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
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
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
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上述的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是常用的。
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
波长范围(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
、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基本原理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
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
分光度光度法
分光度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学习资料一、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1. 定义-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2. 原理基础- 朗伯 - 比尔定律(Lambert - Beer law)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
- 朗伯定律指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光通过的路径长度成正比,即A = k_1b(其中A为吸光度,b为光程长度,k_1为比例常数)。
- 比尔定律指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即A = k_2c(其中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k_2为比例常数)。
- 合并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得到朗伯 - 比尔定律:A=varepsilon bc,其中varepsilon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 cm),它表示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varepsilon越大,表明该物质对该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
二、分光光度计的结构与组成1. 光源- 提供足够强度和稳定的连续光谱。
在可见光区常用钨灯或卤钨灯,其发射光的波长范围为320 - 2500nm;在紫外光区常用氢灯或氘灯,发射光的波长范围为180 - 375nm。
2. 单色器- 它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
主要部件包括狭缝、准直镜和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
通过调节狭缝宽度可以控制出射光的带宽和光强。
3. 样品池- 用于盛放被测溶液。
在可见光区可以使用玻璃样品池,而在紫外光区则需使用石英样品池,因为玻璃对紫外光有吸收。
4. 检测器- 检测透过样品池后的光强,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光电倍增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微弱的光信号。
5. 信号显示与处理系统- 将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以吸光度或透光率等形式显示出来。
分光光度法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吸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本章重点介绍:可见吸光光度法。在选定波长下,被测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中的吸光物质的浓度有简单的定量关系。吸收光波范围是紫外,可见和红外光区。它所测量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对光的吸收,测量所需的仪器是特殊的光学电子学仪器,所以光度法不属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法,而属于近代的仪器分析,这里只是按照我国现行教学习惯把可见光的光度法作为化学分析部分的一章。
(一)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推导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任何均匀、非散射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表面反射。设入射的单色光强度为I0,反射光强度为Ir,吸收光强度为Ia,透过光强度为It,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I0=Ir+Ia+It
因为λ射光常垂直于介质表面射λ,Ir很小(约为λ射光强度的4%)又由于进行光度分析时都采用同样质料,同厚度的吸收池盛装试液及参比溶液,反射光的强度是不变的。因此,由反射所引起的误差可校正,抵消。故上式可简化为:
ΔE=hc/λ
这里,ΔE=E2-E1,表示某一能吸级差的能量。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其组成与结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特征能级不同,能级差也不同,所以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就具有选择性,有的能吸收,有的不能吸收。在电子能级发生变化时,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分子光谱又成为带状光谱.
2、溶液有色的原因。
具有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在可见光中,通常所说的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组成的复合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进一步的研究又表明,只需要把两种特定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白光,如绿光和紫光混合,黄光和蓝光混合,都可以得到白光。
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P2-O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13 第十三章(分光光度法)
有一浓度为1.0 µg · mL - 1 Fe2+的溶液,以邻二氮菲 的溶液, 例 有一浓度为 显色后, 显色后,在比色皿厚度为 2 cm、波长 、波长510nm处测得吸光度为 处测得吸光度为 0.380,计算 透光率 ;(2) 吸光系数 ;(3) 摩尔吸光系数ε 。 透光率T; 吸光系数a; ,计算(1)透光率
动性、粒子性。 动性、粒子性。
E = h ⋅ν = h
c
λ
常数: (Planck常数:h=6.63× 10 -34 J · S ) 常数 ×
上式表明光的波长越短, 上式表明光的波长越短,或者说频率越 大,光的能量越高。 光的能量越高。
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 单色光。 ● 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 (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 不同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不同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复合光 ● 日常生活中肉眼所见到的 白光 , 如 日 日常生活中肉眼所见到的白光 白光, 等是由红、 光 等是由红 、 橙 、 黄 、 绿 、 青 、 蓝 、 紫等光按 适当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的, 是在400~750nm 适当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的 , 是在 范围的一种复合光。 范围的一种复合光。
I0 1 A = lg = lg = − lg T It T
若光全部透过溶液, 若光全部透过溶液,Io= It , A = 0 若全部被吸收, It = 0 , A = ∞ 若全部被吸收, 吸光度A是用来衡量溶液中 吸光度 是用来衡量溶液中 吸光物质对单色光 λ 的吸收程度 值越大, ,A值越大,其吸收程度越大; 值越大 其吸收程度越大; 反之亦然。 反之亦然。
UV-Vis主要用于分子的定量分析,但紫外光谱(UV) UV- 主要用于分子的定量分析, 和红外光谱( 为四大波谱之一, 和红外光谱(IR)为四大波谱之一,是鉴定许多化合
第8章 分光光度法
24
3、吸收池:(比色皿)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 可见光区:光学玻璃池
紫外区:
石英池
4、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讯号。 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5、显示系统: 低档仪器:刻度显示 中高档仪器:数字显示,自动扫描记录
25
单色器
棱镜: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
800
λ1
白光
19
(二)化学因素
• Beer定律适用的另一个前提:稀溶液 • 浓度过高会使C与A关系偏离定律
20
8.2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8.2.1 比色法 1.目视比色法
观察方向
cc 12
c1
c2
c3
c3
c4
c4
方便、灵敏,准确度差。常用于限界分析。
21
2. 光电比色法
通过滤光片得一窄范围的所谓单色光(几十nm)
4
光学光谱区
远紫外
(真空紫外)
近紫外 可见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10nm~200nm 200nm ~380nm
380nm 780 nm ~ 780nm ~ 2.5 m
2.5 m ~ 50 m
50 m ~300 m
5
溶液中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与吸收光谱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nm
400-450 450-480 480-490
2) 磷的测定: DNA中含P~9.2%, RNA中含P~9.5%, 可得核酸量.
