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炉原理
垃圾处理—机械炉排炉
机械炉排焚烧炉机械炉排焚烧炉简介机械炉排垃圾焚烧炉的炉排分为三个区域:干燥区、燃烧区和燃烬区。
在推料器的作用下,垃圾首先进入干燥区,通过炉排动作,垃圾在炉排上往前移动到燃烧区,最后到燃烬区。
机械炉排是分为固定炉排、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炉排的往复运动通过液压连杆机构驱动完成,固定炉排与翻动炉排之间的相对运动推动垃圾向上翻滚,使垃圾在移动的过程中得以均匀混合,有利于着火和燃烧。
一次风从炉排片背面通过前端设置的水平孔吹入。
机械炉排焚烧炉的组成应用机械炉排焚烧炉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备一般由垃圾贮存坑、垃圾进料装置(包括垃圾抓斗、垃圾进料斗及开关挡门、进料斜槽,推料器等)、机械炉排焚烧炉系统(由机械炉排和炉膛部分、燃烧空气系统等组成)、余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等组成。
工作原理垃圾通过进料斗进入倾斜向下的炉排(炉排分为干燥区、燃烧区、燃尽区),由于炉排之间的交错运动,将垃圾向下方推动,使垃圾依次通过炉排上的各个区域(垃圾由一个区进入另一区时,起到一个大翻身的作用),直至燃尽排出炉膛。
空气从炉排下部进入并与垃圾混合;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受热面产生热蒸汽,同时烟气也得到冷却,最后烟气经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出。
机械炉排焚烧炉系统图高温烟气温度分布机械炉排炉的特点炉排的材质要求和加工精度要求高,要求炉排与炉排之间的接触面相当光滑、排与排之间的间隙相当小。
另外机械结构复杂,损坏率高,维护量大。
炉排炉造价及维护费用高,使其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困难重重。
焚烧垃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翻转炉排经常不能正常翻转,经常卡或翻转不动,造成垃圾不能充分燃烧。
解决办法由于国外垃圾分类好,因此很少会出现炉排卡、不动的现象,对上述问题,可以有两种处理办法:(1)加强垃圾分类;(2)对炉排进行改造。
经过论证分析:垃圾的分类不好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不是马上就能改善的很好,这样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且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对炉排进行适当的改造是最好的办法。
垃圾焚烧炉的型式、工作原理及各设备概况
二级空预器←———锅炉汽包饱和蒸汽,是高压蒸汽。 1#2#炉各增加一组高压侧空预器
▲出口温度:160℃左右 ▲作用:提高一次风温,对炉排上垃圾进行预热、干燥、助燃。
焚烧—余热炉各设备的作用概述
焚烧—余热炉各设备的作用概述
▲弹簧式安全门结构示意图
炉排系统设备结炉排构、料床输送的控制操作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是焚烧炉,焚烧炉经过100多年历史的发展, 借助新技术手段,垃圾的焚烧技术得到不断完善。虽然垃圾焚烧炉是在煤炉的基 础上演变而成,但由于垃圾成份复杂以及热值变化较大,垃圾的燃烧系统及垃圾 焚烧炉的炉体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垃圾的主要特性是水份高、灰分高、热值低, 物理成份复杂,含有腐败性有机物及有害物质。焚烧炉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垃 圾在炉内停留时间、燃烧温度、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及紊流,从而达到完全燃 烧、控制恶臭及抑制二噁英的产生。
焚烧—余热炉各设备的作用概述
●余热炉系统各设备的作用 为卧式单汽包自然循环水管锅炉,位于焚烧炉上部,主要由水冷壁管、汽包、下降管、
集箱、蒸发受热面、过热器以及省煤器等组成。是锅炉的本体部分,即“锅”的部分。其 中水冷壁管、汽包、下降管和集箱等受压部件组成封闭式回路,锅炉中的水或汽水混合物 在这个回路中利用上升管﹙水冷壁管﹚中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小,重量轻,下降管中水的密 度大,重量大,形成压差,导致锅炉的水自然流动而循环,所以也叫锅炉水循环。锅炉的 结构不同,循环回路的数量也不一样。这部分是锅炉的蒸发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吸收燃 烧所释放的能量,把具有一定压力的饱和水加热成饱和蒸汽的过程。 蒸发受热面管、过热器等是锅炉的蒸发受热面部分,饱和蒸汽在这部分进一步加热,产生 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
【垃圾焚烧发电】焚烧系统
【垃圾焚烧发电】焚烧系统1概述1.1设计依据1)《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2)《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3)《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CJJ/T137-2019)4)《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GB/T 18750-2008)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7)《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8)《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9)《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2012;10)甲方提供的焚烧线基本设计资料;11)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等;1.2焚烧炉炉型选择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焚烧炉炉型主要有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热解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四类。
