺炎的发生率更高,且致死率也较高。

1.老年肺炎的症状表现老年肺炎无明显典型症状,发病时较为隐匿,当发病后,患者不会有咳嗽、咳痰、发热或胸痛等现象。

由于老年人群的体温普遍较低,当感染后,其发热的反应也不是很明显。

据相关研究表明,当老年人群发生肺炎后,仅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可以保命,而其余因疾病所致死的患者中,仅有七分之一的患者存在发热的现象。

在老年患者发病后,咳嗽大多无力,咳痰呈黄色脓性物或白色脓性物,很容易将肺炎与慢支与上呼吸道感染弄混。

而老年肺炎患者发病后,则会表现出呼吸加快、呼吸困难、气喘,且浑身无力、精神状态不佳、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甚至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

1.如何治疗?治疗肺炎应遵守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的情况,就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要不然以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增加治疗的难度。

1、抗生素治疗:对于老年肺炎患者来讲,合理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当确诊为肺炎后,应尽早接受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看是否需要联合用药,是否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药敏结果进行选择。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moep o et n fcinsciia aibe , omoetpc l r rn l gi e t , l c l ra ls n r y ia,moec mpiain n ihmotl y Co cu in T ehd e a s f ou n o n v r,o lct sa dhg rai . n lso : h id nc u eo o t ln fcin ned r ains ay ia y tms ln inn n p cf u gifcini lel ainss o l a t nin t a l u gi et si lel p t t, tpc l mpo ,u gsg o s e icln e t ned ryp t t h ud p yat t oe ry n o y e s i n o e e o
痰培养 +药敏发现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8 ,占7 . 革 7例 2 %; 5
兰阳性杆菌感染 6 , %; 例 占5 真菌生长者 2 例 , 1.%, 1 占 75 其 中包括二重感染 的患者 ; 无致 病菌生长者 6 , 5 例 占 %。
对3 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米诺 ) 的 7 例 , 敏感 0 喹诺酮类药物
月人院 , 住呼吸内科的病人。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 7 例 , 5 , O 女 0例 年龄 6 ~ 2 , 5 8 岁 平均 7. 。此组 3 6岁 患者发病 以秋冬季节多见 , 发病多 由受凉 、 劳累过度引起 。 4 0例继发于慢性 阻塞性肺病 ,1 2 例继发于糖 尿病 ,0例单 2 纯性肺部感染 ,8 l 例继发于肺癌 ,1 2 例继发 于心脏病 、 慢性 肾功能衰竭 、 冠心病等其他疾病 。
【 关键词 】 老年患者 ; 肺部感染; 临床特点; 诊断 ; 治疗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 点
临床表现
发热
约半数的老年患者会出现发热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胸痛
胸痛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可放射至 肩部或腹部。
咳嗽、咳痰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通常 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痰 液可呈白色或黄色。
呼吸困难
肺炎会导致肺部功能下降,患 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
01
共识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 降、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目前,我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治 疗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亟需制定相关的专家共识,规范诊治流程,提高老年人的 生命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共识的意义和价值
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02
共识内容概述
共识的制定过程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 完善共识内容,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
共识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提高他们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知和诊疗 能力,以更好地服务老年患者。
08
共识的实施与应用前 景
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估
实施情况
共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共识主要内容包括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设计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设计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隐匿,老年人全身和局部反应性降低,自觉症状轻微,症状不典型。

体温调节能力低,发热不如年轻人明显,甚至在严重感染情况下也是如此。

大多数老年肺炎患者对于一般肺炎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反应不明显,而常出现食欲减退、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故导致有些患者自以为是上呼吸道感染、胃炎、脑供血不足而自行服药,未及时到医院呼吸科就诊。

有些患者因出现其他系统症状而就诊于其他科室,有时因患者症状不典型,肺部体征无特异性,医生缺乏经验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老年肺炎的早期确诊率低于非老年组。

部分患者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所以给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故对老年患者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查体,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1.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因20世纪90年代感染性疾病致死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肺部感染居各类感染之首。

老年人肺部感染率高,>65岁人群中,每10万人就有1 012例罹患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在老年人各种直接致死原因中占第4位,≥80岁老年人肺部感染为第1死因。