H3PO4+12(NH4)2MoO4+21HNO3 =(NH4)3PO4· 12MoO3+12NH4NO3+12H2O
磷钼黄(小) Sn2+
第十章 分光光度法
注:溶液的透光率T反映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T越大表示它对光的吸收越弱;反之,T越小,表 示对光的吸收越强。
T 取值为0.0 % ~ 100.0 %
T
全部吸收
T = 0.0 %
全部透射 T = 100.0 %
2.吸光度: 为透光率的负 A lg I0 lg 1 = lgT
(四)吸光系数 1.定义(物理意义)
一定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液层 厚度时的吸光度,叫这个物质的吸光系数。
2.两种表示方法
(1) 摩尔吸光系数( ε ):表示一定波长下,吸光物质的溶液
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
(2)百分吸光系数(
E1% 1cm
):表示一定波长下,吸光物质的溶
黄 橙
红
/nm 颜色 400-450 紫
450-480 蓝 480-490 青蓝 490-500 青 500-560 绿 580-610 黄 610-650 橙 650-760 红
互补光 绿
黄 橙 红 紫 蓝 青蓝 青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完全吸收
光谱示意 复合光
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A. A~λ曲线
B. A~c曲线
C. A~V曲线
D. E~V曲线
4、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入射光的波长应( )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检测器 作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信号输出 表头、记录仪、屏幕、数字显示
第十章
1 光源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 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适用350nm-800nm,用于可见 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适 用150nm-400nm,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 和氘灯。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介绍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技术,用于测量溶液中化合物的浓度和吸收光谱。
分光光度法基于分子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现象,通过测量被溶液吸收的光强度来确定溶液中化合物的浓度。
1.1 光吸收现象分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能够吸收光的能量,使得分子内部电子发生激发跃迁,从基态到激发态。
这种吸收是根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异来决定的。
1.2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测量溶液吸收光强度的仪器。
它包含一个光源、一个选择特定波长的单色仪、一个样品室和一个光电探测器。
分光光度计能够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溶液中的化合物浓度。
2. 应用分光光度法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2.1 环境监测分光光度法常被用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测。
例如,通过测量水样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水体中的污染程度。
这种方法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食品安全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常见的应用包括测量食品中的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检测污染物的浓度。
2.3 药物分析在药物研究和制造过程中,分光光度法用于测量药物的浓度和纯度,以及监测反应的进程。
这种方法是药物研究和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2.4 生物化学分光光度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测量生物样品中特定化合物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含量,进而研究生物反应的机制和动力学。
3. 测量步骤以下是使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中化合物浓度的一般步骤:1.设置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和仪器条件,根据所测化合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
2.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样品测量光强度。
根据标准样品的光强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校正曲线。
3.取待测样品,使用适当的溶剂将其稀释至合适的浓度范围。
4.在分光光度计中将样品放入样品室,调节波长和仪器条件。
分光光度法的概念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散射等特性,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当一束平行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溶液时,光线会被溶液中的物质吸收,导致光强减弱。
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来推算出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被称为比色法或吸光光度法。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样品池和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单色器后,被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样品池中的溶液会吸收这些单色光,导致光强减弱。
检测器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出测量结果。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用于测定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
在生物分析中,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和活性。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测定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营养物等污染物的浓度。
虽然分光光度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对于某些物质,其吸收光谱可能与其他物质重叠,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此外,分光光度法只能测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而不能直接测定固体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之,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它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等特性来推算出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光光度法
光度法的优点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度法的优点: 1. 用光电仪器进行测量可消除轻度色盲、眼睛 疲劳等主观误差。 2. 有其他物质共存时,可选适当的入射光和参 比溶液来消除干扰,提高选择性。 3. 对于大批试样分析,校正曲线可简化手续, 提高分析速度。
2.3.2.测量条件的选择(1)
