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红蜻蜓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感受红蜻蜓的美丽和自由。
学会使用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文学修养。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红蜻蜓》的朗读和背诵。
诗歌中意象和寓意的学习和理解。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诗歌《红蜻蜓》的文本。
红蜻蜓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写作纸张和文具。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创作。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环境,引发对自然的关注和兴趣。
向学生介绍诗歌《红蜻蜓》的主题和背景。
4.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4.3 解析与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红蜻蜓的象征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4 创作练习:给予学生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红蜻蜓为题材写一首小诗。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式,发挥创造力进行创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朗读与背诵的评价: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5.2 学生解析与讨论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5.3 学生创作练习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包括词语运用、句子结构和寓意表达。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观察自然: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红蜻蜓的自然栖息地,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6.2 红蜻蜓手工艺品制作:指导学生利用纸张、竹签等材料制作红蜻蜓手工艺品。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2)理解诗歌《红蜻蜓》的意境和主题,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红蜻蜓》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展示:红蜻蜓的图片。
2. 教学课件:诗歌《红蜻蜓》的文本和注释。
3. 讨论材料:关于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红蜻蜓的了解。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红蜻蜓》。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诗歌(1)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寓意。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
4. 描绘自然景物(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景物进行描绘。
(2)学生展示自己的描绘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拓展。
六、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朗读与背诵: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教师对其发音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七、作业布置1. 抄写诗歌《红蜻蜓》:要求学生将诗歌工整地抄写一遍,以加强记忆和理解。
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向家长介绍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增进家庭成员对大自然的认识。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朗读表现。
四年级音乐课《红蜻蜓》教案
四年级音乐课《红蜻蜓》教案每个人都有童年,或是幸福的、或是快乐的、或是难忘的、或是忧伤的……,或许一首歌就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
店铺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音乐课《红蜻蜓》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红蜻蜓》2、表现歌曲《红蜻蜓》教学目的一、学习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二、复习渐强、渐弱记号,了解他们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并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
三、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四、用竖笛吹奏《红蜻蜓》旋律,丰富竖笛练习曲的积累;教学重点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随着音乐进教室2、竖笛演奏《新疆民歌》、3、师生问好(二)基本部分1、教师谈话:每个人都有童年,或是幸福的、或是快乐的、或是难忘的、或是忧伤的……,或许一首歌就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
譬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师演唱,学生接唱2、发声练习:3 6 .6 54 3 2 3.5 61 2 0 12 3 56 1 7653 63、过渡语:童年是多彩的,有这样一首歌曲,不知它会让给你想起怎样的童年趣事。
三、歌曲教学1感受歌曲。
A初步感受歌曲,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
设问:歌曲是什么情绪的?这样优美抒情的旋律回忆起什么趣事?(捉蜻蜓、采桑果)B、揭示课题:《红蜻蜓》C、作品分析:这是一首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儿童合唱歌曲,歌曲是描写少年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后来大人们也喜欢唱,又成了他们回忆美好童年的歌曲。
旋律优美深情,简短的三段歌词,却将童年美好的情景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再听一遍。
(翻书)D、复听歌曲,教师演唱。
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2、学唱歌曲A、分声部哼唱旋律,边唱边挥拍。
(先低声再高声)B、朗读歌词,注意字正腔圆C、填唱歌词,分声部进行。
(教师在范唱低声部歌词,学生填唱,难句教唱等)3、处理歌曲A、激发情绪,大屏显示图片,展示歌曲意境;播放动画演唱的《红蜻蜓》B、训练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加上力度练习;C、声部的训练,要求:旋律线条基本清楚,声音基本和谐统一;D、竖笛演奏练习《红蜻蜓》,注意旋律流畅,音色同一;4、表现歌曲A、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先齐唱,在合唱。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2)理解诗歌《红蜻蜓》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红蜻蜓在夏天的美丽画面。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通过诗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红蜻蜓》的课件或黑板。
(2)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红蜻蜓》。
(2)准备好字典,以便查找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红蜻蜓的了解和印象。
(3)导入诗歌《红蜻蜓》,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3. 理解诗歌(1)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红蜻蜓在夏天的美丽画面。
4. 背诵诗歌(1)学生跟读诗歌,逐渐加大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背诵。
(2)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背诵诗歌。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红蜻蜓》的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情感。
(2)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3.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教学准备(1)教材《红蜻蜓》。
(2)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情感。
(3)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深入理解主人公情感变化。
(4)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6. 作业布置(1)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红蜻蜓的作文,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
(2)绘制一幅关于红蜻蜓的手抄报,展示对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情感?是否能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2. 反思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是否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朗读、讲解、讨论等环节是否有序进行?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3.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反思作业布置: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5.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导入环节增加趣味性,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主人公情感;在讨论环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表达的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作业布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主人公情感的体会。