而应用较多、技术成熟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炉型主要是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
目前国外是以炉排型焚烧炉为主流设备,占有绝对优势;我国以炉排型焚烧炉和流化床焚烧炉为主,且前者更具优势。
以下对这四类焚烧炉作简要介绍和对比。
(1)机械炉排炉机械炉排炉采用层状燃烧技术,具有对垃圾的预处理要求不高、对垃圾热值适应范围广和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
机械炉排炉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处理量最大、适用性最好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其单台最大处理规模可达1200t/d,技术成熟可靠。
垃圾在炉排上通过三个区段:预热干燥段、燃烧段和燃烬段。
垃圾在炉排上着火,热量不仅来自炉膛的辐射和烟气的对流,还来自垃圾层的内部。
炉排上已着火的垃圾通过炉排的往复运动,产生强烈的翻转和搅动,引起底部的垃圾燃烧。
连续的翻转和搅动也使垃圾层松动、透气性加强,有利于垃圾的干燥、着火、燃烧和燃烬。
(2)流化床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的焚烧原理与燃煤流化床相似,都是利用床料的热容量来保证垃圾的着火燃烬。
垃圾焚烧电厂基本知识详解
垃圾焚烧电厂基本知识详解(一)垃圾焚烧处置的必要性在人类不断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文明时,大量垃圾也随之产生。
中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可生产440公斤垃圾,2014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已达7.5亿。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产生量超过3亿吨,而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8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已达80万亩。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将大幅上升,到2025年,全球城市废物的数量将从目前的每年约13亿吨上升至22亿吨,届时中国每年城市垃圾产量将会接近6亿吨。
面对垃圾围城的状况,我们不能限于填埋和堆肥这些被动“防守”的方法,而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地综合处理利用垃圾。
垃圾焚烧发电是当前的较理想的选择。
作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符合“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原则。
减量化:垃圾焚烧后,一般体积可减少90%以上,重量减轻80%以上。
垃圾焚烧后再填埋,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无害化:高温焚烧后可消除垃圾中大量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可有效地控制二次污染。
大量生活垃圾露天焚烧和填埋场自燃向大气中排放的二噁英,是同量垃圾经过现代化焚烧排放二噁英的几千倍。
来自德国的研究显示,当垃圾被运往焚烧厂时,二噁英单位含量就已达50纳克,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垃圾中原有二噁英得到分解,向空气排放的二噁英相当于原有含量的1%。
资源化: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供热,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垃圾发电不但能变废为宝,产出电能,还能节约煤炭资源。
国际上通常认为垃圾的平均低位热值能达到3000千卡/千克,标准煤的热值是7000千卡/千克,大约燃烧2.3吨垃圾可节约1吨煤。
我国的城市垃圾以生活垃圾为主,含水量较大,热值只有1000千卡/千克,但即便如此,焚烧7吨垃圾也可节省1吨煤,假使全年城市垃圾的一半用作焚烧,则可省煤2000多万吨。
(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原理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颗粒物
