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1根盘镜像方法
Raid1教程

Raid教程: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做RAID(1)分类:技术文章2007.2.12 08:51 作者:小石| 评论:0 | 阅读:200独家特稿】说到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现在几乎成了网管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之一,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磁盘阵列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当前数据备份的主要方案之一。
然而,许多网管员只是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却并没有看到一些实际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所以仍只是一知半解,到自己真正配置时,却无从下手。
本文要以一个具体的磁盘阵列配置方法为例向大家介绍磁盘阵列的一些基本配置方法,给出一些关键界面,使各位对磁盘阵列的配置有一个理性认识。
当然为了使各位对磁盘阵列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还是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磁盘阵列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为实际的配置找到理论依据。
一、磁盘阵列实现方式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
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 的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
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代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
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
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
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
磁盘阵列raid1知识及数据恢复讲解

磁盘阵列raid1知识及数据恢复讲解RAID-1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的冗余,在两块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其中一块成员盘出现故障时,系统还可以从另外一块成员盘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1可以提供更好的冗余性。
RAID-1数据组织原理RAID-1又被称为磁盘镜像,需要两个物理盘共同构建,使用磁盘镜像(Disk Mirroring)技术,方法是在工作磁盘(Working Disk)之外再加一额外的备份磁盘(Backup Disk),两个磁盘所储存的数据完全一样,数据写入工作磁盘的同时亦写入备份磁盘,也就是将一块物理盘的内容完全复制到另一块物理盘上,所以两块物理盘所构成的RAID-1阵列,其容量仅等于一块硬盘的容量,其数据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RAID-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当一个物理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虽然RAID-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读写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
所以,RAID-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人们使用。
而RAID-1和RAID-0截然不同,其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
RAID-1是所有RAID等级中实现成本最高的一种,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选择RAID-1来保存那些关键性的重要数据。
RAID-1故障原因分析这里说的RAID-1故障,是指RAID-1逻辑盘丢失或不可访问。
导致RAID-1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RAID控制器出现物理故障RAID控制器如果出现物理故障,将不能被计算机识别,也就无法完成对RAID-1中各个物理成员盘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RAID 控制器虚拟出来的逻辑盘自然就不存在了。
2.RAID信息出错对于硬RAID-1来说,RAID控制器将物理盘配置为RAID-1后,会记录有关该RAID-1的相关信息,包括组成该RAID-1的物理盘数目、物理盘的容量大小、哪块物理盘为工作磁盘、哪块物理盘为镜像磁盘、RAID-1在每块物理盘中的起始地址等,所有这些信息被称为RAID信息,也称为RAID元数据,它们会被保存到RAID控制器中,有时候也会保存到RAID-1的成员盘中。
如何做磁盘阵列和磁盘镜象

如何做磁盘阵列和磁盘镜象磁盘阵列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作单一磁盘使用,它将数据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存取数据时,阵列中的相关磁盘一起动作,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
磁盘阵列所利用的不同的技术,称为RAIDlevel,不同的level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应用,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
目前业界公认的标准是RAID0~RAID5。
这个level并不代表技术的高低,level5并不高于level3,level1也不低过level4,至于要选择那一种RAIDlevel的产品,纯视用户的操作环境(operatingenvironment)及应用(application)而定,与level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RAID1 RAID1是使用磁盘镜像(diskmirroring)的技术。
磁盘镜像应用在RAID1之前就在很多系统中使用,它的方式是在工作磁盘(workingdisk)之外再加一额外的备份磁盘(backupdisk),两个磁盘所储存的数据完全一样,数据写入工作磁盘的同时亦写入备份磁盘。
磁盘镜像不见得就是RAID1,如NovellNetware亦有提供磁盘镜像的功能,但并不表示Netware有了RAID1的功能。
一般磁盘镜像和RAID1有二点最大的不同: RAID1无工作磁盘和备份磁盘之分,多个磁盘可同时动作而有重叠(overlaping)读取的功能,甚至不同的镜像磁盘可同时作写入的动作,这是一种最佳化的方式,称为负载平衡(load-balance)。
例如有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要读取数据,系统能同时驱动互相镜像的磁盘,同时读取数据,以减轻系统的负载,增加I/O的性能。
RAID1的磁盘是以磁盘延伸的方式形成阵列,而数据是以数据分段的方式作储存,因而在读取时,它几乎和RAID0有同样的性能。
从RAID 的结构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RAID1和一般磁盘镜像的不同。
RAID2 RAID2是把数据分散为位(bit)或块(block),加入海明码HammingCode,在磁盘阵列中作间隔写入(interleaving)到每个磁盘中,而且地址(address)都一样,也就是在各个磁盘中,其数据都在相同的磁道(cylinderortrack)及扇区中。
raid 1工作原理