3. 学生对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
5.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观察红蜻蜓,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拍摄照片或绘制简笔画,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红蜻蜓》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课文中细腻情感的把握。
3. 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红蜻蜓》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b. 简要介绍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c. 板书课题《红蜻蜓》。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b.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c.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小组合作a.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环境保护主题。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c. 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
5. 课堂小结a.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b. 教师强调课后阅读和观察自然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a. 课后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写一篇短文。
c. 画一幅红蜻蜓的画,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蜻蜓的美。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课程名称:红蜻蜓教案1.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红蜻蜓》这首歌曲,理解其歌词内涵。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词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
1.4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卡片等。
1.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歌词(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讲解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田间飞舞”、“捉迷藏”等,让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步骤三: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步骤四:分组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蜻蜓》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正确演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对歌词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理解不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训练,注重对歌曲文化内涵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四、教学拓展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蜻蜓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以推荐学生学习其他有关红蜻蜓的歌曲或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复习《红蜻蜓》歌曲,加强演唱练习。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红蜻蜓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3. 学生自愿选择一首有关红蜻蜓的歌曲或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歌曲接龙:在课堂的五分钟,可以组织一个歌曲接龙活动。
教师先唱一首有关昆虫的歌曲,由学生接龙,要求每位学生唱一首不同的有关昆虫的歌曲。
《红蜻蜓》教学设计5篇
《红蜻蜓》教学设计5篇《红蜻蜓》教学设计1课题《红蜻蜓》课型表演唱课时两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感受日本音乐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受和热爱。
过程与方法:以体验感受为主,通过节奏训练、歌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完整的表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童年回忆”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乐曲组成,节奏明显,旋律优美抒情。
是一首反映童年美好生活的日本儿童歌曲,虽然词中已经是以长大了的角度来描写的童年,但其中的美好镜头都是由美丽童年构筑的词曲结合自然,很形象的描述出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受和热爱.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有三度音程构唱的基础;具备了基础的表演唱能力,但在学唱过程中,学生在音准、歌词逻辑重音、歌词如何归韵方面存在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指导。
教学重点用优美的声音、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记忆歌词,并准确演唱歌曲。
2、准确区分:“X X X”“__ X X”“X X __”三条节奏。
教具多媒体录音资料、播放器、红蜻蜓道具教学流程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红蜻蜓》主题歌律动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进入课堂打破常规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就能以轻松的心情感受三拍子的旋律。
二、体验感受初听歌曲;1、听情绪、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旋律特点。
2、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X X X__ X XX X __根据课标要求,遵循音乐学习规律,以听觉入手,初步聆听歌曲,抓住节奏作为突破点,解决歌曲难点。
三、歌曲教学1、歌曲介绍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歌曲的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它是一首在日本广为流传的歌曲,歌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红蜻蜓之间的童年故事。
接下来就由我讲给大家听。
2、按节奏读词师:随着我一起来讲这个故事,看看谁的节奏最准确。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红蜻蜓》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红蜻蜓的图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红蜻蜓》歌曲,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红蜻蜓的图片。
2. 歌曲:《红蜻蜓》曲谱。
3. 教学器材:钢琴、吉他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外貌特征,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2. 欣赏歌曲: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3. 学唱歌曲:教师弹奏钢琴或吉他,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4.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难。
我也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红蜻蜓,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蜻蜓的生活环境,加深对红蜻蜓的了解。
2.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绘制红蜻蜓的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写作活动:以“我眼中的红蜻蜓”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红蜻蜓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红蜻蜓》歌曲的视频或音频。
2. 学生绘画的红蜻蜓图画。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对于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要耐心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
3. 在户外观察活动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用词语描述自然景物和动物。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学会通过诗歌欣赏自然美,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感受诗歌的魅力。
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学会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诗歌《红蜻蜓》2.2 教学资源:教材《红蜻蜓》诗歌文本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2.3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
阅读诗歌:学生自读或教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欣赏诗歌: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3 创作法: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作文,培养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