垃圾焚烧发电厂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二噁 英类物质的排放,确保其浓度符合国家和 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应符合国家 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颗粒物浓度 在排放前得到有效控制。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应符合国 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保 护技术规范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垃圾焚烧发电概述 •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监管与监测 •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01
垃圾焚烧发电概述
垃圾焚烧发电的定义
垃圾焚烧发电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垃圾焚烧发电能够实现垃圾减量 、减容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能够 回收垃圾中的能量,产生电能供 应给电网。
挑战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可能产生有 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对环境造 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 保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01
垃圾焚烧发电环境 保护技术规范
排放标准
二噁英类物质
01
垃圾焚烧发电是指通过燃烧垃圾 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02
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有效的垃圾 处理方式,能够实现垃圾减量、 减容和无害化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的原理
垃圾进入焚烧炉后, 在850℃以上的高温 下进行燃烧,释放出 热量。
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 轮机转动,进而带动 发电机发电。
热量传递给锅炉中的 水,使其转化为高温 高压蒸汽。
评价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
评估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 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 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大 气环境的影响。
垃圾焚烧发电厂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介绍
• 图1 炉排上垃圾燃烧的进程和烟气温度分布
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介绍
• 炉排上垃圾燃料堆层的着火燃尽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炉膛的结 构设计是否与燃料的理化特性相适应。对于任一特定性质的燃料, 原则上都应进行专门的设计,以求达到尽快着火、彻底燃烧而又不 超温烧结的目的。用于焚烧有相当热值、品质比较均匀稳定的垃圾 燃料,有较好的效果。
且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只有少部分由国内制造商制造。国内应用最 广的型式有:逆推式炉排炉、顺推式炉排炉及往复翻动式炉排炉等。 国外著名的制造商有:日本三菱、比利时西格斯(SEGHERS)、 法国ALSTOM(其SITY2000焚烧技术已被德国马丁公司收购)、德 国DBA、日本田熊、日本日立造船等。国内的制造商有:杭州新世 纪、温州伟民、重庆三峰和深能源环保等。
3 、推料器 推料器是通过往复运动为焚烧炉输送燃料(圾)的装置. 其结构如图2所示。
介绍推料器:
推料器向前移动,将垃圾溜管内的垃圾推送至干燥炉排,停留几秒钟后返回。 当推料器退到未端时.中于重力的作用,上面的垃圾落入刚刚腾出的空间.然 后由推料器的下一个前进动作推送物料叫。推料器下部设置料斗和溜管. 用于收集在推料器部分产生的渗沥液。 每个焚烧炉一般有多台推料器.各推料器由单独的液压缸驱动.驱动速度由 给料系统决定。推料器既可远程控制也可就地控制。选择就地控制时.通 过就地控制柜上的前进按钮、后退按钮和停正按钮控制推料器的运动:当 选择远程控制时DCS控制界面提供同操、自动和于动3种控制模式如图3 所示。
三、炉排系统
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介绍
• 1 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 • 1.1 机械炉排焚烧炉 • 炉排型焚烧炉的主要特征是被处理的垃圾堆放在炉排上,焚烧火焰
垃圾发电论文垃圾焚烧发电论文
垃圾发电论文垃圾焚烧发电论文垃圾焚烧发电是指通过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焚烧并转化为热能,再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垃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从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原理、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原理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三步,即预处理、焚烧和能量转化。
首先对城市垃圾进行前处理,包括分类、压缩、粉碎等,以便于提高垃圾的可燃性和加强垃圾的焚烧效果。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垃圾送入焚烧炉进行高温焚烧,一般温度在800 ℃以上。
