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022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1064043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74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684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2023009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5002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40233 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63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春季学期00501622 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 考试1064044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84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692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几何与代数(1) 二选一10420913几何与代数(2) 3 3 考试几何与代数(1)10430484大学物理B(1)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三选一10430525大学物理A(1) 5 5 考试一元微积分20220214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420753 高等微积分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二选一复变函数 3 3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535 大学物理A(2) 5 5 考试大学物理A(2)20250093 电子技术基础 3 3 考试电路原理二选一30230563 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不修该课程2013034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春季学期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二选一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 3 考试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系列实验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30230104 信号与系统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144 信号与系统分析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40240013 系统分析与控制 3 3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3025 数据结构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44 数据结构与算法 4 4 考试微电子学导论 3 3 考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3 3 考试三选一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 3 考试物理、生物类课程≥2 220240023 离散数学(2)(选)3 3 考试夏季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 3 考查电子技术基础Java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二选一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第三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考试40240354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4 考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3024 信号处理原理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变几何与代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 2 2 考试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离散数学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考查40240642 现代控制技术 2 2 考查自动控制理论(1) 春季学期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考试3024024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144 编译原理 3 3 考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20240433 数值分析(选)或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 3 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体育专项(2)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 2 考查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考查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 2 2 考试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考查数据结构30230313 通信电路 3 3 考试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3024016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数据结构第四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243 计算机网络 3 3 考试必修操作系统30210033 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二选一30230343 现代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通信电路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1 1B34:专业专题训练≥4≥4体育专项(3)人文选修课≥6≥6见全校性选修课选课手册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4学分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 2 2 考查﹡模式识别基础 2 2 考查40240062 数字图像处理 2 2 考查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 2 考查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3 3 考试40240372 信息检索 2 2 考查数据结构40240402 虚拟现实 2 2 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考试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 2 2 考试嵌入式系统 3 3 考试操作系统合计≥21≥21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0 15周必修体育专项(4) 选修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适用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2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 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可信计算与系统性能评价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及CAD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二、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研究方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由导师提名,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聘请一名副导师。

也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报系备案。

副导师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3. 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 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022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1064043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74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684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2023009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5002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40233 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63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春季学期00501622 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 考试1064044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84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692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几何与代数(1) 二选一10420913几何与代数(2) 3 3 考试几何与代数(1)10430484大学物理B(1)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三选一10430525大学物理A(1) 5 5 考试一元微积分20220214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420753 高等微积分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二选一复变函数 3 3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535 大学物理A(2) 5 5 考试大学物理A(2)20250093 电子技术基础 3 3 考试电路原理二选一30230563 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不修该课程2013034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春季学期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二选一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 3 考试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系列实验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30230104 信号与系统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144 信号与系统分析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40240013 系统分析与控制 3 3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3025 数据结构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44 数据结构与算法 4 4 考试微电子学导论 3 3 考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3 3 考试三选一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 3 考试物理、生物类课程≥2 220240023 离散数学(2)(选)3 3 考试夏季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 3 考查电子技术基础Java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二选一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第三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考试40240354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4 考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3024 信号处理原理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变几何与代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 2 2 考试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离散数学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考查40240642 现代控制技术 2 2 考查自动控制理论(1) 春季学期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考试3024024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144 编译原理 3 3 考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20240433 数值分析(选)或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 3 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体育专项(2)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 2 考查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考查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 2 2 考试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考查数据结构30230313 通信电路 3 3 考试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3024016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数据结构第四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243 计算机网络 3 3 考试必修操作系统30210033 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二选一30230343 现代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通信电路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1 1B34:专业专题训练≥4≥4体育专项(3)人文选修课≥6≥6见全校性选修课选课手册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4学分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 2 2 考查﹡模式识别基础 2 2 考查40240062 数字图像处理 2 2 考查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 2 考查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3 3 考试40240372 信息检索 2 2 考查数据结构40240402 虚拟现实 2 2 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考试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 2 2 考试嵌入式系统 3 3 考试操作系统合计≥21≥21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0 15周必修体育专项(4) 选修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介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成立于1958年。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6年,计算机系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持的全国计算机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国内首批获得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2002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系在总共4个分项指标中,3项(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声誉)在全国排名第一。

2006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总分满分100分的成绩排名第一。

目前本系拥有一支从事计算机研究与教育、具备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

全系共有教师11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41名,副教授3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名。

本科生在校人数689名(含留学生),博士研究生475名;硕士研究生463名;工程硕士生302名,博士后50多名。

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计算机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

