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汇总(1)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汇总(1)

第三章——习 题 第三章
(1)简述清洁生产概念。 )简述清洁生产概念。 (2)试述清洁生产在环评中的作用。 )试述清洁生产在环评中的作用。 (3)叙述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叙述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习 题 第四章
(1)某工厂烧煤 t/h,含硫量为 )某工厂烧煤10 ,含硫量为3%,燃烧后有 ,燃烧后有80%的 的 SO2自烟囱排出,若排气筒有效烟云高度为 m,烟囱 自烟囱排出,若排气筒有效烟云高度为50 , 出口高度出的平均风速为5 级时, 出口高度出的平均风速为 m/s,求大气稳定度位 级时, ,求大气稳定度位D级时 在排气筒下风向为500 m处,垂直平均风向轴线水平距 在排气筒下风向为 处 m处评价点所增加的 处评价点所增加的SO 浓度值( =35.7m, 离50 m处评价点所增加的SO2浓度值(设σy=35.7m, σz=17.77m)。 )。 (2)在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中一般来说污染源调查应包括 ) 哪些内容?通常采取哪些调查方法? 哪些内容?通常采取哪些调查方法? (3)在选取大气环境预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 )在选取大气环境预测方法时, 素?
第五章——习 题 第五章
长的均匀稳态河段, (7)一个 km长的均匀稳态河段,平均宽 )一个10 长的均匀稳态河段 平均宽B=500 m,水 , 深H=2.5 m,u=1 m/s,My=1 m2/s。一个工厂于河岸 , , 。 边排放含盐废液10 ,盐的质量浓度为10% 边排放含盐废液 m3/h,盐的质量浓度为 %[100 g(盐)/L(水)]。求排污口下游 km和3 km处污染物扩散 盐 水 。求排污口下游1 和 处污染物扩散 形成的污染带宽度及最大的污染物浓度。 形成的污染带宽度及最大的污染物浓度。
第五章——习 题 第五章

3_第三章_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3_第三章_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1576.8t/a
12
4、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1)SO2排放量的估算
GSO2 =2×B×S ×D ×( 1-η )
式中: GSO2 ——SO2产生量,kg/h; B——燃煤(或燃油)消耗量,kg/h; S——煤(或油)中全硫分含量,%。 D——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煤一般取80%,油取100%); η ——脱硫设施的去除率。
10
例3-1 某厂共有两个污水排放口。第一 排放口排放废水400t/h,COD的平均浓 度为300mg/L;第二排放口排放废水 500t/h, COD的平均浓度为120mg/L. 该厂全年连续工作,求该厂全年COD的 排放量。
11
例3-1答案
该厂全年工作时间 T=365×24h=8760h,则
QCOD=(400×300×10-6+500×120×10-6)×8760t
8
四、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2、排污系数法
Qi=KiW
式中:Qi——i污染物的排放量,kg/h; Ki——i污染物的排放系数,kg/t; W——产品单位时间的产量,t/h。
9
3、实测法
是对污染源进行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 量,然后计算出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Q=kC· L
Q——废气或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mg/m3(废气)或mg/L(废水); L ——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 k——单位换算系数,废气取10-9,废水取10-6。
29
例3-4答案
1、烟尘去除量=200×(1200-200) ×300 ×20 ×10-6=1200kg/a 2、烟尘排放量=200 ×200 ×300 ×20 ×106=240kg/a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定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是环境保护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培养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立体整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强调对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环境标准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及控制程度。

(2)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格式和要求。

(3)初步具备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污染源的来源、性质及分类,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4)初步具备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气、水、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方法、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常见推荐预测模式的计算。