垃圾经过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可以用于制冷、供暖或发电。
最后,通过发电机将垃圾燃烧而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电网供应城市用电。
二、垃圾焚烧发电的环境效益1.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有效处理垃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高温焚烧可以将垃圾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包括焚烧渣、废气和灰渣等,其中的灰渣可以用于填埋或再利用,而焚烧渣和废气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环保标准。
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对于减少垃圾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
通过高温焚烧可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可持续利用能源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将垃圾转化为热能,再将其转化为电能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并减少对其它能源的依赖。
三、垃圾焚烧发电的社会效益1.提供就业机会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垃圾管理、焚烧炉维护等职位。
这对于缓解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2.改善城市环境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和恶臭等问题。
通过焚烧和处理垃圾可以实现城市的环境改善,并赢得市民的欢迎。
3.提高城市的自给能力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提高城市的自给能力,减少对其它能源的依赖,并增加城市的经济收益。
工业固废物的焚烧处理
焚烧系统
1.垃圾层燃焚烧炉(机械炉排炉)系统,如 采用滚动炉排、水平往复推饲炉排和倾斜往 复炉排(包括顺推和逆推倾斜往复炉排)等。主 要特点是垃圾无需严格的预处理。
• 2.流化床式焚烧炉系统,其特点是垃圾的悬 浮燃烧,空气与垃圾充分接触,燃烧效果 好。但是流化床燃烧需要颗粒大小较均匀 的燃料,对垃圾的预处理要求严格。
一般工业废物(如高炉渣、
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
工
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废
业 固
石膏、盐泥等)
废
物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有毒的、、有较强化学反应的
焚烧处理
• 是将可燃性固体废物与空气中的氧在高温 下发生燃烧反应,使其氧化分解,达到减 容、解毒除害并回收能源的高温处理过程。
3.回转窑式焚烧炉系统,其特点是将垃圾投 入连续、缓慢转动的筒体内焚烧直到燃烬, 故能够实现垃圾与空气的良好接触和均匀充 分的燃烧。西方国家多将该类焚烧炉用于有 毒、有害工业垃圾的处理。
回转式焚烧炉
• 工作原理:
• 特点:设备利用率高,
回转式焚烧炉是用 冷却水管或耐火材料
灰渣中含碳量低,过
沿炉体排列,炉体水
剩空气量低,有害气
平放置并略为倾斜。 通过炉身的不停运转,
体排放量低。但燃烧
使炉体内的垃圾充分
不易控制,垃圾热值
燃烧,同时向炉体倾 斜的方向移动,直至
低时燃烧困难。
燃尽并排出炉体。
➢特点 ➢过程 ➢焚烧系统 ➢设备
主要内容
特点
• 利用燃烧过程对垃圾进行高温处理,垃圾 中病原体破坏十分彻底,无害化、减量化 效果好,还可以进行能量回收。
第六章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第一节2h)
(二)效果评价
(三)焚烧技术
(四)焚烧的主要影响因素
焚烧四大控制参数:“3 T 1 E” ❖ 气体停留时间(Time) ❖ 焚烧温度(Temperature) ❖ 搅拌混合程度(Turbulence ) ❖ 过剩空气率(Exceed Oxygen Rate)
1. 停留时间
主要是指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和烟气在炉内的 停留时间。
5. 其它系统
固体废物焚烧系统
五、焚烧炉系统
主体设备是焚烧炉,还包括受料斗、饲料 器、炉体、炉排、助燃器、出渣和进风装 置等设备和设施;
常用焚烧炉:机械炉排焚烧炉、流化床焚 烧炉和回转窑焚烧炉三种。
(一)焚烧炉
1. 机械炉排焚烧炉
炉排是层状燃烧技术的关键;机械焚烧炉排通 常分为三个区:预热干燥区(预热段)、燃烧 区(主燃段)和燃尽区(后燃段)。
3. 燃烧__Page 4(产物)
产物:固体废物及辅助燃料(O2)中的碳、氢、 氧、氮、硫、氯等分别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氯化物及水组成的烟,不可燃物质、灰分等成 为炉渣;
危害:粉尘吸入肺部会引起各种肺部疾病,同 时粉尘上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如苯并a芘)是高 毒性、强致癌物质,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过剩空气系数 λ=V/V0 V----助燃空气量 V0---理论空气量
过剩空气率=(λ-1)×100%
过剩空气率经验数据
焚烧废液、废气时,过剩空气量一般取 20%~30%的理论空气量;
焚烧固体废物时,需要较高的数值,通常为理 论需氧量的50%~90%,过剩空气系数1.5~1.9, 有时甚至在2以上。
650 ℃温度下只需要0.3s。
2. 焚烧温度
垃圾焚烧炉排系统的详细介绍