该一级学科下包含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

计算机系这三个二级学科同样全部为全国重点二级学科,是全国少数拥有全部重点二级学科单位之一。

同时,计算机系还是“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三次评估均为优秀,两次荣获集体“金牛奖”。

计算机系包含了国内计算机专业最全的学科方向,设有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系统性能评价、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生物计算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CAD技术、计算机视觉、媒体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就业支持,助力其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3.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开展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清华计算机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各种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科研和创新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参加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学术圈。

五、就业支持清华计算机专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就业。

学校会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培训资料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培训资料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二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选)夏季学期第三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第四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先修要求课号课程名学分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先修要求分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先修要求课号课程名学分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2信号处理原理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学分
5 5 4 2 3
课程目标(13 项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课程目标(13 项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表示具有弱相关关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1、本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层次工程师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 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2、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表 1 能力实现矩阵 能力 1.1 人文社会科学等的基本知识(能力 1) 1.1.1 科学发展史知识 1.1.2 政治经济学知识 1.1.3 哲学知识 1.1.4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1.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现(课程名称,含必修课与选修课)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计划(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培养方案12级(THU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等专业)#精选.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培养方案12级(THU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等专业)#精选.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

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清华计算机方案

清华计算机方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为适应现代科技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构建具有各专业公共知识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培养目标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

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分为两个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方向(含教育部质量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计算机科学技术培养方案0812

计算机科学技术培养方案0812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创型、复合型高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开创性的成果。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学习计划,并逐步参与导师指定的课题工作,要求有足够的文献阅读量,并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做好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时,研究生在正式刊物上至少以第一作者且青岛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修业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5~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除了特别优秀的学生,一般不得提前毕业。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一)计算机系统结构:1.虚拟计算技术2.信号处理技术3.嵌入式系统4.网格计算(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智能信息处理2.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3.软件工程4.嵌入式软件5.信息安全6.算法分析与设计(三)计算机应用技术:1.虚拟现实与计算机仿真2.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3.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5.计算机图形学四、培养方式(一)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导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于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

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按研究生中期筛选规定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

(三)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研究生自学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四)坚持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课程讲授采用启发、讨论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理论课学习和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研究生实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要求本专业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具备熟练的编程、测试能力,应特别重视计算机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能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12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大中型企业、西北地区、国防军工部门,培养复合式、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为:(一)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计算机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四)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一)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采用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时间最长为1年半,但要求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来自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在校内完成,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要在工作站完成。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

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三、适用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

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

具体如下:(一) 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二) 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三) 必修环节1学分。

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计算机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 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算法与算法复杂性理论(70240193)3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原理(70248013) 3学分(考试)●多媒体计算机及应用(80248013) 3学分(考试)●计算机图形技术(80248023)3学分(考试)●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70248033)3学分(考试)●密码学与网络安全(80248033)3学分(考试)●数字图象处理学(80240163)3学分(考试)●VHDL与集成电路设计(70248003)3学分(考试)●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70248023)3学分(考试)●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60240033)3学分(考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70240063)3学分(考试)●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70240013)3学分(考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70240023)3学分(考试)●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与技术(70240203)3学分(考试)●微计算机系统设计(70240233)3学分(考试)●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70240043)3学分(考试)●语音信号数字处理(70240123)3学分(考试)●高性能路由器体系结构与高速信息网络技术(80240143)3学分(考试)●软件项目管理(80240203) 3学分(考试)●下一代互连网(80240173)3学分(考试)●根据企业的培养方向,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选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计算机专业学院之一,以其优秀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着无数计算机领域的人才前来学习。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定了一份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而计算机基础知识则是学生进入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课程的前提。

学院会为学生设置多门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确保他们在这方面有扎实的掌握。

除了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外,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不断地动手实践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学院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来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

在实际工作中,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学院会为学生提供创新比赛和团队项目等机会,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未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他们需要不仅仅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院会为学生设置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全面而严谨的计划,旨在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通过实践、创新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相信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下,学生一定能够成为国际竞争力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2016考研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一、学科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它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两者互为作用,高度融合,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突出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现代计算机出现20年后形成的,是一门发展很快、影响深远的新兴学科,主要特点是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其形成和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

根据这些领域的相互关联度,可以分为三个二级学科,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研究领域中的发展动向,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能力;研究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为促进电力行业或各领域计算机理论研究以及技术与应用开发方面的工作;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达到熟练地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论文与一般会话。

