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认识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6ef1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1.png)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表现自然山水为主题,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手法,来表达画家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审美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先秦时期的壁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原始阶段(古代至秦汉):中国山水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艺术,这些壁画多以神话传说和狩猎场景为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山水画开始脱离壁画,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秦汉时期,山水画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雅好,并开始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气氛。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至北朝):这一时期,山水画开始强调墨色的运用和笔墨的表现力。
画家们注重用墨勾勒山石和水流的形态,并运用淡墨法来表现远近和层次感。
同时,山水画逐渐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结合,强调意境和诗意。
3. 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
画家们注重山水的写实性和细腻表现,同时也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多以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题材,注重通过构图和色彩的运用来表达画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同时,山水画也开始注重写生和写意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4. 元明清时期: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和明代画家沈周等人的出现,使得山水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注重以笔墨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形态,强调笔墨的力度和变化。
清代山水画家石涛和郑燮等人则注重山水画的构图和用色,强调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气势。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既注重写实性,又强调艺术表现力,使得山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的来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原始阶段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再到元明清时期的新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山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成为了中国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表达了画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也传递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0963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b.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被用于装饰宫殿和墓葬壁画,描绘了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唐代山水画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出现,如王维、顾恺之等。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
唐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深远。
三、宋代山水画的变革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技法上。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意境,强调笔墨的韵味和意境的营造。
同时,他们还发展了一种新的技法,即“写意”,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点画,表现出山水的形态和气势。
四、元代山水画的兴盛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创作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有宫廷画家,还有许多民间画家。
元代山水画以其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山水风貌。
同时,元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和故事情节,使作品更具叙事性和艺术性。
五、明清山水画的发展与传承明清时期,山水画继续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山水画家注重细腻的笔墨和细致的描绘,追求写实和细腻的表现手法。
清代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营造,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家还注重创新和实践,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使山水画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多样化。
六、现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现代山水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创新。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技法,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材料。
现代山水画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和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和观念。
现代山水画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d99b7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e.png)
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水画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璀璨名片。
以下是对山水画的简要认识。
一、起源、发展与地位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随着佛教的传播和道家思想的兴盛,山水诗和山水画开始萌芽。
到了隋唐时期,山水画逐渐成熟,并出现了以展子虔、李思训为代表的早期山水画家。
五代十国时期,山水画进一步发展,南宗、北宗两大流派逐渐形成。
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山水画技法不断完善,题材不断拓展,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画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表达情感、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途径。
同时,山水画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基本技法与元素1.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要素。
通过不同型号的毛笔,蘸取墨汁或颜料,在宣纸上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笔触。
笔墨的浓淡、干湿、轻重构成了山水画的独特韵味。
2.构图:构图是决定画面整体效果的关键。
山水画家常以“远、近、中”三个层次来布局画面,使观者的视线随景致远近变化而逐渐深入。
同时,运用“留白”手法,给画面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3.色彩:山水画的色彩以墨色为主,辅以青绿、赭石等色彩。
色彩的运用需与笔墨相得益彰,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不同风格流派1.南宗:以江南山水为题材,注重笔墨意趣,画面清新秀雅。
南宗的代表人物有董源、巨然等。
2.北宗:以北方山水为题材,构图雄伟壮丽,笔墨刚健苍劲。
北宗的代表人物有范宽、李唐等。
南宗和北宗在风格上有着显著差异,但两者在技法上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