(1)选择合适的入射光 由于溶液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因此 必须选择溶液吸收最大的波长作为入射光的波 长。 (2)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 用光度计测量吸光度,都存在着误差。当 测量小于0.2和大于0.7吸光度时,误差会迅速 增加。为了使测量误差落在0.2~0.7之间,可 以控制试样的称取量。对于组分含量高的试样, 可减少称取量,或是稀释;对于含量低的溶液 可增加称样量或浓缩的方法来提高浓度。
图2-8 721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三)
图2-9 7530G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四)
图2-10 7530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
检测器和读数装置 (2)
2. 光电管. 是一个二极真空管由一个阳极和一个光敏阴 极组成。 3. 光电倍增管。 是利用光敏阴极把光信号放大的装置。 4. 读数装置。 读数装置常用的是微安计或检流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一)
图2-7 721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 几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二)
2.分光光度法 2.分光光度法
光度可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进 行测量。 测定时常用的是校正曲线法或比较法。
(1)校正曲线法
校正曲线法,又称工作曲线或标准曲线法。 当溶液厚度b固定时,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成 正比.取一系列不同浓度标准溶液(5-7图), 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 度为纵坐标,作校正曲线.试液用同样条件显 色,测定吸光度,从曲线上求得试液浓度。
分光光度法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
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一般应该选择λmax为入射光波长。
如果 λmax 附近有干 扰存在,选择灵敏度 稍低但能避免干扰的 入射光波长(曲线较 平坦处)
2、参比溶液的选择
❖ 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因
由于入射光的反射,以及溶剂、试剂等对光的 吸收会造成透射光通量的减弱。为了使光通量 的减弱仅与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需要 选择合适的溶液作参比溶液。
单色光和互补光
➢ 单色光:具有同一波长的光。 ➢ 复合光:含有多种波长的光。如:日光,白炽灯光。
➢ 可见光:400~760 nm
➢互补色光:适当颜色的两种色光按一定强度 比例可以混合成为白光,这两种色光叫做互 补色光。
一、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 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产生的。
物质的颜色显示其吸收光的互补色。
(2)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其吸收曲线的 形状相似,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一样。在同一波 长下吸光度A有差异。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3)不同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各不 相同,因此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 息,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
§3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3.工作曲线不过原点 存在系统误差:吸收池不完全一样;参比溶液选择 不当等。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仪器的基本组成部件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信号显示系统
1、光源
在使用波长范围内提供连续的光谱,光强应 足够大,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 可见光光源:钨灯,辐射 波长范围325~2500nm。
有机显色剂:种类繁多
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一种金属离子同时与两种不同 的配位体或一种配位体与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形成的 配合物
大学化学 分光光度法
A4 A3 A2 A1 用于溶液中多组分测定
上一页
下一页
18
本章目录
三、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以A对c作图,应为一通 过原点的直线,通常称为工作曲线(或标准曲线)。 有时会在工作曲线的高浓度端发生偏离的情况,这种 现象称为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引起这种偏离的因素(两大类): (1)物理性因素:单色光纯度不够; (2)化学性因素:溶液中化学反应
图中查出未知液的浓度。
A
Ax
c1 c2 c3 c4 c5 cx A1 A2 A3 A4 A5 Ax
cx
标准曲线图
上一页
下一页
c
31
本章目录
例:Fe2+含量的测定
原理: Fe2+离子在pH=3~9的水溶液中与邻菲罗啉生
成稳定的橙红色的[Fe(C12H8N2)3]2+,本实验就是利用 该反应来测定溶液中的铁的含量。
上一页
下一页
3
本章目录
一、 光的基本性质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粒子性。
Ehh c
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紫外光区:200nm ~ 400nm 可见光区:400nm ~ 750nm 红外光区:750nm ~ 250μm
上一页
下一页
4
本章目录
二、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光的互补
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 不同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下一页
21
本章目录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一页
下一页
22
本章目录
§11.4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利用显色反应把待测组分X 转变为有色化合物,然后再进行测定。
分光光度法
吸收 外观有颜色的药物在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 都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
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
721型分光光度计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基本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器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
把分子吸收能量随波长变化的情况记录下来所得 的图谱为吸收光谱。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 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法, 简称光谱法。
三、光的吸收定律
(一)百分透光率(T)和吸收度(A) 入射光 I0 → 吸收Ia → 透射It
I0 = Ia + It 透光率(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一、光的性质与波长范围
光的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 粒子性。
光在传播时表现了光的波动性
一定的光波具有一定的波长 、频率 、光速c等 参数来描述:
c=
续前:
波长: 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波长的单位 可用纳米(nm),微米(um)表示:
1nm=10-3um=10-6mm=10-7cm=10-9m 频率( ): 是每秒内光波的振动次数,单位是