raid 1工作原理RAID 1工作原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RAID(冗余独立磁盘阵列)是一种用于数据存储的技术,旨在提高数据的冗余性和性能。
RAID 1是其中一种常见的RAID级别,它采用了一种镜像技术,通过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来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
本文将详细介绍RAID 1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RAID 1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明了。
当数据写入时,RAID控制器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这些驱动器被称为镜像对。
每个镜像对都包含相同的数据副本,因此即使其中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另一个驱动器进行恢复。
RAID 1的数据读取过程也非常简单。
当数据需要被读取时,RAID 控制器可以从任一驱动器中读取数据。
这种并行读取方式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性能,因为RAID控制器可以同时从多个驱动器中读取数据块。
RAID 1的工作原理使其具有一些重要的优势。
首先,RAID 1提供了数据的冗余备份。
即使其中一个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驱动器中恢复,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这使得RAID 1成为一种可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场景,如金融机构和数据库服务器。
RAID 1的读取性能较高。
由于数据可以从多个驱动器并行读取,RAID 1可以提供更快的读取速度。
这对于需要频繁读取数据的应用程序非常有利,如在线交易和视频流媒体。
RAID 1还具有较快的数据写入速度。
由于数据同时写入多个磁盘驱动器,RAID 1可以提供更快的写入性能。
这对于需要大量写入数据的应用程序非常有帮助,如视频编辑和数据备份。
然而,RAID 1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RAID 1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需要两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来存储数据的镜像副本。
此外,RAID 1的可用存储容量也相对较低,因为每个数据块都需要存储在多个驱动器上。
因此,RAID 1通常用于存储较小的数据集,或者在数据完整性至关重要的情况下使用。
RAID1详解

RAID1详解RAID 1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法进⾏任何补救。
所以,RAID 0⼀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的情况下才被⼈们使⽤。
RAID 1和RAID 0截然不同,其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
RAID 1是所有RAID等级中实现成本最⾼的⼀种,尽管如此,⼈们还是选择RAID 1来保存那些关键性的重要数据。
RAID 1⼜被称为磁盘镜像,每⼀个磁盘都具有⼀个对应的镜像盘。
对任何⼀个磁盘的数据写⼊都会被复制镜像盘中;系统可以从⼀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个磁盘读取数据。
显然,磁盘镜像肯定会提⾼系统成本。
因为我们所能使⽤的空间只是所有磁盘容量总和的⼀半。
下图显⽰的是由4块硬盘组成的磁盘镜像,其中可以作为存储空间使⽤的仅为两块硬盘(画斜线的为镜像部分)。
RAID 1下,任何⼀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且只要能够保证任何⼀对镜像盘中⾄少有⼀块磁盘可以使⽤,RAID 1甚⾄可以在⼀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不间断的⼯作。
当⼀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使⽤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
通常,我们把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称为在降级模式下运⾏。
虽然这时保存的数据仍然可以继续使⽤,但是RAID系统将不再可靠。
如果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因此,我们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更换新盘之后,原有好盘中的数据必须被复制到新盘中。
这⼀操作被称为同步镜像。
同步镜像⼀般都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当损害的硬盘的容量很⼤时更是如此。
在同步镜像的进⾏过程中,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复制数据需要占⽤⼀部分的带宽,所以可能会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因为RAID 1主要是通过⼆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数据的环境中。
raid1配置

磁盘阵列RAID1配置RAID基本介绍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
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
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1。
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2.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3.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当时几块小容量硬盘的价格总和要低于大容量的硬盘。
目前来看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
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
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RAID 1磁盘阵列级,是一种镜像磁盘阵列,其原理就是将一块硬盘的数据以相同位置指向另一块硬盘的位置。
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
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
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其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联想S20工作站做阵列 将raid驱动导入光盘镜像

Thinkstation S20 做raid开机按F1进入BIOS,选择Devices-IDE Drives Setup进入后选择SATA Mode Selcction-RAID,默认不开启保存重启后开机按CTRL+I进入raid配置界面选择选项1“Create RAID V olume”,并按<Enter>键。
将出现如下屏幕。
然后在Name区域,指定一个RAID卷名称,并按<TAB>或<Enter>键以进入下个区域。
在RAID Level区域中,使用方向键选择您所要的择RAID的级别在Disk区域中,按<Enter>键会出现上图屏幕。
使用<Space>键选择您要创建的RAID卷,然后按<Enter>键以完成此项选择通过使用向上或向下的箭头,为RAID阵列选择串列可选值,并按< E n t e r > 键以确定并进入下个区域可选值的范围从4KB到128 KB,成倍增加。
串列值的选择是基于驱动使用方法。
这里有些建议选项:RAID0-128KBRAID10-128KBRAID5-64KB在C a p a c i t y 区域中选择卷的容量。
此项的默认值是该被选中的磁盘的最大容量随后出现以下屏幕,让您确认是否要创建RAID卷。
按<Y>以继续出现上面的屏幕,提示您创建步骤已经完成从主菜单中选择选项2 Delete RAID V olume,并按f<Enter>键以选择您要删除的RAID卷。
然后按<Delete>键以删除被选中的RAID卷。
按<Y>键以确认卷的删除选择选项3 Reset Disks to Non-RAID,并按<Enter>键以从驱动上删除RAID卷、移除RAID 结构。
将出现如下屏幕用nLite将raid卡驱动整合进系统安装盘开始界面选择语言后下一步将系统镜像解压到指定目录,在这里选择它的路径,以XP为例点下一步后识别出系统版本了再下一步如果以前做过配置,这里会保存历史操作,可以导入,第一次使用时空的,下一步在这里选择对光盘的操作,本例我们选择“可引导ISO”和“驱动”出现上图点插入选择raid卡驱动选多个驱动文件夹指定路径可选择多个根据raid控制器的型号选择相应驱动选择好点下一步操作完成点是开始处理操作结束,可以修改卷标,然后就可以点“制作ISO”了制作ISO结束下一步完成。
RAID0、RAID1详解