垃圾焚烧炉排系统的详细介绍众所周知,炉排系统是炉排式垃圾焚烧炉中最核心的部分。
它对整体工艺路线、焚烧效果、工程造价、经济效益等,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结合工程设计需要,重点掌握垃圾焚烧炉排技术特点,为后续工程设计作技术储备。
本文将简单介绍几种炉排的特点。
1 垃圾焚烧炉排的特点垃圾焚烧炉排主要由往复移动部件组成。
垃圾经由给料装置推送至炉排上,在炉内高温加热,使得部分垃圾得以干燥,另经炉排的运动将垃圾往前推送。
同时将垃圾层松化,均匀地将燃料(垃圾)逐步经过烘干、着火、燃烧和燃尽等各个阶段,使其完全燃烧。
机械炉排式焚烧炉有多种炉排形式,目前应用的主要有逆推型炉排、顺推型炉排、滚筒型炉排等;其主要功能都是炉排作往复的机械运动,从而带动生活垃圾的移动和翻转。
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机械炉排式焚烧炉有德国的马丁炉排炉技术、日本的日立造船炉排炉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其核心的炉排部分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2 国内外垃圾焚烧炉排的技术特点2.1二段往复式炉排杭锅已形成150-500t/d的全系列炉排垃圾焚烧炉产品,引入德国马丁炉炉排技术并其自主研发的二段往复式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排炉)是国家“863计划”课题的核心成果,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国家环保产品认证证书等多项荣誉。
该技术已应用于江苏太仓垃圾发电厂、宜兴垃圾发电厂等项目。
二段往复式炉排如图1所示。
二段式往复式炉排产品的特点有:(1)逆推炉排和顺推炉排相结合使垃圾燃烧更可靠、更安全;(2)逆推炉排和顺推炉排之间设置台阶,松散垃圾团块便于充分燃烧;(3)逆推炉排末端设置了料层调节装置,特别适合焚烧处理物理成分波动较大的生活垃圾;(4)炉排片头部采用凸台设计有利于充分破碎垃圾;(5)相对独立分隔设计的炉排方式。
2.2 VONROLL炉排上海康恒公司从日立造船引入VONROLL垃圾焚烧炉排技术。
VONROLL 技术在全世界有四百多个垃圾焚烧厂的业绩,每天处理142,848吨垃圾,单炉最大规模达920吨/天(荷兰)。
生活垃圾焚烧炉基础知识
正常水位(位于锅筒中心 线以下) 高水位报警值 高水位报警值 低水位报警值 1 2 1
高水位跳闸值 (紧急停炉) +200mm
低水位报警值
2
-150mm
检查给水系统,省煤器,水冷 壁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紧急停炉,自控装置延时2秒
低水位跳闸值 (紧急停炉) -200mm
注:报警值、跳闸值均对于正常水位而言,以下同
过热蒸汽压力 过热蒸汽温度
4.2安全阀整定压力
安装位置 过热器汇集集箱 锅筒低启安全阀 锅筒高启安全阀 数量 1 1 1 整定压力 4.16MPa.g 4.63MPa.g 4.72MPa.g
4.3锅筒水位报警与保护
内 容 水位值 50mm +100mm +150mm -100mm 校对水位计,减少给水 开启紧急放水阀至水位正常 紧急停炉,自控装置延时2秒 增大给水,校对水位计,停止 排污 运行措施
1、风烟系统的工艺流程
风烟系统流程:
垃圾库空气→过滤器→一次风机→暖风器→一次风室→炉排→垃圾 参与燃烧→焚烧炉出口→炉膛→费斯顿管→二烟道→过热器灰斗→ 三烟道对流蒸发管束→过热器→过渡烟道→四烟道省煤器→急冷塔 →脱酸塔→布袋除尘器→引风机→烟囱
垃圾发电工作原理
垃圾发电工作原理
垃圾发电是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在垃圾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被抽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运转发电。
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后,再将电能输出,实现垃圾焚烧发电。
在整个发电过程中,由于燃烧的是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烧物质和高温烟气,所以它不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等污染物,且能量转化效率高、热效率高,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有两种方法:一是垃圾焚烧炉法;二是流化床法。
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流化床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较少,但处理能力低;而炉排炉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大、设备复杂、运行可靠等。
流化床焚烧炉法:这是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方法,它利用废物本身含有的热量使废物气化,以达到焚烧目的。
主要包括废物焚烧炉和空气预热器两部分。
—— 1 —1 —。
垃圾发电的主要原理
垃圾发电的主要原理
垃圾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将垃圾进行燃烧,从而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具体步骤如下:
1. 收集垃圾:首先,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分别进行分类收集和储存。
2. 预处理: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易腐垃圾中的液体和可回收垃圾中的杂物,以提高燃烧效率。
3. 燃烧:将经过预处理的垃圾送入焚烧炉中进行燃烧。