国外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为24%~35%,年轻人仅为5.75%~8.0%,而国内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高达42.9%~50.0%。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7%。

正常情况下肺具有较完善的自然防御机制,可抵抗病原菌入侵。

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①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T细胞数目减少且功能异常,若受到细菌入侵和寒冷应激等刺激时易引起肺部感染,尤其在秋冬季节易患感染;②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减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分泌物聚集,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易受损害;③老年人喉反射降低,吞咽功能减退,胃内容物和咽喉分泌物容易误吸入气管内,带入的病原微生物或理化致病因子易诱发吸入性肺炎;④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在疾病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

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

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简介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治疗肺部感染需要一个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评分标准下面是一个常用的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1. 咳嗽:评估咳嗽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 0分:偶尔咳嗽或没有咳嗽。

- 1分:轻度咳嗽,间断出现。

- 2分:中度咳嗽,频繁出现。

- 3分:严重咳嗽,持续不断。

2. 咳痰:评估咳痰的量和性质。

- 0分:没有咳痰。

- 1分:少量,黏稠或清晰的咳痰。

- 2分:中等量,黏稠或带有血丝的咳痰。

- 3分:大量,浓稠或带有脓血的咳痰。

3. 发热:评估体温的升高程度。

- 0分:体温正常或轻微升高(37-38摄氏度)。

- 1分:中度发热(38-39摄氏度)。

- 2分:高热(39-40摄氏度)。

- 3分:超高热(大于40摄氏度)。

4. 胸痛:评估胸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 0分:没有胸痛。

- 1分:轻度或间断性胸痛。

- 2分:中度或持续性胸痛。

- 3分:严重或剧烈胸痛。

分级和治疗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将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轻度肺部感染(评分0-4分):建议口服抗生素治疗,并鼓励休息和水分摄入。

- 中度肺部感染(评分5-8分):建议静脉抗生素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

- 重度肺部感染(评分9-12分):建议住院治疗,使用静脉抗生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结论肺部感染治疗方案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和其他特殊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个性化的治疗效果最佳。

[Note: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medical advice.]。

感染科常见感染病例分析

感染科常见感染病例分析

感染科常见感染病例分析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和环境变化,感染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感染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主要负责诊疗与管理各类感染疾病。

本文将分析感染科常见感染病例,旨在加深对感染病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肺部感染病例分析病例描述:患者年龄为60岁,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近期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初步诊断:肺部感染分析与讨论:1. 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怀疑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感染。

2. 针对此类患者,应进行痰涂片、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检查,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治疗方案:1.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2. 并应给予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解热镇痛药物等,以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二、尿路感染病例分析病例描述:女性患者,40岁,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已有一周。

初步诊断:尿路感染分析与讨论:1. 尿路感染多数由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常见于女性。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症状,初步判断为尿路感染。

2.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多、细菌感染等。

治疗方案:1. 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药物等。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针对细菌的药物敏感性。

2. 关注患者的饮水量,及时排尿,维持尿液通畅。

3. 给予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尿路刺激症状。

三、血液感染病例分析病例描述:男性患者,30岁,经过外伤手术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近期出现高热、心动过速等症状。

初步诊断:血液感染分析与讨论:1. 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怀疑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 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需通过血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

治疗方案:1. 当怀疑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要措施是拔除导管。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关键词】老年肺炎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与青壮年有许多不同,尤其是老年患者咳痰乏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1]。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10年我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108例患者中,男65 例,女43 例,年龄60~94岁,平均70岁。

全部为住院病例,除3 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2 临床特点部分病例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不典型,发热者仅占45%,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者占68%。

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仅听诊时有呼吸音减弱或干、湿啰音,但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者所占比例较大,占38%。

常与其他慢性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症状可被掩盖,仅在胸片检查时才被发现。

老年患者因年老体衰,咳嗽乏力,免疫功能低下,因此一般病程较长,本组有7 例达3个月之久,因此及时发现肺部感染、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排痰措施是促使老年患者康复之关键。

3 护理3.1 积极预防,加强卫生宣传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和呼吸肌锻炼,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预防感冒进展为肺炎。

加强对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免疫是预防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注射多价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感染,金刚烷胺可用于预防A 型流感病毒。