RAID
外置存储
RAID技术的基本概念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也称磁盘阵列。
条带化
读写性能
RAID
磁盘组合
容量
镜像、奇偶校验
数据安全性
RAID技术实现方式
RAID实现方式有两种,即硬件RAID和软件RAID。 硬件RAID
RAID 0
磁盘1 D7 D4 D1
磁盘2 D8 D5 D2
RAID 0应用场景与优缺点
优缺点(注:阵列磁盘成员数为N):
RAID 0
优点 缺点
特点
读性能高 写性能高 空间利用率高 安全性低
备注
支持并发/并行读取 支持并发/并行写入
100% 无冗余保护
其他
最小硬盘数 有效容量
2盘 N个磁盘容量总和
磁盘2 D8 D5 D2
RAID关键技术-数据保护方式(1/2)
方法一:镜像方式。
磁盘0
磁盘1
1
1
1
1
0
0
数据盘
镜像盘
数据镜像冗余备份
RAID关键技术-数据保护方式(2/2)
方法二:奇偶校验方式。奇偶校验采用异或(计算符号⊕)算法-相同为假,相异为真。
磁盘0 1 0 0
数盘0
磁盘1 1 1 0 数据盘1
数据奇偶校验冗余备份
磁盘2 0 1 0
检验盘
目录
1. RAID基本概念与实现方式 2. RAID技术及其应用 3. RAID的数据保护及RAID状态 4. RAID和LUN的关系 5. RAID组与逻辑卷的关系
RAID级别与分类标准
Solaris中创建RAID1镜像

Solaris中创建RAID1镜像RAID1也叫做镜像,需要至少两块硬盘,提供数据冗余。
Solaris 8是用SUN Solstice DiskSuite来做RAID1,在Solaris 9等后续版本中更新为Solaris V olume Manager,功能一样,使用的命令也类似。
一、准备工作1.在安装系统时,对硬盘分区需注意,一般我们把c0t0d0s7划分为一个10MB到100MB的分区留着用来存放Metadb数据,Metadb是DiskSuite存储硬盘配置信息的文件,机器每次启动时DiskSuite都从Metadb文件中读取这些信息。
一旦Metadb被破坏,机器将不能正常启动,所以一般我们都将Metadb做多个备份,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你Metadb备份的多少。
2.如果是Solaris 9,在安装系统时包含了Solaris V olume Manager,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是Solaris 8,就稍微麻烦一点了,需要手动从Solaris 8 Software 2 of 2光盘中安装DiskSuite,安装方法如下:1)将Solaris 8 Software 2 of 2光盘插入光驱,cd到/cdrom目录下并ls查看是否已自动挂载了光驱,如果没有,手动挂载光驱:# mount -F hsfs -o ro /dev/dsk/c0t1d0s0 /cdrom如果不知道光驱的位置,可以# iostat -En查看。
2)进入DiskSuite安装包所在目录:# cd /cdrom/cdrom0/Solaris_8/EA/products/DiskSuite_4.2.1/sparc/Packages查看安装包# ls,4.2.1版本中有10个包,分别为SUNWlvma、SUNWlvmg、SUNWlvmr、SUNWmdg、SUNWmdja、SUNWmdnr、SUNWmdnu、SUNWmdr、SUNWmdu、SUNWmdx。
raid1工作原理

