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肌标志物检查》课件

《心肌标志物检查》课件

05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将更加精准和灵敏,有 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肌损伤。
自动化检测设备
新型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 误差。
床旁即时检测(POCT)
便携式心肌标志物检测设备将使得床旁即时检测成为可能,为急救 和紧急情况下的诊断提供便利。
详细描述
B型钠尿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在心衰时分泌增加,通过检测B型钠尿肽的浓度可以评估 心衰的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
总结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的优势,尤其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详细描述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在心肌损伤时快速释放入血,通过检测心型脂 肪酸结合蛋白的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03
心肌标志物检查的方法与技术
心肌酶谱检测
总结词
心肌酶谱检测是心肌标志物检查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检测 心肌酶的活性,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详细描述
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检测,这些酶在心肌损 伤时释放入血,通过检测其活性可以帮助判断心肌损伤的程 度。
肌钙蛋白检测
总结词
肌钙蛋白检测是心肌标志物检查的重 要手段,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高敏感 性和特异性。
详细描述
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 当心肌受损时释放入血,通过检测肌 钙蛋白的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 ,尤其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 价值。

心肌标志物检测.ppt

心肌标志物检测.ppt

心肌酶谱检测
31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 肌酸激酶(CK) 3 乳酸脱氢酶(LDH) 34 a-羟丁酸脱➢ 血中升高时间较迟,不能做为敏感指标 ➢ 特异性低(肌肉损伤可致前三种酶升高) ➢ 血中升高持续时间长,不利于病情监控, ➢ 溶栓时多伴有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6-9小时升至峰值(峰值一般为参考值10倍) 24-36小时恢复正常。 诊断价值:AMI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 88.6%,阴性预测率为99.5%
肌红蛋白的评价
1.优点: 1)在急性心梗发作12h内诊断敏感性很高, 有利于早期诊断,是至今出现最早的心梗标 志物。 2)能用于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3)能用于判断再梗死。 4)在胸痛发作2~12h内,肌红蛋白阴性可排 除急性心梗诊断。
心肌三项检测
31 CK-MB 2 肌红蛋白(Mb) 3 肌钙蛋白(CTn)
雅培发光I2000
免疫荧光法 高度的准确 性和精密度
CK-MB
CK 是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 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其同工酶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
AMI发生后 4-6h开始升高 8-24h达到峰值 48-72h恢复正常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强大的利钠、 利尿、扩血管作用 ➢心室压增加,或心室扩张时刺激BNP分泌 ,此 外急性心梗时梗塞灶周围心肌细胞的BNP也会升 高 ,原发性高血压,肾衰,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 慢阻肺和糖尿病都会影响其分泌 ➢BNP半衰期仅22min,能及时反应病情变化
研究发现CK-MB可用于诊断AMI,阳性率 达80%
CK-MB作为AMI标志物的优缺点
优点:
1. 能测定心肌再梗死 ,AMI患者在CnI值高期间 发生再梗,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心肌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件)

心肌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件)

在诊断AMI时,HBDH的特异性高于LDH总活性,但不
及LDH1同工酶
20
乳酸脱氢酶
➢ ①从乳酸氧化成丙酮酸的正向反应(LD-L法)
L-乳酸+NAD+ LDH 丙酮酸+NADH+ H+
在波长340nm处监测NAD+ 还原成NADH引起吸光 度的升高速率,此升高速率与LDH活性成正比。 ➢ ②从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逆向反应(LD-P法)
10
主要内容
➢ 酶类心脏标志物
➢ 蛋白类心脏标志物 ➢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与评价
11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 分布
➢ 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肾脏。
➢ 同工酶
➢ 胞浆型(sAST)和线粒体型(mAST) ➢ c-AST升高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关,可作为炎症反
应的指标;m-AST与线粒体膜的通透性改变及细胞坏 死密切相关,反映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可指导治疗 及判断预后。
肌钙蛋白I在AMI诊断中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及评价。 ➢ 5.掌握BNP和NT- 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和临
床应用。
2
概述
➢ 心脏的结构
➢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 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开。