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则应注意防止院内感染,已有感染者应注意适当隔离,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应洗手,注意房间通风,定期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

防误吸,老年人进食时应集中精力,不要说笑;鼓励有能力的老人自己进餐,别人可从旁协助;卧床老人进食时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流质与固体食物应分开喂;流质以勺从舌边缓慢倒入,待食物充分咽下后再喂第二口;一侧面瘫者,喂食时应将食物送至健侧;饭后,暂时保持进食体位15~20min;睡觉时宜取侧卧位以防深睡眠时的分泌物误吸。

3. 2 注意观察老人生命体征及其他变化,及时发现肺部感染征象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人的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可无明显的发热、胸痛、无力咳嗽咯痰。

老年病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老年病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4.并发症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指在老年人身上发生的一种肺部感染,常见的肺部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等。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抵抗力差,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

1.临床症状:老年人肺部细菌感染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症状。

2.临床诊断: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如痰液培养和荧光定量PCR技术。

3.诊断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细菌性肺部感染:a.细菌培养阳性;b.痰涂片或荧光定量PCR呈阳性。

4.抗菌药物治疗:a.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一般建议采用抗菌谱广,可覆盖常见致病菌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注意药物的肾毒性和肝毒性。

b.根据老年人的肾功能进行药物剂量调整,避免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5.并发症处理:a.如出现低氧血症,可给予氧疗。

b.如出现心力衰竭,可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

1.临床症状:老年人病毒性肺部感染常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2.临床诊断: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如血清学检测、PCR检测等。

3.抗病毒药物治疗:a.根据病毒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甲氨蝶呤、奥司他韦等。

b.注意药物的肾毒性和肝毒性,避免药物副作用。

4.对症支持治疗:a.如出现低氧血症,可给予氧疗。

b.如出现呼吸困难,可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1.临床症状:老年人真菌性肺部感染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

2.临床诊断: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如血清学检测、痰液培养等。

3.抗真菌药物治疗:a.根据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b.注意药物的肝毒性和肾毒性,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4.对症支持治疗:a.如出现低氧血症,可给予氧疗。

b.如出现呼吸困难,可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总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诊疗方案需要依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肺部感染分级诊疗指南(2023年版)

肺部感染分级诊疗指南(2023年版)

肺部感染分级诊疗指南(2023年版)肺部感染分级诊疗指南(2023年版)概述该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肺部感染的分级诊疗依据,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病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根据该指南,肺部感染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轻度肺部感染轻度肺部感染的特征包括:- 无需住院治疗的患者- 一般情况良好,能够正常进食和活动- 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或需氧疗- 无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对于轻度肺部感染的患者,建议以下治疗措施:- 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的患者,建议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 进食和水分摄入应正常,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中度肺部感染中度肺部感染的特征包括:- 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一般情况较好,但可能有轻度的影响活动的症状- 有轻度的呼吸困难或需氧疗- 有轻度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对于中度肺部感染的患者,建议以下治疗措施:- 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的患者,建议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转为口服抗生素治疗- 需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量的进食- 监测患者呼吸状况和病情变化重度肺部感染重度肺部感染的特征包括:- 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 病情较差,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呼吸困难明显,需氧疗或机械通气- 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对于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建议以下治疗措施:- 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的患者,应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患者应接受全面监护和密切观察- 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和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支持性疗法,如氧疗或机械通气结论根据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我们提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肺部感染的诊疗指南。

这些指南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评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请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遵循该指南,并在必要时与专业同行协商讨论。

>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决策,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