A=-lgT=ECL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无色溶液、有色溶液及气
体和固体的非散射均匀体系。
(三)吸收系数
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 A
E= CL
当溶液的浓度C的单位不同时,吸收系数的意义和表 示方法也不同,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1、摩尔吸收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 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用ε表示。
分光光度法公式
分光光度法公式分光光度法相关公式如下:一、朗伯 - 比尔定律(Lambert - Beer law)1. 基本表达式。
- A = lg(I_0)/(I)= varepsilon bc- A:吸光度(Absorbance),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无单位。
- I_0:入射光强度(Intensity of incident light)。
- I:透射光强度(Intensity of transmitted light)。
- varepsilon: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单位为L· mol^-1·cm^-1,它反映了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温度等因素有关。
- b:光程长度(Path length),即溶液厚度,单位为cm。
- c:吸光物质的浓度(Concentration),单位为mol/L。
2. 从吸光度计算浓度。
- 根据朗伯 - 比尔定律c=(A)/(varepsilon b),如果已知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varepsilon、光程长度b和测得的吸光度A,就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浓度c。
二、多组分体系的分光光度法。
1. 吸光度的加和性。
- 对于含有n种吸光组分的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即A = A_1+A_2+·s+A_n=∑_i = 1^nvarepsilon_ibc_i。
- 例如,对于两种组分1和2的混合溶液,A=varepsilon_1bc_1+varepsilon_2bc_2。
如果能在两个不同波长λ_1和λ_2下测量吸光度,就可以得到联立方程:- 在λ_1下:A_λ_1=varepsilon_1,λ_1bc_1+varepsilon_2,λ_1bc_2- 在λ_2下:A_λ_2=varepsilon_1,λ_2bc_1+varepsilon_2,λ_2bc_2- 解这个联立方程就可以求出两种组分c_1和c_2的浓度。
第七章分光光度法
第七章分光光度法【基本要求】1.1 掌握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Lambert-Beer定律,能熟练运用Lambert-Beer 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1.1 掌握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的概念。
1.2 明确溶液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1.3 了解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光谱。
1.4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1.5 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物质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2.1 重点分光光度法原理-Lambert-Beer定律。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2 难点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讲授学时】4学时4.1 第一节概述一、比色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利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的方法来确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
有色物质溶液颜色越深,浓度越大;颜色越浅,浓度越小。
二、比色分析法测定步骤①选择适当显色剂,使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物质,称为显色阶段。
测定无色溶液时要进行显色阶段。
②选择最佳条件测定溶液的深浅度,称为比色阶段。
三、发展过程: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计(吸光光度法)四、比色与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比色和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1、灵敏度高:测定试样中微量组分(1~0.001%)常用方法,甚至可测定10-4 ~ 10-5%的痕量组分。
2、准确度高:一般比色法相对误差为5~10%,分光光度法为2~5%,其准确度虽比重量法和滴定法低,但对微量组分的测定已完全满足要求。
如采用精密蓝450-480紫400-450红650-750青蓝480-490青490-500绿500-580黄580-600橙600-650白光分光度计,误差将减少至1~2%。
3、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4、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也不复杂。
例如:试样中含Cu 量为0.001%,即在100mg 试样中含Cu 0.001mg ,用比色法可以测出。
分光光度法(金)
3)应用
①标准曲线法 ②标准管法
①标准曲线法
特点:方便、快捷,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处理
方法: a.标准曲线绘制
配制一系列与待测样品溶质相同的,浓 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分别测OD值。
D
0
C
b. 未知样品浓度测定
D Dx
0
Cx
C
②标准管法
特点:相对准确,适用于少量样品处理
方法:设标准溶液,浓度已知,分别测样品和标准
溶液的OD值。
D测 = K L C测 D标准 = K L C标准
D测 C测 = D标准 ×C标准
4)分光光度法的优点
灵敏:能测定出溶液中含量极少的物质浓度 准确:误差小,与真实值非常接近 快速:操作步骤简单,较少时间内得出结果 简便:无需从溶液中分离待测样品
5)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仪器 ——分光光度计
③以酪蛋白含量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2. 未知样品浓度测定:
取5号管, 吸取1ml (1:10稀释)血清待测样, 用水补足至2ml,加入双缩脲试剂4ml,混匀后与 以上4管同时比色,从标准曲线查出其蛋白质浓度 ,按稀释倍数求出血清原液浓度。
3. 标准管法:
C测 =
D测 D标
×
实验一 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血清蛋白含量
【实验目的】
1.掌握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和标准管法 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的原理和 方法。
【实验原理】
呈色反应 茚三酮反应
双缩脲反应 √
尿素被加热至 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缩合 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条 件下可与Cu2+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 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9.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9.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当白光通过某一有色溶液 时,该溶液会选择性地吸收 某些波长(wavelength)的光 而让未被吸收的光透射过, 即溶液呈现透射光的颜色, 亦即呈现的是它吸收光的互 补光的颜色。
物理性因素:
难以获得真正的纯单色光。 分光光度计只能获得近乎单色的狭窄光带。复合
光可导致对朗伯—比耳定律的正或负偏离。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 什么是分光光度法?