四、创作过程中的技巧与心得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笔墨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要注重笔墨的变化与统一,使画面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
同时,要深入观察自然,体会山水的神韵和气韵生动。
在创作过程中,追求意境和气韵是关键。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61e3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7.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山水画的起源开始,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1.1 早期山水画的雏形- 早期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 先秦时期的山水画主要表现为简单的线条勾勒,强调形象的象征性。
- 早期山水画主要用于装饰陶器、磁器等器物。
1.2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 唐宋时期是山水画的重要发展阶段。
- 唐代山水画注重写实,追求形象的逼真。
- 宋代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
1.3 元明清时期的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开始浮现了更多的写意和抽象的元素。
- 明代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变化温和氛的营造。
- 清代山水画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二、技法与风格2.1 传统山水画的技法- 传统山水画常用的技法包括线描、点染、淡墨等。
- 线描是山水画中最基本的技法,用来勾勒山水的轮廓和纹理。
- 点染是通过点状的颜色叠加来表现山石和树木的质感。
2.2 文人画的风格- 文人画是山水画中的一种风格,注重意境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 文人画追求的是意境的营造,往往通过简约的线条和淡雅的色采来表现。
- 文人画强调文化的熏陶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2.3 现代山水画的发展- 现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技法和观念。
- 现代山水画注重个人创作和表达,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 现代山水画通过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山水画的影响与意义3.1 文化传承与艺术表达-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山水画通过艺术表达,传递着艺术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3.2 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山水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漂亮和壮丽,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融合。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36bef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b.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艺术家的笔墨表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原始山水画(公元前1000年-公元220年)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原始艺术时期。
这些作品通常以岩石、树木和水流等自然元素为主题,以简单的线条和纹样表现出山水的形象。
这个时期的山水画主要出现在陶器、石刻和青铜器等器物上。
2. 唐代山水画(618年-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出现在这个时期。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使山水画具有更加丰富的意境和表现力。
著名的山水画家有王维、李思训和顾恺之等,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而闻名。
3. 宋代山水画(960年-1279年)宋代山水画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细节和变化,追求写实主义的效果。
著名的山水画家有范宽、郭熙和李唐等,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构图而著称。
4. 元代山水画(1271年-1368年)元代山水画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种新的风貌。
元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壮丽,追求笔墨的豪放和奔放。
著名的山水画家有黄公望、赵孟頫和王蒙等,他们的作品以气势磅礴和笔墨浑厚而著名。
5. 明代山水画(1368年-1644年)明代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艺术家们对于山水的表现更加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明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的神韵和意境,追求笔墨的细腻和精巧。
著名的山水画家有沈周、文征明和唐寅等,他们的作品以情感丰富和笔墨细腻而著称。
6. 清代山水画(1644年-1912年)清代山水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
清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的意境和艺术家的情感,追求笔墨的洗练和意境的深远。
著名的山水画家有石涛、郑板桥和高剑父等,他们的作品以意境深远和笔墨洗练而著名。
7. 近现代山水画(1912年至今)近现代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81ad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f.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的详细介绍。
1. 先秦时期:山水画的萌芽在先秦时期,山水画的元素已经开始出现在青铜器、陶器和石刻等艺术作品中。
这些作品中的山水形象多为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案,但已经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表现和追求。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画家们开始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墨线的勾勒和水墨的渲染,表现出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
代表性的画家有顾恺之、王羲之等。
3. 唐宋时期:山水画的繁荣时期唐宋时期是山水画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
他们在表现山水景色的同时,注重描绘自然的气韵和意境。
代表性的画家有李思训、李成等。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多采用了写意的手法,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创新。
4. 元明时期:山水画的变革与发展元明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画家们开始注重山水画的写实性,追求更加真实的自然表现。
同时,山水画的构图和色彩也更加丰富多样。
代表性的画家有黄公望、夏珪等。
5. 清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清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画家们更加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细节和气氛,追求更加完美的艺术表达。
代表性的画家有郑板桥、石涛等。
6. 近现代:山水画的现代化发展近现代以来,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
画家们开始尝试用新的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使山水画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初步发展,再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元明时期的变革与发展,清代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近现代的现代化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和创造力。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4b36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f.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以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绘画表现自然风景的美丽与壮丽,以及艺术家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先秦时期:山水画的雏形在先秦时期,山水画的雏形开始出现。