4.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3 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作文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红蜻蜓和其他自然景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红蜻蜓的记忆和故事,增进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5.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或作文比赛,展示学习成果,培养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6.2 第二步:朗读诗歌学生自读或教师朗读诗歌《红蜻蜓》。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注意语气、表情和情感的传达。
6.3 第三步: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红蜻蜓的形态特征红蜻蜓的生活习性红蜻蜓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红蜻蜓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准备观察红蜻蜓的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2 教学过程引入红蜻蜓的话题,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形态特征,讨论其特点。
第三章:观察与实践3.1 观察红蜻蜓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红蜻蜓,让学生亲身体验。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红蜻蜓的生活习性,如飞行方式、捕食习惯等。
3.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记录所观察到的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章:环境保护教育4.1 红蜻蜓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红蜻蜓对环境的重要性,如控制害虫等。
讨论人类活动对红蜻蜓生存环境的影响。
4.2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红蜻蜓及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提出保护红蜻蜓的行动建议。
学生分享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5.2 拓展活动学生根据观察和实践结果,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展示对红蜻蜓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保护红蜻蜓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的评估学生对红蜻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查学生观察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6.2 评价方法学生观察报告:评估学生的观察细致度和实践记录。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对红蜻蜓的理解深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反思教师回顾教学内容,评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考虑是否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
7.2 教学方法反思教师思考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如观察实践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八章:家长沟通与反馈8.1 家长沟通教师通过家长会或通讯方式,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和目标。
《红蜻蜓》教案5篇
《红蜻蜓》教案《红蜻蜓》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蜻蜓》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蜻蜓》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
3、学吹竖笛《红蜻蜓》,练习高音mi、高音 ri 。
重点难点:1.教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2.体会歌曲意境,唱好两声部歌曲。
教学过程:一、介绍歌曲1、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
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2、欣赏《红蜻蜓》二、学唱歌曲1、学唱《红蜻蜓》曲谱:视唱一声部;练习三度音程(柯尔文手势);视唱二声部。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分声部学唱歌曲,对声音的控制,还有两个声部的和谐。
5、加入渐强、渐弱、换气记号进行演唱1)音乐游戏:找竖笛;老师将竖笛放在某处,请一位同学寻找,大家用歌声告诉他,当他走近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弱;当走远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强;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3)把渐强、渐弱、换气加入到歌曲中,再进行演唱。
三、学吹竖笛《红蜻蜓》1、认一认高音mi、高音 ri 在竖笛上的位置。
2、吹一吹歌曲《红蜻蜓》四、小结《红蜻蜓》教案篇2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红蜻蜓》的音乐魅力。
(2)运用集体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蜻蜓》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红蜻蜓》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3. 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4. 歌曲《红蜻蜓》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2)歌曲《红蜻蜓》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红蜻蜓》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对生命充满敬畏之情。
2. 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红蜻蜓》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3. 歌曲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红蜻蜓》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 演唱实践:(1)学生单独演唱《红蜻蜓》,教师点评并指导。
(2)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演奏实践:(1)教师演奏《红蜻蜓》,学生跟随演奏。
(2)学生独立演奏,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1)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效果:(1)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红蜻蜓》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3. 教学改进:(1)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4. 总结经验:(1)总结本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第4课童年的音乐红蜻蜓(教案)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集体演唱和创作过程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通过歌曲中美好童年的回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学重点
(1)歌曲《红蜻蜓》的节奏、旋律及歌词学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红蜻蜓》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以便于在演唱过程中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节奏:强调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并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并掌握;
-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走向,如升降调、音程跳动等,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歌词:学习歌词内容,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歌唱表达能力。
(2)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让学生了解《红蜻蜓》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中表达的童年美好时光,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红蜻蜓》这首歌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童年美好时光的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红蜻蜓》这首歌。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八分音符和音程跳动,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4)团队协作:在集体演唱和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难以融入团队,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例:在分组练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协作任务,如合唱、轮流领唱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
【教案一】
主题:《红蜻蜓》读后感
目的:通过分析点评,使孩子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教育意义
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
难点:在讲解故事情节时,如何逐步拼接和串联?
流程:
1.打开课文引入,引导孩子们了解故事背景
2.呈现故事情节,在不同时期讲解不同的情节,逐步拼接和
串联
3.针对不同情节进行适当的预测,并阐明其教育意义
4.分组讨论,共同回答一系列问题,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案二】
主题:红蜻蜓的故事,看我们如何解读它
目的:让孩子们通过自主的听,说,读,写的练习,建立对本文的整体理解,提高综合语文能力
重点:培养孩子的合作探究精神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综合分析和多角度思考?
