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鲁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8
30
阿Q形象释义
A、阿Q形象具有巨大的概括性,是中华民 族长期以来沉重的苦难生活的生动概括。
B、阿Q形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既概括了中 国国民性的一般弱点,也概括了人类的 心理特点和思维方法。
C 以对“人”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揭示 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 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2020/3/8
31
关于阿Q式的革命
阿Q的革命是个人欲望的满足,是对环境的盲目报复, 充分反映了农民个体生产者的狭隘和落后意识。 “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 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 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 阿Q的革命悲剧在客观上暴露了辛亥革命的弱点:无 视农民的革命要求,革命后局面依旧,革命成了换汤 不换药的政权形式的变更。 辛亥革命忽略了国民的精神改造,即“人的现代化” 问题 。
37
《故事新编》: “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
1936年出版,共8篇: 《补天》、《奔月》、《铸剑》、《非 攻》、《理水》、《采薇》、《出关》、 《起死》。 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 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 “黑色人”名叫“宴之敖者”,而“宴 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2020/3/8
(2)奇幻壮美的意境创造。《野草》构思奇巧, 想象丰富,很多篇章写的都是梦境,它们都像 梦那样朦胧、缥缈、奇幻而美丽。
(3)富于哲理。
2020/3/8
36
《朝花夕拾》
①笔调舒缓平易、明丽清新,饱含深厚的 感情。
②浓郁的乡土气息。 ③叙述、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④墨淡意浓、朴实自然的语言。
2020/3/8
2020/3/8
10
《两地书》书信集,1933 年出版,与许广平的通信。
2020/3/8
11
2020/3/8
12
2020/3/8
13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 学史纲要》
2020/3/8
14
三、《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 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
191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
【北京 应索稿 挥战笔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鲁迅在北京期间,先后在北大、北师大和女师 大任教,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艺学”。
2020/3/8
4
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 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 的震动与挫折。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 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
《野草》:散文 诗集,共23篇。 另有一组散文诗 《自言自语》 (共7篇)发表于 1919年,开“独 语体”散文先河。
2020/3/8
《朝花夕拾》: 回忆散文集,共 10篇,1928年出 版。1926年最初 在《莽原》周刊 上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创“闲话风”散 文的传统。
9
16部杂文集:
《热风》、《华盖集》、《坟》、《华盖 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 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 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拾遗》。
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 的探讨。 《孔乙己》、《在酒搂上》、 《肥皂》、《伤逝》
2020/3/8
27
《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 :忧愤深广
鲁迅并非简单地“听 将令”,他更关注和 极力要表现的是社会 变动和文化转型时期 人的精神困扰和出路 等问题。
他的“忧”、他的 “愤”,都和深受封 建礼教和制度所毒害 所束缚的国民性病苦 有关,和对民族命运 的思考与焦虑有关。 所谓“哀其不幸,怒 其不争”。
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 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仙台:攻医学欲救民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2020/3/8
1
留学日本时摄(1903年)
2020/3/8
我寄风灵 以意雨台 我寒如无 血星磐计 荐荃暗逃 轩不故神 辕察园矢 。,。,
2
1906年,看到日本兵在日俄战争中杀害中国人 的幻灯片,思想发生转变 。与许寿裳等筹办 《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与周 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著有 《人之历史》、《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 说》、《科学史教篇》等论文。
《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 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也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 篇小说。末一篇《社戏》(少年时与农民 朋友的交往)作于1922年。
2020/3/8
15
《呐喊》
《呐喊》:“有时 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 里奔驰的猛士,使 他不惮于前驱。”
(4)对反动政治统治者的揭露和控诉。如《失掉的好地 狱》《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5)对青年某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和讽刺。如《我的失 恋》。
2020/3/8
35
《野草》的艺术
(1)象征主义艺术方法的广泛应用。《野草》 中的多数篇章把作者深刻的人生感受通过主观 想象的作用化为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从而 对现实世界构成了多义性的象征。《秋夜》中 的“枣树”,《影的告别》中的“影子”, 《求乞者》中的“求乞者”,《复仇》中的裸 立者。
2020/3/8
20
鲁迅
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 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 示灵魂的深的。
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开掘 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 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 魂”。
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对于社 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
2020/3/8
2020/3/8
34
《野草》的思想内容
(1)自我主观感情情绪的象征性表现。以苦闷、痛苦以 及自剖、自省的意识为主。如《影的告别》所表现的 “历史的中间物”的悲剧处境。《希望》所表达的 “希望”与“绝望”的矛盾。
(2)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如《过 客》《秋夜》《雪》《这样的战士》。
(3)对各种庸俗倾向的揭露和鞭挞。如《求乞者》《复 仇》《狗的驳诘》《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 和奴才》。