古代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对山水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通过书写和绘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在竹简和青铜器上发现的一些图案中,可以看到山水元素的出现,这些图案被认为是山水画的起源。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初步形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当时的画家开始注重山水的表现技法,通过勾勒轮廓线和使用淡墨渲染来表达山水的形态和纹理。
同时,画家们开始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3. 唐宋时期:山水画的繁荣时期在唐宋时期,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流派。
唐代画家王维和宋代画家范宽等人都是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
他们通过精湛的笔墨技巧和细腻的表现力,将山水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他们注重表达对自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使山水画更加具有意境和思想性。
4. 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
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了“以意传形”的画法,强调画家的个人情感和表现力。
明代画家沈周和文徵明等人则注重山水的写意表现,追求笔墨的自由和表现力的张扬。
清代画家石涛和郑板桥等人则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水画风格。
5. 近现代时期:山水画的现代转型近现代时期,山水画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过程。
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一些画家开始将西方绘画技法和观念引入山水画中,形成了新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同时,山水画也逐渐走出传统的艺术圈子,向广大的社会群体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的雏形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发展与变革,以及近现代时期的现代转型,山水画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传统性。
中国山水详细介绍
![中国山水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dccb3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8.png)
中国山水详细介绍中国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题材,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画家的笔触和色彩表达情感和思想。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的壁画和石刻,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中国山水画主要描绘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通过山峦、水流、树木等元素的运用,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宏伟。
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通过虚实相间的山川和水流,营造出一种宏伟壮丽、深邃神秘的氛围。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注重气韵生动,注重意境的表达。
画家通过笔触的运用和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灵动之美。
山水画作品通常采用水墨的表现方式,以黑白灰的层次和变化,描绘出山水的纹理和质感。
中国山水画的题材丰富多样,既有高山流水、峡谷峰峦的壮丽景色,也有田园村落、渔舟唱晚的宁静景象。
山水画通过画家的创作,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情感。
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多样,有写意的笔法,也有工笔的绘画方式。
写意山水画强调以笔触的表现来抓住山水的灵动之美,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工笔山水画则注重细腻的绘画技巧和精细的描绘,通过层层叠加的色彩和纹理,创造出山水画的立体感和细致之美。
中国山水画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仅在中国艺术界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山水画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传达了画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手法,通过画家的笔触和色彩,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山水画的美感不仅在于画面的呈现,更在于观者对画面的感受和体验。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通过描绘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展现出山水的宏伟和深邃。
中国山水画注重气韵生动和意境的表达,通过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创造出虚实相间的美感。
中国山水画的题材丰富多样,表现手法多样,既有写意的笔法,也有工笔的绘画方式。
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传达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由来及发展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由来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89a2c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6.png)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由来及发展一.山水画的孕育与萌芽据说自三国(220——280年间)吴王赵夫人的《九州三岳图》,曹髦的《黄河流失图》算起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孕育到晋代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所述的《云台山图》证实了我国不但有了山水画,而且起源于三国。
顾恺之江苏无锡人,博学多才艺术造诣很高,素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他的《论画》极大的促进了隋代以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
而后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序画》,进一步的证实了我国的山水画的由来,且证实了山水画的素材来源于真山真水的写生,绝非人为臆造。
北京博物馆珍藏古画万千,但最早的山水画为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
据说:展绘画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画的景物精致巧妙、具有咫尺千里之势。
他的青绿山水画对唐李思训父子山水画的创作影响很大,被后人誉为唐画之祖。
二.山水画的发展时期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体育、音乐、外交……的发展,山水画教育开始设科,学画的人越来越多,王维、李思训、李明道、吴道子、阎立木、张萱、张燥邓等是最有名望的画家。
大诗人王维曾任尚书右承、安史之乱后隐居于陕西蓝田辋川。
其材艺双全能诗能画。
诗歌以山水见长名扬史册,绘画尤长水墨,他的《雪溪图》、《孟浩然马上吟诗图》、《雪山图》、《辋川图》等。
被宋代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李思训出身于唐宗,他不仅是当代最有名的大画家,而且是屡建奇功的右武卫大将军。
他受展子虔的影响,从形式上推动了山水画的主体,继承了六朝和隋代的山水画的技法。
他的艺术实践使唐代的山水画得到了发展,也感染了许多精专山水画家。
其子李昭道就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父子的青绿山水画同水墨画、山水画一起为晚唐、五代山水画的成熟及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间,因画风的不同被明代大儒大画家董其昌从理论上分为南北二宗,王维、张燥、王墨的水墨山水画为南宗,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画为北宗。