在高温下,垃圾会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4. 蒸汽发生器: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传导给水,使水蒸汽化。
5. 发电机: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蒸汽发电机组中,使涡轮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垃圾发电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垃圾燃烧产生热能,并利用热能驱动蒸汽发电机组发电。
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垃圾电厂工作原理
垃圾电厂工作原理
垃圾电厂是一种将垃圾转化为能源的设施。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垃圾收集:垃圾电厂首先需要收集各类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等。
2. 垃圾预处理:收集到的垃圾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可回收物品、分类、粉碎等操作,以提高垃圾的可燃性和便于后续处理。
3. 燃烧过程:垃圾经过预处理后,被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会通过锅炉进行加热,产生蒸汽。
4. 蒸汽发电:蒸汽会驱动涡轮发电机组转动,产生电能。
电能通过发电机输送至变电站进行变压、输送和分配。
5. 烟气处理:燃烧垃圾后产生的烟气会经过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处理常见方法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
6. 废渣处理:燃烧过程中的灰渣会通过废渣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回收金属、炉渣固化等。
7. 余热回收:垃圾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可以被回收利用,例如供暖、工业生产等。
总的来说,垃圾电厂利用垃圾进行燃烧,将垃圾转化为能源并产生电能。
它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还可以有效利用垃圾中蕴含的能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能降低环境污染。
垃圾焚烧电厂培训个人总结
垃圾焚烧电厂培训个人总结引言在过去的几天里,我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垃圾焚烧电厂培训,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垃圾焚烧电厂的工作原理、环保措施以及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我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并对今后在垃圾焚烧电厂的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和思考。
从理论到实践:垃圾焚烧电厂的工作原理垃圾焚烧电厂是将垃圾通过高温燃烧,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设施。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燃烧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预处理、燃烧和能量回收等环节。
通过燃烧,垃圾中的有机物会被分解,产生热量,而产生的烟气则会经过净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实地参观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垃圾焚烧炉的工作过程。
清晰地了解到每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和关键控制点,让我对整个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环境保护:垃圾焚烧电厂的任务在过去,垃圾堆填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传统的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垃圾焚烧电厂应运而生,成为减少垃圾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垃圾焚烧电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任务。
首先,高温焚烧可以有效地分解垃圾,减少体积和污染物排放。
其次,电厂采用多种净化装置,如烟气脱硫、脱硝等,将排放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
最后,热能回收技术可以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用于供热和发电,减少能源的浪费。
作为垃圾焚烧电厂的一员,我要时刻牢记环保的重要性,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做到垃圾焚烧过程中零排放。
安全管理:垃圾焚烧电厂的重中之重在参观实地时,我对垃圾焚烧电厂的安全管理给予了特别关注。
垃圾焚烧电厂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涉及到高温、有毒气体、高压等危险因素。