老年肺部感染

老年肺部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
•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指在医院内获得的肺炎,
包括住院期间感染的,以及住院期间感染而出院后发病的, 但不包括入院前感染而入院后发病的病例。
• 致病菌:70%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例如:铜绿
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返回
老年肺部感染的诊断
一、诊断流程: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血气分 析。 二、病原体检测:痰涂片、痰培养。注意事项 三、检测结果判定。结果判定 四、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重症肺炎。定义
老年肺部感染的诊断
• 痰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必须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采集标本; 漱口后采集深部痰; 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采集3次清晨痰液标本; 痰液标本在2小时内送检,延迟送检者保存在4摄氏度。
治疗
6.
7.
PaO2/FiO2的意义
• PaO2/FiO2氧合指数:
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正常值:400~500 <300:急性肺损伤 <20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21+4*吸入氧流量
返回
老年肺部感染的治疗-抗菌药物分类
•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抗菌活性部分:β内酰胺环,可被β内酰胺酶水解)
• 青霉素类:青霉素(革兰氏阳性);阿莫西林,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广谱) • 头孢类: • 一代头孢: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氨苄(G+) • 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克洛(G-,G+) • 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 (G-) • 四代头孢:头孢吡肟(G-,G+)
晚发性,重症, 复杂情况,应覆 盖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肺部感染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部感染一类是肺实质的感染的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拍片可见肺部实变。

另一类是气道感染,拍片肺部无明显实变,但气道感染也很严重,如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伴有感染,还有感染诱发的支气管哮喘等,气道感染易发生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护理和诊断肺部感染患者吧。

一、肺部感染病人诊治措施根据症状评判是不是感染性疾病,通过感染指标,比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确肺上是否确实存在问题。

同时要予以肺部影像学检查,比如胸片、胸部CT。

有些病人如果症状很重,起病很急,来势比较凶险,需要做病原学检查。

就是看它感染到底是哪种细菌、病毒或者是支原体造成的感染,称之为病原学上的检查。

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有时会伴有发热,严重时会有胸闷、喘憋、呼吸困难的表现。

该病的治疗应该根据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来进行治疗,常见的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不同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治疗方式也不相同。

如果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应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

如果是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需要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导致的肺部感染,应该选用大环内酯类进行抗感染治疗。

肺部感染患者除了进行对因治疗外,可以给予止咳、化痰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二、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1、帮助咳痰:可以用各种方法,比如通过拍背帮助患者咳痰,痰咳出后肺部感染会好转,对患者病情有帮助。

痰咳不出时肺部感染治疗的效果较差,因为仅使用抗生素无法促进患者痊愈,帮助患者自主咳痰比较重要;2、合理膳食:肺部感染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必须对个人的日常饮食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饮食具有易消化、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特征。

另外患者如果出现高热的症状,那么一定要给与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多喝水,这样才能促进体内各种毒素的排出。

肺部感染病案报告

肺部感染病案报告

肺部感染病案报告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肺部组织引起的疾病。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通常会对年轻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造成更大的威胁。

本文将对一名50岁男性患者的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和报告。

病例简介:患者为50岁的男性,社区居民,近期感觉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

体检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发热,听诊肺部可触及湿啰音,X光透视显示有炎性病变。

患者拟诊为肺部感染并被立即送往医院。

症状与体征:患者出现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体征方面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听诊肺部可以听到湿啰音。

这些症状和体征与肺部感染的典型表现相符。

检验与检查结果:1. 实验室检验:血液生化指标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

2. X光透视:显示肺部有炎性病变,表现为肺实质浸润和渗出。

诊断与治疗: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肺部感染。

治疗方面,患者被给予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如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药物控制体温等。

预后与随访: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逐渐康复,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继续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以确保疾病不会复发。

预防与宣教:预防肺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公众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和亲密接触患者。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因此,人们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接种相关疫苗。

总结与展望: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和公众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未来,我们应加强对肺部感染的研究和预防,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知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对一名50岁男性患者肺部感染病例的报告。

这个病例提醒我们,肺部感染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只有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的积极采取,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大家的健康。