环境影响评价 4 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4 工程分析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3)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4)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5)水产养殖场污染源调查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
4.2.1 污染源调查内容
4.2.1.3 生活污染源调查 (1)能源消费 (2)用水、排水
(3)生活垃圾
(4)机动车污染源
环境影响评价
4.2.2 污染源调查方法
4.2.2.1 实测法 4.2.2.1 物料衡算法 【例4-2】某除尘系统,如右图所示。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
4.1.2 工程分析方法
4.1.2.3 资料复用法 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 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
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
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环境影响评价
4.1.3 工程分析内容
4.1.3.1 工程概况 (1)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
4 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4 工程分析
1 工程分析 2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 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评价
4 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4.1 工程分析
1
工程分析原则
2
工程分析方法
工程分析内容
3
环境影响评价
4.1.1 工程分析原则
4.1.1.1 工程分析应体现政策性 4.1.1.2 具有针对性 4.1.1.3 应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
4.1.1.4 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
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
4.1.2 工程分析方法
4.1.2.1 类比法 (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2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展望:⑴环评要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影响评价的基本 原则和指导思想;⑵进一步拓宽环评的内容,重点是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公众参 与、风险评价和生态评价;⑶进一步完善环评指标体系;⑷更深入研究环评标准。
二、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⑴企业和项目概况;⑵工艺调查;⑶能源、水源、原辅材 料情况;⑷生产布局调查;⑸管理调查;⑹污染物治理调查;⑺污染物排放情况 调查;⑻污染危害调查;⑼发展规划调查。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 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 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 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 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 能。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1、“十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氨氮、COD、工业粉尘、工业
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大气环境、⑵水环境、⑶土壤环境、⑷生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
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导致其质量下
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 :⑴直接影响 与人类活动同时同地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而要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首先需要对污染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细致的工程分析。

这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开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污染源调查,简单来说,就是要找出那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源头。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细致入微地去搜索、观察和分析。

我们得先明确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是一个工厂?一个区域?还是一条河流流域?范围不同,调查的重点和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对于一个工厂,我们要关注它的生产工艺、原材料的使用、能源的消耗,以及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现场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要亲自走进工厂车间、排污口、储存设施等地,看看实际的生产过程和污染物的排放方式。

同时,还得查阅大量的资料,包括企业的环评报告、生产记录、环保设施的运行台账等等。

除了现场观察和资料查阅,采样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通过采集废气、废水、土壤等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

这就好比给污染源做了一个“体检”,让我们对它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数据支持。

而工程分析,则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污染产生的过程、原因和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比如说,一个化工厂在生产某种产品时,会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

我们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中,哪些物质会转化为污染物,它们是怎么产生的,以及产生的量有多少。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化学、物理知识,还要对工厂的生产工艺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工程分析,我们可以找出污染产生的关键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

比如,是不是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或者增加环保设备,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以一家造纸厂为例,在污染源调查中,我们发现它的废水排放量较大,且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浓度超标。

通过工程分析,我们了解到,在制浆过程中,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物质溶解在水中,导致了废水的污染。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袁兆华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05
q——排入河流的废水流量, m3/s ;
06
ρ2 ——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mg/L。
07
例1: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2.83 m3/s,含盐量1300 mg/L。该河平均流速0.46 m/s,平均河宽13.7m,平均水深0.61m,上游来水含氯化物100 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设地方标准为200 mg/L)。
解: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
考虑纵向弥散条件下的下游10km处的浓度: =1.10μg/L
忽略纵向弥散时的下游10km处的浓度:
练习题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5 m3/s,苯酚浓度为ρ2 =35µg/L,河流流量Q=6.5 m3/s,流速ux =0.5m/s,苯酚背景浓度ρ1=0.6µg/L,苯酚的降解(衰减)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Ex =12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忽略纵向弥散系数) 。
解:在岸边排放时,
在河中心排放时,
01
概述 价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03
评价范围应包括拟建项目可能影响的主要地区。
要求:
02
预测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对地下水环境的直接影响和由此影响而引起的其他间接危害,并针对这些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
主要任务:
有针对性的设置评价专题。 地表水和地下水评价统一布置、同步进行。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 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单项组分评价方法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BOD
很高