– 基于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 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 度法。
使用中用到分光光度计,因此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
化学分析:常量组分(>1%), Er 0.1%~0.2% 准确度高 依据化学反应, 使用玻璃仪器 仪器分析:微量组分(<1%), Er 1%~5% 灵敏度高 依据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 需要特殊的仪器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摩尔吸收系数ε的讨论
(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2)与浓度无关。 (3)ε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波长有关, 与温度
有关; (4)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 max:
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 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透射比T及吸光度的加和性
透射比T : 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T = I / I0
吸光度A与透射比T 的关系:
I AlgTlg0
bc
I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即同一入射波长下, 多个物质有吸收时, 总吸 光度为各个物质吸光度之和)。
A 总 A 1 A 2 A n 1 b 1 2 c b 2 c n b n
A
0.5
0.4
0.3
0.2
0.1
0
λ
400 420 440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600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则灵敏度 最高。
不同物质吸收光谱的形状以及max 不同 —
—定性分析的基础。 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吸收光谱的形状
500
600
700 /nm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9.1.2 光的吸收基本定律
─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
A=lg(I0/It)=εbc
吸光度
介质厚 度(cm).
朗伯定律(1760)
A=lg(I0/It)=k1b
比尔定律(1852)
A=lg(I0/It)=k2c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
AlgI0 bc
注意量纲
I
式中 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 c: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 mol·L-1; ε :摩尔吸收系数,单位 L·mol-1·cm-1;
或: A = lg(I0/It) = a b c
c:溶液的浓度,单位g·L-1 a:吸收系数,单位L·g-1·cm-1 a与ε的关系为: a = ε /M (M为摩尔质量)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摩尔吸收系数ε的讨论
ε 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 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ε >105:超高灵敏; ε = (6~10)×104 :高灵敏; ε = 104~ 103 :中等灵敏; ε < 103 :不灵敏。 (6) 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电子能级的越迁
注意体会: 紫外可 见吸收光谱, 红外 光谱, 原子吸收等 吸收光谱的来源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λ
A
420 0.199
430 0.211
440 0.237
450 0.283
460 0.313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9.1.3 偏离郎伯-比耳定律的原因
1. 现象 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时,发现:标准
曲线常发生弯曲(尤其当溶液浓度较高时),这种现 象称为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2. 引起偏离的因素(两大类) (1)物理性因素,
即仪器的非理想引起的; (2)化学性因素。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470 0.333
480 0.371
490 0.395
500 0.445
510 0.476
520 0.451
530 0.401
540 0.321
550 0.242
560 0.157
570 0.122
580 0.118
吸收光谱or吸收曲线
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不同,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测吸光度A, 画图。
.
光的互补:蓝➢ 黄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当一束光照射到物质或其溶液上时: M可以是分子,原 子,或离子
M + h M*
M +热
基态
激发态
M + 荧光或磷光
E1 (△E) E2
E = E2 - E1 = h
能级结构的量子化 : 物质只能吸收某些特定波长的光; 分子或原子间能级结构个性化: 不同物质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例: 含Fe约0.05%的样品, 称0.2g, 则m(Fe)≈0.1mg
重量法 m(Fe2O3)≈0.14mg, 称不准 容量法 V(K2Cr2O7)≈0.02mL, 测不准 光度法 结果0.048%~0.052%, 满足要求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波粒二象性
E hc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光量子的能量越低。
相同,Amax 不同——定量分析的基础。
.
《分析化学》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Absorption spectra of Cr2O72-、MnO4- )
350
525 545
1.0
Absorbance
0.8
0.6
Cr2O72-
MnO4-
0.4
440
nm
0.2
30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