风温肺热病(老年人肺炎)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老年人肺炎)诊疗方案

• 5.阴竭阳脱证;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
苍白、呼吸急迫、痰涎壅盛、唇甲青紫、 神志恍惚,脉微欲绝、血压下降,舌红少 津。 • 6.气阴两伤、余热不尽;低热夜甚、干咳少 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神倦纳差、舌 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 • • • • • • • •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邪犯肺卫证: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加减 加减:烦热,加山栀、黄芩;胸痛、加郁金;无汗,加 荆芥;舌红,口干,加沙参、芦根。 2.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主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 加减:咳嗽痰多,加桑白皮、葶苈子;胸闷、脘疼、呕 恶、苔腻,去麻黄、石膏,加半夏、 黄连、瓜蒌;咳嗽 胸痛、咯痰白粘而腥,加冬瓜子、薏仁、桔梗、鱼腥草、 郁金;便秘,去 麻黄,加马兜铃、瓜蒌仁、麻子仁、蜂 蜜;腹泻,去麻黄、石膏,加葛根、黄连、败酱草; 痰 中带血,加小蓟、白茅根、茜草根。
风温肺热病(老 年 人 肺 炎)诊疗方案
一般描述:
• 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炎症,有肺泡毛细血管充血、
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及 至实质 等病理改变。以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感染性肺炎的发病率很高, 并随年龄而增加。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 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随着年龄 增长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呼吸道感染占 57%, 而病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74.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2版《实用内科学》李锡莹
老年人肺炎)
诊断
• 单纯的原发性肺炎诊断不难,但老年患者,特别是体弱的
老年患者,有时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首先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嗜睡、 昏迷等,极易漏诊或误诊

肺部感染的新型治疗方案

肺部感染的新型治疗方案

肺部感染的新型治疗方案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发。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治疗方案。

现在介绍几个新型治疗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肺部感染。

一、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部感染的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免疫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强或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对抗感染。

其中一种新型免疫治疗方法是采用单克隆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通过精准地靶向感染病原体或调节患者免疫系统来起到治疗作用。

例如,针对病毒性肺部感染,我们可以利用单克隆抗体来中和病毒,从而减轻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破坏。

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也被应用于肺部感染的治疗中。

基因治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向患者体内输入特定基因,来改变或增强细胞的功能。

在肺部感染的治疗中,我们可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或增强呼吸道细胞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例如,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一种能够产生抗菌肽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呼吸道细胞,这样就可以增加呼吸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科学领域,也被应用于肺部感染的治疗中。

通过纳米技术,我们可以将药物或其他治疗剂通过纳米尺度的载体运载到感染部位,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纳米载体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形状和大小,以便更好地在呼吸道中传递。

通过运载技术,药物可以更有效地被呼吸道细胞吸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四、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肺部感染中也被尝试。

该疗法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感染区域,激活光敏剂,从而对病原体进行杀灭。

光动力疗法具有高效、选择性强的特点。

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它不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并且对宿主细胞的损伤也较小。

该疗法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案正不断发展和创新。

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纳米技术和光动力疗法等新型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肺部感染病案分析报告例

肺部感染病案分析报告例

肺部感染病案分析报告例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年龄 65 岁,因“发热、咳嗽、咳痰 5 天”入院。

患者 5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5℃,伴有畏寒、寒战,同时出现咳嗽,咳黄色脓性痰,量较多,不易咳出,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患者自行服用退烧药(具体不详)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反复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 10 年,长期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二、体格检查体温 385℃,脉搏 100 次/分,呼吸 25 次/分,血压 13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以双下肺为主。

心率 10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三、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 85%,血红蛋白 120 g/L,血小板计数 200×10⁹/L。

2、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3、 C 反应蛋白(CRP):80 mg/L。

4、降钙素原(PCT):25 ng/ml。

5、病原学检查: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痰培养结果尚未回报。

6、胸部 X 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双下肺可见斑片状阴影。

四、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肺部感染2、诊断依据: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格检查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 和 PCT 升高。

胸部 X 线检查显示双下肺斑片状阴影。

痰涂片可见大量细菌。

五、治疗方案1、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经验性选用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每日1 次,联合左氧氟沙星05 g,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A肺部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肺部感染(ICD10.J98.402 ),合并其它疾病住院期间无需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主要表现为新近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2.血常规示:WBC>1区109/L或<4X 109/L ,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胸部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侵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抗感染治疗;2.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 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部感染。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血培养+药敏、痰培养+药敏、胸腔积液培养+药敏、咽拭子、咽喉分泌物、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和X 线胸片,并根据病情复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肿瘤相关检查;(2)并发其他感染患者行分泌物或排泄物细菌/ 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根据病情查血清IgG、IgM 等;(4)出现意识障碍者查头颅CT等。