较低

硫化氢
强烈气味
臭味没了

第四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四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单位产品的总排污量是由废水(wiw)、废气(wia)、废渣(wis)中 的该物料组成
wi = wiw + wia + wis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如果废水、废气和废渣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排放,处理过程 的去处率η w、ηa 、η s,则生产单位产品排入环境中的该 污染物量为
d iw = ∑ wij (1 η j ) = wiw (1 η w ) + wia (1 η a ) + wis (1 η s )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调查方法类似于“祥查”,应在调查基础应剖析,剖析的内容 (1)排放形式、排放规律。 对废气要调查其排放高度 对废水要了解其有无排污管道、是否做到清污分流; 对废渣是直接排放河道还是堆放待处理以及堆放形式 排放规律(连续还是间歇,均匀还是不均匀,夜间排放还是白 天排放 (2)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要搞清重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并根据其对环境影响 和排放量的大小,提出评价的主要污染物。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三、污染源调查
(一)工业污染源调查 1、企业概况 2、工艺调查 3、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 4、生产布局调查 5、管理调查 6、污染物治理情况调查 7、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 8、污染危害调查 9、发展规划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二)生活污染源调查 生活污染源主要指住宅、学校、医院、商业及其公共设施。 它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由污水、粪便、垃圾、污泥、烟尘及废气
0.10 65.73 0.89 77.62 0.92 183.20 0.33 0.03 0.10 1.58 0.04 73.65 0.13 3 0.02 0 1.51 0.06 84.23 0.15 2 0.03 14.16 0.03 0 40.29 0.07 559.58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学习教案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学习教案
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料流失 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废 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就等于物料流失量。当投入 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式计算:
G排放 G投入 G回收 G处理 G转化 G产品
第14页/共68页
第十五页,共68页。
二、污染源调查(diào chá)与评价
第18页/共68页
第十九页,共68页。
二、污染源调查(diào chá)与评价
对拟建工程的污染源进行排放量 预测时,若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 进行,可采用类比法进行预测。 搜集国内外和拟建工程的性质 (xìngzhì)、规模、工艺、产品、 产量大体相近的生产厂(或设备) 的污染物排放第1量9页/共,68页 作为参考数据, 估算拟建工程污染源的排放量。
污染物危害调查:人体健康危害调查,动植物危害调查、污染物危害 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危害生态系统情况调查。
发展规划调查:生产发展方向、规模、指标、“三同时”措施、预期 效果及存在问题。
第9页/共68页
第十页,共68页。
二、污染源调查(diào chá)与评价
(2)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生活污染源主要指住宅、 学校、医院、商业及其他公共设施。它排放(pái fànɡ)的主要污染物有:污水、粪便、垃圾、污 泥、废气等。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gōngchéng)分析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68页。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huánjìng wūrǎn)
2.污染源分类 根据污染物产生(chǎnshē的主要来源,可将
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第1页/共68页
第二页,共68页。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huánjìng wūrǎn)

4.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4.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n — 某污染物的检测次数 。
2.等标污染负荷 (pollution load)
(1)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定义为:
Pi=Ci/Si
式中:Ci——某污染物的年排放量,t/a; S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mg/L。根
据评价工作需要可取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
3.排污系数法
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单位产值(万元)的排污系数 和单位原材料消耗的排污系数。
例4:某燃煤的火电厂,每度电耗煤0.2kg,每t煤的 SO2排放系数为33.4g/t,若一年发电量1亿度,则 电厂排放SO2的量是多少?
解:1×108×0.2×33.4×10-6=668t/a
例5:屠宰厂:每头羊产生废水 0.2 ~ 0.3 t;其中:SS= 600 ~ 3000 mg/L,0.18 ~ 0.60 kg/头;BOD5=600 ~ 2000 mg/L,0.18 ~ 0.4 kg/头;脂肪=200 ~ 1000 mg/L,0.06 ~ 0.2 kg/头;总氮=100 ~ 800 mg/L,0.03 ~ 0.16 kg/头;


废水250kg
生产单元产生粉尘和固废
总投入:300+300+500=1100kg 总输出:700+50+250+40=1040kg 粉尘+固废:1100-1040=60kg 粉尘可能为无组织排入大气。
例3: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t,进 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经净化处理掉 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 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 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多少t?