流程:
1.利用音频资源,进行听读训练,让孩子们了解文本内容
2.组织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讨论文本内容,同时加深对故
事情节的理解
3.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进行课文欣赏,发表自己的观点
和想法
4.引导孩子们进行写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回答一系列问
题
【教案三】
主题:动笔演绎——写一篇《红蜻蜓》读后感
目的: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和深化对教育意义的理解
重点: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课文情感转化
难点:如何使孩子们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
流程:
1.通过观摩好的范文,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
2.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回答文本中
带有的教育意义
3.组织孩子们进行梳理写作思路,提出好的写作技巧
4.练习写作,家庭大作业,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红蜻蜓》音乐教案(6篇)
《红蜻蜓》音乐优秀教案〔6 篇〕《红蜻蜓》音乐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
力气目标:两声部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
学问目标:理解和把握不同的力度记号教学重、难点1. 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学生音准不易把握。
2.《红蜻蜓》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
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格外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
在教学中,要留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把握,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学预备手风琴竖笛教学方法自学与引导、启发式、合作式。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惊奇回忆,旋律秀丽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构造。
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一样,先上后下,节奏也根本相像,因此,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
开头两小节从“ ”心情一下子进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
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格外深情。
其次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根本一样,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
由于这首歌曲秀丽的旋律和朴实的情感深受人们宠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教学过程一、导入局部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日本歌曲引入二、学习歌曲1.赏识《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学习第一声部曲谱。
〔《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留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4〕分小组唱曲谱。
3.学习歌词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师:提示学生在演唱时,请留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准时换气。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其次段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学习其次声部曲谱。
〔《红蜻蜓》其次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留意提示学生划拍唱〕。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课堂教案精选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红蜻蜓》这首诗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好奇心。
2. 询问学生对红蜻蜓的了解和印象。
3. 分享《红蜻蜓》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4. 引导学生思考红蜻蜓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诗歌朗诵与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分配学生朗读诗歌的任务,并指导朗读的技巧。
2. 让学生朗读诗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诗歌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 讨论诗歌的主题和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的朗读表现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情况。
第三章:诗歌分析与解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深层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批判性思维和解读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 指导学生从诗歌中提取主题和寓意。
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记录学生的解读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2. 帮助学生运用诗歌中的元素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获得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展开创作。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彼此反馈。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2. 记录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反思能力。
教学步骤: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重点。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红蜻蜓》教案学科领域:小学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实物等。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激发学生兴趣。
2. 板书课题《红蜻蜓》,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环节二: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4.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环节三: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课文情感。
环节四: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讲述了红蜻蜓的哪些特点?”“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3.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红蜻蜓的象征意义。
环节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内容包括: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需要加强巩固?2. 课文朗读与理解的环节是否流畅,是否有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创新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红蜻蜓》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红蜻蜓》。
(2)理解诗歌《红蜻蜓》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诗歌《红蜻蜓》的背诵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难点:(1)诗歌意境的体会。
(2)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红蜻蜓》的文本。
(2)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红蜻蜓》。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红蜻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红蜻蜓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红蜻蜓的了解和观察。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红蜻蜓》。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诗歌背诵与默写(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2)学生默写诗歌,检查背诵效果。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红蜻蜓》。
(2)写一篇关于红蜻蜓的短文。
8. 板书设计诗歌《红蜻蜓》教学反思:在教案执行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蜻蜓》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红蜻蜓》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
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
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
学唱第三段歌词。
教学准备:
电子琴,.小蜻蜓7只,节奏练习等
一.师生问候。
二.基本练习:谈话:今天有几只小蜻蜓从大自然飞来和我们做游戏,每一个小蜻蜓带来一条节奏,要我们打出这个节奏,这样小蜻蜓才会和你做朋友。
出示节奏练习(略)。
三.新课.
1.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歌曲《童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难忘吧!”(播放《童年》学生边拍手边感受歌曲)
2..师:“童年是美丽的,你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在田野上放风筝;去爬山。
)
师:“童年象一首动人的歌,下面老师再带给大家一首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放《红蜻蜓》录音。
)
3. 师:谁知道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
4.“那我们带着这种情绪边听边用‘呜’来哼唱全曲好吗?”(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
“这首乐曲如此美妙,你在哼唱的时候脑海里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呢?那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情境?”(池塘边蜻蜓戏水)
5.朗读歌词:“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旋律就叫《红蜻蜓》,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的儿童歌
曲。
歌词取材于一首回忆童年的诗,由山田谱曲的。
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好吗?”(教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6..范唱.“这首歌曲是那么优美抒情,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下老师的范唱。
”
7.学唱歌曲:
(1)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么一大段歌词,你觉得在那里换气比较合适?怎样来换?
[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同时把自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体验,找到换气的地方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
(2)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板书:)
(3)自学第二段、第三段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注意:第三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的不同)
四.表现歌曲:
1.歌曲里说了什么,有什么呢?小蜻蜓最后停在了哪儿?
2.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乐谱上访的强弱
力度标记,歌曲每一乐句以弱开头,渐渐达到中强,再渐渐弱下去。
下面我们试着用粒度标记来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
”(教师引导学生用力度变化演唱)
3.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4. 引导学生用好看的动作来表现舒缓优美的旋律。
小蜻蜓送给我们的歌曲真好听,我们也送它一个好看
的舞蹈吧,要注意跟着歌曲的旋律来跳哦。
八: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