最后补充一下:关于是否报班的问题,其实只要是自己需要,没必要纠结于其他人的说法。

比如说,有的人上了辅导班,感觉效果不大,但有的人上了辅导班,却能考状元,考的不好的也能考第三。

所以,关键看自己。

新祥旭每年都会有很多成功学员与大家分享经验,别的不敢说,但专业课绝对是要赞的。

10年的沉淀让新祥旭已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相信信誉的力量,相信师资的力量,相信新祥旭服务的力量!2015年考研复习方案和规划前几遍专业参考书的复习,一定要耐心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1、基础复习阶段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更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通过对计算机核心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计算机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计算机专业培养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专业共性基础的大类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专业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远大的科学抱负和人生理想,同时具有为实现这种抱负和理想而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精神、自信心和能力,培养一批有潜力发展成为能够引领计算机学界潮流的“学术大师”或在业界叱咤风云的“兴业之士”的高水平毕业生。

二、培养成效计算机系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物理 8学分
10430344
大学物理 (1)(英)
10430354
大学物理 (2)(英)
20470024
普通物理(1)英
20470034
普通物理(2)(英)
30470204
近代物理(1)(英)
30470214
近代物理(2)(英)
5学分 5学分 4学分 2学分 4学分 3学分
4学分 4学分 4学分 4学分 4学分 4学分
环节的时长至少相当于两周(全时)。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
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13学分
文化素质课(理工类)包括文化素质核心课及新生研讨课和一般文化素质课,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 修满 13 学分。文化素质核心课及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 8 学分,要求其中必须选修 1 门基础读写 (R&W)认证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除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 伦理、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 人生与发展、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操作系统
(3) 专业选修课 限选 6学分 建议选修:
30470223
计算网络基础
30470093
2
4.专业相关课程 57学分
(1) 学科基础课 必修 14学分
20220214
电路原理
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
2025015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B
30240382
编译原理
40240784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建议选修
程序设计课组
(2) 专业核心课 必修 37学分
30470013
计算机入门
30470023
二、基本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科研实践 能力,具备成为国际一流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良好综合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入门(3 学分),计算机应用数学(3 学分),普通物理(1)英(4 学分),信息物理(2 学分), 算法设计(4 学分),普通物理(2)英,计算理论(4 学分),网络科学(4 学分),密码学基础(4 学分),博 弈论(4 学分),近代物理(1)英,计算机安全的理论及实践(2 学分),Java 程序设计基础(2 学分),分 布式计算(基础与系统)(4 学分),量子信息(4 学分),大数据算法与模型(4 学分),机器学习(4 学分), 高等计算机图形学(3 学分),近代物理(2)英,计算机网络基础(3 学分),操作系统(4 学分),计算生 物学(3 学分),信息论与网络编码(3 学分),专题训练实践(5 学分),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9 学分)。
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英语课程共计 8 学分(其中至少 4 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 夏季学期设置 2 学分外语实践,为各专业必修环节,学生可以在 1-3 年级完成,学分计入实践环
节。外语实践是指学生在本科阶段,自主参加的各类外语实践课程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 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外语实践的具体要求由各院系负责落实。其实践方式包括海外交流、海外实 习、海外研修、用外语交流的各类校外实践活动,以及校内展开的实践性强的外语课程等。外语实践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 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录(含基础读写(R&W)认证课)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1学分
(1) 数学 23学分
必修 23学分
10421055 10421065 10421094 10421102 30420384 20240033
微积分A(1) 微积分A(2) 线性代数(1) 线性代数(2) 抽象代数 数值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且计算机理论及应用基础扎实、熟 悉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科研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 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专业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不少于 16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 127,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4 学分,第 七学期在清华或各著名研究院所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 9 学分,第八学期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特设全英文教学的专业及核心课程 25 门,覆盖计算机科学的前沿领域,学生 可以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在专业核心课中按要求进行选择性修读。其中大一、大二专业核心课开设 13 门,以“通才教育”为主,涉及计算机科学基本专门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 大三、大四专业核心课开设 12 门,以“专才教育”为主,分别面向两个专业方向“理论和安全”以 及“系统和应用”。25 门专业及核心课程如下:
计算机应用数学
30470124
算法设计
30470134
计算理论
40470104
网络科学
40470024
密码学基础
30470154
博弈论
40470034
分布式计算(基础与系统)
40470094
量子信息
30470104
机器学习
30470113
高等计算机图形学
40470184
大数据算法与模型
30470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