RAID1工作原理介绍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提供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
RAID1是其中一种最简单的RAID 级别,也称为镜像。
RAID1的定义RAID1利用两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以镜像的方式存储相同的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写入到一个磁盘的数据同时复制到其他磁盘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冗余存储。
RAID1可以提供较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因为即使某个磁盘发生故障,系统仍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RAID1的工作过程下面是RAID1的工作原理及其过程的详细解释:1. 镜像创建RAID1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镜像,将两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连接在一起。
这些磁盘可以是相同容量的磁盘,也可以是不同容量的磁盘,系统会以最小容量的磁盘为基准,将其他磁盘容量限制在相同的大小。
2. 数据写入当有数据要写入RAID1中的某个磁盘驱动器时,系统会同时将该数据写入所有其他磁盘驱动器。
这样,在任何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数据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磁盘访问和恢复。
3. 数据读取当需要从RAID1中读取数据时,系统可以从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因为所有的磁盘都存储着相同的数据。
系统可以根据负载均衡算法选择读取数据的磁盘,以提高读取性能。
4. 故障恢复当RAID1中的某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将故障磁盘的数据从其他正常磁盘复制到新的磁盘上,以恢复冗余性。
这个过程称为热备份(Hot Spare)或自动故障恢复(Auto-Rebuild)。
在故障恢复期间,RAID1的可靠性和冗余性不会受到影响。
RAID1的优点和缺点RAID1作为一种简单的数据冗余技术,具有一些优点和缺点:优点•数据冗余:RAID1通过镜像方式存储数据,提供数据的冗余性,即使某个磁盘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用。
•高可靠性:由于数据被完全复制到多个磁盘上,RAID1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防止数据丢失。
(完整版)组建双硬盘磁盘镜像

组建双硬盘磁盘镜像
RAID 1又被称为磁盘镜像,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
对任何一个磁盘的数据写入都会被复制镜像盘中;系统可以从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
如果条件不允许,因为磁盘控制器很贵的,可以使用软raid1。
但是这样会牺牲性能。
组建软raid1(磁盘镜像)的方法:
在“磁盘管理”窗口中,右键单击要在其中创建镜像卷的一个动态磁盘上的未分配空间,然后单击新建卷。
2. 在“新建卷向导”中,单击下一步。
3. 单击“镜像卷”,然后单击下一步。
4. 在“所有可用的动态磁盘”下,单击要在其中承载此镜像的磁盘,然后单击添加。
验证要在其中创建镜像卷的磁盘是否列在“选定的动态磁盘”框中。
5. 在大小框中,指定要用于此卷的未分配磁盘空间的数量,然后单击下一步。
6. 分配一个驱动器号或路径,然后单击下一步。
7. 指定要使用的格式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8. 确认选定的选项正确无误,然后单击完成。
该镜像卷即被创建并显示在“磁盘管理”窗口中相应的动态磁盘中。
SUN T5220 RAID卡创建磁盘镜像

OK
上面的示例表示 RAID 镜像仍然正在与备份驱动器重新同步。
下面的示例表示 RAID 镜像已完全恢复并且联机。
代码:
# raidctl
RAID
RAID
RAID
Disk
Volume
Status
Disk
Status
--------------------------------------------------------
0.1.0 -r 为 raid 级别
…
Volume c1t0d0 is created successfully!
创建 raid1 完成,此时镜像盘已被隐藏
#raidctl -l c1t0d0
检查 raid 镜像的状态,OPTIMAL 完全同步,SYNC 主磁
盘和辅磁盘数据同步中,GOOD 正常,DEGRADED 某个磁盘发生故障或脱机,
3.更换新硬盘后执行: 代码: # cfgadm -x configure /dev/rdsk/c0t0d0
4.检查 RAID 镜像的状态:
代码:
# raidctl
RAID
RAID
RAID
Disk
Volume
Status
Disk
Status
--------------------------------------------------------
SUN T5220 RAID 卡创建磁盘镜像
注意:T 系列需要先光盘引导到单用户,昨晚 raid,label 后,才能装系统,不能 直接在系统里做系统盘镜像。但 raid 卡是单点故障点。
1、创建 RAID1 磁盘镜像
由于预装系统位于 0 号盘上,创建 0 号和 1 号盘的 raid1 过程中会重新格式化,
Windows Server 2003 Raid1(镜像)卷的创建及故障恢复

见证奇迹的时刻即将到来了~~
重新启动机器
废话不多扯了,开整!
我们放入一块新磁盘,然后进行操作流程:我的电脑—右键—管理—设备管理器
弹出磁盘初始化界面向导,如下图所示:
单击“下一步”我们继续……
我们选择要初始化的磁盘
右键“转换到动态磁盘”
此时,我们的磁盘已成为了动态磁盘的状态~~
添加镜像,制作Raid1,分区正在同步中……
同理,我们也将E盘也进行相应的同步,这样,两块磁盘就如同一块磁盘在使用了,如果期间,其中一块磁盘损坏的话,那我们之前保存的数据是不会丢失的,首先,我们存入一些数据,如下图所示:
放入光盘,从光盘启动,进入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程序界面了,按R键修复Windows
首先我们修复一下BOOT启动项,大命令FIXBOOT,回车,然后输入Y即可。
其次,我们修复我们的MBR(主引导记录),输入命令:FIXMBR,回车,输入Y。
完成修复工作后,我们再次开机,此时,我们需要的是解决开机启动项的问题了,我们将我们的磁盘设置为第一启动项,如下图所示:
此时,我们成功登录进来,发现,进来了,但是,我们的磁盘显示丢失了一块,快看看我们刚才的数据是否还在吧,(*^__^*)嘻嘻~~答案是一定的嘛,当然在喽~~,因为不是两块都坏的嘛,嘿嘿~~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另外拿一块新硬盘来弥补一下丢失的那块,推荐使用同型号同大小的一模一样的磁盘,当然,当我们放入新硬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开不了机了,提示:没有发现操作系统。这是为什么呢?(*^__^*)此时,我们需要借助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光盘的修复功能了~~
备份整盘为镜像文件