两宗的作品共同点是皴法不多。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bf15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d.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表现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起源与初期发展(公元前206年 - 公元6世纪)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但最早的山水画作品已经失传。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主要以壁画和绘画碑为主要形式,用于装饰宫殿和墓葬。
这些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表现自然景色,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宏伟。
2. 宋代山水画(公元10世纪 - 公元13世纪)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
他们注重细致入微的描绘,追求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
代表性的画家有范宽、郭熙和李唐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的壮丽景色和细腻的人物形象为特点,形成了以“北宗”和“南宗”为代表的两大流派。
3. 元代山水画(公元13世纪 - 公元14世纪)元代山水画主要受到蒙古族统治者的影响,画家们开始将草原的风景融入到山水画中。
同时,传统的绘画技法也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以及黄公望等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方式,为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明代山水画(公元14世纪 - 公元17世纪)明代山水画在技法和题材上进一步发展。
画家们开始注重山水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明代著名山水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和唐寅等。
他们的作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鲜明的个人特色而闻名。
5. 清代山水画(公元17世纪 - 20世纪初)清代山水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并且在题材和技法上有所创新。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变迁,追求更加细腻和精致的画面效果。
清代著名山水画家有石涛、郑板桥和文震亨等。
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方式,为山水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6. 近现代山水画(20世纪初至今)近现代山水画延续了传统的技法和题材,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影响。
画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表现方式,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表达。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2c55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2.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描绘山水自然景观为主题。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1. 原始山水画(公元前5000年-公元220年)原始山水画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时期,最早出现在陶器上。
这些原始山水画主要以线条勾勒山水轮廓,简单而朴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画逐渐出现在青铜器和石刻上,并开始加入更多的细节和装饰。
2. 古代山水画(公元220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
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开始出现在纸上,艺术家开始使用墨水和笔进行创作。
古代山水画强调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韵,注重山水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唐代山水画(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也是山水画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山水画家主要注重山水的写实性和构图技巧,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细腻。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王维、顾恺之和李思训等。
4. 宋代山水画(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山水画发展的转折点。
宋代山水画家主张“写意”和“气韵生动”,追求笔墨的自由和意境的表达。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范宽、李唐和郭熙等。
5. 元代山水画(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代山水画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蒙古、西亚和波斯等地的绘画风格。
元代山水画以线条的疏密和色彩的对比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赵孟頫、黄公望和王蒙等。
6. 明代山水画(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代山水画继承了元代的传统,同时也注重个人创作和表达。
明代山水画家追求笔墨的浓淡变化和构图的独特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和唐寅等。
7. 清代山水画(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清代山水画以文人画为主流,注重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清代山水画家主张“意境超逸”和“笔墨淡雅”,形成了清代山水画的独特风格。
简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简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bdafe0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2.png)
CulturalCorridor 文化长廊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1简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文/吴瑞璇摘要:现在的学生和山水画爱好者对中国山水画的探讨,大多数都倾向于技法的研究,忽略了对作者创作背景的解读以及一些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了解,如此一来就对国画的理解过于片面和机械化,缺少了一些人文情感和现实意义。
对山水画的探讨以及学习,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去了解当时的创作时代背景,并且带着疑问探寻中国山水何以会这样发展,画家的作画用笔为何如此,其中都包含了哪些文人情怀是我们当代所没有的。
如此这般,才能使我们对中国山水国画有个较为全面真实的掌握和了解。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起源;特点;发展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中国山水画是派生于中国国画的,中国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国画被誉为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中国画的山水画起源甚早,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已有了山水画,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是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
顾恺之的这两幅画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体的,山水只是人物背景的衬托。
从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从而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2 中国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山水画讲究追求平远,高远以及深远的抒写意境,通过散点透视方法创造出理想的作品效果。
平远能够把山水画得非常长远,高远的画法能够显示画由高到底的的立轴画卷感;深远的意境,能够体现出画的立体感。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是不以形式上的相似和画境是否逼真,更偏向于对画的神韵意境,通过简洁飘逸的笔法让人自己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观赏者精神上得到充满享受。
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是画的意境,通常都很有气度,不用面面俱到。