(七)选择用药。

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等。

2.抗生素药物:B -内酰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甲硝唑等药物;3.解痉平喘药物:氨茶碱、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B 受体激动剂等药物;4.糖皮质激素:根据情况选择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5.化痰药物:口服或静脉应用化痰药物;5.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相关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隐匿,老年人全身和局部反应性降低,自觉症状轻微,症状不典型。

体温调节能力低,发热不如年轻人明显,甚至在严重感染情况下也是如此。

大多数老年肺炎患者对于一般肺炎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反应不明显,而常出现食欲减退、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故导致有些患者自以为是上呼吸道感染、胃炎、脑供血不足而自行服药,未及时到医院呼吸科就诊。

有些患者因出现其他系统症状而就诊于其他科室,有时因患者症状不典型,肺部体征无特异性,医生缺乏经验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老年肺炎的早期确诊率低于非老年组。

部分患者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所以给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故对老年患者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查体,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1.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因20世纪90年代感染性疾病致死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肺部感染居各类感染之首。

老年人肺部感染率高,>65岁人群中,每10万人就有1 012例罹患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在老年人各种直接致死原因中占第4位,≥80岁老年人肺部感染为第1死因。

国外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为24%~35%,年轻人仅为5.75%~8.0%,而国内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高达42.9%~50.0%。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7%。

正常情况下肺具有较完善的自然防御机制,可抵抗病原菌入侵。

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①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T细胞数目减少且功能异常,若受到细菌入侵和寒冷应激等刺激时易引起肺部感染,尤其在秋冬季节易患感染;②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减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分泌物聚集,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易受损害;③老年人喉反射降低,吞咽功能减退,胃内容物和咽喉分泌物容易误吸入气管内,带入的病原微生物或理化致病因子易诱发吸入性肺炎;④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在疾病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2.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多样化老年人肺炎的病原体中细菌仍占主要地位。

肺炎链球菌较一般人群感染为少,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属以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G-)、厌氧菌为常见菌群。

以厌氧菌为主的复数菌吸入性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据国外报道,吸入性肺炎在老年人社区肺炎中可高达15%,其他如病毒、衣原体亦常见。

总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较青壮年复杂。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G-杆菌约占75%,多重感染尤其常见,占1/3或更高。

临床和X线表现不典型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一般症状如畏寒、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可不明显,而呼吸急促甚为常见。

在伴有基础疾病患者中可有嗜睡、意识模糊、表情迟钝等特殊表现。

老年人肺炎常伴发菌血症而出现相应症状,40%可有脓毒症。

体征除局部可闻及湿啰音外,通常无实变体征。

X线胸片检查是发现及确诊老年肺部感染的最直接辅助检查。

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差,终末细支气管弹性减弱,黏膜、腺体萎缩使气道管腔狭窄,气道分泌物不易排除等原因,使得老年人肺部感染多为支气管肺炎,约占76%,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边缘模糊的斑点、斑片状阴影。

老年人的支气管肺炎与其他年龄组的支气管肺炎相比,以下叶多见,且范围较广,>75%患者病变常累及多数肺叶,呈多灶性分布,而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肺实变较少见。

若患者伴有脱水,特别在白细胞偏低时,可减缓肺部浸润灶的出现;肺部基础病变如心力衰竭常使肺炎难以识别;肺气肿、肺大疱常导致不完全实变;老年人肺炎吸收可延迟至6周,与老年人阻塞性肺炎或肺结核不易鉴别。

诊断治疗限制因素多老年人较青壮年口咽部定植的G-杆菌增加。

年迈卧床、生活难以自理者口腔卫生状况差,口咽部细菌包括厌氧菌进一步增加。

所以,老年人咳痰标本细菌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一步降低。

加之,老年人常常无力咳嗽或者咳嗽反射减弱,很难获取来自下呼吸道深部的咳痰标本。

而老年人由于体质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原因,限制了侵袭性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抗菌治疗方面,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高,使某些药物离子化和溶解度改变,如酯化口服抗生素(头孢呋辛等)吸收减少。

老年人内脏血流量减少,黏膜表面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数量减少,以及体力活动少,肌肉血流降低,均影响口服和肌注抗生素的吸收。