制作整盘镜像文件一、设置服务器开机启动项为U盘1,曙光机器,一直按del键进bios系统,左右方向键移动到BOOT选项。
设置引导方式为USB,按F10,ok确定保存2.IBM机器,在开机界面看到如图时,按F12,选择引导方式USB二.制作镜像1.这里我们选择制作整个硬盘的镜像,这样恢复的时候可以不管硬盘的分区情况,直接恢复选择引导方式后,U盘引导界面如下图,选择第一项:clone live (default setting ,VGA 800X600)2.一段引导后,进入上图界面,选择“简体中文”,回车。
3.选择“不修改键盘映射”,回车4.使用再生龙并回车。
5.选硬盘/分区(存到/来自)镜像文件。
我们目的是硬盘保存为一个镜像文件6.选择local_dev 使用本机的分区(如硬盘,随身盘)7.再次确认enter8.出现可以放置镜像的分区,U盘一般是sdb5,注意看分区大小,选择SDB59.提示只会显示顶级目录,不用修改,直接确认enter10.下图中sdb5挂载到 /home/partimag了,确认11.出现操作模式,选择beginner初学模式:接受默认设置12.选择savedisk 储存本地硬盘为镜像文件,确认enter11.输入一个名字,比如zb5-syb11-147g(中标5.0系统,Sybase11.0,147G硬盘)确认enter。
也可以不修改,默认以日期命名12.上下键选择硬盘,空格确认,在选项前会出现个"*"符号,这里注意选的是要制作成镜像的磁盘,一般是sda1,回车确认13.选择“是,请检查保存的镜像”,回车确认。
一般制作镜像是要检查下看是否可以用作回复系统。
14.再次确认 enter15.提示要把硬盘存成镜像文件,路径是/home/partimag/你取的名字,确认后输入Y,回车enter16.开始制作镜像17.检查镜像18.出现命令行输入0,确认enert。
硬RIAD1

硬盘(硬件镜像)方法!以上方法是本人亲自实验。
如有什么问题本人解答。
谢谢!一、如何创建硬件磁盘镜像# raidctlNo RAID volumes found.上面的示例表示尚不存在RAID 卷。
另外一种情况:# raidctlRAID RAID RAID DiskVolume Status Disk Status----------------------------------------c1t1d0 OK c1t1d0 OKc1t2d0 OK上表示已创建硬件磁盘镜像.下面是创建硬件磁盘镜像操作步骤1. 键入以下命令:# raidctl -c 主设备从设备例如:# raidctl -c c1t1d0 c1t2d0创建RAID 镜像之后,从属驱动器(在本例中为c1t2d0)将从Solaris 设备树中消失。
2. 要检查RAID 镜像的状态,请键入以下命令:# raidctlRAID RAID RAID DiskVolume Status Disk Status--------------------------------------------------------c1t1d0 RESYNCING c1t1d0 OKc1t2d0 OK上面的示例表示RAID 镜像仍然正在与备份驱动器重新同步。
下面的示例表示RAID 镜像已完全恢复并且联机。
# raidctlRAID RAID RAID DiskVolume Status Disk Status------------------------------------c1t1d0 OK c1t1d0 OKc1t2d0 OK二、如何删除硬件磁盘镜像操作步骤1. 确定镜像卷的名称。
键入以下命令:# raidctl -d 镜像卷例如:# raidctl -d c1t2d0RAID Volume ’c1t2d0’ deleted3. 要确认已经删除了RAID 阵列,请键入以下命令:# raidctl例如:# raidctlNo RAID volumes found三、如何执行镜像磁盘热插拔操作# raidctlRAID RAID RAID DiskVolume Status Disk Status----------------------------------------c1t1d0 DEGRADED c1t1d0 OKc1t2d0 DEGRADED本示例表示由于磁盘c1t2d0 上出现故障而导致磁盘镜像失效。
raid1工作原理