通过重要部分重点描绘,再衬托部分则寥寥数笔,点到为止。
山水画中的山石、树木都很奇特,给人一种新鲜感,吸引观欣赏者。
山水画解读
![山水画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386242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d.png)
山水画解读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它以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包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岛屿湖泊、雨雪霜露等自然景观。
山水画具有丰富的意境,意蕴丰富,堪称中国文化的象征。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解读山水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第一步,认识山水画的背景和历史。
在中国文化中,山水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在南北朝至唐代,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云树流水之间,画家们善于把握形势,用笔勾勒出天地之间的神韵。
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更加成熟,画家们通过寻根溯源,吸收大量前贤的经验和智慧,升华了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四王”了。
第二步,从画面结构中分析。
山水画是由山、水、云、树、石等元素构成的,而每个元素都有其特定表现形式,如山的形状、色彩、质地,水的动态、透明度、质感等。
从画面结构中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感受画面的整体美感。
第三步,从符号和隐喻中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云、树、石等元素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如山象征着高大、坚定、勇敢;水象征着圆润、柔美、潜行;云象征着飘逸、神秘、意境;树象征着生气、静谧、庄重;石象征着沉静、与世无争、自然。
画家们通过画布上的符号和隐喻,表达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搭建了一座可以瞻仰自然之美的桥梁。
第四步,理解画家的创作目的。
山水画家创作山水画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有的是为了传承、发展自己的艺术传统,有的则是为了宣扬其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等。
理解画家的创作目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画作中所表现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
总之,解读山水画需要多个方面的分析和理解,从艺术、文化、自然三个角度去分析,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观赏山水画作品时,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其中的美妙,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https://img.taocdn.com/s3/m/22013ac984254b35eefd3422.png)
一、起源: 顾恺之是中国山水画最初的 开拓者和先驱。
在魏、晋、南 北朝就已逐渐 发展,但仍附 属于人物画, 作为背景的居 多
【名称】元倪瓒六君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材质】纸本,水墨。 【规格】纵:61.9厘米, 横:33.3厘米。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宋元山水画风格有 何变化,你有什么 领悟?
【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 藏
早春图轴 年代:北宋 作者:郭熙 类别:绢本设色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 院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 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三、独立
隋 唐 展子虔—设色山水 李思训—金碧山水
王维—水墨山水等
《游春图》(隋朝 展子虔)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游春图》(隋朝 展子虔)
《山水论》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 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B、隋唐 D、元朝
3、山水画的主要艺术传统是
C
A、生动传神 C、情景交融
B、托物言志 D、借物抒情
总结反思
试结合以下评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 理解。 中国古代绘画确实是庄严而崇高的,它已 深深浸透到我的身体里,给我颤栗般的感动! 在西方能令我如此感动的唯列奥纳多· 达· 芬奇 川端康成 一人。
早春图 郭熙
溪 山 行 旅 图 >
如徐悲鸿在世时 曾高度评价此画: “中国所有之宝, 吾所最倾倒者, 则为范中立《溪 山行旅图》,大 气磅礴,沉雄高 古,诚辟易万人 之作。此幅既系 巨帧,而一山头, 几占全幅面积2/3, 章法突兀,使人 咋舌!”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ad2d49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4.png)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摘要】中国山水画自古而今,一直被视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精粹之一。
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山水描绘技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艺术风格。
山水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蕴含着对自然、人文、道德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山水画被视为最高境界的绘画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山水画也与中国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独特看法和态度。
山水文化精神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对山水文化精神的理解与传承变得尤为重要,有助于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的不朽价值,将继续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山水文化精神,发展历程,地位,哲学思想,影响,现代社会,理解,传承,不朽价值。
1. 引言1.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战国时代。
最初的山水画是由古代中国画家在绘制动植物图像时,逐渐发展而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们开始加入背景元素,如山川河流和云雾等,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画。
这些早期的山水画作品主要体现了画家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表现,展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
古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说是由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迷恋所推动的。
中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多样且景色壮美的国家,山水风景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山水画在其起源阶段就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味道。
这种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山水画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国画史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画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山水文化精神的内涵山水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审美情感。
山水文化精神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f68f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a.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通过艺术手法表达艺术家对自然景色的审美感受和情感。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