一、鲁迅生平
(参读《呐喊自序》)
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 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绍兴:为父病 四处忙 看透世态 想投异路】 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 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 论”思想的影响。
【南京:求新知 开眼界 抉择学医 报效祖国】
2020/3/8
完鲁 成迅 了对 小传 说统 形小 式说 向的 现革 代命 的性 转突 型破
。, 29
四、说不尽的阿Q
1、阿Q形象的特征及其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流 浪雇农)形象,也是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1)妄自尊大和自轻自贱 (2)敏感忌讳和麻木健忘 (3)质朴愚昧和圆滑无赖 (4)率真任性和正统卫道 (5)争强好胜和忍辱屈从 (6)善于变通和自我解脱
其它作品如《祝福》、《药》、《狂人日记》 等也都有看/被看的场景或结构
2020/3/8
23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基本构成一个系列
这类作品有《祝福》《在酒楼上》《孤 独者》《故乡》等。这类小说叙述者讲 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 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故乡》实际上含有两个故事:“闰土 的故事”和“我的故事”,重点则在对 “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而对闰土的 观照包孕其中。
2020/3/8
24
两种基本结构模式,都从总体上表现出了圆周 式封闭的特性,这种形式封闭的特性,王富仁 用了“静––动––静”的结构式表达。 小说不论以什么具体形式开始,在美学感受上 都让人感到是从静态开始,而在结尾时,则静 态已经复归或者即将复归。
2020/3/8
25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2020/3/8
32
五、《野草》与《朝花夕拾》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写于 1924年秋至1926年夏的23篇散文诗。 《野草》 是理解鲁迅的最好窗口,是他“荷戟独彷徨” 时期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透视。 鲁迅曾说过:“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走,就是 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反抗者难,比希望 更战斗、更勇猛、更悲壮。” “中国现代最痛苦的灵魂”
21
表现在小说中的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两种模式一是“看/被看”,一是“离 去—归来—再离去”。 “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在《彷徨》中 有一篇极富有象征意味的小说《示众》 里有着独特的表达 。
2020/3/8
22
《孔乙己》通过对叙述者的精心选择,构成了 多重“看/被看”的深层模式,将这种“无主 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以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小说的主题更加丰富。
从“表现的深刻”与“格式的特 别”看鲁迅小说对传统的突破。
2020/3/8
18
《彷徨》:“后来 《新青年》的团体 散掉了。有的高升, 有的退隐,有的前 进。我又经验了一 回同一战阵中的伙 伴还是会这么变 化。”
2020/3/8
19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 小说模式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 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 疗救的注意。” 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中国现 代小说两大主要题材。 观察与表现普通人命运的独特视角,形 成了独特的思想主题。
38
六、关于鲁迅的杂文
1、鲁迅杂文创作概况 2、鲁迅对杂文贡献
2020/3/8
39
本章结语(关于鲁迅)
1.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 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造思考的切入点。 (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是鲁迅创作 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2020/3/8
16
《彷徨》:
1926年出版,共11篇。 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 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
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
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2020/3/8
Biblioteka Baidu
17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 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成熟的标志。
2020/3/8
40
2020/3/8
33
《野草》收录的23篇散文诗:
《希望》《过客》《秋夜》《死火》 《死后》 《影的告别》《这样的战士》 《颓败线的颤动》《墓碣文》《求乞者》 《好的故事》《复仇》《复仇(其二)》 《雪》《风筝》《狗的驳诘》《失掉的 好地狱》《淡淡的血痕中》 《立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一 觉》《我的失恋》
2020/3/8
28
题材的变革:从过分追求传奇 性和非凡人事的偏向中,转为 描写普通人事和社会真相。 《孔乙己》、《伤逝》
揭示灵魂的深 :重视写人物的 心理,尤其是国民精神上的病 苦。《祝福》、《阿Q正传》、 《离婚》、《肥皂》
清醒的严酷的现实主义 ,又是 开放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狂人日记》、《长明灯》、 《白光》
现代白话小说 新的结构方式 “主体渗入”与“主观抒情性” “白描”与“画眼睛” “诗化小说”、“散文体小说”、“戏 剧体小说”
2020/3/8
26
《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价值 :
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和《长明灯》
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 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药》、《风 波》、《阿Q 正传》 和《示众》
【东京: 搞文艺 唤民众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1909年(28岁)回国,在杭州当中学教 员。1911年创作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 言小说《怀旧》。
2020/3/8
3
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赴南京任教育部部员, 后随临时政府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 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沉没于古籍。
【北京 抄古碑 泻忧闷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1927年前后,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 教,9月到上海。
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
2020/3/8
5
鲁迅
2020/3/8
6
2020/3/8
鲁迅1933年 在上海
7
二、鲁迅创作概况
3部小说集: 2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
徨》, 1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2020/3/8
8
2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