raid1工作原理RAID1是一种常见的磁盘阵列技术,也被称为“镜像阵列”。
RAID1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多个硬盘驱动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镜像,从而实现数据冗余和备份。
当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以从另一个硬盘中恢复,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达性。
实现RAID1的过程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固件来完成。
RAID1依赖于两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来创建备份。
在读取或写入数据时,RAID1会将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磁盘驱动器上,以确保数据完整性。
如果其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RAID1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工作的磁盘,以确保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连续性。
RAID1提供了数据冗余和备份的优点。
通过将同样的数据写入两个或更多的磁盘驱动器中,RAID1保证了在任何一个驱动器失败时,数据都会得到保护。
这使得RAID1在数据安全性较高的情况下使用,例如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数据中心等。
RAID1还可以提高数据读取的速度。
由于数据被复制到多个驱动器中,RAID1可以同时从多个驱动器读取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读取的速度。
这使得RAID1在数据读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RAID1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其首要问题是成本问题。
由于RAID1需要多个磁盘驱动器来实现数据冗余和备份,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RAID1对于数据的写操作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当需要写入大量数据时,RAID1的写入速度会明显受到影响。
总之,RAID1是一种可靠的数据备份和冗余技术,可以在需要高度可靠数据存储和备份的环境中使用。
RAID1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驱动器中,从而提供了数据冗余和备份,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读取的速度。
不过,RAID1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成本较高和写操作速度较慢,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重建一个RAID镜像阵列

重建一个RAID镜像阵列2009-07-31 10:25重建一个RAID镜像阵列要从一块硬盘上恢复另一块硬盘上的数据,这样的过程称为重建。
所有的数据是从一块硬盘上复制到另一块硬盘上的,因此这两块硬盘上的数据是同步的。
这只适用于raid 1和raid 0+1阵列中。
重建说明创建完镜像阵列,您可以根据以下步骤重建阵列:1 进入windows,运行nvraid management工具。
下图为具有一个镜像阵列的系统:2 右击mirroring,将弹出菜单。
3 在弹出菜单中,选择rebuild array,将出现nvidia rebuild array wizard 窗口。
4 点击next。
将出现disk selection页面。
5 在列表中选择您要重建的驱动设备,然后点击next。
屏幕将会出现completing the nvidia rebuild array页面。
6 点击finish。
在几秒钟之后,阵列重建开始运行,在屏幕右下角将出项一个小的信息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重建过程中,在system tasks和details sections下显示了nvraid management的状态。
关于重建阵列的更多信息1 在后台进行重建重建的进度是非常慢的(可能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由于重建在后台中进行,因此它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2 重建程序仅适用于raid 1 或raid 0+1阵列中重建阵列,仅适用于raid1和(或)raid 0+1中。
在raid 0和jbod阵列中,无法使用重建。
3 您可使用其他可选用的备份磁盘您可使用备份磁盘或专用磁盘,重建一个镜像阵列。
例如,下图显示了一个镜像阵列,它使用了34.48 gb硬盘,而它拥有的2个容量都为55.90gb的备份磁盘。
【免费下载】Windows Server Raid1镜像卷的创建及故障恢复

Windows Server 2003 Raid1(镜像)卷的创建及故障恢复[转载]2011-08-06 14:04哈喽~~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Radi1镜像卷的创建及故障恢复的一些简单易用的方法。
呵呵,做的不好还请见谅哦~~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Radi1卷啊,其实Raid1卷也就是镜像卷,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习惯称之为Raid1卷,类似的还有什么Raid5卷,呵呵,其实这两种卷都是带冗错功能的动态磁盘,而Raid1卷的原理是允许损坏一个磁盘,从而不影响另一个磁盘的使用,说白了,我感觉就是拿两块磁盘A,B做成Raid1卷,其中A,B之间相互做个备份罢了,呵呵,说的不专业,还请高手们海涵啊~~(*^__^*)废话不多扯了,开整!我们放入一块新磁盘,然后进行操作流程:我的电脑—右键—管理—设备管理器弹出磁盘初始化界面向导,如下图所示:单击“下一步”我们继续……我们选择要初始化的磁盘右键“转换到动态磁盘”此时,我们的磁盘已成为了动态磁盘的状态~~添加镜像,制作Raid1,分区正在同步中……同理,我们也将E盘也进行相应的同步,这样,两块磁盘就如同一块磁盘在使用了,如果期间,其中一块磁盘损坏的话,那我们之前保存的数据是不会丢失的,首先,我们存入一些数据,如下图所示:此时,我们的E盘中已经存有了一些数据,(*^__^*) 嘻嘻,虽然不多,但是足以能够实验的用途了。
然后,我们关机,将其中的一块磁盘删除掉,然后重启计算机,你会发现,我们的计算机居然启动起来了!呵呵,这个很正常,因为我之前说过,他们两者彼此之间也就是个备份的关系嘛,嘿嘿~~见证奇迹的时刻即将到来了~~重新启动机器此时,我们成功登录进来,发现,进来了,但是,我们的磁盘显示丢失了一块,快看看我们刚才的数据是否还在吧,(*^__^*) 嘻嘻~~答案是一定的嘛,当然在喽~~,因为不是两块都坏的嘛,嘿嘿~~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另外拿一块新硬盘来弥补一下丢失的那块,推荐使用同型号同大小的一模一样的磁盘,当然,当我们放入新硬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开不了机了,提示:没有发现操作系统。
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添加RAID-1磁盘镜像卷