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岩画和壁画。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民就开始在岩石上绘制简单的山水图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山水画逐渐从岩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受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而道家则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和追求心灵的宁静。
这些思想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位艺术家对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时期的李成和、范宽和郭熙。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为主题,注重形象的写实和构图的布局,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明代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阶段。
明代山水画家以文人画家为主,他们注重个性表达和意境的追求。
明代山水画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沈周、文征明和唐寅。
他们的作品以墨色为主,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
清代山水画家以四王为代表,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翬。
四王的作品继承了明代文人画的传统,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清代山水画也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融合了西方的透视法和造型技巧,使山水画更加立体和写实。
现代山水画的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山水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中国现代山水画家以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等为代表,他们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现代山水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笔墨和纸张,艺术家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
例如,一些艺术家使用油画的技法来表现山水,使山水画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现代山水画也开始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自然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6bd1d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7.png)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展现自然山水之美。
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风格变迁。
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618年)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山水纹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纹样逐渐发展为绘画艺术,成为古代宫廷和贵族的装饰品。
汉代时期,山水画开始独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开始追求山水画的写意和表现力。
2. 唐代山水画的繁荣(618年-907年)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繁荣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出现在这个时期,如王维、李思训等。
他们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真实和细腻,追求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
唐代山水画以“山水之胜”为主题,以山水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意和哲学的元素。
3. 宋代山水画的精益求精(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范宽、郭熙、李唐等在这个时期活跃。
宋代山水画追求笔墨的精致和构图的独特,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
同时,宋代山水画逐渐形成了“南宗北宗”的两大流派,南宗偏重于写意和意境,北宗则更注重细腻的笔墨和写实的表现。
4. 元代山水画的风格变迁(1279年-1368年)元代山水画的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蒙元文化和汉文化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等注重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追求意境的表达。
元代山水画风格多样,既有写意的山水画,也有工笔的山水画。
5. 明清时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1368年-1912年)明清时期,山水画继续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山水画家沈周、文徵明等注重山水画的写意和意境,追求笔墨的自由和表现力。
清代山水画家如石涛、郎世宁等则更注重山水画的写实和细腻。
同时,西方绘画的影响也逐渐渗入到山水画中,使得山水画呈现出新的风貌。
6. 近现代山水画的多样性(1912年至今)近现代以来,山水画在中国绘画界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浅谈中国山水画
![浅谈中国山水画](https://img.taocdn.com/s3/m/657fbb7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7.png)
浅谈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所表达的是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精神内涵。
本文将就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主要表现手法、文化内涵、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欣赏中国山水画。
一、起源发展中国山水画起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广泛的说法是开始出现于东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代,形成了“山水画”这一术语的概念,并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和表现手法。
随后,宋代山水画更加成熟,以“南宗”“北宗”为代表的两大画派分别形成,南宗注重写生,力求刻画景物真实的形象特征;北宗则强调笔墨的节制和造诣,注重自由抒发情感。
明清时期,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风格也更加独特卓越,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主要表现手法1、“飞白”“飞白”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即用笔随意勾勒不刻意涂墨的方法,以表现自然界的自由流动和变幻。
这一技法自宋代晚期开始出现,并在元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2、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即通过一些不太明显、模糊的笔触和颜色搭配,表现出远近和透视关系,使得画面更具空间感和立体感。
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在宋代山水画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成为中国山水画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媒介之一。
3、写意写意则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表现方式,它注重的是画家对于自然景物的精神把握和感觉抒发,而非逼真的写实。
写意风格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风格,更易于表现画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因此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推崇和喜爱。
三、文化内涵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精神内涵。
首先,它反映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界的崇敬和追求。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们注重表现自然环境的美妙和神秘,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悟。
你知道山水画的由来及发展吗?