环评第4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环评第4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工程名称
建设名称 三氯化磷生产线 三氯氧磷生产线
设计能力 40000t/a 5000 t/a 20000 t/a 452m2 310m2 180 m2 990 m2 83883.7 m3/a 5087.6 m3/a 10000m2 2套(1用1备) 5087.6 m3/a 180m2
备注
主体工程 亚磷酸生产线 盐酸成品罐区 三氯化磷成品罐区 贮存工程 黄磷仓库 成品仓库 给水 排水 公用工程 绿化 碱液吸收系统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系统 消防泵房、变电房 甲类 丁类 由化工园区供水系统提供 设污水排放口各一个
1、工程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 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通过项目组成分 析找出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析找出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列出项目组成表, 列出项目组成表,为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 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根据项目组成和工艺,给出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 根据项目组成和工艺,给出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单 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 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 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还应给出组分。 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还应给出组分。 对于分期建设项目, 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应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 模。改扩建项目应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 改扩建项目应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
(3)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 对于 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
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 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 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 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 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 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 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 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 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3_第三章_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3_第三章_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17
作业
某厂有一台沸腾炉,装有布袋除尘器,除 尘效率为85%,用煤量5t/h,煤的灰分为 25%,煤含硫2%。求该锅炉的SO2 (kg/h) 、烟尘产生量( kg /h)各为 多少?
18
第二节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目的——分析建设项目影响 环境的因素,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 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 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 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 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
以形象的流程图说明,同时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 物产生的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
34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应列表说明; 分三期分别列出; 废水、废气、废渣分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工程自身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 污染物削减量
26
物料衡算法的计算通式
G
投入

G
产品
G流失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时,按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G
排 放
G投入 - G回收 - G处理 - G转化 - G产品
27
例3-3 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 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 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 总量为多少t? 答:1400t
第4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目的
掌握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 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 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所谓一般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
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 原料、燃料来源与成分、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
净化气体 Q1 C1 G1
2021/3/6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G2
7
解:计算每小时进入某除尘系统的烟尘量G0 G0=Q0·C0=12000×2200×10-6=26.4kg 因为G0=G1+G2,所以 G1=G0-G2=26.4-22=4.4kg 由于不考虑除尘系统漏气,则: Q1=Q0=12000标m3 计算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度C1 C1=G1/Q1
B、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重点工厂的Pn、Kn,
各河系流域的Pm、Km,以及各工厂的Pm、Km。详见
以下各表。
2021/3/6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6
表1 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顺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总21计/3/6
污染物名称 酚
硫化物 氰化物
铬 汞 砷 铜 氟化物 锌 镉 铅 11种
等标污染负荷(Pi总) 925.13 483.97 207.08 24.15 9.83 6.00 4.5 2.83 1.67 0.5 0.28
污染源调1查66与6.工0 程分析
污染负荷比 %(Ki) 55.53 29.05 12.43 1.45 0.59 0.76 0.27 0.173 0.10 0.03 0.017 100.00 17
2021/3/6

第四章污染源调查和工程分析

第四章污染源调查和工程分析

2、污染源的分类: 按来源分:自然源;人为源。 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分:大气污染 源;水体污染源;土壤污染源;生物 污染源;其他污染源。 按污染源形态分:点源;线源;面 源。 按污染途径分:直接污染源;转化 污染源。
二、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1 调查方法 对污染源的调查,通常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即对重点污染源的详查和对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 普查。 详查:各类污染源都有自已的侧重点,同类污 染源中,应选择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 危害程度大的污染源作为重点污染源,进行详查。 对详查单位,应派调查小组蹲点进行调查。 普查:一般由主管部门发放调查表,以填表方 式进行,对一个地区的污染源调查时,要统一调 查时间、调查项目、方法、标准和计算方法等。
⑵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计算清新老污
染源“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
(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其
相互关系为: •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 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⑶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污染源强
•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投入的原材料和辅助
材料的总量等于产出的产品和副产物以及
产生污染物的总量。通过物料平衡,可以
核算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计算出污染
物的源强。
• ⑷水平衡分析 •