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添加RAID-1磁盘镜像卷RAID-1卷又称为镜像卷,是利用两个动态磁盘中的未指派空间组成的卷。
在镜像卷中同一数据被复制到两个物理磁盘中,如果其中一个镜像卷发生故障,则系统会使用另一个副本继续保持运转。
故障硬件被修复后可以重建镜像,因此镜像卷具有容错功能。
但其空间利用率只有50%,因此实施成本相对较高。
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镜像卷是两种基于软件的容错磁盘配置之一。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建立镜像卷:一种方法是在一个简单卷的基础上,使用另一个动态磁盘上大小相同或更大的未分配空间来镜像简单卷,这种方法称为“添加镜像”;另一种方法则是使用两个独立动态磁盘上的两个未指派空间来创建镜像卷,这种方法称为“新建镜像”。
在简单卷的基础上可以添加镜像,操作步骤如下所述:第1步,在“计算机管理”窗口中的“磁盘管理”节点下,用鼠标右键单击准备添加镜像的简单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镜像”命令,如图2009010419所示。
图2009010419 选择“添加镜像”命令第2步,打开“添加镜像”对话框,在“磁盘”列表中显示出当前系统中具有足够未指派空间来创建镜像的动态磁盘。
选中准备使用的动态磁盘并单击“添加镜像”按钮,如图2009010420所示。
图2009010420 “添加镜像”对话框第3步,返回“磁盘管理”节点视图,系统开始对原始简单卷和其副本的内容进行同步。
这个过程所需花费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简单卷中数据的大小以及系统的性能,其用户可以看到同步完成的百分比,如图2009010421所示。
图2009010421 正在同步磁盘镜像卷完成同步以后,得到的镜像卷应该显示“状态良好”的信息,如图2009010422所示。
图2009010422 完成同步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盘镜像方法作者:windowsnt 发表时间:2002/12/12 08:04pm可靠且实用的根盘镜像方法(第二部分)原文:/solaris/column/0106.htm作者:Peter Baer Galvin内容级别:高级内容读者:Solaris管理员译者:windowsnt@摘要在Solaris机器上可以采用好几种方法来镜像根盘(系统盘)。
在上个月的专栏中,我介绍了几种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
这一次我将介绍一种“最优”解决方案来结束该主题,解决上一期中所指出的问题,并证明这种方案在生产中是可行的、可靠的。
问题如上期中所述,最好的磁盘镜像方案应该具有如下功能:*它必须能够自动从单盘失效中恢复。
*它必须易于移除以便进行系统升级。
*它不会对性能造成太大影响。
*它必须允许安装并使用其他磁盘管理方案。
上一期中所提出解决方案包括手工地定期进行磁盘复制,使用Veritas Volume Manager,和使用Solstice Disk Suite。
这些方案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具备想要的全部功能,并且通常有一定缺陷。
在下个月的专栏中,我将介绍一个用于手工进行根盘镜像的脚本。
全世界最优现在我将介绍“最优”解决方案。
这种方案最早是由我所在公司“Corporate Technologies”的Manny Korkodilos和Kyle Oliver所提出的。
这种方法使用DiskSuite来镜像所有根盘分区。
另外,它创建一个小分区,用于Veritas Volume Manager的rootdg分区。
VXVM 要求有一个rootdg磁盘组,并不允许将该磁盘组共享给任何其他系统(例如,当集群系统中的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其他系统)。
因而,不应该将外部磁盘添加到rootdg中,但是rootdg是必需的。
在这里我们不让VXVM使用它自己的方式来管理内部根盘,而是给它几兆空间以满足它的需要。
这种方法需要几个步骤,但是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因为这种解决方案满足了我们所要求的四条准则:*当镜像磁盘对中的一块磁盘发生故障时,它通常会自动恢复。
但是,这种磁盘故障必须被检测到并被修复,以防止另一块磁盘又发生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当机,尤其是在缺乏足够重视的地方容易发生这种问题。
*当升级这种配置中的系统时,必须移除DiskSuite,但是可以保持VXVM不动,它不受系统升级的影响。
*性能与单独使用Disksuite镜像时的性能相同,其性能是相当不错的。
*DiskSuite可以用于它所擅长的地方--管理少量磁盘,而VXVM可以管理其余磁盘,也正是它的优势所在。
我们已经在许多地方的许多系统上使用了这种方法,并且至今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希望它将会对你有用,并成为你进行系统管理的一种有力手段。
这种方法假定你已经了解了Solaris安装,补丁安装,Solstice DiskSuite,Veritas Volume Manager,Open Boot Prom中的devalias命令,如何确定引导设备,以及如何动态修改这些指令以适应你的系统配置。
例如,假设你有二块磁盘:引导盘:c0t0d0s0: /pci@1f,0/pci@1,1/scsi@2/disk@0,0和将要用作镜像的磁盘:c0t1d0s0: /pci@1f,0/pci@1,1/scsi@2/disk@1,0Assuming that the disclaimer did not send you running for cover, (假设免责声明没有让你停止使用)(这句我不会,谁会?),请按照如下步骤:*安装Solaris(Solaris 2.6之后的版本应该都可以)。
在安装期间,预留二个10MB磁盘空间的分区(假定为s6和s7),分别用于DiskSuite状态数据库和Veritas VXVM rootdg。
*安装推荐补丁,Y2K补丁,以及其他想要安装的任何补丁。
*重新启动。
*安装Veritas VXVM,或Foundation Suite(VXVM和Veritas File System)。
*配置Veritas Foundation Suite:*运行vxinstall,并只添加以后想要让DiskSuite用作根盘镜像的那块磁盘(在这里为c0t0d0s0)。
*当vxinstall提示重新启动时,重新启动机器。
*为rootdg创建简单分区。
vcdctl add disk c0t0d0s7 type=simplevxdisk -f init c0t0d0s7 type=simplevxdg adddisk c0t0d0s7*用vxdg -g rootdg rmdisk c0t1d0将镜像盘从rootdg中删除。
*使用format命令,将引导镜像盘的分区配置成与引导盘分区相同。