![你知道山水画的由来及发展吗?](https://img.taocdn.com/s3/m/e6320e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e.png)
你知道山水画的由来及发展吗?山水画,是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样式。
据文献考证,敤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以画入史的画家,是中国画祖,故称画嫘。
《画史会要》中说道:“画嫘,舜妹也。
画始于嫘,故曰:‘画嫘'。
”《汉书·古今人物表》亦有里记载:敤首舜妹,最早作画的人。
《列女传》盛赞她善画,“造化在心,别具神技”,山水画也是画嫘所创。
这种原始的绘画思维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度过了两千多年。
到了秦汉时期,山水画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开始了具象写实的国画创作,把野山野水一丝不苟地画入纸绢之中带进人们的居室,加以装裱后挂在厅堂之中做欣赏观摩,既装饰了居室又陶冶了性情。
这种进步的绘画思想伴随着华夏儿女又度过了一千年。
到了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逐渐走向了成熟。
这一时期,苏轼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临”的观点,使得山水画在解决了形似后又开始与形保持距离,甚至尽量摆脱形的约束。
这样无疑助长了绘画创作中的自娱倾向。
米芾也认为绘画功用是“自适其志”,且身体力行,把绘画作为“墨戏”。
到了元代,倪云林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余绘画不求形似,草草数笔,以解胸中之逸气耳。
”之后,明代唐伯虎的“寄乐于画”,石涛的“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等等,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画山水画目的就是怡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己。
明代唐寅《步溪图》怡悦自我、陶冶性情,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直接从山水画创作中获得快意,另一方面,通过山水画的创作排解郁忧,从而达到精神的舒畅。
当然除了创作过程能使作者得到快意舒畅外,在创作之前的登山临水和创作之后的作品欣赏中,同样也能获得快意舒畅。
清王县曰:“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以涤烦襟,破孤问,释惰心,迎静气。
”正道出了绘画所具有怡悦自我、陶冶性情的特殊功能。
以上是传统山水画主要创作观念的概括,实际上也是山水画发展的几个阶段。
“以形媚避,以形写神”是属于相对比较客观的表现对象阶段。
以山水之形体现山水之道,以山水之形传写山水之神。
国画课堂: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国画课堂:中国山水画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4777a3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6.png)
国画课堂: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
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图案中,就能找到起伏的山川纹、水波涟漪纹。
这些纹样用毛飞动流畅,描线娴熟奔放,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装饰性,不能不说这是古代陶工对自然山川的体验,显示了保持者的高超技艺。
《尚书》上记载:“予欲观古人(唐虞时代)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孔安国云:会,五采也,以五采成此画焉。
”这是山川在绘画上最早的记载。
到了周代,“典章文物,灿然在备”,于是上承虞夏之制,对于山川形象的使用更寄予庄严的感情。
如“六瑞”的玉,本是封建进行的一种礼器,表示爵位尊卑的。
第一“镇圭”,便是“雕凿四镇之山”,用山的形象象征最高的职位。
明代精研书画的陈继儒便于工作见过刻画山水的周玉,断为周代的“冒圭”。
青铜器“六尊”中的“山尊”,传为夏后氏的遗制,这“山尊”即刻画“山、云之形”。
服冕方面,也随虞的制度,稀画九章,“初一曰龙,次日曰山”。
这些尚都属于工艺美术图案的范围。
到了东周时代,王逸《楚辞章句》有“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诡谲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的记载,可见这时山川形象的使用,已从工艺品的装饰而跃登绘画之堂,成为壁画的一部分。
到了秦代,“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史记》。
还有《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列裔,骞霄国人,善画,始皇元年献之。
……方寸之内,画以四渎五岳列国之图”。
可见秦始皇不但努力吸取各国新的文化,并且重视与军事政治有关的绘画。
这些宫殿样式图和地形图,也可能是中国自然山水画和界画走向独立之前的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山水画的赏析,认识画家的思想境界,理解画家的心境,逐步做到学会从自然风景或画中去体会山川的美好无尽的变化,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欣赏思路,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的理解,提高鉴赏水平,以达到自身整体艺术素养的提高。
3、情感目标
引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其中包含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热情和愿望。
(二)课型及工具
使用课本,多媒体,图稿教学,并结合山水画观摩、写生与创作、教师范画与技法演示等途径实施教学。
(三)教学课时
12课时
(四)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1、通过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将山水画的创作原则介绍给学生,也为学生指出理解山水画
家创作思路、正确欣赏山水画的门径。
2、通过将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探寻中国山水画造型、造
景的审美特点。
(五)、重点与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上,学生应通过亲自分析、鉴赏中国山水
画,体验教材阐述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其他途径接触优秀作品及作品分析,积累经验,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力
2、本课难点在于中国画的创作方法与西画不同,是以生活中真山真水为原型,经画家内心,
借笔墨技巧,艺术地创造出来的,不能只经认真地写生完成学习全过程,必须掌握独特的造型方法,融合自身感受方能完成。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2、引入:
思考:
(1)、大师使用什么工具材料作画?