因此,安全管理是垃圾焚烧电厂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垃圾焚烧电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了模拟演练。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到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何应对突发事故等。
在参观中,我们也见证了安全设备的完善性和使用情况。
从培训中获得的安全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责任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焚烧炉原理
垃圾通过相关的控制和操作后,垃圾进入焚烧炉,必须经过干燥、燃烧和燃烬三个阶段,其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释放热量。
但是,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由于焚烧炉内的燃烧条件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致使燃烧不完全。
严重的情况下将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并且从焚烧炉排出的炉渣中还含有有机可燃物。
生活垃圾焚烧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垃圾的性质、停留时间、温度、湍流度、空气过量系数及其他因素。
其中,停留时间、温度及湍流度称为“3T”要素,是反映焚烧炉运行性能的主要指标。
针对垃圾的性质、停留时间、温度、湍流度和过量空气系数进行分析,并用于指导垃圾焚烧炉运行管理和操作。
一.生活垃圾的性质
生活垃圾的热值、组成成分及外形尺寸是影响生活垃圾焚烧的主要因素。
热值越高,燃烧过程越易进行,焚烧效果也就越好。
生活垃圾组成成分的尺寸越小,单位质量或体积生活垃圾效果越好,燃烧越完全;反之,传质及传热效果较差,易发生不完全燃烧。
进厂垃圾在贮坑内停留一定的时间,通过自然压缩及部分发酵作用,以提高进炉垃圾的热值,改善垃圾的焚烧效果,同时亦是垃圾焚烧好坏的关键所在。
合理贮存让垃圾充分发酵和干燥
进厂生活垃圾并不是直接送入垃圾焚烧炉,而是必须经过贮存这一道工序。
设置垃圾贮坑,一是贮存进厂垃圾,起到对垃圾数量的调节作用;二是对垃圾进行搅拌、混合、脱水等处理,起到对垃圾性质的调节作用。
另外,进厂垃圾在贮坑内停留一定的时间,通过自然压缩及部分发酵作用,可以减低垃圾的含水量,以提高进炉垃圾的热值,改善垃圾的焚烧效果。
生活垃圾在贮坑内停留时间为3~5天较为合适,气温低和湿度大的可以适当延长停留时间。
二.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它是指生活垃圾从进炉开始到焚烧结束,炉渣从炉中排出所需的时间;二是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在炉中的停留时间,它是指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从生活垃圾中逸出到排出二燃室所需的时间。
实际操作过程中,生活垃圾在炉中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理论上干燥、热分解及燃烧所需的总时间。
同时,焚烧烟气在炉中的停留时间应保证烟气中气态可燃物达到完全燃烧。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停留时间越长,焚烧效果越好,但停留时间过长会使焚烧炉的处理量减少,停留时间过短会引起垃圾燃烧不完全。
所以,停留时间的长短应由具体情况来定。
合理调整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垃圾种类的不同,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也不一致。
司炉必须根据垃圾的干燥程度、种类和焚烧效果,合理调整停留时间才能让垃圾稳定燃烧和彻底焚烧。
垃圾进入锅炉后首先利用炉膛热量在第一级炉排上干燥,然后在第二、三级炉排上焚烧,最后在四级炉排上燃尽。
各级炉排的停留时间太长影响垃圾处理量,太短又影响垃圾焚烧效果。
经过笔者一年多生产经验
的总结,得出结果:为了让垃圾在炉内得到充分干燥,垃圾在第一级炉排上的停留时间应在100~110秒之间比较合适,为了让垃圾在炉内充分焚烧,第二、三级炉排停留时间一般应在80~100秒之间比较合适,为使垃圾完全烧透,第四级炉排的停留时间应在180~200秒之间比较合适。
另外,随着季节的变化、垃圾含水量、干燥程度、种类的不同,炉排的往复动作停留时间必须进行调整,通常在雨季和气温较低时,炉排停留的时间需适当增加。
总之,合理调整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才能使垃圾稳定燃烧。
三.温度
由于焚烧炉的体积较大,炉内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即炉内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同。
这里所说的焚烧温度是指一燃室(燃烧区)垃圾焚烧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一般来说位于燃烧段垃圾层上方并靠近燃烧火焰的区域内的温度最高,可达850~1100℃。
生活垃圾的热值越高,可达到的焚烧温度越高,则越有利于生活垃圾的焚烧。
同时,温度与停留时间是一对相关因子,在较高的温度下适当缩短停留时间,亦可维持较好的焚烧效果。
保持炉膛温度稳定和尽可能提高一次风的风温
垃圾焚烧所需的一次风是经过蒸汽空气加热器和烟气空气加热器后才进入锅炉的。
因为一次风的温度越高,垃圾干燥越快,燃烧就越好,因此,要保持一次风的温度稳定。
另外,炉膛温度和一次风的温度是互相影响的,炉膛温度越高,垃圾焚烧效果越好,一次温度也就越高。