可以采用如下“技巧”来进行一次分区复制:# formatSearching for disks...done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0. c0t0d0/pci@1f,0/pci@1,1/scsi@2/sd@0,01. c0t1d0/pci@1f,0/pci@1,1/scsi@2/sd@1,0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0selecting c0t0d0[disk formatted]Warning: Current Disk has mounted partitions.FORMAT MENU:disk - select a disktype - select (define) a disk typepartition - select (define) a partition tablecurrent - describe the current diskformat - format and analyze the diskrepair - repair a defective sectorlabel - write label to the diskanalyze - surface analysisdefect - defect list managementbackup - search for backup labelsverify - read and display labelssave - save new disk/partition definitionsinquiry - show vendor, product and revisionvolname - set 8-character volume name! - execute , then returnquitformat> partitionPARTITION MENU:0 - change `0' partition1 - change `1' partition2 - change `2' partition3 - change `3' partition4 - change `4' partition5 - change `5' partition6 - change `6' partition7 - change `7' partitionselect - select a predefined tablemodify - modify a predefined partition tablename - name the current tableprint - display the current tablelabel - write partition map and label to the disk! - execute , then returnquitpartition> printCurrent partition table (original):Total disk cylinders available: 4924 + 2 (reserved cylinders)Part Tag Flag Cylinders Size Blocks0 root wm 0 - 4324 7.41GB (4325/0/0) 155310751 swap wu 4325 - 4909 1.00GB (585/0/0) 21007352 backup wm 0 - 4923 8.43GB (4924/0/0) 176820843 unassigned wm 0 0 (0/0/0) 04 unassigned wm 0 0 (0/0/0) 05 unassigned wm 0 0 (0/0/0) 06 unassigned wm 4910 - 4916 12.27MB (7/0/0) 251377 unassigned wm 4917 - 4923 12.27MB (7/0/0) 25137partition> nameEnter table name (remember quotes): temppartition> quitFORMAT MENU:disk - select a disktype - select (define) a disk typepartition - select (define) a partition tablecurrent - describe the current diskformat - format and analyze the diskrepair - repair a defective sectorlabel - write label to the diskanalyze - surface analysisdefect - defect list managementbackup - search for backup labelsverify - read and display labelssave - save new disk/partition definitions inquiry - show vendor, product and revisionvolname - set 8-character volume name! - execute , then returnquitformat> disk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0. c0t0d0/pci@1f,0/pci@1,1/scsi@2/sd@0,01. c0t1d0/pci@1f,0/pci@1,1/scsi@2/sd@1,0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0]: 1selecting c0t1d0[disk formatted]format> partitionPARTITION MENU:0 - change `0' partition1 - change `1' partition2 - change `2' partition3 - change `3' partition4 - change `4' partition5 - change `5' partition6 - change `6' partition7 - change `7' partitionselect - select a predefined tablemodify - modify a predefined partition tablename - name the current tableprint - display the current tablelabel - write partition map and label to the disk! - execute , then returnquitpartition> select0. temp1. originalSpecify table (enter its number)[1]: 0partition> labelReady to label disk, continue? Ypartition> quitFORMAT MENU:disk - select a disktype - select (define) a disk typepartition - select (define) a partition tablecurrent - describe the current diskformat - format and analyze the diskrepair - repair a defective sectorlabel - write label to the diskanalyze - surface analysisdefect - defect list managementbackup - search for backup labelsverify - read and display labelssave - save new disk/partition definitionsinquiry - show vendor, product and revisionvolname - set 8-character volume name! - execute , then returnquitformat> quit*添加第二块磁盘上的简单分区,以用于Veritas并完成Veritas安装:*创建简单分区和卷:vxdctl add disk c0t1d0s7 type=simplevxdisk -f init c0t1d0s7 type=simplevxdg adddisk c0t1d0s7*在简单分区上创建一个“不用”卷:vxassist make vol_dont_use 15m*使用命令行或vxdiskadm添加所有非rootdg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