(2)、大师是否根据写生对象去摹写?
(3)、你觉得大师此刻的作画心情如何?
3、新课
(1)、出示题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2)出示学习目标,请各小组的组长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分享。
(3)、教师导语: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自隋唐以来,名家辈出,画风多变,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精雅小品,名作遍于画史。
高中阶段研习山水画,目的是要提高同学们的基本美术素养,不求全面的把握,重在了解、感受、认识中国山水画,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所以,这节课,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国山水画哪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第二:通过分析作品,获得欣赏思路,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内涵的理解;第三:比较中西绘画的不同方法。
(一)、经典作品赏析:
出示《雪景寒林图》
读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1)、画中有什么景物?观后有什么感觉?
(2)、从画中的高山、峻岭、积雪、重林、建筑,猜猜画家当时作画的心境?
(3)、范宽为什么能画出如此传神之作?
(4)、出示《雪景寒林图》作品分析,教师简介画家背景。
范宽(约950—1027)又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他常住终南、太华山中,深入体验山水风神画骨,他认为“师于人”不如“师诸物”,“师诸物”不如“师诸心”。
即摹仿古人,不如反映现实;反映现实不如表现个人的情思。
此画为绢本水墨。
古人称范宽“得山之骨”,天下人称宽“善与山传神”。
是说范宽能将山水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反映到画面中,再去感动别人,产生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5)、教师小结
赏析《六君子图》倪瓒(元),这是一幅典型的以画抒情的作品。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读画,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1)作品中主要画了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涵意?
(2)、画中主要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3)、画家用“六君子”去命名他的作品有什么意义?
(4)、出不《六君子图》作品分析
(5)、出不谈一谈:
(6)、教师阐述:
画家本来出身在富裕的家庭,战乱废了他的平静的生活,从此隐居不出,一生与笔墨为伴。
借画抒情,从画面构图布局上,萧疏的气氛,寥落的用笔,都体现了画家的情感,无语地传达了画家的心声。
画家黄公望在题画诗中进一步揭示出本画的主题:“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将画家见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心思表达得含蓄隽永,也将中国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诠释得十分清楚。
通过赏析了这两幅典型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说,我们中国画在审美上,表现上,是不是很特别?你能感受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吗?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表见解,得出:
(1)、画法不同,工具材料不同;
(2)、山水画在构图上用散点透视,西方风景画用焦点透视;
(3)、山水画以水墨为主,讲究意境和笔墨技巧;
(4)、山水画重在写意,喜欢“搜尽奇峰打草稿”在构图上讲究景物呼应、留白,布局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5)、西画大多次重在写实,包括光影、空间、体积的处理。
归纳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原则:(1)、造型传神、气韵生动;(2)、以水墨为主;
(3)、构图上用散点透视;(4)、讲究意境和笔墨技巧;(5)、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4、学生自我评价:
(1)、我学到了什么?
(2)、我知道了什么?
(3)、我了解了什么?
5、作品欣赏
美术教案
课题: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认识
姓名:李亚运
学号:0903024126
班级:美术学09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