左心室→主动脉→
毛细血管→下腔静脉→
右心房(体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
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肺循环)。
27
主要内容 ➢ 酶类心脏标志物
➢ 蛋白类心脏标志物
➢ 心脏标志物的选择与评价
28
肌红蛋白
➢ 简介 ➢肌红蛋白(Mb或Myo)是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 细胞胞浆中的亚铁血红素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 在肌肉组织中储存氧,在肌肉运动需要能量时供 养给能。Mb无心肌特异性,在心肌和骨骼肌细 胞 中 含 量 丰 富 , 因 其 分 子 量 小 , 仅 为 17.8kD , AMI时能迅速释放入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 AMI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检测标志物之一。

心肌梗死之心梗标志物PPT课件

心肌梗死之心梗标志物PPT课件
男女发病比:50岁以前7:1 ,60岁以后1:1 发病地域:北方最高 发病时间:11月—3、4月份;以凌晨多发
10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世界上第一大死亡原因, 占人们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和美国,每年有超过5百万患者出院,
每年总花费2150亿美元。
(AMI)
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阻塞
●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 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 而非ST段抬高型心梗通常为富含血 小板的白血栓所致
7
AMI引发心源性猝死-国内
• 2007年医科院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 41.84/10万,全国每年约为54.4万,男性高于女性。
• 心脏病突发猝死名人:马季、高秀敏、古月、王小波、 侯耀文…
8
AMI引发心源性猝死-国外
•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到40万的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70年代,约 60万/年);
• 在欧洲英、德、北欧等国也较多,心脏性猝死占猝死45~66%
• 在日本心脏性猝死每年超过3万人,约为交通事故死亡的3倍
• 1998年9月21日美国“超级女飞人” 格里菲斯-乔依娜因心脏病发作 在家中猝死;2004年4月19日凌晨麦当劳全球总裁吉姆·坎塔卢波 (Jim Cantalupo)家中猝死。
24
各指标的用途
适应症
B型尿 钠肽
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 死
-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 行风险分级

肌钙蛋 白I


肌酸激 酶同工


-
辅助诊断充血性心衰

-
-
评估充血性心衰的严 重性

-
-

最新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最新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心肌蛋白检测
肌钙蛋白(CTn):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不同的3个亚单位 (CTnT、CTnI、CTnC)组成,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 激活的调节蛋白。CTnT的作用是将肌钙蛋白复合物与原肌球 蛋白结合在一起;CTnI是肌钙蛋白与肌凝蛋白横桥之间结合的 有效抑制物。 CTnT和CTnI为心肌细胞特有,分游离和结合两 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缺血受损时,游离型CTn 迅速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出现一个偏低的峰,所以CTn的早期 阳性率较高。当发生持续性或不可逆损伤时,心肌细胞坏死,肌 丝降解,引起结合型CTn释放,出现第2个峰且在血中持续时间 长。
利钠肽
心肌细胞BNP释放
• 心室肌和脑细胞1号染色体上的BNP基因可表达134个aa的前BNP前体 (prpproBNP),在胞内水解下信号肽和108个aa的BNP前体释放至血中。在血中肽酶 作用下,proBNP进一步水解为32和76个aa的BNP和BNP前体N端肽(NT-proBNP)。
PreproBNP(134aa)
新标志物
除了以上物质可以反映AMI,新的标志物也出现 1.肌球蛋白轻链(MLC):比较稳定,发病后3-6h即可升高,
4天达高峰,持续10天左右,曲线也呈双峰 2.糖原磷酸化酶(GP):胸痛2-4h开始升高,特性与CK-MB
较相似许多 3.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分子量(14-15KD)小,心肌中
proBNP(108aa) NT-proBNP
信号缩氨酸(26aa) 分泌物
BNP(32、76aa)
•BNP半衰期仅20min,血浆中可降解失 去抗原性,导致假阳性降低。NTproBNP半衰期为120min,血浆中不易降 解,故测定NT-proBNP反映BNP的分泌