老年人水分和肌肉组织减少,而体脂相对增多,使药物分布发生变化,水溶性抗菌药物分布容积(Vd)降低,而脂溶性药物则增高。

随着年龄增长,血清蛋白浓度降低,使药物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下降,游离浓度升高,对高蛋白结合率药物影响尤其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转化和排泄清除均受影响,对药物的耐受能力降低,易出现不良反应。

并发症多老年常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既是发病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肺炎并发症远较青壮年患者多。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和循环功能衰竭,特别是已有缺血性心脏病或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心律失常亦颇常见。

约1/3老年肺炎患者特别是年龄>85岁的患者并发急性意识障碍,从轻微的定向力障碍到幻觉、谵妄等严重障碍。

有研究表明,意识障碍程度与肺炎的严重程度无关,虽然部分患者与低氧血症有关,经氧疗可以改善,但并不都与低氧相关。

此外,老年人重症肺炎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和其他脏器的功能损害,预后较差。

3.诊断方法及要点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和X线表现不典型,关键在于警惕,及早发现,准确作出诊断,而确诊的根本是病原学诊断,但是病原学检查又受诸多因素限制。

临床上比较实际和通行的做法是根据症状、X线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效作出临床诊断,但会有风险,即容易造成特殊病原体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延误诊断,或者因经验性治疗抗生素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强,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

所以临床上应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留取细菌或其他可疑微生物的检查标本,如血液、胸液和深部咳痰。

在经验性治疗无效和病原(因)诊断不明者,侵袭性病原学诊断技术或其他鉴别诊断措施,只要估计患者能够胜任和没有绝对禁忌指征,仍应采取积极态度。

致病菌院内感染、多次感染、混合感染以及细菌耐药率高是老年肺部感染病原学的特点。

老年人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占主导地位。

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近几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增多趋势。

患者痰培养阳性率较低,考虑是由于老年患者排痰能力降低、咳嗽无力、意识障碍,无法留取标本,或留痰不规范以及多次住院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

此外,真菌感染在老年人肺部感染中已逐渐成为重要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致病性最强,且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能力。

真菌感染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应用有关。

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痰不易咳出,痰黏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及时送痰培养检测真菌,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但要注意抗真菌药物的肝毒性,并注意加强口腔护理。

诊断依据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或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即可诊断。

病情评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分;③PaO2<60 mm Hg、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血压<90/60 mm 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小时内病变扩大≥50%;⑥尿量<20 ml/小时,或<80 ml/4小时,或急性肾衰竭需透析治疗。

另外,年龄>65岁,基础疾病较重或相关因素较多,白细胞数>20×109/L或<4×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PaCO2>50 mm Hg;血肌酐>10 μmol/L或血尿素氮>7.1 mmol/L;血红蛋白<90 g/L或血细胞比容<0.30;血浆白蛋白<25 g/L,也可作为重症肺炎的诊断依据。

4.治疗方案一般治疗①休息;②降温:指征体温>38.5℃时,给予物理疗法或药物;③镇咳、化痰:及时给予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以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④吸氧:老年人患病时易发生低氧血症以及呼吸衰竭,而持续低浓度吸氧可使症状得到改善;⑤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营养,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病程,减少抗感染药物的用量。

对于不能进食、昏迷的患者应鼻饲给予充分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酌情给予静滴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血浆、氨基酸或高营养液等,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⑥当老年肺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中毒症状时,要严密监护。

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时,应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维持心血管状态的稳定,为保持气道通畅和纠正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需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⑦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

抗生素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且有耐药菌感染。

一旦确诊肺部感染,应及早使用抗生素,早期(<8小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能降低肺部感染的病死率,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

在病原菌尚未明确前,应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抗生素,采用联合治疗,宜选用静脉给药途径,但液体量不宜过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由于老年人肺部感染吸收慢,所以,抗感染治疗的疗程宜稍长,一般疗程10~14天或体温、血象正常5~7天后方可考虑停药,且应避免长期使用1种抗生素,以免造成细菌耐药及继发真菌感染。

待痰培养结果回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经验性治疗的初始反应来决定是否更换或调整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一般3~4周。

在抗生素的疗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高于中青年人,故应按老年人的特点拟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若患者不是高龄,可选用一般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若患者高龄,对高龄或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氨基糖苷类,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可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