只有炉膛温度稳定,才能保证垃圾稳定燃烧和锅炉稳定运行,产生稳定的蒸汽和烟气,保证空气预热器正常工作,从而保证一次风的温度稳定,当炉膛温度较低时要及时投油助燃,保证炉膛温度稳定,才能建立良性循环,保证垃圾稳定燃烧。
四.湍流度
湍流度是表征生活垃圾和空气混合程度的指标。
湍流度越大,生活垃圾和空气的混合程度越好,有机可燃物能及时充分获取燃烧所需的氧气,燃烧反应越完全。
湍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当焚烧一定时,加大空气供给量,可提高湍流度,改善传质与传热效果,有利于焚烧。
五.过量空气系数
按照可燃成分和化学计量方程,与燃烧单位质量垃圾所需氧气量相当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为了保证垃圾燃烧完全,通常要供给比理论空气量所需的更多的空气量,即实际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值为过量空气系数,亦称过量空气率或空气比。
过量空气系数对垃圾燃烧状况影响很大,供给适当的过量空气是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增大过量空气系数,不但可以提供过量的氧气,而且可以增加炉内的湍流度,有利于焚烧。
但过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可能使炉内的温度降低,给焚烧带来副作用,而且还会增加输送空气及预热所需的能量。
实际空气量过低将使垃圾燃烧不完全,继而给焚烧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1.合理配风,选择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
垃圾焚烧炉焚烧时所需空气由一次风和二次风供给,一次风布置在炉排下方的同一侧,共由八个电动风门控制,二次风布置在炉膛、正上方的前、后拱水冷壁上,共有十二个喷嘴,分别由四个电动风门控制。
通过空气动力场试验和总结前阶段的焚烧经验,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比例应为6∶4比较合适,这样才能保证垃圾焚烧效果和烟气中可燃物充分燃烧分解,同
时一次风配风应满足中间大两头小的原则,既是中间风门的开度应该调大,两头风门的开度应该调小,因为二、三级炉炉排是主燃区,四级炉排是燃尽区,这样才能满足垃圾炉炉膛内燃烧所需的空气。
另外,还可以根据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含氧量来进行合理配风,一般水平烟道中烟气含氧量应控制在10~12%之间比较合适,故只有合理配风才能保证垃圾稳定燃烧。
2.保持稳定的炉膛负压
垃圾焚烧炉炉膛负压应控制在-20~-50Pa之间。
若炉膛负压太小,炉膛容易向外喷尘,既影响环境卫生,又可能危及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负压太小,炉膛漏风量增大,增大了引风机电耗和烟气热量损失。
因此,稳定炉膛负压对保证锅炉稳定燃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合理调整喂料器的停留时间和选择合适的行程
垃圾进入锅炉是通过喂料器往返运动来实现的,故喂料器的运动时间和方式,直接影响进炉的垃圾量,选择合适的喂料器停留时间才能保证均匀地给料。
根据经验,喂料器的停留时间为400s左右比较合适。
但是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调整,灵活选择合适的行程也非常重要,若行程太大,一次进入炉膛的垃圾过多,造成炉温波动大,影响焚烧效果;若行程过小,则造成供料不上或缺料。
根据经验,喂料器的行程为500mm左右比较合适。
七. 合理调整料层的厚度
不同的垃圾在炉内的厚度也不一致,司炉必须根据垃圾在炉内的焚烧效果,合理调整料层厚度才能使垃圾稳定燃烧。
厚度太大,可能导致不完全燃烧和不稳定燃烧,厚度太薄又会减少焚烧炉的处理量。
笔者认为第一级炉排料层厚度在0.8~1米之间比较合适,第二、三级炉排料层厚度在0.6~0.8米之间比较合适,第四级,炉排料层厚度在0.2~0.4米之间比较合适。
但是不同结构炉排垃圾料层厚度也是不一样的,这要根据不同类型炉排而确定。
八.结论
1.垃圾的焚烧发电可使垃圾的处理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的目的,国内应积极推广,以改变目前单一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2.对国内低热值、水分高、成分复杂且没有经过分捡生活垃圾的焚烧,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鼓励的措施,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3.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应用刚刚开始,在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上,应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及国内已有技术,做到技术先进、投资合理。
综上所述,在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中,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合理控制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其综合效应向着有利于生活垃圾完全燃烧的方向发展。
但同时应该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某种因素产生的正效应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因素的负效应,所以应从综合效应来考虑整个燃烧过程的因素控制。
特别要求政府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