心肌标志物解读ppt课件

心肌标志物解读ppt课件
B型钠尿肽(BNP)
用于诊断心衰和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法
通过酶与底物的显色反应,检测心肌标志物的浓 度。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
免疫荧光法
通过荧光标记抗体与心肌标志物的特异性结合, 检测心肌标志物的浓度。具有快速、准确、自动 化等优点。
乳酸脱氢酶(LDH)
与其他引起乳酸脱氢酶升高的疾病如肝脏疾病、肺部疾病等进行鉴别。
04 心肌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 的应用
心肌标志物在心血管肌钙蛋白、肌红蛋 白和CK-MB等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标 志物水平可辅助诊断心肌梗死。
鉴别诊断
心肌标志物有助于鉴别诊断其他 原因引起的胸痛,如心包炎、心
心肌标志物解读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肌标志物概述 • 心肌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心肌标志物的解读方法 • 心肌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心肌标志物研究展望
01 心肌标志物概述
心肌标志物的定义
01
心肌标志物是指在心肌损伤或心 肌细胞活性改变时,释放到血液 中的物质,用于诊断、监测和治 疗心肌相关疾病。
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 志物,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
意义。
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心 肌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标志物,尤其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明显升高。
AST和LDH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 乳酸脱氢酶(LDH)也可用于心肌 损伤的诊断,但特异性相对较低。
心肌梗死标志物
肌红蛋白
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肌损伤标志物ppt课件

心肌损伤标志物ppt课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6—8小时,血中AST增高, 18—24小时到达高峰,4—5天后恢复正常。其值与心 肌梗死范围和程度有关,若再次增高提示梗塞范围 扩大或新的梗塞发生。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 织中。
精选ppt
肌酸激酶(CK)测定:
肌酸激酶(CK)测定:
精选ppt
综合比较
对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应进行综合评价,如肌红蛋白 在AMI 后出现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很强; TNT 和TNI 出现稍延迟,而特异性很高,在症状出现后6 小时内测定为阴性则6 小时后应再复查,其缺点是持续 时间可长达10~14 天,对在此期间出现胸痛,判断否有 新的梗死不利。CK-MB 虽不如TNT 、TNI敏感,但对 早期(< 4 小时)AMI 的诊断有较重要价值
精选ppt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ANP:心钠素(Atrial NP) BNP:脑钠素(Brain NP)、称B型利钠肽 CNP:C型利钠肽 (C-type NP) V-型利钠肽(VNP) 树根眼镜蛇D-型利钠肽(DNP)
精选ppt
心钠肽(ANP)
由心房分泌 心房压增加,或心房扩张时刺激ANP分泌 脑内一些特定神经元、肺、肾上腺、唾液腺、神经
临床心肌损伤标志物
一、心肌酶谱检测 二、心肌蛋白检测 三、心肌血管标记物检测 四、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精选ppt
一、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LDH)
精选pp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 血清MYO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最早的标 志物,发病1-4小时开始升高,6-7小时达到高峰, 24小时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ygesen (2007).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8, 2525
ACS 诊断过程中Troponins的使用
(2007 ESC ACS Guideline)
就诊 询问病史 心电图 生化检测 危险分层 诊断 治疗
Europeon Heart Journal (2007)28,15981660
Troponin T, hsCRP, Fibrinogen D-dimer, AT III, Protein C, Protein S, APC-resistance
冠状动脉心脏病 动脉硬化症
Cholesterol, LDL, HDL, Tg, Lp(a), Apo-A1, Apo-B, Glucose, HbA1c Fructosamine, Insulin, Albumin, Homocysteine, Vitamin B12, Folate, hsCRP
•Troponin I易发生蛋白质水解和酶代谢 •降解在体内体外都可发生 •Troponin T单体是TnT唯一的存在形式 •Troponin I有多种存在形式: •自由的和复合形式 •蛋白结合形式 •复合的非肝磷脂形式 •磷酰基形式
Korff S et al, Heart, 2006; 92: 987-993. Wu A et al, Clin Chem 1998; 44:1198–1208. Katrukha A et al, Clin Chem 1997; 43:1379-1385.
心肌标志物
心脏病的分类
• 急性心梗——死亡率极高 • 心衰--尤如冰山之颠
CHF
proBNP, TnT;
Digoxin, Digitoxin
心肌损伤
急性心梗
Troponin T, CK, CK-MB, Myoglobin, LDH, AST(GOT)
血栓症 炎症 抗氧化 血脂状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损伤后,肌钙蛋白T浓度升高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是理想
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分子量 (KD) 12 16 83 38 96 103 最早被 检测时间* 1.5-2小时 1.5-2小时 2-3小时 3-4小时 4-6小时 6-10小时 持续可 检 测时间 8-12小 时 8-12小 时 1-2天 7-14天 2-3天 3-5天
特异性
++ + +++ ++++ ++ +
乳酸脱氢酶(LDH)
*症状出现后时间
135
6-10小时
5-7天
++
+
French J and White H Heart 2004; 90(1): 99–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定义
ACS是指:冠心病患者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大量促凝物质释放, 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引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部分/完全性 闭塞,从而引发与急性心肌缺血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风险因素
家族史, 年龄, 性别, 吸烟, 高血压, 肥胖, 胰岛素拮抗, 糖尿病,血栓性静脉炎,高血脂, 高半胱氨酸血症,
For internal use ONLY!
常用的心肌标志物
1、肌钙蛋白 2、NT-ProBNP 3、CK—MB 4、LDH …….
High sensitive Tn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 用
蛋白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肌红蛋白(Myoglobin)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 肌钙蛋白T(Troponin T) 肌酸激酶(CK) 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灵敏度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MI)后心脏标志物的分泌
心脏标记物升高量度与心肌坏死程度成正比
French J and White H Heart 2004; 90(1): 99–106.
Confidential: For Internal Use Only
心肌梗死指南的演变