• • Q+A=H+P+L
• 式中 Q——取水量:指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
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
水量。 A——物料带入水量。
• • • • • •
⑶资料复用法 • 此法是利用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 方法,因此法所得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 故只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 分析中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0m2
环保工程
碱液吸收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 消防泵房、变电房
2套(1用1备) 5087.6 m3/a 180m2
备注
贮存副产品盐酸,10*100 m3 贮存产品三氯化磷,5*50m3
甲类 丁类 由化工园区供水系统提供 设污水排放口各一个
废气治理 废水治理
丁类
项目的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表
工程名称(生产线)
黄磷
≥99%
9233.7
液氯
≥99.5%
31000
三氯氧磷生产线
三氯化磷
≥99%
4500
液氧
99.5%
520
亚磷酸生产线
三氯化磷
≥99%
33500

/
44251.7
年运行时数
7200 7200 7200 7200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是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核心。 用形象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同时在工艺 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 要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 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和评述,重点关注可能产生污 染物的部位; • 绘制工艺流程图; • 在平面布置图上,标出主要污染源的位置坐标。
某化肥厂全厂物料平衡图
(5)水平衡
水平衡是建设项目所用的新鲜水总量加上原料带 来的水量等于产品带走的水量、损失水量、排放废水 量之和。可以用下式表达:
Qf十Qr=Qp+Ql+Qw
式中 Qf ——新鲜水总量; Qr ——原料带来的水量; Qp ——产品带走的水量; Ql ——生产过程损失水量; Qw ——排放废水量。
❖ 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
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 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 废液: 应说明种类(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进行分类)、成分、浓度、处置方式和去向等有关 问题。
❖ 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数量、处
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产品名称及规格
设计能力(t/a)
三氯化磷生产线 三氯氧磷生产线
亚磷酸生产线
三氯化磷(含量≥ 99%) 三氯氧磷(含量≥ 99%) 亚磷酸(含量≥ 99%) 副产品盐酸(含量≥ 30%)
40000 5000 20000 88320.63
类别 原辅料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
名称
规格
年耗量,t
三氯化磷生产线
(4)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污染源强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总量=产品+副产物+污染物总量。 通过物料平衡,可以核算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计 算出污染物的源强。
说明:物料平衡的种类很多,有以全厂物料的 总进出为基准的物料衡算,也可针对具体的装 置或工艺进行的物料平衡,比如在合成氨厂中, 针对氨进行的物料平衡,称为氨平衡。在环境 影响评价中,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 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物料进行物料平衡。
第二节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 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分析的分类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燃煤发电、石油 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新建、扩 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生态型项目工程分析:大型水利枢纽、 大型露天采矿、高速公路、输油输气管 道等工程建设项目。
程中,对于新建项目要求算清两本账:一本是工程自 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则是按治理规划和评 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两本账 之差才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量终排放量。
(3)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 对于
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 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 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 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 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
具有特定功能的环 境影响评价方法
影响识别法 影响预测方法 影响评价方法。
具有专业背景的环 境影响评价方法
工程分析方法、清洁生产
分析方法、替代方案分析
方法、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景观评价方法、投入-产 出评价方法等。
1、工程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通过项目组成分 析找出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列出项目组成表,为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 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根据项目组成和工艺,给出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单 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
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还应给出组分。 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应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 模。改扩建项目应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 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 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 期满后(退役期)三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力求 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 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编号,标明污染物排放 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因子的排放强度、 浓度及数量。
❖ 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
表2 污染物源强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排放点 主要污染因子 排放浓度 排放总量 备注
1 2 3 … 统计方法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 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有困难时,可以利 用年均消耗定额的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
工程名称 主体工程
建设名称 三氯化磷生产线 三氯氧磷生产线
亚磷酸生产线
设计能力 40000t/a 5000 t/a
20000 t/a
贮存工程 公用工程
盐酸成品罐区 三氯化磷成品罐区
黄磷仓库 成品仓库
给水 排水
绿化
452m2 310m2 180 m2 990 m2 83883.7 m3/a 5087.6 m3/a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1)工程分析内容
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 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 设方式和强度、能源与资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 性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六(分析项目) + 二 部分(建议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