1979年: WHO给心肌梗死(MI)的定义是:具备下列 3项中的2项: • 典型症状 (例如:胸痛) • 心肌酶连续阳性(GOT, LDH,CK, CK-MB) • 典型的心电图表现 (新的ST段改变) • 心血管标志物检测是三种方法之一,测定的是酶而不是肌钙 蛋白 2000年: ESC/ACC (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共识指南重新 定义如下:生物标志物典型的升高和逐渐降低 (肌钙蛋白)或者迅速 升高和降低 (CK-MB),伴有至少下列一项: • 典型症状 (例如:胸痛) • 典型的ECG表现 (ST段, Q波) • 心血管标志物检测是主要方法,测定的是肌钙蛋白或CK-MB
相对反应
不同TnI 形式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反 应各不相同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cTnI ox cTnI red CIT IC ox IC red IT ox
正确及时诊段
可逆转
转危为安
贻误病情
高死亡率

是当今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分型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心电图检测 非ST段抬高ACS(NSTEACS) 肌钙蛋白阴性
ST段抬高心梗(STEMI)
肌钙蛋白阳性
不稳定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 ST段抬高心梗(STEMI)
1. Circulation, 1979; Vol. 59, No.13 2. JACC, 2000; 36:959-69
心肌梗死指南的演变

2007年: ESC/ACCF/AHA/WHF联合提出了心肌梗死的通用定义:检出心 血管标志物检测(最好是肌钙蛋白)升高和/或降低,至少1次测定 值超过第99百分位的数值,伴有下列至少一项: • 缺血症状 • ECG改变 • 影像学证据 • 血液检测是主要方法,最好测定肌钙蛋白,第99百分位是判 断的临界值
胸闷,胸痛 怀疑ACS(急性冠脉综合症)
持续ST段抬高
ST/T段异常 心电图正常
Troponins阳性
Troponins 阴性X2
高危
ST段抬高心梗 非ST段抬高心梗 (STEMI)
再灌注
低危
不稳定性心绞痛
介入治疗
非介入治疗
Troponin T的存在形式单一,而Troponin I有多种存在形 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